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期末考试总结

地球化学期末考试总结
地球化学期末考试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子系统(含部分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涂光炽)。

2.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 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及各子系统中的组成(量)

第二: 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存在形式(质)

第三: 研究元素的迁移(动)

第四: 研究元素(同位素)的行为

第五: 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

第二章自然体系中元素的共生结合规律

1.元素地球化学亲和性的定义:在自然体系中元素形成阳离子的能力和所显示出的有选择地与某种阴离子结合的特性称为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

2.亲氧元素、亲硫元素与亲铁元素的特点

(1)亲氧元素:能与氧以离子键形式结合的金属(半金属)元素称为亲氧元素。

特点:惰性气体结构;电负性小;离子键为主;生成热>FeO;主要集中在岩石圈。(2)亲硫元素:能与硫结合形成高度共价键的金属(半金属)元素称为亲硫元素特点:铜型离子;电负性较大;共价键为主;生成热

(3)亲铁元素:元素在自然界以金属状态产出的一种倾向。铁具有这种倾向,在自然界中,特别是O,S丰度低的情况下,一些元素往往以自然金属状态存在,常常与铁共生,称之为亲铁元素。

特点:原子(注意不是指离子)具有d亚层充满或接近充满,接近18-18+2的外电子层结构(惰性金属型构型),电负性中等,第一电离能较高(原子中电子不易被剥夺,也难以夺取外来电子)。

常形成金属键晶体(单质或金属互化物)

其氧化物和硫化物的生成热都较小

位于原子容积曲线的最低部分

主要集中于铁-镍核,地壳较少

亲铁元素具有多亲合性,也可亲氧、亲硫,Fe是典型代表。

3.元素的地球化学化学分类(戈式分类)

亲氧(亲石)、亲硫(亲铜)、亲铁、亲气元素。

4.类质同象的定义

某些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的部分构造位置随机地被介质中的其他质点(原子、离子、配离子、分子)所占据,结果只引起晶格常数的微小改变,晶体的构造类型、化学键类型等保持不变,这一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5.Goldschimdt 定律

定律一:两个离子,如果他们具有相同的电价和离子半径,则易于交换,并以与他们在整个体系中相同的比例进入固熔体。

定律二:两个离子,如果他们具有相同的电价,和相似的离子半径,则较小的离子倾向于进入固体相。

定律三:两个离子,如果他们具有相似的离子半径,但是电价不同,那么,电价高的离子倾向于进入固体相。

第三章自然体系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1.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定义

当元素发生结合状态变化并伴随有元素的空间位移时,称元素发生了地球化学迁移。

2.元素地球化学迁移能力的影响因素

内因(1)迁移前元素的存在形式(2)晶体化学键类型(3)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半径、电价、电负性、离子电位等)。外因(1)体系中组分的浓度(2)温度、压力(3)环境中PH值、Eh值的变化。

3.自然界中常见的正负胶体

氢氧化物、碳酸盐胶体是自然界常见正胶体。

氧化物、硫化物、单质、腐殖质的胶体多为负胶体(自然界负胶体往往比正胶体量多,因此正胶体往往搬运较近,负胶体搬运较远)。

4.水-岩作用的基本类型

(1).氧化还原反应(2).水解和脱水反应(3).水合作用(4).碳酸盐化或脱碳酸盐化(5).阳离子交换反应

5.地球化学障的定义,常见的地球化学障

在元素迁移途中,如果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急剧变化,导致介质中原来稳定迁移的元素其迁移能力下降,元素因形成大量化合物而沉淀,则这些引起元素沉淀的条件或因素就称为地球化学障。

常见的地球化学障:(1)机械障:从河水中机械地分离出重金属的河流砂矿床,是主要为机械障的一个例子。(2)物理-化学障:是由于pH成pH/Eh关系急剧改变而形成的(例如在水土景观中)。(3)生物障:典型例子是戈尔德施密特(1937)所描述的障。在该情况下,森林土壤的腐殖质层起着聚积一定痕量元素的水平障(horizontal barrier)的作用。(这些元素是由树木从土壤中吸取,然后通过残落物归还到土壤中。不是所有的元素都富集于腐殖质层中,有些元素通过该层进入到了矿质土壤中。因此,地球化学障对其范围内的元素或化学物质的聚积往往是有选择的。)

第四章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1.基本概念(同位素、同位素丰度)

同位素:原子核内质子数Z 相同而中子数N 不同的一类核素称为同位素,同一化学元素原子量不同的两种以上原子互为同位素。

同位素丰度:(1)绝对丰度:某一同位素在所有各种稳定同位素总量中的相对份额。常以该同位素与1H(取1H =1012)或28Si(28Si=106)的比值表示。(2)相对丰度(原子丰度):同一元素各同位素的相对含量(以原子百分数计)。 2.同位素定年的基本原理

设衰变产物的子体原子数为D*

)1(*0-=-=t

e N N N D λ 3.几种同位素定年方法(銣-锶、钐-钕、铀-铅)

母体:放射性核素 子体:母体衰变的产物 (1)铷-锶(Rb-Sr)测年及同位素地球化学

Rb -Sr 同位素测年原理: Rb 有2个同位素: 72.17% 27.83% Sr 有4个同位素: 82.53% 0.56% 9.87%

7.04%

岩浆岩Rb-Sr 等时线定年 基本假设:

岩浆的整个冷却过程中Sr 同位素是均一的,即从岩浆中形成的所有矿物或岩石具有相同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

岩浆结晶的时间相对较短,所有的矿物或岩石具有基本相同的年龄; 形成以后保持封闭,未受蚀变、变质等外来影响; 截 距: 斜 率:

年 龄:

85

37Rb

87

37

Rb

88

38Sr 8438

Sr 8638

Sr 87

38

Sr 87873738

Rb Sr Q

βν-

+++0(1)

t D D N e

λ=+-87

8787λt 0Sr=Sr +Rb(e -1)

87

860Sr Sr b ??= ?

?

