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含答案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含答案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含答案

清单一统一全国

并吞六国

1.条件

(1)必然性: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2)可能性

①秦国实力:商鞅变法,使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个人才能:嬴政掌权后,锐意进取,善于用人,广招贤良。

2.过程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相继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

清单二政治、经济制度变革

“百代犹得秦政法”

1.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为自己选择了“皇帝”名号,“朕”成为皇帝的专称,玉玺为皇帝专用品,以显示皇权至高无上。

(2)国家体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2.经济制度

(1)下诏“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2)奖励移民垦荒。

(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密切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生产。

[深化认知]

春秋战国时期,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从此“玺”成为皇权的集中体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

清单三军事、交通、文化措施

缔造统一大帝国

1.军事

(1)命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重设九原郡,修筑万里长城。

(2)平服岭南,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2.交通

(1)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五尺道”,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

(2)修筑驰道、直道,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

(3)统一车辆形制。

(4)拆除原六国所设路障、堡垒,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

3.文化

(1)“书同文字”,小篆成为全国通行字体,后出现了隶书,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

(2)“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

清单四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

1.功绩

(1)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2)统一后,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确立起一整套先进的制度、规范,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3)勤于政务,富有实干精神,是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治家。

(4)高瞻远瞩、雄才大略,为实现理想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韧和执著。

(5)对缔造和巩固大一统帝国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热情和毕生精力。

2.过失

(1)“焚书坑儒”是对文化的摧残,在政治生活中造成恶劣影响。

(2)滥用民力,赋敛过重,刑罚严酷,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和苦难。

[深化认知]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其中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在后世封建王朝得到发展。

探究点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史料探究]

材料一毛泽东说“我是赞成秦始皇的”,“秦始皇是厚今薄古的专家”,“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1)从材料一看,毛泽东“赞成秦始皇”的两个主要理由是什么?结合史实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理由:体制创新和统一全国。理解: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建立了以三公九卿制为主的中央官制,地方上废分封、置郡县,并采取了其他一系列加强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等),对当时和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结束群雄割据的局面,统一全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秦始皇制定了种种严酷的刑法,如车裂、活埋、弃市、腰斩……全国两千多万人,囚徒就有几十万。

(2)材料二体现了秦朝怎样的治国思想?

[答案] 严刑峻法的法家治国思想。

材料三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焚书坑》

(3)材料三中“山东乱”“刘项”各指什么?

[答案] “山东乱”指秦始皇暴政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刘项”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刘邦、项羽。

(4)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在评价秦始皇的时候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

[答案] 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结论形成]

秦始皇历史功过的评价

1.功绩

(1)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2)确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发展。

(3)实行一系列军事、经济、文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对秦以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过失

(1)强化皇权专制,政治独断性和随意性,形成中国长期政治专制的传统。

(2)实施暴政,滥用民力,赋敛过重,刑罚严酷,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和苦难。

(3)思想专制,“焚书坑儒”严重摧残中国传统文化,钳制人民思想,形成中国社会长期的愚民政策。

3.总结

秦始皇是中国古代早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对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评价秦始皇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的分析评价其功过是非。秦始皇的功绩是主流,过失是支流。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 )

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

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

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

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

解析:选D 材料中顾颉刚指出,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推行严刑峻法,实行了“焚书坑儒”,禁止人民读书,但是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秦始皇在思想统治上的失败一方面加快了秦朝的灭亡,另一方面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借鉴,所以D项符合题意。

2.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我们之所以肯定他,最主要是在于他( )

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大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解析:选D 秦始皇对我国后世深远的影响是他创立的政治制度。

3.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共有五次大规模巡游,路程超过2万公里,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古制。巡游最重要的目的是( )

A.宣扬国威,安定天下B.平定叛乱,安定一方

C.奢侈享乐,玩物丧志D.金戈铁马,王道霸业

解析:选A 国家统一之后秦始皇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巡游,其用意只在于宣扬国威,安定天下。

4.开创了大一统帝国的秦朝仅存约15年的时间。造成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 )

A.武将纂权B.苛法暴政

C.外族入侵D.诸侯争霸

解析:选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采用法家思想治国,实行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因此而灭亡,故B项正确。

5.毛泽东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解析:选B 秦朝推行的一系列政治制度中,郡县制影响深远,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6.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

A.称皇帝、制《秦律》B.置三公、行郡县

C.“焚书坑儒”、筑长城D.统一文字、平百越

解析:选C “焚书坑儒”失去了民心,“筑长城”滥用了民力,这些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二、非选择题(第7题15分,第8题11分,共26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卢生说始皇曰:“……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7分)

