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与塑料生产工业卫生要点(2021版)
塑料制品工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

塑料制品工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摘要:塑料加工行业是中国轻工的第一大行业,塑料制品行业环评项目很常见,现以我的工作实践,对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要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塑料制品工业;污染影响类一、塑料的分类及特点在合成树脂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一些辅料或改性材料,就可以得到塑料制品工业的原料——塑料。
塑料有很多的分类方式,例如按单体及其组合的不同可以区分出超过400种树脂[1],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附录A给出的常见合成树脂也有25种;按合成树脂分子结构和受热时的性质改变情况可以分为热塑型和热固性树脂;按应用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通用、工程和特种塑料;按聚合物分子聚集状态又可以分为无定型塑料和结晶型塑料,而从环评角度我认为塑料制品行业至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常规塑料制品以单纯树脂颗粒或加入少量色母为原料生产塑料制品可归为常规塑料制品。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很多塑料出厂前已经添加了辅料并完成了造粒,到生产端只需要加入少量色母粒即可。
这种类型清洁程度高、操作简便,除熔融阶段有机废气外一般没有其他特征污染物。
2.改性塑料制品塑料的改性是继合成之后又一个获取新性能树脂的简洁而有效的方法,包括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增强改性、功能改性等。
其中最为典型的应该是PVC树脂的改性。
PVC本身没有足够柔韧性,必须加入增塑剂改性后才能有较为广泛的用途。
目前已经开发了大量高沸点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等,它们通常是在常温下呈油状的可燃化学品,在存储使用过程的环境风险以及改性过程中涉及的油状挥发性有机物都不能忽视。
改性树脂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分支——热弹性体(TPE)。
这是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它的主链兼有硬链段的树脂相和软链段的橡胶相,常温下具有硫化橡胶的弹性,而高温下则呈现塑性流动性。
“从加工的工艺角度来说它是一种塑料,可以用热塑型树脂的成型机械加工,无需硫化”[2]。
与PVC一样,TPE加工过程中也会加入一定量的增塑剂来改性。
合成树脂与塑料生产工业卫生要点

合成树脂与塑料生产工业卫生要点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加强,合成树脂和塑料生产工业卫生问题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本文将就合成树脂与塑料生产工业卫生要点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与指导。
一、生产场所的环境要求合成树脂和塑料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这些气体和粉尘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生产现场,必须做好防护措施,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和无害。
首先,生产场所需设置通风系统,开展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
其次,生产车间地面要求平整、无裂缝,不得有积尘。
此外,生产现场还需设置紧急急救设施,做好消防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在合成树脂和塑料生产现场,工人必须做好劳动防护措施,以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对健康造成伤害。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针对不同工种和操作条件进行选择。
常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呼吸防护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其中,呼吸防护器是必不可少的防护用品,对于多数工人来说,必须配备进口的过滤面具。
在选择劳动防护用品时,应着重考虑防护效果和透气性。
三、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合成树脂和塑料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大型设备,包括高温反应器、加热设备、冷却设备等。
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正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安全运转。
在设备维护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点检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配件。
其次,要严禁无证使用人员操作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四、现场应急处理在生产过程中,一些意外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
因此,每个生产车间都应配备应急队伍。
这些应急队伍必须定期进行培训,掌握应急处理技能和方法。
在紧急情况下,应急队伍能够快速地判断和应对,减少损失,确保员工生命安全。
结语本文对合成树脂与塑料生产工业卫生要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生产场所环境要求、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设备管理和维护以及现场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塑料制造及塑料制品加工业VOCs综合治理一厂一策

塑料制造及塑料制品加工业VOCs综合治理“一厂一策”方案XXX公司XXXX年X月前言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印发的《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3号)的要求,切实减少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有效保护环境,进一步提升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及精准管控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目录前言 (1)1企业基本情况 (4)1.1企业基本情况 (4)1.2厂区布置 (5)1.3生产工艺及VOCs产污环节 (5)1.4 VOCs污染物及其适用标准 (6)2 企业生产现状 (9)2.1近三年主要产品现状 (9)2.2主要原辅材料 (9)2.3 PC树脂、ABS树脂理化性质 (9)2.4 产排污情况 (10)2.5 现场情况 (13)2.6 VOCs排放情况 (14)3 VOCs综合减排方案 (15)3.1源头消减方案 (15)3.2过程控制减排 (15)3.3末端治理减排 (16)3.4 特别控制要求与特别排放限值达标方案 (17)3.5 其他治理方案 (18)3.6企业自主深化治理方案 (18)3.7 企业VOCs治理措施与治理任务对照表 (19)4实施成效及长效减排 (25)4.1已实施任务概况 (25)4.2未实施任务概况 (25)4.3长效减排 (26)附表1 生产信息台账 (27)附表2 废气治理信息台账 (28)附表3治理设施运行台账 (30)附表4 企业VOCs综合治理任务对照表实施情况汇总 (32)附录1 集气效率 (33)附录2 VOCs原辅材料含量系数表 (34)附件1 企业营业执照 (37)附件2 环评备案意见 (38)附件3 环保验收意见 (39)附件4 排污许可证 (40)1企业基本情况1.1企业基本情况XXX公司,始建于2001年4月,投资人:XXX,个人独资企业。
该厂位于XXX,是一家生产塑料制品、五金冲压件的公司。
企业现有职工10人,每天1班,每班8h,年工作300天,2019年生产总值:500万元。
禁塑禁什么限塑到何时禁(限)塑新政及终止塑料污染中国在行动

刊专稿禁塑禁什么?限塑到何时?禁(限)塑新政及终止塑料污染中国在行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2020年丨月丨9日,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箜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出《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9月1丨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召开全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2020年以来,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等部门相继发出有关薄膜,商务领域.快递包装.邮政等方面相关要求,各省市就塑料污染管控与治理都积极行动起来。
总体上都明确要求: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动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一时间,禁塑,限塑成为人们热搜热议的关键词,甚至有人简单地从字面“直译”理解为“以后要禁止使用塹料了! ”到底禁塹令要禁什么?限塑令限的又是什么?/禁(限)塑新政剑指何方自上世纪初发明酚醛树脂、开启合成材料的 新纪元以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100多年来,工业 化和现代化迅速发展,近40年来信息化快速普及,人类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大 提升,这都离不开合成材料的重要贡献。
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合成材料及其显示 材料,手机、iPad及笔记本电脑、超薄电视都不会 是今天的样子;如果没有合成材料及其高端复合 材料,太空行走、探月都不可能实现,空客A380、波音梦幻787都不可能成功载客。
今天,合成橡胶为汽车的迅速普及和很多密 封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合成纤维为解决70亿 人的穿衣以及高端复合材料所需作出了重要贡 献,合成树脂为汽车轻量化、客机大型化、电子信 息以及人类探索太空都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可 见,无论是人类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还是高端制 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都 不可能离开合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
合成树脂行业废气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分析

