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走进埃及

七年级地理埃及教案

七年级地理埃及教案 有一个很好的地理教案,其地理课程的效果才能会明显。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仅供参考。 埃及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4、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5、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埃及的古文化,了解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2、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它的奇特现象,为揭开金字塔之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断学习、努力探索。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3.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棉)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 教学难点 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坝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教学过程及方法 1、学生读图"埃及地形",观察埃及领土范围、主要地形以及气候特点。 2、学生在地图中指出苏伊士运河的位置。 3、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介绍他所了解的埃及的古文化。 4、从图中能总结埃及的工农业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在死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尸体从而获得永生,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甚至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大肆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陵墓,同时还要放置很多奇珍异宝,我国举世闻名的兵马

完整word版,2018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图6-1): ①纬度位置: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 ②半球位置: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③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欧洲的地理位置(图6-1): ①纬度位置: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无热带。 ②半球位置:全部在北半球,大部分在东半球; ③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与亚洲相连,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3、亚洲的地形(图6-3):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仅次于南极洲);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 ③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 ④特色地形: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这里地壳不稳定(位 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4、欧洲的地形: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②地面起伏小; ③山脉多呈东西走向分布在南、北两侧,平原分布在中部,所以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④特色地形:冰川地貌——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芬兰的湖泊、东欧平原上的起伏的低丘、阿尔卑斯 山脉挺拔的峰峦,都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5、亚洲的气候(图6-9,熟练掌握每种气候的分布地区,按序号): ①复杂多样(原因:跨寒、温、热三带,纬度广,地形又复杂多样), 无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②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面积大,各地距海洋远近不同) ③亚洲各地气温差别显著(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 ④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海陆差异显著);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6、欧洲的气候(图6-9): ①欧洲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无热带; ②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最典型。 注:课本P9活动题5,了解,清楚! 7、亚洲的水系特点(图6-3): ①水系结构呈辐射状(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向东注入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等; 向南注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等; 向北注入北冰洋——鄂毕河(中国境内被称为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②内流流域面积广大,内流流域主要分布在中亚、西亚地形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和低地,以及荒漠 和半荒漠地区。锡尔河、阿姆河、塔里木河均属内流河。 8、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世界第三长;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 9、亚洲独具特色的湖泊: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里海(内陆湖);

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4、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5、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教学重点 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3.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棉)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教学难点 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坝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教学用具:埃及教学、挂图、地图册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在死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尸体从而获得永生,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甚至从登基的第一天起,

便大肆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陵墓,同时还要放置很多奇珍异宝,我国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实际上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在各式各样的陵墓中,有一种建得很特别(展示金字塔景观图),它们的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所以在我国一般称其为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字塔之国——埃及。二、讲授研讨新课:(展示地图册)埃及的地理位置(提问思考): (1)埃及位于非洲的哪个方位? (2)苏伊士运河是那两个大洲的分界线?(3)埃及在亚洲境内的领土叫什么?(4)埃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如何? (简要总结)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地跨非亚两大洲的国家,北回归线横穿其南部。埃及是北非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经济和文化最发达、交通位置最重要、国际影响最大的国家。(观察地图册找)苏伊士运河(提问)(1)苏伊士运河位于哪里?它沟通了哪两个海?(2)为什么在这里开凿运河? (3)在运河未开凿前,从大西洋到印度洋走哪条航线?(4)这两条航线相比较,走苏伊士运河可缩短多少航程? (简要总结)为了提高运河的通航能力,埃及人民对运河进行了加深拓宽的改造,并于1956年将运河所有权收归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全套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套(完整)教案 第一章认识大州教案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时区 【学情分析】: 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化解这种心理情绪,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时区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时区换算。 【教学过程】: 【板书】:开学第一课 目标一: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 方法:与学生课聊如:1)请几位学生叙述假期作了哪些有意义的事?(依据回答,做一些引导和肯定,如果有外出旅游的经历,可引导叙述有哪些人文风情,地理事物等) 2)介绍各班的成绩状况,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向周围的同学学

