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融媒体

“智能融媒体”如何颠覆传媒业?

随着高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之人工智能和媒体的深度融合,媒介与社会一体同构的智能媒介化社会正在来临,传媒高等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作为一种应然状态,传媒业态与传媒教育形态应相互促进、彼此助益,传媒教育应引领传媒业态发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未来传媒业态如何发展,传媒教育形态如何创新?

未来传媒发展态势

如今,互联网已经深深嵌入并架构我们的生活。未来,以5G甚至6G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速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强力驱动媒介形态变革、传媒业态重构。

1.智能科学与高速移动互联网迭代融合主导传媒发展

以5G技术、IPv6为核心的高速移动互联网,将极大拓展互联网的基础能力,提升网速、降低时延提升可靠性、扩增互联网地址资源,并将进一步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的应用。

传媒在智能技术支撑下走向智媒时代,已是业界和学界的共识。在高速移动互联网驱动下,科技将加速消融传媒的边界,最终迎来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的智媒时代。

2.媒介形态从向智能

基于高速移动互联网的未来传媒发展态势将呈现出三种形态:

一是泛媒体。智能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将消融传媒之间的边界、人与物的边界,媒介不仅是人的延伸,人本身即是媒介,一切都媒介化。

二是沉浸媒体。5G技术助力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重塑媒体的表达与外延,影像内容的虚拟化、可视化、立体化呈现,是重要发展方向,VR 新闻、VR影像、VR社交成为必需。

三是智媒体。智能技术将全面介入媒体并成为其介质特征,在媒体用户分析、内容生产、产品分发等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智能新闻采写、智能

算法内容推荐、智能语音传媒接入将日渐普及,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GC)将成为新常态。

5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叠加和普及,将促使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进一步融合,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目前大行其道的融媒体、全媒体和智能融媒体,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走向未来的过渡阶段和必然路径。媒体融合是过程,不是结果,最终将迈向智能融媒体,迎来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

届时,智能融媒体将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现实高清,二是虚拟现实,三是超级智能。

传媒高等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智媒时代正在来临,一个与现实社会平行的虚拟社会正在形成;基于高速移动互联网的传媒正在系统性地建构人类社会,其社会身份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其作用于社会、个体的力量已进入大膨胀时期。

现有传媒教育已难以适应和引领传媒业态发展,亟需进行根本性、系统性重构。洞悉趋势、主动谋变的媒体和传媒院校将乘势崛起,成为新的领军

者;无动于衷、墨守成规的媒体和传媒院校将迅速被边缘化,甚至退出历史舞台。

1.正在到来的智能融媒体,将挑战现有传媒伦理规范

传媒力量的大膨胀,意味着传媒教育的大责任,传媒人才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的大强化,人本、人格、人文教育的大融合,才能实现习近平同志强调的要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2.正在到来的智能融媒体,将颠覆现有的传媒理论体系

智媒时代的传媒理论体系建构,正在成为人类社会必须直面的重大理论问题,且由于社会的虚拟化、甚至人类的符号化生存环境主要源于媒介化推动,认识世界各领域,必先认识传媒未来建构的科学的传媒理论,将有可能是其他社会学科理论的元理论之一,影响甚至左右其发展。

3.正在到来的智能融媒体,将重构现有传媒学科专业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

正在到来的智媒时代,将改变现有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现有的围绕媒体内容生产环节、基于媒体形态,强调内容生产技能、轻视人机协同、人与符

号化、媒介化、智能化社会关系,业界与学界需求不匹配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岌岌可危、急需突破。

传媒教育界的责任与作为

当下传媒教育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专业设置突破自我,与智媒时代合拍;根据学科设置“传媒+”的基本遵循,关停并转一批过时专业、升级改造一批优势专业、重点建设一批朝阳专业、规划论证一批交叉专业。

二是课程设置突破自我,与智媒时代同频。根据传媒新业态,社会智能化、媒介化,有计划有步骤地革新现有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三是教师结构突破自我,与智媒时代同向。师资结构有可能成为阻碍传媒教育范式转移的主要因素。现有师资必须敢于突破自我、革新自我,清零重整、加强学习、负重前行,才能涅槃重生。

同时要引进数据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师资;培养熟悉和掌握智能媒体理念和技术的博士和博士后,为深化智能传媒教育范式变革做好

师资储备。积极主动开展从专业到课程再到师资队伍的结构性变革,将为智能传媒教育范式提供合法性的基础支撑。

面对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的智媒时代和媒介化社会,未来传媒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以人为本、遵循价值理性的逻辑,强化传媒伦理教育,从科技、人文、艺术、道德四个维度提升学生的传媒伦理,使之成为传媒人才的本色,避免技术宰制下的人性沉沦、技术专制下的媒介逻辑。

用传媒的力量守护人的价值,用人的价值引导传媒的力量,应是智能传媒和智能传媒教育必须坚守的伦理底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