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散记

读史散记
读史散记

读史散记

一、《中国人史纲》与“酱缸”

“史纲”是柏杨先生在九年零二十六天的监狱岁月里埋头整理中国历史而成的一部煌煌巨著,全书近八十万字。他自言“不肯听话”是其性格最大的弱点之一。他的史纲,不同于其时流行的中国传统史学派、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现代西方中国史学派中的任何一派,是平民治史的个例。要论这部作品给人最大的印象,乃是柏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有的鲜明态度,及在评论史实的字里行间所流溢出的文采与忧愤之心。

“中国文化是一个大酱缸。”谁能在这个酱缸里红是红,白是白,黑是黑?

二、《中国大历史》与“大历史观”

在述及这本书之前,不得不再一次表达我对大学时教授战略管理与组织理论设计课的刘松博老师的喜爱和仰慕!喜欢他也纯粹是个人旨趣,他在授课中每每重理念及管理后面的“哲学”而次实践,讲事有成者,多是“先有理念,后有实践”。第一次耳闻“大历史观”的说法,就是从他那儿来的,这三年来也一直在断断续续思考“大历史观”,算是目前在史观上最感兴趣的一个了。

“大历史”是由黄仁宇先生创用的,其大历史观在这部作品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黄的治史,是站在长时间、远视角的立场来加以研究,不纠缠于琐碎细节,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不以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

三、读钱穆《国史大纲》

钱穆先生此书写得也是十分不错。我在读国史大纲的中间穿插速读了一遍吕思勉先生的《白话本国史》(现有出版社改其名叫《大中国史》,内容是完全一致的),二人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概是钱穆曾授业于吕思勉,然二人之治史还是有区别的,以后再论。

钱在著作的前言中所列的那几段话,应俨然已成了其拥趸的必背言辞:“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二、···三、···”及紧承其后的十五节“引论”,可对中国史的长河有个轮廓。

四、散记

1.对钱作“引论二”的批注:

此部分引论概括与总结中国近世史学的三大流派,并分别对传统派(或称记诵派)、革

新派(或称宣传派)与考订派(或称科学派)进行简要评价。言传统派,主记诵,熟谙典章制度,多识前言往行,间为校勘辑补;言考订派,乃承“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之潮而起,博洽有所不逮,而精密时或过之;言革新派,起于清之季业,为有志功业、急于革新之世所提倡。论之则传统派与考订派同偏于历史资料方面,同于缺乏系统,无意义,乃是一种纯文本的书本文字之学,于当身现实无预;二者相较,传统一派犹因熟谙典章制度,多识前言往行,博洽史实,稍近人事,纵若无补于世,亦将有益于己,而考订派则往往割裂史实,为局部窄狭之追究,以活的是人事,换为死的材料。

钱先生对传统派与考订派的分析与评价,基本面上是准确的,也符合人们对其的认识,但一棒子否定其“无意义”,过于压低其价值,我是认为不妥的。钱最主要的史观,在于鉴古知今,这也是如今大多数治史者的共识,但也不能因此认为只有对当下社会有现实的借鉴意义的历史才是可取的,更不应该否定其他流派的价值。许多史观或立场间并不是一种零和状态。

我之认为不妥,原因主要有三:一则历史资料乃是一人学习历史的基础,没有传统派的校勘辑补,后人何以更清晰明朗地了解基本史实,尤其是通过校补可能会对某些史实产生关键影响,此正可为传统派之价值一观;二则中国历史悠久亘长,史书汗牛充栋,不乏伪史者存在,考订派则于此价值最甚,又考订派在某些点上工作,又可在微观和细节上丰富人们对某些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认识;三则我们有句老话讲“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传统与考订派的工作纵然“于当身现实无预”,然对后世,犹善莫大焉,况有些历史,其本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需要传承,不是非得能鉴照当下才是有价值的。单就他们对史料进行校勘辑补,训诂注疏,去伪存真,这中间的琐碎且巨繁的工作,就值得我们抱以温情与敬意。

2.神话、传说与历史的关系问题:

钱对近人于古史(钱作里的古史,特指我们所言的夏商周三代以前的上古史)的极端怀疑论,做了几番雄辩式的修正,“凡研究古史不可在年历、人物、制度、学术等方面过细推求,因古代文化之演进尚浅,此后世之成熟制式于古史不合,故而以此观去探求也难得真相。”

我国存在大量的神话传说,如三皇之伏羲、燧人、神农等。这些神话传说是否真实存在,目前仍不可考,全部认为是真实存在的,显然不对;贸然全盘否定,也不是科学的态度。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通过西方的神话传说来相互“佐证”一下。

西方的神话传说主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古希腊的神话系统,即目前最流行的源于奥林匹斯山的神话系统;一是古罗马的神话系统,只在神的名字上与古希腊系统有所区别。荷马在其磅礴的史诗中引入了大量的古希腊神话,比如特洛伊战争。历来人们均以其更多是神话的

性质而质疑其真实性。19世纪的时候,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在众人的嘲笑下坚持要证实特洛伊城的存在,于1873年成功发掘出了特洛伊遗址,震惊世界。由此可知,在远古时代,人们用神话传说描绘的历史是有其真实性的,或者说,远古时期那些夹杂了神话传说成分的文字资料,里面是有真实历史的可能的。基于此,我们的《山海经》应是有一定史料价值的。比如正史中极言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在各种“野史”中都有不同的说法,《山海经》里有“尧幽囚,舜野死”的说法,与《竹书纪年》里相互印证,韩非子的《说疑》、李白的《远别离》,及毛泽东晚年批注《二十四史·魏书》里用了一句“尧幽囚,舜野死”,都可以瞥见,所谓上古禅让制,其真实性是存疑的。钱穆先生对此问题,说法比较隐晦,而吕思勉则从学理的角度直言尧舜禹时的禅让制乃是后人托古伪造的。

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致西周覆亡之事,基本可以断定系伪论。

4.概览正史“二十五史”的编纂,多是后继朝代修其前朝历史,如唐修隋史,宋修五代史,元修宋、辽、金史,明修元史,清修明史,民国修清史等,这其中难免有出于政治原因或其他实际需要而进行的损益,甚至篡改。与官定的纪传体正史相对的,则是“野史”。正史未必皆可资采信,野史也未必皆不可信,二者应是相互补充吧。至于对同一历史事件的矛盾描述,二者谁更可信?

