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制复习课件

石油炼制复习课件
石油炼制复习课件

石油加工基础复习资料陈通整理石大期末题三套

以下题目均是石大练习题ct整理

1.原油基本上是由C、H、S、N、O 五种元素组成,另外,原油中还有微量的金属和非金属。

2.原油中碳的质量分数一般为83.0~87.0%,氢的质量分数为11.0~14.0%。碳、氢两种元素的总和一般为95%以上。

3.分子质量相近的的烃类氢碳原子比的大小顺序: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分子质量越大的烃类或环数越多的烃,氢碳原子比越小。

4.直馏汽油一般是指原油中沸点在初馏~200℃范围的馏分,其碳数分布在碳C3~C12 之间,其烃类中烷烃和环烷烃占直馏汽油的大部分,随着沸点的增高芳香烃含量增加。

5.石蜡的主要组成是正构烷烃,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异构烷烃、以及少量的芳香烃。

6.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氮、氧以及胶状和沥青状物质7.原油中的硫醇一般存在于轻质馏分中。石油中的硫、氮含量随着石油馏分沸程的升高而增大,大部分集中在渣油中。

8.一般把石油中不溶于低分子烷烃,但能溶于热苯的物质称为沥青质。渣油中的可溶质包括饱和分、芳香分、胶质。

9.请列出石油中十种微量元素镍、钒、铁、铜、铅、钙、镁、钠、铝、锌.原油中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渣油中。

简述我国石油特点。

1、偏重的常规原油

2、我国H/C原子比偏低

3、轻馏分少,重馏分多

4、我国低硫高氮

5、Ni多,V少

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结论是否正确,如果是错误的,请给出正确答案。

1.石油馏分的沸程就是其平均沸点。(错)

2.石油馏分的比重指数(APIo)大,表示其密度小。(对)

3.石油馏分的特性因数K值大,表示其烷烃含量高。(对)

4.石油馏分的粘度指数大,表示其粘度大。(错)

5.轻质油品的蒸汽压大,故其燃点低,自燃点也低。(错)

1.催化裂化汽油、柴油的抗爆性均比相应的直馏产品的抗爆性好。(错)

2.自燃点低的柴油抗爆性好,而自燃点低的汽油抗爆性较差。(对)

1.某一石油馏分的相对密度d15.6是0.8452g/cm3,中平均沸点是300℃,则它的API°是35.92 ,特性因数是11.95 ,反映该馏分油的烷烃含量高。

2.毛细管粘度计测定的油品的粘度是运动粘度,其单位是mm2/s 。

3.油品的粘温性好,其粘度指数大,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小。

4.重质油油品的蒸汽压小,其燃点高,自燃点低。

1.自燃点高的汽油抗爆性好,自燃点高的柴油抗爆性差。直馏汽油的抗爆性比催化裂化汽油的抗爆性差。直馏柴油的抗爆性比催化裂化柴油的抗爆性好。

2.我国汽油产品标准中主要规定了汽油的指标有辛烷值、蒸汽压、烯烃、芳烃、苯、硫含量、馏程、实际胶质、酸度、铜片腐蚀等性质。

3.我国柴油产品标准中主要规定了柴油的指标有十六烷值、密度、闪点、凝点、冷虑点、残炭、硫、酸度、铜片腐蚀等性质。

1.润滑油基础油的牌号是VHVI200,其中VHVI是指非常高粘度指数中性油,200是指40℃的赛氏粘度,该基础油是由是馏分油加工而成的。

2.异构烷烃是汽油的理想组分,同时也是航空煤油的理想组分。(对)

简答题.试从燃料燃烧的角度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产生爆震的原因。为了提高抗爆性,对燃料的组成各有什么要求?

1、汽油机的爆震燃烧:未燃混合气的温度超过自燃点,发生爆炸性燃烧,形成多个火焰点,温度高,压力高,对缸壁多次反射,敲击金属.

化学组成:

对同族烃类而言,分子量越小,沸点越低,抗爆性越好,即辛烷值越高;

分子量相近的各族烃类,辛烷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及环烷烃>正构烷烃

馏分组成:

同一原油的不同直馏馏分,馏分越轻,辛烷值越高。

不同原油沸程相同的馏分,由于各馏分的化学组成不同,辛烷值也不同。

2.柴油机的爆震燃烧:当柴油的自燃点过高时,会造成滞燃期过长,着火前气缸中积累燃料太多,急燃期压力升高太猛,因而使燃烧粗暴,导致敲缸,这种情况发生在燃烧阶段的初期;而汽油机的爆震则是由于汽油的自燃点过低而引起的,这种情况并不发生在燃烧阶段的初期,而是出现在火焰的传播过程中。

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并且,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十六烷值越高。

正构烯烃有相当高的十六烷值,但稍低于相应的正构烷烃。

环烷烃的十六烷值低于碳数相同的正构烷烃和正构烯烃,有侧链的环烷烃的十六烷值比无侧链的环烷烃的更低。

无侧链或短侧链的芳香烃的十六烷值最低,且环数越多,十六烷值越低。

1.根据原油的商品分类法,轻质原油的20℃密度<0.852 ,重质原油20℃密度在0.931~0.998 范围。

2.原油按硫含量分类,硫含量 <0.5% 为低硫原油,硫含量 >2.0% 为高硫原油。

3.我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将 超临界溶剂萃取 技术用于渣油评价。提出了特征化参数KH ,并且KH>7.5为 二次加工性能好 的减渣。

4.原油按照关键馏分分类,第一关键馏分是 250~275℃ 馏分, 第二关键馏分是 395~425℃ 馏分。

5.原油主要有三类 石蜡基 、 中间基 和 环烷基 。

为了得到相同的馏出百分率,平衡汽化所采用的加热温度(C )。

A .比恩氏蒸馏低,比实沸点蒸馏高

B .比实沸点蒸馏低,比恩氏蒸馏高

C .比恩氏蒸馏和实沸点蒸馏低

石油蒸馏塔中,常常吹入一定量的过热水蒸气,以 降低 油气分压,有助于油品

汽化 。

石油精馏塔内,由精馏段自下而上,温度逐渐 降低 ,轻组分浓度逐渐 增大 。

催化裂化的产品与热加工过程的产品相比较有什么特点?请从理论上解释。

1、烷烃

催化裂化 热裂化

正碳离子反应. 自由基反应

1.异构烷烃反应速度比正构烷快很多; 2.产物中异构物多; 3.产物中α-烯烃少;4.气体产物以C3,C4为主

1.异构烷烃比正构烷烃快的不多;

2.产物中异构物少;3.产物中α-烯

烃多;4.气体产物以C1,C2为主。

2、烯烃

催化裂化 热裂化

正碳离子反应. 自由基反应

1.反应速度比烷烃快若干数量级; 2.氢转移反应显著,产物中烯烃尤其是二烯烃较少; 1.反应速度与烷烃接近;

2.氢转移反应几乎没有,产物中烯烃与

二烯烃多。 3、环烷烃

催化裂化

热裂化 正碳离子反应 自由基反应

1.反应速度与异构烷相近; 2.氢转移显著,生成相当数量的芳烃。 1.反应速度比正构烷烃还要慢;

2.氢转移反应不显著

4、带烷基侧链(≥C3)的芳烃

催化裂化

热裂化 正碳离子反应. 自由基反应

1.反应速度与烯烃相近。 2.在烷基侧链与苯环连接处断裂(即脱烷基) 1.反应速度比烷烃慢;

2.烷基侧链断裂时,苯环上留有1-2个碳的短侧链。

2.在流化催化裂化过程中,石油馏分的反应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在生产上有什么实际意义?

