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行为分析

幼儿心理行为分析
幼儿心理行为分析

幼儿心理行为分析

(大家知道4—5岁左右的幼儿,有着显著的年龄特点,只有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点,我们才会有针对性的教育。他门好动还缺乏技巧,所以经常做一些危险的事情。特别爱游戏但自控能力较差,常违反游戏规则,特别爱提问,喜欢刨根问底,喜欢模仿,语言能力大大提高,具体来说:

注意力:中班幼儿以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喜欢一切新东西,新书、新玩具,同样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比如孩子看书失去兴趣要丢下图书时我们一句鼓励的话让他又认真翻阅下去,这就表现出孩子的有意注意。所以我们在引导孩子时,除了选择孩子喜欢的事物外,还要多鼓励表扬,促进孩子有意注意的发展。中班孩子的注意力一般表现为10—15分钟,所以建议家长每晚关上电视,留出30分钟读书看书的时间。以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让孩子自己看书,不要给他讲。看完后可以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给孩子创设一个好的氛围。

观察力:中班幼儿见识不多,对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观察依赖家长。比如观察手表,他们感兴趣的哒哒走的指针当放下手表问他有几跟针不一定说的对,所以家长若能全面引导如有几根针,有哪些数字,表盘什么形状那孩子的收获就大不一样了,如果在生活中经常引导孩子观察,多问一些问题,那孩子无论从生活经验或智力的发展都将大不一样。

想象力:中班幼儿的想象常常是突如其来得,如把卫生纸撕成一条条当面条,但给孩子定一个主题让他们想象创作就有困难了,那如何想象力才能丰富?应该不断扩大幼儿的视野,比如有的幼儿团一个纸团会说这

是地球,那他知道地球是圆的所以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想象。记忆力:5岁左右的幼儿记忆的特点是无意记忆较多,比如让他记个小任务他往往回家就忘,但幼儿园有小朋友过生日他却记得。另一个特点;能学会忘,学一首儿歌很快几遍就记住了,但几天不复习,会忘的一干二净。这跟孩子的理解程度有关,不理解机械的背诵那么很快就忘记了。建议:锻炼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提高孩子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举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当孩子能听懂大人解释的现象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学习能力也会增强,记忆力会明显提高。思维力:中班幼儿还缺乏通过词语逻辑来思维的能力,更多的是在动手玩乐中进行思维,比如,在洗手时摸着肥皂会问“为什么会这么滑,是什么做的呢“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幼儿善于思考。比如捉到一只西瓜虫,我们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你在哪捉到的,他喜欢生活在哪,为什么喜欢潮湿的环境?要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还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举例餐前小问号、人类的起源、〉对于幼儿的提问要给予正确恰当的回答,不可敷衍,同时幼儿的好奇心缺乏目的性,我们要引导到好的对象上去,如,自然界的变化,动物的生长。操作能力:5岁的幼儿,走跑跳爬一些大的肢体动作一般难不倒他们,但一些精细的动作还没发育好。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基本情况】 1、幼儿的一般情况 明明(化名),男,6岁,独生子女。他个子在班里最高(1.28米),身材最壮,力量最大。他喜欢看书,识字量大,认识一般图书上的字甚至报纸上的字,见识较多,但言语不多。计算能力强,喜欢“算帐”,喜建构,爱画画,设计、布局总是与众不同。在班上爱惹是生非,常与同伴发生争执,甚至粗暴地伤害他人,但本人却未能正确认识到危害性和严重性。同伴们远离或拒绝与其交往,家长们也厌恶。他不仅影响了班级的正常秩序,本人也因受到排斥、孤立而心理不平衡,情绪异常。 2、幼儿的家长情况 父母均为高学历知识分子,爸爸是机关干部,妈妈是室内设计工程师,兴趣爱好广泛,工作繁忙,但尽可能陪他,常带他外出旅游,并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讲给他听,还特别注意提供给他足够的营养。妈妈对他要求很严,对其过分行为有体罚举动。家庭和睦,条件优越,无老人同住。 【问题情境】 明明霸气十足,常动手打人、抓人、踢人,骂人更为常见。在建构角,他拿着自己随便拼搭的一个东西或者一块大积木就去撞别人搭好或正在搭的建构物,嘴里还发出“嗵――”的声音,看着倒塌的建构物,他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他甚至明目张胆地将别人的作品拆掉。别人与他理论,他看着你生气的样子,脸上挂着笑,不做声响。小朋友气得推开他,他身子一挺,把你顶个趔趄,话音“推我干什么?”还未落,拳、脚已经落到对方身上。在图书角,他总是一个人自得其乐地看书。其他小朋友讨论所看的书有趣,他就一把抢过来,说“给我看看。”别人不给,他就扭住别人的胳膊,硬抢过来。在美工角,他常常独自占一大块桌面,还不让别人过来。他还时不时地故意用画笔在别人的纸上涂一下,说是“在帮他画画”。别的小朋友抗议,他便出言不逊。吃饭时,他有时趁旁边的小朋友不注意,偷偷地把他的矮凳挪走,看着那位小朋友坐空,他哈哈大笑。他还把吃剩的饭菜放在别人正在用的碗里。上课时,他还时常向同伴扔东西,抓小朋友的脸。发生上述行为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第三节幼儿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宝宝常见社会问题处理大全 年轻的父母,面对宝宝种种令人头痛的行为举止时,不用太烦恼,因为这些都是孩子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当您详细了解后,即可以应付宝宝各种难以理解的行为。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孩子各个时期的社会行为发展规律。 婴儿时期 刚出生的宝宝不会说话,只能尽其所能的用“呜呜、嗯嗯”等发音,或用舞动四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恶或与照顾者沟通,家长可能会有些疑问,怎么能判断自己的宝宝已经开始发展社会化行为了呢?南方贝贝早期教育专家认为,宝宝三个月左右就能辨认人与事,了解人的存在且喜欢接近人时才开始。 观察3个月的宝宝会发现,当妈妈离开自己时,他可能会用哭泣的方式,吸引妈妈回到他身边。而张大至6个月左右,他就会开始好奇地缠着妈妈,同时会开始认生,只要一有不熟悉的人接近,他就会躲到妈妈后面,这是很自然的表现,9个月-1岁间会更明显,家长不用大惊小怪。 幼儿时期 2-6岁是宝宝接触家庭以外世界的开始,也是社会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学会走路、说话,对环境的好奇心,远强于父母,喜欢跟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后面,当小跟屁虫,是讨人厌的爱哭鬼。父母要注意,如果没有其它玩伴,宝宝可能会自行假想玩伴与玩具、玩偶对话,建议多带宝宝到公园、儿童乐园等场所玩耍。