(2)根据材料,秦始皇愤怒并杀人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又反映了什么问题?(8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中秦始皇对丞相车骑的在意,反映出皇权的不可僭越,依据皇帝制度的特点概括即可;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及秦始皇的个性特点上分析其本质。第(2)问,材料中关键信息“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从中概括秦始皇愤怒杀人的原因;从秦朝法律的严酷和秦始皇对方术的迷信两个方面分析问题所在。

答案:(1)原因: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

问题: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事无巨细,皇帝独裁;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

(2)原因:秦始皇相信要成仙人,需避俗人;泄露皇帝去处不仅违法,而且影响皇帝修炼成仙,因此秦始皇才愤而杀人。

问题:反映了秦始皇对方术的迷信以及成仙的决心;同时也是法律苛严、秦始皇残暴的明证。

8.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二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清圣祖实录》材料三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而当时之筑长城者,只为保其一姓之私、子孙帝皇万世之业耳,而未尝知其收效之广且远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1)据材料一、二,概括司马迁和康熙帝批评秦始皇修筑长城所持的共同理由及其目的。(6分)

(2)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秦始皇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其目的。(5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和材料二中“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的信息中概括其理由,其目的从他们的阶级立场来分析。第(2)问,从材料三中“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修筑长城有助于稳定北方边防;从“始皇虽无道”“只为保其一姓之私、子孙帝皇万世之业耳,而未尝知其收效之广且远也”的信息可以看出孙中山否定其暴政和专制。联系孙中山所处的时代,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以及孙中山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来分析其目的。

答案:(1)共同理由:忽视德政,不顾及民生。目的:缓和矛盾,维护封建统治。(回答任意两点即可)

(2)评价:肯定修筑长城有助于稳定北方边防;否定其暴政、专制。

目的:强化民族危亡意识,鼓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计划(选修一)

【2020】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选修一)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民主思想与政治实践》,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如下: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已基本适应,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且学习方法上有了改进,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二学生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属于自己的历史论辩,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巩固提高打好基础。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1、重点工作: (1)主抓基础知识,每一单元的复习都以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脑子里有清晰的线索。 (2)多研究一些习题,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习题,扎扎实实的做题。 (3)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 2、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二年级的学生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2.革命团体的建立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4.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2.《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权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约法》;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功绩 难点: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谈话和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应用启发式谈话法和讲述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从《南京条约》签定后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到《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与阻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从此以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酝酿与爆发 1.革命思想的传播 1901 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威胁,像一个可伯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同旧式的举人秀才不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对帝国 主义的压迫有敏锐的感受,有比较强烈的爱国心.1901 年至1905 年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 广泛传播.那时候,到国外的不少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 壮大起来.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书籍,还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等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 引用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的一段话:"在此以前,我还只知道康有为、梁启超他们那一套改良主义 的思想;到上海以后,我即开始接触到孙中山、章太炎他们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宣传;虽然知而不详, 但稍一比较,就觉得革命的道理更为充分.于是,我对康梁的信仰便一落千丈." 让学生思考:这说 明了什么?然后概括指出: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在国内相继建立起来. 2.革命团体的建立 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约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 年初,黄兴、宋教仁 等建立了华兴会,重要成员有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同年冬,一些留日学生和学界建立了光复会,蔡 元培任会长.1906 年,湖北进步人士刘静庵在武昌建立日知会,成员是学界和新军.资产阶级革命团 体的广泛建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和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 政党做了准备.各地起义的失败也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迫切性. 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 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制定纲领和建立政党的不要性) 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同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70 多人集会,决定成 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8 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推举孙 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 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

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Word版含答案

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过程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秦统一中国的原因;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领略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措施及其作用,如何客观全面评价秦始皇一生功过是非。 三、授课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直接导入法:先介绍选修4的学习内容和重要意义,然后介绍“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学习指导书面材料,再转入单元序言内容的讲述,并引入新课: 教学: 一、秦国灭六国(统一) 1、背景(原因) BC770-BC221,呈现的政治状况:天下分裂,诸侯割据,战争频繁。 ①春秋:诸侯林立——战国七雄======统一是大势所趋; ②战争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民心所向; ③经济发展,民族交融,地区间交流加强======社会基础; ④秦国实力强大:a、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战斗力强(钢制武器、骑兵、士气等) ⑤秦王赢政雄才伟略 尽管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我们从来不承认“个人英雄主义”,但关键时刻,一些人物往往

