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计算土方量教程

ArcGIS计算土方量教程
ArcGIS计算土方量教程

使用ArcGIS计算土方量教程1.创建现状TIN

结果数据:2.创建设计TIN

结果数据:

注意:现状TIN和设计TIN构建时候的坐标系不同,设置坐标系见最后的注意事项第1点,就是import(导入)那步骤,现状TIN构建时选择高程点数据或者等高线数据,设计TIN构建时候选择洱海面数据

3.TIN转栅格

改成你要存的数据库,注意中间不要有汉字

结果数据(设计TIN转栅格的同理)

4.裁剪现状TIN转成的栅格

结果数据:

5.计算土方量

结果数据:

投影问题注意事项:

一定要保持一致,可用下面的步骤进行统一。

上图点黄色后点import(导入)出现下图

上图中您要借用哪一个数据的投影信息,就点哪个数据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³/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 -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 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 圆r-半径d-直径C =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 S =πr2×(a/360) 弓形l-弧长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R-外圆半径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D-长轴S=πDd/4 d-短轴 土建工程师应掌握的数据2010-03-27 11:05 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 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 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 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 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 计算公式:

工程量计算规则-土石方工程、桩基工程

工程量计算规则-土石方工程、桩基工程 土石方工程 一、平整场地工程量:建筑物(或构筑物)按底层建筑面积计算,围墙按中心线每边各增加 700mm计算,道路及室外沟、管道不计算平整场地。二、挖掘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 按下列规定以图示挖掘体积计算: 1.沟槽、基坑、土方划分: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 长大于槽宽3倍以上的为沟槽;基坑底面积在20 m2以内的为基坑;沟槽底宽3m以外或坑底面积20 m2以外的为土方。2.放坡: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设计没有规定的且符合下表规定的,按下表系数计算放坡,否则不计算放坡。放坡系数表土壤类别放坡起点(m)人工挖土机械挖土 在坑内作业在坑上作业 一、二类土1.20 1 : 0.50 1 : 0.33 1 : 0.75 三类土1.50 1 : 0.33 1 : 0.25 1 : 0.67 四类土2.00 1 : 0.25 1 : 0.10 1 : 0.33 注:①土壤类别不同的,分别按其放坡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② 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有作基础垫层的,放坡自垫层上表面计算。 3.挖沟槽、基坑(土方)需支挡土板的,挖土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土方)底宽,单面加 100mm双面加200mm计算。挡土板面积按垂直支撑面积计算,单面支挡土板的工程量按单 面计算,双面支挡土板的工程量按双面计算。支挡土板的不得再计算放坡土方工程量。 5.挖沟槽:①挖沟槽长度,内外墙均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 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②沟槽与独立基坑或土方(满堂基础)连接的,其长度时应减去独立基坑或土方的下底宽度(包括工作面尺寸,不扣除放坡交接重复部分)。6.挖管道地沟: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规定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的,可按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人工平整场地: S=S底+2*L外+16 二、挖沟槽: 1. 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数 类别放坡起点人工挖土机械挖土 坑内作业坑上作业 一、二类别 1: 1: 1: 三类土 1: 1: 1: 四类土 1: 1: 1: 一、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 (一)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8)。 图1—8基坑土方量计算图1—9基坑土方量计算 V=H*(A'+4A+A'')/6 H ——基坑深度(m)。

A1、A2——基坑上下两底面积(m2)。 A0 ——基坑中截面面积(m2)。 二、计算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 ①四棱柱法 A、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方时(图1—16),其挖方或填方体积为: 式中:h1、h2、h3、h4、——方格四个角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以绝对值带入(m); a ——方格边长(m)。 图1—16 角点全填或全挖;图1—17角点二填或二挖;图1—18角点一填三挖 B、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图1—17),其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 C、方格三个角点为挖方,另一个角点为填方时(图1—18), 其填方体积为: 其挖方体积为: ②三棱柱法 计算时先把方格网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图1—19) 图1—19 按地形方格划分成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 A、当三角形三个角 点全部为挖或填时(图1—20a), 其挖填方体积为: 式中: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

