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养殖技术资料(全集)科学养殖

蚂蚁养殖技术资料(全集)科学养殖
蚂蚁养殖技术资料(全集)科学养殖

目录

一、蚂蚁的分类及形态转征 (1)

(一)蚂蚁 (1)

(二)白蚁 (3)

二、蚂蚁的生活 (5)

(一)个体的品级及分化 (5)

(二)有翅蚁与无翅蚁 (7)

(三)蚁巢及蚁群的温度调节 (9)

(四)蚁群的信息系统 (11)

(五)蚁客与蚁奴 (13)

三鼎突多刺蚁的人工养殖技术 (14)

(一)发育历期及内部器官 (14)

1.发育历期 (14)

2.内部主要器官 (16)

(二)人工养殖的环境条件 (17)

1.蚁场选址 (17)

2.温度 (18)

3.湿度 (19)

4.光照 (20)

5.土壤 (20)

6.食物源 (21)

(三)人工饲料种类 (21)

1.动物性饲料 (21)

2.植物性饲料 (25)

3.青绿饲料 (25)

4.矿物质饲料 (26)

(四)人工饲料的配合及配方 (28)

1.蚂蚁饲料配方设计的一般原则 (29)

(五)饲养技术 (32)

1.松林放养 (34)

2.瓜棚放养 (38)

3.家庭饲养 (43)

4.工厂化饲养 (46)

(六)日常管理 (66)

1. 投料 (66)

2.添水 (69)

3,检查温度 (69)

4.检查湿度 (70)

5.检查残食 (71)

6.检查粪便 (71)

(七)四季管理 (72)

1.春季管理 (72)

2.夏季管理 (72)

3.秋季管理 (73)

4.冬季管理 (73)

(八)病虫害防治 (76)

1.种巢进场消毒 (76)

2.清洁卫生 (77)

3.检疫 (77)

4.治疗 (77)

(九)产品的加工与贮藏 (78)

1.蚁干 (79)

2.蚁粉 (80)

3. 蚂蚁胶囊 (80)

4.蚁膏 (81)

5.蚂蚁片 (81)

6.蚂蚁冲剂 (82)

7.蚂蚁酒 (82)

四、鼎突多刺蚁的育种技术 (83)

(一)交配活动 (83)

1.带翅雄蚁 (83)

2.带翅雌蚁 (84)

(二)影响繁殖能力的因素 (87)

1.飞翔能力 (87)

2.性激素浓度 (88)

3.外界食物状况 (88)

4.气候 (90)

(三)种源引进 (90)

1.采集时间地点 (91)

2.采集种巢 (92)

3.贮运 (93)

4.引种 (93)

5.种源引进注意事项 (97)

(四)种蚁场的建设 (98)

(五)种蚁的饲养管理 (101)

1.蚁巢 (101)

2.饲料 (102)

3.温度、湿度 (103)

4.光照 (103)

5.采蚁 (103)

6.婚飞 (103)

7.种蚁的寿命及使用年限 (104)

(六)蚁后培育与人工蚁群 (105)

(七)种巢的销售与包装运输 (108)

1.秋季接后巢(简称秋巢) (108)

2.春季接后巢(简称春巢) (109)

五、大臼蚁的养殖技术与利用 (109)

(一)内部器官 (110)

1.消化系统 (110)

2.生殖系统 (112)

(二)品级、类型及功能 (112)

1.生殖型(种蚁) (112)

2.非生殖型(生产蚁) (114)

(三)土垄大白蚁的蚁巢 (115)

(四)婚飞活动 (117)

(五)饲养技术 (118)

1.引种、采种 (118)

3.管理 (124)

4.采菌 (126)

5.采蚁 (127)

(六)大白蚁的利用 (128)

六、蚂蚁的开发与利用 (129)

(一)生物防治的利用 (129)

1.利用黄獠蚁防治柑橘害虫 (130)

2.利用红蚂蚁防治甘蔗螟虫 (131)

3.利用多刺蚁防治松毛虫 (132)

(二)国内外食蚁风俗 (133)

1.在国外 (134)

2.在国内 (135)

3.我国已知食用蚂蚁种类 (137)

(三)蚂蚁的营养成分 (137)

(四)蚂蚁食谱 (138)

1.蚂蚁炒韭黄 (138)

2.蚂蚁炒大蒜 (139)

3.蚂蚁韭黄饼 (139)

4.蚂蚁川椒饼 (139)

5.山药蚂蚁丸 (140)

6.泥鳅煮蚂蚁 (141)

7.虫草蚂蚁炖公鸡 (141)

8.蚂蚁猪脊羹 (141)

9.蚂蚁炖豆腐 (142)

(五)国内外蚂蚁药用状况 (142)

1.国外 (142)

2.国内 (143)

(六)鼎突多刺蚁的药用研究 (144)

1.抗炎实验 (144)

2.毒性测定 (147)

3.免疫功能及抗衰老效应的实验研究 (148)

4.蚂蚁水提取物对机体耐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151)

(七)蚂蚁验方 (153)

1.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方 (153)

2.防治性功能衰退组方 (154)

3.保健药酒组方 (158)

一、蚂蚁的分类及形态转征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从人们的家居到自然界的任何角落都有蚂蚁的踪迹。由于各种蚂蚁都是营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称为“蚁”。古人医药学者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对“蚁”的解释是:“蚁,有君居之义,故字从义”。“蚁,处处有之,有小、黑、白、黄、赤数种,穴居卵生,其居有等,其行有队,能知雨候,春出冬蛰,土成封,日’蚁封’”。由于受当时的科学水平限制,无法对蚁再进行详细分类。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蚁可分两大种群:一种称蚂蚁类,另一种为白蚁类。

(一)蚂蚁

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外部形态基本特征是:工蚁体长0.5—25毫米,有各种颜色,但无白色。头部呈球形,触角为膝状,两侧各有1个大的复

眼。头部与胸部之间有一细颈相连,使头左右上下活动自由。3个胸节合并成一个整体,称为胸部。胸部背板与侧板间生有2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用翅钩相连。翅脉退化,形成多个翅室。胸部板与侧板间着生3对足。腹部第一节并人胸部,成并胸腹节;第一节后部与第二节合并形成结节又称腹柄;第三节到第八节并成一个整体即腹部,末端的9。1l节演变成雌性产卵管或蚂蚁的螫针;螫针后部有毒囊相连,螫刺时由毒囊分泌出蚁以毒杀来敌。

蚁科可分为16个亚科,国际上已定名的有9 000多种,我国国内已.确定的蚂蚁有600多种。小黄家蚁又叫厨蚁,属切叶蚁亚科,小家蚁属。工蚁体长1.0~1.3毫米,体黄色,口器、触角及足黑褐色。建巢于家居附近的土壤中。喜爱甜味食物,常在厨房的食物上爬行,还叮咬儿童及重病人,携带及传播多种有害病菌,是人类生活中一大害虫。

鼎突多刺蚁又称拟黑多刺蚁、双齿多刺蚁,属蚁亚科,

多刺蚁属。工蚁体长5.5—7.0毫米,体重6~11毫克,体黑色,在结节背板上有2个直刺,刺间有2—3个齿状突起,前胸背板突起2小刺突向前伸,刺尖略向外下弯,并胸节背板也有2个小突起.长6~7毫米,故又名双齿多刺蚁。雄蚁有翅2对,体重10。18毫克,前胸背板无刺突,并胸节背板有1对长刺。雌蚁长7.5~9.0毫米,体重16~28毫克,各种刺突均有,但不如工蚁明显建巢在松树上,冬季常迁到地面越冬。捕食松毛虫的1~3龄幼虫,是松毛虫的天敌。同时该蚁体内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具治疗及保健作用,故医用价值比其他蚁种。

