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案与练习

【人教版】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案与练习
【人教版】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案与练习

1【人教版】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与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能力要求: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

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我国奴隶社会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东周开始,它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走向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1. 为什么会出现诸侯间的争霸斗争呢?投影资料并结合教材要求学生归纳

教师强调:诸侯本是周王分封的,西周盛时周王对诸侯拥有很大的权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但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落,诸侯根本不听天子的命令,政令征战自诸侯出,但周王依然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政治影响不容忽视;而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展开斗争。由此可见:诸侯争霸的性质应是奴隶主阶级的掠夺战争。

投影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画像。出示史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阅读材料回答: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

有人说“春秋时代诸侯国连年争霸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因而应予否定”,你同意此观点吗?为什么?教师条理:不同意上述观点;虽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给人民带来灾难;但是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加速新旧制度更替。

过渡:春秋争霸中的五位霸主是先后相继的,战国时期的情况怎样呢?

二、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

1、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由家乡梓童山的鬼谷洞,引出军事家孙膑庞涓,学生了解桂陵、马陵之战。

2、请大家想一想,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

3、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

4、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

三、课堂小节:出示历史歌谣,小节本课。

我们共同学习了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这段历史,了解了争霸战争的来龙去脉,把握了这一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奴隶制走向衰落、封建制的逐渐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

战国七雄并立打,桂陵马陵留史话。长平战后秦无敌,秦扫六合统天下。

四、板书设计: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1.争霸的背景: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⑴齐桓公称霸:

①原因:齐国是富庶的东方大国,有渔盐之利;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尊王攘夷”的策略

②方式:公元前7世纪中期会盟诸侯

⑵晋楚争霸:

①原因:其有丰富的阅历和政治经验;

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采取了富国强兵的系列改革措施;

战争中策略的成功运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鼑新,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教学重点:几个著名的霸主和著名的争霸战争。

教学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西周建立后,周武王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个重要措施是什么?(分封制)由此产生了一些什么?(诸侯)国王改称什么呢?(天子)

2、教师生动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问:这个故事和我们小时候听的那个故事有点相似?(“狼来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教师小结:“烽火戏诸侯”这个教训是极其惨痛的,周幽王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公元前771年,犬戎族进攻西周时,往日用来报警、号令天下诸侯的烽火台失去了威力

和作用,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周室王族平王迁都洛,历史称这个周朝为“东周”。东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为什么把这段历史叫做“春秋战国”呢?

学习新课: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雄(前770--前476年)

1、教师讲述“春秋”的来历。然后讲述: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这个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周王室的地位下降。一些较大的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他们,他们展开攻势,咄咄逼人,不断进行争霸战争,这种争霸斗争就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

2、学生自己阅读本框,了解本框内容。

3、检查,引导学生理解。

(1)春秋时先后出现了哪些霸主?

学生回答后,教师要进行补充讲解(用当时形势图演示)。

春秋霸主,一般认为有“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嗑闾、越王勾践。

(2)春秋第一霸主是谁?他为什么能成为第一霸主?

引导学生看P31《春秋争霸形势图》,找出齐国的位置,然后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原因)?

由同学发言,教师小结。

原因:自然条件--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雄厚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因此,到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国力量非常强大,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这实际上就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齐桓公称霸为诸侯所瞩目,一些大的诸侯国竞相效仿,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晋楚争霸。

(3)中原第一霸主是谁?他又怎样成为霸主的?

晋楚争霸--城濮之战。

晋文公长年流亡在外,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了国王之后,他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的一个强国。而此时的南方的楚国,势力已发展到了黄河流域,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楚晋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公元前7世纪,楚晋双方在城濮展开决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最后大败楚军(引导学生看P32〈晋军猛冲楚军〉)。

“城濮之战”后,进入晋国称霸的时代,晋文公成为中原的霸主。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到了楚庄王时期,楚军又打败了晋军,楚庄王取而代之,成为中原的又一霸主。

(4)你能讲“卧薪尝胆”的故事吗?