合成树脂行业废气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分析摘要:合成树脂应用于我国多个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合成树脂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相应增加,其中主要污染为废气排放。
合成树脂行业主要废气污染为有机废气,颗粒物等。
目前常见的树脂工业废气ABS,是高强度,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材料。
生产中排放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废气,主要是凝聚单元凝聚中产生的尾气,舍有丙烯腈及低聚物.本文主要针对合成树脂行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废气评价因子选取,废气排放源和主要可采取废气处理措施分析探讨,为从事相关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合成树脂;废气;环境影响评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造成大气污染主要物质,VOCs是常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70Pa的有机化合物,在20℃下蒸气压大于等于0.01lkpa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芳烃类、醛类等,主要产生于石化废气,石化产品储气罐,油漆生产、木材干馏等。
易挥发性有机废气污染环境与空气氮氧化物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许多VOCs具有神经毒性,能损害血液成分,引起胃肠道紊乱,诱发内分泌系统及造血系统疾病。
目前,VOCs处理技术主要有冷凝、光催化降解、等离子体技术等。
ABS树脂是综合性能优良的大品种塑料,广泛应用于机械、仪器仪表等工业。
ABS树脂是聚丁二乙烯橡胶和丙烯腈接枝共聚物。
ABS树脂是微观结构复杂的树脂,具有塑料与橡胶结构共混体系,主要生产工艺为乳液接枝,石化公司采用连续本体掺混法,废气产生ABS树脂凝聚过程,接枝粉料与SAN树脂熔融共混采用挤出机共混,挤出机模头产生尾气,包括苯乙烯单体,低聚物等。
合成树脂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多个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合成树脂需求量日益增大,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主要污染是废气排放,有机废气VOCs是形成PM。
二次颗2.5粒的重要前提物。
1ABS树脂工业废气概述ABS是丙烯腈、苯乙烯和丁二烯三元共聚物,是通用合成树脂与工程塑料的结合,是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高分子材料,ABS树脂是目前产量最大的聚合物,将SAN等各种性能有机统一,具有冲击强度高,耐低温等特性,表面光泽,可进行喷涂,焊接等二次加工。
国内外聚酰胺类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的法规比较

贸易指南Trade Guide编辑 郝丽娟国内外聚酰胺类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的法规比较文/包桂娟张振宇廖文彬随着经济与贸易的迅速发展,塑料原料及产品出口越来越多,用于制造塑料餐食具的材料在其中占比非常大。
然而,我国聚酰胺食品接触材料的出口却常会因为国内外标准法规和限值的差异导致发生退货问题。
特别是尼龙类、密胺树脂类产品,常因初级芳香胺和甲醛迁移超标导致退货。
所以聚酰胺食品接触材料急需解决统一标准法规问题。
本文以聚酰胺接触材料为例,分析了中国、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五个国家关于食品接触塑料制品法规要求的不同之处,以期加快我国有关标准法规与国际接轨,并为相关企业提供出口依据。
美国对食品接触用聚酰胺塑料原料及其制品监管法规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 D A)是由美国国会授权,负责执行《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和管理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食品及化妆品的联邦执法机构。
管理方式有三种:食品添加剂申报程序(FAP)、食品接触物通报 (FCN)和法规阈值程序(TOR),并且还会考虑实际情况进行管理。
《美国联邦法规》是由美国联邦政府执行部门和各机构在《联邦注册》上发表通用的和常规的法规编辑而成的法规,本法规共分50篇,第21篇与食品接触材料相关,而且把聚酰胺材料划分在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
第177节1500目录是对聚酰胺(尼龙)树脂的卫生安全要求,规定可以用于制造食品加工、处理或包装用的树脂种类,根据合成单体的不同大致有16类。
法典大致规定了聚酰胺塑料不同合成单体的熔点、密度具体范围、4.2mol/L盐酸中的溶解度、有些特殊的聚酰胺需要测试粘数,例如聚酰胺6/12,另外根据不同合成单体的聚酰胺材料还需要测试在指定温度下水、95%乙醇、乙酸乙酯、苯中最大可浸提取(树脂的质量分数)的百分含量4个检测项目。
欧盟对食品接触用聚酰胺塑料原料及其制品监管法规欧盟食品接触材料管理部门为欧盟健康与消费保护总局(SANCO),通过框架法规、欧盟条例和指令、成员国法规及欧洲理事会决议和技术文件三大层次监管。
塑料行业vocs2021排放标准

塑料行业vocs2021排放标准塑料行业VOCs 2021排放标准引言•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塑料行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塑料行业VOCs排放标准被制定并不断更新。
VOCs排放标准的意义•VOCs排放对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排放标准的制定可以引导企业采取减排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2021年VOCs排放标准的要点1.严格的排放限值–基于国家环保部门的要求,制定了更严格的VOCs排放限值。
–企业必须符合这些限值,否则将面临处罚。
2.加强监测和记录–企业需要安装监测设备,及时记录和报告VOCs排放情况。
–监测数据的公开透明将被进一步要求。
3.鼓励创新技术和替代品–排放标准的提高将推动塑料行业发展环保和节能技术。
–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也将受到鼓励和支持。
4.加强执法和监管–环保部门将加大对塑料企业的排查和监管力度。
–对违法企业将严厉查处,并实施严厉的处罚措施。
如何应对2021年的VOCs排放标准1.技术升级–检查和更新生产线和设备,以确保符合新的排放标准。
–投资研发和采用先进技术,减少VOCs排放。
2.加强管理–建立和执行VOCs排放管理制度,确保良好的运行和维护。
–培训员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3.合作与交流–参与行业协会和组织,分享和学习减排经验。
–与环保专家和监管部门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4.创新与发展–加大对绿色化和循环经济的投资。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材料和工艺。
结论•2021年VOCs排放标准的提高要求塑料行业积极应对环境挑战。
•遵守排放标准,采取减排措施,将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并减少环境污染。
HG∕T 5871-2021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

2
4.2 评价方法和流程
4.2.1 评价方法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产品可称为绿色设计产品: a) 满足基本要求(见 5.1)和评价指标要求(见 5.2); b) 提供对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4.2.2 评价流程
根据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产品的特点,明确评价范围,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和生命 周期评价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对照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对产品进行评价,符 合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同时提供该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可以判定该产品符合绿色设计产品 的评价要求。评价流程见图 1。
在分析指标的符合性评价结果以及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绿色产品设计改进的具体方 案。 6.2.4 评价报告主要结论
应说明该产品对评价指标的符合性结论、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提出的改进方案,并根据评价结论初 步判断该产品是否为绿色设计产品。 6.2.5 附件
报告中应在附件中提供: a) 产品原始包装图; b) 产品生产材料清单; c) 产品工艺表(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等); d) 各单元过程的数据收集表; e) 其他。
符合 GB 31572,提供说明
产品生产
符合 GB 31572,提供说明
产品生产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提供说明
PP、PS、PE、PVC塑料特性(2021整理)

PP 聚丙烯典型应用范围:汽车工业〔主要使用含金属添加剂的PP:挡泥板、通风管、风扇等〕,器械〔洗碗机门衬垫、枯燥机通风管、洗衣机框架及机盖、冰箱门衬垫等〕,日用消费品〔草坪和园艺设备如剪草机和喷水器等〕。
注塑模工艺条件:枯燥处理:如果储存适当那么不需要枯燥处理。
熔化温度:220~275℃,注意不要超过275℃。
模具温度:40~80℃,建议使用50℃。
结晶程度主要由模具温度决定。
注射压力:可大到1800bar。
注射速度:通常,使用高速注塑可以使内部压力减小到最小。
如果制品外表出现了缺陷,那么应使用较高温度下的低速注塑。
流道和浇口:对于冷流道,典型的流道直径范围是4~7mm。
建议使用通体为圆形的注入口和流道。
所有类型的浇口都可以使用。
典型的浇口直径范围是1~1.5mm,但也可以使用小到0.7mm的浇口。
对于边缘浇口,最小的浇口深度应为壁厚的一半;最小的浇口宽度应至少为壁厚的两倍。
PP材料完全可以使用热流道系统。
化学和物理特性:PP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
它比PE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
由于均聚物型的PP温度高于0℃以上时非常脆,因此许多商业的PP材料是参加1~4%乙烯的无规那么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钳段式共聚物。
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扭曲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
PP的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
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外表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
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
通常,采用参加玻璃纤维、金属添加剂或热塑橡胶的方法对PP进行改性。
PP的流动率MFR范围在1~40。
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
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物型的强度比均聚物型的要高。
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8~2.5%。
并且收缩率的方向均匀性比PE-HD等材料要好得多。
参加30%的玻璃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到0.7%。
论改性塑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管控策略