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讲解学习

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小蚂蚁算量工厂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小蚂蚁算量工厂根据自己的经验,详细总结了土方工程、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其中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非常详细,还有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一、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挖基坑 V=(a+2c+kh)*(b+2c+kh)*h+1/3k2h3 a=长底边 b=短底边 c=工作面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数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 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 =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o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o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

土方工程量计算说明

土方工程量计算说明 一、土壤、岩石分类详见本章工程量计算规则中的“土壤及岩石(普氏) 分列表。 二、土方项目是按干土编制的,干、湿土的划分以地质勘测资料为准,含 水率≥25%时为湿土。人工挖湿土时,乘以系数1.18;机械挖土时,人工、机械 乘以系数1.15。 三、土石方工程有关项目的划分: 1.土方工程 平整场地:平整场地系指厚度在±30 ㎝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超出上 述范围的土、石方按挖土方和石方计算。 土方:挖土厚度在30 ㎝以上,坑底宽度在3m 以上及坑底面积在20 ㎡以上 的挖土为挖土方。 沟槽:槽底宽度在3m 以内,且槽长大于槽宽三倍的为沟槽。 地坑:底面积在20 ㎡以内的挖土为挖地坑。 六、人工土石方 1.人工挖土方、挖沟槽、地坑项目深度最深为6m,超过6m 时,超过部分土 方量套用6m 以内项目乘以系数1.25。 2.人工挖淤泥、流砂深度超过1.5m 时,超过部分工程量按垂直深度每1m 折合成水平运距7m 计算,深度按坑底至地面的全高计算。 3.在挡土板支撑下挖土方时,按实际挖土体积,人工乘以系数1.43。 4.人工挖桩间土方时,按实际挖土方体积(扣除桩所在体积)人工乘以系 数1.50。 5.场地竖向布置挖、填、找平土方时,不再计算平整场地工程量。 6.回填灰土适用于地下室墙身外侧的回填、夯实。 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土方体积的计算,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计算。 二、建筑物、构筑物及管道沟挖土按设计室外地坪以下以“m3”计算。设计室外地坪以上的挖土按山切土计算。 三、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底面积(包括外墙保温板)计算,包括基础的底层阳台面积。围墙按中心线每边各增加1m 计算。道路及室外管道沟不计算平整场地。四、外墙沟槽长度按图示尺寸的中心线计算;内墙沟槽长度按沟槽净长线计算。其突出部分应并入沟槽工程量内计算。 土方工程放坡系数表 放坡起点,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灰土垫层有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无垫层的由

土方工程量计算(含计算案例)

1.2 土方工程量计算 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计算土方的工程量。但是各种土方工程的外形有时很复杂,而且不规则。一般情况下,将其划分成为一定的几何形状,采用具有一定精度而又和实际情况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1.2.1 基坑和基槽土方工程量计算 1.基坑 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的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2)。即: )4(6 201A A A H V ++= (1-9) 式中 H —基坑深度(m ); 1A 、2A —基坑上、下的底面积(m 2) 0A —基坑中截面的面积(m 2) 图1-2 基坑土方量计算 2.基槽 基槽和路堤管沟的土方量可以沿长度方向分段后,再用同样方法计算(图1-3)。即: )4(6 201A A A L V i i ++= (1-10) 式中 i V —第i 段的土方量(m 3); i L —第i 段的长度(m )。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总V : ∑=i V V 总 图 1-3 基槽土方量计算 1.2.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场地平整是将现场平整成施工所要求的设计平面。场地平整前,首先要确定场地设计标高,计算挖、填土方工程量,确定土方平衡调配方案,并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期限,土的性质及现有机械设备条件,选择土方机械,拟订施工方案。