?1

t m e λ=-()1

ln 1t m λ

=+

a.Rb-Sr等时线法主要适用于测定基性、中性和中酸性岩浆岩的形成年龄。

b.变质作用过程中,若矿物Rb-Sr同位素体系开放,但全岩的同位素封闭,则全岩等时线年龄给出原岩的年龄,而矿物等时线年龄给出了最后一次变质事件的年龄。

c.变质作用过程中,若全岩Rb-Sr同位素系统被改造,等时线年龄往往不能提供变质岩原岩形成年龄的信息,只代表变质事件的年龄或无意义的年龄信息。

d.Rb-Sr等时线法很少用于沉积岩年龄测定,如采用该方法,必须对矿物进行详细的研究,且对制样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2)Sm-Nd

计时方程:

Sm、Nd的等时线年龄

Y=a+bX 该直线称为等时线斜率:b=eλt-1 截距:a=(143Nd/144Nd)初始

要获得可靠的Sm-Nd 等时年龄,要满足下列条件:(1)所研究的样品具有同时性和同源性;

(2)样品形成后,保持Sm、Nd的封闭体系(3)所测样品有较明显的Sm/Nd比值差异

4. 銣-锶等时线定年需满足的条件

1)一套岩石系列的不同岩石,由于岩浆结晶分异作用造成不同岩石的Rb/Sr比值有差异;

2)结晶分异作用经历的时间较短,各岩石形成Rb-Sr封闭体系的时间大致相同。

3)由于同源岩石具有相同的87Sr/86Sr初始同位素比值;

4)自结晶以来,每个样品都符合定年的基本条件—呈封闭体系。

第五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1.基本概念稳定同位素、同位素效应、同位素分馏系数、δ值、同位素富集系数(包括它们之间的相关换算)

稳定同位素:原子核稳定,其本身不会自发进行放射性衰变或核裂变的同位素。同位素效应(Isotope effect):质量数不同的同位素及其化合物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称为同位素效应。

同位素分馏:由于同位素效应所造成的同位素以不同比例在不同物质或不同相之间的分配称为同位素分馏。

同位素分馏系数:定义为在平衡条件下,经过同位素分馏之后二种物质(或组分)中某元素的相应同位素比值之商。

δ值(δvalue):样品的同位素比值相对于标准样品同位素比值的千分偏差。δ(‰)= [(R样–R标)/ R标]X1000

= [(R样/R标)- 1]X1000

δ> 0 (正值)表明样品相对标准富集重同位素

δ< 0(负值)表明样品相对标准亏损重同位素

δ= 0 表明样品与标准同位素比值相同

同位素分馏值(富集系数):在同位素平衡的前提下,两种不同化合物的同类同位素组成δ值的差,称为同位素分馏值△,也被成为富集系数。△A-B=δA-δB

同位素富集系数与同位素分馏系数的关系:αA-B = (10-3δ A +1)/(10-3δ B +1)

103ln αA-B ≈δA - δB = ΔA-B

2.氢、氧、碳、硫同位素的常用标准

H、O同位素标准:氢有1H、2H(D)两个稳定同位素,同位素比值常用2H/1H 表示;氧有16O、17O和18O三个稳定同位素,同位素比值常用18O/16O表示。自然界H、O元素的天然产物H2O普遍存在,故二者常采用同一标准样。

C同位素标准:碳有12C、13C两个稳定同位素,其同位素比值国际标准是: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白垩系皮狄组地层中的美洲拟箭石,用作碳同位素标准。

S同位素标准:硫有32S、33S、34S、36S四种稳定同位素。同位素比值通常用34S/32S表示,标准是:?CDT—Canyon Diablo Troilite。CDT是美国亚利桑那州迪亚布洛峡谷中铁陨石中的陨硫铁,用作硫同位素标准。其34S/32S=4500.45×10-5,δ34S=0。

任一样品对于不同标准之间δ值的关系可进行换算,设X,A,B分别为待测样和二个标准

已知δX-B,δB-A分别为样品对标准B和标准B对标准A的δ值。δX-A=δX-B+δB-A+δX-B·δB-A×10-3

3.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原理及应用(相关计算)

δ值δ(‰)= [(R样/R标) - 1] X 1000

同位素分馏系数α与δ值的关系:103lnαA-B ≈δA- δB= ΔA-B 即lnαA-B与A, B两种物质的δ值之差相关。

同位素平衡分馏系数与温度的关系:α=103ln a/T2+ b/T + c其中a、b、c分别为常数。

1)在一般低温下,a/T2可以忽略,简化:103lnα= b/T + c

2)在高温下,b/T可以忽略,简化:103lnα= a/T2 + c

4.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特点;什么是“雨水线”。(“四个效应”)

大气降水来源于海洋表面的蒸发。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δD:+50‰~-500‰,δ18O:+10‰~-55 ‰。

四个效应:1)纬度效应---纬度增加大气降水的δD和δ18O值都减少。

2)大陆效应---越向内陆,大气降水的δD和δ18O值越降低。

3)海拔高度效应---海拔高度增加,大气降水δD和δ18O值降低。

4)季节效应---冬季相对夏季,大气降水亏损重同位素。

雨水线:

全球雨水H, O同位素组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δD值与δ18O值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Craig,1961),该关系式如下:δD = 8δ18O + 10(注意:1)雨水线不过原点(海水值);2)干旱和热带地区雨水线的斜率小于8。)

第六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1.基本概念(能斯特分配定律、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

能斯特分配定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元素在共存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活度比是一常数。

不相容元素:K或D<<<1,其特点是在岩浆过程中倾向于富集在熔体相中。

相容元素:K或D >>>1,其特点是在岩浆过程中倾向于富集在结晶相

(K为分配系数;D为总体分配系数。)

2.影响分配系数的主要因素:

(1)离子半径(2).体系的组分(3).温度(4).压力(5).氧逸度。

3.岩浆过程中相容元素与不相容元素的变化特征。

0.01

0.1

1

10

100

0.2

0.4

0.6

0.8

1

不相容元素在溶体中富集:分配系数越小,富集程度越高;部分熔融程度越低,富集程度越高。

不相容元素在残留体中亏损:分配系数越小,亏损程度越高;

