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方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以_紫鑫药业_为例_王研

关联方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以_紫鑫药业_为例_王研
关联方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以_紫鑫药业_为例_王研

紫鑫药业造假案财务分析

紫鑫药业造假案财务分 析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紫鑫药业造假案例的财务分析2011年,中国证券市场迈进弱冠之年后的第一个年份。作为资本市场重要主体——上市公司,也经历了波折丛生,风雨激动的一年。在2011年里创下“神话”业绩的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鑫药业),被质疑伪造上下游客户,虚构人参相关交易,前五大营业客户均是“影子公司”,最终被证监会立案稽查。本次案例主要是对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大报表进行分析,并与该同时涉及人参业务的行业龙头康美药业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是否存在虚假,虚假的程度有多大,虚假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是什么 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吉林省制药生产企业中的后起之秀,1998年5月成立,2007年3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一家集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饮片加工、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经过几年的打拼和发展,紫鑫药业先后获得“吉林省百强民营企业”、“全国中药百强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紫鑫”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吉林省着名商标。紫鑫药业的主导品种以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骨伤类为主,主要产品有活血通脉片、麝香接骨胶囊、醒脑再造胶囊、复方益肝灵片、补肾安神口服液、四妙丸等。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分析的基本原理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个特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财务状况。对其资本结构分析,可以判断其结构的健全和合理与否,可以看出其经济实力和经济基础稳定与否。 1.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具体分析 表1 紫鑫药业近几年资产结构趋势表 从上面表1可以看出,在紫鑫药业的资产结构组成当中,流动资产从稳定在%~%之间忽在2010飙升到%,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也是从%~%,,到2010年急剧下降到%,流动资产比例的增加,意味着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增强,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加强,另外,固定资产比例减少,说明其在缩小规模,将会影响到公司以后的获利能力。这种变动是否符合行业变动趋势这些问题令我们想知道紫鑫药业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变动的原因。 因此,我对紫鑫药业的流动资产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细分,把分析重点放在2010年上。

紫鑫药业审计失败案例分析与思考 审计失败案例

紫鑫药业审计失败案例分析与思考审计失败案例紫鑫药业审计失败案例分析与思考审 计失败案例 话题:审计失败案例审计报告案例分析通报批评药业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改制完成,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往往忽视其基本的质量控制准则,造成审计失败。本文以紫鑫药业为例,对审计失败进行分析与思考。关键词:紫鑫药业审计失败案例分析一、紫鑫药业案情介绍吉林紫鑫药业成立于1998年5月,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上市初期业绩平平,2007年IPO之时,在市场上因竞争力匮乏,销售规模也一直不温不火,业绩更是表现平平。净利润大多在五六千万元左右徘徊。2010年,紫鑫药业因其涉足人参业务创造了惊人的业绩,2010 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 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净利1.73 亿元,同比暴增184%,每股收益0.84 元。2011 年上半年紫鑫药业再掀狂潮,实现营业收入3.7 亿元,净利润1.11 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226% 和325%。2011 年8 月16 日发表在中国证券网的《自导自演上下游客户,紫鑫药业炮制惊天骗局》文章,引爆了紫鑫药业事件。而对紫鑫药业进行审计的中准会计师事务所对其2010年度涉嫌虚假财务报告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执业违规行为惩戒办法》,中注协惩戒委员会决定,给予中准所紫鑫药业审计项目签字注册会计师刘昆、张忠伟通报批评。同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中注协已向中准所发出《整改通知书》,责成中准所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强化总所对分所的管理,限期进行整改,中注协将对其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二、紫鑫药业案例分析(一)缺乏应有的职业怀疑是审计失败的罪魁祸首。职业怀疑态度意味着审计人员保持一种质疑的精神,对所