作者简介:卢津强(1987-),男,研究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改性塑料开发。
收稿日期:2023-11-03改性塑料是—种经过化学或物理改性过程,使其具有特定性能的塑料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改性塑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然而,在改性塑料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生产工艺、环境、设备、人员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本文将从原料、生产工艺、环境、设备、人员操作等方面,阐述改性塑料生产过程的质量管控策略。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优化改性塑料生产过程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改性塑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最后探究了改性塑料生产过程的质量管控策略,现具体论述如下。
1 优化改性塑料生产过程的必要性(1)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目标。
优化生产工序、改进设备与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
第一,优化生产工序。
通过对生产工序进行合理设计与改进,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与物料转移,提高生产线的连续性,从而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能。
例如,采用失重称喂料可以省略原料混合以及造粒完后的均混工序,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第二,改进设备与技术。
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与技术,保证设备使用率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例如,采用集中供料系统可以大大缩短物料转移时间。
(2)有利于降低能源损耗论改性塑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管控策略卢津强,周立辉,陆龙威,车仕军,芦浩浩(横店集团得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浙江 横店 322118)摘要:伴随改性塑料应用要求的日益提升,分析其生产实践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管控策略拥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鉴于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优化改性塑料生产过程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改性塑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最后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探究了改性塑料生产过程的质量管控策略,阐述了个人对于改性塑料的几点看法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改性塑料;质量问题;管控策略中图分类号:TQ321.2文章编号:1009-797X(2024)02-0001-04文献标识码:B DOI:10.13520/ki.rpte.2024.02.001能源损耗是改性塑料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能耗对于提高企业效益与保护环境均有重要意义[3]。
塑料及塑料成型工艺

第二章 塑料及模塑成型工艺
2.流动性
塑料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填充型腔的能力称为流动性。
(1)常用塑料根据它的流动性可分为三类: ①流动性好:尼龙、聚乙烯、聚苯乙烯和聚丙烯;
②流动性中等:ABS、PMMA和聚甲醛;
③流动性差:聚碳酸酯、硬质聚氯乙烯和氟塑料。
分子量小,分子量分布宽,分子结构规整性差,熔融 指数高、螺流动长度长、表现粘度小,流动比大的塑 料流动性就好。 流动比——塑料熔体在模具中进行最长距离流动时, 各段通道、模腔长度与截面高度的比值总和。
2021/7/10
第二章 塑料及模塑成型工艺
(2)影响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温度
料温高则流动性增大,但不同塑料也各有差异。
压力
注塑压力增大则熔融料受剪切作用大, 流动性也增大。
模具结构
凡促使熔融料降低温度,增加流动性 阻力的则流动性就降低。
2021/7/10
第二章 塑料及模塑成型工艺
一、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
热固性塑料 —— 在受热或其它条件下能固化
成不熔不溶性物质的塑料 ,其分子结构最终为
体型结构。(变化过程不可逆)
2021/7/10
三、塑料的分类
2.按塑料的用途分:
通用塑料 —— 一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
的塑料。
工程塑料 —— 一般指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有良好
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 性能,可以作为工程结构件的塑料。
一、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
6.应力开裂及熔体破裂 应力开裂 —— 指有些塑料对应力比较敏感, 成型时容易产生内应力,质脆易裂,当塑件在 外力作用下或在溶剂作用下即发生开裂的现象 ,被称为应力开裂。
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分析与建议

