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默写翻译

《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默写翻译
《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默写翻译

《陈情表》过关检测

一、名句默写

1、《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2、《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3、《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4、《陈情表》“,。”两句写出了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5、《陈情表》用“,”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6、《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7、《陈情表》中作者用“,;,。”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8、《陈情表》用“,。”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9、《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

10、《陈情表》中李密用“,。”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

11、《陈情表》中李密用“,,。”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12、《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

是,。

13、《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作比表达对祖母尽孝心的两句是,。

14、陈情表中李密用“,。”两句希望晋武帝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1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两句是“,。”

16、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17、陈情表中,句,委婉表达自己幼年丧父的情形。

二、翻译句子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5、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7、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项脊轩志》过关检测

一、名句默写

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2、《项脊轩志》中写归有光在项脊轩读书之乐的句子是,。

3、《项脊轩志》写项脊轩中人与鸟和谐相处的句子是,。

4、《项脊轩志》中写十五之夜,明月高照下的景物的句子是三五之夜,,,,。

二、翻译句子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3、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4、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5、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6、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7、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长亭送别》过关检测

一、名句默写

1、碧云天,,,北雁南飞。

2、《长亭送别》【端正好】一曲中写霜林尽醉,离人眼泪的句子是,。

3、,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4、听得道一声“去也”,;遥望见十里长亭,?

5、青山隔送行,,。

6、《长亭送别》【一煞】一曲中借助想象,写张生在离别路上萧瑟凄冷之景的句子是,。

7、四围山色中,。

8、《长亭送别》【收尾】一曲中,用夸张手法写莺莺离愁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文言文《陈情表》的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 1.《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 ---。” 2. 李密用“- ------,--- ----。”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同时为《陈情表》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3.《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4.《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晚得儿子,缺少幸福。 5.《陈情表》用“------ ---,----- ----。”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6.《陈情表》中表现李密家里家外都无人照应的句子是:“-- -------,------- --。” 7.《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8.《陈情表》中形象表现李密形单影只,孤独生活的句子是: “----- -----, -- --- -。” 9.《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 --”。 10.《陈情表》中作者用“----------,-----------,----------,-----------。”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11.《陈情表》用“--- ------,----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12.《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 ---,--- -------。” 13《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 14.《陈情表》中李密用“---- ------,-------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15.《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 -----。” 16.《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 -----。” 17 陈情表中李密用“-----------------,--------------------。”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18 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性命地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两句是 “-------- ---------,--------------------。” 19.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人教版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屈原《湘夫人》开头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写景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六国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表现诗人隐居处境况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牧《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圆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蜀相》概括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翻译: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

高二年级语文课文翻译及知识点:《陈情表》(Word版)

高二年级语文课文翻译及知识点:《陈情表》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陈情表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xn),夙(s)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sho)多疾病,九岁不行(x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b)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ng)。茕茕(qing)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yng)疾病,常在床蓐(r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ku)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n)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宠命优渥(w),岂敢盘桓(hun),有所希冀(j)!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jīn)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翻译】

必修五理解性名句默写(很全)

《归去来兮辞》情景默写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7.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归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9.《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10.《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11.《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 12.《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3. 《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7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因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9 《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陈情表 对照翻译

陈情表对照翻译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祖母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离开过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服待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高二文言文《陈情表》原文及译文

高二文言文《陈情表》原文及译文 【一】 《陈情表》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译文: 臣李密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最新《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1. 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 《陈情表》中表现李密祖母命在旦夕的句子: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3. 《陈情表》中抒写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情深意重、感人至深的句子是: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4. 《陈情表》中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5. 《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6. 《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 是: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7、《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8、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的地位,对晋武帝的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9、文章结尾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10、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应诏,进退两难的句子是: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1、李密《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12、李密《陈情表》中开头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概括自己坎坷命运;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13、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14、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15、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写其孤独情境的名句: 茕茕孑立,行影相吊。 1 16、李密在《陈情表》中,诉其进退两难处境的句子是: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7、李密在《陈情表》中,用比喻手法写祖母刘氏年老病危的句子是: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18、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家门冷落,人丁稀少的句子是: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19、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勾勒出一幅祖母病笃图的句子是: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0、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1、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现家中人丁单薄,无人照料的句子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2、《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写出了祖母日渐衰 弱的身体状况,以此说明自己不能离开祖母立即赴任。