(二)白蚁

又称白蚂蚁,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等翅目,白蚁总科。体长2.0~6.0毫米,体以白色为主兼有其他颜色。头兰部圆形或卵圆形,由一个短小的颈与胸部相连,可自由转动。触角念珠状,1对复眼不发达,有的种类无复

眼。足、翅有不同色泽。3个胸节分开,中胸和后胸的背板与侧板上各着生1对狭长、膜质的翅。前、后翅大小相似,无翅钩相连,为此被称为等翅目,互相覆叠在腹部上,翅脉无分叉,不形成翅室,腹部与后胸无并胸腹节相连。雄性生殖孔开口于第八、第九腹板间,雌性生殖孔开口于第七腹板下。末端有1对尾须。

白蚁总科的鼻白蚁科所属种类多为害建筑物,常见的如台湾乳白蚁,是人类的严重敌害。在此不作描述。

以下是两种常见于野外的,可供食用、药用的白蚁。

土垄大白蚁又名土白蚁,属于白蚁科,大白蚁属。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一带。工蚁体长3~4毫米。筑巢一部分在地下,一部分隆出地面。该蚁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油酸、棕榈酸,无毒可供食用及制药。

黄翅大白蚁分布在长江流域山区,体长3.0~4.0毫米,白色,头部微褐色,翅微黄色,筑巢0.8~2.0米处,巢内有

菌圃。蚁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量元素.可供食用及制药。

二、蚂蚁的生活

蚂蚁和白蚁都是以群体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通称蚁群。任何个体离开群体都无法生存。在群体内的个体间有严格分工,互相间有复杂的信息传递系统,以维持群体内各个体有序的活动和种族的繁衍。

(一)个体的品级及分化

任何一种蚁群内都具有三种品级的个性:即雄蚁、蚁后(雌蚁)及工蚁。每种品级又可分化出不同的类型,如雄蚁可分有翅雄蚁、无翅雄蚁;雌蚁可分蚁后、准雌蚁;工蚁可分出兵蚁、贮藏蚁等。每种蚁群内各品级的个体数量及分化的类型程度受遗传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蚁群具有分化不同类型的个体,无固定的模式。以下介绍蚁群中三个基本类型的生活规律。

雄蚁:雄蚁是由不受精卵发育而成。细胞核内染色体是

不成双的单倍体,称单倍体个性。这种个体只有蚁后的基因无父代基因,生活能力较低。雄蚁分有翅雄蚁及无翅雄蚁。通常在蚁群中存有少量的无翅雄蚁,这种雄蚁不与蚁后交配,但分泌一些激素以维持蚁群的活动。在交配季节,蚁后大量繁殖有翅雄蚁。有翅雄蚁专司与雌蚁交配。也有的种类交配后的有翅雄蚁脱落双翅伴随雌蚁共建新蚁群。

蚁后:蚁后由交配后的雌蚁演化而来。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成双的双倍体,称双倍体个体,生活能力很强。蚁后专司产卵,腹部膨大成囊状,体躯比工蚁大10倍以上。多数蚁种的蚁群内除一只或几只产卵的蚁后外,还存在一些准雌蚁。这种准雌蚁虽然生殖系统发达,也有精子贮藏,但不产卵。当蚁后死亡或者产卵能力衰退时,便开始产卵。蚁后寿命长,一般都在5年以上。

工蚁:工蚁是由交配后雌蚁产下的受精卵发育而成。虽然也是双倍体个体,但其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善,卵巢退化。工

蚁专司巢内外各种活动,如捕食、筑巢、哺育幼虫、饲喂蚁后、保卫蚁群、迁移等。工蚁中常分化出上颚很大的兵蚁。兵蚁专司保卫和与其他蚁群的战斗。黄獠蚁的兵蚁演变为大型工蚁,这种工蚁体躯比一般工蚁长2毫米,达11.0毫米。有许多种蚂蚁从工蚁中分化出一种贮藏蚁。贮藏蚁腹部变成囊状,贮藏甜汁,又称贮蜜蚁。当外部食物缺乏时,贮藏蚁分泌甜汁供蚁群的个体食用。

工蚁寿命较短,一般100一180天,在北方的越冬季节,工蚁寿命可达200天以E。

(二)有翅蚁与无翅蚁

在春季,风和日暖的日子里,常见到许多有翅的各种蚂蚁在空中飞翔,这是在空中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蚁很快死亡。雌蚁脱落双翅后,寻找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产第一批卵,并哺育幼虫至发育成第一批工蚁。第一批工蚁筑巢、取食、哺育幼虫。这时有翅雌蚁开始膨大腹部,不再爬行,变成专

怎么养兔子养兔技术要点

怎么养兔子养兔技术要点 怎么养兔子? 1.什么动物都离不开水,兔子也一样,给兔子喝的水一定要是干净的白开水。 2.兔子不能长期只食用蔬菜,如果兔子长期吃蔬菜,蔬菜腐烂会堆积在肠里,容易得肠炎而死。应该是:1-6个月=适量苜蓿干草+无限量提摩西干草+幼兔粮+白开水;6个月以上=

无限量提摩西干草+成兔粮+白开水+少量蔬菜水果(蔬菜必须是不带水分的),兔粮只要给一 小把给它吃就好。 3. 兔子的居住环境要卫生、干燥、通风的,如果环境潮湿、不卫生,容易滋生细菌,造 成兔子得皮肤病。 4. 兔子用品要定时清洗消毒,包括它的食具、兔窝、玩具等等。 5.笼养的兔子每天要保持1小时以上的活动时间。 6.怕兔子乱拉,可以教它上厕所,它的尿液粪便要每天清理,如不清理,堆积久了会产 生氮气。 7. 抓兔子时千万不能抓兔子的耳朵,耳朵是兔子的重要器官,兔子没有汗腺,必须用耳朵散热,兔子的耳朵不是长来让人抓的,如果把兔耳抓伤造成神经受伤,将造成兔子的耳朵直不起来、无法转动,正确的抓兔子方法应该是:用一只手拖住兔兔的背,用另一只手抬着兔兔的屁股,让兔兔的腿和肚子都朝前。

