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软件工程课后参考答案

最新软件工程课后参考答案
最新软件工程课后参考答案

第一章

1.1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软件的特点是什么?

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

软件的特点:

●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有形的系统元件,其开发成本和进度难以准确地估算。

●软件是被开发的或被设计的,没有明显的制造过程,一旦开发成功,只需复制即可,

但其维护的工作量大。

●软件的使用没有硬件那样的机械磨损和老化问题。

1.2简述软件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居于计算机系统中最接近硬件的一层,其他软件一般都通过系统软件发挥作用。例如:编译软件、操作系统。

2.支撑软件

支撑软件是支撑软件的开发和维护的软件。例如: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软件、软件工具、软件开发环境。

3.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特定应用领域专用的软件。例如:工程/科学计算机软件、嵌入式软件、产品线软件、Web应用软件、人工智能软件。

1.3简述软件语言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1.需求定义语言

是用于书写软件需求定义的语言。例如:PSL/PSA。

2.功能性语言

是用于书写软件功能规约的语言,通常又称为功能规约语言。例如:广谱语言、Z 语言。

3.设计性语言

是用于书写软件设计规约的语言。例如:PDL。

4.实现性语言

也称为程序设计语言,是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例如:C、java、PROLOG、FORTRAN、COBOL、Modula。

5.文档语言

是用于书写软件文档的语言。通常用自然语言或半形式化语言书写。

1.4什么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开发软件的工程。软件工程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为目的。

1.5简述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

软件工程原则包括围绕工程设计、工程支持和工程管理所提出的以下4条基本原则。

1.选取适宜的开发模型

必须认识需求定义的易变性,采用适宜的开发模型,保证软件产品满足用户的要求。

2.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

合适的设计方法有助于这些特征的实现,以达到软件工程的目标。

3.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撑

软件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开销直接取决于对软件工程所提供的支撑质量和效用。

4.重视软件工程的管理

仅当软件过程予以有效管理时,才能实现有效的软件工程。

1.6软件工程生存周期分哪几个阶段?分别简述各个阶段的任务。

1. 计算机系统工程

计算机系统工程的任务是确定待开发软件的总体要求和范围,以及该软件与其他计算机系统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成本估算,作出进度安排,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2.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主要解决待开发软件要“做什么”的问题,确定软件的功能、性能、数据、界面等要求,生成软件需求规约(也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3. 设计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设计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各个组成成分的实现细节,包括局部数据结构和算法。

4. 编码

编码阶段的任务是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将设计的结果转换为可执行的程序代码。

5.测试

测试阶段的任务是发现并纠正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1.7简述CMM的5个等级。

1. 初始级

2. 可重复级

3. 已定义级

4. 已管理级

5. 优化级

1.8简述CMMI的连续式模型和阶段式模型。

1.阶段式模型的结构类同于软件CMM,它关注组织的成熟度,CMMI-SE/SW/IPPD 1.1版中有5个成熟度等级:初始的、已管理的、已定义的、定量管理的、优化的。

2.连续式模型关注每个过程域的能力,CMMI中包括6个过程域能力等级:未完成的、已执行的、已管理的、已定义的、定量管理的、优化的。

1.9简述各类软件过程模型的特点。

1. 瀑布模型:上一阶段的活动完成并经过评审才能开始下一阶段的活动,接受上一阶

段活动的结果作为本阶段活动的输入,依据上一阶段活动的结果实施本阶段应完成的活动,对本阶段的活动进行评审。

2. 演化模型:从结构初始的原型出发,逐步将其演化成最终软件产品的过程。演化模

型特别适用于对软件需求缺乏准确认识的情况。

3. 增量模型:将软件的开发过程分为若干个日程时间交错的线性序列,融合了瀑布模

型的基本成分(重复地应用)和演化模型的迭代特征,特别适用于需求经常发生变化的软件开发。

4. 原型模型:开发人员和用户在“原型”上达成一致,缩短了开发周期,加快了工程进

度,降低成本。

5. 螺旋模型:将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与瀑布模型中控制的和系统化的方面结合起来,

不仅体现了这两种模型的优点,而且增加了风险分析。

6. 喷泉模型:各个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开发人员可以同步进行开发,可以提高软件

项目开发效率,节省开发时间,适应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7. 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利用预先包装的构件来构造应用系统。

8. 形式化方法模型:易于发现需求的歧义性、不完整性和不一致性,易于对分析模型、

设计模型和程序进行验证。

1.10敏捷软件开发的特点是什么?

1. 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

2. 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

3. 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

4. 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1.11简述敏捷软件开发的价值观。

1.个人和交互高于过程和工具

2.可运行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

3.与客户协作高于合同(契约)谈判

4.对变更及时作出反应高于遵循计划

1.12简述敏捷软件开发的原则。

1.最优先的是通过尽早地和不断地交有价值的软件来使客户满意。

2.即使到了开发的后期,也欢迎改变需求。

3.以几周到几个月为周期,尽快、不断地发布可运行软件。

4.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天天一起工作。

5.以积极向上的员工为中心建立项目组,给予他们所需要的环境和支持,对他们的工作予以充分的信任。

6.项目组内效率最高、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是面对面的交谈。

7.测量项目进展的首要依据是可运行的软件。

8.敏捷过程提倡可持续的开发,项目发起者、开发者和用户应能长期保持恒定的速度。

9.应时刻关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和好的设计,以增强敏捷性。

10.简单化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工作的艺术。

11.最好的构架、需求和设计出自于自我组织的团队。

12.团队要定期反思怎样才能更有效,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

1.13通过本章学习,请对敏捷软件开发作简要评价。

(略)

1.14简述CASE工具和环境的重要性。

CASE已被证明可以加快开发速度,提高应用软件生产率并保证应用软件的可靠品

质。计算机专业人员利用计算机使他们的企业提高了效率,企业的各个部门通过使用计算机提高了生产率和效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并使之带来了更多的利润。

第二章

2.1简述系统工程的任务

1.识别用户的要求

识别用户对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的总体要求,标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范围,确定系统的功能、性能、约束和接口。

2.系统建模和模拟

一个基于计算机的系统通常可考虑建立以下模型:硬件系统模型、软件系统模型、人机接口模型、数据模型。

3.成本估算及进度安排

开发一个基于计算机的系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时间约束(交互日期),需进行成本估算,并作出进度安排。

4.可行性分析

主要从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分析所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

5.生成系统规格说明

作为以后开发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的依据。

2.2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由哪些元素组成?

1.软件

2.硬件

3.人员

4.数据库

5.文档

6.规程

2.3简述可行性分析的任务

1.经济可行性

a)成本

b)效益

c)货币的时间价值

d)投资的回收期

e)纯收入

2.技术可行性

a)风险分析

b)资源分析

c)技术分析

3.法律可行性

4.方法的选择和折衷

第三章

3.1需求工程的重要性是什么?