第34卷㊀第8期2021年8月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Vol.34ꎬNo.8Augustꎬ2021收稿日期:2020 ̄11 ̄22㊀㊀㊀修订日期:2021 ̄04 ̄11作者简介:申宸昊(1997 ̄)ꎬ男ꎬ湖北丹江口人ꎬ894617062@qq.com.∗责任作者ꎬ邓义祥(1974 ̄)ꎬ男ꎬ湖北咸丰人ꎬ研究员ꎬ博士ꎬ主要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ꎬdengyx@craes.org.cn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C1402206)SupportedbyNationalKeyResearchandDevelopmentProgramofChina(No.2016YFC1402206)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分析与建议申宸昊1ꎬ2ꎬ邓义祥1∗ꎬ张嘉戌3ꎬ张承龙2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ꎬ北京㊀100012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电子废弃物研究中心ꎬ上海㊀2012093.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ꎬ上海㊀200065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ꎬ全球塑料使用量急剧增长ꎬ塑料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同时也带来严峻的塑料和微塑料污染.为全面加强塑料污染控制ꎬ提出从 原料 生产 分销 倾倒 回收(处理) 5个环节实行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对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ꎬ目前我国在各环节均采取了相关的管理措施ꎬ包括立法㊁开展专项行动等ꎬ但仍存在塑料污染管理尚未实现生命周期全覆盖㊁某些法律法规缺乏实施细则以及部分政策难以落实等问题.在此基础上ꎬ借鉴国外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的经验ꎬ提出我国加强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的政策建议ꎬ主要包括:①在塑料原料管理方面ꎬ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微塑料泄露㊁废水排放等ꎬ应完善相关行业标准ꎬ鼓励减少化纤等容易造成泄漏的材料在衣物生产中的使用ꎻ②在设计生产方面ꎬ进一步贯彻落实涉及塑料加工㊁循环利用的管理规定ꎬ提出具体的微塑料循环指标和专项回收目标ꎬ同时对可生物降解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开展研究ꎬ并进一步完善其降解性能ꎻ③在分销使用方面ꎬ在严格执行 限塑令 的同时ꎬ对需求量大㊁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塑料制品应分阶段逐步禁止ꎬ更加注重绿色产品的替代和新模式的探索ꎬ避免 一刀切 的管理模式ꎻ④在塑料垃圾倾倒方面ꎬ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条例ꎬ并加强国际合作ꎻ⑤在塑料垃圾回收及处理方面ꎬ应完善含有塑料的垃圾回收处理工艺ꎬ在降低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实现二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关键词:塑料污染ꎻ生命周期ꎻ问题ꎻ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X53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 ̄6929(2021)08 ̄2026 ̄09文献标志码:ADOI:10 13198∕j issn 1001 ̄6929 2021 04 14ImproveLifeCycleManagementofPlasticPollutioninChinaSHENChenhao1ꎬ2ꎬDENGYixiang1∗ꎬZHANGJiaxu3ꎬZHANGChenglong21.InstituteofWaterEcologyandEnvironmentꎬChineseResearch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ꎬBeijing100012ꎬChina2.WasteElectricalandElectronicEquipmentResearchCentreofShanghaiPolytechnicUniversityꎬShanghai201209ꎬChina3.ShanghaiUrbanConstructionMunicipalEngineering(Group)Co.ꎬLtd.ꎬShanghai200065ꎬChinaAbstract:Sincethe1950sꎬtheuseofplasticshasdramaticallyincreasedinindustryanddomesticlifeꎬandhasbecomeanindispensablepartforhumanlife.Meanwhileꎬithascreatedseriouspollutionofplasticsandmicro ̄plastics.Inordertostrengthencompleteplasticpollutioncontrolꎬthisstudyproposedfivestagesoflifecyclemanagementꎬnamelyꎬrawmaterial ̄production ̄sale ̄disposal ̄recycling.Theanalysisofthepresentstatusandproblemsintheplasticpollutionmanagementindicatedthatalthoughthecountermeasuresꎬincludinglegislationandspecialactionswerecarriedoutateachstageꎬmanyproblemsstillexistinthepresentmanagementsystemꎬsuchasincompletecoverageofthelifecyclemanagementintheplasticpollutioncontrolꎬabsenceofdetailedimplementationrulesinthelegislationꎬenforcementdifficultyofsomemanagementpolicies.BasedontheaboveanalysisandreferencingforeignexperiencesinthemanagementofplasticlifecycleꎬthisstudyputsforwardpolicysuggestionstostrengthenthelifecyclemanagementoftheplasticpollutioninChina:(1)Intheplasticrawmaterialmanagementꎬtheindustrialstandardsforpotentialleakageofmicro ̄plasticsandwastewaterdischargeintheproductionshouldbeimprovedꎻandthematerialsthatareeasytocauseleakagesuchaschemicalfibersshouldbeencouragednottobeusedintheclothproduction.(2)Intheproductiondesignꎬmanagementregulationsonplasticprocessesandrecyclingshouldbefurtherimplementedandthespecificindicesofmicro ̄plasticrecyclingandrecyclingtargetshouldbebroughtforth.Inthemeanwhileꎬtheimpactofbiodegradableplasticsontheenvironmentshouldbefurtherstudiedanditsdegradabilityshouldbefurtherimproved.(3)Inthesalesandusesꎬinadditiontostrictimplementationofregulationsonplasticproductionsꎬitissuggestedthatplastic第8期申宸昊等: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分析与建议㊀㊀㊀productionsthatarewidelyusedindailylifeshouldbebannedgraduallyandgreensubstitutionsarehighlyencouragedtoavoid"onesizefitsall"managementmode.(4)Inthedisposalofplasticwastesꎬrelativemanagementordinancesshouldbestrictlyimplementedꎬandinternationalcooperationshouldbestrengthenedforthemarineplasticproblems.(5)Intherecyclingofplasticwastesꎬtherecyclingandprocessingtechniquesshouldbeimprovedtoreducenegativeenvironmenteffectsꎬwhilemaximizingtherecyclingofthesecondaryresources.Keywords:plasticspollutionꎻlifecyclemanagementꎻenvironmentalproblemsꎻpolicystrategies㊀㊀塑料具有稳定㊁廉价㊁易于包装和携带等良好特性ꎬ是重要的工业基础材料和生活用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ꎬ全球塑料使用量急剧增长ꎬ塑料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塑料和微塑料污染[1].第一㊁二㊁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分别通过 海洋塑料垃圾与微塑料 专项决议ꎬ从不同的角度商讨海洋微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ꎬ并呼吁各国积极应对这种新污染物带来的风险[2].2019年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通过最新微塑料决议ꎬ以创新为核心ꎬ鼓励各国加强合作ꎬ评估微塑料的来源ꎬ并从塑料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管理ꎬ杜绝微塑料进入海洋[3].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ꎬLCA)是指对产品系统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能源资源消耗㊁污染排放等指标进行定量化汇总㊁分析和评价ꎬ定量识别废弃产品的环境影响ꎬ从而在废物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方面取得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的范围是从产品的原材料获取到能源和材料的生产ꎬ再到产品制造和使用ꎬ最后到产品生命末期的处理ꎬ以及最终的处置等[4].借鉴生命周期评价的理念ꎬ该文将塑料制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 原料 生产 分销 倾倒 回收(处理) 5个阶段ꎬ梳理分析我国在各阶段中涉及(微)塑料减量化的立法以及专项行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微塑料管理的最新实践ꎬ针对各生命周期阶段ꎬ提出了我国微塑料减量化政策建议ꎬ以期从塑料制品生产㊁使用到回收实现全过程管理ꎬ最大限度地控制塑料污染.1㊀塑料制品生命周期和环境影响从塑料的生产㊁使用到废弃㊁回收ꎬ考虑塑料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因其本身特性或人为因素造成对环境的损害ꎬ将塑料制品生命周期分为以下5个环节进行分析(见图1).塑料制品在生命周期各环节因塑料形态和处理方式的不同ꎬ对环境造成相应不同的影响.塑料制造过程㊁生产现场或运输过程中ꎬ可能会存在塑料颗粒泄露㊁原料污染等问题.以塑料袋为例ꎬ塑料袋通常由聚乙烯制成ꎬ聚乙烯使用汽油和原油生产[5]ꎬ全球图1㊀塑料制品生命周期环节Fig.1Lifecycleoftheplasticproducts约4%的石油用于塑料的生产[6].原始材料生产过程中ꎬ可能会因生产工艺缺陷等问题造成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在合成树脂㊁合成纤维等行业ꎬ树脂颗粒㊁塑料纤维等生产原料也存在泄漏到环境中的现象.研究表明ꎬ塑料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塑料颗粒泄露到环境中ꎬ如在英国ꎬ每年塑料的泄漏量估计为5 00ˑ109~5 30ˑ1010粒ꎬ相当于塑料颗粒总产量的0 001%~0 010%[7].泄露到环境中的塑料颗粒作为微塑料污染的原生来源直接进入海洋㊁土壤等自然环境ꎬ其被动物摄食后在体内富集ꎬ严重危害其生命安全ꎬ并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ꎬ往往需要加入添加剂以得到更好的使用性能.在欧盟ꎬ39 5%的塑料用于生产塑料包装[8]ꎬ塑料袋主要由轻透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粒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HDPE)生产出的塑料袋更厚实㊁耐用ꎬ通常添加抗静电剂和着色剂以获得更好的使用性能[9].塑料中常见的添加剂有双酚A(BPA)㊁多溴二苯醚(PBDE)㊁多溴联苯(PBB)㊁邻苯二甲酸酯等.邻苯二甲酸酯常作为增塑材料添加到玩具中如婴儿的出牙嚼器ꎬ若通过吮吸进入婴儿体内将严重影响正常发育.塑料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的泄露或不当使用ꎬ将使其直接进入环境造成人体功能障碍或内分泌系统紊乱.充分地循环利用废弃塑料制品是减少污染㊁实现资源再利用的最好途径.但在推行循环利用工作时ꎬ可能会因行业的特殊情况而难以形成规模.塑料产品在分销和使用时ꎬ需要有相应的管理规定进行约束和限制.我国为了限制一次性塑料袋㊁餐具等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和避免浪费ꎬ出台了相关限制令ꎬ通过经济手段有效调控塑料产品的分销.相关规定对塑料产品的生产规格提出了要求ꎬ以提高塑7202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4卷料产品的使用寿命或增加可循环使用性.废弃的塑料制品若被随意丢弃到环境中ꎬ或混在生活垃圾中得不到合理的处置ꎬ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丢弃在土地上的塑料垃圾会导致土壤生产力下降ꎬ增加家畜误食塑料的危险ꎻ进入水体中的塑料可能因误食㊁缠绕等原因危害水生生物生命.国内外已出台相关的条例㊁公约ꎬ防止塑料垃圾被大量投弃入海.塑料产品被使用废弃后ꎬ减少随意丢弃ꎬ进行合理㊁正规的回收处置至关重要.政府层面除制定约束性的管理规定外ꎬ对生产企业和普通居民也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ꎬ使正确回收塑料垃圾㊁减小污染成为习惯.塑料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环节是回收处理ꎬ部分可用于再生产ꎬ无法重复利用的部分需要进行填埋或者焚烧的末端处理.填埋过程可能会使塑料破碎成微塑料进入土壤和水环境ꎬ焚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二英等有毒物质造成空气污染.面对这些问题ꎬ应该完善现有的垃圾处理工艺ꎬ并探索适合塑料垃圾最终处置的方法.2㊀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1㊀原料和微塑料初生源泄露环境中树脂颗粒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在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携带树脂颗粒的废水排放ꎬ或树脂原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泄露[10].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诸多针对不同化工行业的废水排放标准ꎬ如GB31571 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11]适用于生产合成树脂㊁合成纤维以及合成橡胶的行业ꎬ规定了工业废水中悬浮物㊁总铅㊁总汞等多个指标的排放限值ꎬ但是没有专门针对或涉及塑料聚合物的指标.其他标准如GB15581 2016«烧碱㊁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㊁GB31572 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塑料制品生产行业ꎬ但废水排放指标中也都未包含某种类型的聚合物.当前微塑料的环境赋存状况调查已将微塑料污染矛头指向污水处理厂尾水或污泥排放.Li等[12]对我国11个省份的污水处理厂污泥成分进行了分析ꎬ发现污泥中微塑料的最高含量为5 64ˑ104个∕kgꎬ主要微塑料类型为纤维状.Carr等[13]调查了污水处理厂污水中微塑料的含量ꎬ发现当前污水处理工艺对微塑料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ꎬ同时也发现污水中微塑料的存在与化妆品(含塑料颗粒)的使用有关.上述调查结果表明ꎬ污水及污泥的排放已经成为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ꎬ因此在废水排放标准中纳入微塑料检测标准㊁不同类型树脂的排放限值成为微塑料污染防治的当务之急.此外ꎬ由于微塑料主要被活性污泥所拦截[13]ꎬ应加强污泥的综合管理ꎬ并在污泥无害化检测指标中加入微塑料检测指标.检测指标的增加将提高工业生产成本ꎬ因此标准的改进需依据微塑料的切实环境影响ꎬ同时考虑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2 2㊀设计及生产在塑料制品设计及生产环节ꎬ我国出台了大量法规㊁政策ꎬ不仅涉及废塑料的加工㊁循环利用ꎬ也对可降解塑料的生产流通作出了详细的要求.除通过政策文件进行约束和监管外ꎬ我国还发起了一系列如 散乱污 清理行动㊁禁止洋垃圾入境等专项行动计划.2 2 1㊀设计过程可降解塑料取代广泛使用的不可降解塑料已成为塑料污染治理的关键.GB∕T20197 2006«降解塑料的定义㊁分类㊁标识和降解性能要求»[14]规定了光降解塑料㊁生物降解塑料以及可堆肥塑料三类降解塑料.GB∕T32163 2 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第2部分:可降解塑料»[15]针对6种可降解塑料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ꎬ提出了衡量可降解塑料全生命周期绿色程度的指标ꎬ包括生物降解率㊁包装降解度以及重金属含量等.