(1)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是气-固非均相反应,各类烃之间是存在着竞争吸附和对反应的阻滞作用

(2)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又是一个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

(1)竞争吸附与相互阻滞

各种烃类被吸附快慢的顺序:稠环芳烃>稠环环烷烃>烯烃>单烷基链单环芳烃>环烷烃>烷烃 各种烃类裂化反应速度快慢的顺序:烯烃>大分子单烷基单环芳烃>异构烷烃、烷基环烷烃>小分子单烷基单环芳烃>正构烷烃>稠环芳烃

吸附与反应的快慢顺序有较大的差别,最突出的是稠环芳烃,吸附最快而反应最慢

(2)平行-顺序反应

平行-顺序反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反应深度对各产品产率有重要影响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转化率提高,最终产物气体和焦炭的产率一直增大

汽油和柴油的产率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增大,但在经过一最高点后则下降,这是因为汽油和柴油是反应的中间产物,到一定的反应深度后,汽油和柴油的分解速率大于其生成速率

二次反应:初次反应产物继续进行的反应

有利的二次反应

烯烃异构化生成高辛烷值汽油组分

异构烯烃和环烷烃氢转移生成稳定的异构烷烃和芳香烃

不利的二次反应

烯烃进一步裂化为干气

丙烯和丁烯通过氢转移反应而饱和

烯烃及高分子芳烃缩合生成焦炭等

12年春学期中石油北京《石油加工工程》第一阶段在线作业个人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

第1题全世界总能源需求的_B_%依赖于石油产品。

A、30

B、40

C、50

D、60

第2题世界石油总产量约_C_%用于生产有机化工原料。

A、2

B、5

C、10

D、20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资料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8分,填空题12分,判断题10分,作图题10分,简答题50分——由刘铉东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石油天然气的成因学说有哪些? 石油天然气的成因学说主要有两大类:无机成因说(由水、二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地球化学反应而生成)和有机成因说(由分散在沉积岩中的动植物有机体转化而生成)。 第二章石油的化学组成 1、石油的化学组成和元素组成 石油由烃类(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和非烃类化合物组成,包含的的元素主要有:C、H、O、S、N 2、石油的一般性质和我国原油的特点 石油通常是黑色、褐色或黄色的流动或半流动黏稠液体。我国原油主要有4个特点:1)、蜡含量和凝固点偏高,流动性差2)、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3)、低硫高氮4)、低钒高镍,钙含量高 3、氢碳原子比的概念 表征石油中H含量和C含量的比值。其中氢碳比: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4、馏分组成是什么、分类、直馏馏分定义及产品特点 馏分:用分馏的方法,可把石油馏分分成不同温度段,每一个温度段杯称为石油的一个馏分。直馏馏分:用分馏的方法直接得到的馏分称为直馏馏分。特点是基本不含不饱和烃 馏分分为以下4种:1)、200℃以下,汽油2)、200-350℃,煤柴油3)、350-500℃,润滑油4)、大于500℃,减压渣油 5、二次加工产品特点 含有不饱和烃,与直馏馏分差异很大 6、石油馏分的烃类组成 结构族表示法,注意这几个概念

7、非烃化合物种类及危害 非烃化合物即含S 、含O 、含N 化合物和胶状沥青状物质,且随着石油馏分沸程的升高而增加 主要危害有以下5点:1)、腐蚀性2)、环境污染3)、影响产品储存的安定性4)、影响产品的燃烧性能5)、可使催化剂中毒 8、我国原油微量元素特点及分布规律 低钒高镍,钙含量高且随着石油馏分沸程的升高而增加 第三章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 1、原油及油品蒸发性能衡定指标 三个指标:蒸汽压、沸程和平均沸点 2、蒸汽压、馏程、沸程、初馏点、终馏点、干点和恩氏蒸馏曲线斜率 蒸汽压:某一温度下某物质的液相与其上方的气相呈平衡状态时的压力又称饱和蒸汽压 沸程:因石油不具有恒定的沸点,故用沸点的范围来表征其蒸发及汽化性能 馏程:一般将用某种标准试验方法所得到的沸程数据称为馏程 初馏点:馏程馏出第一滴冷凝液是的气相温度称为初馏点 终馏点:当气相温度达到最高并开始出现下降时的温度称为终馏点 干点:烧瓶中最后一滴液体汽化时的温度 恩氏蒸馏曲线斜率:每馏出1%的物质沸点的平均上升值 3、密度ρ,比重指数API ?大小顺序 密度:我国油品规定20℃时的密度为标准密度20ρ 比重指数API ?与相对密度呈反比,相对密度越大比重指数越小。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 4、相对密度的定义及其与化学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相对密度即油品t ℃时的密度与4℃时水的密度比,即t 4d t 4d 对相同C 原子数而言,芳香烃>环烷烃>烯烃>烷烃,随馏程升高t 4d 升高, 一方面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升高,更重要的是重组分芳烃含量高。不同原油相同馏 程的t 4d 差别大,主要是由于原油基属不同,环烷基原油>中间基原油>石蜡基原

完整word版,《石油炼制工程》练习题-2

《石油炼制工程》练习题-2 一、填空题: 1.石油馏分在高温下主要发生两类反应,即和。 2.从热效应上来看,催化裂化是反应,加氢过程是反应,催化重整是反应。(吸热或放热) 3.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利用和的原理将富气和粗汽油分离成干气、液化气和稳定汽油。 4.正癸烷发生分解反应的速度比正十三烷,而比2,3-二甲基辛烷的分解速度。(快或慢) 5.在所有二次加工工艺中,焦炭能作为产品的工艺是。 6.热加工过程遵循反应机理,催化裂化遵循反应机理,加氢裂化遵循反应机理。 7.提高催化裂化反应温度,提升管反应器中反应的速度提高得较快,将导致催化裂化汽油的安定性,汽油的辛烷值。 8.裂化催化剂的活性主要来源于催化剂表面的。 9.裂化催化剂的再生过程决定着整个催化裂化装置的和。 10.催化裂化中,通常以kg/m3为界限将气-固输送分为密相输送和稀相输送,提升管中处于状态,待生斜管处于状态。 11.催化裂化汽油、直馏汽油和重整汽油辛烷值的大小顺序依次是:。12.现代工业中使用的裂化催化剂主要有和组成。 13.某催化裂化装置为了提高柴油收率,采用较缓和的反应条件,则装置的单程转化率,回炼比,装置的处理量(增大或降低)。 14.含硫、氧、氮的非烃化合物在加氢精制过程中的反应速度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是、、。 15.与催化裂化催化剂不同,加氢裂化催化剂是双功能催化剂,由催化剂的功能提供反应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功能提供反应活性中心。

