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的集团化组织管理模式word版可修改

扬帆的集团化组织管理模式word版可修改
扬帆的集团化组织管理模式word版可修改

扬帆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化组织管理设置方案

(2007年8月)

目录

一、目的

二、基本原则

三、功能定位

1、集团总部定位

2、子公司定位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设置

(一)组织层级划分

(二)集团总部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

(三)子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

(四)党团工会设置

(五)科技协会设置

(六)总部与子公司权责划分

(七)集团化会议与沟通机制

五、工作安排推进计划

一、目的

在当前造船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下,扬帆集团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子公司数量在逐渐增多,但与国内大型船舶制造企业相比还尚有一定的差距。扬帆集团的中期发展目标是80亿元年产值,进入国内造船企业前10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选择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同时,高速发展将加剧技术、管理、人才及资源对发展的制约。集团要成功地实现企业转型和管理变革,必须在确认自身战略的基础上,对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及经营绩效评估等进行整合,建立新的集团组织管理模式。通过明确总部和子公司的职能,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公司整体实力,做大做强造船事业。

二、基本原则

1、战略协同、资源共享

依托扬帆现有造船基地,完善集团总部职能,搭建起集团化管理模式。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战略发展要保持一致,要真正起到战略发展的协同效应。也就是说,子公司的战略发展必须在集团公司战略发展框架下开展自己的业务,不能任意发展。

通过理顺集团体制,明确集团总部职能,以把握宏观政策、规划发展、培养人才为主。实行人力资源、财务资金、技术、经营(市场)、制造管理等专业管理集中管控,整合造船技术、人才、管理、资金、市场等优势资源。

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是利益共同体,责任、利益、风险是一致的,集团公司一方面在业务上对子公司提供宏观指导和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在业务微观管理中进行过程监督或控制,从而规避经营风险。

2、组织扁平、运行高效

根据造船行业的特点及现代企业管理趋势,实行机构精简的扁平化管理体制和高效作业的生产管理体系。在集团总部和子公司实行大部门制,减少组织机构和层级的设置。同时,提倡员工一专多能、一兼数职,鼓励各级主管往下兼职,减少管理人员。

3、流程导向、模式一致

围绕集团战略,以流程分析为导向,搭建集团的整体组织架构,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权责,使各职能部门和子公司形成有机的协调统一体。

在子公司的组织设计方面,依据现代造船流程来设计,保持各造船子公司的组织模式一致性,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并使公司在扩张的过程中,具备强大的复制能力。考虑现状,可以允许部分差异,并在一定阶段内逐步过渡到统一的模式。

?战略流程:包括公司发展规划、新产品研发、投资计划

?经营流程:市场、客户销售、售后服务

?造船流程:管理、生产制造、技术一体化

?支持流程:财务、人力资源、行政、物料、采购、生产管控、质量、IT等支撑保障。

4、派驻管理、自主管理

对子公司的人力资源、财务等专业进行派驻,行政上隶属子公司管理,专业上隶属集团总部,实行双重领导的矩阵管理。对子公司的一级及以上主管,统一由集团公司总部任免,发布任免文件。

现代造船管理模式以一专多能、一工多艺为走势,以自主管理为主的劳动组织是现代管理的主流,依据各子公司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行“施工作业自主管理、产品质量自主管理、生产安全自主管理、场地设备自主管理”的自主管理模式。

三、功能定位

1、集团总部定位

总部的功能定位是整个集团化组织管理各层次定位的基础,许多大型企业所带来的管理混乱,都是由于总部功能定位不清造成的。依据集团的企业性质、发展战略及对下属子公司业务的介入程度和管理现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子公司价值创造的潜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提升战略管理水平,以专业管理和规划为主,推动各子公司管理模式一致性,通过强化各子公司的协调、服务和资源共享,监控和防范各子公司的经营风险,达到集团总体价值的最大化。

(1)对于战略、投资、财务、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采取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战略:集团总部制订总体发展战略和审定子公司(各业务单元)发展战略,子公

司承接集团战略,制订实施策略。

●投资:决定集团的投资计划和重大投资项目申报,集团公司下属的所有子公司的

项目投资均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以保持战略发展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子公司

的项目投资各子公司仅具有建议权而没有决策权。

●财务: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为集权式管理,以达到财务资源的充分利用。

—预算与财务管理:包括部署、审核批准、检查各子公司的财务预算、资金运用、风险防范及风险控制的实施。

—产权事务管理:包括对集团资产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评价,以及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处置和交易、资产评估管理。

—资金管理:以实现统收统支为目标,推进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

—集团税务管理和筹划。(保函)

●人力资源管理:集团公司负责制订整体人力资源政策,推进公司人力资源规划、

激励机制、关键人才引进和培养一体化管理。

—一级主管以上人员:由集团统一管理,包括任免、考核、激励、奖惩等;

—关键领域的人员,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等相关专业,派驻相关人员到子公司,主要是负责执行层面。

●企业文化:为了使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保持相同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集团公司对

子公司的企业文化采取集权式管理。

(2)对于设计、技术、国际贸易(采购)、信息化建设等业务管理,实行集中管理,搭建集团化资源共享平台。

――技术:整合现有的船研所、海之帆及公司现有的技术处等相关技术力量,以实现管理、设计、生产一体化为目标,提供生产设计支持,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强化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推动ERP、数字造船信息化系统建设,增强集团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国际贸易/采购:市场方面以扩大总量、满足产能需求、追求产品效益为目标,整合公司“扬帆”品牌、营销网络和客户资源,多接单、接好单,全面提高集团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采购方面,实行集中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为目标,构建集团化采购物流平台,全面提高集中采购统筹能力,为造船生产提供服务保障。

(3)对于生产业务管理主要采取宏观型管理方式,业务的微观管理完全下放给各子公司。

集团公司在生产业务管理中,主要负责制定宏观的年度经营计划,研究和推广现代造船管理模式、新技术应用等;而子公司负责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但定期向集团公司对口管理部门进行业务汇报。具体业务性管理完全由子公司全面负责,集团公司只是负责宏观性指导。

2、子公司功能定位

子公司定位为“制造中心、成本中心”,将扬帆集团现有部分机构调整为集团总部的职能单位,对全集团各子公司实行专业化管理,实行资源共享,同时与生产紧密相关的职能实行下沉。

集团下属子公司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各主要船厂分别致力于某一领域的发展,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合理格局。对集团整体而言,这种模式既能充分发挥专业化生产的优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又能较好地利用综合型产品结构市场应变性强的特点,对提高整个集团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依据各子公司现有规模、产品结构及后续发展定位,将下属子公司划分两类:

●一级子公司:主要为公司造船、修船主体业务,目前包括:舟山船厂、东海岸船厂

(新建)、大神州船厂。

●二级子公司:主要为船舶配套业务,目前包括3个子公司:船配公司、通用公司、

永锦公司。

子公司产品结构定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