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核算方法之标准成本法

财务核算方法之标准成本法
财务核算方法之标准成本法

财务核算方法之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它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标准成本一词准确地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

它又被称为“成本标准”;另一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即: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是采用标准成本法的前提和关键,据此可以达到成本事前控制的目的;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是标准成本法的重点,借此可以促成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并据以进行经济业绩考评。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1.根据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人员素质条件为每一个成本项目制定

标准成本。在区分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后,必须制定弹性预算下

的标准成本。

2.标准成本加上成本差异构成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3.与成本核算有关的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和销售成本账户可按标准成

本直接入账,简化了账务处理工作。

4.标准成本的制定和分析过程也是企业内部各部门管理水平的检查过程、

员工积极性的激励过程和企业业绩的评价过程。成本计算、成本管理和成本控

制实现了有机结合。

5.标准成本法也要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来处理各生产流程的成本累积

过程,所以也要结合使用几种主要的成本核算方法。因此,标准成本法下的成

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和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也依所采用的这些方法而决定。

准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产品品种较少的大批量生产企业,尤其是存货品种变动不大的

企业,并且对企业的管理有很高的要求。而单件、小批和试制性生产企业因为

要反复制定、修改标准成本,得不偿失,比较少采用。

2019年新政府会计制度常用会计分录

授权支付账务处理: 收到额度,凭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记账: 财务会计: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拨款收入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解析:收到的只是额度,记账的知识通知书,并不是收到钱,有额度可以按授权自由支配,当然前提是必须是纳入预算的支配事项,超预算不可以支付,有预算指标控制的。 支出用款额度账务处理: 支付日常活动费用和购买物品固定资产等: 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库存物品/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下设对应费用二级科目)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预算会计: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解析:授权支付给的是额度,当然得从额度支付。

年末的时候还需要注销额度,具体处理为: 注销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也就是额度清零,啥叫零余额,年底结转时不能有余额。 财务会计: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当然了,下年初,还需要将额度恢复,对应的分录正好和这个相反。 财务会计: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当然这个是根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和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来做的,通俗的讲就是上年注销的,这年再恢复。确保年底零余额清零的一个操作。

若是当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下达数的,根据未下达的用款额度做调整: 财务会计: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财政拨款收入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这个处理不知道啥意思?就是预算指标没用完,将剩余的没用完的指标做当年财政收入记入收入。 这里涉及一个科目叫财政应返还额度,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呢?我们先来看政府会计制度科目说明的解释: 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应收财政返还的资金额度,包括可以使用的以前年度财政直接支付资金额度和财政应返还的财政授权支付资金额度。 我们刚才说了,还有一种10万朝上的财政直接支付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财政直接支付下的支付,不再通过零余额账户周转,直接将支出记财政拨款收入和对应的支出项,一步完成,这种情况对应的大额支出一笔对一笔,一笔一个额度,也是凭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入账: 财务会计: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中,当材料节约时应() A借记有关差异账户B贷记有关原材料账户C贷记有关成本账户D贷记有关差异账户2、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计算公式() A材料用量差×实际价格B材料用量差×标准价格 C材料价格差×实际用量D材料价格差×标准用量 3.由于实耗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引起的工资成本差异,称为() A.人工效率差异B.工资率差异 C.生产成本差异D.生产能力差异 4.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分析类似于() 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C.直接材料成本差异D.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5.在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时,其中的数量标准就是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用的直接人工工时,而价格标准则是指() A.销售量标准 B.制造费用预算标准C.生产状况标准 D.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6.人工效率差异账户的借方余额表明() A. 标准工时超过实耗工时 B. 实耗工时超过标准工时 C.标准工资率和标准工时超过实际工资率和实耗工时 D.实际工资率和实耗工时超过标准工资率和标准工时 7、下列不影响人工效率差异的因素是() A、实际工资率 B、标准工资率 C、实际工时 D、标准工时 8、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称为() A、开支差异 B、效率差异 C、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D、能量差异 9、一经选定作为标准成本,多年保持不变,称为() A、理想的标准成本 B、基本的标准成本 C、正常的标准成本 D、不属于标准成本 10、如果标准工时为80小时,实耗100小时,标准工资率每小时5元,实际工资率每小时3元,则人工效率差异应为() A、100元(有利差异) B、200元(有利差异) C、100元(不利差异) D、60元(不利差异) 11、一般说来,应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A.生产部门 B.采购部门 C.劳动人事部门 D.计划部门 12、如果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超过了标准工资率,但实际耗用工时低于标准工时,则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的性质是()。 A.效率差异为有利;工资率差异为不利B.效率差异为有利;工资率差异为有利 C.效率差异为不利;工资率差异为不利D.效率差异为不利;工资率差异为有利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标准成本的构成包括()。 A.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B.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C.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D.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E.标准工时

