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9年版)》(中华儿科杂志)。

1.一般临床表现:起病或急或缓,常伴有发热,热型不定,新生儿或体弱儿亦可不发热。患儿常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呕吐、腹泻等症状。

2.呼吸道症状与体征:咳嗽、喉部痰声、气促,重症表现为鼻翼扇动、口周和指(趾)端发绀及三凹征。部分患儿双肺可闻及固定性细湿啰音。叩诊多正常,但当病灶融合累及部分或整个肺叶时,可出现肺实变体征。

3.其他系统症状与体征:重症肺炎常伴发其他系统功能异常,如心率增快、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昏迷、惊厥、肠鸣音消失等。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应警惕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等肺外并发症。

4.胸部X线: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以双肺下野、中内带及心膈角较多,由于细支气管的阻塞,可发生局部肺不张或肺气肿。也可以表现为节段性和大叶性肺部实变或不张。

5.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常规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多增多,CRP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多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

(2)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需要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检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中华儿科杂志)。

1.一般治疗:保持适当的室温(20℃左右)及湿度(60%左右),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儿烦躁不安,可给适量镇静药物。供给充足水分,给热量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时合理选用敏感抗菌药物,选择最佳给药方案,及时、足量、必要时联合应用,在

明确病原后则给予针对性治疗。

3.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治疗。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或肌内注射治疗病毒性肺炎。更昔洛韦目前是治疗CMV感染的首选药物。

4.对症治疗: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咳嗽者可用镇咳祛痰剂;有喘息症状者可用解痉平喘药;有低氧症状者吸氧;腹胀者可用肛管排气、胃肠减压;并发脓胸、脓气胸者进行胸腔抽气、抽脓,或闭式引流。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8.0支气管肺炎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尿常规、大便常规;

(2)胸X线片;

2. 根据患儿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呼吸道病毒抗原、细菌病原学检查;

(2)血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测定;

(3)血气分析;

(4)血生化及心肌酶谱;

(5)心电图。

(6)胸部CT

3.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

(七)入院后3~9天

1.根据患儿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血气分析检查;

(3)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

(4)各种呼吸道病原学复查;

(5)肺功能检查;

(6)肺CT;

(7)支气管镜检查。

2.必要的告知:

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等临床表现,及时出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八)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

修订)》(中华儿科杂志)

(九)出院标准

1.咳嗽明显减轻;

2.连续3天腋温<37.5℃;

3.肺部体征改善;

4. 胸X线片示炎症明显吸收。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难治性肺炎:即对常规抗感染治疗不能控制疾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温不退、肺炎体征没有明显缓解,需要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2)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肺外并发症,需要加用其他治疗方案。

(3)肺炎吸收不明显。

2.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治疗费用和延长住院时间。

脑梗死临床路径2016

脑梗死临床路径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小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X线片、心电图; (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成像)。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红细胞沉降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易栓检查、抗心磷脂抗体、维生素B12、叶酸。 (2)TCD发泡试验。 (3)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监测、腹部B超(肝、胆、胰、脾、肾)。 (4)头颅磁共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灌注加权成像(PWI)等。 (5)头颈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 (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七)选择用药。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药物。 1.溶栓治疗:可选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或尿激酶。 2.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抗凝、降纤、扩容、神经保护、中药: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4.降低颅内压:可选择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噻米、高渗盐水和白蛋白等。 5.并发症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抗感染、控制癫痫发作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

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xxx人民医院 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16年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和医院实际,我院临床科室对以下科室开展了如下病种的临床路径:内科系统:不稳定型心绞痛、社区获得性肺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症、急性左心衰、糖尿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细菌性痢疾、小细胞肺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外科系统:腹股沟疝、剖宫产、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胆石症、输尿管结石、膀胱肿瘤、自发性气胸、股骨干骨折、慢性鼻窦炎、腮腺多形性肿瘤、大隐静脉曲张、老年性白内障、凹陷性颅骨骨折、急性阑尾炎、卵巢良性肿瘤等,全院共开展了近35中疾病。针对以上病种临床路径我院制定了实施方案,2015年1月至今,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执行临床路径规范,开展临床路径诊疗工作,按规定使用药物,如果病情变化,无法执行临床路径时,将退出临床路径,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根据疾病诊疗指南确定出院标准。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院委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