1.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 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满足建筑规划和生产工艺及运输的要求; ②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 ③场地内的挖、填土方量力求平衡,使土方运输费用最少; ④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场地的设计标高一般应在设计文件中规定,如果设计文件对场地设计标高无明确规定和特殊要求,可参照下述步骤和方法确定: (1)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的原则是场地内挖、填方平衡,即场地内挖方总量等于填方总量。如图1-4所示,将场地地形图划分为边长 a=10~20m 的若干个方格。每个方格的角点标高,在地形平坦时,可根据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用插入法求得;当地形起伏较大(用插入法有较大误差)或无地形图时,则可在现场用木桩打好方格网,然后用测量的方法求得。 按照挖、填平衡原则,场地设计标高可按下式计算: (a ) (b ) 图1-4 场地设计标高计算简图 (a )地形图上划分方格;(b )设计标高示意图 1-等高线;2-自然地面;3-设计标高平面;4-自然地面与设计标高平面的交线(零线) )4 (22 2112112 20H H H H a Na H +++=∑ (1-11) 根据式(1-11)可以推得: N H H H H H 4)(22211211 ∑+++= (1-12a ) 由图1-4可见,11H 是一个方格的角点标高;12H 、21H 是相邻两个方格公共角点标高;22H 则是相邻的四个方格的公共角点标高。如果将所有方格的四个角点标高相加,则类似11H 这样的角点标高只加一次,类似12H 的角点标高加两次,类似22H 的角点标高要加四次。因此,

道路路基工程量计算规则

道路路基工程量计算规则 ——小蚂蚁算量工厂道路路基工程量计算规则是道路土方工程的一部分,工程算量中土石方体积的计算,除定额中另有说明者外,土方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夯)实后的体积计算;石方爆破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下面小蚂蚁算量工厂就详细介绍下道路路基工程量计算规则。 1、土石方体积的计算。除定额中另有说明者外,土方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夯)实后的体积计算;石方爆破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当以填方压实体积为工程量,采用以天然密实方为计量单位的定额时,所采用的定额应乘以表5-2中所列系数。 表5-2中运输栏目的系数适用于人工挖运土方的增运定额和机动翻斗车、手扶拖拉机运输土方、自卸汽车运输土方的运输定额;普通土栏目的系数适用于推土机、铲运机施工土方的增运定额。 2、下列数量应山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并人路基填方数量内计算。 ①清除表土或零填方地段的基底压实、耕地填前夯(压)实后,回填至原地面标高所需的土、石方数量。

②因路墓沉陷需增加填筑的土、石方数量。先计算天然上因压实而产生的沉降量h碾压天然土地面的面积乘以沉降量就是需增加的填方数量。即 计算出的Q值应计入设计填方数量。 ③路基因加宽所应增加的土石方数量。填筑路堤时,为保证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一般在施工时需超出设计宽度填筑,采用机械碾压时,路基每边加宽的填筑宽度视路堤填筑高度而定,通常在20~50cm之间,路基加宽填筑部分如需清除时,按土方运输定额计算。 需填宽的土方量一般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宽填土方量=填方区边缘全长X边坡平均坡长X宽填厚度(6-3) 3、路基加宽填筑部分如需清除时,按刷坡定额中普通土子目计

道路设计中土方工程量计算技巧

道路设计中土方工程量 计算技巧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道路设计中土方工程量计算技巧 作者:不详更新时间:2012-6-16 13:25:54 摘要: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工程造价、工程所的用工量,可以说土方工程量计算是公路设计是否经济合理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技巧是工程技术人员特别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对横断面积进行计算、如何应用用平均断面法两个问题。 关键词:道路设计;工程量;横断面积;平均断面法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工程造价、工程所的用工量、工程所需机器设备和施工时间。从实践的角度来说,道路的土方工程量越大,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越多,路基土方工程投资在工程的总投资之中可以占到35%以上,因此,我们可以说土方工程量计算是公路设计是否经济合理的主要指标之一。 一、道路设计中土方工程量的常规计算项目与计算方法 在图纸设计阶段,道路工程的土方工程量应该根据其工程项目的不同而分别进行计算。一般来说,道路设计中的工程量计算项目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路基工程设计中的土方计算 在路基工程设计中,我们通常是按工程的几何形状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其压实方。在此计算过程中,压实方与密实方之间系数的准确应用显得极为重要。详细来