新准则下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

一)营业利润(或亏损)的结转 1、期末将所有的收入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期末将所有的支出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3、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收益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本年利润 4、期末将"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损失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二)利润分配 1、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2、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3、应分配给股东的库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贷:应付股利 4、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利润归还投资 借:利润分配-利润归还投资 贷:盈余公积-利润归还投资 5、外商投资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 6、经批准分派股票股利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贷:股本(股票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实际发放的股票股利金额与股票面值总额的差额) 7、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调整批准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调整增加的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调整减少的利润分配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按规定用税前利润归还各种借款 借:利润分配-归还借款的利润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10、按规定留给企业的单项留利 借:利润分配-单项留用的利润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三)结转全年利润(或亏损) 1、年度终了,企业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净亏损,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年末,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利润归还投资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转作股本的股利 -利润归还借款 -单项留用的利润 借: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亏损 借:有关科目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亏损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有关科目 3、由于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而相应增加的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由于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而相应减少的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科目设置及使用说明(可编辑版)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通知 (2006年11月版)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和《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现予印发,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各项专业核算办法和问题解答。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财政部。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科目设置和主要账务处理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编号供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80 2202 应付账款 1 1001 库存现金81 2203 预收账款 2 1002 银行存款82 2211 应付职工薪酬 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83 2221 应交税费 4 1011 存放同业84 2231 应付利息 5 1012 其他货币资金85 2232 应付股利 6 1021 结算备付金86 2241 其他应付款 7 1031 存出保证金87 2251 应付保单红利 8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88 2261 应付分保账款 9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89 2311 代理买卖证券款 10 1121 应收票据90 2312 代理承销证券款 11 1122 应收账款91 2313 代理兑付证券款

2018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章节习题:第十一章含答案

2018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章节习题:第十一章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账实核对属于内部控制方式中的( )。 A.授权控制 B.财产保护控制 C.职务分离控制 D.预算控制 2.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3.一般假定各责任中心处于独立自主的状态,可自由决定从外部或内部进行购销,同时产品或劳务有客观的市价可采用的内部转移价格是( )。 A.市场价格 B.协商价格 C.双重价格 D成本价格 4.利用两差异法,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为( )。 A.利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与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B.利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的差额,乘

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C.利用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D.利用实际制造费用减去预算产量标准工时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5.财务控制中为了实现有利结果而采取的控制,指的是( )。 A.侦查性控制 B.预防性控制 C.补偿性控制 D.指导性控制 6.甲利润中心常年向乙利润中心提供劳务。假定今年使用的内部结算价格比去年有所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 )。 A.乙中心取得了更多的内部利润

B.甲中心因此而减少了内部利润 C.业的总利润有所增加 D.企业的总利润没有变化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投资中心特征的有( )。 A.拥有决策权 B.一般为独立的法人 C.处于责任中心的最高层 D.只需要对投资效果负责,不需要对成本负责 8.能够明确揭示成本与产量的关系,便于考核各责任中心的业绩,有利于经营决策的内部转移价格是( )。 A.标准成本

营业收入类会计分录汇总

营业收入类会计分录汇总(新会计准则) (一)主营业务收入 1、经营主营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记账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施工企业确认工程施工合同收入、合同费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 借或贷: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差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2、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或销售折让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同时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3、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 借:长期应收款(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即折现值) 未实现融资收益(差额) 4、采取买断方式代销商品,委托方发出商品,按应收的款项 借: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采取手续费方式代销商品,收到代销清单,按应收的款项 借: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按应支付的代销手续费 借:销售费用 贷:应收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5、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已发出商品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实现营业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6、以库存商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债务重组 借:应付账款等(该产成品、商品的公允价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二)其他业务收入 1、确认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收入 借: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销售原材料,按售价和应收的增值税

