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真题汇总近年特岗教师招考论述、写作真题及答案

特岗真题汇总近年特岗教师招考论述、写作真题及答案
特岗真题汇总近年特岗教师招考论述、写作真题及答案

特岗真题汇总|近年特岗教师招考论述、写作真题及答案

1、论述题

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2、教育写作题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答案要点]

(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

2、[参考例文]

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但是美德又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这样,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在《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前后矛盾。道德究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

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

这三条途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程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关怀理论注重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

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虽然各个学科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道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隐含其中--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如对汉语的学习,使个体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转化为维护社会公德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因而,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

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独立的德育过程。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是有意的研究结果,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教条主义和口号化,使人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

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但在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2314270.html,?wt.mc_id=bk4492)

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部分试题

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部分试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8年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 案【部分试题】 导读:本文 2018年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部分试题】,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育学部分试题 一、单项选择(共10分,每小题1分) 未收集到 二、多选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多选或选错不给分,少选得1 未收集到 三、填空题(共7分,每小题1分) 1、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问答法背后人称为“产婆术。 2、标志我国学制形成完备体系是壬寅学制及癸卯学制。 3、因材施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4、德育模式包括认知模式、体谅模式和社会模仿模式。 5、组织教育教学与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 6、题海战术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是对学生人生自由的权利的侵害。 7、教育三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四、简答题(共8分,每小题4分) 1、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思达教材教育学第二章第一节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2、简述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思达教材教育学第四章第一节教师) 教师为了搞好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精通该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 这种知识时教师应当具有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为此,要求教师: (1)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凡是学生掌握的内容,教师 自己必须先掌握。 (2)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这是保证教师从一个更高深的层面上来把握所教内容的一个基本要求。 (3)了解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当今时代知识更新迅速,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为了保证自己的教学内容不陈旧、不过时f、能够适 应知识更新的需要,教师必须注意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新成果。 五、辨析题(共7分,每题7分) 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你认为这 种观点是否正确请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思达教材教育学第六章第二节教学过程) 我认为,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 时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

2014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2(小学教育)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真题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近代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株洲市荷塘区)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黑龙江省)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主体价值 C.创造价值 D.教育价值 3.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口号的教育家是()。(南昌市) A.孔子 B.孟子 C.夸美纽斯 D.荀子 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江苏省)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河南新乡)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6.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株洲市荷塘区) 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念 7.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贵州省)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 D.学习目标 8.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家是()。(安徽省) A.维果斯基 B.裴斯泰洛齐 C.皮亚杰 D.斯金纳 9.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广州市番禺区) 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B.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C.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查假设 D.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1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吉林省)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文化 C.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D.学校的制度文化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祥瑞xiáng 馥郁fù窈窕yǎo 蟾宫折桂chán B.聪颖yǐng 仰慕mò芳馨xīn 龙驹凤雏chú C.幽婉wǎn 荣膺yīng 醇美shún 岁稔年丰rěn D.涟漪yī富庶shù澄澈chéng 万壑争流huò 参考答案:A 本题详解:题直接考查生“方言误读”,仰慕的“慕”,方言极易念作“mò”,醇美的“醇”,方言就是念作“shún”或“xún”; 万壑争流的“壑”,方言中就是念“huò”。这些都是生活中常听到的读音,在普通话中却是不正确的读音,分别读“mù”“chún”“h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

而又品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 B. 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C. 2008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入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 D. 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参考答案:A 本题详解:B项朗颂―朗诵;C项膨涨―膨胀;D项堰旗息鼓―偃旗息鼓。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澳门你好》大型文艺晚会于12月2日至4日一连三晚在澳门演出,场场座无虚席。 B. 面对赤壁古战场,苏轼感慨万千,唱出“大江东去”;依据历

史记载,杜牧借古讽今,吟成《阿房宫赋》。 C. 《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了。 D. 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详解: A.“澳门你好”应该用引号;C.问号应改用句号;D.去掉引文的句号,引号后可用逗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