江南吴越争霸。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指出成语“卧薪尝胆”的由来。

4、动脑筋: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期的霸业,是在以变求强的争霸过程中实现的。各大国为谋霸政而改革,因改革而富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齐国和晋国都是通过改革迅速致强,改革都涉及到内

政、生产、军事等方面。

5、过渡: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各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周王几乎被遗忘,“尊王”的时代已过去。大国对峙的局面形成,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开始了。

二、战国七雄--七雄并立。

1、战国初期:七雄的形成。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引导学生阅读P33第一段文字及〈战国形势图〉)了解战国七雄的名称:

历史角度:齐、楚、秦、燕(春秋时期的国家)+韩、赵、魏(三家分晋)

地理角度:齐、楚、秦、燕、韩、赵、魏东南西北到中央

告诉学生记住七国的方法“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更为频繁,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1)设计情境:桂陵之战形势,让学生讨论:你是齐国国主或者军事指挥者,你将怎样去救越国?

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讲解“围魏救赵”的故事。

(2)教师讲“马陵之战”、――孙庞斗智

(3)过渡:战国时期的斗争除了战场上的较量之外,还展开了“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由于秦国通过变法而逐渐强大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而东方六国因为有共同

的敌人,曾一度“合纵”攻秦,但最终还是被秦的“连横”政策各个击破。各大国的势力逐渐衰落,而秦国却越战越强。在秦国兼并其它六国的过程中,有一场空前激烈的战斗--长平之战。

3、长平之战--秦赵之间。

(引导学生阅读P34小字部分)指出成语“纸上谈兵”就出于此。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战火纷飞、色彩斑谰的年代,从政史的角度来讲,它展示了众多国家的外交手段、军事谋略、政治较量、社会变迁而形成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网。从文史的角度讲,是众多成语典故的出处。同时春秋战国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既是我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又是中国从分裂转向统一的历史时期。

3【人教版】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课标要求: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与学的内容:1: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①西周的分封制

2、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3、第七课:大变革时代

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分封制的目的,内容,作用;春秋争霸的原因,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的史实,春

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战国七雄的名称及位置,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及对应的成语。

大变革时代生产工具的变化,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问题引导,自学和讨论“春秋争霸”的具体表现,探讨其能够称霸的共同原因。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分析“春秋无义战”说法认识春秋争霸战争的两面性。认识到商鞅变法能够成功最主要是因为顺应了历史潮流。

评价方式:

1、论从史出,通过交流、观察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历史资料(历史地图、历史文献等资料)的分析。

2、通过解读文字、图片资料评价学生。

3、沙场大练兵:

⑴2010年滨州中考: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番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⑵2010福州学业考试: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为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为官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4、自我反思总结:

知识积累

认识升华

方法收获

教与学的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商鞅变法

教与学的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决具体问题

教与学的过程:

一、自学提纲:(自读课文,回答问题,主动记忆,记录疑难点以备交流。)

1、分封制诞生于___________,建立的目的是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

2、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___________,他能够首先称霸的原因是1经济上盛产鱼盐,_ __________,政治上,任用___________进行改革,军事外交上,提出___________,扩充

疆界。

3、晋楚争霸中,晋文公通过___________,打败楚国,饮马黄河,做了中原的霸主。

4、春秋争霸的影响:积极___________,消极___________

5、战国七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名战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商鞅变法的时间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

教师精讲点拨

1、西周的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特别是对西汉的影响。分封制初期实施有助于维护统治,但后期容易造成地方势力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

2、仔细研究春秋战国形势图,找出战国七雄的方位,熟知此间发生的战役及对应的成语故事。

3、商鞅变法,管仲改革,晋文公改革,从中得到的启示。

4、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强调一点,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四、沙场大练兵:07-093年中考试题

5.(2008·泰州中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6.(2008·汕头学业考试)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B

7.(2007·连云港中考)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答案:D

(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1.(2009·湘潭中考)采用“尊王攘夷”策略,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的是( )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答案:B

2.(2010·东莞学业考试)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

A.齐恒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答案:A

3.(2009·黄冈中考)《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解析:选D。从春秋开始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4.(2009·贵港中考)春秋时期,最早实现称霸的诸侯是()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越王勾践

答案:A

5.(2008·临沂中考)“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答案:B

6.(2009·綦江中考)成语“一鸣惊人”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

答案:C

7.(2008·黄冈中考)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的历史有关的是()