说,在路基工程设计中,土方的计算可分为挖方计算、填方计算、借方计算、利用方计算和弃方计算等五种情况,其中进行挖方和弃方计算时应该以天然密实方体积为标准,而填方、借方和利用方应该以压实方体积为标准进行计算,并且这几种项目存在如下的等量关系: 填方+弃方=挖方+借方 填方-利用方=借方 挖方-利用方=弃方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一般是按照如下的两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个阶段:根据原来的地面线和标准横断面的形式来计算出帽子挖方与帽子填方的工程量; 第二个阶段:由填方高度和挖方高度来确定路基处理的高度和宽度,进而计算计算计算路基处理过程中挖方和填方的工程量。 详细来说,应该是按如下五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根据道路设计施工情况,选择最佳的经济运距、最合适的运输机械和最大的免费运距。 第二步:将道路设计沿线的弃土场位置、桥梁与隧道的起始与终止位置、涵洞的位置标在计算表中。

大开挖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1)

大开挖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1) 大开挖土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1)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4×S中+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 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感谢您的阅读!

路基纵横断面测量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第三节纵横断面测量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路线定测阶段在完成中线测量以后,还必须进行路线纵、横断面测量。路线纵断面测量 又称为中线水准测量,它的任务是在道路中线测定之后,测定中线上各里程桩(简称中桩)的地面高程,并绘制路线纵断面图,来表示沿路线中线位置的地形起伏状态,主要用于路线 纵坡设计。横断面测量是测定中线上各里程桩处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地形起伏状态,并绘制横 断面图,供路基设计、施工放边桩使用,并通过计算横断面图的填、挖断面面积即相邻中桩 的距离便可计算施工的土石方数量。 线路纵断面包括路线水准测量和线路纵断面绘制两项内容。其中路线水准测量分两步进 行,首先是沿线路方向设置若干个水准点,按等级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测定其高程,称为基 平测量;然后以基平测量所得各水准点高程为基础,按等外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分段进行中 线各里程桩地面高程的水准测量,称为中平测量。 一、基平测量 水准点的设置应根据需要和用途的不同,可设置永久性和临时性的水准点。路线起终点 和终点、需长期观测的工程附近均设置永久性水准点,永久性水准点应埋设标石,也可设置 在永久性建筑物的基础上或用金属标志嵌在基岩上。水准点密度应根据地形和工程需要而定,在丘陵和山区每隔0.5-1km设置一个,在平原地区每隔1-2km设置一个。 基平测量时,应将起始水准点与附近的国家水准点联测,以获得绝对高程,同时在沿线 水准测量中,也应尽量与附近国家水准点联测,形成附合水准路线,以获得更多的检核条件, 当路线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或引测有困难时,也可参考地形图选定一个与实地高程接近的作 为起始水准点的假定高程。 基平测量应使用不低于DS3级水准仪,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在水准点之间进行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往返观测或两组单程观测的高差不符值应满足: f f— fh - 30、' L mm(平原微丘区)或一45= L mm(山岭重丘区) 式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具体可参考《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 若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内,取其高差平均值作为两水准点间高差,否则需要重测。最后 由起始点高程及调整后高差计算各水准点高程。 二、中平测量 中平测量即线路中桩的水准测量,一般以相邻两水准点为一测段,从一水准点开始,用 视线高法逐点施测中桩的地面高程,附合到下一个水准点上。相邻两转点间观测的中桩,称 为中间点。为了削弱高程传递的误差,观测时应先观测转点,垫上或稳定的固定点上,尺子读数至毫米,视线长度不大于中桩的地面上,尺子读数至cm视线长度可适当放长。后观测中间点。转点应立在尺150m中间点尺子应立在紧靠 如图9-14所示,水准仪置于I站后,后视水准点为B M1,前视转点为T P1,将观测结果 分别记入表9-2中的“后视”和“前视”栏内,然后观测将读数分另比入“中视”栏。将仪器搬到n站,后视转点为0=000……,0=120等各中桩点,TP1,前视转点为TP2,然后观 测各中桩地面点,用同法继续想前观测,直至附和到下一点水准点BM2完成一测段的观测工作。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在编制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土方的平衡调配以及检查验收土方工程时,常需要进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和横断面法两种。 (1)方格网法 用于地形较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但精度较高,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 1)划分方格网 根据已有地形图(一般用1:500的地形图)将欲计算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方格网,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网对应,方格一般采用20m ×20m 或40m ×40m ,将相应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 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应先算出方格网边上的零点的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接零点即得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即零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图6-3): a h h h x ?+= 2111 a h h h x ?+=2 12 2 (6-8) 式中 x 1、x 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

h1、h2——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均用绝对值; a——方格网的边长(m)。 图6-3 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 图6-4 零点位置图解法 为省略计算,亦可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位置,如图6-4所示,方法是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这种方法可避免计算(或查表)出现的错误。 3)计算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6-31所列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或填方量,或用查表法计算,有关计算用表见表6-31。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表6-31