养兔技术要点 1.抓好兔的吃食关 在饲喂全价配料(颗粒料)时,要让兔吃饱吃好。在以青料为主、辅以精料饲养时,要注意不喂带泥浆水喝堆积发热的青饲料,更不能喂霉烂变质的饲料,带露水的和雨后割的青草,要晒干再喂。在阴雨多、湿度大的情况下,要少喂含水分高的青饲料,增喂一些干粗饲料。为了增加兔的抗病能力,可在饲料中拌入一些大蒜、葱等有杀菌能力的饲料,也可拌喂0.01%-0.02%碘溶液、适量的木炭粉或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以减少和避免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对在换毛阶段的兔子,应喂给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同时给予新鲜幼嫩的青饲料,以满足其需要。 2.搞好环境卫生 笼舍每天要打扫,保持清洁干燥。积粪要每天清除,尽量做到舍内吴积粪、吴臭味、无污物。食具、笼底板、巢箱等要常洗刷、勤消毒。舍内的通风要良好,地面可撒上草木灰、石灰、以消毒、杀菌和防潮湿。 3.加强检查 要勤俭查兔群的情况,尤其是幼兔的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北方的春季,尤其是华北地区,温度较适宜,雨量较少,天气干燥,阳光充足,比较适于家兔的生长和繁殖,是饲养兔子的好季节,应抓紧时机搞好饲养和繁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是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要求严格,技术要求强度高。所以乌龟越冬是一难关。作者从1972年开始,一直致力于龟、鳖、鳝的养殖和研究工作,在20多年的养殖和实践中逐步摸索了一点乌龟越冬的实践经验。现简介如下。 乌龟是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要求严格,技术要求强度高。所以乌龟越冬是一难关。作者从1972年开始,一直致力于龟、鳖、鳝的养殖和研究工作,在20多年的养殖和实践中逐步摸索了一点乌龟越冬的实践经验。现简介如下。 一、稚龟越冬 刚出壳的小龟叫稚龟。稚龟从龟卵中孵出后,体质脆弱,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在较长的越冬期间体能消耗多,如管理不当,越冬死亡率很高。从霜降开始,稚龟停止摄食。霜降后(10月底)l周内,应将稚龟从室外转入室内池越冬。室内池预先要放人泥沙,并用清水或自来水将沙冲洗干净。稚龟潜入泥沙后,池上需加网罩,以防敌害侵袭。泥沙要保持一定湿度,要求捏能成团但又不积水。当泥沙过分干燥时要洒水湿润,水的温差不超过士2℃。室内越冬池温度,要保持0℃以上,防止池水冰冻,稚龟有机体达到冰点会出现死亡。气温过低时。可在池上加盖稻草帘。稚龟越冬时不喂食,一般密度为每平方米100一150只。稚龟个体小、娇嫩,小雪前( l1月下旬),不管水温是否达到理论上要求,稚龟越冬工作一定要结束。 二、幼龟越冬

稚龟越冬后,翌年即2龄以上,性腺尚未成熟的龟称幼龟。幼龟抗低温能力也不强。如留在室外自然池中越冬,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20—30只。水深l米以上。池底放10至20厘米厚的淤泥,池上搭防寒架,架上放塑料薄膜,留l一2个通气管,薄膜上盖草帘就可越冬。 如在室内水泥越冬,越冬方法和稚龟同。笔者从1978年起,将5000多只幼龟在室外地洞越冬,效果很好。具体方法:在避风向阳地方,挖50—60厘米深的土塘,大小视幼龟数量因地制宜。塘口用木棍或木板搭好,为防冻土,再用草帘铺盖,用泥堆实。四周挖好排水沟。塘口向阳处留2—3个通气孔,就可使幼龟安度寒冬。 三、亲龟越冬 1、为使产卵后的亲龟体质能均衡地恢复,越冬前加大投喂一些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饲料。鲜活动物性饲料和配合饲料等同步投放。在饲料中,适量添加赖氨酸、蛋氨酸、多维等,使越冬亲龟体内贮存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为达到无病早防目的,可在每50公斤饵料中加一些红蓝花、菊花、甘草、板兰根等中草药各20—30克煎汁拌饵投喂。 2、越冬池应选择避风向阳安静的地方。池底要有20厘米厚的淤泥,让龟潜入淤泥中越冬。为使龟冬眠苏醒后有良好的水体环境,越冬前,对饲养池水消毒,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至200克,8天后换清水备用。 3、越冬前,对亲龟严格挑选、检查。要求亲龟体色正常,体质

绿色龟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色龟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绿色龟鳖养殖项目投资环境分析,绿色龟鳖养殖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绿色龟鳖养殖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绿色龟鳖养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绿色龟鳖养殖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绿色龟鳖养殖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绿色龟鳖养殖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绿色龟鳖养殖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绿色龟鳖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专业编写: 绿色龟鳖养殖项目建议书 绿色龟鳖养殖项目申请报告 绿色龟鳖养殖项目环评报告 绿色龟鳖养殖项目商业计划书 绿色龟鳖养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绿色龟鳖养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绿色龟鳖养殖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绿色龟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绿色龟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 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为客户提供国家发委甲级资质 第一章绿色龟鳖养殖项目总论 第一节绿色龟鳖养殖项目背景 一、绿色龟鳖养殖项目名称 二、绿色龟鳖养殖项目承办单位 三、绿色龟鳖养殖项目主管部门 四、绿色龟鳖养殖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青蛙养殖计划书

青蛙养殖计划 蛙的形态特征: 1、黑斑蛙体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成体无尾,体长约8厘米、头扁而宽,呈三 角形,眼圆而突出,两眼后方各有一明显的圆形鼓膜,鼻孔小,口宽阔,吻部尖,舌扁平分叉,并能翻出。皮肤较光滑,躯体短而阔,背部黄绿、深绿或灰棕色斑,腹部白色。前肢较粗短,有四趾,后肢肌肉发达,雄蛙口角两旁有一对外声囊,前肢第一指头内侧有婚姻瘤,生殖季节时更为明显。 2、黑斑蛙与虎纹蛙的区别是虎纹蛙体型较大,体长10厘米以上,背部黄绿棕色斑纹, 后腿有横斑。金线蛙体长约5厘米,背部绿色或橄榄绿色,有两条棕黄色的背侧褶。大腿后面有一条黄色和一条明显白色纵纹。 蛙为两栖类动物,一般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青蛙栖息在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中,晚上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来年春季出来活动,4—7月份进行繁殖,雄蛙以鸣叫的方式来吸引雌蛙抱对产卵,蛙在水中受精,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一、养殖青蛙之前的准备工作 1、学习好技术 2、基地建设 3、饵料的培育(主要用蝇蛆和蚯蚓) 二、野生青蛙养殖存在的问题 1、技术问题 2、资金问题 3、养殖误区 4、饵料问题 5、政策问题 三、野生青蛙生活习性及种类 生活习性——食性:以昆虫、飞虫为食。2、两栖类3、群居性 蛙的种类——黑斑蛙(3—6月份繁殖)虎纹蛙 四、青蛙的生理及生活特性 蛙属于水路两栖动物,一昆虫为食,主要生活在田野,水沟,池塘,河岸边的草丛中,青蛙有雌雄之分,性成熟一般在三年以上,人工养殖两年即可达到性成熟,属卵生,产出后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生活在水里,通过一些时间和蝌蚪会变成幼蛙,成幼蛙后主要在陆地上生存。(蛙—产卵—孵化—蝌蚪—变态—幼蛙—着陆) 五、场地建设 1、场地要求——要求水源充足,环境安静,水质无污染,交通电力方面 2、场地规划(附表1) 3、各占比例 引种蛙100对计算 种蛙池面积20—30平方米 100对种蛙能卵10W粒