相容元素在溶体中的含量低于源岩:分配系数越大,亏损程度越高。

b.分离结晶过程中微量元素变化的主要特征

相容元素在分离结晶作用的早期在残余岩浆中迅速降低,在分离结晶作用的晚期在残余岩浆中几无。

不相容元素在分离结晶作用的早期在残余岩浆中浓度略升,在晚期,浓度骤升。

4.REE元素的组成及分类,PGE元素有哪些,LILE, HFSE的代表元素举例。

(1)REE的组成:57La 58Ce 59Pr* 60Nd 61Pm 62Sm 63Eu 64Gd 65Tb 66Dy 67Ho 68Er 69Tm 70Yb 71Lu 39Y

镧铈镨钕钜钐铕钆铽镝钬

铒铥镱镥钇

(2)REE的分类:a.两分法---轻稀土(LREE)La~Eu;重稀土(HREE)Gd~Lu+Y

B.三分法---轻稀土(LREE)La~Nd; 中稀土(MREE)Sm~Ho; 重稀土(HREE)Er~Lu+Y。

(3)PGE元素有哪些:铂族金属,又称铂族元素。包括铂(Pt)、钯(Pd)、锇(Os)、铱(Ir)、钌(Ru)、铑(Rh)六种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第5,6周期。

5.什么是增田-科里尔图解: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横坐标为原子序数,纵坐标为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丰度,纵坐标为对数坐标。

6.制作稀土元素丰度模式图时,为什么需要将元素的含量进行标准化?最常用的参照标准是什么?

1、消除奇偶效应。

2、分异,分馏。参照标准是球粒陨石。

7.

8.REE配分图的分类

期末考试总结发言稿范文3篇

期末考试总结发言稿 期末考试总结发言稿范文3篇 期末考试总结发言稿范文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学校召开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目的是通过这次大会,我们都能够更好地发展,更快地提高成绩。期中考试在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的辛勤农历下已顺利结束,在这次考试中,有许多同学,许多科目,许多班级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次期中考试成绩与我们全体教师辛勤教育,教学是分不开的,由绝大部分同学勤奋刻苦分不开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每个班级都涌现出成绩优秀的学生。 以上同学之所以能达到预期目标,是因为这些同学平时学习刻苦、方法正确、态度端正。同时与我们班主任、课任教师辛勤劳动分不开的。有许多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找同学们谈话交流,耐心启发诱导,帮助同学们树立信心。这些同学值得我们在座所有同学学习,平时,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看齐,力争在下次考试中能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 同学们,紧张的期中考试已淡出我们的记忆,其实,其中考试是对每位同学半学期学习情况检查和总结。也是对各位同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的检

查和总结。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激发同 学们争先创优意识,掀起学习高潮。我们也希望其他同学,以 受表彰的同学为榜样,顽强拼搏,激起直追,刻苦努力,争创 一流。下面就今后的学习情况给同学们提几点要求: 首先同学们不能忘了总结反思,因为通过反思,大家才可 以发现平时学习上的不足与缺陷。 其次,我们也要正确面对考试成绩。我们不能盲目乐观, 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也许你还有许多弱点和缺点没 有暴露,每份试卷都会有不同的结果。考试失利的同学也未必 是坏事,失败是一支清醒剂,是不断成功的动力。 三要树立目标,目标是前进的灯塔。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 既定目标,瞄准目标奋力攀登,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四要勤奋,勤奋是成长的阶梯。要学习真本领没有勤奋的 耕耘不行。不勤奋,理想永远是梦想、是幻想。 五要方法,勤奋并非只是简单的忙忙碌碌,更需要方法。 有的同学终日劳累,却没有明显的进步,原因何在?我想,也 许是因为缺少学习方法,还未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短处”, 课前不预习,抓不住关键的课堂学习环节,重作业轻复习,忽 视学习规律的总结和学习方法的琢磨,学习在高耗和低效中进行。所以,我劝同学们忙中偷闲,针对本学科特点,寻找最适 合自己学习的途径。学习效率才能提时时反思自己的“短处”,力求一份耕耘两份收获!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 [考点梳理] 考点1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90多种)和合金(几千种)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根据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金属分类: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Fe、Mn、Cr(铬)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考点3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检测一:金属材料(包括和 ) 1、金属的物理性质

节能降耗工作总结

节能降耗工作总结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节能降耗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节能降耗工作总结1为广泛开展节能宣传,营造浓厚的节能宣传氛围,不断提高我局全体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大力推动节能降耗,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行业__年节能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厅政法便[__]45号)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__年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的通知》(宜府管〔__〕35号)的文件要求,我局紧紧围绕“节能低碳新生活,公共机构做表率”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活动,现将节能宣传活动主要内容总结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以实现科学发展观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广泛地开展节能教育,集中宣传节能降耗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国家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断提高我局资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倡导全体职工共同节能,努力营造浓厚的节能氛围,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仗。二、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召开专门会

议,对宣传活动进行了安排布置,制定了节能活动周实施方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对活动时间、活动内容进行了周密详细的安排布署,努力确保节能宣传周活动顺利进行。三、活动情况(一)营造良好氛围为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我局在每个办公室的空调下张贴:“夏季请将温度控制在26度以上;冬季请将温度控制在20度以上”提示语,在每个办公桌旁粘贴:“随手做节能,创造好人生”的警示语,在卫生间的醒目位置张贴:“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温馨提示,还向各科室发放《公共机构节能手册》、在网站上刊登有关信息、知识,教育干部职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学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公物的良好习惯。(二)开展能源紧缺体验6月14日是“低碳体验日”,倡导局内工作人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停开办公区域空调一天;停开公共场所(如门厅、走廊、卫生间等)照明一天。局领导积极参加能低碳体验日活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形成“领导带头示范,职工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四、狠抓工作落实,活动效果显著为确保宣传周活动落到实处,我局安排专人不定时查看,尤其是在下班时间,重点查看是否有“长流水”、“长明灯”等现象,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批评,并督促其认真整改。节能降耗工作总结2今年是“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开局之年,为了全面贯彻国家“十二五”节能约束性目标,我公司按照上级要求,