道路工程量计算技巧

道路工程量计算技巧 首先,在深入熟悉设计图纸资料,了解施工方案是编制概预算的基础,设计图纸是计算工程量的主要依据。而作为计价的基础资料的各种工程量,基本上都反映在图表上,而有些又是隐含在图纸上,如砼、砂浆标号、砌石工程的规格种类以及施工要求,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核对各种图纸,如构造物的平面、立面、结构大样图等,相互之间是否有矛盾和错误,图与表反映的工程量是否一致,都应进行核对,对影响较大的关键部位或量大价高的工程量,必要时应重新进行复核计算,所以熟悉各种设计图集,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工程量计算的快慢,直接影响和决定工程预算书的编制速度。所以,工程量的快速计算也是重点。下面小编盘点了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方面工程量的计算技巧,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路基工程 (1)路基土石方的开挖工作,是按工作难易程度,将土壤和岩石分为松土、普通土、硬土、软石、次坚石、坚石六类,而土石方的运输和压实则只分为土方和石方两项,并均以m3为计算单位。所以,应注意按土石类别或土方和石方分别计算工程量,以便套用定额进行计价。 (2)路基土石方的开挖、装卸、运输是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

填方则是按压(夯)实的体积计算。当移挖作填或借土填筑路堤时,应考虑定额中所规定的换算系数。即采用以天然密实方为计量单位的定额乘以规定的换算系数进行计价。 (3)由于施工机具存在经济运距的问题,如推土机推移土石方 的经济距离,中型推土机一般为50M—100M,超过经济运距是不经济的,而汽车的运距若小于500M,也难以发挥汽车运输的优势。所以,为了合理确定路基土石方的运输费用,同时考虑公路路基土石方的施工又是以推土机为主的情况下,在计算土石方的增运数量时,应考虑分别不同机械类型及基经济运距计算数量和运量,进行统计和汇总计算出平均运距,以此作为土石方运输计价的依据。 (4)路基排水及防护工程,概算定额综合了挖基、排水等工程 内容,以圬工实体作为计价依据,如石砌挡土墙,不分基础、墙身、片石的块石。 (5)软土地基处理,当采用砂或碎石等材料作为垫层时,要核 查设计图表资料是否已扣减相应的路基填方数量,以免重复计价。 (6)填方数量,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洒水的数量。 (7)在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时,不扣除涵洞和通道所占路基土 石方的体积;而高等级公路应据实际情况,适当扣减路基填方数量。 (8)有些项目设计图表中不能反映出来,应考虑在施工组织设 计中,清除表土或零星填方地段的基底压实,耕地填前夯实后回填至原地面标高所需的土石方数量,因路基沉陷需增加填筑的土石方数量;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须加宽填筑时所需的土石方数量。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格网法 土方量的计算是园林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比较常用的几种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网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方格网法适用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因其数据处理量小,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相对较高,在较为平坦的平原地区和地形起伏不大的场地被广泛采用。断面法适用于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或地狭长,挖填深度较大且不规则的地段,多应用在地形狭长的道路及水渠工程中。DTM法又称不规则三角网法,是数字地面模型DTM表现形式之一,该法利用实测地形碎部点、特征点进行三角构网,对计算区域按三角棱柱法计算土方,一般应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精度要求高的一些山区。其他方法误差大一般作为大面积土方调配的估算。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的步骤及方法: 1、划方格网根据地形图划分方格网,使其与测量或施工坐标网重合,方格网一般采用10m-40m,将相应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网的右上角和右下角,求出各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零线位置计算计算确定方格网中两端角点施工高度符号不同的方格边上零点位置,标于方格网上,连接零点,即得填方和挖方区的分界线。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

h1 a h2 临界线(零线) x 1 h3 x 2 h4 a h h h X ?+=4221 a h h h X ?+=3 112 式中x 1、x 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 m ; h 1、h 2——相邻两角点的高程 m ,均为绝对值; a ——方格网的边长 m 3、计算土方量 由于零线通过方格的部位不同,可将方格划分为一点填方(挖方)、两点填方(挖方)、三点填方(挖方)、四点填方(挖方)四种类型。 1) 三点填方(挖方)或一点挖方(填方) 3166h h V bc bc ==∑

