最新初中化学-有机合成材料练习题 精品

最新初中化学-有机合成材料练习题 精品

12.3 有机合成材料

一、选择题

1.(2018年山东泰安)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羊毛衫

B.塑料盆

C.不锈钢餐具

D.玻璃杯

2.现有下列物质:①木炭②甲烷③乙醇④二氧化碳⑤硫其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①③⑤

3.下列产品所用的塑料,具有热固性的是

A.塑料盆

B.雨衣

C.食品袋

D.浴帽xK b1. C o m

4.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指的不是同种物质的是

A.涤纶(的确良)

B.锦纶(尼龙)

C.腈纶(人造羊毛)

D.合成纤维(棉纤维)

5.(2018年四川成都)食品包装袋的制造材料聚乙烯属于下列物质中的()

A.天然纤维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6.“白色污染”在某些城市屡禁不止,所谓“白色污染”是指

A.工厂烟囱冒出的白色烟尘

B.建筑工地中的白色废弃物

C.聚乙烯白色塑料垃圾

D.石灰窑产生的白色粉尘

7.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异常庞大,远远超过无机化合物。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

B.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并不都是有机化合物

C.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不同

D.有机物的数目之所以庞大,是因为组成有机物的元素种类非常多

8.(2018年四川自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强化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

B.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C.合成纤维、合金、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D.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二、填空题

9.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元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

10.“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对_______________的一种补充,_______________在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11.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大部分废弃塑料带来

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http: //www.xkb1.co m

(1)请说出“白色污染”的危害;(2)对此情况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12.合成纤维原料易得,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制成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用合成纤维制成的衣服美观大方,结实耐穿,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差。因此,合成纤维常常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挺括。

13.(2018年江苏扬州)2018年5月8日扬州泰州机场正式首航(1)航站楼的屋顶用到了以下材料:a 钢板 b 玻璃 c 铝板 d 塑料,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2)下列做法能体现“低碳环保”概念的是(填字母)

a 屋顶采用楼设计,提高采光率

b 机场显示屏采用LED节能材料

c 屋顶防水材料选用光反射率大的新型材料代替沥青毡

(3)LED用了含P元素的物质作为发光材料,写出P元素的名称

1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下列物质按要求进行分类(填写标号)。

中学教师化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判断题: 1. 化学教学论是一门研究中学化学教材及教法的重要学科,也叫化学教学。(×) 2. 化学教科书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编制。(×) 3. 化学课程目标突出强调对学生“双基”的培养。(×) 4. 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列内容应达到的最高学习要求。(×) 5. 化学教学论是化学与教育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 6.化学课程中,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7. 化学课程标准采用国家、地方、校本三级管理模式。(×) 8. 化学教学评价加强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质性评价,逐渐淡化量化评价。(×) 9.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内容、进度和方向。(×) 10. 化学教学中的“教为主导”就是教学中学生要按教师的安排和意图进行学习。(×) 11.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选修课,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开设。(×) 12. 化学教学论是随着化学科学的产生而形成、发展的。(×) 13、“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的同义语。(×) 14、化学课程就是指课程标准与教材。(×) 15、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发展学生关于科学概念的知识。(×) 16、教材栏目的设置目的之一是为了使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17、化学课程目标的核心是知识技能目标。(×) 18、科学探究的活动内容就是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 19、教学情境是指“教学的情感环境”。(×) 20、转变学习方式就是重视学习过程,淡化学习结果。(×) 21. 使学生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就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考试卷完整版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考试 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考试卷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化学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和。 2、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通过、、三个方面来具体体现化学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4、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5、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进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 目标、目标和目标. 6、标准要求完成基础的个学生实验。 7、探究活动包括、、等多种形式。 8、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9、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0、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11、身边的化学物质的主题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和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二、判断。(20分,每小题2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习题讲解应注重引导和点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应留给学生较充足的思考时间,避免教师的“一言堂”。() 3、在探究活动中各要素呈现的顺序是固定的。() 4、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5、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6、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7、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少了。() 8、课堂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9、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 10、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 三、选择。(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性。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2、()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体现,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学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结构 D、课程实施建议 3、下列教材呈现方式不正确的是() A、活动性栏目 B、资料性栏目 C、示意性图片 D、实践经验 4、关于实验教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重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 B、条件有限的学校,可不进行实验 C、鼓励开展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等 D、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中应该() A、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 B、应认真组织学生完成好本标准中要求的必做实验 C、精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 D、整体规划教学目标 6、下列主题哪个是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 A、金属与金属矿物 B、身边的化学物质 C、微粒构成物质 D、我们周围的空气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 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化学教材教法试题和答案