5.司马迁之《史记》载孔子生平为前551-前479年,而去年底备受国人瞩目的南昌海昏候墓出土的屏风上记载的孔子生年比史记早了15年,若取此文物说法,则孔子终年将由72岁变成87岁,这两个年龄即放在现代也是高寿的。

6.荀子分人为四等,谓:大儒——先知先觉,小儒——后知后觉,众人——不知不觉,奸人——反动分子。

7.秦朝凡3君,国祚14年,前221-前207;西汉凡11君,国祚210年,前202-后8;东汉凡14君,国祚195年,25-220年。

8.钱穆有句话我觉得说得超好:“历史的演变,并不依照一定必然的逻辑。因不断有人类的新努力参加,可以摇动逻辑之确定性。”

9.“一个贵族家庭,苟无良好教育,至多三、四传,其子孙无不趋于愚昧庸弱。”家庭教育于子女而言可谓十分重要,曾国藩在此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及于当下中国社会许多父母骄横、傲慢、唯利是图及不仁的行为,我很难想象他们能教出什么样的子女。

10.魏晋南北朝尤其是南北朝时期,整个中国就是一锅粥,乱伦、弑父、弑君、篡逆等屡见不鲜,一切乱糟糟。西方历史中,唯有中世纪之混乱可与之比拟。近四百年(189-589)的动乱与分裂,方迎来隋之统一。不久又及变乱。

11.佛教之在中国,初期小乘,继而大乘,及于本土化,分为三家: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禅宗,不着言语,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而其后推演愈深,乃至无佛可成,无法可得,无烦恼可除,无涅盘可住,无真无俗,本分为人,呵佛骂祖,得大解脱,如是则入世、出世之界尽泯,佛氏“慈悲”乃与儒家之“仁”,同以一心为应世之宗师。

12.唐朝凡22帝(算武则天与唐殇帝李重茂),国祚289年,618-907年。推究帝王的年谱是饶有兴味的,唐前11帝,自高祖618称帝,至德宗805年崩,共187年,而后11

帝则仅102年。安史之乱敉平之后,藩镇四起,各拥兵自重,中央不能节制。藩镇、宦官与皇权,三者之间时起冲突,至后11帝,已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顺宗李诵805年御极,有心裁抑宦官,有“永贞革新”之政,然宦官俱文珍逼其内禅帝位于李纯,是为宪宗,次年顺宗崩,死因有争论,疑为宦官所害;

宪宗做了14年皇帝,820年为宦官所弑;

继之穆宗,3年,为宦官所立,亦为宦官所弑;

继而敬宗,2年,为宦官所弑;

此后文、武、宣、懿、僖、昭宗六帝,皆为宦官所立。僖宗间有王仙芝、黄巢之乱;昭宗为朱全忠所弑。

唐哀帝李柷904年被拥立为帝,907年朱全忠取而代之,建后梁,唐朝灭亡,中国自此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次年,朱全忠鸩杀哀帝,年仅17岁。

13.隋朝国力是十分富强的,只是活生生被炀帝葬送了前程。隋朝开皇中有户口870万,于大业二年(606)达到极盛,有户890万。太宗贞观初,户不满300万,高宗永徽元年(650)户380万;直到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唐朝户口达到极盛961万,始能与隋可比。

14.论及唐时回纥对唐的侵扰与唐的贿赂,钱穆说,“文化不长进的民族,骤与物质上的享受,只是害了他。”这话,也只能是个人治史者才可以说了,官定的应绝然不会用这种措辞,以其妨害民族团结也。

15.五代名义上虽上乘唐下起宋,号为王室递禅之正统,但其前后五代,只共54年,而有8姓,13君。五代均在黄河流域,十国除北汉以外,均在长江以南,加起来又是一段乱糟糟的历史。

16.看其帝王谱系,宋辽金元之间也有饶有兴味的地方。

辽朝916-1125,传9帝,国祚210年,为金所灭;

北宋960-1127,传9帝,国祚167年,为金所灭。

金朝1115-1234,传9帝,国祚120年,为元(蒙古帝国)所灭;

南宋1127-1279,传9帝,国祚153年,为元所灭。

元朝1271-1368,传11帝,国祚97年,为明所灭

北宋为辽所侵扰时,金尚未起,及金崛起反辽,北宋乃与金联合灭辽,然后金顺道把北宋给灭了;康王赵构免遭被掳之厄运,乃自立为帝,是为南宋,与金时战时和,及蒙古崛起抗金,南宋又与蒙古联合南北夹击金朝而灭之,然后蒙古顺道又来个大迂回把南宋给灭了。想这南宋皇室不思北宋之鉴,也算“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了。

17.北宋虽积贫积弱,但其士大夫的精神气象还是值得我们敬仰的,如仁宗时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神宗时王安石主导的“熙宁变法”,虽都流于失败,然士人们的“自觉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不容否定的。

18.靖康之变(1127),金人掳走徽、钦二宗,赵构建南宋,称宋高宗;土木堡之变(1449),瓦剌也先掳走英宗朱祁镇,郕王朱祁钰代之,是为明代宗(景泰帝)。赵构与朱祁钰二人是否都“别有怀抱”,不愿其皇兄回来?朱祁钰是明显有这种想法的,1450年也先归还英宗,朱祁钰不归还皇位,而且软禁之达7年,就已经说明问题。赵构怕是也有这种想法。

19.元朝之武功,即在世界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但在文治上非常差劲,似乎他们以为武力即可保障统治。汉人之在元朝,地位十分低下,元朝的四等人分类:第一等为蒙古人,第二等为色目人,包括西域各部族,第三等为汉人,指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原受金朝统治的汉人,第四等为南人,即长江流域及以南的中国人,原受南宋统治的汉人。四阶级在政治上之待遇,显分优劣。钱穆评其政治,“他们的政治,举要言之,只有两项:一是防制反动,二是征敛赋税。”