宝宝常见的九大社会行为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怕生、爱模仿、逆反、喜欢和爸爸妈妈作对等种种日常行为时、家长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处理,才不会感到困惑和措手不及。 1.害羞行为 认生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发展阶段,有些长大后自然会减低,有的则会持续一生,这与宝宝个人的气质有关。有些活泼外向,有些则容易害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处理方式: 宝宝害羞,是自我意识萌芽的表现,不必急于矫正。但如果害羞过头,父母就要找出问题所在,并积极解决。一般来说,造成宝宝害羞的原因有两种,其一是自身因素;其二是家庭因素。 自身因素可能与孩子身材过胖、过瘦、身体有缺陷,或是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有关。家庭因素可能是父母要求过高或过度保护,例如,父母如果万事要求完美,可能使孩子因经常担心事情做不好而挨骂,产生胆怯或害羞的情绪;而过度保护会使孩子难以克服陌生、焦虑,害怕与人接触,长久下去可能会使孩子产生自卑的性格,有碍其发展。 若宝宝有过度害羞的毛病,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就很重要。专家建议,此时父母应多鼓励孩子与人接触,并多让孩子有表现的机会,以赞美、鼓励来代替责骂,让宝宝觉得自己是被接纳的、被喜爱的,让宝宝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建立自我价值。

心得体会:幼儿心理行为分析与辅导技能培训培训心得

幼儿心理行为分析与辅导技能培训培训心得为期三天的“幼儿心理行为分析与辅导技能培训班”的培训已经告已段落了,静下来想想这三天,我的收获也是多多!这三天分别有三位宁波大学心理系老师给我们培训——讲座,三人各有自己的特长所在。 第一天,李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幼儿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通过李老师的讲述让我们了解到孩子的需要:安全感和信任感,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事实。而幼儿团体辅导是游戏辅导,从游戏中来分析孩子的心理行为及情绪。在幼儿中我们最多运用“沙盘游戏“来测试幼儿的心理,从中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这也是现在对幼儿心理最具有说服力的实验。 第二天,杨老师是心理学的博士,专攻发展心理学。这天她讲述”儿童情绪发展与调节——儿童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每个人都有情绪,而情绪无好坏之分,有情绪并不怕,怕的就是没有处理好孩子的情绪?那么处理孩子的情绪,三句话:第一句“妈妈看到你非常生气……(给情绪命名)”;第二句话“你想生气就生气吧(允许孩子有情绪)“;第三句话“妈妈陪着你(表达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纳感)“。这是经典的三句话,非常实用。 第三天,贺老师给我们讲述”儿童行为功能分析“,所谓行为功能分析,是指在进行行为矫正之前,对引发来访者的问题行为的起因、所带来的后果以及来访者在此方面的动机与需求等做出评估,以便对症下药,确定来访者的问题行为和治疗的目标与方法。出于钱铭怡《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为功能分析,指在行