《与化学专家教师的对话》习题 一、判断题: 1.化学学科和化学科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法拉第(Faladay M)倡导“最好的实验是复杂、大型和鲜明的实验”。() 3.科学教育必须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的建立,只有如此方能使科学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4.“应用领先观”比“科学领先观”更加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5.各级学校所设计的科学或分科化学类课程,应依随教育的总目标,处理好:社会需求、个人发展、学科专业与升学就业之间的平衡关系。() 6.教学理论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教育事业的心脏。() 7.要想学好“化学教学论”课程,高师生必须要转化角色,将自己摆在教育教学行动架构中。() 二、填空题: 8.化学从实验化学进入定量化学时期的主要标志是拉瓦锡_________和道尔顿__________的提出。 9.近代化学和现代化学肇始于18世纪50年代,而作为“学科”进入学校体制的化学教育教学活动则推迟到________________。 10.美国化学家布里斯罗(Breslow R)曾概括地说“化学是一门中心的、__________的和__________的科学”。11.化学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将公认的化学概念、_____________和基本事实教给学生,并能反映化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12.1903年,《______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型期。 1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强调的学生必须学会的四种“支柱知识”是指:学会认知、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4.学校教育较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具有强烈的国家计划性(体现国家意志)。 15.“化学教学论”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高师生_________,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教高师生___________,从教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6.简述什么是科学教育? 17.请简要论述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18.请简要论述科学教育广域4目标的内容?

初中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 C ) A 合作精神 B 友爱精神 C 奉献精神 D 自律精神 11. xx 代表作(A) A《论语》B《学记》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A )A教师B 家长C 自我D同伴 19. 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 C ) 20. 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教育方针C教学目标A.观察法C实验法节的能力。B教育目的D.培养目标B访谈法D.行动研究法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C ) A 发展 B 全面协调可持续 C 以人为本 D 统筹兼顾 2. 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B )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6.()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A 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C《理想国》D《大学》 3. 心里断乳期是指( C )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4.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 B ) A 定势 B 迁移 C 应用 D 技能

5. 《xx 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B ) A 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 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 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6. 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 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成为( A ) A 变式 B 反例 C 正例 D 比较 7. 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B ) A 焦虑症 B 抑郁症 C 强迫症 D 恐怖症 8. 教师的根本任务( A ) A 教书育人 B 教学 C 班级管理Dxx 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 具有( C ) A 创造性 B 广延性 C 长期性 D 示范性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B ) A 学习动机 B 学习需要 C 学习兴趣 D 学习期待

(完整版)浙教版初中科学化学部分内容复习(可编辑修改word版)

浙教版初中科学化学部分内容复习 绪言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性质以及制法的一门自然科学。 二.物质的变化 ⒈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⒉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⑴镁(Mg)+ 氧气(O2)[点燃] →氧化镁(MgO) 银白色金属无色无味气体白色粉末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粉末。 ⑵高锰酸钾(KMnO4)[加热] →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 氧气(O2) 紫黑色固体褐色固体黑色固体无色无味气体 现象:带火星的香棒伸入试管口,复燃。 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联系:化学变化一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伴有化学变化。 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三.物质的性质 ⒈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 ⒉化学性质:物质必须通过化学性质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稳定性、不稳定性、助燃性、可燃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分解性 四.我国的化学发展史 ⒈商代就会制青铜器。 ⒉春秋晚期会炼生铁,战国晚期会炼钢。 ⒊古代的造纸、制火药、烧瓷器等工艺是世界闻名的。 ⒋近代我国著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⒌我国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等构成生命的物质。 第一章:纯净物和混合物 1.1组成物质的微粒 一.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 ⒈分子 ⑴定义:能够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⑵特点:① 很小 ② 不停的运动 ③ 分子和分子之间有间隙 ⑶氧化汞(HgO)[加热]→汞(Hg)+ 氧气(O2) 桔红色固体银白色液体无色无味气体 现象:加热氧化汞,试管内壁有银白色的液体生成,带火星的香棒伸入导管口,复燃。 氧化汞分子→ 汞原子 + 氧原子氧原子 + 氧原子→ 氧分子 ⒉原子

