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拼音小学语文一上《汉语拼音6jqx》

B6拼音小学语文一上《汉语拼音6jqx》
B6拼音小学语文一上《汉语拼音6jqx》

---------------------------------------------------------------最新资料推荐------------------------------------------------------ B6拼音小学语文一上《汉语拼音6jqx》教学目标 1.学会 j q x 三个声母,认准字形,发音正确。

2.学习ǜ 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3.正确书写 j q x 三个声母。

4.培养学生看图学拼音的能力。

2 学情分析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 j、q、x,每个声母都配有一副图画。

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 j、q、x 与相拼时上两点省写规则的教学内容,以及三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 j、q、x 的书写格式和笔顺。

第四部分是读词语认字,配有图画。

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

3 重点难点 1.学会 j.q.x 的音、形、书写。

2.学习ǜ 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教学难点: 学习上的两点省略规则 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活动 1 【导入】过程课前谈话: 怎样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呢?耳朵耳朵听仔细,眼睛眼睛看明白,小小嘴巴听指挥,用心学习真聪明。

看看今天的课上谁是聪明的小学生! 第一课时一、复习 1、小朋友们,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很多拼音宝宝,有单韵母宝宝、声母宝宝,你们还记得吗? 2、大家看,在拼音王国的门口到了,拼音宝

1 / 4

宝在跟我们打招呼呢,来跟他们打个招呼! (1)a.o.e.i.u.ǖ 这些是单韵母宝宝。

(齐读) (2)b.p.m.f.g.k.h 这些是声母宝宝。

(开火车读) 二、读准 j.q,x 的音,识记形。

1、除了这些声母宝宝以外,还有很多的声母等着我们去认识呢!热情的小ǖ 吹着泡泡给我们做向导来了,她要带我们去拼音王国认识一些声母,我们一起往前走,来到一片草地上。

2、学生看图说话。

3、出示今天学习的声母:在这幅图画中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三个声母宝宝。

他们可淘气了,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来了。

4、学习声母 j (1)第一个是声母 j(板书 j。

)小鱼怎么也找不到她,小朋友们别出声,快来找一找,j藏在谁的身后? (2)(母鸡的样子很像 j。

)点击出现。

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发 j 这个音。

(3)师发音,生跟读。

(4)跟着老师发 j 音的时候,你的嘴巴有什么感觉? (5)生回答,师随机纠正。

(6)认识了新朋友,小鱼可高兴了,她想记住 j 的样子,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可以用顺口溜的形式说说看。

过渡:有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小鱼高兴地露出了笑脸,她要把笑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bpmf

《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bpmf。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bpmf,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以音节bɑ为例,借助图画教学拼音方法;二是声母b和带调韵母ɑ的拼音;三是bpmf和ɑoiu相拼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bpmf的书写格式及笔顺。第四部分是读词认字,配有图画。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本课设计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在安排上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在游戏中学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 2、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bpmf。 3、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1、区别bp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2、声母和韵母的拼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韵母家族的朋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去认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

二、学习新内容。 (一)学习声母b。 1、出示课件——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2、告诉学生广“播”的“播”和我们今天要学的“b”发音是一样的,不过它 是声母,发音的时候要读得轻些、短些。 (1)老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2)个别读,师正音。 (3)启发记忆字形:b像图上的什么东西?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像b的样子? (4)老师根据第一幅图,为声母b编了一句顺口溜“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b,b。大家一起读一读。” (5)学习声母pmf。 (6)出示课件——文中剩下的三幅图。小组合作学习:每幅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7)多媒体依次出示“p、m、f”借助“泼”、“摸”、“佛”指导发音。 (8)老师逐个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9)点名读,师正音,相机区别bp的读音。(让学生对着手掌发音,感觉一下气流的大小。) 〔这一环节借助插图学习新知识,突破重点,使学生从“广播”、“泼水”等常用词向声母发音过渡,易于记忆。同时加入开火车、猜口形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0)认形,书写。 (11)总结学习方法:我们刚才是怎样记住b的样子?可以通过看图找出与它们相像的东西,也可以想想生活在中有什么东西像它们? (12)观察这四个声母在四线格里的位置怎样?各有几笔?应怎样写才漂亮?指名让学生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逐个范写。 书写声母b和p应注意什么? 生练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醒执笔的笔姿和写字的坐姿) 选择展示,评价。

