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现状_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汇编

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现状_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汇编
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现状_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汇编

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现状_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几

点思考汇编

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围绕劳动者就业和职业规划,用人单位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重要门类和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加快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是促进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但要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尽早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附加值高、关联度强的特点,不但能提高服务相关产业的水平和效能,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还能通过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条,丰富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和内容,加强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不断引导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从而培育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二)是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人才配置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是最活跃的资源。各产业对人力资源服务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完善与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和产品,才能满足当前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不仅可以通过高层次人才

创新创业引领和主导我省未来产业格局,破解传统产业发展瓶颈,而且可以激发市场活力,充分调动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市场在优化人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促进就业创业,稳定就业局势的根本保证。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产生了与就业联动的发展效应。从我省情况看,2020年全省举办大型和日常型招聘会8937场次,为38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为816万流动人员提供求职服务,帮助222万人次实现就业,为全省就业局势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国内经济增速趋缓、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叠加的背景下,作为一个劳动力输出大省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唯有大力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我省就业大局的稳定。

二、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近年来,特别是省政府举办中国(xx)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论坛、出台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意见以来,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与江浙沿海发达省市比,总体上还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综合发展水平偏低。一是产业规模总量偏小。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44万亿元,我省仅为190亿元,约占全国的1.3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二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不足。2020年,我省生产总值达到20818.5亿元,其中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仅占全省GDP的0.9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3个百分点,比

浙江省宁波市低1.69个百分点。无论产业规模,还是经济贡献,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现状不相匹配。

(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据统计,2020年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总人数13069人,其中大专及以下学历10800人,占总人数的83%,本科及以上学历不足五分之一,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2682人,占总人数的21%(见图1-2)。以上海为例,早在2020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占比双双超过50%,由此可见,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总体偏低,直接导致一些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国际化能力不足,市场营销意识薄弱,高端服务能力欠缺,这成为制约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低端竞争问题突出。截至2020年底,我省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41家,但当年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的企业不到10家,占机构总数的0.96%,龙头企业总数偏少,大部分处于规模小、层次低阶段。由于高低搭配不均衡,低端企业过度集中,一些企业不惜成本降低人均服务费打价格战抢占市场,减少盈利的同时,破坏了市场秩序,限制了自身发展。

(四)业态结构比较单一。目前,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态主要集中于职业指导与介绍、人才招聘、人力资源社会保险事务代理、劳务派遣、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培训、测评等传统服务项目,服务产品和内容比较单一化和同质化,人力资源外包、猎头、人力资源信

息网络等新兴服务项目开展不多,如2020年全省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用人单位2859家,猎头服务18919人,人力资源信息网络服务情况尚无相关统计数据。

三、几点建议结合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围绕《xx 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建议在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上做文章,从“建系统、定标准、育人才、创品牌、降门槛、强监管”等六方面入手,谋篇布局、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建系统。初步考虑分三步走,第一步“建”,第二步“联”,第三步“融”,逐步实现信息化发展目标。首先是建。依托xx省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或通过信息化软件采购项目招标等形式,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xx省人力资源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是机构,而是包括机构在内的全业务信息管理),将涉及人力资源服务的机构查询、信息发布、许可证审批、诚信等级评定、领军人才评选、高层次人才培训、高级人才寻访、产业园建设评估、孵化基地认定等相关业务全部“打包”融入系统,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级,分设相应模块、相应权限,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从县级到省级,从经办到决策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其次是联。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与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以及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网的联网贯通,形成一体化、多元化、全方位的区域性公共就业和人才信息服务系统。最后是融。实施“互联网

+”人力资源服务行动,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人力资源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鉴于目前现状,当前首要任务是建好系统,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定标准。标准是衡量服务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尺。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尚无完备的标准化体系,因此必须抓紧制定我省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和规范,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主要设想是:在充分学习《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力指数》、《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规范》等人力资源服务业相关国家标准和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工作实际,尽快建立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标准体系,重点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设施建设、人员配置、服务产品、服务行为、服务流程以及绩效评估等内容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编制,并积极实施与推广。

(三)育人才。一是培养人才。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一支职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涵盖人力资源服务业各领域的国际化、复合型、领军型人才队伍。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二是引进和留住人才。力争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所需人才纳入国家和地方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加快引进一批具有专业背景、通晓规则的行业人才,给予一定服务奖励和补助的同时,在户口、居住、养老医疗、子女入学等各方面提供

优惠政策和便捷服务。

(四)创品牌。一是创建品牌企业。推进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体制改革,鼓励以委托经营、公司性改造、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多种方式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先培育一批我省人力资源服务重点品牌企业上市并纳入“映山红行动”,全面参与市场竞争,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二是创建品牌园区。围绕我省产业规划布局,组织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计划,提升国家级中国南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水平和打造一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五)降门槛。贯彻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降低人力资源服务业准入门槛,保障各类市场主体能够依法平等进入人力资源市场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切实增强市场发展的内生动力。健全我省人力资源市场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制度,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实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项目。给予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支持非公有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六)强监管。一是提供法律保障。以贯彻国务院《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为契机,加快启动我省人力资源市场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作,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人力资源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监管法制化进程,为强化监管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坚持常态化“巡航”。定期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