会计新准则下的全部会计分录解析讲解

新会计准则分录大全 一、流动资产 (一)货币资金 1、收到股东投入的股款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2、收到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收到应收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应收内部单位款 4、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按支出凭证所记载的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时 借:库存现金(按实际收回的现金) 管理费用(按应报销的金额) 贷:其他应收款(按实际借出的现金) 5、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财产清查等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属于库存现金短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属于现金溢余: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如为现金短缺,属于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个人) 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 借:管理费用—现金短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和单位的: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个人或单位) 属于无法查明的现金溢余: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资产盘盈利得 6、收到银行存款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 7、收回备用金和其他应收暂付款项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应收款 8、收到供应单位因不履行合同而赔偿损失的赔款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9、将款项汇往采购地开立采购专户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10、将款项存入银行以取得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信用卡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信用卡 贷:银行存款 11、向银行开立信用证、交纳保证金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 贷:银行存款 12、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银行存款 购买股票、债券等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3、将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存款的未用余额转回结算户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14、交纳税费 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15、支付购入材料的价款和运杂费 A、采用计划价格核算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管理会计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经常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被采用的是()。 A.理想标准成本 B.稳定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正常标准成本 2.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差异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异称为() A.效率差异 B.耗费差异 C.闲置差异 D.能量差异 3.在日常实施成本全面控制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作为控制重点,该项成本控制原则是指()。 A.全面控制原则 B.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C.讲求效益原则 D.例外管理原则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 C.成本差异的分析 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5.根据一般应该发生的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能力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 A.理想标准成本 B.稳定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正常标准成本 6.与预算成本不同,标准成本是一种()。 A.总额的概念B.单位成本的概念 C.历史成本D.实际成本 7.无论是哪个成本项目,在制定标准成本时,都需要分别确定两个标准,两者相乘即为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这两个标准是()。 A.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 B.价格标准和质量标准 C.历史标准和用量标准 D.历史标准和质量标准 8.成本差异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 A.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B.纯差异和混合差异 C.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 D.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

9.由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称为()。 A.价格差异 B.价格差 C.数量差异 D.用量差 10.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 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 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D.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 11.标准成本法下,采用直接处理法进行成本差异的期末结转时,本月发生的各成本差异,应转入()。 A.生产成本科目 B.产成品科目 C.产品销售成本科目 D.管理费用科目 12.某企业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其中A材料价格标准为3元/千克,数量标准为5元/件,B 材料价格标准为4元/千克,数量标准为10元/件,则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为()。 A.15元 B.40元 C.55元 D.65元 13.下列变动成本差异,无法从生产过程中找到原因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C.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D.直接人工耗费差异 14.固定制造费用的的能量差异应()。 A.质量控制部门 B.相关管理部门 C.生产部门 D.销售部门 15.材料价格差异一般由()负责。 A.生产部门 B.采购部门 C.财务部门 D.工程技术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原材料质量低劣,会造成()向不利方向转化。 A.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C.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E.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2.下列各项中,能够造成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是()。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 第十四章 标准成本法试题

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 第一部分标准成本及其制定 【重点内容回顾】 分类标准类别制定思路说明 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理想标准成本 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 想价格、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 能力利用水平 揭示实际成本下降的潜力, 不宜作为考核依据 正常标准成本 考虑了生产经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损耗和低效率 实际工作中广泛使用 按适用期现行标准成本 是指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 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 等预计的标准成本 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 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 基本标准成本 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 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 标准成本 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 化 【典型题目演练】 【2016考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需要修订产品基本标准成本的情况有()。 A.产品生产能量利用程度显著提升 B.生产工人技术操作水平明显改进 C.产品主要材料价格发生重要变化 D.产品物理结构设计出现重大改变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以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因此选项CD是答案;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对此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因此选项AB不是答案。 【例题·多选题】下列情况中,不需要对基本标准成本进行修订的有()。 A.重要的原材料价格发生重大变化 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 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 D.工资调整导致人工成本上升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所以选项A是重要原材料价格的重要变化,选项D是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是需要修订的。选项BC不需要修订。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有()。 A.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工时 B.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 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