16.催化重整过程的主要生产目的是和,另外还副产部分。17.以石油气体为原料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主要生产过程有和等。 二、判断题: 1.正碳离子的稳定性为:叔碳>仲碳>伯碳>甲基。( ) 2.加氢精制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加工过程提供原料。( ) 3.在催化裂化反应中,使催化汽油饱和度明显提高的主要化学反应为加氢饱和反应。( ) 4.热裂化的主要生产目的是低粘度燃料油。( ) 5.焦化气体中的C3、C4含量比催化裂化气体低。( ) 6.催化裂化中反应油气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一般小于1秒。( ) 7.烃类分子中的C-H键能大于C-C键能。( ) 8.催化裂化反应是化学平衡控制。( ) 9.催化重整的主要原料是焦化汽油。( ) 10.辛烷值助剂最常用的活性组分是ZSM-5分子筛。( ) 三、名词解释: 1.回炼比: 2.假反应时间: 四、简答题: 1.对重整原料提出的三个主要质量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满足这些要求? 2.催化裂化是以哪些油品作原料,生产哪些主要石油产品的工艺过程?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列举炼油厂中常见的加氢工艺名称。 4.加氢催化剂和重整催化剂在使用之前预硫化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石油炼制复习题目

填空 1. 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是 _____________ 和_ 2. 石油主要由烃类和非烃类组成,其中烃有: 非烃类有: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3. 石油炼制工业生产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等燃料与 ___________ 等化学工业原料,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4. 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给石油加工过程和石油产品质量带来的危害有: 5. 加氢裂化反应主要有裂化和加氢、 应。 6. 同碳数各种烃类的特性因数大小顺序为 7. 油品d 4的物理意义是 8. 同一种原油,随着沸点的升高,相对密度越来 越 越 ___________ ;燃点越来越 ___________________ ;自燃点越来越 — 9. 表示油品粘温特性的指标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10. 石油馏分的热焓与 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 11. 汽油馏程的10%点代表 _____________ 性能;50%点代表 _____________ 12. 汽油的理想组分是 ; 喷气燃料较理想组分是 ________ 13. 按关键馏分特性分类,大庆原油属于 ________________ ;胜利原油属于 14. 催化裂化装置的主要产品有: 干气、液化气、汽 油、柴油等。 15. 催化裂化生产流程主要由 以及 _____________ 等组成。 16循环回流包括. __________ 17. 催化裂化的主要反应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18. 炼油厂设备腐蚀的主要原因有: 19. 一脱三注是指: _____________ 20. 汽油按用途分为 车用汽油 和 航空汽油 两类。我国车用汽油以 研究 法辛烷值作为其牌号。 21. 温度对蒸气压、相对密度、粘度、比热、蒸发潜热、热焓有何影响? T ff P f ,d J ,粘度J,比热f,热焓f 22.加氢处理过程的化学反应 异构化、 氢解、环化和叠合等反 。(1 分) 有关。 性能。 及塔底循环回流。

石油炼制工程测验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组成石油的最主要的五种化学元素是:、、、、。 2.天然石油中的烃类主要包括、 和。 3.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按性质可划分为和。4.当分子量相近时,烷烃的粘度芳烃的粘度,密度芳香烃(填大于或小于)。 5.我国采用和相结合的方法对原油进行分类,按此法分类,大庆原油属于 原油,胜利原油属于原油。 6.经过常减压蒸馏,石油可按沸点范围依次切割为馏分(其沸程范围为),馏分(其沸程范围为),馏分(其沸程范围 为)和馏分(其沸程范围 为)。 7.从工作原理上来说,汽油机是式发动机,柴油机是式发动机,汽油机要求汽油的自燃点 应,柴油机要求柴油的自燃点应。8.反映汽油的(氧化)安定性的主要指标有,和。 9.国产汽油以作为其商品牌号,它表示汽油的性

能,国产轻柴油是以作为其商品牌号,它表示柴油的性能。 10.汽油的理想组分是,轻柴油的理想组分是,航空煤油的理想组分是。11.原油的一次加工是指工艺,二次加工工艺包括(请列举出三种):,,,三次加工工艺包括(请列举出三种):,,。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原油的相对密度一般介于。 A.0.50~0.80 B.0.80~0.98 C.0.85~1.2 2.催化重整的主要原料为。 A. 催化汽油 B. 催化柴油 C.直馏汽油 D. 直馏柴油3.下列哪组指标的大小可以反映汽油的蒸发性能。 A.特性因数和苯胺点B.酸度和酸值 C.馏程和蒸汽压 D. 凝点和冷滤点 4.下列哪种指标被作为油品着火危险等级的分级标准。 A. 闪点 B. 燃点 C. 自燃点 D. 爆炸上限5.我国车用汽油质量指标中规定汽油的恩氏蒸馏50%馏出温度不高于120℃是为了保证汽油使用过程中的性能。 A.启动性能B.平均蒸发性能C.蒸发完全程度 6.石油中的环烷酸在馏分中的含量最高。

石油炼制基本原理

石油炼制的基本原理 原油进入炼油厂后,按沸点的不同在蒸馏装置切割成沸点从低到高、密度从小到大的各类馏分油,依次为液化气、直馏石脑油、直馏航煤馏分油、直馏柴油馏分油、直馏蜡油、渣油。 常减压装置的液化气和直馏石脑油主要作为乙烯原料使用,少部分作为重整原料;直馏航煤馏分油至航煤加氢精制装置处理,生产航煤产品;直馏柴油馏分油至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处理,生产柴油产品。 直馏蜡油与焦化蜡油一起由加氢裂化装置进行深加工,得到液化气、加氢石脑油、加氢航煤、加氢柴油和加氢尾油,分别用于下游装置的原料和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其中一部分蜡油经润滑油系统和石蜡加氢装置处理后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和石蜡产品。 渣油由延迟焦化装置或者催化裂化装置进行深加工,生产出液化气、焦化汽油、焦化柴油、焦化蜡油、焦炭,焦化汽油、焦化柴油经柴油加氢精制处理得到轻质乙烯原料和柴油产品;焦化蜡油进加氢裂化装置进一步深加工,焦炭则作为CFB锅炉的燃料。 常减压蒸馏流程 石油炼制过程之一,是在热的作用下(不用催化剂)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炼厂气的一种)、汽油、柴油的过程。热裂化原料通常为原油蒸馏过程得到的重质馏分油或渣油,或其他石油炼制过程副产的重质油。 1912年热裂化已被证实具有工业化价值。1913年,美国印第安纳标准油公司将W.M.伯顿热裂化法实现工业化。1920~1940年,随着高压缩比汽车发动机的发展,高辛烷值汽油用量激增,热裂化过程得到较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热裂化为催化裂化所取代,双炉热裂化大都改造为重质渣油的减粘热裂化。