但很多的可降解塑料在严格的试验条件下才能完全降解ꎬ在自然环境中只能破裂成微塑料ꎬ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并没有减少.根据欧盟«生物可降解塑料与海洋垃圾»[16]ꎬ某些生物降解塑料袋只能在50ħ工业堆肥条件下才能完全降解为水㊁二氧化碳等产物ꎬ自然环境中难以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ꎬ我国目前应尽快修订可降解塑料相关标准ꎬ重新定义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条件及指标ꎬ并以微塑料为降解产物重新评估可降解塑料的生态风险ꎬ谨慎推广可降解塑料制品.2 2 2㊀生产过程废塑料加工行业的污染控制主要依据«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7]ꎬ该规定禁止废塑料加工企业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垃圾移交给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单位或个人ꎬ强调无害化处理残余塑料垃圾ꎬ同时该规定中部分条款也禁止企业加工国家禁止进口的废塑料.我国自2021年1月起禁止进口包括塑料垃圾在内的所有固体废物[18]ꎬ有效切断了 散乱污 企业的原料供给.近年来ꎬ生态环境部加大了对 散乱污 企业的查处力度ꎬ塑料加工行业被列为 散乱污 企业综合整治的重点[19].专项清理行动将规范废塑料加工行业生产流程ꎬ减少化工废水直排ꎬ从而降低微塑料的泄露.8202第8期申宸昊等: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分析与建议㊀㊀㊀«循环发展引领行动»[20]和«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是我国落实 十三五 规划纲要㊁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做出的制度安排.«指导意见»将废塑料列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ꎬ鼓励低价值塑料的再生利用ꎬ逐步减少填埋[21].同时ꎬ«指导意见»提出了具体回收目标ꎬ至2020年ꎬ国内产生废塑料的利用规模达到2 3ˑ107t.«循环发展引领行动»[20]包含了循环发展综合目标ꎬ提出2020年废物的循环利用率较2015年提升7%ꎬ但未列出具体的塑料废物再生目标.因此ꎬ应进一步完善废塑料循环指标的评价体系ꎬ加强开发高值化利用技术ꎬ尽早将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纳入专项回收目标中.塑料农膜作为微塑料的来源之一ꎬ近年来已得到学术界的证实ꎬ并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2018年新修订的GB13735 2017«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22]ꎬ将地膜厚度从0 08mm提升至0 10mmꎬ通过提高地膜的机械强度以提高农膜的重复利用和回收便利性.我国已在西北地区开展塑料农膜试点回收工作ꎬ但由于农膜回收价值较低㊁回收主体不明确等因素[23]ꎬ塑料农膜回收难以形成市场机制.此外ꎬ塑料农膜的回收责任划分也制约着农膜的广泛回收.根据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ꎬ企业应承担回收责任ꎬ但由于回收体系建设复杂以及回报低等问题ꎬ法令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因此ꎬ农膜回收工作应注重 政府主导㊁企业管理㊁消费者参与 的原则ꎬ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ꎬ综合调动各环节行使相应的责任和义务ꎬ通过强制与经济措施的综合运用ꎬ在不同地区建立差异化农膜回收机制.2 3㊀分销及使用塑料的分销及使用环节是我国当前塑料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 2007 72号)(简称 限塑令 )ꎬ规定零售商不能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ꎬ塑料袋售价应高于成本.该规定在短期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ꎬ降低了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量ꎬ但该政策发布至今仍未修订ꎬ已不能匹配当前经济的发展.2019年ꎬ海南省发布«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㊁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24](简称 禁塑令 )ꎬ计划建立«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试行)»ꎬ至2025年底将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纳入名录中ꎬ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但由于目前塑料制品的替代能力不足ꎬ且部分替代产品已被证实在环境中不易降解[25]ꎬ因此海南 禁塑令 效果仍充满未知.此外ꎬ全面禁止应充分考虑塑料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ꎬ分领域分阶段逐步进行ꎬ对于需求量大㊁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塑料消费品ꎬ应优先考虑通过经济手段进行调控ꎬ重点强调其回收利用.«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6]规定自2019年7月1日起ꎬ旅游及酒店行业不得主动提供牙刷㊁剃须刀等一次性生活用品.该政策以旅游业为杠杆ꎬ逐步改变消费者对一次性用品的依赖.经历了地方政府关于废塑料制品治理的率先实践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㊁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月出台了最新的塑料污染治理计划ꎬ即«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27].该意见指出ꎬ在逐步取缔不易回收的塑料制品㊁强化现有政策的基础上ꎬ进一步加大绿色产品替代ꎬ探索新模式以减少部分领域的塑料制品消耗ꎬ还强调加强塑料垃圾的末端处置能力ꎬ针对港湾㊁海滩等重点领域以及农膜㊁渔具等重点对象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在绿色产品替代ꎬ尤其是对一次性塑料替代品的研究方面ꎬ我国起步较晚ꎬ尚存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㊁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28].2 4㊀塑料垃圾倾倒防止塑料垃圾的随意丢弃是源头削减微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径.我国已出台多项法律和管理条例从宏观角度对固体废物的陆海倾倒㊁职能部门的工作划分㊁企业的主体责任等问题确立了指导原则.«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9]对工业固体废物㊁危险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的环境污染防治做了一般性规定ꎬ由于市政垃圾因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难以明确其组分ꎬ因此该法律难以针对塑料废物管理做出明确指导.目前我国针对海源垃圾的管理立法主要涉及船舶垃圾的倾倒㊁岸边垃圾的管理以及海岸工程污染等领域ꎬ其中«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30]特别规定塑料制品不得投弃入海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31]也特别将渔网㊁绳索㊁塑料制品以及人工合成物列为禁止倾倒的物质.2 5㊀塑料垃圾处理及回收我国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庞大ꎬ源头减量工作虽已展开ꎬ但减量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ꎬ塑料垃圾的末端处置仍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缺乏针对塑料垃圾的专项管理政策ꎬ塑料垃圾的处置只能依托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管理ꎬ处置方法包括垃圾分类㊁填埋㊁堆肥和焚烧.垃圾分类是提高塑料垃圾回收率㊁实现资源化的有效途径.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住房和9202㊀㊀㊀环㊀境㊀科㊀学㊀研㊀究第34卷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32]ꎬ上海㊁厦门等地先后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纳入法治体系.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可回收物回收指导目录(2019版)»[33]ꎬ将高低价值的可回收废塑料和不可回收废塑料的种类进一步细化分类.填埋所依据的标准GB16889 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34]ꎬ对填埋场的选址㊁施工设计以及废物的入场等提出了要求.根据该标准ꎬ混合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垃圾可以通过填埋进行处置.堆肥是通过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ꎬ只能应用于生物可降解塑料.而有关资料表明ꎬ可堆肥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率低ꎬ且与传统塑料混合回收会降低再生塑料的性能[35]ꎬ因此市面上出现的可堆肥塑料对于塑料制品的替代作用尚不理想.垃圾焚烧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ꎬ且产热可用于发电.但由于含有塑料的生活垃圾成分复杂ꎬ完全燃烧得不到保障ꎬ可能会造成某些污染物的产生[36].例如ꎬ聚氯乙烯塑料的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二英等有害物质ꎬ若二次焚烧炉温度低于850ħꎬ二英不能完全分解.从微塑料防治角度来看ꎬGB18485 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37]并不能从源头削减塑料垃圾的产生ꎬ与垃圾分类制度不能形成有效衔接.因此ꎬ可根据科学论证禁止包含特定比例塑料废物的生活垃圾进入焚烧厂ꎬ以减少复杂气体的产生ꎬ同时促进塑料垃圾的源头减量化.3㊀国外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对我国的借鉴从塑料生产㊁销售使用到回收各环节ꎬ对国外各地区的塑料污染管理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见表1).表1㊀国外部分塑料生命周期管理措施Table1Specificmeasuresofplasticlifecyclemanagementabroad国家∕地区生产销售使用回收欧盟2025年及2030年塑料瓶中再生塑料的含量将分别达到25%与30%ꎻ于2018年1月16日制定了 欧盟塑料战略 ꎬ将橡胶轮胎摩擦尘埃㊁纺织物以及油漆作为微塑料治理的方向从2021年起禁止10种具有替代品的塑料制品市场流通ꎬ10种塑料制品包括:一次性塑料餐具(叉子㊁刀具㊁勺子及筷子)㊁一次性塑料盘子㊁塑料吸管㊁塑料棉签棒㊁塑料气球棒㊁光降解塑料以及泡沫聚苯乙烯杯子至2029年塑料瓶的回收率达到90%ꎻ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ꎬ规定塑料垃圾的回收处理费用由制造商承担德国2021年起禁止一次性塑料餐具㊁塑料气球棒等塑料制品销售ꎻ政府与化妆品行业达成协议ꎬ自愿减少个人护理用品中塑料微珠的使用强制生产者参与包装废物收集㊁回收和再循环的废物处理系统ꎬ对一次性饮料瓶实施押金 退款方案ꎬ到2020年65%的可回收物将被回收法国禁止生产添加塑料微珠的化妆品ꎬ包括与人体皮肤㊁牙齿㊁口腔接触的任何物品或制剂禁止出售含塑料微珠的洗护用品ꎬ除可堆肥塑料袋外禁止使用50μm以下轻质塑料袋2025年一次性塑料袋最低生物来源比例从2017年的30%提升到60%意大利禁止生产和销售带有塑料棒的棉签ꎬ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化妆㊁漂洗用品禁止不可生物降解或不可堆肥的轻质塑料袋投放市场扩大生产者对塑料包装及包装废料的收集和返还的责任和义务ꎬ厚于200μm且至少由30%食品用再生塑料制成或厚于100μm且至少由10%货物用再生塑料制成的可重复使用袋享有豁免ꎬ2020年50%的生活垃圾被重复利用或回收爱尔兰禁止在市场上推出含塑料微珠的用于去角质或清洁的个人洗护用品对塑料袋征收环境税ꎬ每个塑料袋的征税额为22美分[38]到2020年ꎬ50%的家用纸张㊁金属㊁塑料和玻璃被回收荷兰禁止在洗涤剂和化妆品中使用塑料微珠禁止在出售商品时免费提供塑料袋大于0 5L的PET瓶㊁啤酒瓶∕箱存放系统收取保证金ꎬ到2020年50%的塑料包装被回收ꎬ此后每年增长1%英国禁止生产和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洗护用品禁止使用塑料吸管㊁塑料棉签和塑料搅拌器[39]ꎬ对厚度为50~70μm的塑料袋免征消费税塑料饮料瓶押金 退还计划美国2017年7月禁止生产水洗类化妆品ꎬ2018年7月禁止生产非处方药类化妆品2018年7月禁止销售水洗类化妆品ꎬ2019年7月禁止销售非处方药类化妆品ꎬ华盛顿西雅图禁止餐馆使用塑料餐具和吸管ꎬ加利福尼亚马里布市禁止零售店和餐馆使用㊁分销和销售一次性塑料吸管㊁搅拌器和餐具佛罗里达州对使用20%废塑料或在本州回收25%塑料容器的厂商免收促进废塑料处理费ꎻ加利福尼亚州1995年规定生产的垃圾袋中要用30%的回收塑料ꎻ联邦政府规定塑料制品回收率为65%ꎬ而65%的回收物中再生利用的比例须达到45%[40]0302第8期申宸昊等: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分析与建议㊀㊀㊀续表1国家∕地区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加拿大禁止生产㊁使用和进口由CFC或HCFC生产的硬质塑料泡沫ꎬ禁止生产添加塑料微珠的洗护用品包括用于毛发㊁皮肤㊁口腔的护理产品ꎬ2018年7月停止进口和生产含塑料微珠化妆品2019年7月停止售卖含塑料微珠化妆品倡议生产者主导的扩大生产者责任计划ꎬ以协调收集回收塑料并帮助建立回收塑料市场ꎻ政府计划把塑料回收率提高到90%[41]澳大利亚2020年前南澳大利亚州全面禁止吸管㊁搅拌棒㊁餐具等一次性塑料制品[42]采取 志愿协议 ꎬ政府与大型零售商达成协议ꎬ商家自由裁量ꎬ减少塑料袋使用ꎬ政府承担监督及核查责任[43]扩大生产者在国家水平和二手包装规定的责任新西兰禁止个人护肤用品㊁手部清洁剂㊁磨料清洁产品㊁汽车以及工业清洁产品添加微塑料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洗涤产品减少废物基金(WMF)为改善废物管理和减少废物的项目提供资金ꎬ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肯尼亚禁止制造用于商业和家庭包装的所有塑料袋2017年出台了严格的禁塑令ꎬ禁止所有个体(组织)销售和使用塑料袋ꎬ违者可能面临40万美元罚款或最高4年的监禁[44]政府要求到2023年ꎬ70%的PET塑料瓶被回收利用[45]㊀㊀总体来看ꎬ国外塑料管理基本上覆盖了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的全过程.从生产端来看ꎬ目前主要侧重于对微塑料初生源ꎬ特别是含塑料微珠的水洗类化妆品的管理和控制ꎻ从销售使用端来看ꎬ除针对含塑料微珠的水洗类化妆品的禁止销售以外ꎬ其他主要是采取征税的方式ꎬ或者在商品流通环节禁止提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ꎬ以及采用征收环境税的方式来限制塑料袋的使用ꎻ从回收环节来看ꎬ除一些强制性规定的回收比例以外ꎬ主要通过保证金㊁押金返还等措施来提高塑料垃圾的回收比例ꎬ当然保证金和押金类的措施并不适用于塑料袋等回收价值较低的产品.就一次性塑料袋而言ꎬ大多数国家颁布的禁令与材料含量和厚度有关ꎬ极少数国家采取宽泛的税收控制措施来激励由可再生材料制造塑料袋.出台的法规类型较为多元ꎬ其中体现 污染者付费 原则的征税制度效果较好.当前我国针对塑料袋实行的是禁令与收费相结合的方式ꎬ南非塑料袋管理模式和爱尔兰塑料袋征税模式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将禁令形式保留ꎬ即禁止不易回收的较薄塑料袋的生产ꎬ但要科学认定禁止塑料袋的厚度范围ꎬ同时根据消费者对塑料袋的使用趋势调整税率的大小.欧盟提出的禁止10类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为我国微塑料管理提供了蓝本ꎬ对塑料棉签棒㊁光降解塑料等在我国环境管理中较少考虑的塑料制品的管理应提上日程.此外ꎬ其他一些欧盟行动实践ꎬ例如完善塑料制品的标签规范㊁针对特定类型塑料制品设置再生目标㊁明确生产商在垃圾处理回收中的地位等ꎬ对我国微塑料管理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除以上针对微塑料管理的政策法规外ꎬ一些地区的相关战略行动计划同样值得借鉴.欧盟在2018年1月16日制定了 欧盟塑料战略 ꎬ该行动计划将橡胶轮胎摩擦尘埃㊁纺织物以及油漆作为微塑料治理的方向ꎬ而这些正是诸多微塑料源头解析工作中发现的微塑料重要来源[46].4㊀我国加强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的政策建议4 1㊀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框架对我国当前塑料管理体系的分析表明ꎬ我国塑料污染管理已逐步得到重视ꎬ但距离全过程的生命周期管理仍有一定的差距.借鉴国际社会塑料污染管理的经验ꎬ从原材料泄露㊁生产过程㊁分销和使用㊁倾倒管理和回收处理环节ꎬ提出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框架(见图2).4 2㊀原料和微塑料初生源管理在源头控制方面ꎬ政策法规制定部门应结合国际层面及部分国家㊁地区针对微塑料的管理进展ꎬ全面了解我国个人护理品行业的生产及进口规模[47]ꎬ考虑出台专项法律ꎬ禁止在化妆品㊁研磨材料等部分商品中添加塑料微珠.橡胶轮胎摩擦和化纤衣物造成的微塑料污染也应纳入控制策略的制定.除了国家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外ꎬ还应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政府应鼓励洗衣机厂商设置塑料纤维拦截设施ꎬ减少遗漏ꎻ鼓励衣服厂商采取面料防脱处理ꎬ设置纤维长度与密度对脱落影响的最小参数等ꎻ呼吁消费者尽量选择棉质衣物㊁使用衣物柔顺剂清洗衣物等.末端减量方面ꎬ市政部门应研究最大化拦截微塑料的废水处理工艺ꎬ严格限制污泥的随意堆放ꎬ建议在污泥无害化评估中纳入微塑料指标ꎬ并将微塑料纳入污水处理厂出水控制指标.4 3㊀塑料生产过程塑料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塑料加工㊁废旧塑料的循1302。
塑料制造行业污染治理实用技术指南