小学语文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语文是一个知识面宽,内涵深的学科。做任何事情就要讲方法,方法得当就做得快,做得好。学习也是一样。微观具体的做法叫做学习方法,宏观整体的做法叫学习策略。语文学习有具体的方法,也有整体的策略。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未来社会里,“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作为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整体的基本学习方法,中外教教育家、学者、作家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论述。多阅读、多观察、多练习和多思考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学好语文的基本功。 关于对小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为字词的学习方法,句子的学习方法,段的学习方法,篇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写作文的方法等。 字词的学习方法有:运用汉字的构造规律来理解字的方法,组词法,造句法,查字典法,用词素分析理解词语的方法,同义法的比较法,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方法,追根溯源理解词义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学习方法有:扩写、缩写句子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用关联词语理解简单复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学习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给段分层的方法,调整段中语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学习方法有:分段的方法,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学习写作文的方法有:审题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选材的方法,组织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本学年,教研室对40个教学班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容易错的知识过分强调,忽略了不易错知识的巩固。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容易错的知识点,有经验的教师对此一般都了然于胸,在教学中反复强调,防患于未然,这是一种可以提倡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对学生的定量分析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对容易错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汇总分类

小学汉语拼音声母韵母表 (汉语拼音共有63个。其中声母23个,韵母24个(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整体认读16个。) 一、声母表(23个) b 播p 泼m 摸 f 佛 d 得t 特 n 讷l 勒g 哥k 科h 喝j 鸡q 气x 西zh 知ch 吃sh 狮r 日z 字 c 刺s 丝y 医w 屋 二、韵母表(24个),韵母分单韵母和复韵母。 单韵母(6个) a 啊o 喔 e 鹅i 衣u 乌ü迂 复韵母(9个) ai 爱ei 欸ui 威ao 熬ou 欧iu 优ie 耶üe约er 儿 前鼻韵母(5个) an 安en 恩in 因un 温ün 晕 后鼻韵母(4个) ang 昂eng 亨ing 英ong 翁 三、整体认读音节(16个),整体认读音节读时要注意:不能拼读,是一个整体。 zhi 织chi 吃shi 狮ri 日zi 字Ci 刺si 丝yi 衣wu 乌yu 鱼ye 爷yue 月yuan 圆yin 因yun 云ying 鹰

汉语拼音声调以及注意事项 声调口诀: 一声轻(一),二声扬(/),三声拐弯(V),四声降(\)。一声平又平,二声望上升,三声转个弯,四声往下降。 标调规则: a o e i u ü标调按顺序;i、u 并列标后头;a母出现不放过,没有a母找o e ;单个韵母不必说。 拼写规律:小ü碰到j q x y就脱帽(去掉点);小ü见大y ,去掉两点还读ü;ü拼n和l ,两点省不得。 标调口诀:一个音节一个调,声调符号像顶帽。声调符号标在哪?只在韵母头上标。 标调还要按顺序,i、u并列标后边,轻声上面不标调,i上标调点去掉。 韵母的标调:有a标a上,没a找o e,i、u都有标在后。 韵母的标调:有a在,把帽戴,a要不在o e戴,要是i u一起来,谁在后边给谁戴。

小学教材中古诗词常见误读音之辨

小学教材中古诗词常见误读音之辨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常常为个别字的读音问题而困惑:遇到多音字该读哪个音呢?同一诗词中同一个字却在不同版本有不同的读音标注,我们该选哪个呢?明明是十分眼熟的字,自己读出来却被别人认为是误读,到底谁是谁非呢? 面对这类问题,面对这类容易误读的音,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该如何正确而简便地辨析呢?笔者对有关专家的评注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后认为,可以根据“‘老字号’从古、‘特殊字’ 从今、多音字从义”的三条原则来处理。 一、“老字号”从古 所谓“老字号”,是指古诗词的通假字、词牌名专用字、单音节词中含有旧读音(古读音)的字;所谓“从古”,指遇到这些有旧读音的字,若旧读音的读法仍然被现代汉语规范音所保留,我们就应依从旧读音的读法,在今天的古诗词朗读中仍念旧读音。 1.通假字。古诗词中,我们会发现少量的通假字现象,这些字应读通假字的旧读音。 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四年级下册”表示四年级下册。选自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下同);“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古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句中的“见”都是通假字,都通“现”,显现,显露出来之意,因此读“xiàn”,不读“jiàn”。而在《所见》(一下13课)和《夜书所见》(三年级上册9课)题目中的“见”;“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和张籍的《秋思》(五年级上册5课)中的“洛阳城里见秋风”也有“见”,但这些“见”都是“看见”的意思,并无“显现”之意,不是通假字,所以不读“xiàn”,应读“jiàn”。 亡:《清平乐·村居》(五年级下册5课)中“最喜小儿亡赖”的“亡”,通“无”,因而读“wú”,不读“wáng”。 柴:王维《鹿柴》的“柴”是通假字。古代“柴”指有篱落的村墅,也指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划定的某些区落。本诗的题目“鹿柴”是一地名,其“柴”通“寨”,所以应读作“zhài”,不读“chái”。而在《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的“柴”字,不是通假字,所以读“chái”。 2.词牌名。词牌名的读音是古代词赋的“专利”,因而我们只能尊重古人的读法。例如: 卜:《卜算子·咏梅》(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八》“日积月累”)中的“卜”读“bǔ”。因为,读“bǔ”的时候有多种意义,其中一项是指“估计、预测”。而读“bo”只用于“萝卜”一词。“卜算”是同义黏合词,意思是“估算、预测”。这里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唐代骆宾王写诗时喜欢用数字,大家都叫他“卜算子”,后来就以“卜算子”为词牌名了。 乐:《清平乐·村居》(五年级下册5课)的“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因而“乐”读“yuè”,不读“lè”。