11、第十一章 会计核算综述

第十一章会计核算综述 练习11—1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会计方法体系中,其基本方法是( )。 A.会计核算方法 B.会计分析方法 C.会计监督方法 D.会计决策方法 2.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耗费进行计量的原则一般是()。 A.历史成本 B.现行成本 C.重置成本 D.可变现净值 3.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或基本假设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4.《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一书的问世,标志着()。 A.近代会计的开始 B.古代会计的开始 C.现代会计的开始 D.单式记账法的问世 5.会计的反映职能不具有( )。 A.连续性 B.主观性 C.系统性 D.全面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是( )。 A.成本计算与复式记账 B.错账更正与评估预测 C.编制报表与登记账簿 D.设置账户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 7. 下列选项中,属于会计的基本职能的是( )。 A.控制与监督 B.反映与监督 C.反映与核算 D.反映与分析 8.会计分期假设是对下列哪个会计假设的必要补充( B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9.财产物资计价的基本原则是()。 A.历史成本原则 B.配比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收付实现制原则 10.强调经营成果计算的企业,适合采用的记账基础是()。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现金制 D.现收现付制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会计目标的两种主要学术观点的是( )。 A.信息系统观与管理活动观 B.决策有用观与信息系统观

C.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 D.管理活动观与决策有用观 12.下列关于非公司制企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独立的法律主体 B.股东负有有限的债务清偿责任 C.是纳税主体 D.是会计主体 13.对会计交易或事项采用货币衡量的基础、标准或工具的选择,就是()。 A.会计确认 B.会计记录 C.会计计量 D.会计报告 14.下列会计假设中,属于界定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5.会计核算的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是由于会计基本假设中的()。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6.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A.可靠性 B.重要性 C.谨慎性 D.实质重于形式 17.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利润”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依赖于()。 A.收入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B.收入要素与费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C.费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D.广义收入与广义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18.会计主体是指()。 A. 特定的法律主体 B. 一个企业单位 C.企业的法人代表 D.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19.配比原则是指()。 A.收入与支出相互配比 B.收入与营业费用相配比 C.收入与产品成本相配比 D.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 20.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确定各项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标准是()。 A.实际发生的收支 B.实际收付的业务 C.实际款项的收付 D.实现的经营成果 21.企业于4月初用银行存款1 200元支付第2季度房租,4月末仅将其中的400元计入本月费用,体现了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与报告要求()。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 现金制 C.收付实现制原则 D.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22.企业会计假设中的会计期间是()。

新会计准则下结算资金会计分录大全

新会计准则下结算资金会计分录大全-应收应付账款 1、企业经营收入发生应收款项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其他业务收入等 2、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 借: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等 3、企业的应收账款改用商业汇票结算,在收到承兑的商业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4、企业收回应收账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发生的现金折扣) 贷:应收账款 5、企业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以低于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6、企业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 (1)企业接受的非现金资产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坏账准备(应收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2)接受的非现金资产作为本企业存货的 借:原材料(公允价值) 库存商品(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3)接受的非现金资产作为本企业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油气资产(公允价值)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4)接受的非现金资产作为本企业长期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的相关税金) 7、以债务转为资本的

新会计准则分录应用大全(成本费用类)

九、成本费用核算业务 (一)基本生产单位的基层成本核算 基本生产单位包括从事原油天然气生产、炼油化工产品生产等单位。这些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分别在“油气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等科目中归集。主要会计分录为:1、基本生产单位发生各项直接生产费用 借:油气生产成本等—按成本项目 生产成本—按成本项目 输油输气成本 贷:原材料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内部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2、基本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其它开采费用和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按成本项目 贷:原材料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内部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3、月末基本生产单位将本月发生的其他开采费用和制造费用按规定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借:油气生产成本等 生产成本 输油输气成本 贷:制造费用 (二)企业内部辅助生产单位的成本核算与结转 企业内部辅助生产单位包括为原油天然气、炼油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生产提供劳务的井下作业、注水注气作业、油气处理作业、供水供电等,主要会计分录为: 1、实际发生辅助生产成本时 借:辅助生产成本 油气辅助生产等 贷:原材料 库存现金 内部存款 制造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等 2、月份终了,分配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在建工程贷:辅助生产成本 (三)企业外部单位提供产品劳务费用的结算 企业外部单位为企业内部基本生产等单位提供产品劳务,企业内部单位作 借:油气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等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四)制造费用的核算 1、基本生产单位和辅助生产单位发生制造费用,包括二级单位和三级单位的制造费用借:制造费用—按成本费用项目 贷:原材料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内部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等 2、月末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成本核算对象 借:油气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等 贷:制造费用 (五)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借:库存商品 贷:油气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六)待摊进货费用 1、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的过程中发生商品采购费用 借:待摊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等 2、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按所购商品的销售比例计算确定的与该商品相关的进货费用的金额)贷:待摊进货费用 (七)劳务成本 1、发生劳务成本 借:劳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等 2、结转劳务的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贷:劳务成本 (八)研发支出 1、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研发支出,不满足无形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对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解