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于医务科,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上报,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临床路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确定了15个专业,35个病种数。 三、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成果 我院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2015年全院共开展466例,完成353例,中途退出113例,完成率76%,中途退出率24%。进行比较好的病种如下: 腹股沟疝进入路径33例、退出路径病8例、平均住院天数4.63天、平均住院费用6813.21元。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81例,退出路径5例、平均住院天数6.82天、平均住院费用3600.元。 剖宫产进入路径42例、退出路径10、平均住院天数3.89天、平均住院费用6500元。 老年性白内障进入路径85例,退出路径12例,平均住院天数3.69天、平均住院费用4500元。 胎膜早破进入路径112例,退出路径18例,平均住院天数3.21天、平均住院费用3500元。 2016年全院第一季度共开展308例,完成239例,中途退出69例,完成率77%,中途退出率22%。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分析报告.docx

2016 年度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汇总评估分析报告2016 年全院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汇总评估分析如下: 一、全院临床路径病种月统计情况 序号科别 病种住院入径出径入径率变异平均路径病种名称 人次人次(%)数住院日 总人数 11212121007 4.08 2323232100187.28 合计 1、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完成情况:路径病种住院总人数为人,入径 181 人, 出径 175 人,变异 97 人,入径率为 87.02%,出径率为 96.69%,变异率 53.59%,平 均住院日 7.34 天。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完成情况:路径病种住院总人数为人,入径181人,出 径 175 人,变异 97 人,入径率为 87.02%,出径率为 96.69%,变异率 53.59%,平均 住院日 7.34 天。 2、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未入径情况: 2015 年病种未入径 27 人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未入径情况:2015 年病种未入径 27 人 3、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情况:2015 年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 6 人(其中外三科 4 人[ 胆囊结石 2 人、腹股沟疝 2 人] ,外一科急性阑尾炎 1 人,内 五科 1 人)。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情况: 二、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符合路径未入径6 人:其中内二科3 人(住院号164175、主管医生张子陆,住院号164669、164745 主管医生周胜利,漏入径),内六科1 人(住院号164435、主管医生宋艳红,漏入径),内五科1 人(住院号164534、主管医生周江敏,漏入径),外一科急性阑尾炎 1 人(住院号 164834、主管医生黄根,漏入径)。 2、变异原因笼统,变异代码和评估说明不相符或未做评估说明 3 人:其中产科 12 人变异代码和评估说明不相符(住院号分别是: 164358、164773、164612、164275、164373、165380、 165074、164715、164714、164748、164849、 164919),儿科 3 人 有变异代码,未做评估说明(住院号分别是:164176、163903、164188),内二科 16 人有变异代码,未做评估说明(住院号分别是:164145、163924、164007、164572、165046、163853、 164815、164507、 164437、 164489、164610、164640、 164753、164755、164756、 165130), 3、变异情况统计分析: 181 例入路径病种变异97 例,变异率 53.59%(其中产科 24 例,占 77.42%;儿