歧义的规约方案、确认规约以及将规约转换到可运行的系统时的管理要求。

3.2需求工程具体包括哪些步骤?每个步骤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1.需求获取:系统分析人员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对现有系统的观察及对任务进行分析。

2.需求分析与协商:分析每个需求与其他需求的关系以检查需求的一致性、重叠和遗

漏的情况,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对需求进行排序。

3.系统建模:通过合适的工具和符号系统地描述需求。

4.需求规约:给出对目标软件的各种需求。

5.需求验证:对功能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清晰性以及其他需求给予评价。

6.需求管理:对需求工程所有相关活动的规约和控制。

3.3一个系统分析员应该具备哪些思想素质和基本知识?请说明理由。

1.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硬、软件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开发经验。

2.善于进行抽象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善于把握抽象的概念,并把它们重新整理成

为各种逻辑成分,并给出简明、清晰的描述。

3.善于从相互冲突或混淆的原始资料中抽出恰当的条目来。

4.善于进行调查研究,能够很快学习用户的专业领域知识,理解用户的环境条件。

5.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注意发挥其它人员的作用。

6.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交流表达能力。

3.4列出在制定需求获取策略时的3种主要考虑因素。

1.功能需求。考虑系统要做什么,在何时做,在何时及如何修改或升级。

2.性能需求。考虑软件开发的技术性指标。

3.用户或人对因素。考虑用户的类型。

3.5(略)

3.6(略)

3.7(略)

3.8软件需求分析的操作性原则和需求工程的指导性原则是什么?

需求分析的操作性原则:

●必须能够表示和理解问题的信息域。

●必须能够定义软件将完成的功能。

●必须能够表示软件的行为(作为外部事件的结果)。

●必须划分描述数据、功能和行为的模型,从而可以分层次地揭示细节。

●分析过程应该从要素信息转移向细节信息

需求工程的指导性原则:

●在开始建立分析模型之前应当先理解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很好理解就急于求成,常

常会产生一个解决错误问题的完美的软件。

●强力推荐使用原型。这样做可以使用户了解将如何与计算机交互,而人们对软件质

量的认识常常是基于对界面“友好性”的切身体会。

●记录每一个需求的起源和原因。这是建立对用户要求的可追溯性的第一步。

●使用多个视图,建立系统的数据、功能和行为模型。这样做可帮助分析员从多方面

分析和理解问题,减少遗漏,识别可能的不一致之处。

●给需求赋予优先级。因为过短的时限会减少实现所有软件需求的可能性。因此,对

需求排定一个优先次序,标识哪些需求先实现,哪些需求后实现。

●注意消除歧义性。因为大多数需求都是以自然语言描述,

造成遗漏和误解。采用正式的技术评审是发现和消除歧义性的好方法。

3.9软件需求规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引言

2.信息描述

3.功能描述

4.行为描述

5.检验标准

6.参考书目

7.附录

3.10需求验证应该有哪些人参加?

分析人员、用户、开发部门的管理者、软件设计、实现、测试的人员。

第四章

4.1简述软件设计阶段的基本任务。

1.数据/类设计:将分析类模型变换成类的实现和软件实现所需要的数据结构。

2.体系结构设计:定义了软件的整体结构,由软件部件、外部可见的属性和他们之间

的关系组成。

3.接口设计:描述了软件内部、软件和协作系统之间以及软件同人之间的通信方式。

4.部件级设计:将软件体系结构的结构性元素变换为对软件部件的过过程性描述。

4.2软件设计与软件质量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设计是在软件开发中形成质量的阶段,设计提供了可以用于质量评估的软件表示,是将用户需求准确地转化为完整的软件产品或系统的主要途径。

4.3(略)

4.4简述模块、模块化及模块化设计的概念。

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是单独命名的,并且可以通过名字来访问的。

模块化是指把软件按照规定原则,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相互独立的但又相互关联的部件。

模块化设计就是程序的编写不是开始就逐条录入计算机语句和指令,而是首先用主程序、子程序、子过程等框架把软件的主要结构和流程描述出来,并定义和调试好各个框架之间的输入、输出链接关系。

4.5举例说明每种类型的模块耦合度和每种类型的模块内聚度。

a)内容耦合:当一个模块直接修改或操作另一个模块的数据,或者直接转入另一个模

块时就发生了内容耦合。此时,被修改的模块完全依赖于修改它的模块。如果发生

下列情形,两个模块之间就发生了内容耦合:

i.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

ii.

iii.两个模块有一部分程序代码重叠(只可能出现在汇编语言中)

iv.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

b)公共耦合:若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个公共数据环境,则它们之间的耦合就称为公共

耦合。公共的数据环境可以是全局数据结构、共享的通信区、内存的公共覆盖区等。

c)外部耦合: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全局简单变量而不是同一全局数据结构,而且不是

通过参数表传递该全局变量的信息,则称之为外部耦合。

d)控制耦合:如果一个模块通过传送开关、标志、名字等控制信息,明显地控制选择

另一模块的功能,就是控制耦合。

e)标记耦合:一组模块通过参数表传递记录信息,就是标记耦合。这个记录是某一数

据结构的子结构,而不是简单变量。其实传递的是这个数据结构的地址。

f)数据耦合: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时,彼此之间是通过简单数据参数(不是控制

参数、公共数据结构或外部变量) 来交换输入、输出信息的。

g)非直接耦合: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主模块的控

制和调用来实现的

1.巧合内聚:讲几个模块中没有明确表现出独立功能的相同程序代码段独立出来建立

的模块称巧合内聚模块。

2.逻辑内聚:逻辑内聚是指完成一组逻辑相关任务的模块,调用该模块时,由传送给

模块的控制性参数来确定该模块应执行哪一种功能。

3.时间内聚:时间内聚是指一个模块中的所有任务必须在同一时间段内执行。

4.过程内聚:过程内聚是指一个模块完成多个任务,这些任务必须指定的过程执行。

5.通信内聚:通信内聚是指一个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集中在某个数据结构的一块区

域中。

6.顺序内聚:顺序内聚是指一个模块完成多个功能,这些功能又必须顺序执行

7.功能内聚:功能内聚是指一个模块中各个部分都是为完成一项具体功能而协同工

作,

4.6耦合和软件可移植性的概念有何关系?

耦合性是2个或多个模块相关的程度,可移植性是指软件从一个平台/环境转移到另一个平台/环境的难易程度。

4.7描述信息隐蔽概念,并讨论信息隐蔽与模块独立两概念之间的关系。

1.信息隐蔽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

需要这些信息的其他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信息隐蔽是通

过对象的封装性来实现的。

2.信息隐蔽的概念与模块的独立性直接相关

4.8什么是模块的独立性?设计中为什么模块要独立?如何度量独立性?模块功能独立有何

优点?

1.模块独立性:

A.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

系最少且接口简单

B.模块独立性是指模块内部各部分及模块间的关系的一种衡量标准,由内聚和耦

合来度量。

2. A.具有独立的模块的软件比较容易开发出来。这是由于能够分割功能而且接口可以

简化,当许多人分工合作开发同一个软件时,这个优点尤其重要。

B.