历年江苏南京市教师招聘部分考试真题汇总

历年江苏南京市教师招聘部分考试真题汇总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综合部分:选择20题,判断10题(都是一题一分),问答3题,总分60分 一、选择题 1、《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写的是哪个时期的 2、京剧中的小花脸是(生、旦、净、丑) 3、张骞走的是什么路 4、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中国的哪个俑 5、给了6座还是5座山名,让你选佛教名山 6、智力的核心 7、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8、根据给的图,推出2008-2010应该怎么画 9、给的图表,让你选出哪个月的节余最多 10、08年的奥运会是第几届? 11、给了一段话,让你选出你觉得这段话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我记得好象是说语言学习要重视文化背景吧,记不太清了 12、有5个句子,让你组合成一段话,要符合逻辑 13、给了4句古诗,要你找出有错别字的一项。(我记得其中一句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这句的“燕”写成了“雁”)

14、移栽树木的时候,要去掉叶子,这是为了什么?(选项中有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光合作用,好象应该是选减少水分蒸发~) 二、判断 第一题是十七大提出要加强教育,建设一个人力资源强国 还有个就是给外国人写信,但是没有国外中文处理软件,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用PHOTOSHOP等图象处理软件把信做成JEPG格式发送 其他题目,多数跟课程改革有关,记不清具体的了 问答题: 1、如果你已成为一个老师,请你写出你从教第一天的主要工作计划,并说明理由 2、调研一个班级的一节课,这个班级有学生43人,其中学业成绩A等的有7人,B等的有14人,C等的18人,D等4人,然后给的2个表,关于课堂提问的,要你回答 (1)这节课教师提问有何不足,产生这一不足的原因在于? (2)就优化课堂提问这一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3、学生小军考试睡着了,期末成绩很差,你找他谈话,他说出了自己的心理话(中学是做了检讨),请你就他的心理话(检讨)写一封信给他,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不能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 学科专业知识部分: 我报的是小学语文,前面的题目就不说了,第一项是选择和填空,一共有6题吧,每题3分;后面是阅读题,一个现代短篇的,1个古文,一个现代文。这一块的分数是36分 教案是春潮(中学是夏感啊好象),写出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导语(不超过100字),问题设计(根据教学过程,不少于3个),片段教案(文中划线部分做赏析并写出简要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汇编(含答案)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 答案:B 2.“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 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答案:C 3.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

A.唐代 B.清末 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答案:B 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D 5.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答案:B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哪个社会?( )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B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答案:A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 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答案:C 9.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答案:A 10.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 2.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3.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说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5. 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6.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7.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教学原则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8. 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9. 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教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发展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工具性课程 10.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 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协调好各科任课教师的关系 D.搞好家校联系工作 11. 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12. 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13. 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14.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15.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 A.头脑风暴法 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汇总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师范生收集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 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 4.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 6.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 A.班级环境布置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8.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论语》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采集者退散9.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 10.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11.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A.德鲁克采集者退散B.马卡连柯C.杜威D.布鲁纳 12.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B.教师C.教育内容D.学生 13.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4.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15.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 16.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 A.教学思想管理B.常规管理C.教学质量管理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17.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甲数的3 7 正好等于乙数的45%,那么() A.甲数=乙数 B.甲数>乙数 C.甲数< 乙数 2.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 A.合数 B.质数 C.偶数 D.奇数 3.小民有张数相同的5元和1元零用钱若干,那么下列答案中可能是() A.38元 B.36元 C.28元 D.8元 4.设集合M={x|x2-x<0},N={x||x|<2},则()。 A.M∪N=M B.M∪N=R C.M∩N=Φ D.M∩N=M 5. 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 6.若|x+2|+|y-3|=0,则xy的值为()。 A. -8 B. -6 C. 5 D.6 7. “|x-1|<2成立”是“x(x-3)<0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 1/20 B. 1/16 C. 1/15 D. 1/14 9.如果曲线y=f(x)在点(x, 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A. y=x3-2 B. y=2x3-5 C. y=x2-2 D. y=2x2-5 10. 一名射击运动员连续射靶8次,命中的环数如下:8、9、10、9、8、7、 10、8,这名运动员射击环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3与8 B. 8与8.5 C. 8.5与9 D. 8与9 11. 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A. 活动课时制 B. 分组教学 C. 设计教学法 D. 道尔顿制 12.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 的指导性文件是()。 A. 课程计划 B. 教学大纲 C. 教科书 D. 课程设计 13. 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A. 巩固性谈话 B. 启发性谈话 C. 指导性谈话 D. 交接性谈话 14.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A. 讲授法 B. 练习法