部编教材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陈先云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 ?学段:一年级;二年级 ?收藏文章 问题一:小学语文教科书有一个新变化,先识字后学拼音,而传统的语文教科书在内容的安排上都是先学拼音再学汉字,部编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变?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人教社小语室1955年编写的《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册》,到了1959年第五版时,依据新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用“拼音字母”替代了原来的“注音符号”。此后人教社编写的各套小学语文课本,在入学教育后都系统地安排了汉语拼音学习。 拼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识字的拐棍、帮助学习普通话和帮助阅读。过去小学生识字量少,学会拼音后,可以借助拼音读文章。但这也容易造成另外一个问题,比如,学生容易偷懒,很多字即使会认了,也不愿意巩固记忆,而是借助拼音读字音。 现在的语言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生活中到处都是识字资源,儿童在入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对汉字并不陌生。学生还没有上学前,他已经在学语文和用语文,他的身边就有丰富的识字环境,比如,坐火车看火车票识字,爸爸妈妈带学生在公园里识字,电梯里的广告识字等。一年级上册第一个识字单元安排认识“天、地、人”,我们做过调查,“天”和“人”基本上90%的学生在入学前都认识,“地”字80%的学生都认识。因此,学生对于汉字并不陌生,先安排识字课有助于实现幼小衔接时的平稳过渡,帮助学生适应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具有成就感。 现在学生对汉字的熟悉程度比拼音的熟悉程度要高,开篇的识字单元,可以让学生在识字中熟悉周围的环境,因为在生活中,学生们很少接触拼音,基本上接触的都是汉字,由他们熟悉的事物入手,可以提高心理接受程度,缓解学习语文的压力,降低学习难度,减少畏难情绪。学生们先识字再学拼音,也使他们知道,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语言和汉字,而不是拼音。这样教科书非常清楚的定位了拼音与识字的关系,识字是目的,拼音是手段。先学汉字再学拼音强调汉字学习的重要地位,强调拼音作为辅助工具的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读书的兴趣。先会识字后,他们就可以慢慢读一些浅显的儿歌、童谣。 问题二:学生们入学前可能已经学习了很多汉字,有的甚至会800到1000 的汉字,那还要学习拼音的目的在哪里? 其实,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生字的字音不一定准确。我们前面说到的拼音有三个功能,其中一个就是帮助识字,主要是帮助正音。拼音还可以帮助学习普通话、帮助阅读。低学段的学生识字量小,他们借助拼音能够阅读较长的文章。尤其是一些方言地区,拼音对于学习普通话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在入学教育前虽然认识了一些字,但对字义不一定理解,因此还需要借助拼音,利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拼音作用很多,应该要学好,学扎实。 问题三:先识读一定数量的字,再系统地学习拼音,曾延续多年的教学方式 需要作何改进? 先学汉字后学拼音,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个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借助拼音的情况下如何教好生字;二是如何借助已学汉字学好拼音。因为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了多年的先学拼音再学汉字教学方式,以往刚开始学习语文时,把汉字作为辅助、拼音作为主体。但是,现在我们学习了第一个识字单元,认识了40个生字,或者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那么,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拼音的过程中,运用已学汉字帮助拼音的学习。比如,过去我们学习ɑn这个韵母的时候,借助天安门的图意帮助学生学习韵母ɑn的发音。现在教科书第一课要求认识生字“天、地、人”,“天”的韵母是ɑn,那么教学韵母ɑn时,学生已经认识了“天”这个字,便可以借助“天”字的韵母来学习和巩固韵母ɑn了。这就是说教师在拼音教学时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小学汉语拼音声母表韵母表+26个字母书写笔顺