2019年教师初中化学教材教法模拟考试题(五套)

2019年教师初中化学教材教法模拟考试题(一) 第一部分新课程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现行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学中执行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化学课的内容标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五部分。 3、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目标中,说的“三维”目标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 二、选择题(共5分) 1、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灵魂是() A、课程理念 B、教师 C、教材 D、课程 2、《化学新课程标准》目标体系的一大亮点是() A、科学探究 B、内容重构 C、实用性强 D、评价多样 3、下列教学方法属于讲授法的是() A、阅读教材 B、记笔记 C、检索资料D谈话法 4、《标准(2011年版)》与《标准(实验稿)》相比,新增的二级主题是() A、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B、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C、物质组成的表示 D、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课标中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的是() A.身边的化学物质B.化学与社会发展C.发展科学探究能力D.物质构成的奥秘三、简答题(共5分) 简述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讯17日,正在建设中的哈齐客运专线松花江特大桥,开始铺设桥面.大桥的桥面从北岸开始向江心铺设,已经进入江中200多米.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工程将加速缓解松花江两岸跨江交通紧张现状 B.制作钢梁的钢材属于合成材料 C.松花江特大桥投用后将是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初中化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

初中化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 初中化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一)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中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学生解决处理一些生活实际小问题。在本学期中,我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得与失,现总结如下: 一、一学年教学工作回顾: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学科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对化学都很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发现学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琐碎,尤其学到微观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化学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对化学逐渐失去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好“引路”作用。“引路”就是要在大方向多给学生指明方向,多做鼓励工作,从诸多方面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对他的关系和爱护,让学生有内动力。 2、备课方面精讲精练,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规划,认真写好每一句要讲的话。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时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

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让他们动手练习或口头表达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初中化学需记忆的知识是比较多、比较繁杂,时间又十分紧张,因此我从第一节课时就将化学的特点告诉学生,提醒他们注意巧记的一些方法。教学中将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浓缩成几句顺口溜,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记忆。例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操作步骤简记为7 个字,“查装(茶庄)定点收离熄(利息)”。 3、课后及时做好课堂总结每节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搜集每节课各种教辅书中考核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课上有时间给学生提提问题,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讲解、一题多变或多题一解,使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以提高自己分析思维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传授给学生一些应试技巧,提醒学生学法“念”和“练”,这是巩固知识的必经途径。 4、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听课学习为了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积极参与听课,教师间相互听课、听完课后能虚心向师父请教学习教学方法,收获颇丰。新教师之间讨论困惑,相互取长补短,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 三、设计思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 1.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他们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一级主题二级主题 科学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身边的化学物质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与能源、资源、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利用化学物质与健康 化学与社会发展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 “标准”规定了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要求。 “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所列举的活动不要求全盘照搬,在教材编写或教学时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也可以增补更适当的探究活动。其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应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去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探究活动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 每个二级主题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线索。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可以选用其他的素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景。一、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说明 1、学科性质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是化学教育(专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对培养合格的初中化学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现代教学论为依据,结合化学学科特点,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的原理和规律,探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途径和方法。 2、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设课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中学化学教材教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他们探讨中学化学教学规律与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为今后胜任初中化学教学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打下较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作贡献。 3、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掌握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 (2)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特点,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和主要教学方法。 (3)理解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征。掌握指导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 (4)理解化学实验和直观教具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掌握各种形式的化学实验和直观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5)掌握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常规,理解初中化学教学的规范化要求。 (6)理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双基教学和发展智能的意义、有效途径及主要方法。 4、教学原则性建议 (1)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采用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是指:知道“是什么能够记住知识的要点,并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理解是指:懂得“为什么”,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涵义,并用概念和原理去解释和说明化学教学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掌握是指: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在执教时应明确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切实贯彻“少而精,求实效”的原则,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 (2)本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体现师范教育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灵活地运用课堂讲授、实验、电化教具、自学辅导、课堂讨论、参观见习、总结经验、收集信息和开展专题研究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3)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对课时的分配、讲授顺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灵活掌握,适当调整。 (4)本课程学业成绩的评定,要注意对学生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为此,应加强平时对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考核工作。成绩总评时,应根据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教学实践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沪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