目录
第一章 塑料制造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 1.1 国内外该行业发展现状......................................................................... 1 1.2 省内该行业发展现状............................................................................. 3 1.3 塑料制造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环境标准......................................... 5 1.3.1 塑料制造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 5 1.3.2 塑料制造行业相关的环境标准.................................................. 9
为进一步引导、规范、协调企业治污设施的建设、运营工作,提高生态环境 职能部门的执法效能,广污染治理实用技术指南。该指南旨在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污染防治措施、 建设及运行管理经验等。既能帮助企业找准污染治理的主要环节和风险隐患突出 问题,又能进一步指导企业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整改,督促行业企业正常运行 治污措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治污能力,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I
3.2.3 过程控制和管理........................................................................ 65 3.3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67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学案:第三章 第四节 塑料、纤维和橡胶 Word版含答案

(3)纤维的分类:
纤维
(4)纤维都有肯定的强度,弹性和吸湿性,但不溶于水。
[剖析典例·探技法]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石油作原料制得的纤维是人造纤维
B.自然 纤维是不能再被加工处理的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和自然 纤维统称化学纤维
D.煤和农副产品也可经过处理制得合成纤维
如棉花、羊毛、蚕丝、麻等。
2.人造纤维
由自然 纤维加工而成。
3.合成纤维
(1)性能: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和不怕虫蛀等,但吸水性和透气性差。
(2)应用广泛的“六大纶”
六大纶
[跟随名师·解疑难]
(1)棉花、麻等的主要成分是自然 纤维素,而羊毛、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留意“纤维素”与“纤维”的区分。
②羊毛:近火即蜷缩,烧时有烧毛发的臭味,灰缩或黑色易碎的颗粒。
③人造纤维(黏胶纤维):易燃、燃烧速率快,有烧纸的气味,但灰烬很少。
橡胶
[自读教材·夯基础]
1.自然 橡胶
化学
名称
化学式
单体
聚异
戊二烯
2.合成橡胶
(1)通用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顺丁橡胶等。
(2)特种橡胶:耐热和耐酸碱的氟橡胶,耐高温存耐寒冷的硫橡胶。
聚甲基
丙烯酸
甲酯)
透光性好,质轻,耐水、耐酸碱,抗酶,易加工
应用于光学仪器、医疗器械等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塑料是由树脂及填料、增塑剂、防老化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生产塑料制品时,在合成树脂中加入添加剂,经压制或挤压,吹制成型。
(2)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虽然很大,但组成并不简单,结构也很有规律性。
合成树脂及塑料