化学反应热裂化反应很复杂。每当重质油加热到450℃以上时,其大分子分裂为小分子。同时,还有少量叠合(见烯烃叠合)、缩合发生,使一部分分子转变为较大的分子,热裂化是按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的。在400~600℃,大分子烷烃分裂为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环烷烃分裂为小分子或脱氢转化成芳烃,其侧链较易断裂;芳烃的环很难分裂,主要发生侧链断裂。热裂化气体的特点是甲烷、乙烷-乙烯组分较多;而催化裂化气体中丙烷-丙烯组分、丁烷-丁烯组分较多。 工艺过程工业装置类型主要有双炉热裂化和减粘热裂化两种。前者的原料转化率(轻质油收率)较高,大于45%,目的是从各种重质油制取汽油、柴油;后者的转化率较低(20%~25%),目的是降低减压渣油的粘度和凝点,以提高燃料油质量,双炉热裂化汽油的辛烷值和安定性不如催化裂化汽油,目前已不发展;减粘热裂化在石油炼厂中仍有较广泛的应用。 双炉热裂化所谓双炉,是指在流程中设置两台炉子以分别加热反应塔的 轻重进料,操作时原料油直接进入分馏塔下部,与塔进料油气换热蒸出原料中所含少量轻质油和反应产物中的汽油、柴油后,在塔中部抽出轻循环油。塔底为重循环油。两者分别送往轻油、重油加热炉(为避免在炉管中结焦,故将轻、重循环油分别在两炉中加热到不同温度),然后进入反应塔进行热裂化反应。反应温度为485~500℃,压力1.8~2.0MPa;反应产物经闪蒸塔分出裂化渣油后,进入分馏塔分馏。汽油和柴油总产率约为60%~65%。所得柴油凝点-20℃以至-30℃、十六烷值(见柴油)约60(比催化裂化柴油高约20个单位);汽油辛烷值较低(马达法辛烷值约55~60)且安定性差,热裂化渣油是生产针状焦(见石油焦)的良好原料。双炉热裂化的能耗约1900MJ/t原料(为催化裂化的65%~70%)。 减粘热裂化是一种浅度裂化过程,用以降低渣油的凝点和粘度以生产燃料油,从而可以减少燃料油中掺和轻质油的比例。同时,还生产裂化汽油和柴油。减粘热裂化流程有加热炉式和反应塔式两种类型,主要差别是前者不设反应塔,热裂化反应在炉管中进行,加热温度高(约450~510℃)、停留时间短(决定于温度);后者在加热炉后设反应塔,主要热裂化反应在反应塔内进行,加热温度低(约445~455℃)、停留时间长(10~20min)。两者产品产率基本相同,轻质油产率约为18%~20%。反应塔式减粘热裂化的操作周期较长、能耗较低,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工艺。 二、石油炼制过程-催化重整-芳烃抽提 也称芳烃萃取,用萃取剂从烃类混合物中分离芳烃的液液萃取过程。主要用于从催化重整和烃类裂解汽油中回收轻质芳烃(苯、甲苯、各种二甲苯),有时也用于从催化裂化柴油回收萘,抽出芳烃以后的非芳烃剩余物称抽余油。轻质芳烃与相近碳原子数的非芳烃沸点相差很小(如苯80.1℃,环己烷80.74℃,2,2,3- 三甲基丁烷80.88℃),有时还形成共沸物,因此实际上不能用精馏方法分离。利用芳烃在某些溶剂中溶解度比非芳烃大的特点,采用液液萃取方法可以回收纯度很高的芳烃。常用萃取剂有二乙二醇醚(二甘醇)、三乙二醇醚(三甘醇)、四乙二醇醚(四甘醇)、环丁砜等,也用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甲酰

石油炼制复习题

第二章 1.什么是石油?石油是一种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2.石油的一般性质有那些?大部分石油是暗色的,通常呈黑色,褐色或浅黄色,在常温下多为流动或班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在0.8到0.98之间。含有一些有臭味的硫化合物,有浓烈的特殊气味。 3.我国原油的一般性质有那些?我国主要原油相对密度在0.85到0.95之间。凝点及蜡含量较高。庚烷沥青质含量较高,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一般含硫都较低,一般都在0.5%以下。 4.石油馏分烃类的组成方法?(1)单体烃组成(2)族组成(3)结构族组成 5.中性硫化物是非活性硫化物,对金属设备无腐蚀作用。 6.什么是蒸汽压?在一定温度下,液相与其上方的气相呈平衡状态时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7.馏分?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蒸馏出的溜出物称为馏分。 8.特性因数?在相对分子接近时,相对密度大小的顺序为:芳香烃大于环烷烃大于烷烃,所以,特性因数顺序为烷烃大于环烷烃大于芳香烃。 9.黏温特性?油品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叫做黏温特性。 10.黏度比?两油品,黏度比越小,表示油品的黏度随温度变化越小,黏温特性越好。 11.结晶点?在油品打到浊点温度后继续冷却,出现肉眼观察到结晶时的最高温度。 12.冰点?试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冷却至出现结晶后,再使其升温至所形成的结晶消失时的最低温度。 13.冷滤点?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冷却,在1min内开始不能通过363目过滤网20ml 时的最高温度。 14.闪电?闪电是石油产品等可燃性质的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在有火焰接近时,能发生瞬间闪火的最低温度。 第三章 1.汽油机对燃料的使用要求?(1)在所有的工况下,具有足够的挥发性以形成可燃混合气。(2)燃烧平稳,不产生爆震燃烧现象。(3)储存安定性好,生成胶质的倾向性小。(4)对发动机没有腐蚀作用。(5)排除的污染物少。 2.评价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辛烷值,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 3.测定辛烷值的方法?(1)马达法(2)研究法。 4.汽油机压缩比与爆震燃烧的关系?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混合气的压缩程度增大,使压力和温度迅速上升,大大加速了未然混合气中过氧化物的生成和沉积,因而,爆震的倾向性增强。 5.汽油安定性的表示方法?(1)实际胶质(2)诱导期 6.柴油机内燃料的燃烧过程?(1)滞燃期(2)急燃期(3)缓燃期(4)后燃期。 7.柴油的抗爆性?柴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 8.辉光值?在标准的仪器内,用规定的方法测定火焰辐射强度的一个相对值,用固定火焰辐射强度下火焰温度升高的相对值表示。 9.喷气燃料的理想组分是环烷烃。 10.润滑油的组成?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11.润滑油的基本性能?(1)摩擦性能(2)适宜的的黏度(3)极压性(4)化学安定