元朝皇室的更替也是非常不稳,第一位元世祖忽必烈与最后一位元顺帝妥欢帖木儿共在位23+35=58年,另39年国运里有9位皇帝,最可怜的要数天顺帝阿速吉八,1328年登极,紧接着被篡弑,年仅8岁,完完全全只是个小孩子,做了政治的牺牲品。

20.除却汉高祖,中国史上由平民直起而为天子的,只有明太祖。然而同样让人奇怪的是,中国历代开国君主大肆杀伐功臣宿将的,也就这两个人做得最狠最绝。其他君主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如越王勾践灭吴之后的诛功臣文种,时范蠡明白勾践之为人,劝其及时身退,其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成为后世的名言;宋太祖为防武将专权而用“杯酒释兵权”这种温和的方式消解功将之权,等等,不一而足。洪武十三年(1380),诛丞相胡惟庸,自此废宰相之制,钱穆先生认为废宰相是明朝政治恶化的主因。胡惟庸案株连被杀者凡三万余人,后又有蓝玉之案,株连被杀者一万五千余人。建文帝后的靖难之役,方孝孺被朱棣夷十族,诛杀八百四十七人。

21.明代凡16君,国祚276年。士大夫的地位虽远不如有宋一代,但明朝还是有很多建树的,我个人对明朝也非常感兴趣。查其帝王谱系,明代的君主承继是十分稳定的,虽然也多有大宦官弄权,如英宗时的王振,宪宗时的汪直,武宗时的刘瑾,熹宗时的魏忠贤,但宦官远没有达到像唐朝那样足够废立帝王的政治势力,而且一旦这些宦官激起皇帝不可控的事件,首当其冲被诛杀的都是这些宦官,如王振,刘瑾,魏忠贤都是如此下场。又明朝有很多我们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的皇帝,比如荒诞的武宗朱厚照,崇尚道教的嘉靖帝朱厚熜,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帝朱翊钧,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还有一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了一个老婆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

成祖时期的疆域是明朝极盛时期,达到997万平方公里。此后的明朝在平稳中行进,有皇帝怠政,总是间或有皇帝来个中兴,如此上下,如孝宗(1487-1505在位)的弘治中兴,世宗(即嘉靖帝,1521-1566年在位)早期的嘉靖中兴,穆宗朱载垕(1566-1572在位)的隆庆新政,神宗朱翊钧(即万历帝1572-1620)的万历中兴(张居正改革)。

崇祯帝(1627-1644在位)要算是个悲情皇帝了,曾六次下罪己诏,有心收拾朝局,却已无法挽回衰末的大明王朝。1644年4月25日,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景山),遗旨:“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清朝谥其“庄烈帝”,并官方评价明代“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李氏王朝(1392-1910)在终清一代,始终未奉清朝的正朔,未用清朝年号(除非逼不得已),一直沿用明崇祯帝的年号,奉明朝为正朔。这应该是感念明万历时出兵,帮助朝鲜打退了日本丰臣秀吉对朝鲜的侵略(朝鲜之役,1592年)。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废俱兴,朝鲜金日成想收复南韩,执意开战,我们仍出兵帮助朝鲜,死伤数十万军民,可这个朝鲜却不怎么懂得感恩,尤其是现在的三胖,简直是个小疯子。

有论称“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对此暂不置评。

22.对待历史,不可为异论而异论,一切史论均需以基本史实为依托,妄以个人或集体的偏好对历史加以审视,难免会生出经不起推敲的结论,失掉治史的基本原则。

大家之治史,有其独到的史观,同样也夹杂有他们个人的偏好。我们读史的人,在我而言,应遵从这样一个态度:对于他们的史观,以其独到又不失狂野虚妄而尊重之,投以欣赏的眼光;对于夹杂个人偏见的史论,略之,或聊作闲时的谈资;而尤重者,对自己所感兴趣者,去读基础的史料与别家之言,综合而成自己的意见。

读史是一个琐碎的活动,然于琐碎中见真意,见整个历史长河的发源、流动、激变与走

向,见人物的臧否毁誉,见各种故事中的人性,对着书页那些活生生的故事,心里说一句,“Hi-story”,也是蛮有一番兴味的乐事。若是遇到同好者,找个合宜的时间,坐下来好好聊聊,那再好不过了。

历史笔记是做不好作的,因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系统,只得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Angel S.K