支气管肺炎培训试题

肺炎培训考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6题) 1、婴幼儿时期易患的肺炎是( B ) A、大叶性肺炎 B、支气管肺炎 C、间质性肺炎 D、干酪性肺炎 E、支原体肺炎 2、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 E ) A、病原体侵入 B、高碳酸血症 C、毒素作用 D、低氧血症 E、肺动脉高压 3、小儿肺部感染易引起肺间质性炎症是因为( B ) A、呼吸中枢不健全 B、肺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 C、下呼吸道口径小,纤毛运动差 D、呼吸肌不发达 E、血IgM及IgG含量少 4、肺炎的心力衰竭常以什么衰竭为主( A ) A、右心衰竭 B、左心衰竭 C、全心衰竭 D、末梢循环衰竭 E、以上都不是 5、肺炎并发脓胸的常见病原体是:( D ) A、肺炎双球菌 B、大肠杆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绿脓杆菌 6、小儿肺炎引起全身各系统病理变化的关键是( E ) A、病原体的侵入 B、组织破坏 C、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D、毒素作用 E、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7、以下哪项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特点( D) A、起病缓慢 B、多为低热 C、肺部体征出现较晚 D、较易发展成脓胸、脓气胸、肺大泡 E、氨苄青霉素特效 8、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儿,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应优先考虑下列哪项情况?( D) A、高热 B、酸中毒 C、心力衰竭 D、脓气胸 E、肺炎加重 9、婴儿病毒性肺炎临床症状最重的是(C ) A、鼻病毒肺炎 B、副流感病毒肺炎 C、腺病毒肺炎 D、合胞病毒肺炎 E、肠道病毒肺炎 10、关于肺炎分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 A、按病理分类可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及间质性肺炎 B、急性肺炎为病程小于1个月 C、慢性肺炎为病程大于3个月 D、按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可分为典型性肺炎和SARS E、新生儿患肺炎称之为新生儿肺炎 11、小儿肺炎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停药时间为:( C) A、体温正常,咳嗽消失 B、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消失 C、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后3天 D、体温正常后2周,肺部体征消失 E、体温正常后3~4天,症状消失 12、肺炎患儿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和氧浓度的选择是(A )

2015年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分析报告

2016年度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汇总评估分析报告2016年1-11月份全院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汇总评估分析如下:

1、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完成情况:路径病种住院总人数为人,入径181人,出径175人,变异97人,入径率为87.02%,出径率为96.69%,变异率53.59%,平均住院日7.34天。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完成情况:路径病种住院总人数为人,入径181人,出径175人,变异97人,入径率为87.02%,出径率为96.69%,变异率53.59%,平均住院日7.34天。 2、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未入径情况:2015年病种未入径27人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未入径情况:2015年病种未入径27人 3、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情况:2015年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6人(其中外三科4人[胆囊结石2人、腹股沟疝2人],外一科急性阑尾炎1人,内五科1人)。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情况: 二、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符合路径未入径6人:其中内科3人(住院号164175、主管医生张子陆,住院号164669、164745主管医生周胜利,漏入径),内六科1人(住院号164435、主管医生宋艳红,漏入径),内五科1人(住院号164534、主管医生周江敏,漏入径),外一科急性阑尾炎1人(住院号164834、主管医生黄根,漏入径)。 2、变异原因笼统,变异代码和评估说明不相符或未做评估说明3人:其中产科12人变异代码和评估说明不相符(住院号分别是:164358、16477 3、164612、164275、164373、165380、16507 4、16471 5、164714、164748、164849、164919),儿科3人有变异代码,未做评估说明(住院号分别是:16417 6、163903、164188),内二科16人有变异代码,未做评估说明(住院号分别是:164145、163924、16400 7、164572、165046、163853、164815、164507、164437、164489、164610、164640、164753、164755、164756、165130), 3、变异情况统计分析: 181例入路径病种变异97例,变异率53.59%(其中产科24例,占77.42%;儿科18例,占56.25%;妇科2例,占50%;属患者因素69例(占71.13%),属医护因素4例(占4.12%),属系统因素19例(占19.59%),属出院因素5例(占5.15%)。 4、科室上报资料仍存在不规范不准确的问题: 其原因是统计出错和入院诊断不符合ICD-10编码及标准诊断对应程序规定,医生自由录入所致,请各科室按照11月份全院临床路径病种月统计情况逐一核查。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精选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精选 篇一: 自去年12月1日起,我院开始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现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召开动员会、临床路径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务处,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二是试点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医务处及试点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与分析。四是成立临床路径质控管理组与临床路径指导评价组。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试点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培训制度、督查制度、评估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质控管理制度以及试点工作协调机制等8个工作制度。 各管理组织坚持例会制,定期开会分析、总结评价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每个季度各管理