习。 3)谈论学习地理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作一些总结,板书如下)【板书】:一、地理学习方法 ①预习并认真听课 ②及时完成作业 ③增加知识,进行课外阅读 目标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趣味提问 如:1)小明接爸爸回家。(小明的爸爸在日本从大阪回,通知小明9点钟去机场迎接,8点30分时,小明正准备出门,却发现爸爸正站立在门口,小明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2)NBA直播的时间差 NBA球赛一般在大城市的晚上开始,每次看到明上场的时候都是当地万家灯火的时候,可我们中国正好是上午时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3)妹妹比哥哥早一天过生日 有一对双胞胎兄妹,妹妹出生在5月4日,哥哥出生在5月5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通过这样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出“地方时”的概念) 目标三:了解地方时的概念方法:提问引导法 过程:1)阅读课本第三页的“阅读活动题” 2)提问:为什么会有地方时的产生?(人们习惯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作为一天中的12时,依据太阳高度确定各个时刻,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6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 教案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第二手资料分析一个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加深对一个国家的认识。 2.了解埃及是地跨亚非两洲、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非洲国家。 3.了解埃及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其各种气候的空间分布特点。 4.掌握尼罗河的河流特点及其对埃及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修建阿斯旺大坝的作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正确认识入地关系。 5.掌握苏伊士运河对世界航运和埃及经济的重要意义。 6.了解埃及悠久的灿烂文化,认识其对埃及经济的作用及影响。 7.正确认识埃及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明确侨汇、旅游、运河和石油工业四大产业在埃及的重要性及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初步学会如何使用第二手资料概括国家区域地理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知道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学会分析资料、提出问题及找到解决办法,培养获取、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埃及人民对尼罗河的利用改造,受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协调入地关系的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欣赏古代埃及的灿烂文明,认同人类文明多元性和多样性的观点,尊重和保护埃及古老文明,树立全球意识。 3.通过学习埃及的古文化,了解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 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斯旺大坝和纳赛尔水库对埃及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苏伊士运河的地位与作用,及对埃及经济的影响;埃及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对埃及经济的影响。

最新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套(完整)教案

第一章认识大州教案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时区 【学情分析】: 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化解这种心理情绪,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大洲、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时区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时区换算。 【教学过程】: 【板书】:开学第一课 目标一: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 方法:与学生课聊 如:1)请几位学生叙述假期作了哪些有意义的事? (依据回答,做一些引导和肯定,如果有外出旅游的经历,可引导叙述有哪些人文风情,地理事物等) 2)介绍各班的成绩状况,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向周围的同学学习。 3)谈论学习地理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作一些总结,板书如下) 【板书】:一、地理学习方法 ①预习并认真听课 ②及时完成作业 ③增加知识,进行课外阅读 目标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趣味提问 如:1)小明接爸爸回家 小明的爸爸在日本从大阪回北京,通知小明9点钟去机场迎接,8点30分时,小明正准备出门,却发现爸爸正站立在门口,小明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2) NBA直播的时间差 NBA球赛一般在大城市的晚上开始,每次看到姚明上场的时候都是当地万家灯火的时候,可我们中国正好是上午时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3)妹妹比哥哥早一天过生日 有一对双胞胎兄妹,妹妹出生在5月4日,哥哥出生在5月5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通过这样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出“地方时”的概念)

七年级下册地理《埃及》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埃及》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埃及》教案设计湘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等地理特征,说明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的特点,说明埃及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3、运用课本文字和图片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4、了解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文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联系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简述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埃及历史遗迹和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 2、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埃及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尼罗河及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教学难点 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

响 2、埃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通过埃及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图片播放,让同学们感受埃及,并用谈谈对埃及的印象,以此导入新课。二:探秘自然,走近埃及 学习形式:小组合作 读课本76页图8-13,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有关埃及自然地理特征信息?请小组长把你们组找到的相关信息用序号标出写在白板上,写对一点且内容不重复得一分。4分钟后,小组交换白板,看哪组得分最高,得分最高组的组员上台展示。小组展示完毕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给每个小组加分。 三:探寻人文,走进埃及 学习形式:情景教学,角色扮演 先出示阿拉伯语、阿拉伯人及开罗附近建筑物等图片,让同学们说说埃及的基本人文情况。接下来,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进行了如下的情景设置:假设同学们要前往埃及参观考察,为期四天,主要考察埃及的工农业发展情况及游览埃及部分名胜古迹。四天行程安排如下: 第一天:乘船游览亚历山大港—开罗—卢克索—阿斯旺水坝