公路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公路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公路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公路土方工程量计算是路桥工程量计算(小蚂蚁算量工厂把其归为一类,纯属个例习惯)中的一部分,其中有些比较容易弄错的地方,工程算量时需要注意,下面小蚂蚁算量工厂就把公路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详细介绍下。 一、土石方体积的计算 除定额中另有说明者外,土方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夯)实后的体积计算;石方爆破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当以填方压实体积为工程量,采用以天然密实方为计量单位的定额时,所采用的定额应乘以表5-2中下列系数。 表5-2中运输栏目的系数适用于人工挖运土方的增运定额和机动翻斗车、手扶拖拉机运输土方、自卸汽车运输土方的运输定额;普通土栏目的系数适用于推土机、铲运机施工土方的增运定额。 二、下列数量应由施丁组织设计提㈩,并人路基填方数量内计算。 1、清除表土或零填方地段的基底压实、耕地填前夯(压)实后,回填至原地面标高所需的土、石方数量。 2、因路基沉降需增加填筑的土、石方数量。 3、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需加宽填筑时,所需的土、石

三、路基土石方开挖定额中,已包括开挖边沟消耗的工、料和机械台班数量,因此,开挖边沟的数量应合并在路基土、石方数量内计算。 四、路基土石方机械施工定额中,已根据一般路基施工情况,综合了一定比例的因机械达不到而由人工施工的因素,编制概算时,机械施工路段的工程量应全部采用机械施工定额。 五、各种开炸石方定额中,均已包括清理边坡工作。 六、抛坍爆破定额中,已根据一般地面横坡的变化情况,进行r 适当的综合,其工程量按抛坍爆破设计计算。抛坍爆破的石方清运及增运定额,系按设计数量乘以(1一抛坍率)编制。 七、路基零星工程项目已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一般含量综合了整修路拱、整修路基边坡、修筑盲沟、挖土质台阶、挖截水沟、清除淤泥、填前压实以及其他零星回填土方等工程,编制概算时,不得因具体工程的含量不同而变更定额。 八、软土地基处理。 1、袋装砂井及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工程量为设计深度,定额材料消耗中已包括了砂袋或塑料排水板的预留长度。 2、振冲碎石桩的工程量为设计桩长,定额中不包括污泥排放处理的费用,需要时另行计算。 3、土工布的铺设面积工程量为锚固沟外边缘所包围的面积,包括锚同沟的底面积和侧面积。定额中不包括排水内容,需要时另行

道路设计中土方工程量计算技巧

道路设计中土方工程量计算技巧 作者:不详更新时间:2012-6-16 13:25:54 摘要: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工程造价、工程所的用工量,可以说土方工程量计算是公路设计是否经济合理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技巧是工程技术人员特别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对横断面积进行计算、如何应用用平均断面法两个问题。 关键词:道路设计;工程量;横断面积;平均断面法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工程造价、工程所的用工量、工程所需机器设备和施工时间。从实践的角度来说,道路的土方工程量越大,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越多,路基土方工程投资在工程的总投资之中可以占到35%以上,因此,我们可以说土方工程量计算是公路设计是否经济合理的主要指标之一。 一、道路设计中土方工程量的常规计算项目与计算方法 在图纸设计阶段,道路工程的土方工程量应该根据其工程项目的不同而分别进行计算。一般来说,道路设计中的工程量计算项目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路基工程设计中的土方计算 在路基工程设计中,我们通常是按工程的几何形状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其压实方。在此计算过程中,压实方与密实方之间系数的准确应用显得极为重要。详细来说,在路基工程设计中,土方的计算可分为挖方计算、填方计算、借方计算、利用方计算和弃方计算等

