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专业术语名词.

品质管理专业术语名词.
品质管理专业术语名词.

擅长运用各种品质工具处理各种质量问题如: spc, fmea, msa, doe;

RMA:return material to Authorization是指把不良品退运到厂商指定的授权点/维修中心。

通常说的RMA即为这整个退运的一个过程,在制定整个RMA流程时需包括几个部分:1)物流路径;2)双方责任义务,包括报关/运费的运费划分;3还货要求,是否为维修品或者新品?多久之内必须归还?等等

跟RMA相对的还有的DOA(dead on arrival 一到就死的那些产品,处理方式基本上跟RMA相同

MRB:Material Review Board 原意是“材料审查委员会”

在一般的企业里面通常会设立一个MRB仓,主要是用来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异样产品或者在客户端检验的过程中被批退的,但是又不能确认是否为缺陷品所管理的一种方式和仓别

品质管理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一)QC:品质控制(Quality Control

(1、QE:品质工程(Quality Engineering

(2、QA:品质保证(Quality Assurance)

(3、IQC:进料检验(In Coming Quality Control

(4、FQC:最终品质检验(Final Quality contro

(5、OQC: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6、IPQC:制程检验(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7、QCC: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8、TQM:全面品质经营(Total Quality Manage)或者TQC(Total Quality Control)

(9、SPC: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s Process Control)

(10、COQ:品质成本(Cost Of Quality)

(11、AQL:允收品质水准(Accept Quality Control)

2、什么叫品质:指具有满足顾客需要和市场潜在能力的总和。

a.有用性

b. 安全性

c.舒适性

d.依赖性

3、什么叫管理: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目标,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活动。

4、什么叫品质管理:指为了最经济地生产出与需要者相符合产品的一切手段。

5、品质管理的基本任务:正确判定和贯彻执行方针和政策,保证和提高产品质的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经满足客户需要,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

6、品质管理的目的:

(1)、使其与制品仕样一致,使顾客满意(2)、使下道工序的作业不受影响地持续进行(3)、使不再发生错误动作(4)、通过对作业者的检查,使其认识到正在确认的结果(5)、研究改善检查方法

7、品质管理的效果:为什么品质管理是必要的,为什么要去做:

(1)、使不良品减少,制品的品质均一(2)、制品的成本降低(3)、生产量增加

8、品质管制(QC)――为了经济地制造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品质之产品或服务之方法体系

9、品质保证(QA)----为了保证充分满足消费者所要求的品质,生产和服务者在品质系统内实施并依需要证明其能提供足够的信心。使人相信某一实体将会达到品质要求而所进行之系统性活动称为品质保证

10、品质检查(QI)—以某些方法来试验品质,并将其结果与品质判定基准比较,以确定各个物品为良品或不良品或与批定基准相比较以判定它是否合格。

11、全面品质管制(TQC)—将一个组织内各单位的品质开发、品质维持、及品质改进的各项努力整合起来籍以使行销,工程,生产与售后服务能以达到最经济的水准,使顾客完全满意的有效制度。

12、全面品质保证(TQA)—以顾客为导向从企画,执行、检查到回馈;包含了公司所有的部门及所有的成员不断地追求品质改善,依循零缺点的保证而成为习惯的一种方式。

13、质量—指某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之特征,包括产品或服务明显和潜在之要求。

14、抽样检验—从群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经过试验或测定以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相比较,再利用统计方法,判定以群体是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称为抽样检验。

15、严重缺点(CR)—有危害使用者或携带者之生命或财产安全之缺点,谓之严重缺点。

16、主要缺点(MA)—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不能达成制品使用目的的缺点,谓之主要缺点。

17、次要缺点(MI)――某一实体只存在外观上的缺陷,实际上不影响产品使用目的之缺点,谓之次要缺点。

18、检验项目—般产品有多种特性,而这种些品质特性所指定的检验品质项目,谓之检验项

目。

19、不良品—如果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检验项目不合乎规格时,则这一实体即为不良品

20、良品—全部的检验项目都合乎规格的产品,即为良品。

21、全检—群体中每个产品每个项目都检验,谓之全检。

22、巡检—根据所制定的各项标准,对某一生产或服务过程依检验频率定时巡回检验。

23、限度样品—当产品的缺点需作比对,判定其有未超出样品的界限,从而缺点是否合格。

24、矫正措施—异常已经发生,采取各种方法作事后补救。

25、预防措施—异常尚未发生或对濽在的异常作防范工作。

26、持续改善—没有问题发生但仍有改善的空间。

(二)、品质管理的历史演变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QC (1920-1940年

(a特点:专职检验工人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采用各种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各项检验和试验,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才能保证到达用户手中的产品都是合格产品。

(b优点:不合格产品通向市场之路被切断。

(c局限性:能够“把关”,不能“预防”。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M (1940-1960年

(a特点: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质量控制中。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统计手法(如排列图、柏拉图等通过统计手法来获得品质的波动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汇总,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产品波动的异常因素,提高一次性成品率,减少废次品造成的损失。

(b优点:既能把关,又能预防。

(c局限性:过分强调数理统计方法,忽视了生产者的能力和技术,因而,使人们误以为品质管理就是统计专家、数量专家的事,影响了它的普及。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 (当代

(a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型复杂的机械、电子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光靠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已无法达到,要达到上述要求, 势必需将质量活动向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过程扩展,以实现在产品形成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因而,就形成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全员参与、全部文件化、全过程控制。除此之外,它还蕴含着“预防为主”、“下工序是有用户”、“一切为用户”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b优点:不仅能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地生产出品质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能充分地满足用户。

三、检验方式分类

(1.按生产流程顺序分类:

a. 进货检验——首批样品检验——成批进货检验

成批进货检验常按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分类检验,如:

Ⅰ类:关键件---必检,加强检;Ⅱ类:重要件---抽检;

Ⅲ类:一般件---可免检,但对合格标志必须检查。

b.工序检验(过程检验)

——首件检验:上班或接班后对制造的第一件或前几件进行检验。为了及早发现系统缺陷,防止成批报废;

——巡回检验:其重点是关键工序,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流动检验,并做好检验后合格与不合格的返修、报废及存放处理工作;

c.成品检验:即最终检验,对生产结束后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

一般包括:性能、外观、尺寸、安全性、包装等方面的内容。

(2.按检验目的分类:

a.验收性质的检验

b.监控性质的检验

四、检验方法

(1感官检验

①感官检验的概念

感官检验又称官能检验,是领先人的感官(视、听、嗅、味、触觉等对来自产品本身的各种有效刺激所作出的反应程度,来评价和判定产品质量的一种检验方法。其检验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视觉:凭目测能力对客观事物判断。使用仪器时常常出离不开视觉作用。凭视觉易疲劳,注意不要产生错觉。

(b听觉: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来说,这种检验和判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c触觉:用指尖或手掌抚摸被检物何体表面,靠感觉来判断。如果表面粗

糙,冷热等。

此外还有嗅觉、味觉等检验。

②感官质量表示法

a.虽没仪器那么精确,但亦能给出数量检验结果.

b.语言表示如:光滑、毛糙、酸、甜等,可用很描述非常轻微等。

c.图片、样品比较法,对差异大小做出质量评价判断。

缺点:因人而异,精确度低。

(2. 器具检验

器具检验又称理化检验,它借助于物理和化学手段应用计量器具和物理化学分析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优点:精确度高,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结果稳定,多次测定可方便地计算误差或校正仪器。

质量基本概念

一,质量管理演进史

第一阶段操作者质量管理 (18世纪

第二阶段领班的质量管理 (19世纪

第三阶段检查员的质量管理 (一次大战期间

第四阶段统计质量管理 (SQC (1924年

第五阶段全面质量管理 (TQC

第六阶段全公司质量管理 (CWQC

第七阶段全集团质量管理 (GWQC

二,品保部组织架构

品保部

品保课品检课

产 QE安仪 IQC PQC FQC OQC

品工规校进制入出

认程料程库货

证师检检检检

验验验验

三,常用术语解释

1. 品质新观念

质量不决定于设计师所订之产品功能与规格或一般管理上之规定,质量决定于顾客使用产品的实际经验是否满足其要求

2. 品质所涵差的尺度

产品的功能,产品的特征,产品的质量特性,符合规格的程度,产品的可靠度,产品的耐用,产品的售后服务,供货商或经销商的响应,产品的美感,产品的信誉

3. 质量管理

为了达成,维持产品质量所使用的统计技巧与活动

4. 质量管理

它包括旧的质量管理的全部加上积极的质量管理,强调物,事,人的管理,它的精髓在于质量保证

5. 质量保证

一切有规化与系统化的活动,让生产者有信心能够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与服务

6. 质量政策

由最高领导制定的所有员工必须遵守的行动指南,它简明扼要的陈述了公司对客户的承诺

7. 管理审查

由负责质量系统运行的最高领导发起的正式评估活动,它的内容包括:内部稽核报告,组织结构变化,新技术,新的竞争对手,管理制度是否需要改变质量政策也是管理审查的

8. 质量规划

制定质量目标和工作计划,使组织不断满足该目标,促使完善的活动,它包括产品计划,策略计划以及质量计划

9. 质量系统

由组织结构,责任,质量手册以及程序,质量记录和达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组成,它是公司为满足质量目标而制定的全面规划

10. 品质手册

陈述组织质量政策和描述质量系统的文件

11. 客观证据

评鉴活动如观察,检查,评估中所找到可以证实的真实事件或信息

12. 记录

对事件或观察的书面报导在质量保证中记录通常是图表或文件,它们为已执行的活动或已取得结果提供客观证据

13. 品质稽核/评鉴

它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评估,它判断质量活动或有关活动是否遵守质量系统文件;各种程序文件是否被有效执行,是否适合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它的测重在于发现不合格并产生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

14. IQC

企业购进原物料,零配件和组件入库时的检验,这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1 首件样品检验 (2 成批进货检验

15. PQC

工序检验即制程检验,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的鎏入下道工序继续加工,还要检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要素(4M1E

16. FQC

完工检验即最终检验,在某一加工或装配车间全部工序结束后成品或半成品的检验,即入库前的抽检成品检验

17. OQC

出货检验是所有成品或半成品在出货时的检验

18. 检验

是指量测,检查,试验或其它方法将产品单位与要求条件相比较之过程,职能:把关,预防,报告,改进

19. 不合格品

是指产品功能,规格,可靠度等有缺陷,不能符合其需求,对后续的生产或使用会带来不良隐患的一类产品

20. 抽样检验

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一定的样本,经过检验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作比较,然后利用统计方法,判定此群体是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

21. 群体

同一生产批(入库单或出货单或进料批(供货商出货单 N

22. 样本

从群体内随机抽取部分的检验单位体 n

23. 允收品质水准

组织与客户或供货商就认为某种程度下的不良率可以接受的水准也就是限定良品群体的最高不良率

24. 缺点

其质量特性不符要求者谓之缺点

25. 严重缺点

根据判断及经验,显示对使用,维修或依赖该产品的人有发生危险或不安全结果,完全达不到预期的使用目的(如重要尺寸,规格不符之缺点也称致命缺点,含有一个或以上之严重缺点的产品称为严重不良品