八年级地理下册 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案 中图版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 此处是文字。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教会学生能使用地图、使用图片、 使用数据分析一个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加深对一个国家的认识。 2.了解埃及的位置、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 3.了解埃及悠久的灿烂文化,认识其对埃及经济的作用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使用地图、图片、数据来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了解二手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埃及悠久的灿烂文化,认识其对埃及经济的作用及影响。 【教学重点】 苏伊士运河、金字塔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地图、使用图片、使用数据分析一个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埃及挂图:埃及地形图、埃及气候图、埃及农业分布图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了解第二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是了解一个国家的重要途径。第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地图、图片、数据(统计图表)等。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报刊、互联网、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获得有关某一国家的第二手资料。 二、了解第二手资料的方法 方法一:使用地图:利用地图可确定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其他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得出该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方法二:使用图片:通过分析图片信息,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特色。图片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选取的图片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方法三:使用数据:数据和统计图表也是了解一个国家的一种工具。通过与标准数据比较的方法,可判断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 活动 1、思考:你能描述一下埃及在世界的位置吗? 2、你能根据地图来描述一下埃及的位置和范围、地形和河流等方面的特点,并找出它的首都、重要城市及陆上邻国吗?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1.地理位置(图6-1):①半球位置:亚洲、欧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②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 北温带。欧洲大部分在北温带,没有热带。 ③海陆位置:亚洲北临北冰洋,南面濒临印度洋,东面濒临太平洋,西连欧洲,西南以苏伊 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连,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地形特点(图6-3) 3.气候特点:(图6-9) 4.河流特征:(图6-3)

5.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世界第三长河);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河流——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注入南海) 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注入里海) 世界(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注入黑海 6.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地形雨) 7.人口特征: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世界上人口超 过1亿有6个在亚洲;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人口密度大。 8.亚洲之最: 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马来群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9.熟练掌握时区换算的基本方法。 如:我们地生会考的北京时间是6月14日上午9点, 东京(东九区),纽约(西五区), 伦敦(中时区),莫斯科(东三区)。 重点图:①第4页图6-3 亚洲和欧洲地形图

②第7页图6-9 亚洲和欧洲气候分布图 第二节非洲 1.国家:目前,非洲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二战前,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2.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在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③相对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3.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图6-17) 地形:①高原为主的地形,被称为“高原大陆”: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①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被称为“热带大陆”; ②气候特点: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③干旱区面积世界最大;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河流:①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定期泛滥的原因: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分干湿两季。 ②刚果河——水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亚马孙河;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水量大的原因:①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②流经刚果盆地,支流众多。 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 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4.非洲之最: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称为“赤道雪峰”原因:海拔高,气温低) 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最大海湾——几内亚湾 非洲最大半岛——索马里半岛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三、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四、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五、课时安排 6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板书 4.时区 七、教学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新版)湘教版

埃及 [教学目标] (一)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二)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四)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五)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教学提纲(板书) 一、地跨两洲 1.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 2.民族、宗教、语言、首都开罗 二、沙漠广布 沙漠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三、文明古国 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2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历法 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 2.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3.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 难点: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读图法、自学法、谈话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①: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认为死后保存完整的尸体,灵魂就可以做阴间的统治者。于是他们不惜劳民伤财,为自己死后保存尸体建造陵墓。这些方锥形的巨大的陵墓,最高的竟达146.6米。现在,我们把这些陵墓所在的国度称为“金字塔之国”,那么,“金字塔之国”在哪里呢? 方案②:展示“金字塔“景观图片,提问:这是位于哪个国家的著名古迹 一、地跨两洲 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得出埃及的地理位置特点:地跨亚非两洲,非洲东北部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1、 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亚洲、欧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②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欧洲大部分在北温带,没有热带。 ③海陆位置:亚洲北临北冰洋,南面濒临印度洋,东面濒临太平洋,西连欧洲,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连,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地形特点:

3、气候特点: 4、河流特征: 5、人口特征: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有6个在亚洲;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人口密度大。 6、亚洲之最: 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第二节 非洲 7、国家:目前,非洲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

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8、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在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③相对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9、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地形:①高原为主的地形,被称为“高原大陆”;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①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②降水分布不均,干旱区面积世界最大; ③气候类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河流:①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②刚果河——主要流经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居世界第二;水力资源丰富 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10、非洲之最: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 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称为“赤道雪峰”原因:海拔高) 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世界最大 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 最长的裂谷——东非大裂谷 11、亟待发展的经济:①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 水平最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个大洲。