作量比较小,错误传播范围小,需要扩充功能时能够"插入"模块。总之,模块独立

是优秀设计的关键,而设计又是决定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

3.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度量:内聚和耦合。

4. A.具有独立的模块的软件比较容易开发出来。这是由于能够分割功能而且接口可以

简化,当许多人分工合作开发同一个软件时,这个优点尤其重要。

B.独立的模块比较容易测试和维护。

4.9软件设计规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工作范围

A.系统目标

B.运行环境

C.主要软件需求

D.设计约束/限制

2.体系结构设计

A.数据流与控制流复审

B.导出的程序结构

C.功能与程序交叉索引

3.数据设计

A.数据对象与形成的数据结构

B.文件和数据库结构:i.文件的逻辑结构;ii.文件逻辑记录描述;iii.访问方式

C.全局数据

D.文件/数据与程序交叉索引

4.接口设计

A.人机界面规格说明

B.人机界面设计规则

C.外部接口设计:i.外部数据接口;ii.外部系统或设备接口

D.内部接口设计规则

5.各部件的过程设计

A.处理与算法描述

B.接口描述

C.设计语言(或其他)描述

D.使用的部件

E.内部程序逻辑描述

F.注释/约束/限制

6.运行设计

A.运行部件组合

B.运行控制

C.运行时间

7.出错处理设计

A.出错处理信息

B.出错处理对策:i.设置后备;ii.性能降级;iii.恢复和再启动

8.安全保密设计

9.需求/设计交叉索引

10.测试部分

A.测试方针

B.集成策略

C.特殊考虑

11.特殊注解

12.附录

第五章

5.1简述数据流图的主要思想,概述使用数据流图进行需求分析的过程。

数据流图描述输入数据流到输出数据流的变换(即加工),用于对系统的功能建模。

1.画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A.确定源和宿

B.确定加工

C.确定数据流

D.顶层图通常没有文件

2.画出系统内部

A.确定加工

B.确定数据流

C.确定文件

D.确定源和宿

3.画出加工内部

4.重复第3步,直至每个尚未分解的加工都足够简单(即不必再分解)

5.2分别采用数据流方法中的哪些技术来完成用户需求的精确化、一致化和完全化任务?

1.父图和子图平衡

2.数据守恒

3.局部文件

4.一个加工的输入数据流不能与该加工的输入数据流同名

5.每个加工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和一个输出数据流

6.在整套分层数据流中,每个文件应至少有一个加工读该文件,有另一个加工写该文

件。

7.分层数据流图中得每个数据流和文件都必须命名(除了流入或流出文件的数据流),

并且与数据字典一致。

8.分层DFD中的每个基本加工(即不再分解子图的加工)都应有一个加工规约。

5.3(略)

5.4在数据流图中,可否将两个加工用一个数据流相连?可否将两个源用一个数据流相连?为什么?

两个加工可以直接用数据流相连,两个源不能直接用数据流相连。因为数据流由一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在DFD中,数据流的流向可以有以下几种:从一个加工刘向另一个加工,从加工流向文件(写文件),从文件流向加工(读文件),从源流向加工,从加工流向宿。

5.5(略)

5.6(略)

5.7(略)

5.8(略)

5.9(略)

第六章(略)

第七章(略)

第八章(略)

第九章(略)

第十章(略)

第十一章

11.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什么?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并加以纠正。

11.2什么是白盒测试?什么是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这种方法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透明的盒子,测试人员根据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测试用例,检查程序中所有逻辑路径是否都按预定的要求正确地工作。白盒测试主要用于对程序模块的测试。包括:

●程序模块中的所有独立路径至少执行一次。

●对所有逻辑判定的取值(“真”与“假”)都至少测试一次。

●在上下边界及可操作范围内运行所有循环

●测试内部数据结构的有效性等

黑盒测试又称行为测试,这种方法吧测试对象看做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和它的功能需求。黑盒测试可用于各种测试,它试图发现以下类型的错误:

●不正确或遗漏的功能

●接口错误,如输入输出参数的个数、类型等

●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如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

●性能错误

●初始化和终止错误

11.3(略)

11.4(略)

11.5分别简述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的任务。

1.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着重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元——软件构件或模块进行验

证。单元测试根据设计描述,对重要的控制路径进行测试,已发现构建或模块内部

的错误,通常采用白盒测试,并且多个构件或模块可以并行测试。单元测试的主要

内容:接口、局部数据结构、边界条件、独立路径和错误处理路径。

2.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要求

(如根据结构图)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使用黑盒测试方法测试

集成的功能,并且对以前的集成进行回归测试。

3.确认测试:经集成测试后,已经按照设计把所有的模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

接口错误也已经基本排除了,接着就应该进一步验证软件的有效性,这就是确认测

试的任务,即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如同用户所合理期待的那样。

4.系统测试:将已经确认的软件、计算机硬件、外设、网络等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

进行信息系统的各种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系统测试是针对整个产品系统进行的测

试,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的定义,找出与需求规格不符或与之矛盾

的地方,从而提高更加完善的方案。

11.6什么是α测试?什么是β测试?

1.α测试时由一个用户在开发者的场所进行的测试,软件在开发者对用户的“指导下”

进行测试。经过α测试后的软件成为β版软件。

2.β测试是指软件开发公司组织各方面的典型用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β版本,并

要求用户报告异常情况、提出批评意见,然后软件开发公司再对β版本进行改错和

完善。

11.7什么是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就是对已经进行过的测试的子集的重新执行,以确保对程序的改变和修改,没有传播非故意的副作用。

11.8简述边界值分析方法的作用。

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错误时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

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第十二章(略)

第十三章

13.1请讨论时软件维护成本居高不下的因素。如何尽可能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

1.

a)软件的维护周期长;

b)需要维护的软件往往没有文档、或文档资料严重不足、或软件的变化未在相应

的文档中反映出来;

c)维护活动占用了其它软件开发可用的资源,使资源的利用率降低;

d)一些修复或修改请求得不到及时安排,使得客户满意率下降;

e)维护的结果把一些新的潜在的错误引入软件,降低了软件质量;

f)将软件人员抽调到维护工作中,使得其他软件开发过程受到干扰。

2.

a)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和优先级;

b)使用提高软件质量的技术和工具;

c)选择可维护性高的程序设计语言;

d)完善程序文档;

e)进行质量保证审查

13.2(略)

13.3软件维护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要进行软件可维护性分析?

1.软件维护过程包括:建立维护组织;确定维护过程;保管维护记录;进行维护评价

等四个阶段。

2.可维护性是指理解、改正、调整和改进软件的难易程度。进行可维护性分析有利于

做出正确的决定,进而采取相应的方法应对客户的需求,对确实不能或者没有进行

维护的价值的软件坚决不进行维护,对于可以维护的软件来说,可维护性分析有助

于我们了解软件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维护措施

13.4(略)

13.5(略)

13.6(略)

13.7在重构和正向工程之间存在的细微不同是什么?

重构是指在统一抽象级别上转换系统的描述形式;正向工程过程应用软件工程的原理、概念、技术和方法来重新开发某个现有的应用系统。从概念可以看出,重构是从一个系统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系统环境,而正向工程则是重新开发,从零开始,没有一定基础的。

13.8(略)

第十四章

14.1何谓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与传统项目管理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软件项目管理的对象是软件工程项目。它所涉及的范围覆盖了整个软件工程过程。

为使软件项目开发获得成功,关键问题是必须对软件项目的工作范围、可能风险、需要资源(人、硬件/软件)、要实现的任务、经历的里程碑、花费工作量(成本)、进度安排等做到心中有数。

项目管理的思想是共同的,不过,碰到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的管理方式。软件的项目管理是个特例,更倾向与对人工的管理,人工成本是构成软件项目成本的主要因素。

传统行业项目管理中,人、材、机都是构成项目成本的重要因素。

14.2(略)

14.3(略)

14.4何谓软件项目管理过程?其目的是什么?