2016.06.03

(word完整版)2019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机密★启用前 青山中学2019年高考一模卷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先行者,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为其发展奠定了基调,后来的拉美作家或多或少循着他的路子创作。阿斯图里亚斯是他们中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 《玉米人》没有核心故事,其线索是漫溢散射式的。小说围绕土地争夺战展开,印第安酋长伊龙率领的部落,在政府骑警队和投靠政府的印第安人的双重围攻下惨遭屠戮,部落萤火法师临死前施下毒咒,多年后毒咒一一实现。小说的时间设置非常别致,以断线跳脱而非连续性的方式铺设,其中的罅隙埋伏了种种人生的悬念。 阿斯图里亚斯笔下的魔幻色彩,主要是心理上的超现实主义。作者精确地抓住了人的种种心理状态,将之投影于外物,通过外物施之视觉、听觉等感觉上的变形,反映人心的扭曲和变形。托马斯先生设毒计害死酋长伊龙后,看到一只预示断子绝孙的“嘤嘤哀鸣的小鸟”不离妻子左右,即是其恐惧的心所造的幻影;骑警队夜过森林遭遇颠簸起伏的大地、缠绕虬结的树枝、殷红似血的月亮、如蝗虫漫天飞舞的落叶,则是群体参与屠戮恶有恶报的心理反应。作者写得最妙的是盲人戈约,他失明时才能认识玛丽亚的美善,复明后反而认不出她了,亦即他借以“看见”玛丽亚的是“心眼”,注入了满满的关于爱情、信仰和生活的美好想象。而“真眼”复明,“心眼”闭合,他看到的则是满目丑恶,不拘世间的抑或人心的。书中写到大量的印第安神话和传说,这些东西当然是愚昧的,但其产生有人文、社会和心理上的渊源,它们是人类情感的寄托。此外,书中关于“人神合一”“人兽合一”的描写,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叙述在邮差尼丘和野狼、巫医库兰德罗和七戒梅花鹿之间来回切换,则代表了印第安民族特有的世界观。 玉米是人的血肉的来源,人因之繁衍子孙,人死后作为养料供玉米茁壮成长。这种“人-玉米土地”的共生关系使印第安人形成一种朴素的伦理观:卖玉米和土地即卖血肉和子孙,烧荒毁林不啻截断土地的经脉,滥垦滥伐更是污染其血液。这种观念与其说挑战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和道德制度,毋宁说是某种人类共同价值的阐发——信仰万物有灵,尊敬我们的地球,总要好过竭泽而渔式的发展。《玉米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黄夏《魔幻视闽中的拉丁美洲风俗志——读<玉米人>》,有删改)1.下列对《玉米人》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没有核心的故事,采用漫溢散射式的线索和断线跳脱而并不连续的情节设置。 B.运用了把人物心理投影于外物,再通过外物使感觉变形的超级现实主义手法。 C.写到了大量的虽有愚昧之嫌但有人文、社会和心理渊源的印第安神话和传说。 D.叙述了代表印第安民族特有的世界观的关于“人神合一”“人兽合一”的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阿斯图里亚斯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之先的文学地位。 B.文章第二段分析了<玉米人》漫溢散射、断线跳脱、多设悬念的情节特点。 C.文章第三、四段评析了《玉米人》的写作特点、主题及给予我们的深远思考。 D.文章用举例、对比、比喻论证,着眼于魔幻视阈,对作品进行了客观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斯图里亚斯由于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有杰出贡献,因而成为拉美作家的一面旗帜。 B.骑警队夜过森林遭遇种种怪象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恐惧投射于外物而使景象变形。 C.各国神话传说的产生总有人文、社会和心理上的渊源,寄托了人类的情感。 D.被称为玉米人的印第安人之所以被屠戮,是因为他们与玉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条河流和我的命 韩浩月

精选浙江省绍兴县2018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 (试卷共150分+附加题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书写(5分) 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答题时努力做到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二、语文知识积累(23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鲁迅一生对大禹和勾践等绍兴先贤十分chóng( )敬。他在儿时就喜欢阅读越地的古书,并抄录其他古书中关于越地先贤的事迹,着手收集整理越地古代先贤的著作。他一生多次以勾践复国雪耻的事迹激lì( )人们斗争:“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污纳gòu( )之地”!在晚年,他专门写了《理水》的历史小说,歌颂了大禹无穷的智慧、力量及与民同甘共苦、艰苦zhuó( )绝的精神。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的经典名作, _____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我们从中不仅能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滋润苦痛获取B.脍炙人口滋养沧桑汲取 C.不可名状养育磨难吸取D.家喻户晓培养苦难吸收 3.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待到重阳日,。(孟浩然《过故人庄》) (2)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3),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4)吊影分为千里雁,。(白居易《望月有感》) (5)谁见幽人独往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借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苦物化,抒发内心深重苦闷的句子是; ,。 (8)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塑造成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 4.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6分) (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岳阳楼记》)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①奉:②得:③景: ④惊:⑤芳:⑥秀: 三、阅读 ( 52分 ) (一)名著阅读(7分)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20小升初增分练(七)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小升初语文增分练(七) 一、积累运用 1.选出以下各组中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 瞬(shùn)息殿堂九宵云外 B. 钥匙(shi)星坐汪洋大海 C. 铁砧(zhān)耸立相辅相成 D. 陶冶(yě)奥秘稀奇古怪 2.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咳嗽呕吐唠叨嘀咕谚语谣言告诫辩论 ①我发现带有“口”的字都和________有关;带有“讠”的字都和________有关。 ②“咳嗽”是由两个部首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我也会写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3.给划线字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①古时候,有一位下围棋的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远近闻名。________ ②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________ 4.选词填空。 改善改变 ①新学期以米,他的学习态度________了很多。 ②这几年,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的________。, 刚强顽强 ③经过________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胜利。 ④他是个性格________的孩子。 终生终身 ⑤居里夫人为科学事业奋斗________。 ⑥这是一种________受益的教训。 5.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 红红的眼圈高兴得欢呼起来正确地判断 B. 极大的鼓励激动得流下眼泪婉转地歌唱 C. 诚实的男孩热得直冒汗欢快地灰雀 6.下列描写夏天的词语中哪一组是正确的?() A. 满头大汗骄阳似火层林尽染 B. 电闪雷鸣桃红柳绿春生夏长

C. 三伏暑天狂风烈日艳阳高照 7.下列四句体育比赛解说词,正确的句子是() A. 随着守门员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了。 B. 中国女排队员破坏了巴西队的一传。 C. AC米兰队以速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攻了过来。 D. AC米兰队以3:2的比分输给了国际米兰队。 8.引号用法主要有三种: “千里眼”、“顺风耳”应取________种。 A. 表示引用的部分; B. 表示特殊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C. 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9.补充句子,使表达更完整。 (1)妈妈急得________。 (2)妹妹高兴得________。 (3)叔叔气得________。 10.先填写选项中的格言名言,再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写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 A. 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B.一鼓作气,再而衰,________ 。 C. ________,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D.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________ ,迎来光明。 ①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实践,因为________;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②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勇于面对,阿斯图里亚斯在《玉米人》中曾说过“________”。 11.句子练习。 (1)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连词成句) (2)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改为陈述句) (3)用“徐徐”造句 二、阅读理解 12.课内阅读我最棒。 ①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老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②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③于是,我的作文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并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拓展阅读 冬夜重读史铁生