-6岁儿童心理与行为特征

6岁的孩子是最难应付的了。从4岁-5岁可以看出孩子有显著的进步;但是从5岁-6岁很多大人怀疑他们好像停止了成长似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宛如一座山,有小坡、也有大坡,而6岁的孩子就处在大坡的年龄,这对他们而言是个混乱期。一旦超越这种混乱期就会步入另一个转折点,在到7岁之前应该会变成一个较规矩的家庭教育优秀作文选写作指导">小学生。这是因为“小学”的新生活会发生很大的作用;但相反的,孩子与父母为了适应这个新的生活都会经历各种困难。 人们眼中的6岁儿通常是粗鲁而忙碌的。不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全力以赴,甚至有人阻挠他们玩游戏时,他们还会毫不客气地把对方赶走;因此有很多母亲会生气地说:“这个家就好像是小孩子个人的一样。” 6岁儿对别人的态度也显得傲慢无礼,5岁时的温柔似乎已经完全消失了。所以有些母亲不禁又摇头说:“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但是孩子高兴的时候还是很听话的,并非一直都难以应付。另外,他们与同伴之间的纠纷会急剧增加,也因此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排斥及比他年幼小孩子的畏惧。而且6岁儿的感觉很敏感,一点芝麻小事就耿耿于怀或产生不安的倾向。常会在白天因恐惧和不安而啼哭。因此很多小孩会因过于紧张和疲倦体重减轻很多,不论父母如何注意6岁儿,他还是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 善变的天使 6岁儿的心情常被称为“晴时多云偶阵雨”,前一刻还高高兴兴的,这会儿又马上因为一点芝麻小事而发脾气,尤其是被责备时情绪更为激动。 比如妹妹分到的蛋糕比他的大;正在专心堆积木时,被父亲的大衣不小心碰倒;或者叫妈妈时,妈妈未能即刻出现等,都是他发脾气的原因。 这时候大人可能会考虑以权威来纠正他们,但是这么做,对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孩是不太有效的,因为他们根本听不进别人的话。要使孩子平静下来必须视儿童的个性而定,没有一定的方法。例如比较内向的孩子让他独处一会儿即能恢复平静;相反的,有些小孩一独处反而更闹得不要收拾,大人最好设法了解他们的个性与当时的心情。不过,不论是哪一类型的小孩,在他发脾气时恐怕没人可应付得了的。 重要的是,等他们的脾气平息下来以后,一定要让他们反省自己为何如此?如何才能防止?他发脾气时周遭的人有多难过……。大多数的6岁儿脾气一旦发过后,只要心平气和的告诉他,他都能承认并存有改过之心。 不过,尽管经常反省,6岁儿仍然有善变的情形而且产生极端的变化。比如,有时非常疼爱家中饲养的小狗,有时又把它扔在地上又踢又喊地说:“我要杀死你!”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心情和行动缺乏控制能力,这上点和两岁儿的情形有点相似。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指标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指标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是指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随年龄发生的变化。掌握个体发育的年龄特征,是我们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的需要,也是我们指导父母教养实践的理论基础。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年龄特征成为评价儿童发育状况的依据。 儿童认知发育 认知(cognition)是指知识的获得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知之过程;而通常所说的智力(intelligence)是认知活动的综合,是知之能力。认知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过程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1.儿童感知发育感觉器官(视、听、嗅、味、皮肤、本体感受器)把感觉到的各种信息(个别的、外部的特征),经过大脑的加工,与原有的经验结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这是感知过程,前者称之为感觉,后者称之为知觉。 (1)儿童感知觉发育的年龄特征 1)婴儿感觉功能发育:胎儿的听觉相当灵敏,这是胎教的理论依据之一。新生儿对声音反应迅速,甚至能区分200Hz和1 000Hz的声音。2个月龄的婴儿已能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和同一个人说话时不同的语调,6个月龄时能区分父亲或母亲的声音,叫婴儿名字时有应答性反应。3~4个月龄的婴儿头转向声源,8个月眼和头同时转向声源。婴幼儿能听到0~20dB的响度,若只能听到21dB以上响度的声音刺激则有听觉障碍。 新生儿对光的反应敏感,出生时已有瞳孔对光反应,出生12~48h,2/3婴儿两眼追踪移动的红环或红线球,3~4个月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并表现为对明亮、鲜艳的色彩特别是红色感兴趣。新生儿能区分人脸和非人脸,出生后2周可区分妈妈与爸爸的脸。出生3~5周的婴儿,视觉集中时间仅为5sec,3个月龄时达7~10min。4~12周的婴儿两眼随物体移动180°,12~20周看自己的手,能看见75cm远的物体。 出生之前,胎儿的嗅觉和味觉相关的神经已髓鞘化,新生儿的嗅觉和味觉功能发育相对完善。哺乳时,新生儿闻到乳香就会寻找乳头,3~4个月龄时能区别愉快和不愉快的气味,7~8个月龄时开始分辨出芳香的刺激。出生2h的新生儿即对糖水表示愉快,对柠檬汁表示痛苦。4~5个月龄婴儿对食物的任何改变出现非常敏锐的反应。 新生儿已出现痛觉,但不甚敏感,易出现泛化现象。新生儿触觉敏感,有些原始反射与触觉的敏感性有关。新生儿温度觉灵敏,能区别牛奶是温度是否太高或太低,3个月龄的婴儿能区分31.5℃~33℃水温的差异。 2)儿童知觉发育:5~6个月龄的婴儿即出现深度知觉,如婴儿爬到"视觉悬崖"边上时,出现退缩反应。但儿童深度知觉发育持续时间很长,6岁前往往因判断不准确而跌到或撞到。 1岁,出现空间和时间知觉,"藏猫"游戏提示儿童理解空间和时间交替出现,这种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要与视觉和动觉相连系。 2~3岁儿童能辨别各种物体的属性如冷、热、软、硬等,5~6岁能区分同样体积当重量不同的两只盒子。 3岁,开始理解今天、昨天、明天的时间概念,但对上午、下午、晚上的理解要到5、6岁,而今年、去年、明年的时间知觉要到6岁以后。 3岁儿童开始辨别红色,对黄、蓝、绿的准确辨别要到4~6岁。 5、6岁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分辨左右,而以对方为中心分辨左右则要到7、8岁。 (3)对儿童教养的意义:丰富的语言、声音、视觉刺激,促进视觉、听觉发育;丰富的情感投入,促进儿童的体感和安全感的发育;图片、实物、情景结合语言刺激,促进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和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逐渐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方法是,从无目的的观察到有目的的观察,观察时间由短到长,从观察事物表