化学学科教材教法试题

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理论复习题 1、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灵魂是:课程理念 2、《化学新课程标准》目标体系的一大亮点是:科学探究。 3、中学化学教学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4、现行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学中执行的标准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5、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化学课的内容标准有: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等五部分一级主题。 6、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目标中,说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简述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原则有哪些?①目的性和方向性统一的原则;②科学性与情感性统一的原则;③体验性原则;④循序渐进原则;⑤知识内容和过程教学并重的原则; 8、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 9、《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 10、《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11、《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 12、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 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初步学习(如分离混合物、制取气体)、初步学会(如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连接仪器、配制溶液、检验物质、使用化学用语、观察记录、简单计算)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体验、感受、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 13、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14、贯彻本《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建议,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 15、这5个一级主题及二级主题的名称。 科学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6、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事实→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整合应用 17、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8种基本智能即: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18、中学化学教学根据教学形式分类可分为:课堂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个别教学法、电化教学法 19、化学用语包括: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20、化学课程标准是:根据中学教学计划制定的中学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家对中学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绝对全,中考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 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 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化学教育理论

化学教育理论

模块一教材教法 第一章中学化学课程基础 一、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基本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同化学将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

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初中化学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招聘初中化学教师的考试属选拔性质的考试。考试大纲体现大学本科化学、化学教育及相近专业的水平。大纲是考试命题和应考人员备考的依据。 编写的目的和任务是为了帮助应考人员了解考试的内容,为应考提供复习范围和备考的水准及要求,为选拔合格的初中化学教师服务。 二、考试范围 化学学科试题主要测试考生对大学本科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化学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去观察、分析并解决生产、生活、实验和化学教学中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大学本科化学知识非常丰富庞大,为了帮助应试人员更好的复习、了解考试内容,特指定化学学科考试范围主要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学科教育教学技能(中学化学教材教法)。为了便于考生参考、复习,本大纲分上述三科编写。 三、考试内容 1.无机化学 (一)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1.了解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元素、核素、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取(5)重结晶与过滤 Ⅲ.化学教育教学技能 1.认识化学教学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心理特点。 3.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原则和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4.了解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思考题: 1.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通晓这些特征对教学有何益处? 2.试就某个教学原则,谈谈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落实。 四、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参考书目】 1.汪小兰.《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 2.胡宏纹.《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版,上、下册.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题(一)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一) (分数: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从结果上看,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 A. 维护了国家统一 B. 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2.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造成的社会极其不和谐局面,罗斯福政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种干预使之( )。 A. 推行国有化政策 B.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 计划经济替代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D. 政府推行社会福利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 )。 A. 极力加强皇权 B. 竭力削弱相权 C. 削弱将帅权力 D. 削弱地方财权 4.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为了维护政治统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 B. 本质上是封建文化专制 C. 汉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现 D. 儒家思想从此取得独尊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5.下列朝代中,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6.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夺取了政权,后来加冕称皇帝的是( )。 A. 威廉二世 B. 查理二世 C. 路易十八 D. 拿破仑 7.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 A. 海地 B. 玻利维亚 C. 墨西哥 D. 哥伦比亚 8.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事件是( )。 A.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马克思、恩格斯的巴黎会晤