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操作系统功能: 1. 资源管理:协调、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提高其利用率。 2. 用户角度: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环境和服务。 操作系统特征:1.并发性: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共享性: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线程)共同使用 3.虚拟性: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在操作系统中,虚拟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分时使用的方法。 4.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此即进程的异步性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优点: 1.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2.提高了OS的可靠性 3.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微内核的基本功能: 进程管理、进程间通信、存储器管理、低级I/O功能。 第二章进程 程序和进程区别:程序是静止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包括程序和程序处理的对象 程序顺序执行: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程序并发执行:间断性,无封闭性,可再现性 进程:1.进程是可并发执行的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2.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和实体; 3.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具有生命期; 它可以由系统创建并独立地执行,直至完成而被撤消 2.并发性; 3.独立性; 4.异步性; 进程的基本状态: 1.执行状态; 2.就绪状态; 3.阻塞状态; 进程控制块PCB:记录和描述进程的动态特性,描述进程的执行情况和状态变化。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进程运行状态: 1.系统态(核心态,管态)具有较高的访问权,可访问核心模块。 2.用户态(目态)限制访问权 进程间的约束关系: 1.互斥关系 进程之间由于竞争使用共享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约束的关系。

小学生期末考试反思与总结范文

小学生期末考试反思与总结范文 1.期末考试反思范文 期末考试考完了,成绩也出来了,我考得不是太好,所以我要写一篇反思。 这次语文考试,我考了114.8,考得很差。我的正面扣了1分是因为我没有写够两种,只写了一种摹状貌,所以扣了1分;背面阅读理解没有理解好魂不守舍的意思,所以扣了1分;不知我的作文写得怎么样,老师就给我扣了2.2分。所以这就是我考114.8的原因。 这次数学考试比语文考还惨,我考了118还是加过书写分的。填空的一个小题,我把0.24给写成了2.4,这可是十倍啊,唉,扣了一分。选择题更惨!有四个转盘,问有几个是公平的?最后一个,我没看清所以认为它是不公平的,所以哭了2分。这2分可真亏啊!心疼死我了!到现在说着一题,好像往我心里戳了一刀一样。 这次奥数,我极不细心,考了45.5。扣得都是应用题,这些好像戳了我无数刀,一刀比一刀疼。有一道题,我误认为了小明自己掏儿童票掏了4.8元,所以扣了2分,现在一想起来就害怕。还有一道题,忘写了一步,没有具备审题能力所以扣了1分,好心疼啊!这张卷子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具备审题能力。还有一道题,就是没看题,卷子上写了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所以不足4千米就按4千米计算,扣了一分。我好像已经被戳烂了。 幸亏还有一科让我很满意,那就是英语,我英语考了100满分。只要听力部分,认真听题,就一定不会出错;做笔试部分时,把单词

背会就很好填单词了;每个英语单词都会读,就能会做题,阅读短文只能靠这个来得分。 总之,这次没有考好,不代表下一次没有考好,所以我一定要再接再厉不二过,不再犯这样的错误。还有,我数学一定要具备着四种能力,否则我这篇反思就白写了。 2.小学生期末考试反思范文 期末语文成绩我考了一百一十六分,在全班考了第二名,里第一名只有一两分之差,但我一看到试卷就愣住了,这些题难道我不会吗?这些题老师明明是讲过的呀,老师讲的是多么的详细认真,更何况的是恐惧的“惧”我竟然会写错,这个字老师讲了多少遍呀!我竟然多写了一横,更可恨的是阅读理解题我明明写对了但就是因为没有加书名号这零点二分就被减去了,在写作文时有一次老师夸奖我作文写得好,但这次我却骄傲了文章中出现了很多的错别字,有一篇作文震惊了我们班,那就是我们班班长的作文竟一分没扣,在全年级只有三个人没有扣分,我一定要向她好好的学习。 数学我考了一百一十五分,这些题都是错在单位和填空题上,在考试的时候最后一题做童装的问题,我竟没有看见关键的两个字比原来“多做”了多少件,唉!那都是因为我没有认真审题,在考试前老师已向我们说啦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审题,我却犯了这一条,这道题真是不应该错。 奥数就更加的令我失望了我考了四十分简便计算的时候我抄错了几个标点符号,明明数算对了就过酒吧六分减了,这题真是不应该

材料化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材料和化学药品 化学药品的用途主要基于其消耗; 材料是可以重复或连续使用而不会不可逆地变成别的物质。 ●材料的分类 按组成、结构特点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按使用性能分:Structural Materials ——主要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Functional Materials ——主要利用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按用途分:导电材料、绝缘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感光材料等等●材料化学的主要内容:结构、性能、制备、应用 第二章材料的结构 2.1 元素和化学键 ●了解元素的各种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第一电离能、电子亲和势、电负性、原子及离子半径 ●注意掌握各种结合键的特性及其所形成晶体材料的主要特点 ●了解势能阱的概念: 吸引能(attractive energy,EA):源于原子核与电子云间的静电引力 排斥能(repulsive energy,ER):源于两原子核之间以及两原子的电子云之间相互排斥 总势能(potential energy):吸引能与排斥能之和 总势能随原子间距离变化的曲线称为势能图(势能阱) 较深的势能阱表示原子间结合较紧密,其对应的材料就较难熔融,并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 2.2 晶体学基本概念 ●晶体与非晶体(结构特点、性能特点、相互转化) 晶体:原子或原子团、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地排列构成(长程有序) 非晶体:原子、分子或离子无规则地堆积在一起所形成(长程无序、短程有序) 晶态与非晶态之间的转变 ? 非晶态所属的状态属于热力学亚稳态,所以非晶态固体总有向晶态转化的趋势,即非晶态固体在一定温度下会自发地结晶,转化到稳定性更高的晶体状态。 ? 通常呈晶体的物质如果将它从液态快速冷却下来也可能得到非晶态。 ●晶格、晶胞和晶格参数 周期性:同一种质点在空间排列上每隔一定距离重复出现。 周期:任一方向排在一直线上的相邻两质点之间的距离。 晶格(lattice):把晶体中质点的中心用直线联起来构成的空间格架。 结点(lattice points):质点的中心位置。 空间点阵(space lattice):由这些结点构成的空间总体。 晶胞(unit cell):构成晶格的最基本的几何单元。 ●晶系 熟记7个晶系的晶格参数特征 了解14种空间点阵类型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理解晶面和晶向的含义 晶面——晶体点阵在任何方向上分解为相互平行的结点平面称为晶面,即结晶多面体上的面。