蓝田审计失败案例

蓝田审计失败案例简析 冯百川08级会计3班200800620098 一、蓝田的背景分析 继银广夏之后,中国股市又一个美丽的肥皂泡破灭了。虽然人们对蓝田股份的垮掉早有心理准备,但“蓝田神话”的凋零仍然让股民们感到浑身发冷。对几年来的股市略做回顾,人们不难发现,从亿安科技到银广夏再到蓝田股份,黑马马失前蹄,神话化为泡影,几乎每一个动听的故事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不知多少中小股民在虚假业绩的引诱下落进了圈套,最后血本无归。 与银广夏“异曲同工”的是,曾以“老牌绩优股”著称的蓝田股份玩的同样是编造业绩神话的伎俩。银广夏所鼓吹的生物萃取不过是画饼充饥,而蓝田股份的渔塘奇迹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说银广夏的“大饼”披着高科技的外衣还难以被轻松识破的话,那么,在常识可及的水产养殖领域,蓝田股份编织的百衲衣应该是很容易就被戳穿的,但是,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亩产值3万元的小圈套和每年数亿元利润的大泡泡却安然无恙,银行的贷款源源流入蓝田股份,股民的血汗钱也涓涓汇入洪湖。如此拙劣的手段就能瞒天过海,不禁让人心生疑窦:到底是整个股市太不理性了,还是大家明知神话是圈套,也要钻进去揩点油水?在股民、庄家、上市公司、监管机构这个链条里,到底谁出了问题? 蓝田股份与银广夏还有另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它们的破灭都是遭到了口诛笔伐。从《九问银广夏》到《银广夏陷阱》,媒体彻底撕开了笼罩在银广夏身上的华丽迷雾,而一篇短短600字、发表在内部杂志上的《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也给了蓝田股份致命的一击,切断了蓝田股份极不健康的资金链。这些文章影响巨大,但其基本策略也不过是分析上市公司的业绩真实性,无须高深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弄清个大概。但捅破这些黑马、神话的显而易见的漏洞,不应该都由传媒来做。 蓝田涉及的贷款数额巨大,相当一部分已经到期或逾期,已注定将被当做坏账处理,其余部分也已无力偿还。因未能如期还款,已经被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起诉。金融机构虽未明确表示对公司停止贷款,但事实上已不向公司提供融资。 了解了蓝田事件,那么蓝田是一个怎样的大公司呢? “蓝田”的全称为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709,其前身为沈阳市三家企业。蓝田的经营范围主要有农副水产品和医药制品两大类,其产品主要销往洪湖、武汉、荆沙、宜昌、岳阳等地区,产品市场覆盖华东、中南、华北、东北和西北五大区域。 1992年10月,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经沈阳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沈体改发[1992]65号文批准,由沈阳行政学院下属的新北制药厂、沈阳莲花大酒店和沈阳市新北副食品商场全部资产发起设立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沈阳市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处的确认结果,将原三家发起人净资产中国有资产1828万元折成1828 万股国家股,委托沈阳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经营;将净资产中属企业法人的资产3525.6万元折成法人股3525.6万股,由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持有;同时向原企业内部职工以1:1.25溢价定向发行1342.4万股。股

审计案例

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5月,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紫鑫药业是一家年轻的企业,吉林省制药生产企业中的后起之秀。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现代中药和中药现代化为目标,在致力于药品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的同时,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并在采购供应、组织生产、药品检验、技术创新、营销网络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中药制药价值链。 公司于1998 年11 月,根据临时股东会通过的增资扩股决议,公司注册资本增资扩股为人民币300 万元。2001 年5 月28 日,公司名称变更为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1 月29 日经证监会证监发行字( 2007) 25 号文核准,同意该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A 股) 1, 690 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 1 元,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9. 56 元。该公司于2007 年3 月2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上市后,2007 年每股收益为0. 74 元, 2008 年为0. 44 元, 2009 年为0. 30 元,呈下降趋势。直到2009 年底,吉林省密集出台了人参产业振兴政策,该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募资约10 亿元进军人参系列化项目。增发完成后,公司具备800 吨的人参深加工能力,形成中成药、人参深加工及精加工两条业务主线,并成为吉林省首批人参药食同源试点企业,有12 个产品获批,其人参产业爆炸性发展,业绩与股价齐飞,被市场称为“股市人参”。2010 年该公司实现营收6. 4 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净利1. 73 亿元,同比暴增184%,每股收益0. 84 元,且10 转10。2011 年上半年紫鑫药业再掀狂潮,实现营业收入3. 7 亿元,净利润1. 1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6% 和325%。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关联方交易在大陆法系国家更多的被作为大股东剥削小股东利益的手段。当上市公司被关联方控制时,关联方交易水平越高,公司经营业绩越差。 紫鑫药业2010 年涉嫌虚假财务报告案,该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动机在于提升股价,实现解禁套现最大化之目的,而内部控制缺陷和审计失职为关联方交易舞弊提供了机会。对 此,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应完善内部控制尤其是高管诚信守法建设,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监管者应进一步加大会计准则、内控规范和审计准则等执行的监管力度,维护公众利益。和以往财务舞弊手段类似,借助关联方交易涉嫌财务造假,是“紫鑫药业”事件的核心。由于关联方交易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不易被发现,一直是独立审计关注的风险领域。然而,直到2011 年紫鑫药业涉嫌财务造假被媒体曝光时,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中准会计师事务所一直出具的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该案例的典型性在于: ( 1) 家族式上市公司管理层隐瞒“自买自卖”重要关联方和关联交易,内控缺失。 ( 2) 涉嫌财务造假的原始发现者是媒体,而非内部审计师,也非注册会计师。 ( 3) “带病”CPA( CPA 曾受过监管部门的处罚) 再次违规,为该公司出具无保留意见的签字。 ( 4) 事后监管,媒体曝光后,证监会立案调查,导致该公司股价大跌,董事长因病辞职。事 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该公司进行质量检查并给予签字CPA 通报批评。 紫鑫药业关联方交易舞弊风险: 动机分析 一般而言财务舞弊动机或压力来自财务稳定性或盈利能力受到不利经济环境、行业状况的威胁,管理层为满足外部预期或要求而承受过度的压力,管理层或治理层的个人利益受到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或状况的影响等。紫鑫药业在2010 年进军人参产业之前,主营产品为四妙丸、活血通脉片、醒脑再造胶囊等医药产品,并且单品种的销售规模较小,没有自己绝对优势的拳头产品,不具有竞争优势。然而2010 年通过与上述客户进行大规模人参贸易后,人参业务旋即成为该公司核心产业, 2010 年人参系列产品收入高达3.6 亿元,成为紫鑫药业第一大营业收入来源,公司2010 年净利润也因人参业务而骤增至1.73 亿元。而在身披“人参”概念之后,紫鑫药业股价自2010 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上扬。 在此背景下,郭氏家族所持紫鑫药业股权的账面财富也呈几何方式倍增,而这,或许是郭氏家族运作.“人参”概念的最直接动力。在2010 年宣布将持股锁定一年后,康平投资所持1. 26 亿股股权( 分红前) 已于2011 年5 月悄然解禁,加上仲维光( 亦是郭春生亲属) 持股于2010 年先行解禁,两者的二级市场套现障碍现已解除。在股价上涨之下,郭春生通过杨录军( 通化市隆盛园法人代表) 所“隐蔽”持有的388 万增发股,也已获得了数千万的浮盈。由此可见,紫鑫药业关联方交易舞弊动机主要来自高管持股解禁变现最大化。而这一动机的实现往往要有机会,紫鑫药业的内部控制缺陷为其借助复杂的自买自卖关联方交易,实现虚假盈利提供了机会,从而影响股价,达到套现最大化目的。