五种情况,其中进行挖方和弃方计算时应该以天然密实方体积为标准,而填方、借方和利用方应该以压实方体积为标准进行计算,并且这几种项目存在如下的等量关系:填方+弃方=挖方+借方 填方-利用方=借方 挖方-利用方=弃方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一般是按照如下的两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个阶段:根据原来的地面线和标准横断面的形式来计算出帽子挖方与帽子填方的工程量; 第二个阶段:由填方高度和挖方高度来确定路基处理的高度和宽度,进而计算计算计算路基处理过程中挖方和填方的工程量。 详细来说,应该是按如下五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根据道路设计施工情况,选择最佳的经济运距、最合适的运输机械和最大的免费运距。 第二步:将道路设计沿线的弃土场位置、桥梁与隧道的起始与终止位置、涵洞的位置标在计算表中。 第三步:参照就近原则和运输量最小的原则对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工程量进行调配。 第四步:将挖方中多余的土方用来参与填方,以使土方得到最佳利用。如果我们将参与填方过程的挖余方中松土的体积用V土1表示,普通土的体积用V土2表示,硬土的体

工程造价-工程量快速计算方法

工程量是施工企业编制工程形象进度统计报表,向工程建设投资方结算工程价款的重要依据。今天我们总结了几方面工程量估算的便捷方法,一起来看吧。 平整场地 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m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m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m的中心线×2=外放2m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1)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2)2m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3)外放2m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开挖土方 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1)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2)计算挖土方的体积: 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工程量: 素土垫层工程量、灰土垫层工程量、混凝土垫层工程量、混凝土垫层模板、砖基、混凝土条基、混凝土条基模板、地圈梁工程量、地圈梁模板、基础墙工程量、基

路面工程工程量计算说明

工程量计算说明 1、路面工程 沥青面层(包括细粒式、粘层油、中粒式、封层及透层油):由车行道路缘石线与施工范围线围成的区域为该部分的面积范围,由CAD绘制多段线框选求得。 32cm厚二灰碎石基层因两侧有1:1放坡,面积计算时采用平均宽度,以车行道路缘石线为基线,向两侧各偏移0.45m,由偏移后的线与施工范围线组成的区域为该部分的面积,由CAD绘制多段线框选求得。 20cm石灰土底基层因两侧有1:1放坡,面积计算采用平均宽度,以车行道路缘石线为基线,向两侧各偏移0.85m,由偏移后的线与施工范围线组成的区域为该部分的面积,由CAD绘制多段线框选求得。 30cm天然砂砾垫层因两侧有1:1放坡,面积计算采用平均宽度,以车行道路缘石线为基线,向两侧各偏移 1.2m,由偏移后的线与施工范围线组成的区域为该部分的面积,由CAD绘制多段线框选求得。

人行道铺装(包括透水砖、M10水泥砂浆、C20细石混凝土、15cm 石灰土)的面积,减去人行道外侧路缘石的宽度,即:道路红线向内侧偏移0.1m,由偏移后的线与车行道路缘石线、绿化带丁式路缘石线组成的区域为该部分面积,由CAD绘制多段线框选求得。 12cm厚石灰土为丁式路缘石基础,由道路两侧红线长度及绿化带花池边线长度之和乘以0.28m求得。 30cm天然砂砾垫层因两侧有1:1放坡,面积计算采用平均宽度,人行道外侧以道路红线为基线,向外侧偏移0.35m,人行道内侧以丁式路缘石花池为基线,向车行道一侧偏移0.45m,由这两条偏移线与 施工范围线及车行道路缘石线组成的区域,即为该部分的面积。

2、道路一般填挖方: 道路设计软件依据测量地形图及道路平纵设计,生成土方横断 图,如下图: 上图中At为填方面积,Aw为挖方面积 土方总量计算表计算方法如下: 由两个断面的填方面积或挖方面积的平均值,乘以两个断面之间