五岁儿童心理与行为特征

五岁儿童心理与行为特 征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五岁儿童心理与行为特征 一些小孩有半夜上厕所的习惯,有些则无。习惯把孩子叫醒去上厕所的大人,如果不叫醒孩子就会觉得不安,其实偶尔尝试一次不叫他也无妨。有些孩子会自动起来上厕所,有些则上完之后会把大人叫醒来报告;虽然有些麻烦,大人也要给他回应,免得孩子不安而睡不着。 更衣 规矩的5岁幼儿会让大人觉得是在偷懒,大概就是在更衣的时候。“懒得要命,连穿衣服都不愿自己动手。”不少母亲会这样抱怨着。其实有此现象是因为他的动作还不能快速,而且不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事物上,所以显得心不在焉;这时候大人只要从旁给予一点刺激就能使他顺利地完成。“和妈妈比赛看谁穿得快?”“如果还有时间,顺便帮妈妈把牛奶拿来。”这些相信他们能力的说法,往往可以收到效果,此外替他们计时,他们也会觉得有趣而想做得快一些;当然,大人反过来求他们帮忙也是一种乐趣。 5岁儿除了背部与腋下的钮扣外,大都能自己穿衣服,但尚无法自己整理衣服。 清洁 洗脸、刷牙、梳头、洗澡等虽然都能自己做了,但是5岁儿最大的缺点是——一旦热衷于某件事就会忘了下一步的动作。例如有不少幼儿在洗澡时一直反复地洗其中的一只脚,因此在做这些事时,大人一定要在旁督导,不要任随他去。 在洗脸方面,这个年龄经常不注意,有时洗完脸还留有眼垢,大人应以幽默的口气叮咛他说:“照照镜子,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忘了洗呀?” 睡眠

如果要5岁儿乖乖地上床睡觉似乎还不太可能,有些孩子会要求母亲和他一起睡,有些则热衷于绘画或看电视而不肯回房间睡觉,就算好不容易把他们哄上床了,可能还会自言自语、唱歌、上厕所或是要求一点食物吃,反正很会磨菇就是了。 小孩若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形,通常是白天过于兴奋或察觉父母要离开他身边所造成的,这时候父亲或母亲最好暂时陪他睡一下,大约30分钟后,孩子便能安然入睡。 对这年龄的小孩有些是必须禁止的。首先是轻视别人的话,尤其是对身心残疾的人绝对不能讥笑他“白痴”,同时要告诉5岁儿对这种朋友更应付出爱心。此外,会令对方感到不愉快的话也要禁止小孩说,像“我要掐死你!”“我要打死你!”等残忍的话,要让孩子了解它的意义,以免随便脱口而出。 孩子的话是具有行动性的,所以听起来也许觉得粗鲁,但这也算是孩子的天真,只要不犯大错,大人不用过分干涉;与其太在乎孩子的言语,不如多关心孩子的动向及。心理安定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放弃不雅的话,或是一般人不喜欢听的话。 教孩子学会和平相处 幼儿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可爱之处;但是就“容易相处”这点而言,没有比5岁时更顺利了。如果将5岁儿暂时托付给他人,很多人会惊讶他的安静与善解人意,而赞美道:“这小孩真的懂事啊!”有些5岁儿还会主动与大人交往。由于5岁儿已能了解与大人交往的方式,大人要格外注意,另辜负了他们的信赖感。 母亲与幼儿的相处方法 对5岁儿而言,偶尔想起母亲就会有“想回家”的念头;到朋友家玩时,心中却不时惦记着“妈妈现在不知道在干嘛?”孩子这种纯真的依恋,母亲应尽量使其感到快慰。但不能寸步不离跟着他,否则会使他在各方面都无法成长。最好的办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呼唤他一下,使他的能够安定。