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例

[案例01] 银广夏审计失败案 --案例主题:道德风险\专业判断\职业谨慎 一、案情简介 银广夏股份公司以“倒推”的方法,根据“成本”计算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并据此安排每个月的进料和出货单以及每月、每季度财务数据,同时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实际交纳税金)、伪造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手法: (1) 1999年虚增利润1.7亿元; (2)2000年虚增利润5.2 亿元。 其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出具无保留意见,被移交司法机关侦察,2003年9月16日银川中级法院作出判决: 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注册会计师刘某某、徐某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2年3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二、法院审理 (一)公诉人起诉 1.明知YGX及天津GX的财务报告可能虚假,却未实施有效询证、认证及核查程序; 1)指派的审计人员在对天津GX进行审计时,严重违反审计规定,委托天津GX董博等人代替审计人员向银行、海关等单位进行询证,致使董博得以伪造询证结果; 2)两位会计师在不辨真伪、不履行三级复核有关要求的情况下,仍先后为银广夏出具了1999年度、2000年度“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银广夏虚假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 2.具备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中介机构人员 2)主观要件:属于主观故意 3)客体要件:中介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 提供虚假证明 (二)会计师答辩 1.起诉书认定的注册会计师明知财务报表“可能虚假”就存在主观推定; 2.检察机关随意不能以“可能“为理由办案,否则严重当事人合法民权益; 3 .现有审计技术手段难以发现公司系统化造假; 4.会计师行为不具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主观故意要件 1)没有明知行为 2)没有串通舞弊 3)没有证据证明“明知” (三)法院的判决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三、失败原因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大家为何还拼命造假?事实上,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审核者之所以没有发现企业粉饰业绩及财务造假,其根原归纳为二:一是无知(即缺乏知识),二是无能(即有知识而不为),无知之错可以补救原谅,无能之错绝不姑息。这其中的要害是态度问题,审核者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干这项工作的要求标准是什么,唯有端正态度,才能谈得上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现列举如下: 1.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获得上市“圈钱”资格; 2.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获得了上市资格的公司能够以更高的发行价格来发行新股; 3.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上市公司顺利地取得再融资的资格并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再“圈钱”; 4.通过财务造假,可以推高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让大小非顺利高价套现,远走高飞。 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力非常大,那是犹如“力比多”失调般的冲动。另外,目前的现实环境对造假者处罚都非常轻,其造假成本之低已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比如,对于通过财务造假的上市者,法律只是对其予以罚款了事,而且罚款金额不超过募资金额的5%,这可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还低得多。 比如,对于帮助财务造假的事务所和CPA,几乎没什么处罚,事情败露后,很多时候是这些造假所主动被合并到更大一点的事务所去了,人还是那些人。