§8-2 聚乙烯树脂及塑料
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相对分子质量范围10000-50000,重均相对分子质量控制在100000以 上。一
般熔通融过指熔数 融数指均数相对(分M子I质)量法测熔融定指,数其对数均应相关对系分子如质下量:熔融指数 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20.9
24000
1.8
32000
0.005
低
操作费用
低
高
高
§8-2 聚乙烯树脂及塑料
一、主要原料
★乙烯的结构与性质
乙烯CH2=CH2,是最简单的烯烃。常温常压是略带芳香气味的无色可 烯气
体。几乎不溶于水,化学性质活泼。物理参数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28.05
临界压力,MPa
熔点, ℃
-169.4
自然点,℃
沸点,℃
-103.8
聚合热,kJ/mol
引剂剂活化温度对聚乙 烯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聚合反应温度对聚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8-2 聚乙烯树脂及塑料
聚合压力
聚 乙 烯 的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随 压 力 的 升 高 而 增 加相 。50
☆乙烯中压法聚合工艺流程
对 40 分
主要采用浆液法。该法是将固体引发剂分散子 质 30
于反应介质悬浮液,乙烯开始聚合时,生成的聚量 20
引发剂 以氧为引发剂时,氧的用量严格控制在0.003%-0.007%; 以有机产化物为引发剂时,将其溶解在液体石蜡中,配制成1%-25% 的溶液。 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 主要加入丙烯、丙烷、乙烷等,但纯度要有严格要求。 聚合温度 取决于引发剂的种类。以氧为引发剂时温度控制在230℃ 以上;以有 机过氧 化物为引发剂时温度控制在150℃ 左右。 聚合压力 108-245MPa,高低取决于聚乙烯生产牌号,压力越大产物相对分子 质量越 大。 聚合转化率与产率 乙烯单程聚合转化率为16%-27%,未反应单体经冷却循环使用,总产 率为
塑料的工艺性能