石油炼制过程和主要工艺简介

石油炼制的主要过程和工艺简介 石油、天然气是不同烃化合物的混合物, 简单作为燃料是极大的浪费,只有 通过加工处理,炼制出不同的产品,才能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 石油经过 加工,大体可获得以下几大类的产品:汽油类(航空汽油、军用汽油、溶剂汽油); 煤油(灯用煤油、动力煤油、航空煤油);柴油(轻柴油、中柴油、重柴油);燃 料油;润滑油;润滑油脂以及其他石油产品(凡士林、石油蜡、沥青、石油焦炭 等)。有的油品经过深加工,又获得质量更高或新的产品。 石油加工,主要是指对原油的加工。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通过一次加工、 次加工以生产燃料油品,三次加工主要生产化工产品。原油在炼厂加工前,还需 经过脱盐、脱水的预处理,使之进入蒸馏装置时,其各种盐类的总含盐量低于 5mg/L ,主要控制其对加工设备、管线的腐蚀和堵塞。 原油一次加工,主要采用常压、减压蒸馏的简单物理方法将原油切割为沸点 范围不同、密度大小不同的多种石油馏分。各种馏分的分离顺序主要取决于分子 大小和沸点高低。在常压蒸馏过程中,汽油的分子小、沸点低(50?200C ),首 先馏出,随之是煤油(60?5C )、柴油(200?0C )、残余重油。重油经减压蒸 馏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润滑油的基础油或半成品 (蜡油),最后剩下渣油(重油)。 一次加工获得的轻质油品(汽油、煤油、柴油)还需进一步精制、调配,才可做 为合格油品投入市场。我国一次加工原油, 20%左右的蜡油。 原油二次加工,主要用化学方法或化学 转化,以提高某种产品收率,增加产品品种, 艺很多,要根据油品性质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主要有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焦 化、减粘、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等。如对一次加工获得的重质半成品(蜡油) 进行催化裂化,又可将蜡油的40%左右转化为高牌号车用汽油,30%左右转化为 柴油,20%左右转化为液化气、气态烃和干气。如以轻汽油(石脑油) 为原料, 采用催化重整工艺加工,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航空汽油)或化工原料芳烃 (苯、二甲苯等),还可获得副产品氢气。 石油三次加工是对石油一次、二次加工的中间产品(包括轻油、重油、各种 石油气、石蜡等),通过化学过程生产化工产品。如用催化裂化工艺所产干气中 的丙稀生产丙醇、丁醇、辛醇、丙稀腈、腈纶;用丙稀和苯生产丙苯酚丙酮;用 碳四(C4)馏分生产顺酐、顺丁橡胶;用苯、甲苯、二甲苯生产苯酐、聚脂、 只获得25%?40%的直馏轻质油品和 -物理方法,将原油馏分进一步加工 提高产品质量。进行二次加工的工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炼制工程复习题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压缩比 气缸总体积与燃烧室体积之比。 2、沥青质 把石油中不溶于低分子正构烷烃,但能溶于热苯的物质称为沥青质。 3、含硫原油 硫含量在0.5~2%之间的原油。 4、加氢裂化双功能催化剂 由金属加氢组分和酸性担体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 5、剂油比 催化剂循环量与总进料量之比。 6碱性氮化物 在冰醋酸和苯的样品溶液中能够被高氯酸-冰醋酸滴定的含氮化合物。 7、水一氯平衡 在重整催化剂中,为使催化剂保持合适的氯含量而采用注水注氯措施,使水氯处于适宜的含量称为水-氯平衡。 8、催化裂化总转化率 以新鲜原料为基准计算的转化率。总转化率=气体新汽进料焦炭X100%。 新鲜进料 9、汽油的安定性 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 10、空速 每小时进入反应器的原料量与反应器内催化剂藏量之比称为空间速度(简称空速)。 11、氢油比 氢气与原料的体积比或重量比。 12、自燃点 油品在一定条件下,不需引火能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

13、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是一个以汽油(主要是直馏汽油)为原料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及轻芳烃 的炼油过程。 14、辛烷值两种标准燃料混合物中的异辛烷的体积分数值为其辛烷值,其中人为规定标准燃料异辛烷的辛烷值为100,标准燃料正庚烷的辛烷值为0。 15、汽油抗爆性衡量汽油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用辛烷值表示。 16、二级冷凝冷却 二级冷凝冷却是首先将塔顶油气(例如105C)基本上全部冷凝(一般冷却到55? 90C),将回流部分泵送回塔顶,然后将出装置的产品部分进一步冷却到安全温度(例如40C)以下。 17 、加氢裂化在较高压力下,烃分子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裂解和加氢反应生成较小分子的转化过程。 18 、催化碳 催化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碳,主要来源于烯烃和芳烃。催化碳= 总炭量-可汽提炭-附加炭。 19、馏程 从馏分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沸点范围。 20、汽化段数 原油经历的加热汽化蒸馏的次数称为汽化段数。 二、填空 1、油品含烷烃越多,则其粘度(越小),特性因数(越大),折光率(越小),粘度指数(越大)。 2、催化裂化反应生成(气体)、(汽油)、(柴油)、(重质油)(焦炭) 3、加氢精制的主要反应有(加氢脱硫)、(脱氮)、(脱 氧)、(脱金属) 4、原油蒸馏塔的分离(精确度)要求不太高, 相邻产品间允许有

石油工业概论课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石油 2.石油的基本性质(主要化学成分、常温常压下状态、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燃点、自然点、溶解性、原油中的有害物质) 3.天然气(成分、比重) 4.天然气水合物 5.液化天然气(LNG) 6.天然气分类(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干气、湿气、酸气、净气) 7.石油工业 8.对外依存度 9.储采比 10.油气当量 二、问答题 1.石油工业的行业特点。 2. 请画出石油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3. 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兴起是在哪个国家,第一口现代石油井的名称是什么? 4. 一般认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开端是指的那个油田?产量最高的油田?行业精神代表和人物? 5. 中国原油资源集中分布在哪八大盆地? 6. 中国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哪九大盆地? 7. 中国能源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8. 中国可行的能源供应路线是什么?阐述其具体原因。 9.我国目前的石油产量大约是多少,能否满足需要?进口的主要来源通道? 10.开采石油对环境有哪些方面的污染?石油行业HSE管理体系的作用是什么? 11.中国的三家国有石油公司是哪些,他们都具有什么特点? 12.什么是石油危机?石油危机对国家经济有什么影响? 13.世界上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那些国家和地区?至少知道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 第二章石油地质 一、基本概念 1.岩石 2.矿物 3.岩浆岩 4.变质岩 5.沉积岩 6.沉积相 7.沉积构造 8.沉积韵律 9.地质构造 10.背斜构造 11.断层构造 12.地质年代 13.地质圈闭 14.沉积盆地 15..坳陷 16.隆起 17.生油门限 18..油气藏 二、问答题 1.石油主要存在于地壳的哪类岩石中,为什么? 2.沉积岩主要都包括哪些类型的岩石?