幼儿日常行为和心理分析

孩子日常行为和心理分析 一、打人、咬人 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变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门,想见见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还说: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所以我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样,乐爸总不听我的,我也会打他。说不过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办法: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他就明白了。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会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办法: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这种形为,如有应即时改正。 感想:其实孩子打人,根本也不会打怎么样,如果别人打自己的孩子倒没什么。如果他打了别人,当父母的总会说自己的孩子不对。我的想法是:当他打了人后,要及时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原因,然后告诉他如何用语言来解决。再告诉他打人是野蛮的行为(幼儿园总这么说,所以我也要家园一致)。然后告诉他妈妈爱他(以免他有种做错事不被爱的担忧)。这样,他既知道自己打人不对,也知道下次该怎么解决,还知道妈妈无论何时都是爱他的。孩子感觉被爱包围着,他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无论怎样,妈妈都应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爱他的,他永远都是好孩子,对事不对人,一时行为不对,不能说孩子就坏呀。 有时候孩子不顺心,可能会拿妈妈撒气,我倒觉得挺正常的。因为妈妈是他最亲近的人,和最亲近的人发泄内心的压力是很正常的事呀,发泄完了,孩子会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也会更加爱妈妈。乐有时就这样,我就会说:给我捶背呢!给他一个积极的暗示就够了。多理解孩子,他毕竟还很小,心智还没有成长到可以自己解决一切问题的程度呀。然后每天大

幼儿心理与行为指导教学方案

幼儿心理与行为指导(教学方案) 授课专业学前专业年级2016级班级 授课教师课时30 授课时间2016年9月-2017年6月 使用教材《幼儿心理与行为指导》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高等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出版社》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本课程主要阐述幼儿发展的心理及行为特点,着重介绍了幼儿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内部矛盾和各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同时为学生将来解决学前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帮助。 教研室 审阅意见同意上述电子教案和实施。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6年8月日

课程题目幼儿心理基本知识 授课类型新授课学时数 3 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心理学的定义 2、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3、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教学重点1、心理学定义2、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教学难点心理发展阶段性 教学方法教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程题目幼儿的感知觉 授课类型新授课学时数 3 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感觉和知觉的定义 2、掌握幼儿感觉、知觉的发展特点 3、理解幼儿感知觉的特性 教学重点1、感知觉定义 2、幼儿感知觉发育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幼儿感知觉发展特性进行教育引导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视频课及观后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程题目幼儿的记忆 授课类型新授课学时数 2 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记忆的概念及定义 2、了解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 3、理解幼儿期的记忆特点 教学重点记忆的概念及特点 教学难点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程题目幼儿的想象 授课类型新授课学时数 2 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幼儿想象力发展的主要特征 2、理解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幼儿想象力发展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1)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来源:幼儿教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85419468.html,) 人是一个处在与周围环境经常相互作用中的积极的活体,不仅是行动的客体,也是行动的主体。 孩子有很多表情:哭;撒娇;害羞等,每个表情后面都有和大人不太一样的原因,让我们解开所有的密码。 表情一打人、咬人 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 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变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门,想见见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还说: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所以我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样,乐爸总不听我的,我也会打他。说不过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办法: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他就明白了。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会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幼儿心理行为分析与辅导技能培训培训心得篇一

幼儿心理行为分析与辅导技能培训培训心得 幼儿心理行为分析与辅导技能培训培训心得 为期三天的“幼儿心理行为分析与辅导技能培训班”的培训已经告已段落了,静下来想想这三天,我的收获也是多多!这三天分别有三位宁波大学心理系老师给我们培训——讲座,三人各有自己的特长所在。 第一天,李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幼儿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通过李老师的讲述让我们了解到孩子的需要:安全感和信任感,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事实。而幼儿团体辅导是游戏辅导,从游戏中来分析孩子的心理行为及情绪。在幼儿中我们最多运用“沙盘游戏“来测试幼儿的心理,从中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这也是现在对幼儿心理最具有说服力的实验。 第二天,杨老师是心理学的博士,专攻发展心理学。这天她讲述”儿童情绪发展与调节——儿童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每个人都有情绪,而情绪无好坏之分,有情绪并不怕,怕的就是没有处理好孩子的情绪?那么处理孩子的情绪,三句话:第一句“妈妈看到你非常生气……(给情绪命名)”;第二句话“你想生气就生气吧(允许孩子有情绪)“;第