60天出栏肉鹅的养殖方法

60天出栏肉鹅的养殖方法 (06年末最新总结技术) 一是品种选择。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品种,但以狮头鹅、溆浦鹅、浙东白鹅等前期生长优势明显的鹅种为好。 二是养殖方式。以圈养为主,要求有房舍或是带防雨棚的简易圈栏。 三是养殖前的准备。落实好鹅雏供应以及肉仔鹅销路。准备好场地、饲料、饲料用具、必要的兽药,初次养殖者还必须学习一定的养殖技术。 四是生产日程。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育雏期的日常饲养管理 1.雏鹅入舍后,首先提早进行饮水,欲称潮口,饮水建议采用5%的“活力99保健液”。每10公斤饮水中加入10g“痢疾速治散“,防止下痢。做到每只雏鹅都要喝到水,然后自由饮用,水盆水面水位以3cm为宜。皇竹草由于营养丰富、全面,是养鹅的好饲料,此阶段饲喂皇竹草要求切碎拌料饲喂。 2.及时进行开食: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即雏鹅进舍饮完潮口水后约1小时左右即可开食。 3.1—3日龄:舍温要求30℃—28℃,湿度60%—65%,鹅群以20—25只/平方米,每天喂6—8次(晚上最好喂1—2次),开食饲料以青精混合,要求新鲜、易消化。饲料以青料占65%—70%,配合饲料占30%—35%为宜。配合饲料成分(75kg玉米面+25kg肉鸡1号料混合),也可用前面介绍的饲料配方。喂量开食以1000只雏鹅1天5kg青料,2.5kg精料为宜。以后逐日增加,同时要满足其饮水。并开始在饲料中添加“生物催肥精”,经常在饮水中添加“活力99保健液”或每天将“活力99保健液”按10%左右拌入饲料中饲喂,每天在饮水中添加一次“痢疾速治散”。一日龄。用小鹅瘟活疫苗1头份,配以生理盐水0.5毫升稀释后肌肉注射,4~7天后产生免疫效果。若无此疫苗,也可用小鹅瘟血清0.5毫升,在4日龄时肌肉注射。三日龄。用副粘病毒活疫苗1头份,用0.2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也可用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0.5毫升肌肉注射。若上述疫苗没有,也可用副粘病毒、小鹅瘟二联血清或副粘病毒、小鹅瘟二联高免蛋黄液0.5毫升肌肉注射。 4.4—10日龄:舍温28℃—25℃,湿度60%—65%。鹅群以15—20只/平方米,每天喂6—8次,其中夜间2—3次。从4日龄开始,饲料中应加入些砂粒,大小以能吃下为宜,饲料以青饲料占50%—60%,配合料占50%—40%,配合饲料成分(玉米面85kg+肉鸡1号料15kg或前面介绍的饲料配方),如果喂碎米或玉米面,最好在饲料中加一些煮熟的蛋黄或含脂肪少的植物性蛋白,如豆粕、葵花粕等。天气好可以进行放牧,同时要保证饮水,饮水中继续添加“活力99保健液”,并开始在饲料中添加“禽康宝”。在饲料中拌和了“活力99保健液”就不需要在饮水中添加。第6天时可以注射一针肥,具体用量是:1盒“一针肥”(12支)用500毫升蒸馏水稀释后注射300只鹅。

黑斑蛙养殖方案设计

黑斑蛙养殖方案 (以1亩地综合测算) 一、土青蛙品种介绍 野生青蛙已被国家列入保护动物,从事繁养应该在当地林业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土青蛙由于活动饵料的来源有限,养殖规模受到限制。近年来,人工大量养殖蝇蛆、蚯蚓、黄粉虫,为人工养殖土青蛙创造了很好的养殖条件。 最常见的土青蛙在动物分类学上被称为黑斑蛙,此外还有金线蛙和虎纹蛙。虎纹蛙的野生资源非常稀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斑蛙和金线蛙是省(直辖市)重点保护动物。 目前市场上对大型蛙如牛蛙、美国青蛙不看好,接受程度减低。虎纹蛙尽管是一个很好的养殖品种,但因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家对该项目并不支持。而本地蛙黑斑蛙种源来源多,肉质鲜美,深受欢迎。下面以黑斑蛙养殖为例,设计该项目。 黑斑蛙简介 黑斑蛙俗称“青蛙”,“田鸡”。雄蛙62cm,雌蛙体长74.4mm。成蛙体重一般60~100克,雌蛙身体显著大于雄蛙。 黑斑蛙成蛙一般11月开始冬眠,钻入向阳的坡地或离水域不远洞穴中,深约10~17厘米。次年3月中旬出蛰,4~7月为生殖季节,产卵的高潮在4月间。每1卵块有卵2~3.5千粒,多浮于水面,卵径1.7~2.0毫米。蝌蚪体笨重,尾肌弱,尾鳍发达,尾末端尖圆,约经2个多月完成变态。 三、黑斑蛙的养殖理论数据 1、黑斑蛙的生长发育阶段 经过一个冬眠,长江流域3月中旬出蛰活动,一般4~7月份进行繁殖,繁殖高峰期为4~5月,雌蛙一次可产卵3000粒左右,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

黑斑蛙一般从孵化到成蛙,经过三个阶段:即蝌蚪期、变态期、幼蛙期和成蛙期等四个阶段,全部过程需要5个月时间。 2、饲养密度数据 ①蝌蚪(变态期):蝌蚪在原孵化池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2个半月。 ②幼蛙:按每平方米100~150只培育,60~80只,1个月。 ③成蛙: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1个半月,体重达到100克。 ④商品蛙:100克以上成蛙,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以后逐渐减少到每平方米10~15只。 3、饲料用量数据 幼蛙体重50克以下投饵量占体重的6~8%;体重50克以上的成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 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搭配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 四、基础设施部分 场地选择,应选安静、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便于管理之处,面积以30平方米为佳。 1、产卵池、孵化池 面积最好2平方米,这样可少放几组亲蛙以免互相干扰,亲蛙产完卵后捕起可做孵化池。该池池深1.5m左右,水位可根据需求而调节,即0.2-1m。有条件最好建水泥池,若建土池,四周和底部要用塑料薄膜封好,池内要保持清洁,不能有任何污染,同时要保持安静,否则会影响亲蛙产卵和受精卵孵化。 2、蝌蚪池、变态池 采用级梯式或斜坡式,高低落差0.2-0.3m左右,这样,池子随着蝌蚪变态而逐渐降低水位,落出部分陆地供已变态的幼蛙栖息。 以上1、2两类池可以单独建造,精细管理。 3、幼蛙、成蛙养殖池

养肉兔技术及肉兔养殖方法

肉兔养殖技术资料 《正版VCD光盘——肉兔品种及饲养》本片主要介绍了:1.肉兔的生活习性;2.伊普吕兔;3.豫丰黄兔;4.哈尔滨白兔;5.塞北兔;6.巨鹿黄兔;7.养肉兔;8.草原养兔。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肉兔养殖技术》肉兔,又称菜兔。养殖肉兔是一项投资少、占地小、饲料来源广、见效快的饲养业,养殖肉兔同时具有节粮、节草的等特点。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肉兔养殖实践证明,发展养兔业对调整农业生产业结构、改变人们的食物结构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尤其对贫困地区,是农民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的好项目。本片就向您介绍:一、养兔场址的选择。二、兔笼的设计。三、肉兔的生活习性。四、选择良种。五、肉兔的繁殖饲养管理。六、仔兔的饲养管理。七、肉兔的疾病预防。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兔的无公害养殖技术》肉兔以食草为主,是节粮型小家畜。兔肉营养丰富,是健身益智、长寿食品。发展肉兔生产具有投资少、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是政府大力促进发展的养殖业之一。为保证兔肉中没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合成物残留,肉兔养殖必须按照农业部分布的无公害食品兔肉准则等一系列标准进行生产。本片就向您介绍兔的无公害养殖技术:兔场环境条件兔舍设施及保护、做好兔场的防疫消毒和卫生工作、使用安全优质饲料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混入、加强种兔饲养提高肉兔繁殖能力、实施科学饲养管理促进肉兔生长。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家兔繁殖与兔病防治》家兔