能源管理工作总结

能源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XX年能源管理工作总结 XX年能源管理工作总结 一、节能减排管理现状 1、加强节能工作领导完善能耗考核机制;为了二O一O 年的能源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各项经济节能目标能够圆满完成,分厂在恢复生产后从新完善了能源管理组织机构,由厂长任组长和其它各车间第一负责人共同组成能源管理小组,并任命了能源专管,同时下发《硫酸三厂二0一0年度节能降耗工作计划》。分厂实施管理创新,精确考核,将能耗与生产、安全、质量并重,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各项经济考核中,向各车间下达了明确的节能任务,逐级落实节能工作责任。在每星期生产安全调度例会上,对统计情况进行公布,并做好各项能源单位产品消耗报表,加强了各项考核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嗍性,同时报送公司能源管理部门,以便公司有效地控制各单位的能源消耗。 2、层层分解节能目标积极推进节能项目完成;各生产车间根据分厂下发的考核指标,积极贯彻落实,对分厂的节能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制订了具体的节能降耗措施计划和操作方案。 3、加强能源基础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根据集团公司意向,我厂建立了以主管领导负责的节能降耗工作领导体

制和能源管理二级络,每个生产车间都设立了能源管理岗位,同时还建立了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有着齐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并向各主管部门及时报送能源统计报表。分厂根据规定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建立了计量器具配备台帐,每年定期编制计量器具确认间隔计划表,确保按时 送检和检定/校准,同时对我厂内的一级计量仪表和二级计量仪表实行专人专管制,加强了特殊、注重仪表的使用和保护。进入三月份以来我厂加大节能意识的培训和宣传,积极响应公司本月底组织的能源管理学习班,分厂基层管理人员都全部参加此次活动,并进行了相关考试,同时在分厂进行了一次全员学习节能、人人要为降耗的组织活动,加深了我 厂基层员工的节能降耗意识,为搞好节能减排工作营造好良好的氛围。 4、贯彻执行国家的节能法律法规,我硫酸三厂生三月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的法规制度,所有气和水均实现了达标排放其中二氧化硫平均排放量为210 mg/Nm3,最高排放量270mg/Nm3,稀酸日均排放量在51 m3以内。在技改项目中我们能够按照节能减排设计规范自觉进行建设、推进。 二、节能技术进步和节能技改实施情况 1、工艺优化,技术创新,节能降耗;以技术革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技术人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引论 1、操作系统定义(P1)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作用(P2) 1.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P4)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迭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4、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及优缺点(P8) 特征: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 优点: 1. 资源利用率高 2. 系统吞吐量大 缺点: 1. 平均周转时间长 2. 无交互能力(单道、多道都是) 5、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特征的比较(P12) 1. 多路性(实时系统的多路性主要表现在系统周期性地对多路信息的采集、以及对多个对象或多个执行机制进行控制。分时系统中的多路性则和用户有关,时多时少。) 2. 独立性 3. 及时性:(实时系统对及时

性的要求更严格,实时控制系统以控制对象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 4. 交互性:实时系统的交互性仅限于访问某些专用服务程序。 5. 可靠性:实时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否则经济损失及后果无法预料。 6、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P14) (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其中并发特征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其他特征的前提) 1.并发性 2. 共享性(互斥共享方式、同时访问方式) 3. 虚拟性(时分复用技术(虚拟处理机技术、虚拟设备技术)、空分复用技术(虚拟磁盘技术、虚拟存储器技术)) 4. 异步性(进程的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的) 7、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P18) 1. 处理机管理功能(进程控制(1、进程互斥方式:进程或者线程在对临界资源进行访问时,应采取互斥方式;2、进程同步方式:相互合作去完成共同任务的诸进程货线程)、进程通信、调度(作业调度、进程调度)) 2. 存储器管理功能(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 3. 设备管理功能(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 4. 文件管理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5. 用户接口(命令接口(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程序接口、图形接口)

学生期末考试总结范本示例XX

学生期末考试总结范本示例XX 高一期末考试在1月26日结束了,今天我回学校领取了成绩单。我看了看各科的成绩,发现既有进步的科目也有退步的科目。 一、期末考试进步的科目: 语文:这次语文考试我发挥出了我的水平,考得不错。比以前的语文考试分数高出了十多分,并且在班上处于第二名的位置。我想这是因为我在平时上课认真的体现。每一堂课我都把知识点弄清楚了,不懂的我也向同学、老师请教,所以在考试的前几天里我也没有拼命的复习语文,考试的时候反而得心应手。但这次高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考试的作文是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所以我不慌不忙,把以前的那篇文章稍作修改写在了试卷上。 生物:上一次的考试我的生物在班上是第五名。这次我发挥得更好,在全班是并列第三。这也是因为平时我花了许多功夫在这门学科上。生物课上老师讲的每道题我都认真的听并且会做,在家中也时不时地翻出生物书看看。虽然在考试前夕我有一些学过的知识忘记了,但是通过看书和看题目又将它们都记住了。在考试时我非常有信心,所以我成绩自然会有所提高。 政治、历史、地理:这几门考试成绩都上了80分。虽较上次考试都有所进步,但我认为这种进步是假象,因为我