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从项目计划活动开始,而第一项计划活动就是估算: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工作量、以及需要多少人员。此外,我们还必须估算所需要的资源(硬件及软件)和可能涉及到的风险。

加强软件项目管理,就是以软件工程的各个环节为管理主线,将动态项目管理贯穿其中,通过对软件开发的项目范围、项目进度、项目质量、项目沟通、人力资源、项目成本六大核心要素的集成管理,实现软件开发管理效能的最大化,从而大大提高软件的开发质量。

14.5(略)

14.6如何理解任务分解及复杂性控制。

将一个项目分解为更多的工作细目或者子项目,使项目变得更小、更易管理、更易操作,此过程称为任务分解。

14.7软件项目启动前应完成哪些活动?

在软件项目启动前,必须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候选的解决方案及可采用的软件过程模型,估算新系统可能的开发和运行成本及其效益,同时给出该项目在技术和管理上的要求。

14.8(略)

14.9(略)

14.10(略)

14.11(略)

14.12(略)

14.13(略)

14.14(略)

14.15什么是间接测量?为什么在软件度量工作中经常用到这类测量?

测量与被测量有确定函数关系的量,由函数关系表达式运算,得到所需的被测量。产品的间接测量包括功能、质量、复杂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构造软件所需的成本和工作量、生产的代码行数、以及其他直接测量是相对容易收集到的,然而,软件的质量和功能或其功效或可维护性是更难于评估的,只能间接测量。

14.16(略)

14.17(略)

14.18描述“已知风险”和“可预测风险”之间的差别。

已知风险,是通过仔细评估项目计划、开发项目的商业及技术环境、以及其它可靠的信息来源(如:不现实的交付时间,没有需求或软件范围的文档、恶劣的开发环境)之后可以发现的那些风险。

可预测风险,能够从过去项目的经验中推测出来(如:人员调整,与客户之间无法沟通,由于需要进行维护而使开发人员精力分散)。

14.19(略)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答 第一章 1-5.图1-10为张力控制系统。当送料速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变化时,试说明该控制系统的作用情况。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10 题1-5图 由图可知,通过张紧轮将张力转为角位移,通过测量角位移即可获得当前张力的大小。 当送料速度发生变化时,使系统张力发生改变,角位移相应变化,通过测量元件获得当前实际的角位移,和标准张力时角位移的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到它们的偏差。根据偏差的大小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使偏差减小达到张力控制的目的。 框图如图所示。 角位移 题1-5 框图 1-8.图1-13为自动防空火力随动控制系统示意图及原理图。试说明该控制系统的作用情况。

该系统由两个自动控制系统串联而成:跟踪控制系统和瞄准控制系统,由跟踪控制系统 获得目标的方位角和仰角,经过计算机进行弹道计算后给出火炮瞄准命令作为瞄准系统的给定值,瞄准系统控制火炮的水平旋转和垂直旋转实现瞄准。 跟踪控制系统根据敏感元件的输出获得对目标的跟踪误差,由此调整视线方向,保持敏感元件的最大输出,使视线始终对准目标,实现自动跟踪的功能。 瞄准系统分别由仰角伺服控制系统和方向角伺服控制系统并联组成,根据计算机给出的火炮瞄准命令,和仰角测量装置或水平方向角测量装置获得的火炮实际方位角比较,获得瞄准误差,通过定位伺服机构调整火炮瞄准的角度,实现火炮自动瞄准的功能。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答 第二章 2-2.试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变换,假定当t<0时,f(t)=0。 (3). ()t e t f t 10cos 5.0-= 解:()[][ ] ()100 5.05 .010cos 2 5.0+++= =-s s t e L t f L t (5). ()?? ? ? ?+ =35sin πt t f 图1-13 题1-8图 敏感元件

基础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1)地区的标准冻结深度为 0 =1.8m 2)按式 2-30求设计冻结深度,即 d = 0 zs zw ze 第二层土: d>0.5mm 占 40%<50%, d>0.25mm 占 55%>50%,为中砂, zs =1.30 查表 2-12 求 zw 第一层土: 按表 2-10查粉土, 19%< =20%<22%,底面距地下水位 0.8m<1.5m ,冻胀 等级为Ⅲ级 冻胀类别为冻胀 zw =0.90 第二层土:按表 2-10 查中砂,地下水位离标准冻结面距离为 0.2m<0.5m 冻胀等级为 Ⅳ级 冻胀类别为强冻胀 zw =0.85 查表 2-13 求 ze 城市人口为 30 万,按城市的近郊取值 ze =0.95(注意表格下面的注释) 按第一层土计算: d1 =1.8*1.2*0.90*0.95=1.85m 按第二层土计算: d2 =1.8*1.3*0.85*0.95=1.89m 表明:冻结深度进入了第二层土内,故残留冻土层主要存在于第二层土。可近似取冻深 最大的土层,即第二层土的冻深 1.89m 来作为场地冻深。 如果考虑两层土对冻深的影响,可通过折算来计算实际的场地冻深。 折算冻结深度: Z d ' =1.2 +(1.85 - 1.2)* 1.89 =1.864m 1.85 (3)求基础最小埋深 按照正方形单独基础,基底平均压力为 120kp a ,强冻胀、采暖条件,查表 2-14 得允许 残留冻土层厚度 h max =0.675m 由式 2-31求得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 d min = d - h max =1.89-0.675=1.215m 或者:最小埋置深度 d min = 'd - h max =1.864-0.675=1.189m 综合可取 d min =1.2m 查表 2-11 求 zs 第一层土: I p = L - P =8<10 且 d>0.075mm 占土重 10%<50% ,为粉土, zs =1.20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二章 2.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土中水分为哪几类?其特征如何?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如何? 土体一般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部分组成(即土的三相)。 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液态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自由水又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特征:固态水是指存在于颗粒矿物的晶体格架内部或是参与矿物构造的水,液态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气态水是土中气的一部分。 影响:土中水并非处于静止状态,而是运动着的。工程实践中的流沙、管涌、冻胀、渗透固结、渗流时的边坡稳定问题都与土中水的运用有关。 2.2土的不均匀系数Cu及曲率系数Cc的定义是什么?如何从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形态上,Cu和Cc数值 上评价土的工程性质。 不均匀系数Cu反映了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 曲率系数Cc描述了级配曲线分布的整体形态,表示是否有某粒组缺失的情况。 评价:(1)对于级配连续的土:Cu>5,级配良好;Cu<5,级配不良。 (2)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同时满足Cu>5和Cc=1~3,级配良好,反之则级配不良。 2.3说明土的天然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和干重度的物理概念和相互联系,比较同一种土各重度数值 的大小。 天然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和干重度分别表示单位体积的土分别在天然、饱和、湿润、干燥状态下的重量,它们反映了土在不同状态下质量的差异。 饱和重度>天然重度>干重度>浮重度 2.4土的三相比例指标有哪些?哪些可以直接测定?哪些通过换算求得?为换算方便,什么情况下令 V=1,什么情况下令Vs=1? 三相比例指标有:天然密度、含水量、相对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 直测指标:密度、含水量、相对密度。换算指标: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 当已知相对密度ds时令Vs=1,当已知天然密度时令V=1,如若两者都已知,设V=1或Vs=1都行2.5反映无黏性土密实度状态的指标有哪些?采用相对密实度判断砂土的密实度有何优点?而工程上为 何应用得并不广泛? 指标:孔隙比、最大孔隙比、最小孔隙比。 优点:判断密实度最简便的方法是用孔隙比e来描述,但e未能考虑级配的因素,故引入密实度。 应用不广泛的原因:天然状态砂土的孔隙比e值难测定,此外按规程方法室内测定孔隙比最大值和孔隙比最小值时,人为误差也较大。 2.6下列物理指标中,哪几项对黏性土有意义?哪几项对无黏性土有意义? 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对黏性土有意义。粒径级配、相对密实度对无黏土有意义。 2.7简述渗透定理的意义,渗透系数K如何测定?动水如何计算?何谓流砂现象?这种现象对工程有何 影响? 渗透定理即达西定律V=ki,其反映土中水渗流快慢。 室内测定渗透系数有常水头法和变水头法,也可在现场进行抽水实验测定。 流砂现象:当动水为GD数值等于或大于土的浮重度时,土体发生浮起而随水流动。 影响:基础因流砂破坏,土粒随水流走,支撑滑落,支护结构移位,地面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产生裂缝及地下管线破坏,严重时将导致工程事故。 2.8土发生冻胀的原因是什么?发生冻胀的条件是什么? 原因:在气温降低以及浓度变化产生渗透压两种作用下,下卧未冻结区的水被吸引到冻结区参与冻结,使冰晶体不断扩大,在土层中形成冰夹层,土体随之发生隆起。 发生冻胀条件:(1)土的因素:冻胀通常发生在细粒土中 (2)水的因素:土层发生冻胀是由水分的迁移和积聚所致 (3)温度因素:当气温骤降且冷却强度很大时,土的冻结面迅速向下推移,冻结速 度很快。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 略。 习题2 略。 习题3 略。 习题4 2.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形式化说明技术?使用形式化说明技术时应遵守哪些准则? 人们在理解用自然语言描述得规格说明时,容易产生二义性。为了克服非形式化方法得缺点,人们把数学引入软件开发工程,创造了基于数学得形式化说明技术。 应用形式化方法得准则: (1)应该选用释放得表示方法; (2)应该形式化,但不要过分形式化; (3)应该估算成本; (4)应该有形式化方法顾问随时提供咨询; (5)不应该放弃传统得开发方法; (6)应该建立详尽得文档; (7)不应该放弃质量标准; (8)不应该盲目依赖形式化方法; (9)应该测试、测试再测试; (10)应该重用。 4.用有穷状态机说明自动化图书馆流通系统