三句话“妈妈陪着你(表达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纳感)“。这是经典的三句话,非常实用。 第三天,贺老师给我们讲述”儿童行为功能分析“,所谓行为功能分析,是指在进行行为矫正之前,对引发来访者的问题行为的起因、所带来的后果以及来访者在此方面的动机与需求等做出评估,以便对症下药,确定来访者的问题行为和治疗的目标与方法。出于钱铭怡《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为功能分析,指在行为治疗前对环境中和行为者本身的影响或控制问题行为的因素做出系统分析。行为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来访者的问题行为本身。这个对于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来说,开展有点难度,运用到心理咨询的内容。可是贺老师通过自己的理论分析,加上他的实际经验向我们介绍了ABC行为分析,大大降低了我们的顾虑,因为这样的行为,我们平时也在处理,如他讲到自闭症的孩子,其实我们也是在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待,就是没有贺老师的专业,我们用的只是”小儿科“的方法。慢慢消化贺老师的内容,转变于自己的方法。 三天的时间真得非常短暂,在这短暂的时间中懂得了很多道理,接下来在长时间中慢慢在消化,运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为孩子们做点贡献。

儿童心理行为训练

儿童心理行为训练 儿童时期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独立意识的绝好机会。根据儿童期孩子的心身发展特点,可以进行如下训练: 一、配合感觉机能的迅速发展,全面丰富感觉刺激发展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尽管脑细胞开始的增殖主要涉及遗传因素,但早期感觉经验可以改变不受遗传控制的微神经元的功能特性。应经常抱婴儿出外,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听小鸟、动物的叫声、听人的谈话。 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也可以听听早教磁带、音乐等。在婴儿的小床边挂置各种色彩鲜明的吹塑玩具、汽球等(但不要离孩子眼睛太近,并要隔一段时间,换一些新的玩具),可以每天让孩子立姿看些美丽的图画、挂历或商场的厨窗、街上的广告等,并有声有色地给孩子讲解。让孩子面对面看着成人表情和口形与成人“交谈”。常使孩子品尝饭菜水果的不同味道、及时补充蛋、奶、水果汁、蔬菜汁、鱼、肉等。食前有意让孩子嗅到各种香味。多领孩子接受阳光沐浴、闻沁人心脾的花草芬芳、观自然的蓝天绿树、听鸟语虫鸣、触摸各种无危险的物质。对一岁内孩子在醒觉时,抱起他拍拍摇摇、轻轻抚摸他的皮肤。对会走以后的孩子,可以带他到没有危险的各种地方,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感知、扩大认识领域。所有这些作法是为增加对各种刺激的感受,使机体有丰富的早期感觉经验,随着各种感觉机能的迅速成熟,使孩子学会通过各种感觉

综合认识事物。这有助于将来对人对事物的全面准确的认识理解,也可以避免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二、以言语训练为先导,促进智能的全面发展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婴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过程。3岁以内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关于儿童语言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苏联学者认为:对儿童越注意,儿童听到周围人的言语越多,第二信号系统方面的暂时联系发展得越快。因此父母要常与孩子讲话。一般是从婴儿3、4个月开始,教孩子发音、逐步增加到称呼、问候等各种单词,然后教一个名词(或代词)加一个动词的简单句,如“宝宝吃”、“小猫跑”等,再根据孩子的掌握程度慢慢增加难度。可以选儿童感兴趣又压韵的儿歌、小诗等教孩子。也可以讲小故事。可以利用“催眠记忆法”在孩子睡前的浅睡眠时期,缓缓输入与他生活相关的各种词汇。也可以在婴儿醒觉时让他看到大人的口型,慢慢引起孩子对谈话的兴趣。应该从开始就象孩子懂事那样与他常说话。但切忌说得太多、太难。避免孩子失去兴趣,甚至导致口吃。一个较早掌握语言的孩子,其思维活动和整个心智都会得到促进。 三、注意婴儿情绪和性格的培养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从胎内就逐步建立。这种依恋的建立有助于孩子形成安全感和对人的信任。如果2岁以内的孩子因母亲工作太忙或出国、调工作等原因没能建立起母子依恋,父母一定设法使其尽快弥补,如到3岁仍未建立这种依恋,就可能造成儿童情感或个性发展方面的问题或障碍。

幼儿心理案例分析记录

幼儿心理案例分析记录 康康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小朋友,今年四岁了.是一个聪明孩子.开学时他的妈妈向老师抱怨,说孩子淘气任性,不听话.想要的东西哭闹着要,不到手不罢休;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家长担心,孩子如此任性,将会严重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可是不知采取什么方法,来引导他,让他改掉身上的坏毛病.. 我们根据家长的叙述,和观察他的行为表现,根据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分析了一下康康任性性格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过分宽容的娇纵的结果, 康康任性性格是在父母的宽容、娇纵下慢慢形成。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对孩子没有要求,不注意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不适度的爱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由于康康自身年幼,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其实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造成康康的逆反心

理,使康康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父母抗争,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 3、当康康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感到无奈,束手无策,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探讨,我们分析了康康任性的心理原因,并和家长达成共识,要正确冷静地对待康康的任性行为.当康康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方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1)转移注意 康康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把他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场里,康康一定要买一个上百元的奥特曼,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喜羊羊和灰太狼,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幼儿园疫情期间幼儿行为习惯及心理案例分析