平时没有把它们全弄懂,而是在考试前通过老师发的考试提纲在短时间内把知识要点背记下来的。所以这并不能算是我的真实成绩,如果我把它们没搞懂,而靠这种短期强化记忆,我很快就会再次忘记的。所以在这个假期里我会将前面的知识巩固好,为后面所学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这次考试退步的科目: 物理、化学:两门学科考试成绩都不怎么样,化学退步了,物理进步了6、7分,但是我还是把它归为考试退步的科目,因为我这两门都有同样的毛病,那就是平时没有用功,直到考试之前才抓紧看以前做过的题目,这样又怎么会考得好呢? 数学:这次考试最差,竟然没及格!在考试前我所有的公式和定则全都记得一清二楚,但是为什么考试会考得这么差呢?原因就是我平时太缺乏做题目的经验,只要是稍微转点弯的题目我就糊涂了,并且我没有时常去回顾以前的知识,导致我把这些问题堆积在考试前夕,由于有那么多科目需要复习,所以只记忆公式和定则,没有熟练的做题技巧,所以数学成绩提高不上来。 三、通过总结这些科目的考试成绩,我知道我今后应该怎么做了: 1、做事要讲究效率。上个学期我成天坐在书桌旁做习题、背知识点,但真正背进去了的有多少呢。我做事总是慢

计算机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绪论 1.工程模拟:在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客观世界的各种系统并进行实验研究的技术。 2.模型的构造 (1)模型的分类:物理模型(动、静);描述性模型;数学模型(动、静;数值法、解析法)(2)模型的构造方法: a.理论分析; b.类比分析; c.数据分析:使用系统回归分析的方法利用若干能表征系统规律,描述系统状态的数据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d.人工假设:基于对系统的了解,将系统中不确定的因素假定为若干组确定的取值,而建立系统模型。 3.过程模拟(流程模拟) a.稳态流程模拟; b.动态流程模拟:利用计算机技术、图形原理和成像方法在屏幕上以动态、直观、立体、彩色的方式显示物体运动的过程模拟。 4.工程模拟研究的步骤: 问题描述; 设定目标和总体方案; 构造模型; 数据收集; 编制程序; 程序验证; 模型确认; 实验确认。 5.相关英文简称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 在化学领域CAPP:计算机辅助合成路线设计。 DCS:分散控制系统。 6.分子模拟的方法中主要有四种:量子力学方法、分子力学方法、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子蒙特卡洛方法。 7.分子模拟法是用计算机以原子水平的分子模型来模拟分子的结构和行为,进而模拟分子系统的各种物理与化学性质。(定义)

8.分子模拟方法与高分子理论和材料设计的关系 第二章数值计算 方程求根 1.二分法 原则:保持新区间两端的函数值异号,对分n次得到第n个区间的长度为最初区间长度(x1-x0)的1/2n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取In的中点为方程的根,则误差小于1/2(n+1) (x1-x0),这种对分区间,不断缩小根的搜索范围的方法叫二分法。 此法简单、快速、不易丢根。 二分法求根原则(跳出条件): (1)函数f(x)的绝对值小于指定的e1; (2)最后的小区间的一半宽度小于指定的自变量容差e2。 二分法函数: V oid root(float a,float b,int*n,float fa,float fb,float e1,float e2,float rt[20]) { float a0,f0;a0=(a+b)/2;f0=f(a0); While((fabs(a-b)>e2)&&(f0>e1)) { if(f0*fa>0){a=a0;fa=f0;} If(f0*fb>0){b=a0;fb=f0} a0=(a+b)/2;f0=f(a0); } *n=*n+1;rt[*n]=a0; } 弦截法求根:不取区间的中点,而取AB与X轴的交点为根的估算值。 优点:比原来趋近根的速度快 2.迭代法 方法概述:二分法和弦截法实质上就是迭代法,在迭代的每一步都是利用两个初始的―x‖去求一个新的―x‖值,能否在迭代的每一步只用一个―x‖值去求新的―x‖呢?这就是一点迭代法,通常简称为迭代法。 3牛顿法 方法原理:将f(x)在x=x0附近按泰勒级数展开; f (x) = f (x0) + (x-x0) f′(x0) + !2)0 (2 x x f〞(x0) + …

节能降耗工作总结5篇

节能降耗工作总结5篇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下面是整理分享的节能降耗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节能降耗工作总结1 根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__年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的通知》和《江苏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__年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的通知》,繁荣社区紧密围绕“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主题,于6月15日至21日举办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节能、节水、节粮等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绿色办公和绿色出行,大力宣传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二、活动情况

通过口头、书面、互联网等方式加大节能宣传,使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了解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形成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观念。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宣传日常节能节水知识,科学使用办公及家用电器,合理降低能源消耗。 在节能活动周中开展“全国低碳日”办公节能宣传、办公节能宣传活动、绿色出行宣传活动、“光盘行动,从你我做起”宣传活动、低碳生活宣传活动,普及节能知识,倡导所有职工出行乘公共交通工具。通过宣传活动,向广大居民发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树立节俭文明生活消费观念,让人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节能降耗和保护生态行动。 加强用电耗能设备节能管理力度。一是办公照明系统的限制使用。提倡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除阴雨天外,原则是白天不开照明灯具,室内亮度足够是不开灯。二是节约社区各种设备的耗能用电成本,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长时间不用时,做到随时关闭,下班后要关闭所有电源。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只有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节能中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建设好。 节能降耗工作总结2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重点题型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1.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 操作系统通常是最靠近硬件的一层系统软件,它把硬件裸机改造成为功能完善的一台虚拟机,使得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更加方便,计算机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上层的应用程序可以获得比硬件提供的功能更多的支持。 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2.操作系统的作用 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1)并发 2)共享 3)虚拟 4)异步 4.分时系统的概念 把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尤其是CPU时间)进行时间上的分割,每个时间段称为一个时间片,每个用户依次轮流使用时间片,实现多个用户分享同一台主机的操作系统。 5.分时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个) 1)及时接收 2)及时处理 6.并发性的概念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事件间隔内发生。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宏观上有多个程序在同时运行,但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每一时刻却仅能有一道程序执行,故微观上这些程序只能是分时的交替执行。 7.程序顺序执行的特征和并发执行的特征 顺序执行的特点: 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程序并发执行的特点:

1)、间断性(失去程序的封闭性) 2)、不可再现性 任何并发执行都是不可再现 3)、进程互斥(程序并发执行可以相互制约) 8.进程的定义 进程是指在系统中能独立运行并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为了使参与并发执行的每个程序(含数据)都能独立的运行,在操作系统中必须为之配置一个专门的数据结构,称为进程控制块(PCB)。系统利用PCB来描述进程的基本情况和活动过程,进而控制和管理进程。 9.进程的组成部分 进程是由一组机器指令,数据和堆栈组成的,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活动实体。 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三部分便构成了进程实体(又称进程映像)。 10.进程的状态(状态之间的变化) 就绪状态、执行状态、阻塞状态。 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在调度程序为之分配了处理机之后,该进程便可以执行,相应的,他就由就绪状态转变为执行状态。 正在执行的进程,如果因为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已经用完而被暂停执行时,该进程便由执行状态又回到就绪状态;如果因为发生某事件而使进程的执行受阻(如进程请求访问临界资源,而该资源正在被其它进程访问),使之无法继续执行,该进程将有执行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在获得了资源后,转变为就绪状态。 11.进程同步的概念 进程同步是是并发执行的诸进程之间能有效地相互合作,从而使程序的执行具有可再现性,简单的说来就是: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次序上的协调。 12.PV原语的作用

学生期末考试总结与反思

学生期末考试总结与反思 期末考试过后,成绩出来了,我和难过。因为真的不出我所料,荣幸女神并没有降临在我身上,她只对我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一手造成的,要不要亡羊补牢,由你自己决定。 接着,把失望和后悔留给了我比上学期总分下降了20多分 我久久伫立在原地,把目光投放在试卷上,心中的泪水,一次又一次地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这一结果无疑是像天打雷劈般地打击了一朵正在成长的花朵,使他失去往日的色彩、信心与自豪,使他将要与其他失去光彩的花朵永远的长眠于地底深处。 为了拯救这懦弱的花朵,必须唤醒他的信心,而胜利恰恰是唤醒信心的最佳方法。所以,为了胜利,必须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我决定,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指定好学习目标和计划。 二、做好五个环节: 1.课前预习。大致看一下当天要学习的内容,陌生的地方问老师或同学,有一些实在陌生的地方就标上记号,做到心中有数 2.上课认真听讲。把思路跟着老师走,讲到自己课前预习标上记号的地方时,更要细心听老师讲解,如果还陌生,可以等下课问老师或同学。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把自己认为严重的地方勾划或抄下来。 3.课后复习。把当天所学的内容和所做的笔记整理好,好好复习,把该背诵的背下来。 4.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不抄袭。 5.订正。老师把作业或试卷发下来后,订正错误的地方,认真,严俊对待。 三、课外尽量少点接触电脑等娱乐性、引诱性较高的物品。

四、多看课外读物、新闻。 只要你付出足够的汗水、辛勤和认真,胜利,其实就在不远处。 我希望通过这次的考试反思,我能更好的总结自己,计划自己。期盼下一个考试我会有新的突破。

九年级化学第八章金属知识点总结

艰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一节 金属材料 ●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 金属的物理性质 ?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 金属之最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 ?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 ?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 金属的分类 ● 金属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 钨——灯丝——熔点高 ? 铬——电镀——硬度大 ?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 汞——体温计液柱 ? 银——保温瓶内胆 ? 铝——“银粉”、锡箔纸 ●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公司2021年节能环保管理工作总结

公司2021年节能环保管理工作总结 公司2021年节能环保管理工作总结,分如下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节能环保管理工作思想意识的提高情况。 质量环保部在节能环保方面及时建立管理体系,成立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经过一年的努力,项目全体员工及各施工队伍、班组成员的节能环保意识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驻地洗车池设置于试验室旁,设置联合沉淀池,两处废水统一排放至沉淀池,经沉淀的废水用于场地降尘、洗车等。 2.项目驻地食堂设置隔油池,厨房配备抽油烟机,餐厅、宿舍及办公场所设置集中垃圾桶,与当地环卫签订协议,定期清理、处理。 3.拌和站水泥罐安装除尘装置,场内废水收集、沉淀后统一排放,同时利用废水对场内定时进行洒水降尘。 4.**及环山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利用临近其他项目可利用的施工便道,同时在施工便道沿线专门配备洒水车,不间断洒水,最大限度地降低扬尘污染。 6.路基填料经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各方商讨,并经试验室实测试验,确定采用隧道开挖渣土进行填筑,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降低了项目成本。同时将实测单体抗压强度符合要求的石料运至碎石厂,加工成碎石,作为混凝土原材使用,有效节约了项目成本。 7.所有工点场内裸土都要求覆盖绿*,并保证每天进行定时洒水降尘,保证场内扬尘最小化。 8.征迁铁路红线范围内的苗圃时,项目将移出的苗木一部分移植到项目驻地进行绿化,一部分分发给当地居民进行再移植,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高原地区绿地植被破坏,有效保护了高原地区生态环境。 9.项目驻地及施工现场采用的照明灯具均为节能型的led灯,且制定了节约用电的相关管理制度,有效节约了项目用电成本。 二、节能环保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 (一)管理领导小组和组织结构建立情况,管理人员配置情况、岗位职责的建立情况等。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请注意:考试范围是前6章所有讲授过内容,下面所谓重点只想起到复习引领作用。 第一章引论 1、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合理进行作业调度方便 用户管理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目标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 断更新和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4、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及优缺点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 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内存。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打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5、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发性(最重要的特征)、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6、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设别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功能、处理机管理 功能 7、O S的用户接口包括什么?用户接口、程序接口(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 第二章进程管理 1、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程序并发执行的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3、进程及其特征进程是资源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是能够独立运行的活动实体。 由一组机器指令、数据、堆栈等组成。特征:结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 立性、异步性 4、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转换p38 5、引入挂起状态的原因终端用户请求、父进程请求、负荷调节需要、操作系统 的需要 6、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状态及其转换p39 7、进程控制块及其作用进程数据块是一种数据结构,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 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作用:使在一个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 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够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能够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 8、进程之间的两种制约关系直接相互制约关系、间接相互制约关系 9、临界资源是指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10、临界区是指每次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11、同步机构应遵循的规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 12、利用信号量实现前驱关系p55/ppt 13、经典同步算法p58/ppt 14、进程通信的类型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系统 15、线程的定义是一种比进程更小,能够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用来提高系统内

