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设置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姓名李许珍

学号0840308120

系/年级专业体育系08级体育教育

指导教师郭奕海

职称副教授

2012年5 月15日

摘要

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运动项目的扩张,集舞蹈、形体、音乐于一体的瑜伽已迅速的发展起来并形成一股热潮悄悄地走进大学校园。瑜伽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种类;适合不同性别的人群练习,瑜伽的练习强调身、心、息的和谐统一,瑜伽练习重视饮食要求。在普通高校大学体育开设瑜伽课程存在着可行性,而且有着健身、心理、教育、文化等价值。在高校体育设置瑜伽课程适合学生身心的发展和需要,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也是对现行体育教材的丰富和补充,而且对瑜伽场馆的要求低,容易满足教学条件。因此,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设置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对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普通高校;大学体育;瑜伽课程;可行性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of physicical Education, sport expansion,set the Dance, music formand body in one, the yoga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formed an upsurge crept in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Yoga has a long history, rich variety; suitable for different gender group exercises, yoga emphasizes the body, heart, interest harmony, yoga exercises take dietary requirements.In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sports Yoga course exists feasibility, but also has a fitnes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al, cultural value. In college sports yoga courses set up for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 is loved by the youth, but also on the current PE teaching enriches and supplements, but also to the Yoga venue requirements low, easy to meet the teaching conditions.Therefore, University Sports Yoga college curriculum research to enrich th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content, promotes the school sport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raises the student good fitness consciousnes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 s:Ordinary University;University Sports;Yoga course;feasibility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1前言. (1)

2瑜伽的概述 (1)

2.1瑜伽的起源 (1)

2.2瑜伽的分类 (2)

3瑜伽的特点 (3)

3.1适用人群广 (3)

3.2 强调身、心、息的和谐 (3)

3.3推崇绿色食品 (3)

4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设置瑜伽课程的价值 (3)

4.1健身价值 (3)

4.2心理价值 (4)

4.3文化价值 (4)

4.4教育价值 (5)

5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设置瑜伽课程的可行性 (5)

5.1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需要 (5)

5.2吸引并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6)

5.3瑜伽是对现行教材的丰富和补充 (7)

5.4场馆设施要求低较容易满足教学需求 (8)

6小结和建议 (8)

6.1小结 (8)

6.2建议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1前言

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瑜伽平衡、协调、洁净,而且强化练习者的身体和思想。瑜伽的练习法能把人散乱的精神集中并使之平静下来。瑜伽练习首先着眼于身体的强健,然后要求身心融合为一,长期练习瑜伽可使人身心达到平衡,使心灵和身体得到放松,从而消除疲劳、减轻压力。瑜伽练习舒缓、温和,不透支心肺功能和体力,从塑形、健身、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给练习者带来了很多益处,它是一项有着高效锻炼价值意义的运动项目,是所有健身项目中最适合终身运动的方式。随着“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的日益深入,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已普遍展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瑜伽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以其独特的健身功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它正逐步走入大学校园,成为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瑜伽课程在高校体育课堂的开展与《纲要》的精神是一致的,在高校体育设置中开展健身瑜伽课程是可行的,也有重要的价值。

2瑜伽的概述

2.1瑜伽的起源

“瑜伽”这词来自梵文译音(YOGA),意思是“连接”、“统一”。瑜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发展到现在,是一门包含了生理、心理、养生、哲学、饮食等综合学科;瑜伽练习的目的是一种让自己学会驾驭自己的身体,同时瑜伽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结合身,心,灵的引导体系。瑜伽发源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身心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与植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于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据动物的姿势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创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锻炼系统,也就是体位法。这些姿势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锤炼,经过历代瑜伽师们的传承和努力,使瑜伽这门古老的学科,具备了系统、丰富、全面的综合练习内容,瑜伽交给人们很多的治愈方法,让世世代代人从中获益。

瑜伽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而不单单是一种健身方法,瑜伽更是一条通向觉悟之路,能够获得多少,就取决自身练习的目的。

2.2瑜伽的分类

瑜伽有许多不同的体系,但无论我们所走的是哪条路,修的是什么法,都离不开现有的工具:身体、内心思想、情绪、心态、意识、理想。根据《博伽梵歌》的记载,纵观印度历史,主要有如下几个瑜伽流派:

2.2.1智瑜伽

又称吉纳瑜伽,此为启悟之道。它认为智瑜伽只是有低等和高等之别,寻常人所说的知识仅仅局限于生命和物质的外在表现,这种低等知识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获得。智瑜伽提倡培养智慧与知识理念,从愚昧中解脱出来,达到开启智慧的身心。智慧瑜伽要求瑜伽者转内向,透过一切外在事物的本质,去体验和理解自我身心世界。