26. 主要缺点

指严重缺点以外之缺点,其结果或许会导致故障或实质上减低产品单位之使用性能,以致不能完全达期望之目标,含有一个或以上主要缺点的产品为主要不良品

27. 次要缺点

指产品单位之使用性也许实质上不致减低期望目的或在使用与操作效用上并无多大影响的缺点或差异,(如外观瑕疵,含有一个或以上次要缺点产品为次要不良

品管常用27种手法简介

1 直方图

测定值的存在范围分成几个区间,每个区间为底边,然后以这个区间所测定值,出现次数之比例面积排列成长方形图。又名直方图,这就是所谓在可看见的测定值分布状态以图形表示,容易看得见,分布的情况,也易了解,测定值偏心及瑕疵的程度,此图乃在核对规格值及看制造工程状况时用的。

2 柏拉特图

以不良率,不良个数,损失的件数为纵轴,而以原因别、工程别、品种别等的不同层别而以次数多的放在横轴最左边,然后依次排列,以直形图标之。同时也是累积次数曲线表示图,这种图表对最有问题的不良、工程、成品最具功效。同时如果想要解决的话,也可以预测其所达到的功效如何?以上所谓不良解析的工作就叫柏拉特图解析。

3 检查表

取测定值的方法,是最能够和所欲之目的相吻合,并且为了能让测定值整理起来方便,预先设计一个图表,然后纪录缺点数,不良项目等所发生的原因,当然在改进作业标准的检讨确认(检讨用)时,也可使用到,只要简单地作张图表,就可以得到许多已经整理好的情报。

4 特性要因图

如果想要了解品质之特性及其所波及之影响整理主要原因及其因果关系,使其一目了然的方法,就是做张鱼骨形的图,石川图表即可全部涵盖了。

5 散布图

取测定值XY,X做横轴,Y做纵轴,划上刻度,以测定值作定值打点出来,做成图形。将品质特性及其所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之间的关系,主因及主因间的关系,或是品质特性及其它品质特性的关系,比如说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以图表之,这在调整的时候可以用得着。

6 制程能力图

以测定顺序做横轴,特性值做纵轴定点,然后规定期规格中心及其规格上下限,以制成品的测定值按其测定之顺序,一点一点地按顺序做,只要看一眼就可以了解分布中心的倾向以及瑕疵的程度,同时,有关时间顺序的情报也可掌握住,以上的方法就是在掌握制程能力的现状图的方法。

7 管制图

为了要了解工程的安定状态如何,就用一种保持工程安定状态的图,用一中心线(CL)和上下管理制界限(UCL、LCL),然后以品质、工程的条件等以点的方式在图上逐

步标明之。

8 层别法

测定值是依据所取得之特征(例如制品种类、机械装置、工具或原料、材料、零件、作业种类等),分成两个以上不同的集团。假如有任何因作业员、机械或原料的不同而影响到成品品质时,我们即可将测定值按其层次之不同分别整理,使其更容易了解,而在获得有益的情报时能够派上用场。

9 脑力激荡法

提出一个问题,集合大众讨论,然后一边互相刺激,一边互相想点子,将各人所提供的较好方法做一总结做成方案,再另行运用到改善问题上。;

10 问题列举法

集合大众,不管有多好的想法都不要整理,只要将这些想法再黑板上衣一列举,再将稍佳的提案略为整理之。这在改善及提出新产品的构想上有很大的帮助,这种将引就出来的特性稍加变化的特性列举法,列举缺点的缺点列举法,由某些问题牵引出所有问题之解决方法。

11 KJ法

所采纳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情报,一张一张地在卡片上纪录,然后将相似、同属于一个类型的编汇在一起,这种工作反复的操作后,在用印象式的图解或条文式的型态组合起来以表达其想法,各式各样的情报和构想以一种表达想法的方式统合起来,会进一步地得到一些更新的构想,这些构想对解决问题的效果改进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12 5W1H法

关于作业对象,为何(Why)、用什么方法(What)、在那儿(Where)、何时(When)、谁(Who)怎么做(How)以这种改善的方法去着眼,这种方式不但适用现场作业,更应该适用于全部的管理活动。

13 4M

这是指原物料(MATERIAL),机械设备(MACHINE),作业方法(METOD),作业员(MAN)的头四个英文字母这四个M用在品质上瑕疵方法谓为四大要素。再追查不良原因品质瑕疵以及工程管理时是最有用的方法,如果以上的四个M再加上计测即变5M,其它夹具(JIG),零件(PARTS)等加入,即成5M1J。

14 5S分析法

这个用途和4M法相同。罗马字以S开头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导等事项,都是现场的管理的基本,清洁或教导其中一个去除的话即谓4S|。

15 QC工程图

每个工程跟随工程图标记号图标之,为明确之图表明各工程师的品质特性及其管理方法,这对为了合理性的改善管理标准而言是有很大的帮助。

16 品质管制组织图

对品质管制,组织规定及组织的基本构造等使其清楚明白,然而划成一活用图,这种图在主管们的指令系统及全体组织的统制范围下使用非常地有效。对品管方面一些必要的任务分担从图表上就可一目了然了。

17 系统图(体系图)

品质管制的制度以图表的方式,表达是很容易了解的,例如品质保证制度、特任制度或是抱怨案件等的体制,整理后以图表之即会一目了然,易于了解。

18 矩阵

对于问题,我们应该去寻找其核心要素,然后将核心问题分别放置于行列,从这些问题的交点即可看出他们之间关系的程度,或者数值的资料表示,以图表之,从那么多元性的思考中就可明了整个问题的关键,而这对有效的解决问题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19 日程计划图

横方向标明月、周、日期等时间的制度,纵方向标明种类别的工程别以及个数的进度或是个人别、机械别等各个工作以及标准工时,用图表在横线上以直线标明计划及实绩的关系,这对日程计划及其进度有所帮助。