《归去来》《陈情表》原译文逐句对照翻译-精编版说课讲解

《归去来》《陈情表》原译文逐句对照翻译-精编版

4.《归去来兮辞(并序)》原译文对照翻译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译文】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够用来维持自己(生活)。 幼稚【幼稚:古今异义词,孩子】盈室,瓶无储粟, 【译文】家中孩子满屋,米缸里没有存粮 生【生:名作动,维持】生所资【资:凭借】,未见其术【术:本领,技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译文】维持生活要依靠一定的能力,可是我没有找到那种本领。亲戚朋友大都劝我去做个职位较高的官, 脱然【脱然:轻快的样子】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 【译文】我也欣然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没有门路。恰逢有接受任命出使外地的事,诸侯【指地方官吏】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以:连词,因为】余贫苦, 【译文】地方大吏把爱惜人才当作美德,叔父因为我家境贫苦(就加以推荐),遂见【见:被】用于小邑【被动句】。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译文】于是(我)被委任到小县城做官。在那时战乱未停,我心里惧怕到远地做官。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以:用,拿】为酒。 【译文】彭泽县距离家有百里路程,获取俸禄的田地收获的粮食,足够用它酿酒,故便求之【之:代做官这件事】。及少日,眷然【眷然:思念的样子】有归欤之情。 【译文】所以就接受了去那里做官的任命。等到过了些日子,便留恋故园,有了辞官回家的想法。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矫厉:造作勉强】所得。 【译文】为什么?我本性质朴,这不是造作勉强能够改变的。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译文】饥饿受冻虽然迫切,但是违背自己的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尝从人事【人事:做官】,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怅然:惆怅感慨】慷慨,【译文】曾经做过官,都是为糊口饱腹而役使自己。在这时惆怅感慨, 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译文】深深有愧平生的志愿。还是希望等到庄稼成熟,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后】,情在骏奔, 【译文】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 【译文】自己主动弃官离职。从农历秋天八月到冬天,做官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这件事顺了心意, 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译文】写了这篇文章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译文】回家去吧!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既自以心为【为:被。】形役【被动句】,奚【奚:为什么】惆怅而独悲? 【译文】既然自己让内心被形体役使,为什么如此伤感失意而独自伤悲呢? 悟已往之【之:助词,取独】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 实迷途其【其:表揣测,大概】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文】确实走入迷途大概还不远,觉悟了现在归田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做官的行为是错的。 舟遥遥以【以:连词,而,表修饰】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译文】船在水面上轻轻摇荡着前行,微风吹拂着衣裳。 问征夫以前路【介后,应为“以前路问征夫”】,恨【恨:遗憾】晨光之熹微。【译文】拿前面的路途询问行人,遗憾的是早晨的光芒隐隐约约。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译文】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一边满怀欣喜一边奔跑。家仆欢快地迎接,孩子在门前

逍遥游和陈情表情景式名句默写附答案

逍遥游和陈情表情景式名 句默写附答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对比手法说明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小的寿命赶不上大的寿命的是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情景式名句默写答案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__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去以六月息者也_。 2.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欲知而不加劝,_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用对比手法说明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小的寿命赶不上大的寿命的是句子是:小知不及大知,_小年不及大年_。 4.《逍遥游》的主旨句是:_若夫乘天地之正,_而御六气之辩,_以游无穷者,_彼且恶乎待哉? 《陈情表》情景式名句默写

陈情表 翻译

陈情表翻译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陈情表》情景默写 1.《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 , 。 2.《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3.《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4.《陈情表》用“ , ”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 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5.《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 慰。 6.《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 , ”。 7.《陈情表》中作者用“ , ; ,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8.《陈情表》用“ ,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9.《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四句是“ , , , ”。 10.《陈情表》中李密用“ ,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 相离的请辞原因。 11.《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 ”。 12.《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 ”。 13.《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 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14.《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两句是“ , ” 1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16、李密《陈情表》中开头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来概括自己坎坷命运。用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17、李密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 ” 18、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用“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 _、_______ ___”形容祖母垂危之状。 19、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______ 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 。 20、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______ _ __ _,______ ____。” 21、《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的地位,对晋武帝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23、文章结尾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24、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应诏,进退两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 。 ________ ____,________ _。 《论语》 1.在(《论语>十二章》中,“ , ”这两句很好地阐 释了 “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俗,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 , 。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 “ ”,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4.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 , 。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 。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 。 《老子》 1.“上善若水”语出《老子》“ , ”,意思是说,最 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老子说,“ ; ”,主要是依据他的朴素辩证理论,一般地讨论作为艺术美鉴赏对象的“五色”“五音”,如果变成了过分的感官享受和毫无节制的满足,就会失去鉴赏艺术美的初衷,甚至会失去其审美价值,而成为一种事与愿违、伤害身心的精神负担和审美“灾害”。 3. “ , ”,推广 开来说,正是因为这些行为都是“不争”,所以才能达到“争”永远也达不到的境界——谁也不能和他争,谁也争不过他。 4.老子用“ , ”作比喻,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 ,不足取的。 5.老子曾经说:“ , 。” 意思是说,自己可以相信的、对自己真正有益的话不会好听,但阿谀奉承的好听话千万不可以相信。” 《大学》 1.《大学》中提出“ , ”,说明从主掌最高政权的人到一般平民,一律都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为根本。 2.《大学》中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三句话是“ , , 。” 《中庸》 1.《中庸》中论述达到"中和”后的思想境界的两句话是: , 2. , , , , 是《中庸》中关于治学的名句。句中的五个“之”字指的都是学习对象 各种知识。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详细地向别人询问,缜密地进行思考,明确地分辨是非,踏踏实实地去践行。

选择性必修05-2017年版新课标高中语文72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之《陈情表》(含答案)

二、选择性必修(10篇) 05《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理解性默写】 1.在《陈情表》中,作者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起到总起和概括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其中提到自己早年丧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 4.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自己家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陈情表》中,面对太守和刺史的举荐,李密的回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陈情表》中,李密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向晋武帝表明了自己本来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1.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陈情表》中表现李密祖母命在旦夕的句子,,,。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陈情表》中抒写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情深意重、感人至深的句子是,;,。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4.《陈情表》中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5.《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6.《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7、《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原版多一空) 8、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对晋武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9、文章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10、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应诏,进退两难的句子是,;,:,。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1.李密《陈情表》“,,”,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李密《陈情表》中开头用:,概括自己坎坷命运。,,,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13、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 ,。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14、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15、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写其孤独情境的名句: ,。 茕茕孑立,行影相吊。 16、李密在《陈情表》中,诉其进退两难处境的句子是: ,;,。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7、李密在《陈情表》中,用比喻手法写祖母刘氏年老病危的句子是: ,,,。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