冬夜重读史铁生 ①史铁生是前年年底离开我们的。去年年底,弟弟离开了我。这种时候,别的书都看不下去,只忍不住要翻看铁生的书。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十指连心的疼痛,弥漫在纸页间。 ②《我与地坛》的开篇,铁生这样写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然后,他紧接着说:“这时候想必是我该来了。” ③每次读到这里,我都格外心动。总觉得像电影一样,在地坛颓败而静谧的空镜头之后,他摇着轮椅出场了。或者,恰如定音鼓响彻在寂静的地坛古园里,将悠扬的回音荡漾在我的心里。我清楚他与地坛命中契合难舍的关系,当代作家中,哪一位有如此一个和自己撕心裂肺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特定场景,从而使得一个普通的场景具有了文学和人生超拔的意义,而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意象?史铁生的地坛,就像陆放翁的沈园、鲁迅的百草园,就像约翰·列侬的草莓园、梵高的阿尔镇。 ④我想起我的弟弟,17岁独自去了青海油田,他临终前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撤回柴达木。我庆幸,他和铁生一样都能魂归其所,而不像我们很多人神不守舍,魂无所依。 ⑤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母亲是最动人的形象,她49岁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我与地坛》中有这样的描写:“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照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已经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⑥“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这样重复的喟然长叹中,地坛中的老柏树、草地的颓墙、虫鸣的午后、鸟儿归巢的傍晚……才一一都有了意义,因为这一切都附着母亲的身影。可以说,地坛是史铁生的,也是母亲的,因有这样的一位母亲而让地坛具有伤感无奈却又坚韧伟大的别样情怀。 ⑦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想起他《一个人形空白》里的一段:“我双腿瘫痪后悄悄地学写作,母亲知道了,跟我说:她年轻时的理想也是写作。这样说时,我见她脸上的笑……那样惭愧地张望四周,看窗上的夕阳,看院中的老海棠树。但老海棠树已经枯死,枝干上爬满豆蔓,开着单薄的豆花。”

我与地坛试题练习及答案

我与地坛(节选)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灼.热(zhuó)猝.然(cù) 熨.帖(yù) 亘古不变(ɡèn) B.坍圮.(qǐ) 渗.透(shèn) 隽.永(juàn) 失魂落魄.(pò) C.恪.守(kè) 蝉蜕.(tuì) 倔犟.(jiànɡ) 暴风骤.雨(zòu) D.窥.看(ɡuī) 宿.命(sù) 捋.须(lǚ) 玉砌.雕栏(qì) 解析B.“圮”应读pǐ;C.“骤”应读zhòu;D.“窥”应读kūi。 答案A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4分) A.历尽苍桑弥漫雕琢落寞 B.野草荒滕炫耀嘈杂清晰 C.心神恍惚安详车辙荒僻 D.专心致志坐落羡暮琉璃 解析A.苍—沧;B.滕—藤;D.暮—慕。 答案C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 ....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B.太阳循着亘古不变 ....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 ....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这件事搞得我声名狼藉 ....。 解析“心想事成”应改为“急于求成”。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B.地坛的每一棵树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C.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你只有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D.园子衰败但并不荒芜。 解析B.“树”改为“树下”。C.“你只有”改为“只有你”。D.“衰败”与“荒芜”换位。 答案A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5.作者反复说“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作者到园子里去做什么(5分) 答:

四年级最新 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20篇(附带答案解析)(word)

最新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20篇(附带答案解析)(word) 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呵护世界 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进一座花坛时,有一个小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叔叔,你不要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你不要惊吓了它。”在我看来,这个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的世界。 在我们面对着自己时时接触的生活,面对与你打交道的人们时,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呵护,给人以关爱?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________斥责、________怒容、一句搪塞,或是一时的冲撞,就这么弄伤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 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常常有不顺心的时候,会常常在心里怀着一股怒气和怨恨,如果任凭这些情绪流泻感染,就会使眼前的世界变得灰暗,没什么美好可言。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所以这个世界更需要我们投入关爱和呵护。 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了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有个常怀关爱之心的绅士走进一家花店,要求把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买多少。这个绅士出人意料地回答:“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怕它们被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他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是否都能常常怀着这样的关爱,为他人也为自己留心保护一片美丽的世界! 在接触那些容易碎的物品时,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只怕弄坏了它们,那我们也不妨将这份细致带到日常生活里来,小心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 (1)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一声一气一脸一片 ________斥责 ________怒容 (2)从文中找出恰当词语填空。 例:(呵护)世界 ________世界 ________世界 (3)此文告诉人们________的道理,并说明了理由________。 ①世界是美好的,有很多荚的景致; ②我们承受着压力; ③有人觉得眼前的世界是灰暗的; ④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⑤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列举的两件事。 【答案】(1)一声;一脸 (2)关爱;善待 (3)要小心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①④⑤ (4)花坛前小女孩让“我”不要走过去,怕惊吓了蝴蝶。一位绅士请求把橱窗的花取出一部分,怕因拥挤压坏了花儿。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及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在于平时学生多读。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