A.退避三舍 B. 卧薪尝胆 C. 问鼎中原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历史故事的能力。退避三舍—晋文公,卧薪尝胆—越王勾践,问鼎中原--楚庄王。

8.(2009·眉山中考)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解析:选A。春秋时,晋楚在城濮大战时,晋国遵守诺言退避三舍。越王勾践不忘被吴国打败的耻辱,“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吴国成为霸主; 战国时,赵王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指挥赵军在长平与秦军大战,结果惨败。魏国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将田忌、孙膑率兵救赵,直捣魏都大梁。魏军闻讯撤回,在桂陵遭到齐兵的截击而大败,赵国之围遂解。

9.(2009·潍坊学业考试)历史典故“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它反映的史实是()

A.武王伐纣 B.分封诸侯 C.诸侯争霸 D.秦并六国

答案:C

10.(2009·太原中考)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答案:A

11.(2007·威海学业考试)右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②处是()

A.燕国 B.齐国 C.楚国 D.秦国

答案:B

12.(2007·湘潭中考)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西部的是()

A.赵

B.魏

C.韩

D.秦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记准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齐楚秦燕韩赵魏—东南西北到中间。

二.填空题

(2009·内江中考)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________,最后一个霸主是勾践。春秋之后,我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时期。

答案:齐桓公战国

(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2010·东莞学业考试)战国时期,各诸候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铁器 B.个体小农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影响 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答案:A

2.(2009·苏州中考)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铜农具②石斧、石锛③六角形铁锄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排序能力。青铜农具最早出现在商朝时,石斧、石锛是远古人类的生产工具,铁锄工具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3.(2009·泰州中考)史书上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个体农耕取代了集体耕作

B.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C. 封建制度的确立

D. 曲辕犁的推广

答案:B

4.(2009·揭阳中考)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为哪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A.魏国 B.吴国 C.秦国 D.晋国

答案:C

5.(2010·十堰学业考试)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秦国进行了以“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下面商鞅的言论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中最能体现“以法治国”思想的是()

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D.“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答案:C

6.(2009·威海学业考试)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国力,下列各项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③奖励耕战④没有军功的旧贵族仍享有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7.(2009·贵港中考)“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度由来已久,这种制度开始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唐朝

答案:C

8.(2009·宜昌中考)“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这是《史记》对战国时期一次变法的记载,实施这次变法的人物是()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由“己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可知这是商鞅变法前立木取信的故事。

9.(2009·内江中考)商鞅变法发生在()

A.魏国 B.齐国 C.楚国 D.秦国

答案:D

10.(2009·重庆中考)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变化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我周围生活新变化 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刘莉/新郑市第二实验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基于课程内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 (2)愉快、积极地生活 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对周围环境充满,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探究活动;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结果;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或看法;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 2.学情分析 基于课程内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学生基本能够爱护学校家庭公共设施,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但是部分学生自控能力不强需要再进行引导。 (2)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收集家乡变化的资料,但是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稍弱,需要家长、老师的帮助。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学生对实践作业充满兴趣,愿意去收集资料,和同伴交流,初步了解家乡的变化,然而学生年龄小,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体验不深刻,老师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的情感体验。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年级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弱,资料收集不全面,需要老师、家长的帮助,在课堂上小组讨论环节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变化多》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中第四课,是本课第一个话题《我家门前新事多》和第三个话题《我的家乡更美好》的整合。通过调查、交流,对家乡的变化有所了解,感受家乡的发展。本节课的重点是交流搜集的关于家乡变化的资料,感受家乡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难点是在了解家乡变化的过程中提高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交流搜集的关于家乡变化的资料,感受家乡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能力方面: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二、 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三、教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