地理中图八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案

第六节学习与探究--- 走进埃及》教案 第一课时 一、了解第二手资料第二手资料是了解一个国家的重要途径。第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地图、图片、数据(统计图表)等。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报刊、互联网、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获得有关某一国家的第二手资料。二、了解第二手资料的方法方法一:使用地图:利用地图可确定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其他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得出该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方法二:使用图片:通过分析图片信息,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特色。图片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选取的图片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方法三:使用数据:数据和统计图表也是了解一个国家的一种工具。通过与标准数据比较的方法,可判断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 活动 1、思考:你能描述一下埃及在世界的位置吗? 2、你能根据地图来描述一下埃及的位置和范围、地形和河流等方面的特点,并找出它的首都、重要城市及陆上邻国吗? 3、为什么在尼罗河两岸地区会形成一条绿色长廊? 4、想一想尼罗河水量的季节变化受谁的影响?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通过使用图片的方法了解: 1、埃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每年的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2/5 。 2、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的奇观和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3、阿布辛贝勒神庙 4、古埃及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 5、大多数埃及人信仰穆斯林 三、通过使用数据的方法分析

根据下面资料,判断埃及目前是工业国,还是农业国? 主要名称 出口 石油及其副产品、棉花、棉纱、 磷酸盐、皮革制品、水果、香料 等 进口 机电产品及工业原材料(60%), 粮食和食品(约占30%) 根据表中的资料,回答问题。 1、 埃及的外汇主要来源于哪些部门? 2、 埃及是如何充分利用本国的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本国经济的? 3、 埃及的外汇收入与运河有什么关系? 四、 资料补充 1、 尼罗河的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定期的泛滥为两岸淤积了肥沃的土地,使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自古以来成为埃及的农业区,现已成为世界著名的长绒棉产区。 尼罗河养育了她的儿女,创造了灿烂的古埃及文化。 2、 埃及人亲切地把尼罗河称为“母亲河” 3、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象征 4、 阿斯旺水坝和纳赛尔水库 尼罗河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水量最多年份为最少年份的 4倍。为了调节尼罗河的水量, 1970年埃 及建成了阿斯旺水坝,坝后是巨大的纳赛尔水库,可容纳尼罗河两年的来水量。水坝的建成,使埃及 的灌溉面积扩大,改造沙漠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近 30年来,埃及全国耕地面积增加了 1/6。同 时它每年可发电100亿千瓦小时,为埃及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电力。 阿斯旺水坝和纳赛尔水库的建 成,虽然控制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 但对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不良的 影响。 五、 总结(略) 口非段业人 口 ■农业人口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P4图6-3 ,p7图6-9 ) 1、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亚洲、欧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②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欧洲大部分在北温带,没有热带。 ③海陆位置:亚洲北临北冰洋,南面濒临印度洋,东面濒临太平洋,西连欧洲,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连,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2、地形特点: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高度: 亚洲是除南极洲外海拔最高的洲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主要地形类型: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地势分布: 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四周。 南北高,中间低;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平原分布在中部 3、气候特点: 4、河流特征: 亚 洲 欧 洲 ①气候复杂多样(地跨寒、温、热三带,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气候类型都有) ②大陆性特征显著; ③季风气候最强盛、最典型。 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 ①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②海洋性特征显著;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世界上分布最广、最典型。 亚 洲 欧 洲 ①大河众多; ②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 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③内流区面积广大;(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是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 ①欧洲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原因: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地势低平) 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原因 (欧洲轮廓破碎,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③河流的航运价值高; (其中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

世界地理埃及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高二年级地理导学稿(15 ) 课题:埃及主备龚妍妍组长审定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埃及的自然地理概况 二、重点难点: 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位置 三、前置性学习内容(回顾预习): (一)埃及的地理位置 东临,北临,领土绝大部分位于_____包括洲的半岛,因此埃及地跨、______两大洲。 (二)埃及的自然地理概况 (3)河流:尼罗河全长______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在埃及境内长________千米。它自____ 流向______,注入________,由于进入埃及后流经沙漠地区,没有任何支流汇入。 3、埃及的工业:埃及的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主要以纺织,等轻工业为主。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是埃及的支柱产业。 四、精讲精练(学生小组内展示): 1、苏伊士运河的重要地理位置作用 2、集合地图册回答下列问题 (1)尼罗河发源于什么地方?注入什么海洋?什么流向? (2)描述尼罗河的水文特征 3、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4、阿斯旺大坝的利弊 五、当堂达标测试: 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以色列国土面积1.49万平方千米,50%以上为沙漠,盐碱 地面积广。农业以种植业尤为发达。该国有一种智能的节水压力灌溉系统。这种系统不但可以通过塑料管直接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而且在灌溉前可先将化肥溶入水中,使水、肥灌溉同时完成,用少量的水肥就可达到最佳效果,整个过程由计算机控制。 (1)图中A为____海,该海区在不断____(扩张或缩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70年代,在B河兴建了一座著名的大坝,并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大坝建成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____(选择填空)。 A.得到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 B.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滥 C.人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断扩大 D.由于泥沙淤积,水库的储水量下降 (3)以色列所在的西亚地区沙漠广布,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相比,成因有何不同? (4)从自然条件考虑,以色列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该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对我国西北地区有什么借鉴意义? 六、课后小结(归纳反思,师生各抒己见)。