组织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建立三级督查体系,一级为院工作领导小组;二级为质控管理与指导评价组;三级为科室实施小组。一级抓一级,确保试点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扎实开展,务求实效。 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存在问题 我院在试点工作开展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试点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试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视及对试点工作的认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卫生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有较大差别,个别科室没有按照医务科的统一部署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相关组织,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致使对临床科室、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没有及时研究解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2、试点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 一部分科室因加床严重、医务人员短缺、医院要求进一步降低平均偿付标准,导致医院效益下降;临床路径的法律地位问题等客观原因,使参加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

最新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2017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2017年,我院临床路径工作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现将我院一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如下:

二、2017年1-10月临床路径信息统计

三、存在的问题 1.临床路径变异率高。 能成功完成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完全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2.实施临床路径以来,平均住院费没有逐年降低,因为我院本身次均费用低,收费标准由县级标准调为市级标准,且每年平均住院费用与前一年比较的增长率在逐年下降。 3.部分科室临床路径工作执行力度缺乏。 由于实施临床路径增加了管理成本,临床路径需要专人审核,流程需要不断维护升级,增加了科室的工作量,导致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有抵触情绪。同时,一些部门之间支持协调不到位,出现手术不能按期安排、药品断货等,导致路径变异率高。试点科室之间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试点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工作滞后,工作执行不到位。 4.临床路径评估、评价、统计分析还不到位。 由于我院未设立独立的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且无专职人员进行管理。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虽在临床路径的评估审核工作上作了许多的工作,但仍有一定的不足,如:

未对临床路径病历进行逐一检查,对变异情况无分析总结等。 5.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起步晚、水平低,未达到全覆盖。 临床路径工作开展以来,仍有部分临床科室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如:外四科、中医科。且实施的临床路径病种仍为单一病种,未开展合并路径病种,处于临床路径管理的起步阶段,水平较低。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按照省卫计委的要求,结合国家卫计委印发的《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实施细则》,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作如下安排。 1.科主任、管理员认真履职,结合科室实际,优先制定院部规定的各科室临床路径(各科室拟实施路径见附件),重新核准已实施的临床路径模板,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病种覆盖面。 2.进一步优化路径表单,增加护理版和患者版临床路径文本。医师版、护理版、患者版文本应当相互关联,形成统一整体。患者版文本应具备诊疗流程告知和健康教育功能。 3.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其入组率不得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得低于70%,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完成病历数须达到本科出院病例数的50%以上。各科主任、个案管理员要加强对变异病历的管理,要定期组织对变异原因进行分析、评估,针对变异发生较为集中的环节,分析变异原因,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逐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体系,力争临场路径实施的变异率≤15%。

ESD和EMR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ESD/EMR术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胃黏膜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拟行ESD/EMR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年10月第15期第10卷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胃镜发现胃黏膜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癌病变。 2.病理证实。 3.必要时超声内镜明确病变侵润深度不超过SM1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年10月第15期第10卷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内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黏膜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 2.符合内镜下治疗适应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

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及Rh因子;(2)尿常规; (3)便常规+OB;(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5)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 (6)凝血功能;(7)心电图、腹部超声、胸片。 2.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消化道肿瘤指标筛查(CA199、CA242、CEA等); (2)超声内镜检查。 (3)腹部增强CT (4)动脉血气分析(既往有基础肺病的患者) (七)内镜下治疗为住院后第2~3天。 1.术前完成胃镜检查和治疗同意书、全麻同意书。 2.使用镇静或麻醉药: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后返回病房;麻醉药品及麻醉操作费、监护费用另行收取。 3.按顺序进行常规胃镜检查。 4.根据术中所见息肉形态、大小、数目等决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并按胃息肉内镜治疗规范实施治疗,围手术期采用适当措施避免可能的治疗并发症。 5.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报告包括切缘及浸润深度。