繁殖与兔病防治介绍家兔繁殖生理的特点.鉴定发情、配种适期和几种配种方法,提高受胎率,以及病害的预防与治疗。 《中国农业出版社正版VCD光盘——兔病防治技术》(2片/套)养兔如果管理、卫生防疫跟不上,易发生多种疾病。本片对兔场环境要求,兔场消毒措施,兔常见病诊断及治疗方法作了较系统的介绍。本片主要介绍的兔病有兔瘟、传染性口炎、兔李氏杆菌病、结核病、毛癣病、球虫病、腹泻等20多种。片中还对无公害用药技术等方面也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怎样办好一个养兔场》(68元)本片教您如何创办、管理好一个养兔场。内容包括:养兔设施与养兔场建设;兔的优良品种与适养品种选择;兔的日常饲养管理;种兔培育与兔的繁育技术;兔的疾病防治技术;兔产品加工;养兔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养兔场的管理 《中国农业出版社正版VCD光盘——养兔场疾病控制技术》为了预防和消灭兔的疫病,保障养兔业的发展,提高养兔的经济效益,兔病的预防要有一整套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同时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本片从防止疫病传播、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消毒、免疫接种、药物预防、定期驱虫、预防中毒、发生传染病时采取的措施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养兔场疫病控制技术 《正版图书——兔病防治关键技术》图书

龟鳖的营养需求doc

龟鳖的营养需求 与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龟鳖所需的营养物质,除水以外,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即“五大营养素”。它们都是龟鳖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一、龟的营养需求特点 龟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等五大营养元素。1、蛋白质 一般认为,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就高,养殖对象生长较快。一般要求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稚龟50%左右;成年龟43%-45%。 2、脂肪 脂肪是龟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它主要是作为体脂贮存在体内或用于运动的能源。龟配合饲料中的脂肪含量3%-5%较为适宜。 3、碳水化合物 龟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有:糊精蔗糖、纤维素、淀粉,其中以淀粉为最好,龟饲料中淀粉的适宜量为20%左右。 4、无机盐类 无机盐类对龟的躯体有极重要的作用,除参与形成骨骼和血液外,对调节机体生理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特别是对亲龟的产卵繁殖有重要意义。 5、维生素 龟缺乏维生素时,生长发育减慢,代谢失常易患各种疾病。维生素多数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靠饲料供给。 二、鳖的营养需求特点 甲鱼属于以肉食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水生动物,对饵料的营养要求与其他水产品种有显著的不同。它的生长发育需要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 1.蛋白质和氨基酸 蛋白质是甲鱼营养中最重要的成分。蛋白质是生长和维持生命的必须营养素,不仅是甲鱼体组成和器官发育的主要物质,而且对其正常代谢,作为酶和激素及能源等方面亦起着重要作用。若蛋白质供应不足,将导致动物体生长速度下降或停滞生长;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则是一种浪费,在代谢过程中,会使过量氮废弃物释放到水域环境中,造成水质污染,对甲鱼生长不利。 甲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随着甲鱼的生长阶段、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日投饵量、养殖环境的放养量及环境条件(水温、溶氧、天然饵料)等的变化而有所差异。林让(1986)的研究认为,稚甲鱼蛋白质需要量为50%,成甲鱼为45%。川崎义一(1986)认为,稚甲鱼(5-60g)饲料中最适蛋白含量50%。曾训江等(1990)研究报道,幼甲鱼(50.77-61.90g)在水温21.5-31.5℃条件下,最适饲料蛋白为47.43%-49.16%,成甲鱼(117.66-151.67g)在水温28-34℃日投饵率为体重的4%的条件下,蛋白质需要范围为43.32%-45.05%;吴遵霖、江涛等(1991)用配合饲料正交试验法则得1龄幼甲鱼的最适饲料粗蛋白含量仅36%-42%;林鸿荣(1992)报道,以中华鳖为试验鳖,幼、稚鳖用饲料粗蛋白的含量在41.51%-49.2%之间,成鳖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6.3%-41.66%之间时,养殖效果较好;包吉墅等(1992)认为,幼鳖的蛋白质需要量为46.6%,最适能蛋比为7.0-7.55;程伶认为,供饲孵化、开食的稚鳖,增重率、饲料效率等以含蛋白50%时最高,不足或超过50%时,饲养效果均不理想;涂涝(1995)等报道,2龄

龟鳖养殖防病要重视日常管理

龟鳖养殖防病要重视日常管理 俗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足见龟鳖的长寿,然而,如果在养殖过程中没有重视日常管理,龟鳖同样会生病,若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恐怕就龟命不保了。近日,顺德龙江镇某龟鳖养殖场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养殖场的负责人赶紧请来了顺德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水产专家进行技 术指导。 经专家到实地察看养殖环境,向养殖人员了解龟鳖发病死亡的具体情况,并对发病个体进行解剖检验,初步得出结论:主要是因为近期天气不稳定,龟鳖吃食、活动等情况均出现异常,但养殖人员疏于管理,间接造成了龟鳖发病或死亡。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而且接下华南区将步入高温季节,也会给水产养殖带来较大考验,专家在此给养殖户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要加强日常管理,保持良好养殖环境。 夏季龟鳖食欲旺盛,排泄物增多,容易造成水质腐败。专家指出,要加强水质和砂质管理,在高温天要增加换水频率,并定期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消毒杀菌,减少有害细菌及病毒的滋生。同时应保持池砂的湿度正常,一旦砂变得过干或过湿,要立即更换,保证龟鳖养殖环境清洁舒适。 另外,在夏季晴雨天气转化时气温变化较大,龟鳖容易患“感冒”等病,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或多维等免疫剂,提高它们的抗病力。管理人员要定期测量养殖池水温,可适当加深水位,减少雨水冲刷及昼夜温差变化过大的影响。一旦发现龟鳖吃食和活动情况不正常,要立即隔离和上报,并聘请专业人员前往诊断和正确用药。

二是高温天应适当增加植物性营养,定期保健。 高温季节是龟鳖病害高发季节,除了做好养殖环境的日常管理工作,还应从投喂方面做好龟鳖的保健工作。专家建议,要合理调整龟鳖营养结构,减少鳖料中鱼粉等高蛋白动物原料含量,增加植物蛋白含量;定期为龟投喂青绿饲料如马齿苋等,减少肝胆负荷;在龟鳖饲料中添加多维、大蒜素、大青叶、穿心莲、黄岑等中草药投喂,可预防肠炎病等。如果龟鳖吃食减弱,可用藿香正气水拌料或用针筒注入冰鲜鱼肉块中投喂龟鳖,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三是发生疾病,要及时诊断和对症用药。 时下正是龟鳖繁殖交配旺季,雌雄发情、交配时会出现咬伤等情况,建议用高锰酸钾溶液对受伤亲鱼进行浸泡,避免引发细菌感染;对一些病程长的疾病,可考虑采用见效快的注射法进行注射治疗。针对当前养殖户病疾乱投医的现状,专家提醒,一旦龟鳖发生病害,要立即聘请专业人士现场诊断,切忌盲目用药。另外,养殖场管理人员应当登记好每次的药物使用情况,以便技术人员复诊。