初中地理埃及教案(标准版)

初中地理埃及教案(标准版) Egypt teaching plan of Geography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anda rd Version)

初中地理埃及教案(标准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一)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 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二)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 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 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四)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五)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 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教学提纲(板书) 一、地跨两洲

1.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2.民族、宗教、语言、首都开罗 二、沙漠广布 沙漠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三、文明古国 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2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历法 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 2.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3.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 难点: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读图法、自学法、谈话法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①: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认为死后保存完整的尸体,灵魂就可以做阴间的统治者。于是他们不惜劳民伤财,为自己死后保存尸体建造陵墓。这些方锥形的巨大的陵墓,最高的竟达146.6米。现在,我们把这些陵墓所在的国度称为“金字塔之国”,那么,“金字塔之国”在哪里呢? 方案②:展示“金字塔“景观图片,提问:这是位于哪个国家的著名古迹 一、地跨两洲 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得出埃及的地理位置特点:地跨亚非两洲,非洲东北部 2、对照板图,讲述埃及的范围:埃及的领土组成是苏伊士运河以西的绝大部分和以东的西奈半岛。 3、学生完成活动1、2题,教师在版图上填注 (过渡)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洲界线,而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从这一点来说,埃及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1、比较亚洲和欧洲: 亚洲欧洲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半球,少部分在南半球全部在北半球 海陆位置东南北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南、北临大西洋、地中海和北冰洋 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中部高、四周低①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低;②地面起伏较小;③南北高、中间低。 气候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大陆性特征和海陆差异特征显著①、温带气候显著(热带气候没有);②、海洋性气候显著。 河流特点①发源于中部高山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长,水量较大。③、多内流河。如长江,湄公河,塔里木河。①、发源南部山地、是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如: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 人口特点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36.72亿)人口过亿的国家有6个东部、南部人口稠密人口居世界第二位(7.27亿)人口增长率最低,西部人口最稠密。 2、需要识记的一些内容 ⑴、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⑵、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米)。 ⑷、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俄罗斯);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 ⑸、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注入南海。 ⑹、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注入里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8个国家),注入黑海。 ⑺、亚洲、欧洲的湖泊: 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深的湖泊; 里海(中亚)——世界最大的湖泊; 死海(西亚)——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 巴尔喀什湖(中亚)—一半咸水,一半淡水 第二节非洲 1、地理位置: ⑴、地理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地跨南北两半球。 ⑵、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亚欧相望,东北和东面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分界。 2、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54个)。二战前,只有三个国家独立: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3、非洲地形:⑴、地形多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 ⑵、势东南高,西北低。 ⑶、主要地形区: ①、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 ②、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的山峰; ③、刚果盆地-----世界最著名的盆地;

初一地理:埃及的教案

埃及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4、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5、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教学重点 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3.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棉)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教学难点 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坝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教学用具:埃及教学课件、挂图、地图册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在死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尸体从而获得永生,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甚至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大肆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陵墓,同时还要放置很多奇珍异宝,我国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实际上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在各式各样的陵墓中,有一种建得很特别(课件展示金字塔景观图),它们的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所以在我国一般称其为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字塔之国——埃及。二、讲授研讨新课: (展示地图册)埃及的地理位置 (提问思考): (1)埃及位于非洲的哪个方位? (2)苏伊士运河是那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3)埃及在亚洲境内的领土叫什么? (4)埃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如何? (简要总结)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地跨非亚两大洲的国家,北回归线横穿其南部。埃及是北非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经济和文化最发达、交通位置最重要、国际影响最大的国家。 (观察地图册找)苏伊士运河 (提问) (1)苏伊士运河位于哪里?它沟通了哪两个海? (2)为什么在这里开凿运河? (3)在运河未开凿前,从大西洋到印度洋走哪条航线? (4)这两条航线相比较,走苏伊士运河可缩短多少航程? (简要总结)为了提高运河的通航能力,埃及人民对运河进行了加深拓宽的改造,并于____年将运河所有权收归国有,从而成为目前埃及重要的经济支柱。