比如,对于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证券法》规定可以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但这样的法律规定从未得到贯彻执行。 正因为处罚如此之轻,中国股市造假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有不包庇造假者,进而对造假者实施严刑峻法,中国的股市才有希望,才不会彻底沦落为让老百姓痛恨的“圈钱市”。 以下是常见的造假方式和审查重点: 1、虚增中介费用。 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税,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是在账面没法体现的,这个钱一般是老板自已掏。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还得要回来,怎么办。一是保荐机构把发票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上市后想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2、虚增收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的名字,这样的公司问题最大,所以去年证监会专门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个文件。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002118,股吧),绿大地等。在A股诸多财务陷阱之中,虚增利润是最常见的手法。通过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精心打造了一个骗局。比如绿大地的具体操作手法为:一、将公司的名称加入生物科技的字样,以迎合市场和投资人的喜好;二、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的公司,利用其掌控的银行账户,操纵资金运作;三、伪造合同、发票和工商登记资料,虚构交

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 ——紫鑫药业财务造假及审计分析 审计学周五5-7节第2组小组成员: 蓝巧张诗源谯雯玥黄晓欢姜卉萌周姝娟 林子井云鹏徐嘉鑫唐海钦李传睿颜士雄

目录 1公司及案例简介 (3) 2造假手段分析 (4) 2.1关联交易 (4) 2.2虚增利润 (8) 2.3虚增资产 (10) 2.4操纵股价 (11) 3造假原因分析 (12) 3.1外部原因分析 (12) 3.2内部原因分析 (13) 4案例启示 (14) 4.1政府 (14) 4.2紫鑫药业 (15) 4.3中准所 (16)

1公司及案例简介 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5月成立,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紫鑫药业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中药材种植业务,以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骨伤类中成药为主导品种。 2007年3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由于产品规模不大,同时产品缺乏特色,紫鑫药业一直业绩平平,在资本市场也不为投资者所注意。但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人参贸易和人参深加工概念炒作,公司业绩开始一飞冲天,实现营业收入6.4亿,同比增长151%,净利润1.73亿,同比增长184%。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亿元,净利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6%和325%。紫鑫药业凭借其惊人业绩为众多券商推荐,股价一路飙升。 但好景不长,由于公司战绩太过辉煌,引来了不少媒体的怀疑,最终《上海证券报》的调查结论揭露了这神话般业绩的真实面孔——关联交易,自买自卖。一时间,紫鑫药业成为了投资市场惹人非议的焦点,被质疑是“第二个银广夏”,而关于它财务造假和审计失败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2011年10月19日,紫鑫药业因涉嫌关联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最终被证监会立案稽查。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例分析及审计策略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例分析及审计 策略 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例分析及审计策略---------以吉林紫鑫药业为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频频出现管理舞弊案例,使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类事件不仅引起股东和其他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导致资本市场秩序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及相应的审计对策,对于提高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对遏制此起彼伏的舞弊案件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五种常用方法:关联方交易舞弊、掩饰交易或事实舞弊、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资产重组舞弊、地方政府援助舞弊,并以吉林紫鑫药业2010年涉嫌管理舞弊案为例,采用案例研究分析方

法,得出它借助于集团控股,利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缺陷,成立壳公司,进行自买自卖关联方交易的真相,从而揭示管理舞弊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通过此案例的审计不足对改善管理舞审计对策提出五点建议,包括:保持适当的职业质疑、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正确评审内部控制、有效地利用分析性复核。关键词:管理舞弊紫鑫药业审计对策1、引言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在有效性、市场法规等方面的逐步完善,资本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随着资本市场上的资金量、投资者数量的增加,上市公司扮演的角色显得更加重要,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无形之中加重了上市公司的压力;同时,对于处在盈亏边缘的上市公司来说,加重了发生管理舞弊的可能性。管理舞弊是指管理当局故意通过具有严重误导性质的财务报表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行