幼儿园疫情期间幼儿行为习惯及心理 案例分析 围绕“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开发生命、圆满生命”而展开的全程生命教育。应该是唤醒沉睡的大脑、唤醒生命、唤醒灵魂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生命有根有魂、有灵性、启迪智慧的教育,应该是用爱和智慧破译孩子生命潜能的密码,使其活出真我的教育。安全工作也是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的基本保障,是幼儿园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按照幼儿园的要求,重视安全工作,把安全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努力做到把安全"放在心坎上,捏在手心里,记在脑子里,落在行动上"。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以新《纲要》为工作指南,努力开展幼儿园课程改革,推进幼儿的素质教育,力求发挥好教科研的先导作用,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求使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一、如何让小班小朋友安静下来午睡前,要求孩子们解完小便后安静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可总有一些孩子站得东倒西歪的,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提醒了他们好多次,可还是安静不下来,吵吵闹闹地来到午睡室门口,笑着哄他们:"谁最安静就请他先进去睡觉!"一点效果也没有,他们仍旧我行我素,你说你的,他们说他们的。没办法,只能改用严厉的声音说道:"谁再讲话就不要进去了!"……还是老样子。

无计可施的我却还是固执地"守"在门口,决定要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后再进去。这时,另一位老师一边学着小猫的动作,一边轻轻地说:"喵--喵--喵--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花猫轻轻地走进午睡室!"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鸦雀无声,都乖乖地学着小花猫的动作,轻手轻脚地走进去了。 午饭时间,吃得快的小朋友已经离开了座位,开心地玩起了积木等玩具了。不一会儿,更多的孩子也加入了其中。这时,他们不再满足于安静地玩玩具了,而是跑得跑,跳得跳,有的还一个劲地缠着老师要玩具。只见成成和几个男孩子把小椅子都堆在了一起;雨欣拿着一个玩具榔头在地板上拼命地敲啊敲;教室一角:藤藤、能能他们正举着几个奥特曼的玩具在大玩打怪兽的游戏。渐渐地,教室里又是一片嘈杂的声音。眼看孩子们一个个地吃完饭,加入到这吵闹的队伍中,我于是拿起了一本故事书,先安排几个听话的孩子坐下,给他们讲起了故事。故事很有意思,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我继续讲下去。这时,一些在吵闹的孩子陆续走了过来,也坐下听我讲故事了。不一会儿就连那几个最调皮的孩子都被我们的故事吸引住了,不知不觉地作到了小椅子上,静静地听我讲故事了。 活动课上,要求孩子们学一学小动物的样子,孩子们很兴奋:一会儿学小猴子窜上窜下;一会儿学小兔子满教室跳;一会儿又学小猫"喵喵喵"地叫个不停……敲铃示意他们安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指导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指导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廖捷 儿童行为发育又称心理发展或称心理发育,指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期间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就是指儿童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反应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2、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方向发展。 3、认知功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内部本质方向发展。 4、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方向发展。 儿童行为发育包括:动作、言语、认知、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成,同时又受不同年龄生理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其制约。 婴儿期: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大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只有动作性的智力活动,而没有表象和运算的智力活动,如:粗大运动:包括抬头(3个月)、抬肩(4个月)、翻身(6个月)、坐(7个月)、爬行(8个月)、站立行走(12月)、跳(2岁)等。精细动作:视线跟随、手握物、手指动作等。言语:从牙牙学语到明确含义的语言发展。社会性:包括表情、微笑、认人、啼哭等。 幼儿期:幼儿期心理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其动作的发育有赖于知觉、体格和生理功能的发展。而幼儿期是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语言的发展是先理解后表达,记忆以无意记忆、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但思维还不能摆脱实物及表象。对社会性认识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他人对世界的看法与已相同,开始出现社会道德感、理智和美感。 气质是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同和行为方式,气质与能力和动机不同,能力是指“做什么”和“做得如何”,动机是“为什么做”,而气质是说明“怎样做”。所以说:“行为方式就是气质”。儿童气质学说的提出揭示了儿童行为多样化的本质,为儿童个体化养育提供理论的基础。儿童气质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而是由多个维度所组成的混合体,具体分为九个维度:分别是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分散度和反应阈。 活动水平:儿童在睡眠、游戏、进食、穿衣、洗澡及其他日常生活中身体活动的数量。 节律性:儿童的生理功能、日常行为或对事件的反应的规律性或可预测性。 趋避性:又称初始反应,是指儿童对新鲜事物(如陌生人、新情景、新地方、新食物、新玩具、新的程序)的初始反应。 适应性:对新事物的初始反应后的长期调节反应。 反应强度:对刺激反应的强度大小。 心境:情感性质,指儿童日常生活中高兴与不高兴的心情数量的多少。 持久性:儿童坚持某项活动的时间长短(包括克服障碍或排除干扰坚持活动)。 注意力分散度:外来刺激对儿童活动干扰的难易程度。 反应阈:引发儿童出现可观察到的反应或注意的刺激的量的大小。

10种常见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分析[001]