我对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解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会计对企事业、机关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活动经行连续、系统和全面地反映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有:一、设置账户,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凭证,四、登记账簿,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编制会计报报告。 1.设置账户 所谓账户,是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进行分类记录、反映的工具。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另外,设置账户还可以满足投资者、债券人及有关方面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了解和监督的需求。这对企业管理层管理企业内部也提供了直观的数据。 设置账户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结合会计要素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2、纪要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满足内部经营的需要。3、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4、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5、简明适用,称谓规范。

账户的设置,包括国标列表和企业内部列表都是变化的,随时代发展,业务发展而与时俱进的,但不能随便更改,因为这对企业和国家的长期统计规划设置了障碍。账户之间需要有联系,但必须界限分明,明细账也要简洁,但必须准确地表达出业务的内容。 2.复试记账 在单式记账的账户中,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是各个账户之间没有联系,没有办法全面地反映发生了什么业务,也不能正确核算成本和盈亏,更不便于检查账户的正确性。 而复式记账是指对任何一项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其主要特征是:需要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要对所有财产和全部权益做全面、系统的反映;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经行等额双重记录,以便反映其来龙去脉;可以对一定时期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经行综合试算,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这个记账方式使得业务发生和对应的涉及的部门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复式记账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基础。 2、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经行等额记录。 3、必须按照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进行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第一节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一、标准成本及其种类 (一)标准成本的定义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可以作为控制成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 [特点] 1.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用科学方法制定的。 2.在现有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上,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1.理想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在最佳工作状态下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排除了一切失误、浪费、机器闲置等因素,根据理论上的耗用量、价格以及最高的生产能力制定的标准成本。 2.正常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正常的耗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的标准成本。 它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实际成本水平的平均值,反映该行业价格的平均水平、平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当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条件变动不大时,它可以在较长一段时期采用。 3.现实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现在所采用的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最接近实际成本、最切实可行。它与正常标准成本不同的是,它需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

(三)标准成本的作用 ◆便于企业编制预算 ◆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 ◆可以为企业实施例外管理提供依据 ◆有利于企业进行产品的价格决策和预测 ◆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及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 二、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 (一)标准成本的制定 产品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组成,因而应按照这些成本项目的特点分别制定其标准成本。其基本形式是数量标准乘以价格标准,从而得到各有关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可以分别根据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和标准工资率以及制造费用的标准工时和标准分配率来具体计算。 在实际工作中,标准成本的制定最好满足这样的要求:标准成本的实现既非轻而易举的,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如果生产技术或经营管理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标准成本也应做相应的修订。 制定标准成本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标准先进 标准成本应制定在较为先进的水平上,以激励职工充分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2.考虑未来 制定标准成本不仅要依据历史成本资料,还应预测未来经济情况及其他各有关因素的变动。 3.多方参与 在制定标准成本时,不仅需要管理者参与,还应让标准成本的执行者参与,以充分发挥标准成本的激励作用。 (1)直接材料标准的制定 材料数量标准:应包括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生产中必要的损耗、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废品所需用的材料等,应根据设计的要求正确地确定,按产品耗用的各种材料分别计算。