紫鑫药业舞弊的内部控制视角分析

紫鑫药业舞弊的内部控制视角分析 紫鑫药业舞弊的内部控制视角分析 080107123 刘江涛指导教师:许国艺副教授 一、紫鑫药业的基本情况。 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鑫药业,股票代码002118)成立于1998年5月,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前身系通化紫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于1998年5月25日由敦化市康平保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敦化市吉泰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紫鑫药业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中药材种植业务,以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骨伤类中成药为主导品种,主要产品有活血通脉片、麝香接骨胶囊、醒脑再造胶囊、复方益肝灵片、补肾安神口服液、四妙丸等。公司目前生产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溶液剂、合剂和锭剂,全部剂型的生产车间均已获得药品GMP认证。在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中,其中有21种药品被列入OTC品种,甲类品种18种,乙类品种3种,补肾安神口服液为本公司独家生产OTC品种;有29种药品品种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甲类品种8种,乙类品种21种,四妙丸为本公司独家生产品种;醒脑再造囊、活血通脉片、复方益肝灵片、锁阳补肾胶囊、四妙丸是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活血通脉片和消炎利胆片是国家级优质优价产品。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中药制药价值链。 2001年5月28日,该公司名称变更为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4月1日,进行增资扩股,转增后的股本总额为人民币50,623,0001>.00元。公司2006年9月25日提交公开发行股票申请,2007年1月29日经中国证监会同意该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69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

A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A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开场导语:杨老师好,同学们好!满怀无比激动与忐忑的心情我们又再一次上台了。因为案例教学这种方式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我们这下面收集、整理资料,然后通过我们的语言表达与同学们分享我们的所学所感。但是又害怕说得不好而辜负了大家的期望。所以,我们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在我们接下来的案例分析中,请同学们认真倾听,如果我们说得好,就请同学们以你们热烈的掌声对我们表示肯定,如果我们说不好,也请同学们以你们真诚的掌声对我们进行鼓励!因为我们很看重这次案例分析,并不是敷衍了事。同学们对我们的肯定或是鼓励都是我们完成这次案例的最大动力! 案例背景:A公司于1993年度发行3000万普通股票,并于1994年6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从1993年改制上市至2000年,该公司一直委托甲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历年的年度会计报表。其中1999年至2000年,A公司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是由甲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张某和李某两人负责签发的。甲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相关签字注册会计师由于在对A公司1999年和2000年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为A公司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未能发现A公司的虚构利润问题,存在重大过失,先是没能通过2001年度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年检,随后于2002年2月份被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给予撤销会计师事务所和吊销相关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行政处罚。 鉴于A公司虚构利润主要发生在1999年及2000年,因此,我们根据有关资料,对甲会计师事务所1999年和2000年的审计失败情况进行分析。 甲会计师事务所对A公司年报进行审计的主要情况: 1.没有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由于A公司是甲会计师事务所的长期客户,因而这两年的审计均没有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据了解,双方口头约定的审计收费为人民币50万元,2000年审计费用由于A公司虚构利润案受到中国证监会的稽查而没有收到。 2.客户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时间很仓促,且集中在工厂停工停产期间。 据了解,A公司这两年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均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每年的春节前完成,例如1999年年审的外勤(出差,到其他区域对财务进行审核、查账)时间是2000年1月16日至22日,内勤(整理各种凭据、表格、单据等)整理时间是1月25日至29日;2000年审计报告日是2001年2月13日,审计时间的安排非常紧促。并且在外勤审计时恰好工厂停

安达信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安达信审计失败案例 如果说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第一道闸门,那么,独立审计就是防范重大会计差错和舞弊的最后一道防线。独立审计存在的理由是为了满足公司的高管人员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有效利用会计信息的共同需要。高管人员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潜在的利益冲突,高管人员有提供低质量甚至是不实会计信息的动机,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又缺乏足够的资源和专业知识验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伪,因此需要由独立的第三方即注册会计师对高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并对财务报表发表专业意见,以缓解信息劣势对利益相关者的潜在负面影响。但是,当高管人员提供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包括由于财务舞弊引起的错报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在鉴证过程中未能发现这些错报漏报,仍对财务报表的整体公允性发表无保留审计意见时,审计失败就出现了。 重大审计失败的常见原因包括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失效或高管人员逾越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通同舞弊、缺乏独立性、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怀疑。尽管世界通信公司存在前所未有的财务舞弊,其财务报表严重歪曲失实,但安达信会计公司至少从1999年起一直为世界通信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就目前已经披露的资料看,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财务舞弊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过失审计责任。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审计,将是一项可载入史册的典型的重大审计失败案例。 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审计失败,主要归于以下四个方面: 安达信缺乏形式上的独立性 根据世界通信2002年4月22日提供的“征集投票权声明”(Proxy Statement),安达信2001年共向世界通信收取了1680万美元的服务费用,其中审计收费440万美元、税务咨询760万美元、非财务报表审计(主要是外包的内部财务审计)160万美元、其他咨询服务320万美元。自1989年起,安达信一直担任世界通信的审计师,直到安然丑闻发生后,世界通信才在2002年5月14日辞退安达信,改聘毕马威。安达信在过去10多年既为世界通信提供审计服务,也向其提供咨询服务。尽管至今尚没有充分的权威证据证明同时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可能损害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但2002年7月30日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代理记账和内部审计等9项咨询服务所作出的禁止性规定以及对税务咨询所作出的限制性规定,至少说明社会公众和立法部门对兼做审计和咨询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担忧。此外,世界通信历来是安达信密西西比杰克逊(世界通信总部所在地)分所最有价值的单一客户,这一事实不禁让人对安达信的独立性存有疑虑。杰克逊分所的设立,目的是为了“伺候”和保住世界通信这一给安达信带来不菲审计和咨询收入的客户。这种情况下,杰克逊分所的安达信合伙人难免会对世界通信不规范的会计处理予以“迁就”。对世界通信的主审合伙人而言,丢失这样一个大客户,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安达信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怀疑 安达信向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门提供的1999至2001年审计工作底稿表明,安达信在这三年里一直将世界通信评估为具有最高等级审计风险的客户。在编制1999至2001年度审计计划时,安达信对世界通信审计风险的评估如表1所示。