《石油炼制工程》练习题

《石油炼制工程》练习题-1 一、填空题: 1.属于重质油轻质化的加工工艺有、和 等。 2.烃类热裂化发生的主要反应有和,普遍认为其反应 机理是。 3.在催化裂化反应中,对提高辛烷值有利的化学反应有和 等,对改善汽油安定性有重要影响的反应是。 4.焦化气体中的烃类主要以为主,而催化裂化气体中的 烃类则以为主;催化重整气体中占气体体积80%以上的组分为。 5.汽油以质量指标划分其牌号,由同一原油的减压蜡油经催化裂化生产得到的催化汽油的抗爆性 (优于或差于)其直馏汽油的抗爆性。 6.催化裂化操作过程中,因原料性质变化使再生剂的含碳量从0.05%上升到0.10%,若不调整其他操作参数,则催化剂的活性,反应转化率,催化反应的比率。 (填增大或下 ) 降 7.石油产品进行加氢精制的目的

是。 8.在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由于缩合等反应生成的积炭,叫 炭。 9.催化重整的主要原料为。重整催化剂是具有功能 和功能的双功能催化剂。 10.重整催化剂的再生过程可分为,和 三步。 11.以石油气体为原料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主要生产过程有,和。 12.烯烃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上可发生,, 和等反应。 13.催化重整过程中最基本的反应是,对重整芳烃转化率 有重要影响的反应是。 14.加氢精制反应过程中,含氮化合物的反应比含硫化合物的反应。(快或慢) 15.加氢精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和 三部分。 二、判断题:(对者画√,错者画×) 1.催化裂化分馏塔与常规分馏塔没有很大区别。 ( )

2.正碳离子的稳定性为:甲基>叔碳>仲碳>伯碳。 ( ) 3.正构烷烃在催化裂化中的反应速度比异构烷烃快。 ( ) 4.FCC是一个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反应深度对产品分布有重要影响。( ) 5.加氢反应过程中,多环芳香烃的各个环是同时加氢的。 ( ) 6.所有涉及裂化的反应过程都遵循正碳离子机理。 ( ) 7.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是为了抑制催化剂的深度加氢和脱氢。 ( ) 8.催化裂化与催化重整是吸热反应,而加氢裂化是放热反应。 ( ) 9.为了达到预定的进料温度,催化裂化原料都需要经加热炉预热。 ( ) 。高越也性择选和性定稳其则,高越性活的剂化催.10.( ) 三、名词解释: 1.催化剂的选择性: 2.可汽提碳: 四、简答题:

石油炼制过程

分类 习惯上将石油炼制过程不很严格地分为三类过程:(1)一次加工(2)二次加工(3)三次加工。 炼厂总体工艺图如下

原油一次加工 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即馏分)叫一次加工;一次加工装置;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是将原油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成轻重不同馏分的过程,常称为原油蒸馏,它包括原油预处理、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一次加工产品可以粗略地分为:①轻质馏分油(见轻质油),指沸点在约370℃以下的馏出油,如粗汽油、粗煤油、粗柴油等。②重质馏分油(见重质油),指沸点在370~540℃左右的重质馏出油,如重柴油、各种润滑油馏分、裂化原料等。③渣油(又称残油)。习惯上将原油经常压蒸馏所得的塔底油称为重油(也称常压渣油、半残油、拔头油等)。

原油二次加工(裂化、重整、精制和裂解) 二次加工过程:将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叫二次加工;二次加工装置:催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烃基化、加氢精制等。一次加工过程产物的再加工。主要是指将重质馏分油和渣油经过各种裂化生产轻质油的过程,包括催化裂化、热裂化、石油焦化、加氢裂化等。其中石油焦化本质上也是热裂化,但它是一种完全转化的热裂化,产品除轻质油外还有石油焦。二次加工过程有时还包括催化重整和石油产品精制。前者是使汽油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用于提高汽油辛烷值或制取轻质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后者是对各种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品进行精制,或从重质馏分油制取馏分润滑油,或从渣油制取残渣润滑油等。 裂化 一是热裂化 就是完全依靠加热进行裂化。主要原料是减压塔生产中得到的含蜡油。通过热裂化,又可取得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但是,热裂化所得到的产品,其质量不够好 二是催化裂化 就是在裂化时不仅加热而且加入催化剂。由于催化剂就像人们蒸制馒头时加入酵母一样,能大大加快反应速度,所以,催化裂化比热裂化获得的轻质油多(汽油产率可达60%左右),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比较好 三是加氢催化 就是在加入氢气的情况下进行催化裂化。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所得到的轻质油收率更高,质量更好,而且原料没有严格的要求,原油以至渣油都可以用;缺点是

石油炼制工艺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常压塔顶一般采用A 循环回流B塔顶冷回流C塔顶热回流 2、常压塔侧线柴油汽提塔的作用是A提高侧线产品的收率B降低产品的干点C保证闪点 3、相邻组分分离精确度高则两个组分之间有A脱空B重叠C即不脱空也不重叠4、常压塔顶的压力是由()决定的。A加热炉出口压力B进料段的压力C塔顶回流罐的压力 5、加热炉出口的温度A等于进料段的温度B大于进料段的温度C小于进料段的温度 6、减压塔采用塔顶循环回流是为了A更好利用回流热B提高真空度C改善汽液相负荷 7、燃料型减压塔各侧线产品A分离精度没有要求B产品的使用目的不同C都需要汽提 8、流化床反应器的返混A对传热不利B对反应有利C对反应不利 9、提升管反应器是A固定床B流化床C输送床 10、催化裂化分馏塔脱过热段的作用是A取走回流热B提高分馏精度C把过热油气变成饱和油气 1、减压塔顶一般采用A循环回流B冷回流C二级冷凝冷却 2、常压塔设置中段循环回流A为了提高分馏精度B为了减少回流热C为了改善汽液相负荷 3、塔的分馏精度出现脱空是A、分馏效果好B、分馏效果不好 4、常压塔底温度A高于进料段温度B低于进料段温度C等于进料段温度 5、为了提高减压塔拔出率A不断提高进料温度B提高塔的分离精度C提高塔的真空度 6、润滑油型减压塔和燃料型减压塔A气液相负荷分布是一样B塔的分离要求不一样C塔板数是一样的 7、再生可导致催化剂A水热失活B中毒失活C结焦失活 8、催化裂化再吸收塔的作用是A吸收干气中C3、C4 组分B吸收干气中汽油组分C吸收干气中的硫化氢 9、催化裂化反应随反应深度加大A气体产率先增大后减少B焦碳产率先增大后减少C汽油先增大后减少 10、催化裂化的吸热反应是A氢转移反应B异构化反应C分解反应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答案题号打√错误的画X ) 1 、催化重整只能生产高辛烷值汽油。 2 、催化重整汽油的安定性不好。 3 、催化重整生产汽油时原料不需要预分馏。 4 、重整原料的脱水是采用共沸精馏的分离方法。 5 、催化重整不能副产氢气。 6 、催化重整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7 、新鲜重整催化剂使用前不需要还原。8 、催化剂的寿命和总寿命是不一样的 9 、重整催化剂助剂的作用是为了改善主催化剂的性能。 10 、当重整原料的砷含量大于300 μ g/g 时不需要进行预 11 、催化重整循环氢的作用之一是保护催化剂。 12 、重整催化剂的氮中毒是非永久性中毒。 13 、加氢精制催化剂和加氢裂化催化剂性能是一样的。 14 、加氢精制不发生裂化反应。15 、加氢裂化一般在较低的压力下进行。