小学汉语拼音声母表韵母表 整体认读音节一般是指添加一个声母后读音仍和韵母一样的音节(yuan 比较特殊),也就是指不用拼读即直接认读的音节,所以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读出,如yi wu yu 等。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si

y w ā

ān en in un n

zhi(织)chi(吃) shi(狮) ri(日) zi(字) ci(刺) si(丝)yi(衣) wu(乌) yu(鱼) ye(爷) yue(月) yuan(圆) yin(因) yun(云) ying(鹰) 其中汉语拼音的声调标注规律a o e i u ü标调按顺序,‘i、u并排标后头’,小ü碰到j q x y 就脱帽(去掉点)。 a母出现不放过,(即韵母中凡是有a的,标在a上。如lao,标在a上) 没有a母找 o e ,(没有a,但有o 或e的,标在 o 或e 上。如lou 标在o上,lei标在e上) i u并列标在后,(i和 u并列时,标在后 面。比如liu,标在u上,gui,标在i 上)单个韵母不必说。 (单个的韵母,当然就标它上面了)

****************************************************************************************************** ****************************************************************************************************** ****************************************************************************************************** ****************************************************************************************************** ******************************************************************************************************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错误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错误 >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狄村小学一年级学生王旭荣的 家长向本报记者反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 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语文课本上有问题, 例如:上册课本第44页识字(一)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所有文字均标 注拼音,其中“一”标注为“yí”,音调为二声;而在 第141页生字表(一)内,“一”标注为“yī”,音调为 一声。“孩子一直学的是二声的‘一’,到最后‘生字表’却变成了一声,我不知道该如何给她解释。”孩子 的妈妈很费解。此外,该家长还反映,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的第1页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第163页是“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 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一个‘丁冬’,一个 ‘咕咚’,同样是拟声词,前面的‘冬’与后面的‘咚’为什么不一样?”还有一些字的笔顺问题也是这位家长 辅导女儿学习时遇到的苦恼事,典型的是“万”、“里”、“燕”的写法。她说:“以前一直记得写字的 规则是‘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可现在老师教 孩子‘万’的写法是‘横、横折勾、撇’。” 面对该家

长满脸的困惑,记者首先查阅了南方出版社2003年版的《汉英对照现代汉语词典》,对其所反映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核对。该字典中“一”字的解释标注,“一”单用或 处于句尾时发音为“yī ”,即一声;在四声的前面发音为“yí ”,即二声;在一、二、三声前面的发音为 “yì”,即四声。而字典中“一”所列举的组词里如 “一起”、“一气呵成”、“一钱不值”、“一清早”……“一”后面的字读音一至四声均有,但是所有 的“一”都标为“yī”,即一声。也就是说,字典中的 标音没有因为发音的变调而标明调值有变。记者接着查阅了“丁冬”与“咕咚”。“冬”字有一条解释:“拟 敲门或敲鼓的声音。现在常写作‘咚’”。“咚”字解 释为:拟物体落下、敲门或敲鼓的声音。“丁冬”:拟 水声清脆。例,“泉水丁冬”;“叮”:拟清脆的响声。例:“叮咚”、“叮铃”。面对字典里的众多解释,记 者有置身于云山雾海的感觉。“叮咚”、“丁冬”均出 现在字典内,并且“冬”现在常写作“咚”,小学一年 级的孩子们对此是否可以理解又该如何理解呢?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涉及到教材使用的相关人士。在太原市狄村小学,记者见到了王旭荣的代课老师程老师。记者 将家长的问题反映给程老师。面对记者的提问,四十多 岁的程老师说出她的苦衷:“新课标教材应该是比过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汉语拼音第3课《bpmf》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汉语拼音第3课《bpmf》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基础积累 (共9题;共43分) 1. (4分)连一连。 mào________境 shā________纱 wéi________茂 tóng________童 rào________ 围 dǎo________绕 tán________潭 jìng________岛 2. (4分)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xīxì mìpū mǎn qí shuā shu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分)选出加下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端午________(dān duān)粽子________(zōng zòng) 鲜肉________(ròu yòu)想念________(liàn niàn) 知道________(zhīzī)中间________(jiān jiàn) 总会________(zǒng zhǒng)据说________(jūjù)

4. (3分)查字典填空。 (1)“察”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此”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5. (3分)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xiù zi dǒu peng zhē gài jiào rǎng zuǐ chú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8分)看拼音写词语 wēi xiéjīng yíng héǎi kěqīn zīyuánēn cìkūji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8分)看拼音,写词语。 shǔmīmàn 老________________咪 ________走 8. (4分)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杂兴(________)梅子(________)蛱蝶(________) 9. (5分)我会选。