[原创]2020年中考化学(科学版)第十章单元模拟组合精练(最新出炉)doc初中化学

[原创]2020年中考化学(科学版)第十章单元模拟组合精练(最 新出炉)doc初中化学 一、选择题 1、〔2018 江苏镇江模拟〕下面是某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2、〔2018 江苏徐州模拟〕卫生部颁发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新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是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加入的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危害的物质。以下食品的处理方法不符合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是〔〕 A.凉拌黄瓜时滴入少许麻油 B.在煲好的骨头汤中放入适量加碘食盐 C.用甲醛溶液保鲜鱿鱼 D.吃饺子时蘸上香 醋 3、〔2018 江苏常熟模拟〕下面对芝麻酱讲明书的判 定正确的选项是〔〕 A.不含微量元素 B.不含糖类和油脂 C.婴儿最好不食用 D.钙铁含量低于豆腐和鸡蛋 4、〔2018 吉林模拟〕.以下各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 最丰富的是〔〕 A B C D 5、〔2018长春模拟〕以下有关食品加工的做法可不能阻碍人体健康的是〔〕 A.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 B.用碳酸氢钠(小苏打)焙制糕点 C.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质含量 D.用硫燃烧产生的气体漂白生姜 6、〔2018 山东兖州模拟〕依照你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体会判定,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生石灰能够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 B.利用活性炭能够使硬水软化 C.羊毛、棉花、腈纶都不是天然纤维 D.儿童患佝偻病是因为体内缺乏微量元素碘 7、〔2018枣庄模拟〕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以下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豆腐 B、馒头 C、西红柿 D、豆油 8、〔2018枣庄模拟〕人体缺少钙、铁等元素会阻碍躯体健康。以下补充化学元素的做法错误的选项是( ) 芝麻酱 每100g含有: 蛋白质:19.2g 脂肪:52.7g 碳水化合物: 16.8g 维生素A:17ug 铁:50.3mg 硒:4ug (含钙:相当于300g豆腐;含铁:相当于800g 鸡蛋) ……(提醒:可引起部分婴儿过敏性皮炎) A.性质与用途 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 C.生活常识 B.元素与人体健康 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最理想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活性炭有吸附性做净水剂 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 防菜刀生锈喷水后悬挂起来 海鲜品保鲜甲醛水溶液浸泡 人体缺氟易生龋牙 人体缺锌阻碍人体发育 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 减少水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初中化学教师工作计划

初中化学教师工作计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化学教师工作计划》是由工作计划栏目为您提供,希望您喜欢!本站工作计划时刻更新,您可以收藏备用! 学年第二学期化学学科教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新课程改革为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完成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组织学习工作。 针对我省新高考“3+2方案”,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确保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争取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加强基地的校本课程研究,用多种方式培养基地化学教师队伍,提升基地化学教研

组的教研教学水平。 加强课题研究,在新课程改革中从实施、评价和教学技术等方面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专项性的课题研究。 加强青年化学教师培养工作,重点抓好青化会活动,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学习等,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做好2019年省初中化学竞赛和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参赛组织工作。 充分利用“化学工作室”良好的基础条件,加强“使用先进教学媒体,利用丰富网上资源,优化化学教学过程”的专题研究,办好化学教师自己的网页。 新课程试验 1.新学期前,用专家讲学、研究课、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新一轮培训工作。 2.继续进行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 实施方面,继续加强教材教法和课

堂教学研究,总结一年来新课程实施的经验与成绩,把教师的研究成果汇编成专著。 评价方面,扩大“学生化学学习成长过程记录研究”的研究队伍,加强化学学习的过程评价;做好今年《化学考试说明》的使用与研讨工作,搞好初中化学学习的终结评价,为今年化学课程改革划上圆满的句号,也为明年的课改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3.成立“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组”,用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学习活动,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月底或3月初,组织化学教学研究人员等,参加省学会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活动;4月份,对XXX市武进、金坛地区进行新课程调研。 小编推荐: xxxx年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新学期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