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是

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是: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体主要是: .以下哪项最能反映哮喘的本质? A .气道高反应性 B .气道重塑 C .气道气流受限 D .气道慢性炎症 E .气道黏液栓形成 17.哮喘患儿的FEV 1/FVC 比率常为: A .50%~65% B .65%~70% C .70%~75% D .75%~80% E .80%~85% 20.哮喘急性中度发作时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的特点是: A .吸入速效β2激动剂后PEF 占预计值(%)<60%,血气Pa02<8kPa , PaC02>6kPa ,Sa02<90% B .吸入速效β2激动剂后PElF 占预计值(%)60%~80%,血气 PaO 2>8kPa ,PaCO 2>6kPa ,Sa02 91%~95% C .肺功能正常 D .肺功能正常,血气PaO 2 8~10.5kPa ,PaC02≤6kPa ,SaO 291%~95% E .肺功能正常,血气PaO 2正常,PaCO 2<6kma ,SaO 2>95% 21.下列哪项不是哮喘危重状态(哮喘持续状态)辅助机械通气指征? A .持续严重的呼吸困难 B .呼吸音减低到几乎听不到哮鸣音及呼吸音 C .PaCO 2≤65mmHg D .吸氧状态下发绀进行性加重 E .因过度通气和呼吸肌疲劳而使胸廓运动受限 23.下列哪种肺炎属于非典型肺炎? A .肺炎链球菌肺炎 B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C .肺炎杆菌肺炎 D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E .军团菌肺炎 24.下列哪项属于病毒性肺炎病原检测的快速诊断? A .病毒分离 B .双份血清抗体检测 C .鼻咽分泌物培养 D .气管吸取物培养 E .特异性IgM 检测 27.X 线表现游走性浸润的肺炎是: A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B .腺病毒肺炎 C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D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E .肺炎支原体肺炎 28.可以出现全身各系统临床表现,如溶血性贫血、心肌炎、脑膜炎等的肺炎是: A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B .腺病毒肺炎 C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D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E .肺炎支原体肺炎 31.6个月患儿,发热伴喘息2天,体格检查:T38.5℃,呼吸70次/分,分率140次/分,喘憋明显,两肺广泛哮鸣音和少许细湿啰音,为缓解症状,应加用: A .氨苄西林 B .红霉素 C .氨茶碱 D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临床路径工作年度总结_工作总结

临床路径工作年度总结 一年接近尾声,我们该停下手中事情写一下工作总结了。下面是橙子 搜集整理的临床路径工作年度总结,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年度工作总结栏目! 临床路径工作20xx 年度总结 普儿科20xx 年临床路径总结如下:通过仔细学习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参照卫生部下发《临床路径管理汇编》、《临床路径管理汇编20xx-20xx 增补版》, 儿科已开展了3 个单病种的临床路径. 自20xx 年x 月至20xx 年x 月,分病种完成例数列表如下: 一、经验及体会: 1. 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可控性强; 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 科室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做好临床路径规范执行。促进科室间合作, 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临床路径要整合相关检查、诊断、治疗、护理, 形成多方位、团队式诊 疗方案, 涉及科室多、人员多, 无论制定还是实施, 都需要进行组织协调. ⒊临床路径提供了标准化的诊疗过程并对其实行持续监测和定 期评价,有利于医院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减少医患纠纷,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 / 6

4. 按临床路径培训新的医护人员, 使之在短期内掌握医护规范, 避免处置失当。 5. 严密监控医疗过程,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医疗延误, 并可及时吸收医学科技新进展融于治疗计划,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6. 缩短住院天数, 可降低医疗成本, 减少医疗浪费, 增加经营效益。 6. 随着经验的积累, 应制定更多的临床路径。 二、存在问题: 1. 科室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对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 对实施临床路径目的认识不清,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2. 在下医嘱时, 出现较多的操作错误. 三、下一步工作: 1. 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的宣教工作, 研究并开发临床路径的应用,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和高效运用医疗资源。 ⒉适期进行临床路径修改,淘汰不适宜或无法开展的临床路径、增加新的文本,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3. 进行电脑操作培训, 减少下医嘱时的操作错误. 3. 施行奖惩制度,以更好的督促临床路径的落实、执行。 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20xx 年度总结 根据XXX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X市20xx 年公立医院重点任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布署, 结合实际情况, 我院 2 / 6