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 1、诸侯争霸的实质 教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分析,对东周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东周初年,王室力量削弱,天子和诸侯的地位变化的理解。教师提问: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应进一步指出: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热闹场面一场接一场地出现了。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权威,却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于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贡赋,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诸侯首领—霸主。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 2、春秋五霸 教师应引出春秋初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学案(新 人教版)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点】 齐、晋称霸。 【学习难点】 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 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春秋争霸”,第二部分“战国七雄”。 一、春秋争霸 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影视中的历史】 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回答: (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 (2)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3)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春秋五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史料中的历史】 材料春秋无义战。----孟子 (4)孟子用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为什么? 二、战国七雄 结合下列形势图和连环画,完成相关问题。 第一组:地图 图1春秋争霸形势图图2战国形势图 (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段?这两个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2)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都有著名的战役发生。比较这些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第二组:连环画 第九集第十一集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 况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 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 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 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齐、晋称霸 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三、讲课类型和教具、参考书 类型:普通新课 教具:战国形势图 参考书:《中学历史教师用书》、《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自由阅读法、讲述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还记得西周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什么时候灭亡的呢? 生: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后,周武王打败了商纣,建立了西周。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师:那你们知道西周是怎样灭亡的吗?好,请同学们打开书30页,阅读导入框的故事。 师:西周是怎样灭亡的?现在知道了吧。有哪位同学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的。 (学生讲故事) 师:这个故事与我们小时侯听过的哪个故事相似呢?它最终害了谁,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生:狼来了,周幽王,昏君误国。 师:烽火戏诸侯的教训是极其惨重的,惨就惨在周幽王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痛就痛在当戎族真来进攻时,往日报警、号令天下诸侯的烽火台失去了威力和作用。 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了。西周灭亡,东周开始。东周就是我们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叫“春秋战国”?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这段历史。 2、教学新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序号04 主备人:赵亚飞 审阅人:潘亚东 审核人:潘振江 审定人:王亚锋 班级: 姓名: 时间:2013-9-23 第1页(共1页)张洪中学历史备课组 《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点】齐、晋称霸。 【学习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学习方法】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预习案 春秋大国争霸 1、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_________年,周平王迁都_________ ,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两个时期。 2、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著名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齐国在今_________北部,齐桓公任用 _________ 为相,积极进行改革,发展生产,以“ _________”为口号,扩大疆界,发展齐国势力。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是在公元前_________中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晋文公是春秋时期另一位霸主。晋国成为_________一大强国时,南方的楚国势力已发展到_________。公元前_________后期,晋楚双方在_______大战,大败楚军。与之有关的成语是 _________ 。从此,晋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3)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后来,_________ 打败了晋国,做了中原霸主。 (4)春秋末年,江南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也参加了争霸战争。吴王_________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 (5)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越王________,他和百姓共同劳作,争取人心,终于灭掉了________,与之有关的成语是 _________ 。 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分是: ______ 、 _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______ 、______。 2、战国初年晋国被分为 ______ 、______ 、______三个国家。 3、战国初,三家分晋后,齐国大夫______取代原国君,建立______齐国。 4、桂陵之战 公元前____________,魏国大将____________率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____________求援,齐王命____________为军师救赵。孙膑率军直捣魏都大梁。庞涓撤军回救,魏军在____________中了齐军的埋伏,大败而归。与之有关的成语是 _________ 。 5、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十多年后,____________又一次大战。____________派孙膑诱敌深入。____________派庞涓带兵进入齐国。在____________遭到埋伏。魏军主力被歼。 6、长平之战 公元前 ______年,______和 ______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 ____________,结果 ______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 ______的进攻,与之有关的成语是 _________ 。 探究案 活动一、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活动二、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活动三、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达标检测案 一、单选题 1.东周开始于()A 公元前2070年 B 公元前1600年C 公元前771年 D 公元前770年 2.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 B .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 C .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D .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 3.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①政治上,改革内政 ②经济上,发展生产 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 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 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⑤ 4.“退避三舍”这一典故来自于() A .城濮大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5.立志雪耻,卧薪尝胆的著名历史人物是()A .伍子胥 B .勾践 C .孙武 D .夫差 6.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 .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 .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 .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7.“纸上谈兵”的故事来自于()A .城濮大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8.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是关于()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9.齐国之所以最先强大得益于()A.伊尹改革 B.姜尚改革 C.管仲改革 D.李悝改革 10.“三家分晋”的三家是()A.齐、楚、韩 B.赵、燕、魏 C.韩、赵、魏 D.楚、魏、秦 11.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①齐 ②燕 ③楚 ④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简述题 1.简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各是什么? 2.列举一些成语找出处? 3.试着比较城濮大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四次战役不同点。 【作业布置】P31动脑筋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②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③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教学重点】: (1)齐桓公称霸。 (2)城濮之战,长平之战。 【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不易自己领会。 【教学方法】: 重点的突破方面:齐桓公称霸可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谈话、组织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两个战役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讲述故事演故事的活动中去,用文艺形式深化本课知识,加强学生对成语故事重新思考,使学生的情感认识不断升华。 难点突破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和辩论,由浅入深地使学生了解这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战争,并以战争为主线,贯穿整个历史时期的始终,了解战争既有残酷的一面,同时又具有现实作用的另一方面,突破难点。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老师方面:根据教学实际,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二幅地图进行多媒体处理;指导学生编排“纸上谈兵”的历史小话剧。设计好几组问题的讨论方案。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 争》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识读《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2、分析春秋五霸的共同特点。 3、分析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点】 重点:齐桓公称霸及他首先称霸的原因。 难点: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二、合作探究 (1)观察,哪一幅图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幅图是战国形势图? (2)比较两幅图,看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春 秋 战 国 的 纷 争 春 秋 争 霸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著名战役:、等 图 二 图 一