习题5 略。 习题6 略。 习题7 略。 习题8 略。 习题9 1.什么就是面向对象方法学?它有哪些优点? 面向对象方法学,就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得思维方式,使开发软件得方法与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得方法与过程,从而使得实现解法得解空间(也称为求解域)与描述问题得问题空间(也称为问题域)在结构上尽可能一致。 优点: 1.与人类习惯得思维方法一致; 2.稳定性好; 3.可重用性好; 4.较易开发大型软件产品; 5.可维护性好 10.建立订货系统得用例模型。 分析如下:从对这个订货系统得需求可以知道,仓库管理员通过放在仓库中得终端把零件入库/出库市事务报告给订货系统,系统接受到事务信息之后应该处理事务;采购员需要使用订货系统提供得产生报表功能,以获取订货报表。综上所述,用例如下: 习题10 1.用面向对象方法分析研究本书习题2第2题中描述得储蓄系统,试建立它得对象模型、动态模型与功能模型。

工程经济课后习题.

第二章习题 2.1思考题 (1)工程项目总投资由哪些部分组成? (2)按照形成资产法进行划分,建设投资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3)按照概算法分类,建设投资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4)什么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具有哪几种价值? (5)什么是无形资产?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6)什么是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主要的用途是什么? (7)什么是流动资产?它和流动资金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8)为了便于计算和分析,对于建设投资借款利息的计算,通常采取什么方法? (9)什么是总成本费用?它有哪两种估算方法? (10)按照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法,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1)什么是机会成本,举例说明? (12)为什么在决策时要考虑沉没成本? (13)为什么折旧、摊销及借款利息不是经营成本的组成部分? (14)折旧的方法有哪几种?加速折旧法的特点是什么? (15)什么是增值税?增值税是如何计算的? (16)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是什么? (17)什么是利润总额?什么是税后利润?它们是如何计算的? (18)利润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税后利润该按什么顺序进行分配? 2.2 练习题 (1)如果某人的每个月的应发工资为7500元,试计算他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2)某固定资产原值为250000元,预计净残值6000元,预计可以使用5年,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计算该设备各年应提取的折旧额。 (3)某新建项目,建设期为3年,第一年贷款300万元,第二年贷款600万元,第三年400万元,年利率12%,建设期内利息只计息不支付,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第三章习题 3.1 思考题 (1)现金流量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什么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3)什么是利息、利率?单利和复利的区别是什么? (4)如何理解资金的等值? (5)什么是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两者有何关系? 3.2 练习题 (2)下列关于现金流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益获得的时间越晚,数额越大,其现值越大 B.收益获得的时间越早,数额越大,其现值越小 C.收益获得的时间越早,数额越小,其现值越大 D.收益获得的时间越晚,数额越小,其现值越小 (4)年利率8%,按季度复利计息,则半年期实际利率为()

《控制工程基础》王积伟_第二版_课后习题解答(完整)

第一章 3 解:1)工作原理:电压u2反映大门的实际位置,电压u1由开(关)门开关的指令状态决定,两电压之差△u=u1-u2驱动伺服电动机,进而通过传动装置控制 大门的开启。当大门在打开位置,u2=u 上:如合上开门开关,u1=u 上 ,△u=0, 大门不动作;如合上关门开关,u1=u 下 ,△u<0,大门逐渐关闭,直至完全关闭, 使△u=0。当大门在关闭位置,u2=u 下:如合上开门开关,u1=u 上 ,△u>0,大 门执行开门指令,直至完全打开,使△u=0;如合上关门开关,u1=u 下 ,△u=0,大门不动作。 2)控制系统方框图 4 解:1)控制系统方框图

2)工作原理: a)水箱是控制对象,水箱的水位是被控量,水位的给定值h ’由浮球顶杆的长度给定,杠杆平衡时,进水阀位于某一开度,水位保持在给定值。当有扰动(水的使用流出量和给水压力的波动)时,水位发生降低(升高),浮球位置也随着降低(升高),通过杠杆机构是进水阀的开度增大(减小),进入水箱的水流量增加(减小),水位升高(降低),浮球也随之升高(降低),进水阀开度增大(减小)量减小,直至达到新的水位平衡。此为连续控制系统。 b) 水箱是控制对象,水箱的水位是被控量,水位的给定值h ’由浮球拉杆的长度给定。杠杆平衡时,进水阀位于某一开度,水位保持在给定值。当有扰动(水的使用流出量和给水压力的波动)时,水位发生降低(升高),浮球位置也随着降低(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在浮球拉杆的带动下,电磁阀开关被闭合(断开),进水阀门完全打开(关闭),开始进水(断水),水位升高(降低),浮球也随之升高(降低),直至达到给定的水位高度。随后水位进一步发生升高(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电磁阀又发生一次打开(闭合)。此系统是离散控制系统。 2-1解: (c )确定输入输出变量(u1,u2) 22111R i R i u += 222R i u = ?-= -dt i i C u u )(1 1221 得到:11 21221222 )1(u R R dt du CR u R R dt du CR +=++ 一阶微分方程 (e )确定输入输出变量(u1,u2) ?++=i d t C iR iR u 1 211 R u u i 2 1-=