20 箭形作图

将计划中的个个作业顺序关系以箭形符号画出的网图。也就是各式各样的作业以箭号(->)表示,这箭号的两端标圆圈(○->○),然后以图标明其前行、后绕、并行等的顺序关系,这对日程计划及进度管理上的实行很有效用。

21 抽样法

构成母群体的单位体或是单位量不管是哪一个要将机率方在样品中去抽样品。尽量以正确的

方式去评价,制度母群体去取得资料,凡是在管制图法、抽样检验法、统计等都是在管理技巧上有关资料的取得方法最基本的慨念。

22 检定、推定

所谓检定是为了达到母群体其所要求的目的,而设定一与其有关的假设,而这的假设是根据测定值决定,推定就是从测定值中推测母数,而这母数是以一个母数存在的范围中去推定其中之一个,这种方式在以测定值为准去理性地了解母群体的性质及工程地解析上可用得着。

23 抽样检验法

从一批量(Lot)中抽取样品比较,其效果作为这一批量(Lot)的判定基准为标准,然后判定其合不合格,再审核时,此批亮和样品间有很大的关系。从一批量中抽取样品的方法及其判定基准可依以经济性为基准而作的统计方法而订之,以下的方法比全数检查还有用。(1破坏性检验(2连续生产及多用途型(3在大量物品中容许某些程度性的不良(4多种的检查项目(5比较不完全的全数检查可得高度信赖性的结果(6少许的检查费用(7给生产者提高品质的刺激。

24 实验计划法

运用推理统计学的方法,作合理性的实验,以经济的精准度尽可能地用分析的方法去做实验设计。这种实验后的结果再处理有关统计方面时运用,就是F分配分析法,这在作最经济的实验以想得到最精准的情报时用得。

25 相关回归分析

作一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以及有关回归线等的检定及推定,这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回归项间的调合上用得着。

26 二项机率纸(推计纸)

横轴或纵轴以平方根作定点,做在图解用纸上,这就叫做平方根纸或推计纸,在做检定及推定的简便实验时,用作图的方式,可将不良率等的二项分布变量及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很清楚地运用,至于其它的用途在有关常态分布的正规慨率纸及广范分布的慨率纸都有。

27 IE方法

人、材料、设备等综合性的系统被设计改善、设定,为了要消除随便、浪费、易变的态势,而激发其提高生产率的动作

品管常见英语词汇总

日常English 一、词组 QC:Quality control;(品质管理) QS:Quality system;(品质系统) 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进料检验) PQC: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检验) FQC:Final quality control;(最终检验) 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出货检验) QA:Quality assurance;(品质保证) QE:Quality engineer;(品质工程师) PQE:Process quality engineer;(制程品质工程师) SQE: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供应商品质工程师) PIE:Product industrial engineer;(产品工业工程师)IE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 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品管圈)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作业规定) WI﹕Working Instructions.(作业指导书) SIP:Standard inspection procedure;(標准检验规范) QIP:Quality inspection procedure;(品质检验计划) ECN: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工程变更通知) ECR:Engineering change requirement;(工程变更申请) PDCA管理循环(又称戴明循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 5M1E:Materials(物料)Machines(机器)Method(方法)Man(人)Measure(量测)Environment(环境); 5W2H:Why(为什幺做)What(做什幺)When(何时)Who(何人) Where(何处)How to do(如何做)How much(成本如何)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品质控制解释及专业术语.

(一) QC:品质控制(Quality Control (1、QE:品质工程(Quality Engineering (2、QA:品质保证(Quality Assurance) (3、IQC:进料检验(In Coming Quality Control (4、FQC:最终品质检验(Final Quality contro (5、OQC: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6、IPQC:制程检验(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7、QCC: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8、TQM:全面品质经营(Total Quality Manage)或者TQC(Total Quality Control) (9、SPC: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s Process Control) (10、COQ:品质成本(Cost Of Quality) (11、AQL:允收品质水准(Accept Quality Control) 2、什么叫品质:指具有满足顾客需要和市场潜在能力的总和。 a.有用性 b. 安全性 c.舒适性 d.依赖性 3、什么叫管理: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目标,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活动。 4、什么叫品质管理:指为了最经济地生产出与需要者相符合产品的一切手段。 5、品质管理的基本任务:正确判定和贯彻执行方针和政策,保证和提高产品质的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经满足客户需要,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 6、品质管理的目的: (1)、使其与制品仕样一致,使顾客满意(2)、使下道工序的作业不受影响地持续进行(3)、使不再发生错误动作(4)、通过对作业者的检查,使其认识到正在确认的结果(5)、研究改善检查方法 7、品质管理的效果:为什么品质管理是必要的,为什么要去做:(1)、使不良品减少,制品的品质均一(2)、制品的成本降低(3)、生产量增加 8、品质管制(QC)――为了经济地制造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品质之产品或服务之方法体系 9、品质保证(QA)----为了保证充分满足消费者所要求的品质,生产和服务者在品质系统内实

质量管理术语

质量管理术语 一、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都是企业领导在开展质量管理时所必须抓的工作。 1.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是由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颁布的该组织总质量宗旨和方向。企业的质量方针(有时又称质量政策)是企业各部门和全体人员执行质量职能以及从事质量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守和依从的行动纲领。不同的企业可以有不同的质量方针,但都必须具有明确的号召力。“以质量求生存,以产品求发展”,“质量第一,服务第一”,“赶超世界或同行业先进水平”等等这样一些质量方针(服务企业称之为服务宗旨)很适于企业对外的宣传,因为它是对企业质量方针的一种高度概括而且具有强烈的号召力。但是,就对企业内部指导活动而言,这样的描述、概括就显得过于笼统,因此需要加以明确,使之具体化。企业质量方针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产品设计质量。确定企业产品所要达到的质量水平,即对产品的设计质量,不同的企业可以有不同的质量方针:①设计质量跃居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产品在一段时间内可以高价出售(优质优价),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②产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国内市场具有竞争能力,与竞争对手的售价相同,而以提高服务质量使销售额超过竞争对手;③产品保持一定的质量水平,大幅度地降低制造成本,适当降低销售价格,以求薄利多销;④产品质量水平一般,但兼有其它多种功能,能做到一机多用,满足用户要求。每个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和本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资源、环境、生产能力等条件,确定应当采取的设计质量方针。 (2)关于同供应厂商关系。规定同供应厂商的合作形式,例如确定供货验收方法,为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提供各种技术与物资援助,协助供应商开展质量保证活动,定期对其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调查和评价等。 (3)关于质量活动的要求。一般企业的质量活动要求是①各个环节均应贯彻以预防为主、为用户服务的原则;②技术部门必须向质量控制部门提供解决质量关键、改进产品