2.2.2 业瑜伽

又称实践瑜伽,此为净心之道。好好地利用这个强健的身体去工作,无私心地、不求回报地服务一切众生。业是行为的意思。行为是生命的第一表现,他们认为人最好的朋友和最坏的敌人都是他本身,这全由他自己的行为决定。

2.2.3信仰瑜伽(奉爱瑜伽)

此为爱心之道,通过情绪的培养,得知真理的本质为爱。杜绝盲目的愚昧观念,建立和启发对所有一切的信心。信仰瑜伽的人认为“以仁爱之心爱人,以虔诚之心待物”,目的是纯洁自己的灵魂,让智慧的修养把自己寓于生活的梵行中。

2.2.4哈他瑜伽

又称科托瑜伽,此为强身之道。它注重生理,使身体洁净、呼吸和各种体格锻炼方法的体系。哈他意为日月。哈他瑜伽通过体位法可以打破原有的骚乱,消除肌体不安定的因素,停止恶性循环的运动,通过调息来清楚体内神经系统的滞障,通过体位来控制身体并加以利用。

2.2.5 王瑜伽

又称八支分法瑜伽。此瑜伽为冥想之道。王瑜伽偏重于意识和调息。王瑜伽积极提倡瑜伽的八支分法,即禁制、遵行、坐法、调息、制感、内省、静虑、三摩地。

2.2.6昆达里尼瑜伽

人体本能的欲望,能量之源。

3瑜伽的特点

3.1 适用人群广

练习瑜伽不需要太大的场地,不需要特定的运动器材,也不需要高难度,高强度的体力消耗,可以说它是不受种族,年龄、性别、职业、宗教和信仰的限制(甚至患有某种疾病的人都可以练习),它强调的是发展情谊、和谐、博爱和平等,所以这不仅仅对于不同皮肤,民族,年龄和性别的人,而且对于所有有生命的人,瑜伽都适合练习。

3.2 强调身、心、息的和谐

“瑜伽”这词来自梵文(YOGA)的译音,意思是连接,统一。身、心、息的结合,即体位、呼吸、冥想的结合;自我与大自然的统一,即小我与大我的统一,也是体质、精神、道德和心灵上的和谐。而一般的健身项目只重视形体的塑造,体质的增强,瑜伽不只是注重形体,体质等方面的改善,它更注重的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修炼。所以它结合身、心、息,而更强调“心”。

3.3 推崇绿色食品

为了得到身心健康,除了呼吸和姿势外,瑜伽练习也重视饮食要求。许多瑜伽研习者认为,一个人吃的食物不仅影响到他的肌体,同时也影响到他的心灵和意识,瑜伽推崇绿色,健康的食品。瑜伽主张吃一切新鲜可口的蔬菜、水果、谷物以及豆制品牛奶等。它们可以为人们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4.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设置瑜伽课程的价值

4.1 健身价值

瑜伽是最安全、最富有成效的健身术之一。瑜伽的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练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能够急于求成,而是通过最基础的动作一步一步地改善自身的身体素质。瑜伽的独特姿势,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练习者肌肉的弹性、关节的

灵活性,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在无形当中保持了形体的匀称。

瑜伽将呼吸作为练习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不同于我们生活当中习惯的胸式呼吸,瑜伽练习中要求腹式呼吸;学生在练习当中,呼吸变得缓慢、均匀而且悠长,吸进更多的氧气,充分呼出二氧化碳,净化血液。当然,作为有氧运动的一种,瑜伽也能够起到减肥的功效。

4.2 心理价值

瑜伽练习讲究在宁静的心境下进行身体的舒缓伸展,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动作所产生的感觉上,清新、自然的环境加上婉转流动的音乐,练习者的身心将会沉浸在无比宁静的氛围中,净化心灵,调整情绪,所谓“心神合一”。由于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学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中,容易感到疲劳、紧张、焦虑。通过瑜伽的呼吸和伸展的练习来调节人的情绪,消除紧张、激动、易怒等不良情绪,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放松。另外,瑜伽对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4.3 文化价值

在主要的瑜伽体系当中,有两种瑜伽体系值得我们关注:实践瑜伽和爱心服务瑜伽。在中国瑜伽之母张蕙兰女士所著的《瑜伽的赐予》一书中,其恩师柏忠言这样写道“树根供应养分,使果树挂满甘甜的果实,却不求回报;要知道,人们无偿的付出,会换来无穷的快乐。”这就是蕙兰瑜伽的奉献精神。当一个人真正融入到瑜伽的世界中之后,他们会以为他人服务而快乐,这就是瑜伽的精神,将快乐传递。高校瑜伽课程的设置,使得学生有机会接触瑜伽,并且逐步进入瑜伽的世界,得到自我的提升,同时也为他人带来幸福。