石油炼制工程超详解思考题课后题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解读

石油炼制思考题 第一章:石油及产品组成与性质 1.什么叫石油?它的一般性质如何? 本书中指液态的原油 石油是气态(天然气)、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 石油分为:气态—天然气,干气——含CH4 ,80%以上,不能凝结成液体 湿气——含CH4 ,80%以下,能凝结成液体 液态—原油 固态—焦油、沥青、石蜡 原油的性质与状态: 颜色:随产地不同,颜色不同。 原油的颜色一般是黑色或暗绿色 气味:原油有浓烈的臭味,主要是硫引起 状态:多数原油是流动或半流动粘稠液体 2.石油中的元素组成有哪些?它们在石油中的含量如何? 3.什么叫分馏、馏分?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分馏:用蒸馏的方法将其按沸点的高低切割 馏分:分馏切割的若干个成分 网上查询: 分馏:分离几种不同沸点的挥发性的互溶有机物 馏分:表示分馏某种液体时在一定范围内蒸馏出来的成分 分馏是一个操作,馏分是蒸馏出来的成分。 4.石油中有哪些烃类化合物?它们在石油中分布情况如何? 原油中主要以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等烃类所组成。其的分布情况:气态、液态、固态。

烷烃:存在于石油全部沸点范围,随沸点升高其含量降低。 环烷烃:低沸点馏分中,相对含量随馏分沸点的升高而增多。高沸点馏分中,相对含量减少。 芳烃:相对含量随馏分沸点的升高而增多 5.烷烃在石油中有几种形态?什么叫干气、湿气? 烷烃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存在。 干气:纯气田天然气湿气:凝析气田天然气 干气——含CH4 ,80%以上,不能凝结成液体 湿气——含CH4 ,80%以下,能凝结成液体

6.石油中所含的石蜡、微晶蜡有何区别? 7.与国外原油相比,我国原油性质有哪些主要特点? 我国原油含硫量较低,凝点及蜡含量较高、庚烷沥青质含量较低。 含硫量较低,含氮量偏高,减压渣油含量较高,汽油馏分含量较少 8.石油分别按沸程(馏程)、烃类组成可划分为哪些组分? 按沸程:汽油馏分、煤柴油馏分、润滑油馏分、减压渣油 汽油馏分:初馏点~200℃;AGO常压瓦斯油(煤、柴油馏分):200~350℃;VGO减压瓦斯油(润滑油馏分):350~500℃;VR减压渣油:〉500℃) 按烃成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9.汽、煤、柴油的沸程范围是多少?它们的烃类组成如何? 直馏汽油中主要单体烃有:正构烷烃、C5-C9、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在煤油,柴油馏分中,其沸点范围为200~350℃,该馏分主要为C11~C20烷烃(正构及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还有少量非烃化合物。 汽油:初馏点—200 C5~C11 煤油:180~310℃ C11~C20 柴油:常压柴油一般沸程范围为130~350℃ C11~C20 10.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有哪些类型?这些非烃类主要存在形式和特点?它们的存在对原油加工和产品质量有何影响? (消极影响) 主要为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状-沥青状物质 S:三大类:酸性含硫化合物,中性含硫化合物、热稳定性较高的含硫化合物 随沸点升高,硫含量增加,集中在重馏分及渣油中 含硫化合物会腐蚀设备、使催化剂中毒、影响产品质量、污染环境 N:两大类:碱性含氮化合物、中性含氮化合物 随沸点升高,含量增加,集中在胶质与沥青质中

石油炼制复习题(1)

1 按照馏分组成,石油可以分为哪几个馏分?各个馏分分别有什么用途? 小于180℃的馏分为汽油馏分(也称为低沸点馏分,轻油或石脑油馏分,)可分离出多种有机原料,如汽油、苯、煤油、沥青等; 180~350℃的馏分为煤、柴油馏分(也称中间馏分,AGO ),它们都是重要的发动机燃料。较重的部分(如300~400℃部分),常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用以进一步生产轻质油品; 350~500℃的馏分为减压馏分(也称高沸点馏分或润滑油,VGO )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 大于500℃的馏分为减渣馏分, 2 石油中的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以及微量金属元素种类以及对石油加工过程有何危害? 含硫化合物对石油加工及产品应用的影响:腐蚀性Fe+H2S →FeS+H2;环境污染;影响产品的储存安定性;影响燃料的燃烧性能;硫可使催化剂中毒。氮的存在对整个石油加工过程也有很大的危害:影响产品的安定性;氮与微量金属作用,形成卟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存在,会导致催化剂中毒,使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降低。含氧的危害:原油含环烷酸多,容易乳化,对加工不理,且腐蚀设备;产品中含环烷酸,对铅、锌等有色金属有腐蚀性,对铁、铝几乎无腐蚀;灯用煤油含环烷酸,可使灯芯堵赛,结花。 3 石油的烃类组成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1,单体烃组成 单体烃组成表明了石油馏分中每一种烃(单体化合物),目前还仅限于阐述石油气及石油低沸点馏分的组成。 2.族组成 对于石油馏分,元素组成表示法太简单而单体烃表示法太复杂,而且使用范围窄。族组成介于两者之间,简单实用。 3.结构族组成 不论石油烃类的结构多么复杂,都可以看作是由三个基本结构单元组成:芳香环、环烷环和烷基侧链,用这些基本结构单元的量来表示复杂分子混合物的组成的方法就是结构族组成表示法。 4 胶质与沥青质各自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胶质分子量1000-3000,H/C 比1.4-1.7,芳香度0.2-0.4;沥青质分子量3000-10000,H/C 比1.1-1.3,芳香度0.4-0.6。 5 什么叫恩氏蒸馏、什么是恩氏蒸馏曲线? 恩氏蒸馏:将100mL 油品放入标准的蒸馏瓶中,按规定条件加热,流出第一滴冷凝液时的气相温度称为初馏点,馏出物为10%、20%…90%时的气相温度别别称为10%、20%…90%点,蒸馏到最后所能达到的最高气相温度称为终馏点或干点。恩氏蒸馏曲线:以气相馏出温度为纵坐标,馏出体积为横坐标,可以绘得该油品的恩氏蒸馏曲线。 6 石油的恩氏蒸馏曲线与实沸点蒸馏曲线有何差别以及相互换算方法? 7 油品的相对密度的表示与换算方法? 相对密度:在一定条件下,以一种液体的密度与另一种参考物质密度的比值来表示物质的相对密度,又称比重。 换算:比重指数(API )=141.5/5.131 6.156.15-d 。 8 石油的平均沸点有哪几种表示方法以及主要用途? 1、体积平均沸点:由tv 可求得其他平均沸点。 2、质量平均沸点(tw):tw 主要用于求定油品的真临界温度Tc 。 3、立方平均沸点Teu :Teu 主要用于求油品的特性因数和运动粘度。 4、实分子平均沸点tm :tm 主要用于求油品的假临界温度(Tc ’)和偏心因数(ω)。 5、中平均沸点tme :tme 用于求油品氢含量,K,Pc,燃烧热和平均分子量。 9 烃类的相对密度与其化学结构有何关系? 芳香烃的相对密度最大,环烷烃次之,烷烃最小,烯烃的稍大于烷烃的;正构烷烃、正构a-烯烃和政烷基环己烷,其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增大。正烷基苯则不然,它们的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减少,这是由于烷基侧链碳原子数增多,苯环在分子结构中所占有的比重下降所致。 10 烃类的粘度与其化学组成结构的有何关系? 含环状烃多则粘度高;环数越多,粘度越大;当烃类分子中的环数相同时,其侧链越长则其粘度越大;相同环数和碳数的芳香烃和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11 粘度与温度之间有什么关系?粘温性质的表示方法是什么? 温度升高,所有油品粘度下降;温度降低,所有油品粘度升高。 粘度比:υ50℃/υ100℃;比值越小,则粘温性质越好; 粘度指数(VI):当粘度指数(VI)为0~100时:100*H L U L VI --=; 当粘度指数等于或大于100时:10000715.0110+-=N VI , Y U H N lg lg lg -=