高质量管理系统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擅长运用各种质量工具处理各种质量问题如: spc, fmea, msa, doe; RMA:return material to Authorization是指把不良品退运到厂商指定的授权点/维修中心。 通常说的RMA即为这整个退运的一个过程,在制定整个RMA流程时需包括几个部分:1)物流路径; 2)双方责任义务,包括报关/运费的运费划分;3)还货要求,是否为维修品或者新品?多久之内必须归还?等等 跟RMA相对的还有的DOA(dead on arrival) 一到就死的那些产品,处理方式基本上跟RMA相同 MRB:Material Review Board 原意是“材料审查委员会” 在一般的企业里面通常会设立一个MRB仓,主要是用来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异样产品或者在客户端检验的过程中被批退的,但是又不能确认是否为缺陷品所管理的一种方式和仓别 质量管理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一) QC: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1)、QE:质量工程 (Quality Engineering) (2)、QA: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3)、IQC:进料检验(In Coming Quality Control)) (4)、FQC:最终质量检验 (Final Quality contro) (5)、OQC: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6)、IPQC:制程检验(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7)、QCC: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 (8)、TQM:全面质量经营(Total Quality Manage)或者TQC(Total Quality Control) (9)、SPC: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s Process Control) (10)、COQ:质量成本(Cost Of Quality) (11)、AQL:允收质量水准(Accept Quality Control) 2、什么叫质量:指具有满足顾客需要和市场潜在能力的总和。 a.有用性 b. 安全性 c.舒适性 d.依赖性 3、什么叫管理: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目标,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活动。 4、什么叫质量管理:指为了最经济地生产出与需要者相符合产品的一切手段。 5、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正确判定和贯彻执行方针和政策,保证和提高产质量的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经满足客户需要,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 6、质量管理的目的: (1)、使其与制品仕样一致,使顾客满意(2)、使下道工序的作业不受影响地持续进行(3)、使不再发生错误动作(4)、通过对作业者的检查,使其认识到正在确认的结果(5)、研究改善检查方法 7、质量管理的效果:为什么质量管理是必要的,为什么要去做: (1)、使不良品减少,制品的质量均一(2)、制品的成本降低(3)、生产量增加 8、质量管制(QC)――为了经济地制造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质量之产品或服务之方法体系

质量管理专业英语词汇-2011

质量管理专业英语词汇 Absolute deviation, 绝对离差 Absolute number, 绝对数 Absolute residuals, 绝对残差 Acceleration array, 加速度立体阵 Acceleration in an arbitrary direction, 任意方向上的加速度Acceleration normal, 法向加速度 Acceleration space dimension, 加速度空间的维数Acceleration tangential, 切向加速度 Acceleration vector, 加速度向量 Acceptable hypothesis, 可接受假设 Accumulation, 累积 Accuracy, 准确度 Actual frequency, 实际频数 Adaptive estimator, 自适应估计量 Addition, 相加 Addition theorem, 加法定理 Additivity, 可加性 Adjusted rate, 调整率 Adjusted value, 校正值 Admissible error, 容许误差 Aggregation, 聚集性 Alternative hypothesis, 备择假设 Among groups, 组间 Amounts, 总量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相关分析 Analysis of covariance, 协方差分析 Analysis of regression, 回归分析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时间序列分析 Analysis of variance, 方差分析 Angular transformation, 角转换 ANOVA (analysis of variance), 方差分析 ANOVA Models, 方差分析模型 Arcing, 弧/弧旋 Arcsine transformation, 反正弦变换 Area under the curve, 曲线面积 AREG , 评估从一个时间点到下一个时间点回归相关时的误差ARIMA, 季节和非季节性单变量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Arithmetic grid paper, 算术格纸 Arithmetic mean, 算术平均数 Arrhenius relation, 艾恩尼斯关系 Assessing fit, 拟合的评估 Associative laws, 结合律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非对称分布 Asymptotic bias, 渐近偏倚 Asymptotic efficiency, 渐近效率 Asymptotic variance, 渐近方差 Attributable risk, 归因危险度 Attribute data, 属性资料 Attribution, 属性 Autocorrelation, 自相关 Autocorrelation of residuals, 残差的自相关 Average, 平均数 Average confidence interval length, 平均置信区间长度Average growth rate, 平均增长率 Bar chart, 条形图 Bar graph, 条形图