(3)你能说说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吗?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4)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混战局面,主要是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这一制度是什么? 2、阅读材料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晋文公在践上会盟诸侯,与会的有鲁、齐、蔡、郑、卫等国,周天子应召参加,并册封晋文公为侯伯,晋文公成了中原的霸主。 (1)材料一中的“霸诸侯”是指哪一件事?桓公得以实现“霸诸侯”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晋文公称霸中原是与哪一诸侯国争霸的结果?促成其成为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什么? (3)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不断的战争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战争是否有积极作用?为什么? 三、巩固训练 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国11次,朝晋国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交好 C.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2、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A.尊崇周天子,击败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 B.保卫周王室,与周边少数民族建交 C.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D.利用周天子的影响来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 3、小明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在日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要学卧薪尝胆,不学 纸上谈兵。”横线上的两位人物分别是() A.夫差、白起 B.勾践、白起 C.勾践、赵括 D.夫差、赵括 4、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巧记忆 齐楚秦燕居四方,东西南北各逞强; 赵魏韩国在里面,由北向南串一线; 齐魏马陵魏旗落,秦赵长平赵削弱。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能力目标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下列图片)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再谈谈感受。教师过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活动一:小军的一天(展示下列材料)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21教育网 1.思考: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 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师总结: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小

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教师总结:(1)要提高媒介素养。(2)要学会"信息节食"。活动二:"谣言"来了(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提示: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今天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将发生什么事。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 教师总结:(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活动三:利用网络骂人不行(材料展示)王某与张某同住一个村镇,因生活琐事导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发生口角纠纷。xx年8月,张某在网上注册了一个"陌陌号",并通过该"陌陌号"发表动态信息辱骂王某。第三天,该信息被他人发现并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民警经调查核实,张某确实通过互联网使用污秽语言辱骂了王某,就依法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治安处罚。王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将张某告上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 1.思考:张某利用网络骂人不行吗? 2.张某受到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提示:网络也要遵守规则,有道德规则,也有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教师强调: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

初中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优秀教案 1、指导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对历史零散知识的整合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启发、讨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与老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综合实践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考察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 一、导入新课 按历史发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指出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导入。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或者大屏幕出示对联:(齐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由此导入:对联中有两个成语,同学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成语各讲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吗? 生答后指出“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其中春秋为公元前770年----476年,它是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相同而得名。战国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诸侯国连年战争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二、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各国通过变法使国力强大,社会进步,统一的趋势加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时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春秋时期齐、晋争霸(改革与强国的关系) 2、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四、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提供材料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通过层层引导提问,合作讨论法来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知识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司母戊鼎。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国家和权利的象征,在过去被视为立国重器。传说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他将从各地收集到的青铜铸成九鼎。从此,九鼎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到了周朝时,我们知道“周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灭亡,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周平王迁都洛,东周开始,历史进入了另一个时期:东周,也就是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 2、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从课题内容开始,寻找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岳麓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春秋的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 能力目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亡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重点、难点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 策略和方法学科渗透语文(成语)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 板书春秋战国的纷争 . 强调;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霸(前770——前476) 分析: 1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 a政治上:号令诸侯 b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 2著名霸主: a齐桓公首先称霸(任用管仲为相) b晋文公称霸 c楚庄王称霸 d吴越称霸 c宋襄公和秦穆公 二战国七雄(前475年——前221年) 分析: 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1三家分晋(韩、赵、魏 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3主要战役: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小结,强化训练: 1本课内容 2巩固练习1教师活动 2课前导学:学生预习,熟悉课文有关的成语: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朝秦暮楚等 3指导讨论

