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碱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碱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碱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课标中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有趣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及其性质之后再来学习的。

本节教学内容包含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主要探究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后,具备

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质性质的基础和方法。

2、学习方法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和NaOH的反应。

(3)探究CO

2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NaOH和Ca(OH)2的性质

2、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策略

总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归纳总结常见碱的性质,

和NaOH的反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合作,探究CO

2

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碱及其性质

一、常见的碱

二、碱的化学性质

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三、常见碱的主要用途

九、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