品质管理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品质管理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一)QC:品质控制(Quality Control) (1)、QE:品质工程(Quality Engineering) (2)、QA:品质保证(Quality Assurance) (3)、IQC:进料检验(In Coming Quality Control)) (4)、FQC:最终品质检验(Final Quality contro) (5)、OQC: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6)、IPQC:制程检验(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7)、QCC: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8)、TQM:全面品质经营(Total Quality Manage)或者TQC(Total Quality Control) (9)、SPC: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s Process Control) (10)、COQ:品质成本(Cost Of Quality) (11)、AQL:允收品质水准(Accept Quality Control) 2、什么叫品质:指具有满足顾客需要和市场潜在能力的总和。 a.有用性 b. 安全性 c.舒适性 d.依赖性 3、什么叫管理: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目标,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活动。 4、什么叫品质管理:指为了最经济地生产出与需要者相符合产品的一切手段。 5、品质管理的基本任务:正确判定和贯彻执行方针和政策,保证和提高产品质的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经满足客户需要,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 6、品质管理的目的: (1)、使其与制品仕样一致,使顾客满意(2)、使下道工序的作业不受影响地持续进行(3)、使不再发生错误动作(4)、通过对作业者的检查,使其认识到正在确认的结果(5)、研究改善检查方法 7、品质管理的效果:为什么品质管理是必要的,为什么要去做: (1)、使不良品减少,制品的品质均一(2)、制品的成本降低(3)、生产量增加8、品质管制(QC)――为了经济地制造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品质之产品或服务之方法体系 9、品质保证(QA)----为了保证充分满足消费者所要求的品质,生产和服务者在品质系统内实施并依需要证明其能提供足够的信心。使人相信某一实体将会达到品质要求而所进行之系统性活动称为品质保证 10、品质检查(QI)—以某些方法来试验品质,并将其结果与品质判定基准比较,以确定各个物品为良品或不良品或与批定基准相比较以判定它是否合格。 11、全面品质管制(TQC)—将一个组织内各单位的品质开发、品质维持、及品质改进的各项努力整合起来籍以使行销,工程,生产与售后服务能以达到最经济的水准,使顾客完全满意的有效制度。 12、全面品质保证(TQA)—以顾客为导向从企画,执行、检查到回馈;包含了公司所有的部门及所有的成员不断地追求品质改善,依循零缺点的保证而成为习惯的一种方式。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员工教育训练教材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质量管理原则(以下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a)以顾客为中心 b)领导作用 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 e)管理的系统方法 f )持续改进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h)互利的供方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本标准适用于) a)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寻求优势的组织。 b)对能满足其产品要求的供方寻求信任的组织。 c)产品的使用者。 d)就质量管理方面所使用的术语需要达成共识的人们(如:供方、顾客、行政执法机构)e)评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或依据IS09001的要求审核其符合性的内部或外部人员和机构(如:审核员、行政执法机构、认证机构)。 f)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提出建议的内部或外部人员。 g)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员。 、术语和定义 一)有关质量的术语 1.质量: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2.要求:明示的、习惯上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质量要求: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的要求。 4.等级: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5.顾客不满意:顾客对某一事项未能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6.顾客满意:顾客对基本一事项已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7.能力: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二)有关管理的术语

1.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3.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4.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5.质量目标:与质量有关的,所追求的作为目的的事物。 6.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7.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8.质量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9.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 10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 11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对达到质量要求提供信任。 12.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效率 13.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的结果的程度的度量。 14.效率:得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三)有关组织的术语 1.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相关关系得到有序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2.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有序安排。 3.基础设施:组织永久性的设施和设备系统。 4.工作环境:人员作业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5.顾客: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6.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7.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四)有关过程的产品的术语 1.过程: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系统。 2.产品: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3.服务:无形产品在供方和顾客接口处完成的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 4.软件:由承载媒体上的信息组成的知识产品。 5.外供产品:提供给组织外部顾客的产品。 6.项目:由一组有启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7.设计与开发:将要求转换为规定的特性和产品实现过程规范的一组过程。 8.程序:为进行基本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术语

产品(3.4.2)被定义为“过程(3.4.1)的结果”。 过程被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如果术语“过程”由它的定义所替代: 产品则成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的结果”。 3.1 有关质量的术语 3.1.1 质量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3.5.1)满足要求(3.1.2)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3.1.2 要求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3.3.1)、顾客(3.3.5)和其他相关方(3.3.7)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 是不言而喻的。 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注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3.7.2)中阐明。 注4: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3.1.3 等级grade 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3.1.2)不同的产品(3.4.2)、过程(3.4.1)或体系(3.2.1)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示例:飞机的舱级和宾馆的等级分类。 注:在确定质量要求时,等级通常是规定的。 3.1.4 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 顾客对其要求(3.1.2)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注1: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没有抱怨并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 注2:即使规定的顾客要求符合顾客的愿望并得到满足,也不一定确保顾客很满意。 3.1.5 能力capability 组织(3.3.1)、体系(3.2.1)或过程(3.4.1)实现产品(3.4.2)并使其满足要求(3.1.2)的本领 注:ISO3534—2 中确定了统计领域中过程能力术语。 3.2 有关管理的术语 3.2.1 体系(系统)system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3.2.2 管理体系management system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3.2.1)

品质管理常用到的一些英文术语

涨姿势 | 品质管理常用到的一些英文术语(中英文对照) △品质人员名称类 QC quality control 品质管理人员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终点品质管制人员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中的品质管制人员 OQC output quality control 最终出货品质管制人员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进料品质管制人员 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 全面质量管理 POC passage quality control 段检人员 QA quality assurance 质量保证人员 OQA output quality assurance 出货质量保证人员 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人员 DQA Design Quality Assurance DQE Design Quality Engineer △品质保证类 FAI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新品首件检查 FAA first article assurance

首件确认 TVR tool verification report 模具确认报告 3B 3B 模具正式投产前确认 CP capability index 能力指数 CPK capability index of process 模具制程能力参数 SSQA standardized supplier quality 合格供应商品质评估 OOBA out of box audit 开箱检查 QFD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品质机能展开 FMEA failure model effectiveness analysis 失效模式分析 8 disciplines 8项回复内容8D报告 FA final audit 最后一次稽核 CAR 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 改正行动要求 Corrective action report 改正行动报告 △FQC运作类 AQL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运作类允收品质水准 S/S Sample size

