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施工组织设计

土地复垦施工组织设计
土地复垦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总体规划

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四、确保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五、确保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六、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七、资源配备计划

八、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

九、合理化建议

十、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十一、拟投入本合同工作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十二、施工进度表

十三、施工总平面图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项目区位于潜山县北部,涉及黄岭、程祠2个行政村。项目总规模976.74公顷;项目总投资约2919万元。该项目共分七个标段,我公司投标的Ⅲ标段主要位于黄岭村。

2、水文气象

项目区系潜河水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充足,无霜期较长,达257天,雨量充沛,季风气候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降雨量1477.3mm,年日照时数2007.6小时。项目区受季风影响,降雨季节性很强,全年雨量大多集中在主汛期,6~9月份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0%

3、工程地质

本工程项目区地质单元为第四系冲击作用所形成的河流一级阶地。土层以粘土、亚粘土、细沙土为主。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空隙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粉细砂,稳定水位高程12-13m,地层具有二元结构特征,即浅表层相对不透水的粘土层和其下相对透水的细砂层。地下水位高,地基承载能力弱,妨碍工程施工。

4、交通水利条件

项目区距县城仅15km,毗邻318国道,对外交通便利,项目区内原有生车路、田间道。部分工程材料需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转运。本工程所需碎石、块石来自怀宁县的月山镇,黄砂采用本地余井大河,水泥来自怀宁县的石境乡海螺公司或直接在县城采购;钢筋、木材及柴油从县城购买。

5、编写依据

通过对本工程各阶段具体情况的分析,结合我公司的技术实力,施工水平,我们认为本工程重点是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和道路的顺利进展,使这部分工程在雨期来临之前完成,及时还土,因此分片区分阶段的工序必须紧凑,安排要合理,在施工过程中,要抓住以上重点,合理部署,切实做好技术、设备、材料的准备工作,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工程如期完成。编写依据为:

(1)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安徽省潜山县余井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施工招标文件;

(2)安徽省潜山县余井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图册;

(3)农业综合开发标准;

(4)现行的施工操作规程,施工验收规范。

(5)现场踏勘资料

(6)引用规范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施规范》(SDJ338-89)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88)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

《土工试验规程》(SD128-87)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

《水工砼试验规程》(SDJZ0O7-82)、(SD105-82)

《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D/T5019-94)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8-9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验收规范》(JGJ73-91)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公路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以及其它国家、行业及地方设计、施工、技术、验收规范和规定。二、施工总体规划

通过对现场的踏勘及详细研读设计图纸,利用我单位人员、设备及丰富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经验等诸多优势,拟对本工程施工作以下规划:(一)机构设置

本工程承建中,我单位将实行项目法施工,由单位技术主管任项目经理,负责本工程的施工。项目部对工期、质量、成本等综合经济效益进行高效有计划地组织协调和管理,并配备先进的机具设备。以科学的手段、先进的技术,优质高效地完成本项工作。项目部组织机构见下图: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1、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a.项目经理:代表单位负责本工程合同责任的全面履行,实施对本项目的全面管理,负责项目的行政、技术、财务和施工等各项管理工作,为本项目的管理核心。

b.项目副经理:主要负责施工管理工作,为工程施工的主要负责人。

c.技术负责人:协助项目经理负责所有技术与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共设五个部门,各部门职责如下:

●技术科:负责项目部的施工技术、计划与方案;工程施工管理、测

量、统计与计量;图纸设计、竣工数据的整理、技术数据的保管和

资料的完善。

●质检科: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测、验收、试验与控制。

●施工科:负责整个工程的现场施工。

●安全科:负责安全生产的管理、监督及工地治安工作。

●财务、后勤科:负责项目的财务管理,包括工作款单编制、报送;所需材料、配件的采构与供应;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保养;项目部的后勤行政管理,包括接待、医务、炊事、营地管理等。

2、人员组成

项目的管理人员包括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将由我单位人员组成。大部分技工、熟练工在单位范围内选用,普工计划在当地雇佣。

3、组织管理措施

为加强施工管理,项目经理将采取措施,以启发调动全体职员工作、

生产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保持良好的秩序,确保优质高速完成全同规定的施工任务,要点如下: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命令式生产指挥模式,令行禁止,纪律严明。

●制定明确的岗位经济责任制,使每位员工的工作成果与工资收入密切挂

钩,奖勤罚懒,赏罚分明。

(二)目标计划

1、质量目标:确保合格,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

2、工期目标10个月

计划从2009年11月1日到2010年8月31日前完成本项工程的施工任务,具备初步验收的条件。

3、工程施工安全目标

确保工程施工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

4、施工文明目标

实行标准化管理,争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5、环保及水土保持目标

严格按环保及水土保持部门有关规定进行施工,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控制施工用水污染,减少粉尘及空气、噪声污染,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为保持施工区内的环境卫生,施工、生活场地将派人定时清扫处理。在工程完工后,拆除一切必须拆除的施工临时设施,并对拆除的场地进行清理。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

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及现场实际条件,进行本工程施工场地的总平面布置。在具体布置中,利用现有的施工场地条件,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确保各施工时段内的施工均能正常有序进行。同时尽量少占耕地,对施工区及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临时建设施布置原则上力求合理、紧凑、厉行节约、经济实用,方便管理,确保施工期间各项工程能合理有序,安全高效地施工,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 场内外交通运输

本项目位于余井镇,环境优越,交通便捷。场内道路主要依靠原有生产路、田间道和新建生产路及田间道,新建道路在开工后先进行初步整修,作为临时施工便道。

3 通讯、供水、供电系统

3.1供水系统

本工程施工区域水源丰富,故基本可用离心水泵抽取溪流中水作为生产用水,较远处可安装临时管道至施工现场,工程拟配备8台2.2kw的离心水泵供施工时抽水用;生活办公用房均从黄岭村中租用,因此生活用水可直接从附近供水管网中引接。

3.2供电系统

本工程施工用电主要有砼及砂浆拌和、振动器、施工及生活照明用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引接附近电网和自发电两种方式配合进行,引接采用绝缘铜芯电缆从附近的变压器接至施工现场,另外现场拟配备3台柴油发电机,以解决施工用电。生活照明用电可直接利用租用的民房电网。

3.3通讯系统

本工程基本采用手机解决场内、外通讯问题,另在项目部配备程控电话进行对外联系。

3.4 砂、石料及砼系统布置

3.4.1砂、石料系统布置

根据招标文件和现场勘看,工程所用的砂石料均外购运至工地,采用5t自卸汽车运输入仓,随用随调;为保证砂石料储量,计划在每个作业分区选定一适当位置设临时堆料场,以保证储量。

3.4.2砼系统布置

本工程砼量较小,根据实际情况,计划整个工程项目配备两台移动式拌和机,砼拌和机随施工工作面而迁移,每个拌和机的位置由综合施工方法、施工场地确定。砂浆拌和由6台砂浆搅拌机完成,在每个施工作业分区配备一台砂浆搅拌机。在拌和站附近有水泥仓库、砂石料调节仓,采用人工推双胶轮车进料,拌和站随施工进度而移动。砼、砂浆运输方式,近距离采用斗车运输配合溜槽入仓;远距离采用手扶拖拉机配合溜槽运输入仓。

3.5 辅助生产企业设施

辅助生产企业设施的建设,要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坚持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布置要适应生产需要,方便职工上下班,不得占据拟建工程的位置、并不受洪水,滑坡之害。同时应充分利用作业区沿线空地,尽量利用现场或附近已有建筑物。

3.5.1综合加工厂

本工程综合加工厂包括钢筋加工厂、模板加工厂和预制混凝土加工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