基础工程-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

1.试述桩的分类。 (一)按承台位置分类。可分为高桩承台基础和低桩承台基础,简称高桩承台和低桩承台。 (二)按施工方法分类。可分为沉桩(预制桩)、灌注桩、管桩基础、钻埋空心桩。 (三)按设置效应分类。可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 (四)按桩土相互作用特点分类。可分为竖向受荷桩(摩擦桩、端承桩或柱桩)、横向受荷桩(主动桩、被动桩、竖直桩和斜桩)、桩墩(端承桩墩、摩擦 桩墩)。 (五)按桩身材料分类。可分为木桩(包括竹桩)、混凝土桩(含钢筋和混凝土桩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钢桩和组合桩。 2.桩基设计原则是什么? 桩基设计·应力求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和设计两部分。 1.收集资料 (1)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结构的平面布置、上部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等; (2)工程地质勘探资料的收集和阅读,了解勘探孔的间距、钻孔深度以及 土层性质、桩基确定持力层; (3)掌握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如材料、设备及施工人员等; 2.设计步骤 (1)确定桩的类型和外形尺寸,确定承台埋深;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和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3)初步拟定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 ( 4 )确定单桩上的竖向和水平承载力,确定群桩承载力; ( 5 )必要时验算地基沉降; ( 6 )承台结构设计; ( 7 )绘制桩和承台的结构及施工图; 3.设计要求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011)第8.5.2条指出,桩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范: (1)所有桩基均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强度计算。对预制桩,尚应进行运输、吊装和锤击等中的强度和抗裂验算。 (2)桩基沉降量验算应符合规范第8.5.15条规定。 (3)桩基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的相关规定。 (4)桩基宜选用中、低压缩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5)同一结构单元内的桩基,不宜选用压缩性差异较大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不宜采用部分摩擦桩和部分端承桩。 (6)由于欠固结软土、湿陷性土和场地填土的固结,场地大面积堆载、降低 地下水位等原因,引起桩周土的沉降大于柱的沉降时,应考虑桩侧负摩阻力对 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 (7)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进行桩基的整体稳定性验算。桩基应与边 坡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 (8)岩溶地区的桩基,当岩溶上覆土层的稳定性有保证,且桩端持力层承载 力及厚度满足要求,可利用覆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当必须采用嵌岩桩时,应 对岩溶进行施工勘探。 (9)应考虑桩基施工中挤土效应对桩基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深厚饱和软土 中不宜采用大片密集有挤土效应的桩基。 (10)应考虑深基坑开挖中,坑底土回弹隆起对桩受力及桩承载力的影响。 (11)桩基设计时,应结合地区经验考虑桩、土、承台的共同作用。 (12)在承台及地下室周围的回填土中,应满足填土密实度要求。 3.什么是单桩?说明桩侧极限摩阻力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单桩: 即采用一根桩(通常为大直径桩)以承受和传递上部结构(通长为柱)荷载的独立基础。 极限摩阻力的影响因素:(1)桩周土的性质; (2)桩、土相对位移; (3)桩的直径的影响; (4)桩-土界面条件的影响;

工程经济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思考题 1、在进行工程经济分析时,为什么要强调可比原理,有哪些可比原则? 答:工程经济分析的实质,就是要对可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选优,要比较就必须建立共同的比较基础和条件,因为各工程、项目方案会在一系列技术经济因素上存在着差异。所以在方案比较之前首先要考虑方案之间是否可比,如果不可比,要作可比性的修正计算,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研究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就是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可比条件,把握技术方案之间可比与不可比的内在联系,找出不可比向可比转化的规律,从而保证工程方案经济效益结论正确、可靠。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就是要遵循四个可比原则,它们是满足需要可比原则、消耗费用可比原则、价格可比原则、时间因素可比原则。 2、概述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答:如下图所示,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有:反映劳动成果的指标、反映劳动耗费类的指标以及同时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综合指标,其中,反映收益的指标有产量、质量、品种和利润等;反映劳动耗费的指标有投资、产品成本 和时间指标等。同时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效益类指标有:单项性的效益指标有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流动资金周围次数、固定资金利用率等;综合性的效益指标有静态差额投资收益率、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以及若干动态指标等。这些指标组成一套互相联系的系统化指标,作为评价技术经济效益的标准和依据。

3、何谓资金的时间价值,它与资金等值的概念有何不同? 答:将资金作为某项投资,由于资金的运动(流通-生产-流通)可得到一定的收益或利润,即资金增了值,资金在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增值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等值是指在不同时期(时点)绝对值不等而价值相等的资金。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 土方工程 1.某工程基础(地下室)外围尺寸40m ×25m ,埋深,为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底面积尺寸在基础外每侧留宽的工作面;基坑长短边均按1:放坡(已知K S =,K S ′=)。试计算: (1)基坑开挖土方量; (2)现场留回填土用的土方量; (3)多余土用容量为5m 3 自卸汽车外运,应运多少车次? 解: (1) ()()()()()3 132303102400.52250.521066400.520.5 4.82250.520.5 4.821410.640.5 4.820.5 4.82400.52250.521232.562245925.50() 6 A m A m A m H V A A A m =+??+?==+?+???+?+??=????????=+?+?+?+= ? ? ???? =?++=自然方量 (2) 35925.504025 4.8 1071.91()1.05 V m -??= =自然方量 (3) 外运的土为虚方 36066.986066.98n==12145 V m =?=虚方(5925.50-1071.91)1.25车

填方区 挖方区 1 T 1 T 1 T 1 T 挖方量 (3 m ) 1 W 15 20 18 240 1000 2 W 70 14 110 170 4000 3 W 15 22 120 200 4000 4 W 10 13 80 160 10000 填方量(3 m ) 1000 7000 2000 9000 19000 注:小格内单位运距为m 。 解: 表中可以看出:x 11+x 21+x 31+x 41=1000 x 11+x 12+x 13=1000 ……………… 利用“表上作业法”进行调配的步骤为: (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 步骤1:即先在运距表(小方格)中找一个最小数值,即2170L =,于是先确定 21 X 的 值,使其尽可能地大,即取 21min(1000,4000)1000 X ==。则 1131410 X X X ===,在 空格内画上“×”号,将(1000)填入 21 X 格内; 步骤2:在没有填上数字和“×”号的方格内再选一个运距最小的方格,即4380L =, 让X 43值尽可能的大,即X 43=min(10000,2000)=2000。同时使x 13=x 23=x 33=0。同样将(2000) 填入表1-5中X 43格内,并且在X 13、X 23 、X 33格内画上“×”。 步骤3:按同样的原理,可依次确定x 42=7000,x 12=x 22 =x 32 =0;x 31=300,x 32=x 33 =100,并填入表1-5,其余方格画上“×”,该表即为初始调配方案。 表1-5 土方初始调配方案 填方区 挖方区 1 T 2T 3T 4T 挖方量 (3 m ) 1W 150 200 180 240 1000 × × × (1000) 2 W 70 140 110 170 4000 (1000) × × (3000)