2016临床路径表单-患者新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掌骨骨折)

掌骨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掌骨骨折(ICD-10:S62.301 ) 行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4005/78.54006/78.54008)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6天

XXXXXXXXXXX医院 掌骨骨折临床路径 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掌骨骨折(ICD-10:S62.301) 行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4005/78.54006/78.54008)。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6 2.301闭合性掌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性掌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工程: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

支气管肺炎培训试题

肺炎培训考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6题) 1、婴幼儿时期易患的肺炎是(B ) A、大叶性肺炎 B、支气管肺炎 C、间质性肺炎 D干酪性肺炎 E 、支原体肺炎 2、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E ) A、病原体侵入 B 、高碳酸血症C、毒素作用 D低氧血症 E 、肺动脉高压 3、小儿肺部感染易引起肺间质性炎症是因为(B ) A、呼吸中枢不健全 B 、肺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 C、下呼吸道口径小,纤毛运动差 D 、呼吸肌不发达 E、血IgM及IgG含量少 4、肺炎的心力衰竭常以什么衰竭为主(A ) A、右心衰竭 B、左心衰竭 C 、全心衰竭 D末梢循环衰竭 E 、以上都不是 5、肺炎并发脓胸的常见病原体是:(D ) A、肺炎双球菌 B 、大肠杆菌 C 、溶血性链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 E 、绿脓杆菌 6、小儿肺炎引起全身各系统病理变化的关键是( E ) A、病原体的侵入 B 、组织破坏C、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D毒素作用E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7、以下哪项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特点(D) A、起病缓慢B 、多为低热C 、肺部体征出现较晚D较易发展成脓胸、脓气胸、肺大泡 E 、氨苄青霉素特效 8、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儿,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应优先考虑下列哪项情况?( D) A、高热 B 、酸中毒C 、心力衰竭 D脓气胸 E 、肺炎加重 9、婴儿病毒性肺炎临床症状最重的是(C ) A、鼻病毒肺炎B 、副流感病毒肺炎C、腺病毒肺炎 D合胞病毒肺炎E 、肠道病毒肺炎 10、关于肺炎分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 A、按病理分类可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及间质性肺炎 B、急性肺炎为病程小于1个月 C、慢性肺炎为病程大于3个月 D按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可分为典型性肺炎和SARS E、新生儿患肺炎称之为新生儿肺炎 11、小儿肺炎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停药时间为:(C ) A、体温正常,咳嗽消失 B、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消失 C、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后3天 D体温正常后2周,肺部体征消失 E、体温正常后3?4天,症状消失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XX人民医院XX年临床路径 工作总结 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要求,加快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我院于XX年X月开始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从而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年X月X日--X月X日我院将X个专业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共X个病种;同期出院病例总数XX例,病种数XX例,入径病例数为XX例,已完成病例数XX例,中途途径病例数XX例,变异病例数XX例。 以上数据显示,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入径率、完成率相对较好,符合相关要求,但变异率相对偏高,产生变异得主要原因有: 1、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初期,各科维护上没有将相关得药物进行备用维护,运行过程中不熟悉,出现操作不恰当等情况。