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拼音部分

2016-2017(上)锦江外国语小学 一年级组“教材解读”分项要览表 拼音部分 小组成员:王姝玉、刘磊、吴沐优 周宇枫、张琳琳、刘静课 标表述 一年级的总体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一册的拼音教学的目标是能认字母、会拼音节、逐步学会看拼音识字。 重点:认字母难点:建立语感,拼读音节 目标细化及教材呈现前期:以识 字为主,捎 带一点点拼 音。以熟悉 拼音的孔。 中期:以熟 字带拼音, 学拼音带识 字,掌握拼 音的“音” 与“形”。 1-7单元P5字与画、P8学写字、P16家、P22太阳和月亮、P25 大海、P30外面的世界(不正式开始学习拼音,而是通过教材中生 字以及自读课文所加注的拼音,让学生先熟悉拼音的面孔,老师在 教学生字时顺带拼读。学前已掌握拼音的儿童也可以带领大家念。) 8单元 一、学习六个单韵母,两篇课文《咏鹅》《小书架》; P36读一读,注意声调。 二、P37《对韵歌》,P38(抄写音节,学习i标调不带点);主要学 习8个声母(b、p、m、f、d、t、n、l)读准音、记住形; 学习拼读音节,注意声调; 三、P39--41学习《画鸡》,学习6个声母(g、k、h、j、q、x)使学生 知道拼音对识字的意义; 四、P42--45学习七个声母(z、c、s、zh、ch、sh、r),学习课文《值 日生》、《登鹳雀楼》。 五、P46—47学习两个声母(y、w)。学习课文《热带鱼》,认识整 体认读音节yi、wu、yu。 六、认识、九个复韵母、特殊韵母er和九个鼻韵母; 学习儿童诗、儿歌《豆儿圆》《早操》,巩固拼音的拼读; 七、学习五个前鼻韵母,四个后鼻韵母,学习课文《马路上》《画》, P56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借助儿歌P58《大家都说普通话》巩固拼音规则,注意拼读准确; 继续练习书写拼音,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强调金钥匙中P61看拼音识字的方法。

一年级汉语拼音bpmf教案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3《 b p m f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拼音:应会b、p、m、f 四个声母。 1.认一认: (1)利用情景图引出四个声母。 (2)编顺口溜或儿歌识字声母。 2.拼一拼: (1)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2)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会拼读儿歌中的红色音节。 3.写一写: 能按笔顺在四线三格内正确书写b、p、m、f 四个声母。 二、识字: 图片识字:应会“爸”“妈”两个生字 1.借助情景图。 2.借助拼音拼读。 三、情感体验: 1. 增强学习拼音的学习兴趣。 2. 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b、p、m、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认识本课的汉字。 难点:韵母带调的拼音。 教学准备: 一、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字母卡片。 二、学生:字母卡片及课堂所用物品,如:四线三格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周我们认识了单韵母,一起用响亮的声音背一背。 生按顺序背诵单韵母。 我们打乱顺序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老师请坐的最端正的一组来开火车!看清楚声调,边划声调边读,其他组的同学可要认真的听。 打乱顺序抽读声调单韵母。 小火车开得真不错!单韵母的声音是(又响又长) 二、认一认,单韵母bmpf 出示情境图,看一下这幅图,图上都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小朋友跟着爷爷去爬山,爷爷背着一个背包,手里拄着一根拐杖。小朋友呢,手里拿着一个收音机在听广播,山下还有两个小朋友在门洞里玩游戏。 (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按顺序观察的好习惯。通过学生的表述不仅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也为后面的看图写话打好基础。) 今天,拼音王国又有新朋友来了,他们是“bpmf”,你能在这幅图上找出来吗? 生当小老师找出。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 怎么记住“b”呢?(都有哪些词语发“b”的音,“菠菜、菠萝”) 借助儿歌“收听广播bbb” 发音方法: 发“b”音时,听广播的“播”读得轻短些,发音时,把两片嘴闭合,把气憋住,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双唇就是“b”的音。 师范读,生跟读,指名读。 2、出示图片,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借助儿歌“爬上山坡ppp”“脸盆泼水ppp”

解析:小学语文教材四大缺失

解析:小学语文教材四大缺失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 经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教材尤其是中小学教材作为教育过程当中最为基础和最为 重要的书籍,当它发生错漏、失实、偏差时又会产生何种后果?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种舛错?这恐怕不仅仅是教育行业一己之事 李郁 中小学是人生教育的最重要阶段,中小学的教材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料,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但最近曝出有心人和民间团体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存在内容上较大的不 足和技术上明显的舛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对教育、对中小学教材是十分重视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如此。那么,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这问题有多大,应该如何弥补呢? 对这样一些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相同。 新中国61年出版10套教材 2019年1月,全国的基础教育开始实行“课程改革”。此后,国家放开了教材的编写权,各出版社都可以编写教材,各地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教学 1949年10月,新中国刚一成立,中央政府出版总署就设立了编审局,集中了老解放区和开明书店、中华书局的部分编