舞弊案例2017年第4期——新大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广东省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目录 一、新大地造假背景 (1) (一)公司基本情况 (1) (二)公司产品、行业、业务情况 (1) 1、公司主要产品 (1) 2、公司所处的行业及行业的上下游 (1) 3、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 (2) 二、新大地造假基本情况介绍 (3) (一)发现财务造假的线索 (3) (二)财务造假的特点和手段 (4) 1、通过多种手段虚增利润 (4) 2、虚构资金流、利润及固定资产造假 (4) (三)财务造假的时间跨度和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 (5) (四)财务造假涉及的主要内容 (6) 1、关联交易进行财务造假 (6) 2、虚增资产 (7) 三、证监会处罚意见中提及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的缺失和不到位 (7) (一)没有对毛利率异常波动进行适当分析 (7) (二)没有对新大地客户实施实地访谈 (7) (三)大华所提出申辩理由及证监会的答复 (7) 1、大华所提出申辩理由 (7) 2、证监会对大华所的答复 (7) 四、舞弊风险迹象分析 (8) (一)、经营发展趋势与行业格局不符 (8)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可能存在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 (8) (三)企业关键财务指标与行业平均指标不符 (9) (四)存在舞弊动机及压力 (10) 五、审计应对措施 (10) (一)针对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发生认定、准确性认定实施分析程序 (10) (二)针对应付职工薪酬的存在认定、准确性认定实施分析程序和检查程序 (12) (三)核查主要客户和供应商,识别未披露的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 (12) 六、案例总结和建议 (13) (一)案例总结 (13) (二)建议 (13)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_紫鑫药业事件_案例分析_吕艳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紫鑫药业事件”案例分析 ◎文/吕 艳 摘 要:中小企业与市场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如何,决定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指数,对国计民生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仍然存在规模小、资金少、信用缺失、会计信息失真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严重的损害了企业股东的利益,同时也危害了国家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因此,这就需要规范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做好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工作,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企业的规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策 一、引言 会计信息是指所有涉及资金往来的单位通过报表、附注等形式向外界提供本单位财务、经营状况的信息。会计信息发挥的作用影响宏观经济调控,又在微观经济管理中起到较大比例的作用。任何单位所披露的会计信息都是在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它的准确及完整性都关系着结果的可靠性。与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甚至与国家财政收支和合理安排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会计信息失真对个人利益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近几年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弊端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市场经济的前进步伐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目前,我国政府就会计信息披露和披露会计信息质量等问题,颁布了多项法规制度,目的是为了给我国的会计信息制度的改善和虚假会计信息的杜绝提供保障。但如今中国的经济中,会计信息的失真已达到了严重的地步,对社会经济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二、回顾“紫鑫药业” 在我国证劵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已经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问题。我国银广厦、科大创新等公司在会计方面的造假,让投资者在投资方面更加缺乏信心,让民众出现了困扰,让社会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仅存在某一方面,而是多方面的因素。本文以“紫鑫药业”为例,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策展开讨论,从而得出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方法,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对“紫鑫药业”认识 紫鑫药业是一家起步相对较晚、发展年限不长的企业,是吉林省制药生产企业中年轻企业,前身即紫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月29日经中国证?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于2007年3月2日在深圳证?交易所上市。在“紫鑫药业”生产和销售的所有产品中,其中21种药品被列入了OTC品种。另外的29种药品品种被列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 药品目录》。 (二)“紫鑫药业”事件由来 “紫鑫药业”之前一直都是闻名全国的,受到全国的认可,却不知道原来紫鑫药业自上市以来涉足人参业务后业绩 十分突出。2010年实现了营业收入6.4亿元,同年增长了151%,实现净利1.73亿元,同比大增184%。不仅仅如此,2011上半年,紫鑫药业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实现净利1.11 亿元,同比增长226%和325%。可想而知,业绩的升高,肯定 带来股价的飙升。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一年多时间暴涨了300%,在此期间公司成功高价增发,再融资10亿元。如今我 们得知,紫鑫药业惊人的业绩的背后却是“空卖空买”的“人 参骗局”、“自导自演”大客户,这是一个多么让人难以置信的 骗局,以人参作为交易的手段,布置了混乱的客户关系,制造 不存在的客户人群关系。这是一个让人觉得离谱的违法手段, 借助吉林人参的政策,没有合理利用人参的长处,反而隐瞒了 交易的客户关联,进行了自买自卖的非法行为。经过全面的调查,发现紫鑫药业在2010年和2011年中报中净利润分别增大184%、325%。事情没有表面上看得这么简单,在2010年公司 的总收入是2.3亿元,但被调查出来的结果显示与紫鑫药业交 易比重最大的五个客户均直接指向紫鑫药业实际控制人郭春生 或其家族。从之前的报表中,并未出现五大客户的相关联的报表,他们在紫鑫药业采购的金额和紫鑫药业在报表中所呈现出 来的格格不入,相差甚远。这让我们更加的确定了紫鑫药业的 骗局。 三、分析“紫鑫药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利益驱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紫鑫药业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只在乎公司本身的利益,而无顾投资者的利益,从而来提高自己公司本身的股价。 自导自演了一出空壳公司、不相关的客户关系等非法的游戏, 来欺骗投资者。公司的发股和配股的关键在于公司的净资产收 益率,而紫鑫药业三年内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10%,这 是也自买自卖的结果。紫鑫药业的会计人员、公司内部人员协 同会计事务所刘昆、张忠伟两位会计师一起作假,公司配合, 从而呈现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公司的会计信息与公司的会计人员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会 计信息的失真,也是跟会计人员有关系的,可能会计信息的 失真未必是公司的会计人员所导致的,但是也是会计人员的失 职所造成的。会计人员经常在压力之下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但是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表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严重缺失。 (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May.2013 17 Accountant