瑜伽课程的开设有助于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兴起。综合性的健身项目——瑜伽集运动、娱乐与健身于一体,深受大学生的喜欢,学生乐于在课余时间练习,无形当中影响更多的同学参与到锻炼的队列当中,不仅锻炼了身体,也使得学校的整体氛围更加活跃,更加健康。

4.4 教育价值

瑜伽课程有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正如我们都知道的瑜伽的功效当中有一项,即经常练习瑜伽有助于帮助练习者缓解生活工作当中的紧张状态,降低以致驱散练习者的失败感,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复归于静,调节心理稳定平衡,相对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来说是具有积极作用的,这是最直接的道德方面的提升。而在平时的练习当中,无形中培养了学生高雅的气质,激发了学生内在美的表现力,增强了自信,学生更有信心步入社会,发挥他们的潜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5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设置瑜伽课程的可行性

5.1 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需要

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由于国家体制的不同、社会文化的差异,致使在选拔人才方面上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人比较看重学习成绩,也就是所谓的分数,从每年的中考、高考、研究生选拔上不难看出;而西方国家看中的是能力和你的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健康程度,这就造成了中国青少年时期的身体状况有些欠佳。中国学生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是比较繁重的,而且由于经济上的落后使国家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阶段,这就造成重视文化,形成知识是成就一切的思想根源,而忽略了体质的发展。其次,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相对学生学习状态比较轻松,就业压力比较大,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一种能够使自己身心全部放松的体育项目。瑜伽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能够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并且它并不是女生的特权而是男女生皆宜的一个项目。因为瑜伽课程更是一种陶冶人的性情的过程,只不过是通过身体这个媒介进行传递和学习。

瑜伽锻炼呼吸法、体位法、冥想和放松休息术的练习,可达到舒展筋骨、轻松身心、健美形体、通畅经络的效果,从而使练习者在健身的同时消除疲劳、缓解压力。在瑜伽课上,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着柔和的音乐和教师轻柔的语音来进行瑜伽姿势和瑜伽冥想练习,慢慢集中注意力,调整呼吸,使呼吸变得均匀缓慢,排除杂念,敞开心扉,释放生活学习中的压力,从而养成一种积极乐观、良好健康的生活态度,最终达到身体和精神两方面都健康,瑜伽最大的功效在于调心,练习瑜伽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自然自主神经所引发的不快感就会消失无踪,而且原先焦躁的性格也

会有所改善,从而促进身心平衡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强,科学文化高速发展,当今的高校大学生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等越来越大,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追求健康的学习生活,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一种重要的需求。

具体地说,高校大学生通过对瑜伽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使他们能够有一种减压的方式,从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瑜伽就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具有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瑜伽的函义为"结合","平衡","统一",它不仅是知性的、感性的,而且还需要理性的去实践“它”。瑜珈是一种让我们去身体力行的运动。

5.2吸引并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瑜伽运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它不仅能使学生全面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更能培养他们自觉运动的能力和习惯,是适合终身健身的运动项目之一。

瑜伽具有收紧腰、腹、臀的功效,使得身体结实,富有优美的肌肉线条和质感。瑜伽不是简单意义的“瘦”;瑜伽通过挤、扭、拉、伸、压等动作来按揉内脏,调节内分泌来控制饮食,不会让你吃得过多,从而有效地达到对美食的控制;瑜伽通过身体肌肉力量、耐力、平衡、柔韧、专注力,以及配合呼吸法的训练,均衡全面地塑造全身的肌肉,燃烧脂肪,调节身体脂肪比例,达到瘦身效果;当你专注于强化伸展练习的部分,变得更具有意识时.通过呼吸,把氧输送到练习的部位,积极调动肌肉参与训练,使得心情愉悦.这将帮助你提高塑身的训练效果。

在瑜伽课上,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着柔和的音乐和教师的轻柔的语音来进行瑜伽姿势和瑜伽冥想练习,慢慢集中注意力,调整呼吸,使呼吸变得均匀缓慢,排除杂念,敞开心扉,释放生活学习中的压力,从而养成一种积极乐观的、良好健康的生活态度,最终达到身体和精神和谐两方面的健康。瑜伽的练习是快乐的,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感染者身边的人一起享受快乐。让瑜伽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在瑜伽中重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唤醒潜藏在记忆中的意识,从中找到真正体验生活的乐趣。

瑜伽可与其他运动项目融会贯通,如在练习中穿插体操的拉伸、平衡,舞蹈的柔美动作,趣味游戏等,可更好地充实教学内容。根据男、女生的不同特点,可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根据力量、柔韧等不同的学生,可设计难易适中的练习姿势。在教学中,采用双人瑜伽、球瑜伽、舞韵瑜伽等,自编动作、小组比赛等方式,创新教材内容和教学手段,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3瑜伽是对现行教材的丰富和补充