石油炼制复习资料

填空题 1、下止点时的总的汽缸容积与上止点时总的燃烧室容积之比叫压缩比。 2、压缩比是表征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3、汽油机对燃料的使用要求:挥发性、抗爆性(辛烷值)、安定性、腐蚀性、环保性 4、汽油抗爆性的表示方法—辛烷值:异辛烷100,正庚烷0.两者混合物则以其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含量值为辛烷值。 5、评定柴油发火性能的指标—十六烷值:十六烷值高,表示该燃料在柴油机中的发火性能较好,滞燃期短,燃烧均匀且安全,发动机工作平稳。十六烷值过高也会由于局部燃烧不完全而产生少量黑色排烟。正十六烷100,七甲基壬烷15. 6、石油二次加工:焦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 7、润滑油粘度指数(VI):UHVI超高、VHVI很高、HVI高、MVI中、LVI低 W(winter)低凝:UHVIW VHVIW HVIW MVIW LVIW S(super)深度精制:UHVIS VHVIS HVIS MVIS LVIS 8、内燃机润滑油要求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较小,计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 9、润滑油在内燃机中作用:①润滑②冷却发动部件③密封④保持摩擦部件清洁⑤防锈和抗腐蚀 10、内燃机润滑油的主要质量要求与化学组成关系:①粘度②粘温性质③抗氧化安定性④清洁分散性⑤低温流动性⑥抗磨性 11、石油沥青的评价方法:①针入度②延度③软化点④蜡含量⑤抗老化性 12、三种蒸馏方式分离效率差别:实沸点蒸馏的分离精确度最高,恩式蒸馏次之,平衡汽化最差 13、烃类热作用下发生哪些反应:裂化(吸热)、缩合(放热) 14、烯烃催化裂化反应:①分解反应分解为两个小分子烯烃,分解速率比烷烃高得多。大分子烯烃分解反应速率比小分子快,异构烯烃分解反应速率比正构烯烃快。②异构化反应:正构变异构、双键转移*③氢转移:环烷烃或环烷—芳烃使烯烃饱和而自身逐渐变为稠环芳烃;两个烯烃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氢转移反应,生成烷和二烯。氢转移反应是造成催化裂化汽油饱和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15、辛烷值测量方法:马达法、研究法、道路法 马达法(MON)辛烷值测定的试验工况规定为:转速900r/min,冷却温度100℃,混合气温度149℃。研究法(RON)辛烷值测定的试验工况为:转速600r/min,冷却温度100℃,混合气温度不控制。研究法条件不如马达法苛刻,所得到的RON比MON高5到10个单位。MON和RON的平均值(MON+RON)/2成为抗暴指数。道路法:用汽车进行实测或者在全功率实验台上模拟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的。测量数值介于MON和RON 之间。 16、为何石油蒸馏汽化平衡达不到 简答题 1、原油加工流程 原油——分水分泥——水洗脱盐——常减压——气体、汽油、煤油、柴油;减压蜡油、减压渣油 减压蜡油—(催化裂化)—气体、汽油、柴油、油浆(—重油) —脱蜡精制—润滑油 —焦化—气体、汽油、柴油、焦化蜡油 减压渣油—催化裂化—气体、汽油、柴油、重油 —加氢裂化—气体、汽油、柴油、重油 2、汽油辛烷值:汽油抗爆性的表示方法。人为规定抗爆性极好的异丁烷的辛烷值为100,抗爆性极差的正庚烷的辛烷值为0,两者混合物则以其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含量值为其辛烷值。 马达法(MON)辛烷值测定的试验工况规定为:转速900r/min,冷却温度100℃,混合气温度149℃。研究法(RON)辛烷值测定的试验工况为:转速600r/min,冷却温度100℃,混合气温度不控制。研究法条件不如马达法苛刻,所得到的RON比MON高5到10个单位。MON和RON的平均值(MON+RON)/2成为抗暴指数。道路法:用汽车进行实测或者在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重点

石油的化学组成 1. 我国主要原油的主要特点 大多数原油的相对密度(d204)>0.86,属较重原油; 凝点(CP)高,含蜡量高,庚烷沥青质含量低; 含硫量较低,含氮量偏高,大部分原油N>0.3%; Ni含量大大高于V含量,Ni/V>10。 2. 原油中的主要元素是C、H原油中除C、H外,还有S、N、O及其他微量元素(1~5%) 。原油中主要的微量金属元素有V、Ni、Fe、Cu、Ca等45种 3. 石油中的非碳氢原子称为杂原子。与国外原油相比,我国原油的含硫低、含氮量高。 4. 馏分:是指用分馏方法把原油分成的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 石油中含有的馏分,为了统一称呼,一般规定: 小于200℃(或180 ℃)的轻馏分为汽油馏分(也称为低沸点馏分,轻油或石脑油馏分) 200~350℃的中间馏分为煤柴油馏分(也称常压瓦斯油,AGO) 350~500℃的高沸点馏分为减压馏分(也称润滑油馏分或减压瓦斯油,VGO) 大于500℃的馏分为减压渣油馏分(VR) ;大于350℃的馏分为常压渣油或常压重油( AR) ,它包含了减压渣油馏分。 5. 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烃和在分子中兼有这三类烃结构的混合烃构成 6. 石油烃类组成表示方法:1.单体烃组成2.族组成3.结构族组成 7. 硫的存在形态: 活性含硫化合物有元素硫、硫化氢、硫醇、 非活性含硫化学物:硫醚、噻吩、二硫化物等 8. 硫的分布的总趋势是,随沸点升高,硫含量增加,大部分集中在重馏分及渣油中(70%~80%) 9. 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质量分数通常集中在0.05~0.5%范围内,随沸点的升高,原油中的氮含量增加,90%以上的氮富集在胶质沥青质中 9. 石油中的氧元素都是以有机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这些含氧化合物大致有两种类型:酸性氧化物: 环烷酸、脂肪酸、芳香酸、酚类等,统称石油酸 中性氧化物: 醛、酮、酯等,含量极少 9. 渣油是原油中沸点最高、相对分子质量最大、杂原子含量最多和结构最为复杂的部分 渣油的四组分分析可以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 9. 烃类混合物的蒸气压不仅取决于温度和汽化潜热,同时也取决于其组成。 10. 石油馏分的沸点表现为一定宽度的温度范围,称为沸程。 ?分子量相近的不同烃类之间相对密度有明显差别: 芳烃>环烷烃>烷烃 不同烃类K值的大小 ?同族的烃类K 值相近,不同族的烃类K 值不同; ?烷烃的K值最大,约为12.7,环烷烃的次之,为11~12,芳香烃的K值最小,为 10~11。 ?所以K 值是表征油品化学组成的重要参数,常可用以关联其他物理性质 11. 粘温性质: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