对历史的发展起重大影响作用。 注:其中①、②、③分析了当时“统一”的原因,④、⑤则分析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条件”,五点共同构成了秦国灭六国的历史背景。 2、经过: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战略方针:“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影响政治 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促进文化发展 思想控制,摧残文化 军事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基本疆域 交通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促进交通发展 (1)皇帝制度 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皇帝独尊: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2)三公九卿制 职位名称职权范围任用标准历史意义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贤”“能” 由皇帝 任命是对世卿世禄制度的否定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 (3)地方:郡县制 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官职是世袭的。 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其官职是由皇帝直接任。可以起到强干弱枝,避免国家重新陷于分裂的局面。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作用及影响。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自我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材料引导学生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揭示其本质,帮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 (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 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千功过秦始皇人民版选修4

课时分层作业(一) (建议用时:3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秦王嬴政继位时,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这表现在( ) ①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②长期战乱,统一成为人心所向③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增强④齐、楚等六国出现政治危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秦国实现统一的条件包括商鞅变法奠定的基础、各地联系逐渐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等,齐、楚等六国并未出现政治危机。故选A项。 【答案】 A 2.“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表明“新皇帝”的重大举措是( ) A.建立皇帝制度B.废分封,立郡县 C.设立三公九卿D.统一货币、度量衡 【解析】题干“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即废除分封制。“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即推行郡县制,由中央任命官员管理地方,故选B项。 【答案】 B 3.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这种制度是指(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B.三省六部制度 C.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D.科举选官制度 【解析】题干强调皇帝制度和地方郡县制的特点,这两方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故选A项。 【答案】 A 4.秦朝统一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政权,与下列图片相关的措施是( ) 秦半两钱秦铜权 A.统一货币、度量衡B.修筑驰道

C.修筑长城D.统一文字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这与秦统一后采取的统一货币、度量衡的措施有关。B项是交通设施;C项是边防工程;D项属于文化方面。 【答案】 A 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今包头市九原区),抵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一举措( ) A.加强北部边防 B.“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C.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D.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秦朝加强北方边防,北部与材料中“包头市”“陕西淳化县”相符,故选A项;西南与材料中“包头市”“陕西淳化县”不符,故排除B项;岭南地区在南方,与材料中“包头市”“陕西淳化县”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地区,故排除D项。 【答案】 A 6.以下关于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秦之所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了农民大起义。秦朝的暴政是其灭亡的主要原因。分析各选项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D [能力提升练]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材料二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材料三……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若有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材料四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1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二、工商业发展 三、首席执政官梭伦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一、颁布“解负令” 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三、建立“四百人会议” 四、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确立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三、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 第一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一、商鞅之死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 第二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三、移风易俗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第三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起用王安石 二、富国之法 三、强兵之法 四、取士之法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第四单元资料与注释 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二、宗教“异端”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一、“九十五条论纲”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第五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 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二、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三、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 第2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土地制度 二、促进经济发展 三、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第3课改革的后果

高中历史选修4课时作业4: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训练1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基础达标] 1.“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以上西汉刘向的论述说明() A.秦始皇对完成统一起的作用不大 B.商鞅变法是秦吞并六国的重要因素 C.秦国吞并六国有着优越的条件 D.秦孝公时已具备完成统一的条件 2.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永恒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 C.秦朝修筑长城 D.秦朝在“西南夷”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3.古代把皇帝称为“陛下”。“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征是() 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B.专制皇权不可逾越 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 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称皇帝、制《秦律》B.置三公、行郡县 C.焚书坑儒、筑长城D.统一文字、平百越 5.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下列对秦始皇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统一全国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历史的发展②对人民的残暴统治,是秦亡的原因之一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功大于过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④D.①②③④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代有人说:秦王贪婪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材料二毛泽东说:“我是赞成秦始皇的”,“秦始皇是厚今薄古的专家”,“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汉代人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 (2)从材料二看,毛泽东“赞成秦始皇”的两个主要理由是什么?结合史实说说你的理解。 (3)你怎样看待上述对秦始皇评价的两种观点?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秦朝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时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请完成: (1)从秦朝人对秦始皇的称赞中,你能得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2)你怎样看待材料中晋朝人和明朝人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 (3)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不遥远,课文中许多重要事件,如北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对当今复杂多样的世界形势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很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在网上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重难突破: 1,苏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让位于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经互会”和“华约”。 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其表现,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互相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 另一方面,美苏两国势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使世界在近五十年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二战