2、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延长住院时间,维护得路径时间不在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范围内,药物未维护在备用项目中,使用药物时发生变异。 3、部分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因病情所需提前手术或推迟手术,未在路径维护范围内,部分患者住院后多科会诊合并其她疾病,导致无法按路径维护进行,导致变异。 4、部分内科病人使用中药,出现变异。 5、患者因自身原因,提前要求出院,不在病情维护出院前后范围内。 6、患者需要使用得手术设备维修,无法进行手术等。 二、存在困难 1、大部分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统计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工作量大,相当多得项目数据还无法提供,也不利于试点工作后期相关资料得收集、利用。 2、能正常完成临床路径得病例相对较少,分析原因主要就是临床纯粹得单一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其她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历经要求实施诊治。 3、部分科室临床路径工作执行力度缺乏。由于实施临床路径增加了管理成本,临床路径需要专人审核,流程需要不断维护升级,增加了科室得工作量,导致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有抵触情绪。同时,一些部门之间支持协

支气管肺炎健康教育

支气管肺炎疾病治疗护理常规 临床表现 大多起病较急,一般在上呼吸道感染数日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热型不一。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等患儿可无发热或体温不升,咳嗽较频。早期为刺激性干咳,以后咳嗽有痰。新生儿早产儿则表现为口吐白沫。气促常见于发热、咳嗽出现以后,患儿呼吸加速,每分达40~80次。并有鼻翼煽动,重者点头呼吸、三凹征、唇周发绀。 主要治疗: 1抗生素治疗:在未查明细菌前,首选青霉素肌内注射。根据病情或小儿年龄特点或细菌培养结果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 2抗病毒治疗:常用病毒唑。 3 对症治疗: (1)高热烦躁者,给与降温镇静。一般选用物理降温,常用冰敷、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水温低于体温2~3度)。复方氨基比林、来比林等药物。选用复方冬眠灵、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 (2)咳、喘者可用止咳、化痰、平喘药。如复方甘草合剂、小儿止咳化痰冲剂。痰多粘稠者给与氧气或超声雾化吸入。痰多者雾化后拍背、体位引流,或负压从口鼻内吸痰。 (3)呼吸困难紫绀者可给氧气吸入。一般幼儿可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0.5~1升/分。 (4)腹胀伴低钾血症者,给予补钾。中毒肠麻痹者,禁饮食,胃肠减压。 (5)并发心力衰竭者,除给氧、祛痰、止咳、镇静、扩张血管外,宜用洋地黄制剂强心治疗。饮食休息: 1 饮食少量多餐,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以流质为主,如人奶牛奶米汤等。注意补充维生素A、B、C、D复合维生素B和钙剂。并发中毒性肠麻痹者禁食,并发心力衰竭者,食盐每日低于3克,适当限制入量。 2活动高热期卧床休息。并发心力衰竭者,需严格卧床,至心衰控制,心脏功能明显好转,才开始轻微活动。恢复期患儿可适当户外活动,少去或不去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 3复查时间及指征预后良好,一般不需复查。如出现咳嗽、气急、发热等症状及时复查。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路径2016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路径2016 一、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路径标准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ICD-10: G30.9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编写,中华医学杂志,2011年) 、《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与阿尔茨海默病协会诊断指南写作组对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指南的推荐和介绍》(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年)和国际工作组标准-2(Advancing research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lzheimer’s disease: the IWG-2 criteria Lancet Neurol,2014年),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慢性隐袭起病,数月或数年,认知功能障碍导致工作能力或日常生活功能受到影响。排除其它疾病导致的痴呆。影像学可能见到内侧、底部、外侧颞叶、顶叶的萎缩。 1.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认知功能障碍: (1)工作能力或日常生活功能受到影响。 (2)比以往的功能和执行力水平有所下降。 (3)无法用谵妄或主要精神障碍解释。 (4)通过联合以下两者来检测和诊断患者的认知损害:①来自患者和知情人的病史采集;②客观的认知评价——简单的精神状态检查或神经心理学测验。当常规的病史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结