2010年山东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0年山东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D.教育经济学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A.美育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A.目的B.内容 C.方法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练习法 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A.广阔性B.独立性 C.灵活性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B.整体性 C.理解性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参考)

小学教师招聘 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义务教育规定,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2、教师进行教学的根本依据是() A. 教科书 B. 课程标准 C. 教材 D. 教学目的 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A. 备课 B. 上课 C. 课外辅导 D. 作业布置与批改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什么教学规律() A.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B.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D. 教师主导与学生为 5、小学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是()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实验法 6、少年期是() A. 学龄前期 B. 学龄中期 C. 学龄前期 D. 学龄后期 7、《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 1951年 B. 1976年 C. 1986年 D. 1992年 8、创造思维最重要的思维是() A. 聚合思维 B. 求同思维 C. 形象思维 D. 发散思维 9、会打篮球的人,学扎飞镖学的快,运用的是() A. 同化 B. 内化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10、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法德国家是() A. 日本 B. 英国 C. 中国 D. 德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至少有两个正确,多选,少选,不选均不得分) 1、根据课程任务,可以把课程划分为() A. 基础性课程 B. 拓展性课程 C. 经验课程 D. 活动课程 E. 研究课程 2、小学德育内容包括() A. 理想教育 B. 爱国主义教育 C. 集体主义教育 D. 劳动教育 E. 个性发展教育 3、运用直观性原则的教学方法有() A. 讨论法 B. 演示法 C. 实验法 D. 参观法 E. 谈话法 4、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A. 基础性 B. 阶段性 C. 顺序性 D. 互补性 E. 平衡性 5、?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练习法是以实际练习为主的教学。() 2、义务教育就是基础教育。() 3、《教师法》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必须具备普通大专以上学历。() 4、讨论法就是启发式教学。() 5、现在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小组教学。() 6、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学生。() 7、创造性与情商的关系是线性关系。() 8、? 9、? 10、?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十套)

真题1 200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D;2、A;3、C;4、C;5、D。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2、√。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试题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 数学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小学数学)部分试题(bd)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由命题p:π是无理数,q:π是实数,构成的复合命题“p且q”,“非p”分别为() A.真命题,真命题 B.真命题,假命题 C.假命题,真命题 D.假命题,假命题 2.若集合M={正方形},N={矩形},则下列图形中正确地表示这两个集合关系的是() 3.设集合M={x|x2-x<0},N={x||x|<2},则() ∪N=∪N=R ∩N=Φ∩N=M 4.函数y=x-14的定义域是() A.(-∞,0) B.(0,+∞) C.[0,+∞) D.(-∞,0] 5.已知a>b>0,m>0,则ab,ba,a+mb+m的关系是() +mb+m>ab>>a+mb+m>ba +mb+m>ba>>a+mb+m>a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C.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D.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7.已知曲线y=x24-3lnx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12,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直线x-2y+1=0关于直线x=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2y-1=+y-1=0 +y-3=+2y-3=0 9.连抛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和n,记平面向量=(m,n)与=(1,-1)的夹角为θ,则θ∈0,π2的概率为() (x)在x0处连续是f(x)在x0处极限存在的()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无关条件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B.分母是10n(n为正整数)的分数,叫做十进分数 C.如果一个数m能被互质的两个数a、b整除,那么m也能被a、b的积整除 D.把几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做通分 12.能被3和5整除的最小四位偶数是()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一树干被台风吹断折成与地面成30°角,树干基部与树尖着地处相距20米,则树干原来的高度为。 14.用1997除以两位数,余数为5,这个两位数是。 →∞2n+1-3n3n+1+2n=。 16.由曲线y=x3,y=0,x=-1,x=1所围成图形的面积是。 17.定义在R上的运算:a b=2a+log2[(a-b)2+3],则12=。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容 2.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本质的是()() A.职业理想 B.职业责任 C.职业态度 D.职业技能 3.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4.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 A.知识 B.能力 C.期望 D.方法 5.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 A.群体凝聚力 B.课堂气氛 C.群体规 D.学校人际关系 6.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比较灵活且适用围较广的一种观察方法是()() A.教育实验观察B.严格控制的观察