质量管理术语

一、有关质量的术语 1、质量:一组固有属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要求:明确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希望 3、等级: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出的分类或分级 4、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5、能力: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需求的本领 二、有关管理的术语 6、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种要素 7、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8、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9、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10、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11、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12、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13、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14、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15、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16、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7、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8、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19、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20、效率: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三、有关组织的术语 21、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22、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23、基础设施:组织运作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的体系 24、工作环境: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25、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26、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27、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四、有关过程和产品的术语 28、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转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29、产品:过程的结果 30、项目:由一组有起止日期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独特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在内的规定要求的目标 31、设计和开发:将要求转换为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 32、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五、有关特性的术语 33、特性:可区分的特征 34、质量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35、可信性:用于表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集合术语 36、可追溯性: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六、有关合格(符合)的术语

品质管理术语

品质管理术语: SQC 供应商品质控制 IQC 来料品质控制 LQC 生产线品质控制IPQC 制程品质控制 FQC 最终品质控制 SQA 供应商品质保证DCC 文控中心 PQA 制程品质保证 FQA 最终品质保证 DAS 缺陷分析系统 FA 坏品质分析 CPI 连续工序改善 CS 客户服务 ERP 企业资源规划 CRM 客户资源管理 MRP 物料需求计划 BPR 业务流程重组 DOE 实验设计 SCM 供应链管理 APQP 产品质量先期计划FMEA 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

PPAP 生产件批准EV 设备变异 FPY 合格率 LCL 管理下限LSL 规格下限 QE 品质工程 QFD 品质技能展开RPN 风险系数SOP 作业标准书TQC 全面品质控制TQM 全面品质管理UCL 管制上限USL 规格上限VOC 客户需求VOE 工程需求 QA 品质保证 QC 品质管理MBO 目标管理 PC 生管 MC 物料 JIT 准时生产技术LP 精益生产

品质管理术语: SQC 供应商品质控制 IQC 来料品质控制 LQC 生产线品质控制IPQC 制程品质控制 FQC 最终品质控制 SQA 供应商品质保证DCC 文控中心 PQA 制程品质保证 FQA 最终品质保证 DAS 缺陷分析系统 FA 坏品质分析 CPI 连续工序改善 CS 客户服务 ERP 企业资源规划 CRM 客户资源管理 MRP 物料需求计划 BPR 业务流程重组 DOE 实验设计 SCM 供应链管理 APQP 产品质量先期计划FMEA 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MSA 测量系统分析PPAP 生产件批准EV 设备变异 FPY 合格率 LCL 管理下限LSL 规格下限 QE 品质工程 QFD 品质技能展开RPN 风险系数SOP 作业标准书TQC 全面品质控制TQM 全面品质管理UCL 管制上限USL 规格上限VOC 客户需求VOE 工程需求 QA 品质保证 QC 品质管理MBO 目标管理 PC 生管 MC 物料 JIT 准时生产技术

质量术语大全

从事质量多年,但在交流的时候仍会对一些术语(英文简称)搞不清楚,现普及一下 部门名称的专有名词 QS:Quality system品质系统 CS:Coutomer Sevice 客户服务 QC:Quality control品质管理 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进料检验 LQC:Line Quality Control 生产线品质控制 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检验 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 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出货检验 QA: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 SQA:Source(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 供应商品质保证(VQA) CQA:Customer Quality Assurance客户质量保证 PQA rocess Quality Assurance 制程品质保证 QE:Quality engineer 品质工程 CE:component engineering零件工程 EE:equipment engineering设备工程 ME: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制造工程 TE:testing engineering测试工程 PPE roduct Engineer 产品工程 IE:Industrial engineer 工业工程 ADM: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行政部 RMA:客户退回维修 CSDI:检修 PC:producing control生管 MC:mater control物管 GAD: General Affairs Dept总务部 A/D: Accountant /Finance Dept会计 LAB: Laboratory实验室 DOE:实验设计 HR:人资 PMC:企划 RD:研发 W/H:仓库 SI:客验 PD: Product Department生产部 PA:采购(PUR: Purchaing Dept) 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表面粘着技术 MFG:Manufacturing 制造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资迅管理系统 DCC:document control center 文件管制中心 厂内作业中的专有名词 QT:Quality target品质目标

品质管理的英文术语大全

品质管理的英文术语大全 品质专业英语大全 品质专业英语大全零件材料类的专有名词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IC: 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 Memory IC: Memory Integrated circuit(记忆集成电路)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 Sta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储器) ROM: 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 EPROM:Electrical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电可抹只读存诸器)EEPROM: Electrical Erasba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抹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BIOS: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Transistor:电晶体 LED:发光二极体 Resistor:电阻 Variator:可变电阻 Capacitor:电容

Capacitor array:排容Diode:二极体 Transistor:三极体Transformer:变压器(ADP)Oscillator:频率振荡器(0sc)Crystal:石英振荡器 XTAL/OSC:振荡产生器(X)Relay:延时器 Sensor:感应器 Bead core:磁珠 Filter:滤波器 Flat Cable:排线 Inductor:电感 Buzzer:蜂鸣器 Socket:插座 Slot:插槽 Fuse:熔断器 Current:电流表 Solder iron:电烙铁Magnifying glass:放大镜

品质管理名词术语

品质管理的内容 1. IQC--来料检查;对企业使用的所有生产物料、辅料等进行品质 检查;一般根据来料批量及AQL进行抽检; 2.IPQC--制程中的品质控制;也称巡回检查;或现场品质稽查; 工作内容: 1)根据产品品质状况的需求设立适当控制点, 控制点的效果要定期检查并决定增与减. 2)制程管制人员的检验水准不得受各科外来因素影响而降低. 3)了解作业规范所列的工作重点与管制要项,条件,设备. 4)了解制程管制所列的管制频率,确实依规定频率抽查,如未能照频率进行应向主管反应,不得擅自改变频率与伪造记录. 5)抽查记录要确实记载,发挥品管精神,不得为生产奖金而做出假记录. 6)制程记录定期交给数据汇总人员. 7)制程品质问题之回馈,发现问题应迅速反应. 8)问题反应后要注意是否有对策,有对策之后要注意对策是否有效. 9)防止问题重复发生的措施是否得当. 10)生产前了解类似(或相同)产品的质量缺失,列入管制重点 11)随时提醒作业人员及其单位主管注意质量上的缺失. 12)和生产线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协助他们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敌对的态度.