果不足以形成确凿的诊断时.应进行全面的神经心理学测验。 (5)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和/或两个领域以上的认知或行为损害:①学习并记住新信息的能力受损。症状包括:重复问题或谈话,乱放个人财物.忘记重要事件或约会,在一个熟悉的路线上迷路等。②推理能力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受损,判断力差。症状包括:理解力差,无法管理财务,决策制定能力差,无法规划复杂或连续的活动。③视空间功能受损。症状包括:不能识别面孔或常见物品,尽管视力很好仍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找到物品,不能操作简单的工具,穿衣定向障碍等。④语言功能受损(说、读、写)。症状包括:说话时找词困难、犹豫不决,有语音或语义错语、拼写或书写错误。⑤人格、行为或举动改变。症状包括:异常的情绪波动如激动不安、动机缺乏、主观努力、淡漠、失去动力、回避社交.对以往活动的兴趣减低、失去同理心、强迫的或强迫观念行为、同社会相悖的行为等。神经系统检查没有其他异常发现。同时要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性认知功能障碍:比如记忆障碍是最突出的异常,可以有语言问题、视空间问题、推理判断问题。同时要鉴别路易体痴呆以及额颞叶痴呆的特征性表现。 2.辅助检查:对所有首次就诊的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有助于揭示认知障碍的病因或发现伴随疾病,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级别。 (三)治疗方案及药物的选择依据。 根据《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编写,中华医学杂志,2011年) 制定治疗方案。目前无特效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和护理照顾结合,药物治疗主要如下: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培养、血气分析、胸部CT、D-二聚体、血氧饱和度、B超、有创性检查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2016年上半年临床路径总结分析

2016年上半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分析及持续改进计划 一、临床路径管理方面 我院共归入路径管理的3个专业10个病种,其中:外科2个(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骨科2个(股骨颈骨折、锁骨干骨折)、内科4个(腔隙性脑梗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不稳定心绞痛,肺炎),中医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型颈椎病),上半年临床各科室收入患者4015人,其中符合路径诊断患者2118例,入径763例,变异32例,总的入径率约19%,单病种入径率约36.1%,完成率95.8%;其中内科分4 个病种上报481例,变异3例,中医软伤科外科腰间盘突出1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但骨外科只进入路径1例,入径率12.5%。 存在问题: (1)科室重视程度不够。 (2)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科室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部分科室的临床路径工作滞后,执行不到位。 (3)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变异和退出的标准掌握不到位,科室存在开始时对临床路径不够熟悉,开展较困难,所开展的病种例数少。 (4)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过程评价资料不完整。 (5)科室没有定期组织对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进行评估与分析,并及时修订相关病种临床路径,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制度,并纳入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我院已有10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扩大范围,计划分4个专业,实施12个病种临床路径。 1、高标准制定临床路径方案,优化规范病种诊疗规范 在制定二级医院临床路径标准过程中,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选取最新标准,药物费用标准适用基层患者,制定出了符合二级医院特点,适合本医院开展,能够真正规范临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减轻患者负担的临床路径方案。注重重点科室的建设,组织各临床科室、重点专科遴选本科室临床路径、优势病种,严格执行病种诊疗规范,优化诊疗措施。 2、深化落实,全程监督科室临床路径实施。 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带动住院病人的整体费用更趋合理,促进医院服务流程的整合和再造,避免各种原因造成的时间浪费和医疗行为的随意性,避免工作的遗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差错和事故的发生。为保证我院临床路径工作落到实处,我科强化监督检查职能,每月统计科室开展情况,行政查房时对科室临床路径开展情况进行询问,查阅科室相关记录,了解临床路径实施情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20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ICD-10:J44.001或 J44.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 2.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基础COPD的常规用药者; 3.通常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1.一般治疗:吸氧,休息; 2.对症:止咳化痰、平喘; 3.抗生素; 4.呼吸支持。

(四)标准住院日为10-2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编码(ICD10J44.101或);ICD10J44.00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1-3天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术前免疫八项;(3)痰涂片找细菌、真菌及抗酸杆菌,痰培养+药敏试验,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结核抗体,军团菌抗体; (4)胸部正侧位X线片、心电图、肺功能(通气+支气管舒张试验)。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1)超声心动图; (2)肺CT; (3)腹部超声; (4)下肢超声。 (七)治疗方案。 1.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2.控制性氧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