最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选修课高效教学浅谈精品版

2020年:新课标下高中历史选修课高效教学浅谈精品版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选修课高效教学浅谈 【摘要】新课标对选修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开设选修课的必要性,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要认真组织学生选课,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选课方向。在具体教学中,要有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选修课课堂教学务必追求高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必要性选课教学方法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颁布后,再加上部分内容纳入高考范围,所以选修课越来越受到重视。选修课不但是对必修课有力的补充,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无论哪个学科,只有做到选修课教学与必修课教学的高度统一,才能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选修课的教学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轻视。教师应该摒除这种观念,不但要开好选修课,更要追求选修课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一、充分认识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是学好选修课的前提 从学习论的角度来看,设置历史选修课程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学习价值,更能满足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认真组织学生选课是学好选修课的关键 新的选修课程设计共有六个学习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六个学习模块从时空地域来看,贯通古今中外;从选材上来看,分别涉及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和文明成果等。这些选修课程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类的“文化自助餐”,供学生自主选择,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因此,新的选修课程不仅更具有“选修”的价值取向,而且也具备了实施“选修”的可行性。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高一新教材人民版《历史》第一册) 一,课前知识认知 1、教学内容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①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②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分析:设置这一专题让学生的近现代人类类社会生活历史研究的趋势。尤其,近现代西方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传统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冲击,是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最直接最广泛的表现。 (2)此专题内容是经济成长历程模块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首先,通过本节教给学生鲜活的历史、有激情的历史、平民的历史。 其次,人类社会一切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变化根本目的和根本体现都是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学习本课内容能帮助学生树立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观点,培养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判断。 再者,此专题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平和的心态实施为生活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学情调查 (1)学生在此前历史学习中已经大体了解了近现代社会进步在中国和世界的不同影响和表现,这些知识为本课学习铺就了良好的知识背景。 (2)当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尚较欠缺,创造性、自主性思维有待进一步引导开发,利用本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加强训练,能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学习方式设计 加大学生自主的研究性学习,辅助以模仿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等方式。

二,课堂系统 1、导入: 教师身穿整洁的西装革履,脚穿一双老板鞋,头戴中国传统瓜皮帽进教室。(同学们哄堂大笑) 师:同学们在笑什么? 生:老师的服饰是“土洋结合”、“不伦不类”。 师:那么,你们看看哪样是“土”的,哪样是“洋”的?怎么搭配才合适呢? 生:(七嘴八舌)瓜皮帽+长跑马褂+老板鞋;西式礼帽+西装+衬衫+领带+皮鞋等等 师:同学们,你知道除了服饰之外,社会生活还有哪些方面出现了中国传统向西方的学习和变化吗?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吗?让我们来学学历史课本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吧,它会给你答案的。 2、教学过程设计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划分的5个小组吗?现在,我们5个小组展开竞赛,用8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总结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在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记得“不动笔墨不读书”呀!开始! 生:紧张的阅读课文,对比课本图片,在草稿上列出变化 “竞尚洋装”:长跑马褂——西装革履,中西合璧的中山装、旗袍 “断发”和不缠足运动:结辫陋习——断发——染彩发 缠足——放足——高跟鞋 “异味争尝”:中餐——西餐、“一品香”、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洋房和里弄:四合院——里弄住宅、花园洋房 读报刊和看电影:《申报》、《点石斋画报》、阅报会; 电影《定军山》、《难夫难妻》、《歌女红牡丹》;阮玲玉礼仪的革新:纲常礼教、跪拜、作揖、包办婚姻、厚葬风气——鞠躬、握手、自由结婚、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 (说明:这些是课本表面知识,主要是归纳和比较能力,各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由程度较低的同学完成即可。教师在此可以进一步增加图片、影视材料的直观教学资料。)

吉林省某知名中学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1课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了解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全国的主要史实,认识到秦始皇顺应了历史潮流,功不可没;了解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感受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雄心抱负;认识到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虽大大增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但实施严刑酷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学习的重点是秦灭六国的历史条件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评价秦始皇;学习的难点是秦始皇加强专制集权的政策措施和作用。 通过阅读资料、列表归纳、组织探究活动、解读图文材料信息和教师的讲解,了解秦始皇一生中重大的政治活动,探讨秦始皇在历史上的作用,并对秦始皇作出客观的评价。 1.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文内容、观察插图,然后向学生提问:从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2.本课内容与必修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有较多的重叠,教学时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贯通,以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列表归纳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并用秦朝疆域图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组织探究活动来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要注意当时的历史条件,突出其对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贡献。 一、秦统一六国 1.背景:(1)大势所趋: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秦王嬴政亲政后加快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2)基本条件: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①,社会经济迅速发展。(3)民心所向: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4)社会基础:经济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加强。 2.方略: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广泛吸引各国贤士,采取②的统一方略。 3.过程: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再扫除两翼赵、魏,强攻灭楚,最后灭燕、齐。 4.结果: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统一大业。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