辑开始编审文史教材,编选新中国的中小学教材。 1951年秋,教材出版,在全国正式使用。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人们常简称为“人教版”)第一套全国通用的小学教材。1956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第二套小学课本出版,但这套教材只使用了两年。1958年“大跃进”之后,在“教育大革命”的影响下,这套教材被停止使用。 1961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开始向全国供应。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进行十二年制教材的研究、准备工作。1963年秋,新编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在全国正式供应。这是人教版第四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接下来是10年“文革”,国内的中小学教材使用极为混乱。粉碎“四人帮”之后,教育部决定以十年制为中小学的基本学制。1978年秋,中小学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同时在全国供应。这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此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教材使用也相对稳定。其中有些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年限超过10年。 1982年秋以后的5年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了十二年制中小学教科书,后又对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修订、改编,这就是第六套和第七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1988年国家教委制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大纲初审稿。1990年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

小学拼音声母韵母拼读全表

小学拼音声母韵母拼 读全表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小学拼音声母韵母拼读全表

一、汉语拼音 1、能按顺序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并默写字母. 大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N Z 小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掌握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⑴声母(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24个)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特殊韵母:er ⑶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3.读准声调 声调就是音节高低升降的变化.普通话里有四种音调,通常也叫四声,分别是: 阴平(第一声)用“-”表示,如ma 阳平(第二声)用“/”表示如ma 上声(第三声)用“ˇ”表示如ma 去声(第四声)用“ˋ”表示如ma 相同音节,不同的声调,就是不同的读音,并表示不同的意思.如:liánxì(联系)和liàn xí(练习),róng huá(荣华)和róng huà(融化).

声调符号要在韵母上.标的方法是:有a标在a上,无a标在o,e上.碰到ui和iu标在后一个字母上,轻声音节不标调.ü和j,q,x ,y拼成音节时, ü上两点省去.如:ju(居),qu(岖),xu,(需),yu(迂). 4.大写字母的几种用法⑴ ⑴每句开头的第一个字母或每行诗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Zuo shenghuodeqiang zhe. ⑵姓的第一个开头字母要大写.如:Liu hu lan. ⑶专用名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Bei jing. ⑷由几个词组成的专有名词,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Guang ming ri bao. ⑸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一分要写部分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Bei jing Shi TaiShang (6)书刊名称,文章标题,商标和商店的名字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如:XIA HUA SHU DIAN. 6、认识隔音符号。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就用隔音符号(’)隔开。(’)应写在音阶分界处的左上方。如:江jiang 和激昂jiang。 7、轻声。 再词语和句子里,有些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变得又短又轻,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书写时不标调。 ⑴重叠词后面一个字一般读轻声。如:妈妈(ma)爸爸(ba) 语气助词:“吗、啊、呀、哇、呢、哩”,时态助词:“着、了、过”及结构助词“的、地、得”都读轻声。如:走吧(ba)吃过(guo)饭跑得(de)快 ⑶名词的词尾(没有实际意义的音节)“子、儿、头、巴”和代词中的“们、么”都读轻声。如:木头(tou) 我们(men) ⑷单纯词的第二个字读轻声。如:萝卜(bo) ⑸“ABAB”形式的动词重叠词中的“B”都读轻声。如:研究研究(jiu)(jiu)

因为小学语文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拼音

因为小学语文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拼音、图片之类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本帖子底部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试卷内容预览: 语文第二单元试卷姓名______ 分数______(时间:90分钟) 一、我能朗读准确写漂亮(看拼音写字)(9分) Xīhan yōu fāng shuāi lǎo shǒu juàn néng shū shàn huà 二、我来当裁判(判断下列每组中带点的字的读音是否相同,相同的打“√”,不同的打“×”)(4分) 1、一水间间隔()。 2、泊船湖泊()。 3、重要重复()。 4、照我还归还()。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 1、葬身异国:①、不同的;②、分开;③、另外的;④、特别的;⑤、奇怪。 2、颇负盛名:①、背;②、担任;③、遭受;④、具有;⑤、违背;⑥、跟“胜”相反。 3、夜深千帐灯:跟“浅”相反、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大久程度高; 颜色重。 4、故园无此声:①、意外的事情;②、原因;③、老,旧,过去的;④、原来的;⑤、存心; 四、选词填空(6分) 反应影响反映 1、用户都()“永久”牌自行车质量好。 2、这堂课在听课的老师中引起了强烈的()。 3、上课随便说话,会()别人听课。 五、修改病句(4分) 1、会场上,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2、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六、把句子改成陈述句(4分)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2、那些美好的印象,我怎能忘记呢? 七、古诗内容我知道(11分) 1、默写《秋思》(4分) 秋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3分) 意万重: 行人: 开封: 3、本诗的作者是()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之情。(4分) 八、按原文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年年相见在他乡. 2、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3bpmf》教案