基础工程课后练习答案

根据题目要求,b2=(1.5-0.49)/2=0 ?505m 2-8:解:(1)持力层选择:考虑上部荷载不大,粘土层力学性质较 好,较厚(4.5m ),故初步选择持力层为粘土层。 (2) 基础埋深d :标准冻深1.5m ,设计冻深: Sf 叽 讥=1.5*1.0*0.85*0.9=1.15m 基础的最小埋设深度 d mi n =Z d - h max = 1.15-0.84 = 0.31m 基础深度必须大于0.5m ,可初步设定基础深度为1m (原地面以下) (3) 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粘性土 e = 0.73, I L = 0.48,查规范表得:n b = 0.3, n d = 1.6 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 (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进行修正): f a =f a k d r m (d -0.5) =210 1.6 19 0.5=225.2kPa (4) 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计算基础和回填土重 Gk 时的基础埋深 d=1/2(1 ?0+1?3)=1? 15m 由公式b -士 = 225.2第 1.15 "3,取基础宽度b 为1血。不 需要修正 (5)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基础和回填土重 确定条形基础底面宽为1?5m (6)刚性基础基础高度的确定 ①素混凝土基础:宽高比取1: 1?25 P k = F k G k A 290 34.5 1.5 = 216.3kPa f a ;满足要求。

基础高度》0.505X 1.25=0?63m,取基础高度为0.70m,分两级台阶,每级台阶为350mm ②砖基础:按照两皮一收的砌法,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 (7)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高度的确定 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C20混凝土,ft=1.10N/mm2,钢筋用HPB235级,fy= 210N/mm2 荷载设计值F=1.35Fk=290*1.35=391.5kN/m 基底净反力:pj= - = 3915二261 kPa j b 1.5 1 基础边缘至砖墙计算截面的距离: 6 =丄(1.5 一0.49)= 0.505 2 基础有效高度 21^ 131.80.171m = 171mm 0.7 f t0.7 1100 取基础高度h=250mm h0=250-40-5=205mm( >171mm。 A 4 Q d R M 一Pb2—- 33.28kN *m 2 10.7500 M 33.28 灯06 2 A859mm O.9f y h o 0.9 210 205 1500 - 490 2 60 = 8.4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什么是软件危机?它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使用与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和难题。它包括两方面:如何开发软件,已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增长的已有软件。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 (1) 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常常出现实际成本比估算成本高出一个数量级、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现象。而为了赶进度和节约成本所采取的一些权宜之计又往往损害了软件产品的质量。这些都降低了开发商的信誉,引起用户不满。 (2) 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不满意的现象时有发生。 (3) 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是靠不住的。 (4) 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 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文档资料不全或不合格,必将给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带来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6) 软件成本、软件维护费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7) 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普及的需求。软件危机出现的原因: (1) 来自软件自身的特点:是逻辑部件,缺乏可见性;规模庞大、复杂,修改、维护困难。 (2) 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当:忽视需求分析;认为软件开发等于程序编写;轻视软件维护。 (3) 供求矛盾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面对日益增长的软件需求,人们显得力不从心。 二、假设自己是一家软件公司的总工程师,当把图1.1给手下的软件工程师们观看,告诉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时,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要求在错误进入软件之前就清楚它们是不现实的,并举例说:“如果一个故障是编码错误造成的,那么,一个人怎么能在设计阶段清除它呢?”应该怎么反驳他? 答: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修改付出的代价是很不相同的,在早期引入变动,涉及的面较少,因而代价也比较低;在开发的中期,软件配置的许多成分已经完成,引入一个变动要对所有已完成的配置成分都做相应的修改, 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逻辑上也更复杂,因此付出的代价剧增;在软件“已经完成”是在引入变动,当然付出的代价更高。一个故障是代码错误造成的,有时这种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要修改的成本是很小的,因为这不是整体构架的错误。

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工程经济学概论 1.什么是工程经济学,其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技术?什么是经济?两者间的关系如何?工程经济学为什么十分注意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3.为什么在工程经济分析时要强调可比条件?应注意哪些可比条件? 4.从技术与经济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两方面各举一个实例说明。 1.解答: 工程经济学是运用工程学和经济学有关知识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工程经济分析原理和方法,能够完成工程项目预定目标的各种可行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计算和评价,优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有利的方案,从而为实现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最一般方法,即研究采用何种方法、建立何种方法体系,才能正确估价工程项目的有效性,才能寻求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工程经济分析的对象是具体的工程项目,不仅指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活动中的具有独立设计方案,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工程整体,更包括投入一定资源的计划、规划和方案并可以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独立单位。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为如何通过正确的投资决策使工程活动收到尽可能好的经济与社会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工程技术实践的经济效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方法。 (2)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技术和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 (3)研究工程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推动、最佳结合的规律及实现方法。 2.解答: 技术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将其利用来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手段。在经济学中,经济是指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关系:在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中,经济和技术不可分割,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方向,而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和手段,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经济类学科,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预期产出或者说以等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是工程经济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工程经济学十分注意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3.解答: 因为工程经济分析的实质是对可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要比较就必须监理共同的比较基础和条件。但是各个工程、项目方案总是在一系列技术经济因素上存在着差异,就在方案比较之前,首先考虑方案之间是否可比,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合理可靠的分析结果,因此在工程经济分析时要强调可比条件。 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应注意研究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原则条件,分析各可行技术方案之间可比与不可比的因素,探讨不可比向可比转化的规律及处理办法,以提高工程经济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应遵循四个可比原则: (1)满足需要的可比原则;(2)消耗费用的可比条件;(3)价格指标的可比原则;(4)时间的可比原则。 4.解答: 相互促进: 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先导,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例如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及其商品化,不断提高着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并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武器与手段;经济实力越强,投入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及其商品化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就越大,并为研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更高的要求。 相互制约: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什么是软件危机?它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使用与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和难题。它包括两方面:如何开发软件,已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增长的已有软件。 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 (1) 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常常出现实际成本比估算成本高出一个数量级、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现象。而为了赶进度和节约成本所采取的一些权宜之计又往往损害了软件产品的质量。这些都降低了开发商的信誉,引起用户不满。 (2) 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不满意的现象时有发生。 (3) 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是靠不住的。 (4) 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 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文档资料不全或不合格,必将给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带来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6) 软件成本、软件维护费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7) 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普及的需求。 软件危机出现的原因: (1) 来自软件自身的特点:是逻辑部件,缺乏可见性;规模庞大、复杂,修改、维护困难。 (2) 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当:忽视需求分析;认为软件开发等于程序编写;轻视软件维护。 (3) 供求矛盾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面对日益增长的软件需求,人们显得力不从心。 二、假设自己是一家软件公司的总工程师,当把图1.1给手下的软件工程师们观看,告诉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时,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要求在错误进入软件之前就清楚它们是不现实的,并举例说:“如果一个故障是编码错误造成的,那么,一个人怎么能在设计阶段清除它呢?”应该怎么反驳他? 答: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修改付出的代价是很不相同的,在早期引入变动,涉及的面较少,因而代价也比较低;在开发的中期,软件配置的许多成分已经完成,引入一个变动要对所有已完成的配置成分都做相应的修改, 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逻辑上也更复杂,因此付出的代价剧增;在软件“已经完成”是在引入变动,当然付出的代价更高。一个故障是代码错误造成的,有时这种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要修改的成本是很小的,因为这不是 整体构架的错误。 三、什么是软件工程?它有哪些本质特征?怎样用软件工程消除软件危机? 1993年IEEE的定义:软件工程是:①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②研究①中提到的途径。 软件工程的本质特征: (1) 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程序(软件系统)的构造(2) 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分解问题,控制复杂性(3) 软件是经常变化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软件将来可能的变化 (4) 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因此,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寻求开发与维护软件的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5) 和谐地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6) 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它的用户 (7) 在软件工程领域中是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完成一些工作)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 (1) 对计算机软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软件≠程序) (2) 必须充分认识到软件开发不是某种个体劳动的神秘技巧,而应该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 (3) 推广使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技术和方法 (4) 开发和使用更好的软件工具