区域地理非洲和埃及高中考点复习资料

非洲和埃及 【教与学目标】 1.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2.非洲南北对称、呈带状分布的气候。3.非洲丰富的资源。4.非洲的人种、居民、国家。5.埃及的位置和领土组成。6.苏伊士运河的重要地位。7.埃及的经济支柱。8.能够在地图上指出非洲主要的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9.能够根据地形、气候分析河流的流向和水文特征。10.能够以阿斯旺水坝的建设为例分析水库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1.能够根据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农业发展的区位。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非洲全称为阿非利加州。“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介于17oW一51oE之间),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介于37oN一35oS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南北对称分布,绝大部分在热带,属低纬度地区,20E对称分布,纵贯非洲大陆) (2)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窄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图)。 (3)相对位置:位于亚欧大陆西南端

2、范围 (1)组成:非洲大陆和周围岛屿(主要有马达加斯加岛和加那利群岛)组成,总面积3000多平方千米,世界第二大洲。 (2)分区:按照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非洲常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非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属于白色人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3)主要国家【国家数量大,面积较小,国界线依据经纬线划分(曾沦为殖民地)】:非洲是国家最多的大洲,共有54个国家(亚洲48个、欧洲44个、美洲35个、大洋洲14个)。重点掌握以下国家: ①北非:5个国家-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 ②几内亚湾沿岸国家:尼日利亚(非洲人口最多,超过1亿人口)、加纳(可可著名)等。 ③赤道穿过的国家:6个国家-加逢、刚果(布)、刚果(金)、乌干达、(维多利亚湖)、肯尼亚、索马里。 ④南回归线穿过的国家:5个国家-纳米比亚(非洲最后独立的国家)、博茨瓦纳(内陆国)、南非(属发达国家,最后从白人统治解放出来的国家,盛产黄金)、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 ⑤岛国:6个国家-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科摩罗、塞舌尔、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习题1中图版

《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旅游资源中,不属于埃及的是:() A.卢克索 B.狮身人面像 C.金字塔 D.罗浮宫 2.埃及最著名的古迹是() A.金字塔 B.泰姬陵 C.吴哥窟 D.凡尔赛宫 3.埃及人主要是(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人种 4.埃及的耕地、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A.红海沿岸 B.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 C.地中海沿岸 D.沙漠中的绿洲 5.埃及的主要地貌是 A.草原 B.沙漠 C.绿洲 D.森林 6.关于尼罗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尼罗河全部位于埃及 B.尼罗河注入地中海 C.尼罗河自南向北流 D.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 7.尼罗河易泛滥的时间为每年() A.3月~5月 B.6月~9月 C.10月~次年2月 D.1月~3月 8.关于尼罗河水量来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罗河的水量主要来源于白尼罗河 B.尼罗河汛期的水量主要来源于白尼罗河 C.尼罗河枯水期的水量主要来源于白尼罗河 D.尼罗河枯水期的水量主要来源于青尼罗河 9.埃及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类型属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二、综合题 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F是(国家);D是半岛,

属于洲。 (2)A为河,自向(方向)注入 B 海,其下游建有水坝C为,大坝以 上形成巨大的纳塞尔水库。水坝建成后,带来了一系列 影响,请你判断并选择出哪些是有利影响; 哪些是不利影响(写序号)。 ①止了旱涝灾害,全年有水灌溉②扩大了耕地面积,促进了农业发展 ③再没有河水泛滥带来肥沃淤泥,而需要购买化肥④每年发电100亿度,提供了大量动力⑤淹没了库区周围的土地⑥下游滋生钉螺,传播血吸虫病 ⑦下游水量减少,海潮上溯引起土壤盐渍化⑧水坝以下,水流平缓,便于航运 ⑨纳赛尔水库可发展渔业⑩引起了尼罗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A 4.B 5.B 6.A 7.B 8.C 9.A 二、填空题 (1)埃及西奈亚 (2)尼罗南北地中阿斯旺大坝①②④⑧⑨③⑤⑥⑦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