小学考试期末考试总结范文3篇

小学考试期末考试总结范文3篇 期末考试作为一种对学期教学工作总结的形式,是对师生一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的检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考试期末考试总结范文,仅供参考。 小学考试期末考试总结范文篇一: 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我校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在考试期间,我校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布置考场,严肃考场纪律,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考试后的质量不仅显示了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现将我校的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汇报: 一、试卷****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是县教研室统一命题,纵观整个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前动员:

为了迎接期末考试,1月11日上午学校利用周一升旗时间对学生进行了期末考试总动员,在会上,赵校长讲了这次考试的意义,目的和要求。要求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对待考试,遵守考试纪律,诚信应考,杜绝作弊,号召同学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中去,争取在考试中发挥最佳水平,考出优异成绩。 三、精心组织考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本次考试在中心校的统一组织下实施,考试期间组织严密,严格按照中心校的要求安排考务,完全按照中心校要求组织实施。改卷采 取分年级安排教师,确保教师不改本年级的学科试卷。考试、评卷期间,我校老师能做到提前到岗,认真负责,善始善终,没有出现任何失误或违纪现象。 四、考试成绩: 从考试总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工作积极上进,认真钻研教材,关心爱护学生,特别进入期末考试前,相当多的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补差,从而使用教学成绩进步明显,教学质量提高很大。 五、今后改进措施: (1)抓好薄弱年级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期末考试成绩较差的,查找原因,制定措施。

材料化学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 1、材料的基本概念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材料的发展和进步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全过程。材料是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与先导。 材料,尤其是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与工业水平。 材料特别是新材料与社会现代化及现代文明的关系十分密切,新材料对提高人民生活,增加国家安全,提高工业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新材料的发展十分重要。 材料是一切科学技术的物质基础,而各种材料的起点主要来源于材料的化学制备和化学改性。 2、什么是材料科学工程 具有物理学、化学、冶金学、金属学、陶瓷学、计算数学等多学科交叉与结合的特点,并且具有鲜明的工程性。 3、什么是材料化学 材料化学在研究开发新材料中的作用,就是用化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功能分子以及由功能分子构筑的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使人们能够设计新型材料,提供的各种化学合成反应和方法使人们可以获得具有所设计结构的材料。 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方法,合成新物质和新材料,通过化学反应实现各组分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的相互转换过程。涉及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 材料化学既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材料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又是化学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性质。是材料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 4、材料的分类 (1)按照材料的使用性能:可分为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两类 结构材料的使用性能主要是力学性能; 功能材料的使用性能主要是光、电、磁、热、声等功能性能。 (2)以材料所含的化学物质的不同将材料分为四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由此三类材料相互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第二章 1、原子结合---键合 两种主要类型的原子键:一次键和二次键。 (1)一次键的三个主要类型: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一次键都涉及电子的转移,或者是电子的共用。)一次键通常比二次键强一个数量级以上。 ①金属键: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组成的晶体格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 ②离子键:包含正电性和负电性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最通常的键类型为离子键。阴阳离子的电子云通常都是球形对称的,故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③共价键:由两个原子共有最外层电子的键合,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的饱和电子层。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二次键:范德华键(二次键既不涉及电子的转移,也不涉及电子的共用。) 以弱静电吸引的方式使分子或原子团连接在一起的,比前3种键合力要弱得多。包含色散效应、分子极化、氢键。 ①色散效应:对称的分子和惰性气体原子,由于电子运动的结果,有时分子或原子的内部会发生电子的偏离而引起瞬时的极化,形成诱导瞬间电偶极子,就会产生很弱的吸引力,这样的吸引力在其它力不存在时能使分子间产生结合。 ②分子极化:原子、离子及分子的电荷并不是固定在一定部位上,它们在相互靠近时,电荷会发生偏移,形成

节能降耗总结

节能降耗总结 导读:范文节能降耗总结 【篇一:节能降耗工作总结】 20XX年,XX围绕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以创建节约型机关为目标,通过加强管理,改进方法,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能耗降低,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全年节能减排工作情况 1-12月,用电XX度,同比增加XX度,增幅XX%;用油XX吨,同比减少XX吨,减幅XX%;用水XX吨,同比增加XX吨,增幅XX%。 20XX年度用电用水比20XX年度用电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新建办公楼基建工程用电XX度,用水XX吨;另一方面,办公设备及家用电器逐渐增加;同时,乡镇农网改造,导致烟站用电用水增加。 二、主要工作措施 20XX年度用水用电的增加是由于不可控的客观原因导致,总的

来说,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上我们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主要表现在用油减幅达到XX%,几乎只有去年的一半。主要采取了一下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年初,在第一次局务工作会上,就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树立“时时节约、人人有责”的意识。 二是加强管理。严格控制照明用电,做到人走灯灭;在使用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时,尽量减少待机时间,下班前关闭各类电器设备的电源。切实加强用水管理,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标准,科学派车,减少车辆使用次数,执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制度,每月按标准核算;规范办公用品管理,提倡修旧利废。 三是强化考核。将节能减排工作与绩效考核挂钩,对超过预算费用的部门,进行相应扣减,促使各部门形成节能减排的自觉。 三、20XX年节能减排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实现节能、增效的目的,我局将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员节能意识。二是建立健全制度,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