③ b p m f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b、p2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习旧迎新,趣味导入 1.我们刚刚认识了拼音王国里的6个单韵母,还记得它们吗?(课件出示2)要求:读得清楚响亮。认读带调的单韵母,颠倒顺序认读。 2.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拼音王国认识四个声母朋友。同学们,你们喜欢出去旅游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游玩。(课件出示3)出示情境图及播放广播。 (1)说说你的所见所闻。 (2)出去旅游多开心啊!不过还要注意爱护文物。(课件出示4)我们一起来念首儿歌:“爸爸带我爬山坡(p),迎着大风(f)爬上坡(p),音响里面正广播(b),爱护花草不乱摸(m)。”,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声母——相机引出:声母b p,板书课题。 二、认读字母,学会发音 1.学习声母b的读音。 a.(课件出示5)看图,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这幅图?如:一个小女孩在听广播。小女孩听广播,听得很认真;收音机播放动听的歌。 引导:小女孩认真地听广播的“播”,播放的“播”,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b”的读音。 b.请读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示范发音,大家注意看小老师的口型变化(先双唇紧闭再放开)。老师讲清发音要领:读这个音时,气流比较弱。(用薄纸演示)

c.小老师带读。 d.同桌对读,个别检查。 2.学习声母p的读音。 a.(课件出示7)看图,用一句话说说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要尽量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引导:把爬坡的“坡”,山坡的“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p的读音。 b.自己试着读读看。请大家拿着薄纸放在嘴前读。注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发p时,薄纸有明显的颤动)。 c.开火车练习发音。 d.老师引导学生辨别b、p发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都是双唇音,一个不送气,一个要送气)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观察插图,识记字形。 (1)如何记住b、p的字形。 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这些字母像什么。如b像数字6,像哨子;p像反写的数字9。 (2)做游戏,辨析“b”和“p”。 ①我们来玩游戏,老师手里有一张纸条,对着它读“b”和“p”,学生认真看,发现纸条的变化,并照样子试一试,领会两个声母的发音方法。 ②看卡片找辨析的方法(引导学生编顺口溜):

一年级上册语文-拼音bpmf 教案

b p m f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b p m f,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一个小朋友在听广播,广播的“播”提示b的音,收音机的形状提示b的形。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在爬坡,爬坡的“坡”提示b的音,小男孩举着小红旗的形状提示b的形。第三幅图是两个孩子做摸人的游戏,“摸”提示m的音,三根门柱和上面的门梁构成图形提示m的形。第四幅图是老爷爷手拄着拐杖在观赏佛像,“佛”提示f的音,拐棍提示f的形。 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以音节ba为例,借助图画教学拼音方法;二是声母b和带调韵母a的拼音;三是b、p、m、f和a、o、i、u相拼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b、p、m、f的书写格式及笔顺。第四部分是读词认字,配有图画,图上画着幸福的一家。 b、p、m、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认识汉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韵母带调拼音是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 2.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记忆字母的形状。利用儿歌、口诀、配合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拼音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查 出示六个单韵母卡片,齐读、指名读。 二、新授 1、教学声母b 出示图片,问: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师:图旁边的字母读b。b的声音和广播的“播”的音相同,要读得短一些。 师示范读音后,齐读、指名读。 问:图上什么地方像b?你还知道什么东西像b? 2.教学声母p 出示图片,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师告诉学生:泼水的“泼”读得短些就是p的读音。师范读、齐读、指名读。 启发提问:仔细看图,怎样记住p的形?你还知道什么东西像p? 3.教学声母m 出示图片,问: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 师:摸人的“摸”读得短一些就是声母m的读音。

拼音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汉语拼音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表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更为突出。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们更想让孩子早日成材。在“望子成龙”迫切心情的驱动下,家长们买来各种书籍,早早地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有些幼儿园,也在这股热潮的推动和重压下,及早对儿童进行知识灌输。从家庭到幼儿园形成一股强烈的“提前灌输”龙卷风,这是社会进步带来的关于教育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带着“提前灌输与拼音教学的关系”这个问题,笔者对几所学校的一年级教师进行走访,教师们一致认为当前一年级拼音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问题之一:家长、幼儿教师教的方法不当 教育儿童是要讲求方法的,尤其是文化教育,更应该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而好多家长和幼儿教师并不懂得拼音教学的方法,往往简单地把不规范的读音教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有些家长甚至“威逼利诱”,十八般武艺尽显身手。这般苦心让人感动的同时,更让人感到痛心!有多少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这“填鸭式”的灌输中,思维受到禁锢,智慧受到压抑。 问题之二:儿童形成了思维定式 由于许多家长和幼儿教师教儿童拼音时,没有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因此儿童所“掌握”的汉语拼音都是死记硬背记住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孩子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学习过程,表面上看似乎读得滚瓜烂熟,但如果换一个环境,换一种方式,孩子就不会读了。这给一年级拼音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上课时他们认为会了,就不专心听讲。至于儿童记住的错误读音,因先入为主,早已把错误读音牢牢印在脑海里。教师想把他们从旧辙中拉出来,是相当困难的,有个别学生甚至一生都改不过来。这不是威言耸听,而是客观事实。 问题之三:儿童的基础参差不齐 对于新入学的班级出现这种情况,似乎有点让人难以置信,而事实就是这样。在一个二三十人的一年级新班里就同时存在着三种不同层面的学生:有的学生对拼音一点儿也不会;有的学生读的不规范、有错误、死板(比如按顺序读字母的四声就能读下来,打乱顺序就不会了);有的学生不用老师教,他(她)全会。同一天入学,基础却相差这么大,老师上课时,该顾哪一头呢? 问题之四:儿童的思维水平相差悬殊