第十一章煅法

第十一章煅法 一、填空题 1.药物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称扣锅煅法。 2.煅淬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的矿物药。3.扣锅煅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的药物。 4.明煅的操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膏含水硫酸钙(cas04·2h20)不得少于_______.煅石膏含硫酸钙不得少于_______.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宜用明煅法炮制的药材是() a.牡蛎 b.自然铜 c.炉甘石 d.磁石 e.棕榈 2.宜用煅淬法炮制的药材是() a.石决明 b.代赭石 c.雄黄 d.白矾 e.石膏 3.宜用扣锅煅法炮制的药材是() a.龙骨b.干漆 c.石决明 d .磁石 e.炉甘石 4.宜用煅后水淬法炮制的药材是() a.钟乳石 b.自然铜 c.蛤壳 d.炉甘石 e.花蕊石 5.宜用煅后酒淬法炮制的药材是() a.珍珠母b.阳起石 c.磁石 d .石燕 e.禹余粮 6,下列除哪项外,均用明煅法炮制() a.紫石英b.钟乳石c.龙骨d.瓦楞子e.云母石 7.磁石炮制后缓和的作用是() a.平肝止血 b.散瘀止痛 c.重镇安神 d.收敛固涩 e.温肾壮阳 8.自然铜炮制后增强的作用是() a.收敛生肌 b.收敛止痒 c.散瘀止痛 d.平肝潜阳 e.平肝止血 9.龙骨炮制后增强的作用是() a.清热除烦 b.收敛固涩 c.收敛制酸 d.清热燥湿 e.以上都不是 10.石决明炮制的作用是() a.改变药性 b.降低毒副作用 c.缓和燥性d.使质地疏松e.以上都不是 11.制炭后产生止血作用的药材是() a.藕节b.地榆c.棕榈d.荷叶e.以上都不是 12.下列除哪项外,均用扣锅煅法炮制() a.丝瓜络b.灯心草c.荷叶d.蜂房e.大蓟 (二)b型题 a.明煅法b.煅淬法c.扣锅煅法d.炒焦法e.炒炭法 13.炮制槟榔用()14.炮制磁石用()15.炮制蜂房用()16.炮制龙骨用() 17.炮制花蕊石用() a.降低毒性 b.降低咸寒之性 c.凉血止血 d.收敛固涩 e.平肝止血 18.石决明煅制()19.干漆制炭()20.代赭石煅制()21.灯心制炭() 22.牡蛎煅制() (三)c型题 a.炒炭b.煅炭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23.棕榈炭()24.荷叶炭()25.山楂炭()26.丝瓜络() a.煅淬b.水飞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27.炉甘石应()28.钟乳石应()29.雄黄应()30.阳起石应() (四)x型题 31.煅淬药物常用的淬液有() a.酒b.醋c.盐水d.药汁e.蜜水 32.枯矾的性状为() a.白色不透明b.海绵状c.味苦涩d.体轻质松e.手捻易碎

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附录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编号供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二、主要账务处理 资产类 1001 库存现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企业有内部周转使用备用金的,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 二、企业增加库存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减少库存现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和结余额,将结余额与实际库存额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 1002 银行存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 二、企业增加银行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应收账款”等科目;减少银行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企业可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包括业务资金的调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和异地跨系统资金汇划、提取或缴存现金等。 企业(银行)按规定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存放款项的性质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吸收存款”、“清算资金往来”等科目;减少在央银行的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

会计分录大全(新会计准则)

目录 一、流动资产 (一)货币资金………………………………………………………………………………2页(二)交易性金融资产………………………………………………………………………6页(三)存货……………………………………………………………………………………7页(四)委托贷款………………………………………………………………………………18页二、非流动资产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18页(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页(三)长期股权投资…………………………………………………………………………22页(四)商誉……………………………………………………………………………………28页(五)投资性房地产…………………………………………………………………………28页(六)固定资产………………………………………………………………………………30页(七)油气资产………………………………………………………………………………36页(八)在建工程、油气勘探支出、油气开发设施的核算…………………………………37页(九)无形资产………………………………………………………………………………40页(十)长期待摊费用…………………………………………………………………………42页(十一)、待处理财产损溢……………………………………………………………………42页(十二)待处理财产损失………………………………………………………………………42页三、结算资金 (一)应收、应付票据…………………………………………………………………………(二)应收、应付账款…………………………………………………………………………(三)预付、预收账款…………………………………………………………………………(四)代销商品款………………………………………………………………………………(五)应收、应付股利…………………………………………………………………………(六)应收利息、应付利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