四年级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经典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经典 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1. 逃跑的火焰 周涛 ①进入冬季以后,则克台就成了最单调的世界,大地上失去了连绵的、起伏无尽的绿草鲜花,从脚下一直望到天尽头,再没有一点变化,只剩下茫茫雪野。这个位于伊犁河谷深处的大草原,它的冬天是那样单调,那样沉静。 ②那天早晨我备好了马,去场部送一些文件。我给青马最后紧了肚带,跨上马,把皮帽子放下来,拉过军大衣下摆盖住膝部,就放马朝雪原走去。在这睛朗的天气里纵马雪原,有一种特殊的滋味。人在马背上,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了。 ③我策马驰上一处高地,马在雪地上喘息着似乎不太乐意。过了一会儿,它自己渐渐减慢了速度。这时,忽然从远处传来杂乱的犬吠声,我在马鞍上转过身,惊奇地看到了一幕原野冬猎的景象。 ④在白皑皑的深雪里,一群狂怒的牧犬正在追逐三只亡命的狐狸,牧犬的后面,是一伙骑马的猎人。雪太深了,狐狸跃动得非常艰难,它们每次跃起,身后都扬起一阵雪雾,然后落下去,身体又陷进雪里,有时只露出尖尖的红脑袋……它们身后的牧犬虽然也一样在深雪里,但那些狗高大凶猛得多,在雪里冲撞过来,杀气腾腾势如疾风。 ⑤三只狐狸拼命地夺路而逃,还不时地回头顾看。它们在这片茫茫的雪原上显得太弱小、太危险了,雪原那么空旷,狐狸却醒目得如同一簇簇跳跃的火焰,火红耀目,无遮无碍。十几条猛犬看来是可以追上的,所以骑马围猎的人并不开枪射击。 ⑥一只最红的狐狸掉头向我这边跑来,我心下一喜,纵马朝它奔去。要是我抡它一马鞭,肯定得打昏过去。正在这样想着,我的马忽然站住不动了,它耸起两耳,看着前方,我正感到莫名其妙,那只狐狸从坡下突然跳上来,恰恰落在我的马前。可以看出,那狐狸刹那间惊呆了,它可能万万没有想到这里埋伏着一支人马。惊恐之下,它也许料定自己必死无疑,竟伏在马前惊惶地望着我。 ⑦我第一次在野外与一只狐狸这么近距离地对视。它这样绝望,这个生灵,这团火焰。“让我活下去吧——”我感到它这样对我恳告。 ⑧我的心颤了一下,不由自主地拨转了马头,让开一条路。 ⑨它很有礼貌地看我让开,然后才低下头,迅速从我的旁边奔跑过去。 10我伫马立在高地上,目送这只红狐狸继续奔逃。这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令我震撼的画面:在一片闪烁着阳光的雪野上,它跃动着,窜跳着,一起一伏,特别清晰。它那条漂亮的大尾巴飘动招摇,宛似一股被风曳动的火红烈焰,燃烧、跃动在洁白的雪上,向远方飘去! 1.在这个原野冬猎的故事中,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着变化。请写出感情变化的过程。(每空两个字)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同步练习27 我与地坛(节选) (含解析)

基础过关训练27我与地坛(节选) [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宿.命(2)坍圮 .. (3)蝉蜕.(4)熨.帖 (5)猝.然(6)隽.永 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cānɡ()桑(2)mí()漫 (3)雕zhuó() (4)kè()守 (5)声名狼jí() (6)安xiánɡ() 3.在画线处填入恰当的一项() 四百多年里,,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A.围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影。 B.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D.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3)题。 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的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时而明朗时而隐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 (1)与文中画线处相对应的语句是() a.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 b.一座青铜的大钟 c.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 d.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A.abcd B.acbd C.adbc D.cdba (2)作者在这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 (3)赏析这一段文字: 赏析: [课内精读]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6段,完成5~7题。 5.下列对选段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选段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选择地坛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些对象,通过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的对话,深刻地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B.夕阳残照地坛的断壁颓垣,时间的伟力、岁月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体的微不足道。 C.选段写作风格独特,在内容上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试卷及答案

2019学年度部编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90分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积累运用(共55分) 1.读拼音,写词语。 zhēng________融枯wěi________fěi________徒fěi________翠 duàn________炼严jùn________guāi________巧jiǎo________拌 2.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或字音。 (1)他从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一支笔尖生了________(绣锈)的钢笔,摩________(māmó)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来。 (2)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的窜________(cuān cuàn)过雪堆。(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________(zhèng zhì)于人。 3.补充词语,并从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句子。 专心________________狂风________雨万象________新 ________兵________政张灯__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心________ ①老师那些________的话语,深深地打动同学们的心。 ②元宵之夜,大街小巷________,充满着节日的气氛。 ③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祖国大地________。 4.先填写选项中的格言名言,再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写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 A.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B.一鼓作气,再而衰,________。 C.________,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D.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________,迎来光明。 ①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实践,因为________;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②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勇于面对,阿斯图里亚斯在《玉米人》中曾说过“________”。 5.按课文内容、积累或要求填空。 (1)_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我们________有缺点,__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____行。_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__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完整版)《我与地坛(节选)》试题练习及答案

我与地坛(节选)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灼热(zhuó) 猝然(cù) 熨帖(yù) 亘古不变(ɡèn) B.坍圮(qǐ)渗透(shèn) 隽永(juàn) 失魂落魄(pò) C.恪守(kè) 蝉蜕(tuì) 倔犟(jiànɡ)暴风骤雨(zòu) D.窥看(ɡuī)宿命(sù) 捋须(lǚ)玉砌雕栏(qì) 解析 B.“圮”应读pǐ;C.“骤”应读zhòu;D.“窥”应读kūi。 答案 A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4分) A.历尽苍桑 弥漫 雕琢 落寞 B.野草荒滕炫耀嘈杂清晰 C.心神恍惚安详车辙荒僻 D.专心致志坐落羡暮琉璃 解析 A.苍—沧;B.滕—藤;D.暮—慕。 答案 C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B.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这件事搞得我声名狼藉。 解析 “心想事成”应改为“急于求成”。 答案 C