60天出栏肉鹅的养殖方法

60天出栏肉鹅的养殖方法 一是品种选择。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品种,但以狮头鹅、溆浦鹅、浙东白鹅等前期生长优势明显的鹅种为好。 二是养殖方式。以圈养为主,要求有房舍或是带防雨棚的简易圈栏。 三是养殖前的准备。落实好鹅雏供应以及肉仔鹅销路。准备好场地、饲料、饲料用具、必要的兽药,初次养殖者还必须学习一定的养殖技术。 四是生产日程。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育雏期的日常饲养管理 1.雏鹅入舍后,首先提早进行饮水,欲称潮口,饮水建议采用5%的“活力99保健液”。每10公斤饮水中加入10g“痢疾速治散“,防止下痢。做到每只雏鹅都要喝到水,然后自由饮用,水盆水面水位以3cm为宜。皇竹草由于营养丰富、全面,是养鹅的好饲料,此阶段饲喂皇竹草要求切碎拌料饲喂。 2.及时进行开食: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即雏鹅进舍饮完潮口水后约1小时左右即可开食。 3.1—3日龄:舍温要求30℃—28℃,湿度60%—65%,鹅群以20—25只/平方米,每天喂6—8次(晚上最好喂1—2次),开食饲料以青精混合,要求新鲜、易消化。饲料以青料占65%—70%,配合饲料占30%—35%为宜。配合饲料成分(75kg玉米面+25kg肉鸡1号料混合),也可用前面介绍的饲料配方。喂量开食以1000只雏鹅1天5kg青料,2.5kg精料为宜。以后逐日增加,同时要满足其饮水。并开始在饲料中添加“生物催肥精”,经常在饮水中添加“活力99保健液”或每天将“活力99保健液”按10%左右拌入饲料中饲喂,每天在饮水中添加一次“痢疾速治散”。一日龄。用小鹅瘟活疫苗1头份,配以生理盐水0. 5毫升稀释后肌肉注射,4~7天后产生免疫效果。若无此疫苗,也可用小鹅瘟血清0.5毫升,在4日龄时肌肉注射。三日龄。用副粘病毒活疫苗1头份,用0.2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也可用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0.5毫升肌肉注射。若上述疫苗没有,也可用副粘病毒、小鹅瘟二联血清或副粘病毒、小鹅瘟二联高免蛋黄液0.5毫升肌肉注射。 4.4—10日龄:舍温28℃—25℃,湿度60%—65%。鹅群以15—20只/平方米,每天喂6—8次,其中夜间2—3次。从4日龄开始,饲料中应加入些砂粒,大小以能吃下为宜,饲料以青饲料占50%—60%,配合料占50%—40%,配合饲料成分(玉米面85kg+肉鸡1号料15kg或前面介绍的饲料配方),如果喂碎米或玉米面,最好在饲料中加一些煮熟的蛋黄或含脂肪少的植物性蛋白,如豆粕、葵花粕等。天气好可以进行放牧,同时要保证饮水,饮水中继续添加“活力99保健液”,并开始在饲料中添加“禽康宝”。在饲料中拌和了“活力99保健液”就不需要在饮水中添加。第6天时可以注射一针肥,具体用量是:1盒“一针肥”(12支)用500毫升蒸馏水稀释后注射300只鹅。 5.11—20日龄:舍温要求25℃—20℃,湿度65%—70%。鹅群以15—12只/平方米为宜,每天喂6次,晚上最好喂1—2次。饲料以青饲料为主,可占60%—70%,配合料占40%—30%。用放牧增加雏鹅运动,让鹅采食青草,放牧前不喂料。饮水中或饲料中继续添加“活力99保健液”和“禽康宝”。 6.21—30日龄:舍温18℃—20℃,湿度65%—70%。鹅群12—8只/平方米,饲料中青料可占60%—70%,配合料占4%—30%,一般舍饲每天喂5次,其中晚上喂1—2次,逐渐延长放牧时间,白天全天放牧,保证饮水。饮水中或饲料中继续添加“活力99保健液”和“禽康宝”。 7.饮水:要求水质要清洁,最初以25℃温开水,1—7日龄饮水中添加“活力99保健液”和“痢疾速治散”。等可防止下痢,供水要充足,防止暴饮造成水