13)制程异常资料统计. 14)注意生产在线良品与不良品区别,以防止不良品被误用. 3.FQC--生产过程终端的成品全检;是交QA抽检前的最后一级QC检验,检验的项目和标准与QA相同;(也有的企业把所有的全检部分都归为FQC) 4.OQC--成品出货前检查(相当于QA);有的企业QC代表品质控制,所以OQC称为出货品质控制,而不称品质保证QA; 5.SQE--供应商品质工程,主要工作:供应商的品质控制方面和企业内IQC工作的品质控制; SQE的工作还包括: 1)建立合格供应商管理系统; 2)供应商评审系统,包括供应商体系审核表和评分标准; 3)IQC品质保证系统的建立,包括IQC运作流程、技术标准以及检测方法; 4)制订不合格批处理程序,其中包括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SQE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建立各种品质保证体系的能力,通过各种品质保证系统的有效运作,使得企业所有的物料的品质得到保证; 6.OQA--出货前的抽样检查;很多企业不设这个检查点,也有

品质管理名词及英文缩写

. . 品质管理名词(中英文对照) QE=品质工程师(Quality Engineer ) MSA: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量测系统分析 LCL: Lower Control limit 管制下限 Control plan 管制计划 Correction 纠正 Cost down 降低成本 CS: customer Sevice 客户中心 Data 数据 Data Collection 数据收集 Description 描述 Device 装置 Digital 数字 Do 执行 DOE: Design of Experiments 实验设计 Environmental 环境 Equipment 设备 FMEA: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FA: Failure Analysis 坏品分析 FQA: Final Quality Assurance 最终品质保证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品质控制 Gauge system 量测系统 Grade 等级 Inductance 电感 Improvement 改善 Inspection 检验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品质控制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品质控制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组织 LQC: Line Quality Control 生产线品质控制 LSL: Lower Size Limit 规格下限 Materials 物料 Measurement 量测 Occurrence 发生率 Operation Instruction 作业指导书 Organization 组织 Parameter 参数 Parts 零件 Pulse 脉冲 Policy 方针 Procedure 流程 Process 过程 Product 产品 Production 生产 Program 方案 Projects 项目 QA: 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 QC: Quality Control 品质控制 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 QFD: Quality Function Design 品质机能展开 Quality 质量 Quality manual 品质手册 Quality policy 品质政策 Range 全距 Record 记录 Reflow 回流 Reject 拒收 Repair 返修 Repeatability 再现性 Reproducibility 再生性 Requirement 要求 Residual 误差 Response 响应 Responsibilities 职责 Review 评审 Rework 返工 Rolled yield 直通率 sample 抽样,样本 Scrap 报废 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标准作业书 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统计制程管制 Specification 规格 SQA: Source(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 供应商品质保证 Taguchi-method 田口方法 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 全面品质控制 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品质管理 Traceability 追溯 UCL: Upper Control Limit 管制上限 USL: Upper Size Limit 规格上限 Validation 确认 Variable 计量值 Verification 验证 Version 版本 QCC Quality Control Circle 品质圈/QC 小组 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 计划 执行 检查 总结

常见质量管理术语英文缩写

常见质量管理术语英文所写 1、PDCA: Plan、 Do、 Check、Action;策划、实施、检查、处置 2、PPAP: 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生产件批准程序 3、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4、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 析 5、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统计过程控制 6、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测量系统控制 7、CP: Control Plan 控制计划 8、QSA: Quality System Assessment 质量体系评定 9、PPM: Parts Per Million 每百万零件不合格数 10、QM: Quality Manual 质量手册 11、QP: Quality Procedure 质量程序文件 Quality Planning 质量策划 Quality Plan 质量计划 12、CMK:机器能力指数 13、CPK:过程能力指数 14、CAD:Computer-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能力设计 15、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设备总效率 16、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质量功能展开 17、FIFO:First in, First out 先进先出 18、COPS: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es 顾客导向过程 19、TCQ: Time、Cost、Quality 时间、成本、质量 20、MPS:Management Processes 管理性过程 21、SPS:Support Processes 支持性过程 22、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质量管理 23、PQA: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 产品质量保证(免检) 24、QP-QC-QI:质量三步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25、QAF:Quality Assurance File 质量保证文件 26、QAP:Quality Assurance Plan 质量保证计划 27、PFC:Process Flow Chart 过程流程图 28、QMS: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质量管理体系 29、JIT:Just In Time 准时(交货) 30、ERP:Enterprise Requirement Planning 企业需求计划 31、QC:Quality Control 质量控制 32、QA:Quality Audit 质量审核 Quality Assurance 质量保证 33、IQC:In come Quality Control 进货质量控制 34、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过程质量控制 35、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成品质量控制 36、OQC:Out Quality Control 出货质量控制 37、4M1E:Man、Machine、Material、Method、Environment 人、机、料、法、环 38、5W1H:Why、What、Who、When、Where、How为何/做什么/谁做/时间/地点/如何做 39、6S:Seiri、Seiton、Seiso、Seiketsu、Shitsuke、Safety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40、TRI值:Total Record Injury (三种)可记录工伤值 41、SMART精明原则: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sult Oriented Tim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