机构诚信主题创建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市场监管,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2篇清廉家风征文【篇1】该得的数千不多,不该得的一分也不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防微杜渐,才能廉洁从政。廉洁非是政府人员或企业领导之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道德标准。家庭作为国家和社会的组成单元,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传家宝”。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安宁、个人的发展,都会受到家风“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家风浑,则社风浊。因此,廉洁家风对传递正风反腐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廉洁家风在每个家庭的具体表现形式可能各有不同,但大同小异。在我的家庭,廉洁家风可归结为:诚实守信,不贪小便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虽然我的父母并没有将这些话告诫我们姐妹听,但是我们从他们的身体力行中可以感受到。我的父母虽是农民没有文化,但是他们拥有中华民族勤劳朴实、诚实善良等传统美德;我的父母虽不善言辞,但他们身教重于言传,做人的基本道德以及优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等他们都教予了我们,而这些才是给予我们的最好财富。

家风,正像“播下了一种行为,收获了一种习惯,播下了一种习惯,收获了一种性格,播下了一种性格,收获了一种命运”这句话。廉洁家风成就了现在的我,它让我有一技之长立足之地,让我踏踏实实无愧于心。【篇2】 xxx同志讲话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

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记得小的时候,家就是温馨的港湾,是父亲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背影;是母亲洗衣做饭、操持家务的贤慧。家,就是父亲有力的臂膀,是母亲温暖的怀抱,是父母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日子过得虽然清贫,却充满温馨和幸福。

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到外省读书。家就成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牵挂。一封封书信把我和远隔千里之外的家紧紧地连在一起。这来来往往的家书寄托着我对父母的问候和思念,也饱含着父母对我的鼓励和嘱托。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起父母为了我的学费和生活费风里来、雨里去,整日奔波忙碌的身影。

那个时候父亲是修理工,常有人对父亲说厂里的破铜烂铁完全可以自己卖掉贴补家用啊,父亲总是一笑置之,他说:“破铜烂铁也是公家的,哪怕一个铁钉都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怎么能心安理得。”父亲依然勤勤肯肯的工作,只拿自己该得的那微薄的工资。父亲是那样的朴实,这质朴的品质也一直影响着我。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工作,好减轻家里的负担。

毕业以后,我来到了学校,有幸成为教师,而父母亲却一天比一天老了,头发渐渐白了,脸上的皱纹也多了。刚工作的那几年,我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

再后来,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当上了母亲。这时我才深切地体会到:“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儿才懂父母恩”啊。孩子出生以前,我就要作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物质准备:准备好她的吃穿用品;另一方面就是思想准备:学习一些婴幼儿喂养方面的知识,以免孩子出生以后自己手忙脚乱,不能做一个好母亲。

孩子出生以来,她就成了家庭的中心。我每天忙完工作以后,大部分的时间就是照顾孩子:关心她的饮食睡眠、关心她的表情变化、关心她的一举一动。可以说,孩子的一声咳嗽、一次啼哭都会牵动我的心。

春去秋来,寒暑更替,一转眼孩子已经三岁多了。三年多的日子,有艰辛、有快乐、有担心、有欣慰。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进步,我的感觉是“累并快乐着”。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也要给我的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做自己该做的,得自己应得的,经营好自己的生活,经营好自己的小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兴则政风兴,政风兴才能国家强。现实告诉我们,家风的优劣已经影响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区域,直接关系着社会的进步与否,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树立什么样的家风,与财富无关,与地位无关,但与个人的素养、品质和梦想有关。

“家风”乃一切文明所共同珍视、追求的最重要的社会价值目标之一,

伟人从来家风好。周总理没有子女,但是他对直系亲属的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十条家规”。据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介绍,周总理对亲人的爱,首先表现在严格要求上。新中国成立后,他动员侄子报名参军,对侄女报考师范专业非常支持,因为这些都是国家建设急需的。

自从为人妻、为人母,我对家的体会和感悟比以前多了一些:我觉得,一个家庭,不仅仅是男女平等、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长相厮守;不仅仅是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家,意味着责任、奉献、宽容和理解。要让家庭幸福之花常开,需要每一位成员为她培土、施肥、浇水;要让家庭幸福之花常开,需要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家庭关系处理好了,对工作是一种促进和推动。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创建文明家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应当是一个和谐的家庭、勤劳的家庭、学习型的家庭、环保型的家庭。

由个人的小家庭我想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我的体会是:只有学校这个大家庭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才有每一个教师幸福的小家庭。目前,学校处在一个重要而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各项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这个大家庭的成长壮大,需要每一位成员悉心爱护,精心培育。

最后,我祝愿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和谐、繁荣、兴旺!祝福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小家庭团结、和睦、幸福、安康!愿家庭文明幸福之花常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