i n g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分) A .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B .地坛的每一棵树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C .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你只有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 蕴。 D .园子衰败但并不荒芜。 解析 B .“树”改为“树下”。C.“你只有”改为“只有你”。D.“衰败”与 “荒芜”换位。 答案 A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 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 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 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 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 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五年级(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易错题专题三部编语文阅读理解(含解析)含解析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易错题专题三部编语文阅读理解(含解析) 含解析 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 1. 情在高处 李小萧 ①大约七米的距离。 ②我紧握着枪托,手心里渗出了一把汗。小心地深呼吸一口山间潮湿的空气,努力把狂跳的心稳定下来,又取下眼镜仔细擦了擦。我已发了誓,不击中它今生就不再摸猎枪。 ③那是个骄做的家伙。尖曲的喙,强硬的躯,鸟黑而莹绿的羽。脖边还围着一圈浅褐色的纹锦,就像古希腊勇士的桂冠。它昂首站立在那岩石上,扇起的翅膀嵌在白蒙蒙的天空上面,于是属于鹰族的野悍与霸气就展露无遗了。我看不到它的眼,它正盯着自己爪下的猎物。一定是个年轻的家伙——岩鹰! ④我突然感到有股热血在胸里面沸腾了起来,它正全神贯注地撕扯爪下的猎物——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那是一只雏鸡。 ⑤它突然昂起头来高叫了一声。隐没了的太阳一下子从阴翳的云层里挣了出来!山岩上风在猎猎地吹,清凉的鸣声回荡在山山峦与苍穹之间。这才是真正的鹰之唳!那被霞光镀了的剪影,不啻为一座真正的力与美浑然天成的伟大雕像。我心里忽地一动,枪在中途停住了。 ⑥它居然对爪下的美味只撕不吞!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它已把一切都完成了。天是如此的蓝,风又变得如此的清。它募然欣喜地高叫了两声,拍拍翅膀,消失在岩边。 ⑦我一下子从震撼中清醒过来,心里一阵难耐的懊悔。但那问号依然盘旋脑际:这冷酷与嗜杀成性的鹰竟会弃猎物而去? ⑧ 我刚要失望地起身,突然从天空传来一声熟悉的鹰鸣,急忙伏下,心又狂跳了起来,紧盯着声音传来的地方。是它!只不过还携了一只鹰来。我以为是它的爱侣,但仔细观察之后,发觉自己错了。那是只苍老的岩鹰,很老了。它的羽毛在阳光下灰蒙蒙的,且脱落了不少,好像还受了重伤,一只翅膀耷拉着。脚无力地蜷成了一个“7”字形,它的脖子转动也很困难,也许根本就不能转动!年轻的鹰把它轻轻地放在向阳的岩石上,然后叼起猎物,一块块地喂它。 ⑨我静静地看着,托枪的手悄然垂了下来。 ①年轻的鹰在笨拙地喂着,显然它只习惯大力撕扯暴吞,做这种温柔的动作还笨拙得可爱。它的大喙不时错过老鹰的嘴,有时还忘了松开。但老鹰自始至终都在安详地接受着,那半闭的眼中,流露出的也全是爱和满足。 ①天很蓝,风很清,我的眼睛开始潮湿。 ②年轻的鹰每喂完一口都忍不住发出一声欢叫。有好几次,老的鹰把嘴闭上了,不肯张开,只用慈爱的目光望着它。但它都轻轻啄开老鹰的嘴。那分明还带着少年的任性和撒娇!是的,它明白母亲(或父亲)的心,尽管它也确实很饿了。有好几次叼在嘴里的肉差点本

史铁生《想念地坛》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想念地坛 史铁生 ①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②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着归来,雨燕盘桓□,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③有一天大雾迷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了园中的一棵老树。有一天春光浩荡,草地上的野花铺铺展展开得让人心惊。有一天漫天飞雪,园中堆银砌玉,有如一座晶莹的迷宫。有一天大雨滂沱,忽而云开太阳轰轰烈烈,满天满地都是它的威光。数不尽的那些日子里,地坛应该记得,有一个人,摇了轮椅,一次次走来,逃也似地投靠这一处静地。 ④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丝风飞叶动,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⑤那安静,如今想来,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 ⑥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想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的。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⑦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这五个字吸引了我,合了我的心意。我想,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以及生命自古而今对意义不息的询问。譬如那两片无花果叶的遮蔽,以及人类以爱情的名义、自古而今的相互寻找。譬如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惩罚,以及万千心魂自古而今所祈盼着的团圆。 ⑧倘若,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⑨这让我想起我曾经写过的那个可怕的孩子。他凭什么让人害怕?只要把周围的孩子经常地排一排座次,“我第一跟谁好,第二跟谁好…第十跟谁好”和“我不跟谁好”,他凭空地就有了权力。于是,欢欣者欢欣地追随他,苦闷者苦闷着还是去追随他。我记得,那是我很长一段童年时光中恐惧的来源,是我的一次写作的零度。生命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冲刺卷(人教版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冲刺卷(一) 考生注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用“√”帮加点字选出正确的音节。(3分) 徘徊( hái huái) 通宵( xiāo xiǎo) 追悼( dào diào) 烟囱( cōng chōng) 苍穹( gōng qi?ng) 赫然( chì ha) 二、让生字走入语境。(4分) 1. 超市的干果品种真多啊!有板lì()、zhēn()子、核桃、松子… 2. 母亲说,áo()过了mài()收,就会轻松一些了。 3. 新年到了,我们不仅可以放biān()炮还可以去guàng()庙会。 4. 弟弟正在整理抽tì()里的书jí() 三、词语百花园。(13分) 1. 辨字组词。(4分) 雅()残()炊()械() 推()钱()吹()诫() 2. 补充词语。(3分) ()的能量()的日子()的枪声()的头发()的曲线()的步子1.将成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意思选词填空。(6分) 莫名()妙积()成疾集思广()()兵简政崇山()岭无()无故万()更新与()隔绝(1)形容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的成语是。(2)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的成语是. (3)形容缩小机构,精简人员的成语是。 (4)形容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的成语是。 四、句子魔方。(10分)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翻译句子) 2.《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写的。(修改病句) 3. 如果 ..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用加点字写句子) 4.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改为转述句)

想念地坛读后感

想念地坛读后感 想念地坛读后感(一) 本次阅读,我读完了史铁生的回忆性小说《我与地坛》。本书共分了11个章节,为读者描述了作者在双腿残疾后的真实生活与心灵感悟。这本书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写下了“我”与地坛的奇妙缘分。 开始坐轮椅时,作者悲痛,消极,失魂落魄,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但从那时开始,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感悟人生,最终悟出了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出生了,这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的时候,已经顺利保证了它,所以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论述死亡,也是本书第一部分的精彩。死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日子,它永远停留在那里,不管你这一辈子过的是好是坏,不管你都干了什么,没干什么,也不管你有没有遗憾,你都得在那一个固定的时间去做你生命中的最后一件事。死是生命的终结,但生又是死的开始,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生命就在倒计时了,你不能延长你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你生命的宽度,人们这一辈子不断努力,奋斗,只不过是为了最后能死的光彩,不是有句话吗?有的人死了轻于鸿毛,而有的人却重于泰山。我觉得作者之所以在正年轻的时候没有糊里糊涂地选择死亡,除了母亲对他说的话,他可能是发现了生命