兔子散养技术

兔子散养技术:兔子散养技术是上一代比较流行的养法,后来渐渐弃用。近时间消费者又开始崇尚天然绿色食品。因此讲一菜养的知识。 家兔散养的缺点: 1.疾病难以控制,一旦有传染病,没有办法治疗。 2.繁殖计划难以控制,近亲交配严重。 3.无法规模养殖,占地面积大。 4.成本较高,单位面积成本不高,但是总量少,导致成本高。 一、家兔的特性;经过人工长期驯化,封闭式养殖,丧失了野外生存能力,变得非常温驯,易于食养,繁殖能力强,早已实现工厂化养殖,在肉类短缺年代,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资源。 Y) e% E二、家兔肉的适口性;由于是工厂化封闭的笼式养殖,失去了运动环境和条件,饲料单一,出栏的兔肉松软,营养价值低,适口性不佳,人们吃了这种肉类也同样造成肌肉无力。 三、家兔散养的特点:就是将工厂化笼式养殖改成野外放养,放归大自然,使兔子自己在野外吃 到各种各样的新鲜的绿草,全方位丰富兔肉营养。让兔子自己打洞,自己做窝。 四、散养方法; 3 m4 [- I0 j4 U $ e& |, Z, u6 ] 1.养殖场地的选择;草原、山地、半山区、果园、林区过渡带、荒山荒坡、盐碱地等。 ) ]$ W+ A8 N2 B# P5 2.养殖场地面积的配比;在二十平方米的方圆建一个临时小兔窝。 z% ^3.兔窝的规格是;2米*2米*0.5米。 4.临时兔窝搭建的材料;各种能砌墙的材料都行,红砖、水泥、河沙、废旧建筑材料、水泥瓦等等。 3 O' b# |( `! 厘米的小们,留给小10*105.小兔窝的搭建;四面墙体,蓬盖一定要防雨,墙体向阳面留出兔进出使用。驯养过程;将一雄二雌小兔放入兔窝,外面放好食物、水、舔食盐块。刚刚放进的小兔十6.分胆小,在门口探头探脑,时不时的走出窝外,但又马上返回窝内,经过多次的探索观察,胆子逐渐大了起来,敢走到窝外一两米的地方查看,见到食物能吃上几口又马上返回窝内,胆量喝水、甜食盐块了,经过多次多天的反复练习,小兔就能走到外面的草地上肯吃青草、当小兔长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能跑到较远处肯吃青草,打斗玩耍,能主动找到水源喝水,到一月龄时,就可以将食物断掉,只留下舔食盐块,兔窝、舔食盐块是吸引兔子最理想的东它们都必须回来甜食盐块,这也是兔子最喜欢吃的跑多远,西,长大的兔子不管跑到那里, 微量元素。当兔子在受到惊吓时,或是有狗追兔子的时候,兔子首先是向兔窝方向奔跑,躲藏。 五、家兔散养繁殖速度;与笼式养殖一样,也是一个月一窝,一窝6-9只不等。 六、防止大型动物追扑兔子的方法; N- s}6 P6 $ y9 ?0 ~& Q3 O3 }8 1.在家兔养殖场,距离地面50厘米高度用10号铁丝拉上网,网的密度,纵横距离30米。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是长寿的象征。 它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而且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近年来,乌龟的身价越来越高,但野生龟的数量却在急剧减少,因此,人工养殖乌龟将成为水产品养殖的一个新热点,本片将向您介绍乌龟养殖技术中的重点: 一、生活习性 乌龟是水陆两栖动物,它行动缓慢、生性胆小,喜欢栖息在环境安静的水域中,乌龟是变温动物,当水温降至10℃以下时乌龟开始冬眠,到第二年的4月,当水温超过15℃后,乌龟才正常活动。乌龟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缓慢,每年只能长100g左右。每年的5—10月份为其生长旺季,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 乌龟是杂食性动物,忍耐饥饿能力又特别强,几年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 二、亲龟的饲养 1、亲龟的选择 亲龟应选择年龄在5龄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个体。雌龟的体重应在300g以上,雄龟要求性成熟,个体可略小于雌龟,雌雄龟的比例为2:1或3:1。亲龟下池前要用药物消毒,用20ppm高锰酸钾或1ppm万消灵将亲龟浸泡10—15分钟,然后再将亲龟放入池内饲养。 2、亲龟池的建造 亲龟池要求建造在向阳、避风的地方、池的深度为1.8m,水深0.8~1.5m, 池底铺设75cm厚的软泥层,供亲龟栖息和越冬,池塘的东南部堤岸上要建一个产卵场,以30º;的斜坡与水面相连,以便亲龟上岸产卵休息,产卵场上铺设30cm厚的沙床,面积按每只雌龟0.1平方米计算,产卵场上可种植蔬菜等作物,沙场上建遮阳棚,池边要建防逃墙,墙高30cm,顶部向池内飞檐10—15cm,池中应修建小岛或设竹木架,让乌龟爬上来晒背。 3.亲龟的培育 亲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3只,为充分利用水体,池中可套养少量的鲢、鳙鱼。 饵料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动物性饲料为主,如小鱼虾、螺蛳肉、畜禽内脏、蚕蛹、豆饼等。另外还需适需投喂些新鲜的瓜菜,日投喂量为龟体重的10—15%,一天两次,上午8~9点,下午4~5点各一次,为保证龟的生长环境,应定期向池内注水,以改善水质,春秋季保持水位为0.8米,夏冬季在1.2米左右。 三、乌龟的人工繁殖 1,雌雄龟的鉴别 性成熟的乌龟从外形上就可以鉴别雌雄。雌龟的个体较大,一般比同龄的雄龟大2倍左右,雌龟的龟身短而且厚,龟壳呈棕黄色、纹路清晰,尾巴又粗又短而且基部细小,雄龟一般个体较小,龟壳呈棕黑色,纹路较浅,雄龟的尾巴细而且长,基部粗大,内藏交接器,另外,雄龟的身体能产生强烈的臭味。 3、产卵与孵化 乌龟的产卵期一般在5月中旬到8月中上旬,6~7月份为产卵高峰期,最适宜产卵的水温为28—32℃。乌龟为分批产卵型,性成熟的雌龟每年产卵3--4次,每次产4—7枚蛋,在亲龟产卵前要将产卵场的沙上翻松,清除杂草,然后洒上水使沙土保持湿润,湿度以用手捏沙成团,松手即散为准,龟卵产出后要等8~30小时,看到动物极明显时,也就是卵的一端出现园形小白点的时候就可以将卵收集起来。 龟卵的孵化最好在木头做的孵化箱中进行,孵化箱规格为: 31*41*10cm, 使用前先将孵化箱清洗消毒,然后在木箱内铺设3cm厚的细沙,沙上要打孔、孔与孔之间的间距为4cm*4.8 cm,孔的直在径10cm左右,共计100孔,将龟卵横放在孔眼上以利于通气、动物极要朝上,在卵上覆盖上2~3cm厚的细沙,并使沙土保持一定湿度,以手捏不成团为宜,孵化室的温度控制在33—35℃之间,沙的温度控制在30℃左右为好,这样,经过75天左右的时间,稚龟就孵出来了。

青蛙养殖可行性分析优选稿

青蛙养殖可行性分析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青蛙养殖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背景青蛙又名田鸡,其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蛋白质含量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同时有“农田卫士”之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随着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业的发展,人们对蛙类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野生蛙销路好,价格高,导致有人大量捕捉、收购野生蛙类,加工、出口野生蛙类制品等,加上大量施用巨毒农药,造成许多地方野外蛙数量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平衡。 二、市场前景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青蛙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良好的农田环境,国家及很多的地方都出台了保护野生青蛙的法律、法规及规定,并制定了对非法猎捕野生青蛙的处罚条款,增加了禁止非法捕杀、买卖野生青蛙条款。但由于人们对野生青蛙的一味追求,吃青蛙的人越来越多,就湖北武汉市场而言,每天要消化8吨以上的青蛙,市场需求量很大,受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各地捕杀、出售青蛙的现象仍屡禁不止,每天有大量的野生青蛙被捕杀,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为了既可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又可以保护野生青蛙资源,人们开始着手人工繁殖、养殖野生青蛙。但现有的野生青蛙繁育养殖技术仍然存在着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养殖成商品蛙周期长、养殖成本高、不易大面积推广、难形成规模养殖等问题,造成人工养殖困难,野生青蛙资源仍然受到严重的破坏。为此,湖北省咸宁市建志青蛙养殖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种养殖成本低,效益高,周期短,易大面积推广的人工养殖野生青蛙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了市场的需要,又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保护了野生青蛙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环境。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着。 三、技术优势1、技术非常全面,包括选种蛙选择、产卵、乳化、蝌蚪饲养、幼蛙驯养,商品蛙养殖等全过程。2、配套技术完善,通过我们十多年养殖研究,摸索了一

养兔技术大全

养兔关键技术 1、种兔的选择 优良品种的种兔能生产出更多的幼兔。种兔的可繁期为4~5年,而最佳利用年限为1~2年。在当今农村饲养条件下,7月龄进入繁殖期,母兔7~8月龄、体重3.5千克以上,公兔8~9月龄,体重可达 3.5千克。第一个繁殖年内生产力最强,以后逐年下降15%~20%,一般利用年限2~3年为宜。 2、免舍的设计及建造 为了提高种兔的生产性能,必须为兔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兔舍应建在地势较高,通风、采光好,清洁干燥,环境安静的地方。兔舍离地面20~30厘米,一般用木制门砖垒隔墙,隔成62×70厘米或70×80厘米的小间,并设有托粪板。经常洗刷兔舍,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疾病发生。 3、不同季节的家兔饲养管理 春秋两季气候温暖、干燥,阳光充足,母兔发情正常,雄兔性欲旺盛,是家兔繁殖的黄金季节。春天天气由寒变暖,昼夜温差较大,应切实做好幼兔的保暖工作。每只家兔可服1片土霉素以防止感冒和肺炎的发生。适当控制饲料数量,防止贪食拉稀,收刈的青草要晾干,合理储存,保持绿色。秋天家兔换毛,营养消耗大,应调整饲料营养,精心饲喂,尽快恢复体质。 夏季气温高,兔子汁腺不发达,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持兔舍的清洁卫生,不要喂露水草和雨后堆放发热的草料。避开高温时段饲