10种常见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分析 现在,越来越多的宝贝都存在着一些让爸爸妈妈头疼的小行为或习惯,有时候家长们会严厉制止,有时候则颇为无奈,不知怎样去帮他们克服改正。那么什么才是最好的办法呢?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分析宝贝产生或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得到解决。 下面例举10种常见的儿童行为习惯并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爸爸妈妈们有所启发: 行为一:打人、咬人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所以我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样,说不过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办法: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他就明白了。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会把所以

幼儿心理与行为指导4

第 1 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幼儿心理与行为指导 》 第八、九、十、十一单元测试试卷 总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时而产生的( )就是情绪情感。 2、情绪是动物与人所( )的、而情感则是人所( )。 3、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具有明显的( )和( )。 4、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 )的心理过程。 5、意志过程包括( )和( )两个阶段。 6、意志品质有( )、( )、( )和( )四方面。 7、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 )的、( )的心理特征总和。 8、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个性独特性的集中表现,包括( )、( )和性格等心理成分。 9、性格概念的特点有( )、( )和稳定性。 10、( )是个性的基本要素。 11、家庭是儿童生活最初的环境,从出生到( )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开心、愉快”或者“愤怒、失望”就是情绪情感。( ) 2、情绪是由维持生命、繁衍种族等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 ( ) 3、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 4、只有当人们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时,才能力量倍增,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积极钻研和认真探索。 ( ) 5、幼儿早期的情感发展,对个性的最终形成至关重要。幼儿早期的情感创伤,可 能会对个性的形成造成严重影响。 ( ) 6、影响一个人成才与否的因素,除智力外,意志力也很关键,有时甚至起到决定作用。 ( ) 7、在幼儿园里,教师、同伴对幼儿形成自我概念有决定性的影响。 ( ) 8、幼儿晚期逐渐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内部状态。 ( ) 9、幼儿自我评价常常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 ( ) 10、气质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成不变的。( )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根据情感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和持续性,可以把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情感分为( )。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理智 2、人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 )。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艺术感 D 、美感 3、幼儿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 A 、幼儿的情感比较外露 B 、幼儿的情感不稳定 C 、幼儿的情感具有易冲动性 D 、幼儿的情感比较稳定 4、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有( )。 A 、情绪对幼儿个性形成有重要作用 B 、情绪情感对幼儿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作用 C 、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D 、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 5、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培养方法有( )。 A 、对幼儿的消极情绪情感及时引导 B 、对幼儿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和家长沟通 C 、让幼儿学会正确表达情感 D 、利用音乐、美术和文学作品陶冶幼儿情操 6、意志行动的特征有( )。 A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B 、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C 、意志行动是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动 D 、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7、幼儿意志的发展特点有( )。 A 、目的性逐渐明确 B 、坚持性不断提高 C 、自制力逐渐增强 D 、果断性不断提高 班级: 学号: 姓名:

幼儿的心理个案分析

幼儿的心理个案分析 内向的敏敏 情况摘述 敏敏是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园时总是低着头,不肯说话,在幼儿园很少与小朋友交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她进行了如下观察: 观察一自选图书时敏敏总是坐在小椅上,不肯去选图书,另一位小朋友坐在她旁边,有些伤心时喊“找姥爷”,她也坐在那儿跟着说了起来,然后一个人跑到一边:坐在离小朋友很远的地方默不作声,看上去很可怜。 观察二吃饭时,敏敏把最爱吃的炸肉吃没了,可能还想要点,她瞪着眼睛注视着老师,老师问她,她只简单地重复了一句“要炸肉”。 成因分析 敏敏的父母每周都忙着自己的事业元暇照顾孩子,敏敏从小跟着保姆长大,保姆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少了一份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对话也许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与别人交谈的能力明显不如同龄的孩子,在向伴的眼里自已是个被冷落的人,无法交谈的人,而她偶尔说一句话还会招来-阵耻笑,时间一长,她更加难以启齿了。 教育策略

1、利用多种资源,缩短与教师的距离。首先向敏敏介绍了班上的三位老师,并多给她创造与老师接近的机会,让老师多与她交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时还能看见她高兴的笑脸。 2、创造条件,让敏敏多开口说话。一段时间以来,敏敏偶尔冒出的一两句话仿佛成了孩子的笑料,有的小朋友还特意模仿她的话语,经过一番情感渗透,孩子们的笑声减少了,为了能让她多说话,老师抓住与她接触的任何机会,多和她说话,“敏敏,你喝水喝得真好”,敏敏说:“多喝水不生病啊。”“敏敏,你站在这儿做操就行了。”敏敏说:“站好了,别跌倒啊。”只要老师说一句,她一定会有一句话再等着你,而且都会顺着你的语气说,话语明显比以前多了许多。 启示 一个月来,敏敏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可许多,还有点调皮了,你教给她的英语单词不会忘记,有时还会闹一闹呢,语言交流的次数与数量明显增强,我想,在以后的日子李,我们会更加多对她引导,让她快快长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