一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错误_1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错误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PEP version of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has error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错误 > 佚名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狄村小学一年级学生王旭荣的家长向本报记者反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语文课本上有问题,例如:上册课本第44页识字(一)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所有文字均标注拼音,其中“一”标注为“yí”,音调为二声;而在第141页生字表(一)内,“一”标注为“yī”,音调为一声。“孩子一直学的是二声的‘一’,到最后‘生字表’却变成了一声,我不知道该如何给她解释。”孩子的妈妈很费解。此外,该家长还反映,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的第1页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第163页是“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一个‘丁冬’,一个‘咕咚’,同样是拟声词,前面的‘冬’与后面的‘咚’为什么不一样?”还有一些字的笔顺问题也是这位家长辅导女儿学习时遇到的苦恼事,典型的是“万”、“里”、“燕”的写法。她说:“以前一直记得写字的规则是‘先左后右,先中

间后两边’……可现在老师教孩子‘万’的写法是‘横、横折勾、撇’。” 面对该家长满脸的困惑,记者首先查阅了南方出版社2003年版的《汉英对照现代汉语词典》,对其所反映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核对。该字典中“一”字的解释标注,“一”单用或处于句尾时发音为“yī ”,即一声;在四声的前面发音为“yí ”,即二声;在一、二、三声前面的发音为“yì”,即四声。而字典中“一”所列举的组词里如“一起”、“一气呵成”、“一钱不值”、“一清早”……“一”后面的字读音一至四声均有,但是所有的“一”都标为“yī”,即一声。也就是说,字典中的标音没有因为发音的变调而标明调值有变。 记者接着查阅了“丁冬”与“咕咚”。“冬”字有一条解释:“敲门或敲鼓的声音。现在常写作‘咚’”。“咚”字解释为:物体落下、敲门或敲鼓的声音。“丁冬”:水声清脆。例,“泉水丁冬”;“叮”:清脆的响声。例:“叮咚”、“叮铃”。面对字典里的众多解释,记者有置身于云山雾海的感觉。“叮咚”、“丁冬”均出现在字典内,并且“冬”现在常写作“咚”,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对此是否可以理解又该如何理解呢? 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涉及到教材使用的相关人士。 在太原市狄村小学,记者见到了王旭荣的代课老师程老师。记者将家长的问题反映给程老师。面对记者的提问,四十多岁的程老师说出她的苦衷:“新课标教材应该是比过去的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b-p-m-f》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b p m f》教案三篇 篇一教学要求 1 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学习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及四声。 3 学习带调拼读音节,开始练习直呼音节。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 复习6个单韵母: 2告诉学生:这6个单韵母都要读得响亮清楚,发音适口形不变。 3 按顺序认读带调的单韵母,颠倒顺序认读带调的单韵母。 二、引新授内容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公园吗?今天阳光灿烂,真是好天气,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1 指导看情境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主要画了什么?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话编一个小故事。(四人为一组讨论后汇报) 2 教师总结故事。

星期天,爸爸带小红去公园玩,大家爬上山坡,看到了一座大佛,小红想用手去摸大佛。爸爸告诉她:“你听,大呐叭正广播大佛是文物,不能用手摸。”(在相应的地方出示音节) 3 (1)出示语境歌 爸爸带我爬山坡, 爬上山坡看大佛, 大呐叭里正广播, 爱护大佛不要摸。 (2)领读儿歌,并出示bp 三、教学bpmf的读音和写法 1 教学读音 (1)b的读音。 ①板书,并出示图一。 提问:图上画了谁?他在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 (图上画了一位运动员,他在水上冲浪。) ②告诉学生波浪的波和我们今天要学的b有点像,但也有点不一样。③教师范读b和bo,要求学生认真听,区别他们的不同。④教师小结发音方法。 读b这个音的时候,要读得b又轻又短,上下唇互相接触,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来。 ⑤教师再次范读,学生跟着连读。 ⑥“开火车”读,比赛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