C.全结构式观察D.教育现场观察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表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社会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8.主“教育即生活,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的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9.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10.我国中小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物是()() A.市长 B.县长 C.镇长 D.校长 11.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2.()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独立。()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特 D.詹姆斯 13.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

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四项中拼音标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匕首bǐ 卑鄙bǐ 剥玉米bāo 擦黑板cā B.咱俩liǎ 成绩jì足迹jì当天dàng C.出殡bìn 蓓蕾lěi 杜甫fǔ 车辆liàng D.泡沫pào 陌生mò 宁肯níng 哺育bǔ 2.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红军的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B.道路在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C.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D.晨雾弥漫,仿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沙。 3.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 B.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C.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D.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4.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C) A.不顾个人安危,奋勇直前——奋不顾身B.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废寝忘食 C.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势如破竹D.连声称赞个没完——赞不绝口 5.“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D ) A.陈琳B.曹植C.曹丕D.王粲 6.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B A.拼音认读能力B.识字写字能力C.汉字认读能力D.汉字书写能力 答案:1.D(“宁肯”的“宁”应读nìng)2.C(另三项中分别有别字“度”“在”“拂”)3. 4.C(应是“高屋建瓴”)5.D 6.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中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特岗教师招聘测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特岗教师招聘测试试题及答案.doc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教育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2、教育现象包括()和()(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的体现。(人们主观意志) 4、教育规律是()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教育经验) 5、我国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 )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还早300年。(《学记》、乐正克、《论演说家的教育》) 6、1632年,著名的()国教育家()出版了(《》),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8、狭义教育既是()有时可以作为()的同义语使用。(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 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和()。学校始建于()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和()。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和();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四学()、()、()、()。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骑士、教会;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遗传、环境、教育)1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求) 13.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__。(归宿) 14.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和_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1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等人。(卢梭、洛克)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___和__。(赫尔巴特、涂尔干)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___和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人的自身发展)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 真题汇编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不是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是()。(湘潭市) A.故事引趣 B.观察演示 C.组织活动 D.引导联想 2.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株洲市荷塘区)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3. 班主任工作是从()开始的。(江苏省)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4.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株洲市荷塘区)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5.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的层次是()。(广州市番禺区) A.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6. 教育史上两大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山西省)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7. 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广州市)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8.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浙江省)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9.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广东省)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 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武汉市)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11. 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哈尔滨市)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12. 理想和空想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但都属于()。(西安市) A.世界观 B.形象思维 C.想象 D.表象 13. 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河南新乡)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14.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株洲市荷塘区)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5. 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这个现象说明了()。(杭州市) A.学习的实践性 B.学习的渗透性 C.思考的独立性 D.思想的开放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 校园文化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贵州省) 2. 1993年颁布的教育法规是_______。(海南省)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特训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一(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2015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3)

2015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 案(3) 一、单项选择题 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2.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A.填鸭式 B.题海式 C.启发式 D.注入式 3.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焦虑可持续几秒钟,也可能是几小时或几天,而后消失,又在不经意间重新出现。这是()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恐惧症 C.恐慌障碍 D.创伤后应激症 4.根据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阶段属于()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社会水平 5.鼓励表达、深入共感、身体放松的方式属于咨询中的() A.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B.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C.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D.游戏疗法 6.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D.心理差异 7.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调节 D.自我临近 8.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在于() A.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 B.直观性很强 C.提高了教学效率 D.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