工程经济课后答案

工程经济自考辅导书

工程经济 第一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经济要素 1.现金流量图如何绘制。 答:1.画一条带有时间坐标的水平线,表示一个工程项目,每一格代表一格时间单位,时间的推移从左向右。 2.画与带有时间坐标水平线相垂直的箭线,表示现金流量。其长短与收入或支出的数量基本成比例。箭头表示现金流动的方向。箭头向上表示现金流入,箭头向下表示现金流出。

2.何谓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流动资产。 答: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没有物质实体,但却可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资产。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3.固定资产如何估算?流动资金如何估算。 答:固定资产估算方法:1.生产规模指数法。 2.分项类比估算法。 3.工程概算法。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1.扩大指标估算法。 2.分项详细估算法。 4.简述总成本费用由哪几项组成。 答:总成本费用由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 5.总成本费用如何估算? 答:总成本费用估算方法:1.分项估算法。 2.类比估算法。 3.统计估算法。 6.利润总额如何计算? 答: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7.何谓影子价格? 答: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产品不能反映项目的真实投入和产出,这是因为有些产品受国家现时政策的影响,而对另一些产品采取价格限制政策,或由于历史延续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市场价格往往偏离实际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调整市场价格,以使其能够正确反映产品的价值。这种用于经济分析的调整价格,称为影子价格。 第二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1.在进行经济分析时,为什么要强调可比原理?有哪些可比原则? 答:工程经济分析的实质,就是对可实现某一预订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选优,要比较就必须建立共同的比较基础和条件。因为个工程、方案会在一系列技术经济因素上存在差异。所有在方案比较之前,首先考虑方案之间是否可比,如果不可比,要做写可比性的修正计算,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合理可靠的分析结果。 原则:1.满足需要上的可比。 2.消耗费用上的可比。 3.价格指标上的可比。 4.时间上的可比。 2.概述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答:一、反映收益类指标:

控制工程基础课后答案

第二章 2.1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变换 (1)s s s s F 2 32)(23++= (2)4310)(2+-=s s s F (3)1)(!)(+-= n a s n s F (4)36 )2(6 )(2++=s s F (5) 2222 2) ()(a s a s s F +-= (6))14(21)(2 s s s s F ++= (7)52 1 )(+-= s s F 2.2 (1)由终值定理:10)(lim )(lim )(0 ===∞→∞ →s t s sF t f f (2)1 10 10)1(10)(+-=+= s s s s s F 由拉斯反变换:t e s F L t f ---==1010)]([)(1 所以 10)(lim =∞ →t f t 2.3(1)0) 2()(lim )(lim )0(2 =+===∞ →→s s s sF t f f s t )0()0()()()](['2''0 ' 'f sf s F s dt e t f t f L st --==-+∞ ? )0()0()(lim )(lim '2''0f sf s F s dt e t f s st s --=+∞ →-+∞ +∞→? 1 )2()(lim )0(2 2 2 ' =+==+∞→s s s F s f s (2)2 ) 2(1 )(+= s s F , t te s F L t f 21)]([)(--==∴ ,0)0(2)(22' =-=--f te e t f t t 又,1 )0(' =∴f 2.4解:dt e t f e t f L s F st s --?-==202)(11 )]([)( ??------+-=2121021111dt e e dt e e st s st s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2]

2-1 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 ,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处,饱和重度;(2)粘土隔离层,厚2.0m,重度;(3)粗砂, 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0m(取)。问地基开挖深达1m 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若基础埋深,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 【解】(1)地基开挖深1m时持力层为中砂层 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 因为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 (2)基础埋深为1.5m时 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0.5+19×2=4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得: ≤4.8m ; 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6-4.8=1.2m。 2-2 某条形基础底宽b=1.8m ,埋深d=1.2m ,地基土为粘土,内摩擦角标准值=20°,粘聚力标准值=12kPa,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基底以上 土的重度。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 f。 【解】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范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c M d M b M f k c m d b a 29 . 144 12 66 .5 2.1 3. 18 06 .3 8.1 10 51 .0 = ? + ? ? + ? ?= + + =γ γ

2-3 某基础宽度为2m ,埋深为1m 。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 3,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解】 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 kPa f ak 286)250340(15 3015 21250=---+ = 因为埋深大于d=1m>0.5m ,故还需对k f 进行修正。查表2-5,得承载力修正系数0.3=b η, 4.4=d η,代入公式(2-14)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kPa d b f f m d b ak k 6.325)5.01(184.4)33(180.3286)5.0()3(=-??+-??+=-+-+=γηγη 2-4 某承重墙厚240mm ,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荷载m kN F k 180=,拟采用砖基础,埋深为1.2m 。地基土为粉质粘土,318m kN =γ,9.00=e ,kPa f ak 170=。试确定砖基础的底面宽度,并按二皮一收砌法画出基础剖面示意图。 【解】 因为基础埋深d=1.2m>0.5m 故需先进行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查表2-5得 0.1=d η,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为: ()kPa d f f m d ak a 6.1825.02.1180.1170)5.0(=-??+=-+=γη 此基础为墙下条形基础,代入式2-20得条形基础宽度: 13.12 .1206.182180 =?-=-≥ d f F b G a k γm 为符合砖的模数取b=1.2m ,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 8 602240 1200=?-= n 所以按二皮一收砌法的基础截面如图所示: 2-5 某柱基承受的轴心荷载MN F k 05.1=,基础埋深为1m ,地基土为中砂,318m kN =γ,kPa f ak 280=。试确定该基础的底面边长。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 《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论 1.什么是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对开发出的软件很难满意。 (2)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3)一般软件很难维护。 (4)软件生产效率很低。 (5)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大。 (6)软件成本与开发进度难以估计。

(7)软件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的需要。 2.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 (1) 开发人员方面,对软件产品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真正理解软件产品是一个完整的配置组成。造成开发中制定计划盲目、编程草率,不考虑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2) 软件本身方面,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软件是逻辑部件,软件开发过程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造成软件维护困难。 (3) 尤其是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原有软件开发方式效率不高、质量不能保证、成本过高、研制周期不易估计、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3.怎样克服软件危机? (1) 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特别是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努力作到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

(2) 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克服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作法。 (3)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将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使用的软件工具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很好的软件开发支环环境。 总之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4.构成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 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发者的文档资料。 5.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6.软件生存周期为什么划分成阶段? (1) 任何一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不仅独立,而且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困难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