的真谛,死了只能干一件事,就是躺在属于你的棺材里睡觉,而活下去做的事不管你有多么不喜欢它,多么不愿意干,但它总是有乐趣的,只是你没有发觉罢了。文中写道:“不怕死和想去死是两回事,有时候不怕死的人是有的,一生下来就不怕死的人是没有的。我有时候倒是怕活,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我们不能怕活,因为活着就一切都好,一切都在,都还充满希望。 作者的母亲无声地离开了作者,那是一年秋天,收获的季节,各种花开得正鲜艳的季节。这个章节从题目到每一个字都暗藏着悲伤和对母亲的怀念。秋天的怀念:“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双腿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这题目,题记,都是在怀念母亲,母亲那么爱花,可为什么“我”的双腿瘫痪后就都死了?母亲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花在了照顾“我”身上,哪还有时间去侍弄那些花花草草。母亲离开时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母亲总能包容“我”那喜怒无常的怪脾气,可能是双腿瘫痪后不适应的常态吧,“我”一个人摇着轮椅去地坛,一待就是一整天,母亲怎么能不担心“我”,“我”拼命捶这自己那两条没用的双腿,拼命地喊:“我还活什么劲?”只有母亲,也只会有母亲,会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儿,好好活儿。”谁能料到,母亲还是没有等到的第一篇小说发表,“我”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本书的后半部分,显然作者已经摆脱了痛苦个忧郁,用幽默的语言开始写作者中年时期的趣事以及一些往事的回忆:记忆与印象1、

《玉米人》读后感

色彩绚烂的故事 虽然我自认为喜好阅读,但确实也没有写读后感或是书评的习惯。而自上大学以来,我更是抛下了旧时定期上交读书笔记的包袱,随心所欲、从从容容地在偌大的图书馆中挑选感兴趣的佳作饱览一番,不求所得。因此,对于这篇读后感也略有些无从下手,只能浅谈一下我对《玉米人》的粗粗印象和感悟,希望符合老师的要求。 因为不想浪费漫长的寒假时间,考完试后我和Eva和Isabel到图书馆借些书回家阅读,而自一柜拉美文学中我马上注意到《玉米人》,并不是因为知晓它是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之作,也不是早有耳闻阿斯图里亚斯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是因为其崭新且色彩斑斓的封皮从众多发黄的旧书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而在读完整本书后,留给我最深印象的也就是故事中浓郁绚烂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了,这大概也是我第一次真正阅读此类风格独特的书籍。 书的扉页介绍阿斯图里亚斯的生平说道:“1930年,他的第一部故事集《危地马拉传说》在西班牙出版,被认为是拉丁美洲第一本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集。1946年,他的代表作《总统先生》在墨西哥出版,从此蜚声拉丁美洲文坛。1949年,长篇小说《玉米人》出版,以其丰富的内容、奇特的风格和神话的氛围而被称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196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能够在初次踏入魔幻现实主义的大门时就阅读此等大师之作,我深感幸运。 《玉米人》讲述的是危地马拉大地上印第安土著与白人由于种植与贩卖玉米而引发的斗争故事。在印第安人心中,“人靠吃玉米维持生命,玉米即是人;人死后可以使土地肥沃,帮助玉米生长,人即是玉米。”因而,他们与玉米的联系是血肉关联的,人应该尊重玉米,也即是尊重他们自己。然而,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住着的拉迪诺人(西班牙人和当地土著人的混血种人)为了变富却计划放火烧山,种植并出售玉米,这完全亵渎了印第安人的信仰。为了对抗反对此举的印第安部落酋长加斯巴尔·伊龙,白人冈萨洛·戈多伊上校率领军队使计杀害了他和他的众多部下。因而,部落的萤火法师在死前深深地诅咒了所有犯下这血海深仇的人,最终也确实应验了这个咀咒。 在这个带有诡谲奇幻的印第安神话传说色彩的故事里,最核心的是“人兽合一”的纳瓦主义(nahualismo)。即印第安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保护自己的动物,称之为“纳华儿(nahual)”,而他们自身可以变化成纳华儿,也能从纳华儿变回人。而与此相关有一段描述让我十分哗然,认为实在是想象奇特,精妙绝伦,遂特意摘之与老师分享。 ——每个印第安武士身上都带有保护他的野兽的气味......有些武士身上散发出一股美洲野猪的气味,用香堇菜根可以遮住。天芥菜水能盖过麋鹿的气味,谁的毛孔里有麋鹿汗臭,谁就可以使用它。晚香玉香气浓郁,有些武士在战争中受到爱出冷汗的夜禽保护,应该用晚香玉来遮这股味。得到蟒蛇保护的武士身上几乎没有特别的气味,在战斗中也不爱出汗,他们可以使用素馨花香精。玫瑰花香能够遮住武士身上的乌鸦味。夜来香的芬芳可以把散发蜂鸟气味的武士隐藏起来。带猕猴味的武士可以躲进茉莉花的香气里。有些武士汗里带有美洲豹的味道,他们应该使用野百合。有长尾鹦鹉味的武士要用烟草。无花果的叶子适用于貘武士。鸟武士该用迷迭香。螃蟹武士要用橙花酿造的酒。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常常使用类似的带有魔幻色彩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个如梦如幻,似真似假的场景,读后仿佛让人真的置身于那片神奇壮阔的土地上,历经

想念地坛阅读答案

想念地坛阅读答案 导读:想念地坛 史铁生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声,如空谷回音。 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

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出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我想,写作的零度即对生命意义的扣问,写作出发的地方即生命固有的疑难,写作之寻求,即灵魂的眺望。 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权,当然还有阿谀。现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人呢?名人,强人,人物。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土地,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