喂,建议早上5时以前开喂,晚上9时后再喂。要供足饮水,并在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或0.1%的碘酊。 家兔一般耐寒,但当气温低于0℃时要关闭门窗,同时注意舍内通风换气,减少粪便产生的氨气对兔的刺激。 4、疾病防治 家兔疾病较多,但只要做好预防,就可减少因疾病造成的损失。 ⑴定期免疫。仔兔断奶时应注射免疫疫苗,每兔1毫升,隔10天后再注射1次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每兔2毫升。以后每隔4个月注射1次三联苗。注射疫苗要做好消毒工作,一兔一针,严禁混用,以免人为传染。 ⑵定期投喂预防。预防用药要有计划地科学地定期投喂。预防球虫病的仔兔断奶后,每兔每天投喂氯苯胍1片,可连喂45天。预防胃肠炎、腹泻可在饲料中拌入止痢灵,每天每兔1克,持续使用15~20天。兔饲料中每隔2天拌入喹乙醇,每兔1片,连用15~20天,可预防兔巴氏杆菌病,尚可促进生长。另外在夏天每隔10~20天投喂1次敌菌净。 ⑶定期消毒。每年开春后,兔场内外都要彻底消毒1次,以后每隔10天1次。消毒次数视季节而异,一般秋季半个月1次,冬季每月1次。消毒药剂可选择百毒杀、菌毒敌、消毒灵、生石灰、氢氧化钠、来苏儿等交替使用。 肉兔养殖技术光盘和书籍: 《肉兔品种及饲养》本片主要介绍了:1.肉兔的生活习性;2.伊普吕

龟鳖文化与龟鳖鉴赏

《龟鳖文化与龟鳖鉴赏》课程论文 课程教师:吴惠仙 题目:绿毛龟简介 学生姓名:何元浩 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学号:1421224

目录 《龟鳖文化与龟鳖鉴赏》课程论文 (1) 绿毛龟的定义: (3) 形态特征: (3) 生活习性: (3) 生长繁殖: (4) 1.两性鉴别: (4) 2.繁殖: (4) 分布范围: (4) 培养方法: (4) 1.选龟 (4) 2.育龟: (4) 3.龟种处理 (5) 4.养护: (5) 饲养管理 (5) 1.投喂 (5) 2.换水 (5) 3.梳理绿毛 (5) 4.晒背 (6) 物种价值 (6) 1.药用价值 (6) 2.营养价值 (6) 3.经济价值 (6) 参考文献 (6)

绿毛龟的定义: 绿毛龟其实是一种背上生着龟背基枝藻的淡水龟。它是将动物与水生植物巧妙的融合为一体的生物。因龟背上的藻体呈绿色丝状,并长达25厘米,在水中如被毛状,故称绿毛龟[1-2] 。古称神龟,是中国的瑰宝,历来享有“活翡翠”、“绿衣精灵”、“绿毛神龟”、“千年神龟”的美誉,它与白玉龟、蛇形龟、双头龟并称为中国四大珍奇龟。汉唐时,盛行养龟,许多文献对绿毛龟有详尽的记载,诸如:“殷纣时太龟生毛”,“龟千年生毛,是不可得之物也。”在唐朝,绿毛龟被列为宫殿里的5大宝物之一,是价值不菲的珍稀水生动物,也是极佳的观赏动物[2] 。 形态特征: 正宗的绿毛龟系将龟背基枝藻接种在黄喉拟水龟或平胸龟、眼斑水龟等龟体体表上,绿毛长度在4~5厘米以上。绿毛龟的“绿毛”就是绿缨丛毛状的基枝藻。毛中有金线,脊骨上有三条棱,底甲呈象牙色。其它龟饲养的时间长了长毛,但大而没有金线,底甲颜色也不同,为黄黑色。 生活习性: 绿毛龟栖息于丘陵地带,半山区的山涧盆地和河流水域中,野外生活于河流、稻田及湖泊中,也常到附近的灌木及草丛中活动,白天多在水中戏游,觅食,晴天喜在陆地上,有时爬在岸边晒太阳。 天气炎热时,常躲于水中、暗处或埋入沙中,缩头不动。怕惊动,一旦遇到敌害或晃动的影子,立即潜入水中或缩头不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绿毛龟杂食性,取食范围广喜食鱼虾、贝类、蜗牛、水草等食物,人工饲养一般投喂鱼、虾、肉或家禽的内脏。 绿毛龟每年的4月底至9月底活动量大,最适环境温度为20℃~30℃,15℃左右是龟由活动状态转入冬眠状态的过渡阶段。10℃左右龟进入冬眠。3月底,温度15℃左右时龟虽苏醒,但只爬动,不吃食,到4月份,温度升至20℃左右才吃食,冬眠后的龟,体重大约减轻50~100克左右。在池中饲养,水位可超过龟壳高度的2倍或更高些。但池中须设一个小岛,以供龟休息或晒太阳。

龟鳖养殖方案

龟鳖养殖项目可行性论证 规模:占地50亩,池塘45亩。 投资:100万元。 养殖种类:龟(洞庭草龟,鳄鱼龟,台湾草龟,巴西龟) 鳖(中华鳖,河南黄鳖,珍珠鳖,日本鳖) 一、池塘改造 1、池塘规划 亲鳖池:一般5-10亩/个。5×6=30亩。深约1.6米,水深1.2米左右,池底淤泥厚25厘米。南北向设产卵场,产卵场约占池面积的1/100,并高出水面20厘米左右,场内的细沙层或泥土厚25-30厘米。产卵场与近水一边斜坡状,以便亲鳖上岸。 草龟池:5-10亩/个。5×2=10亩 鳄鱼龟池:5-10亩/个。5×2=10亩 隔离池:2个,20㎡×2。 饵料台兼栖息场:设池两边,斜坡状。 2、防逃设施:四周用砖砌成高180㎝以上的围墙。 3、道路:要求池埂上能过三轮车,方便投饵等管理。 4、水电排灌设施:各池塘都应配备电力、进排水设施。 5、用房 饲料仓库20 m2 饲料加工及生产用房20 m2 办公用房:20 m2×2=40㎡ 安全保卫及员工住房:4×10㎡=40㎡ 共计120㎡。 二、引种与放养 1、中华鳖 放养:400-600g,投放密度300-500只/亩;

引种时间:2008年10-12月。 引种地点:广东中华鳖、河南黄鳖、浙江乌龟。 引种数量:有效水面30亩×300只 /亩×500g/只=4500kg 引种要求:规格400-600g的健康个体,死亡率应控制在5%以内。 2、草龟 引种数量:有效水面10亩×400只/亩×250g/只=1000 kg 3、鳄鱼龟 引种数量:有效水面5亩×200只/亩×500/只=500kg 三、饵料 1、种类: 动物性饵料:虾蟹壳、动物下脚料、鲢鱼或其他低质小野杂鱼类。 配合饲料:购预混料,自己配置全价料。 2、鳖需要量 甲鱼计划年增重4500k g×80%成活率×1增重倍数=3600 k g 需要饵料:鲜料3600 k g×6=21600 kg 饲料(搭配)3600 k g×0.5=1800 kg 3、龟 草龟计划年增重4000只×200g×95%成活率=760 k g 鳄鱼龟年增重:500kg×增重倍数1×95%成活率=475 k g 需要饵料:鲜料1235 k g×6=7410 kg 饲料1235 k g×0.5=617.5 kg 合计需要动物性鲜料29010 kg 配合饲料2417.5 kg 四、投入概算 1、基建投入 池塘改造:45亩,3万元; 防逃设施:高1.8 m的围墙200×4=800米,150元/m=12万元。 饲料仓库与加工用房:120㎡×600=7.2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