伴随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发展,瑜伽作为一个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已经走进高校体育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赢得了任课老师的肯定,还深受广大学生的青睐和喜爱,受到一些高校领导的重视。

师资质量的高低是体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总体来说,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发展稳定,教师的职称、学历等综合素质也在稳步提升。全国高校瑜伽师资比较紧缺,但满足学生瑜伽课开设的现时需求应该说是不成问题的,因为高校体育师资具有以下优势:第一,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发展稳定,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的也相对要高。第二,高校体育教师进修机会多,可以参加各种类型的瑜伽知识讲座和瑜伽师资培训班等。第三,瑜伽师资还可以从其它的相近或相似专业中转过来,能基本满足学生选修瑜伽的现时需求。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作了详细的规定,其总体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健康和提高体育修养。不难看出,增强体质依然是我国高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需要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课程以供学生选择与学习,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仅仅是传统的课程项目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拥有求新存异心态的大学生的需求。新课程的设置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合适的新课程则需要各高校认真遴选,既是不同以往的传统课程,同时还需要拥有符合《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目标要求,能够指导并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被喻为“白领的运动”的瑜伽,无疑很符合成为普通高校体育的一门新的课程的各个方面的要求。

5.4场馆设施要求低,较容易满足教学需求。

瑜伽的场地要求不高,最主要是要干净,整洁,安静。相较于篮球、足球、排球等运动,需要有球、球框邓器材,固定的场地;相较于羽毛球,场地需要不透风,高度也有一定的要求,而瑜伽需要场地干净,室内室外都可进行教学。教师还可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天气情况自行选择。如果天气晴朗,气温不高,教师可以选择在草地上进行教学,只要带上小音箱就行。这样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可以更真切的感受瑜伽的功效,领悟瑜珈的真谛。如果是雨天,教师就可以选择在室内,运用瑜伽垫或瑜伽球等辅助器材,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味。

6小结和建议

6.1小结

6.1.1瑜伽是一种古朴而又时尚的健身方式,大学生一直以来对新事物接触和适应都是最早、最快的,瑜伽就是以其特有的瑜伽姿势和瑜伽冥想术,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强烈吸引着大学生这个潮流前线的群体。

6.1.2随着高校体育课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课由过去的“机械、陈旧”变为了新型的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瑜伽能把健身和健心有效地结合为一体,为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观念提供了新的选择。

6.1.3开设瑜伽课可以丰富课程设置,成为普通高校大学体育的一门特色课程,同时,利用瑜伽习练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作用,使体育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做事急噪等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得到改善。

6.1.4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将瑜伽运动列入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符合高校体育教学向多样化、生活化、娱乐化、终身化发展的方向,并可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6.2建议

6.2.1可以在高校课程中开设的同时作为面向全院学生的选修课。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专业技能知识,促进身心健康,融洽师生感情。

6.2.2瑜伽在高校的发展并不能一蹴而就,特别是教师的素质关系着整个课程的兴与衰。我们应该理智地对待新开设的瑜伽课程,脚踏实地地使其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邱服冰的. 论瑜伽及其心理生理功能.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05.

[2]林熙茹,张林挺. 瑜伽健身术对大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首都体育学院,2005,01.

[3] 倪腊贵等.论瑜伽运动规律及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贵州体育科技,2005 .

[4]程丽华.对普通高校开设瑜伽课的尝试.辽宁体育科技,2005(5).

[5]符雪姣.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瑜伽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6]汤海燕.论瑜伽的审美价值与健康意义[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04).

[7]黄彩华,廖建媚.瑜伽的起源与特点[J]辽宁体育科技.2004(05).

[8]王艳芳,郭书航.浅谈21世纪瑜伽发展趋势[J].体育世界,2007,9:7-76.

[9]刘静.让瑜伽健身术走进大学体育课堂[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2:70-71.

[10]白微,纪英雷,李岩.论瑜伽的健身作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8(4):72-74。

[11]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12]陈雨彤,练习瑜伽的四大理由[J].中国养生保健,2006,9(6):60-61

[13]一禅,瑜伽导师认证培训教材高级教程[J].拉蒂国际瑜伽学院,2010

[14]柏忠言,张惠兰.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致谢

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本人在此向所有关心我及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本次毕业设计是在导师郭奕海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其中倾注了导师大量心血,谨此向尊敬的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郭老师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使我受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予我很多帮助,使我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撰写论文阶段,郭老师多次审阅我的论文,对论文的修改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深表感谢!

感谢邵阳学院体育系的领导给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机会!

感谢邵阳学院给我们传授知识的老师们,您们严谨的治学是我学习的榜样!

感谢给予我无私帮助、真诚鼓励的同学和朋友们!

感谢引用过的论文、专著的作者们!

感谢我的家人,是你们给予我动力,是我努力的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