紫鑫药业造假案财务分析要点

紫鑫药业造假案例的财务分析 2011年,中国证券市场迈进弱冠之年后的第一个年份。作为资本市场重要主体——上市公司,也经历了波折丛生,风雨激动的一年。在2011年里创下“神话”业绩的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鑫药业),被质疑伪造上下游客户,虚构人参相关交易,前五大营业客户均是“影子公司”,最终被证监会立案稽查。本次案例主要是对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大报表进行分析,并与该同时涉及人参业务的行业龙头康美药业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是否存在虚假,虚假的程度有多大,虚假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是什么 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吉林省制药生产企业中的后起之秀,1998年5月成立,2007年3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一家集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饮片加工、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经过几年的打拼和发展,紫鑫药业先后获得“吉林省百强民营企业”、“全国中药百强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紫鑫”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吉林省著名商标。紫鑫药业的主导品种以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骨伤类为主,主要产品有活血通脉片、麝香接骨胶囊、醒脑再造胶囊、复方益肝灵片、补肾安神口服液、四妙丸等。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分析的基本原理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个特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财务状况。对其资本结构分析,可以判断其结构的健全和合理与否,可以看出其经济实力和经济基础稳定与否。

1.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具体分析 表1 紫鑫药业近几年资产结构趋势表 从上面表1可以看出,在紫鑫药业的资产结构组成当中,流动资产从稳定在41.92%~48.23%之间忽在2010飙升到82.16%,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也是从52.59%~39.52%,,到2010年急剧下降到10.02%,流动资产比例的增加,意味着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增强,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加强,另外,固定资产比例减少,说明其在缩小规模,将会影响到公司以后的获利能力。这种变动是否符合行业变动趋势?这些问题令我们想知道紫鑫药业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变动的原因。 因此,我对紫鑫药业的流动资产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细分,把分析重点放在2010年上。 2.流动资产结构分析 在公司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应收债权和存货三项最为重要。一般而言,公司持有货币资金的目的是支付,债权和存货是为周转准备的。 表2 紫鑫药业近几年流动资产结构趋势表 从表2以看出,紫鑫药业的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也是由38.87%下降至

审计学案例分析实施报告

.. 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 ——紫鑫药业财务造假及审计分析 审计学周五5-7节第2组小组成员: 蓝巧张诗源谯雯玥黄晓欢姜卉萌周姝娟