土方回填计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土方回填计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土方回填计算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满堂基础垫层1、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如图所示,(1)、素土垫层的体积(2)、灰土垫层的体积(3)、砼垫层的体积(3)垫层模板2、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方法⑴、素土垫层体积的计算: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4×s 中+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⑵、灰土垫层体积的计算: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灰土垫层体积=1/6×h×(s上+4×s 中+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⑶、素砼体积的计算:基础垫层与混凝土基础按混凝土的厚度划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 以内者执行垫层子目;厚度在12cm以外者执行基础子目。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⑷、垫层模板的计算:垫层模板=垫层的周长×垫层高度3、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的难点⑴、计算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的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满堂基础1、满堂基础工程量如图所示,(1)、满堂基础的体积(2)、满堂基础模板(4)、满堂基础梁体积(5)满堂基础梁模板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⑴、满堂基础的体积①计算方法之一:满堂基础最大面积的底面积×满基底板厚度—多算部分三角带的体积满堂基础最大面积的底面积=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满堂外边线的面积三角带的体积=斜坡中心线周长×多算部分三角形截面积②计算方法之二:满堂基础顶面积×满堂基础底板的厚度+梯形带的体积满堂基础顶面积=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满堂外边线的面积-斜坡宽度的面积梯形带体积=斜坡中心线长度×梯形截面面积③计算方法之三:满堂基础最大面积的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未起边的厚度+起边棱台体积(2)、满堂基础模板: 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满堂基础模板按满堂基础砼以体积计算。 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定额规则的满堂基础模板=满基外边线的长度×满基外边线的高度+满基斜坡中心线周长×满基斜坡斜长。 (3)、满堂基础梁①满堂基础梁的体积计算方法:满堂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②满堂基础梁的模板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基础梁模板按满堂基础梁砼以体积计算。 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定额规则的满堂基础模板=梁高出满基的侧面净长×梁高出满基的侧面净高+梁头面积。 3、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的难点⑴、计算满堂基础的体积时,外墙外皮到满堂外边线部分域、斜坡宽度部分域等的中心线的长度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基础梁的净长计算,必须考虑相梁之间的相互扣减问题。 ⑶、满堂基础梁的模板的计算,必须考虑满基以及相梁之间的相互扣减问题。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满堂基础垫层1、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如图所示,(1)、素土垫层的体积(2)、灰土垫层的体积(3)、砼垫层的体积(3)垫层模板2、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方法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宁夏绿丰源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公司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土方工程包括平整场地、挖地槽、挖地坑、挖土方、回填土、运土等分项工程。 一、有关计算资料的统一规定 计算土方工程量时,应根据图纸标明的尺寸、勘探资料确定的土质类别以及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施工方法、运土距离等资料,分别以立方米或平方米为单位计算。在计算各项工程之前,首先应确定以下有关资料。 1、土壤的分类 土壤的种类很多,各种土质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而土壤的物理性质直接影响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方法,不同的土质所消耗的人工、机械台班就有很大差别,综合反映的施工费用也不同,因此正确区分土方的类别,对于准确套用定额计算土方工程费用关系很大。 2、挖土方、挖槽(沟)、挖柱坑(基)及平整场地等的划分(见表3-2) 表3-2 挖土方、挖槽(沟)、挖柱坑(基)的划分 3、土方放坡及工作面的确定 土方工程施工时,为了防止塌方,保证施工安全,当挖土深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均应在其边沿做成具有一定坡度的边坡。 (1)放坡起点 放坡起点系指对某种土壤类别,挖土深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不放坡,如超过这个范围时,则上口开挖宽度必须加大,即所谓放坡。

放坡起点应根据土质情况确定(见表3-3)。 表3-3 挖土方、地槽、地坑放坡系数 (2)放坡坡度 根据土质情况,在挖土深度超过放坡起点限度时,均在其边沿做成具有一定坡度的边坡。土方边坡的坡度以其高度H与底B之比表示,放坡系数用K表示。 K = B/H (3)工作面的确定 工作面是指在槽坑内施工时,在基础宽度以外还需增加工作面,其宽度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若无规定时,可按表3-4增加挖土宽度。 表3-4 工作面增加表 (4)土的各种虚实折算,各种土的虚实折算见表3-5。 表3-5 各种土的虚实折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