4.热敏性及水敏性 热敏性 —— 对热较为敏感,在高温下受热时间
较长或进料口截面过小,剪切作用(zuòyòng)大时, 料温增高易出现变色、降解、分解的倾向。这种 性能称为热敏性。
水敏性 —— 有的塑料(如聚碳酸酯)即使(jíshǐ)含
有少量水分,在高温、高压下也会发生分解,这种 性能称为水敏性。
2021/11/7
第十二页,共29页。
2.2塑料(sùliào)的工艺性能
一、热塑性塑料(sùliào)的工艺性能
5.吸湿性
吸湿性 —— 塑料对水分的亲疏程度
据此,塑料大致(dàzhì)可分为以下两种:
吸湿、粘附水分
聚酰胺、聚碳酸酯、ABS、聚苯醚、聚砜
不吸水也不易粘附水分
2021/11/7
聚乙烯、聚丙烯
拉西格流动值为151-180mm:可用于压制结 构复杂、型腔很深、嵌件较多的薄壁塑件或 用于压注成型。
2021/11/7
第十七页,共29页。
2.2塑料(sùliào)的工艺性能
二、热固性塑料(sùliào)的工艺性能
2.流动性 影响(yǐngxiǎng)流动性的因 素 ⑴塑:料品种
一般树脂分子量小,填料颗粒细且呈球状, 水、增塑剂、 润滑剂含量高的,流动性大。
2.2塑料(sùliào)的工艺性能
一、热塑性塑料(sùliào)的工艺性能
3.结晶性 结晶型塑料(sùliào)在模具设计及选择注塑机
时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料温上升到成形温度所需的热量多,要用塑 化能力大的设备。
冷凝时放出热量大,要充分冷却。
2021/11/7
第十一页,共29页。
2.2塑料(sùliào)的工艺性能
注塑污染防治

一、注塑工艺所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版)行业类别
类别
报告书
报告表
登记表
塑料制品业 2929(塑料零件及其他
以再生塑料为原料生产的;
塑料制品制造)(指塑料制绝缘零
其他(年用非溶
有电镀工艺的;
件、密封制品、紧固件,以及汽车、
剂型低 VOCs 含
年用溶剂型胶粘剂 10 吨及以上的;
颗粒物、 ---使用聚氯乙烯树脂:
-颗粒物:
非甲烷
塑料零
注 注 混料废 总烃、
件及其
塑 塑 气、 臭气浓
他塑料
成 成 挥发废 度、
制品制
型型气
恶臭特
造
征污染
■GB16297-1996《大气污染
-;
物综合排放标准》:
-非甲烷
有
颗粒物(二级标准 120mg/m
总烃:吸
组
³,排气筒高度 15m 排放速
附;
登记管理 其他
三、注塑污染源及环境影响、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污污单 产 产 废气产 污染物
核发技术 位类别 单 设 污环节 种类
规范
元施
执行标准
排 污染防治 最低
放 设施名称 监测
形 及工艺 频次
式
排污许可 证申请与 核发技术 规范-橡 胶和塑料 制品工业 (HJ1122-
2
度 15m)。
---使用除聚氯乙烯以外的 树脂 ■GB31572-2015《合成树脂 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颗粒物(二级标准 30mg/m ³);
非甲烷总烃(二级标准
100mg/m³)。
■GB14554-1993《恶臭污染 物排放标准》 臭气浓度(二级标准 2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合成树脂与塑料生产工业卫生
要点(2021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合成树脂与塑料生产工业卫生要点(2021
版)
1低压聚乙烯、高压聚乙烯、聚丙烯
1.1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
1.1.1化学因素乙烯、丙烯、乙烷、丙烷、有机粉尘。
1.1.2物理因素高温。
1.2人体监护及监测指标
1.2.1人体监护指标必检指标:基础指标、肺功能、胸部X光片;其次是脑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等检查。
1.2.2监测指标必测指标:总烃、有机尘。
1.3监护、监测周期
1.3.1人体监护周期2-3年检查1次身体。
1.3.2监测周期每季度测定1次。
1.4主要职业禁忌症明显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器质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过敏性疾病。
2高抗冲聚苯乙烯
2.1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苯乙烯、乙苯、顺丁橡胶粉尘。
2.2人体监护及监测指标
2.2.1人体监护指标必检指标:基础指标、胸片、肺功能、尿扁桃酸;其次是染色体检查。
2.2.2监测指标必测指标:苯乙烯、乙苯、粉尘。
2.3监护、监测周期
2.3.1人体监护周期2-3年检查1次身体。
2.3.2监测周期苯乙烯、乙苯每季度测定1次,粉尘3-6个月测定1次。
2.4主要职业禁忌症明显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血液系统疾病。
3聚氯乙烯
3.1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氯乙烯、聚乙烯醇、偶氮二异丁腈、聚氯乙烯粉尘。
3.2人体监护及监测指标
3.2.1人体监护指标必检指标:基础指标、胸片、肺功能;其次是尿硫氰酸盐、肝脏B型超声波。
3.2.2监测指标必测指标:氯乙烯、聚氯乙烯粉尘;其次是聚乙烯醇。
3.3监护、监测周期
3.3.1人体监护周期2年检查1次身体。
3.3.2监测周期氯乙烯、聚乙烯醇每季度测定1次,聚氯乙烯粉尘3-6个月测定一次。
3.4主要职业禁忌症肝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
4聚氨脂泡沫塑料
4.1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多羟聚醚多元醇、氨、三氯一氟甲烷(F-11)、二氯甲烷、锡催化剂。
4.2人体监护及监测指标
4.2.1人体监护指标必检指标:基础指标、尿硫氰酸盐、肝脏B 型超声波、血清免疫反应;其次是肺功能。
4.2.2监测指标必测指标:TDI、氨;其次是二氯甲烷、F-11。
4.3监护、监测周期
4.3.1人体监护周期2-3年检查1次身体。
4.3.2监测周期毒物每季度测定1次。
4.4主要职业禁忌症呼吸系统疾病、肝脏疾病、明显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5ABS树脂
5.1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丁二烯、苯惭愧烯、丙烯腈、ABS粉尘。
5.2人体监护及监测指标
5.2.1人体监护指标必检指标:基础指标、胸片、尿硫氰酸盐、尿扁桃酸、肝脏B型超声波检查;其次是神经传导速度、染色体、肺功能等检查。
5.2.2监测指标必测指标: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其次是ABS粉尘。
5.3监护、监测周期
5.3.1人体监护周期1-2年检查1次身体。
5.3.2监测周期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等季度测定1次,ABS 粉尘3-6个月测定1次。
5.4主要职业禁忌症明显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器质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皮肤病。
6聚乙烯醇
6.1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醋酸、乙烯、乙醛、甲醇、氢氧化钠、醋酸乙烯、聚乙烯醇。
6.2人体监护及监测指标
6.2.1人体监护指标必检指标:基础指标、尿常规、神野及视神经检查;其次是肺功能检查。
6.2.2监测指标必测指标:乙烯、乙醛、甲醇;其次是醋酸、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
6.3监护、监测周期
6.3.1人体监护周期3年检查1次身体。
6.3.2监测周期每季度测定1次毒物浓度。
6.4主要职业禁忌症明显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上呼吸道及肺部
疾病、视网膜及视神经炎、过敏性皮肤病。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