林子井云鹏徐嘉鑫唐海钦李传睿颜士雄 目录 1公司及案例简介 (3) 2造假手段分析 (4) 2.1关联交易 (4) 2.2虚增利润 (8) 2.3虚增资产 (10) 2.4操纵股价 (11) 3造假原因分析 (12) 3.1外部原因分析 (12) 3.2内部原因分析 (13) 4案例启示 (14) 4.1政府 (14) 4.2紫鑫药业 (15) 4.3中准所 (15)

1公司及案例简介 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5月成立,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紫鑫药业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中药材种植业务,以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骨伤类中成药为主导品种。 2007年3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由于产品规模不大,同时产品缺乏特色,紫鑫药业一直业绩平平,在资本市场也不为投资者所注意。但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人参贸易和人参深加工概念炒作,公司业绩开始一飞冲天,实现营业收入6.4亿,同比增长151%,净利润1.73亿,同比增长184%。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亿元,净利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6%和325%。紫鑫药业凭借其惊人业绩为众多券商推荐,股价一路飙升。 但好景不长,由于公司战绩太过辉煌,引来了不少媒体的怀疑,最终《上海证券报》的调查结论揭露了这神话般业绩的真实面孔——关联交易,自买自卖。一时间,紫鑫药业成为了投资市场惹人非议的焦点,被质疑是“第二个银广夏”,

紫鑫药业:2010年年度审计报告 2011-03-30

第十节财务报告 中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Zonzun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o., Ltd. 审计报告 2010年12月31 合并现金流量表和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 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贵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 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 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 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 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 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 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贵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贵公司2010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0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刘昆 中国·北京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学案例分析报告 ――紫鑫药业财务造假及审计分析 审计学周五5-7节第2组小组成员:

蓝巧张诗源谯雯玥黄晓欢姜卉萌周姝娟

林子井云鹏徐嘉鑫唐海钦李传睿颜士雄 1公司及案例简介 (3) 2造假手段分析 (4) 2.1关联交易 (4) 2.2虚增利润 (8) 2.3虚增资产 (9) 2.4操纵股价 (10) 3造假原因分析 (11) 3.1外部原因分析 (11) 3.2内部原因分析 (12) 4案例启示 (13) 4.1政府 (13) 4.2紫鑫药业 (14) 4.3中准所 (14)

1公司及案例简介 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5月成立,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紫鑫药业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中药材种植业务,以治疗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骨伤类中成药为主导品种。 2007年3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由于产品规模不大,同时产品缺乏特色,紫鑫药业一直业绩平平,在资本市场也不为投资者所注意。但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人参贸易和人参深加工概念炒作,公司业绩开始一飞冲天,实现营业收入6.4亿,同比增长151%,净利润1.73亿,同比增长184%。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亿元,净利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6%和325%。紫鑫药业凭借其惊人业绩为众多券商推荐,股价一路飙升。 但好景不长,由于公司战绩太过辉煌,引来了不少媒体的怀疑,最终《上海证券报》的调查结论揭露了这神话般业绩的真实面孔一一关联交易,自买自卖。一时间,紫鑫药业成为了投资市场惹人非议的焦点,被质疑是“第二个银广夏”,而关于它财务造假和审计失败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2011年10月19日, 紫鑫药业因涉嫌关联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最终被证监会立案稽查。

红光实业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红光实业审计失败案例分 析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本科生毕业论文 红光实业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院系名称会计学院 姓名 学号 专业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 2013年4月25日 摘要 审计是在一定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出现时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又因受措经济责任关系的发展而发展。审计通过揭露和制止、处罚等手段 , 来制约经济活动中各种消极因素 , 有助于各种经济责任的正确履行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不成熟,审计程序也存在许多需要修订的的地方,所以,审计失败便不可避免了,审计失败的发生,首先影响的是审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并在总体上制约市场运行效率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当然,审计失败也会殃及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本文由红光

实业会计造假引发审计失败事件入手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审计失败的原因,并对 政府、企业、事务所及会计师个人分别提出避免审计失败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会计造假;审计失败;红光实业;建议 Abstract Entrusted with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is in a certain relationship occurs based on the needs of economic supervision, and because the measures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relations and development. Audit through expose and stop, punishment, to constraints of various negative factors in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help to correctly fulfill various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Because our country economic system is not yet mature, there are also many need to revise the audit procedures, audit failure is inevitable and, therefore, audit failure happened, first of all affected is audit information user's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and constraints on the overall market efficiency and soci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effect. Audit failure, of course, will also affect the accounting industry's survival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udit failure caused by Hongguang Electronic industrial accounting fabrication incident of combination with related literature data analysis, sums up the causes of audit failure, and enterprises to the government office and accounting personal relevant Suggestions to avoid audit failure respectively Key Words: A ccounting fabrication;Audit failure;Hongguang Electronic Industri;Suggestions 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