你认为那个成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补充课外知识管鲍之交和一箭之仇等 4提问:晋国争霸战争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分析) 5学生补充成语: 围魏救赵、增灶减灶、 介绍: 孙膑与庞涓; 廉颇蔺相如; 赵括与白起。 6组织讨论 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历史发展的趋势又是怎样?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及补充成语 回忆: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前771---前770) 思考: 回答: 1课文中的成语 2齐桓公为什么先称霸 要点:归纳 a自然条件 b雄厚实力 c高明手段 3学生讲:成语故事 成濮之战,退避三舍 4想一想: 什么时件事魏国的原气大伤? 5可考虑表演“纸上谈兵”小话剧 6小结: 要求学生回答本课你学到那些知识

1至6课学案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2.通过观察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学习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巩固练习: 1、暑假期间,小明计划去考察元谋人的遗址,他应该去() A、北京 B、陕西 C、河南 D、云南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能不能直立行走 B、会不会说话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火 3、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80万年 4、下列远古人类的模样,最与我们现代人相似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5、在北京人生活的山洞里,有6米多厚的灰烬。这说明了() A、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B、北京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C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D、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6、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结成群体一起生活。这主要是因为() A、当时的生活环境恶劣 B、人们的体质发育不全 C、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近 D、当时的生产工具简陋 7、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比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兽骨和树子。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气。而人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 ①、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做怎样才能够生活下去? ②、材料二证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③、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个远古居民时期?

道德与法治课教案设计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一、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讲述的是《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本课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重视学生的行为体验。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法规、公约和守则──如交通标志、足球比赛规则、法律制裁等,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规则,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规则。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能够根据生活体验,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体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各项规则,理解越是文明的社会,规则和制度就越多,这些规则和制度是文明生活的保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师生共同探讨它们各自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亲身感受我们身边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守则、公约。体验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治理,感受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规则;初步形成自觉遵守各项规则制度的意识,做守法的好公民。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规则或制度的作用。 难点: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法、感受信息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罗大佑的《游戏规则》。让学生感受规则 师: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 (学生跟着一起唱) 〖歌曲完毕〗 师:你对我笑一笑我跟你握握手每个人都有一套游戏规则 脸上你看不到手中你抓不紧心里头心照不宣游戏规则 好象是为大家好象是为自己目的可能都一样游戏规则 有时候你会输有时我不会赢输赢是一半一半游戏规则 歌德说: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那么对于规则,如果我们也游戏规则,会怎样呢? 出示图片,图片中显示在交通非常拥挤的马路上,有一个人快速横冲马路的情景,我并用声音和圆圈的标志指出这个人的做法。提出问题:这个的做法会导致什么后果?为什么? (二)生生互动,探讨课题 根据教材内容,分三步走:生活中的行、体育运动、法律都离不开规则。对于生活中的行,让学生猜一猜各种交通标志的意义?并且让学生以讲解员的身份来猜。并结合农村实际,让学生“想一想”?对于生活中的体育运动,通过学生认真观看FLASH动画,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课堂抢答:同学们看到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需要规则吗?引出足球需要规则吗?有哪些规则?制定这些规则的目的是什么?假如没有裁判执法,赛场上会出现什么场面等问题?对于生活中国家制定的规则----法律,采用FLASH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新人教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状况,上承奴隶社会,下启整个封建时代,为后面学习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经济和思想文化及秦始皇统一中国等内容有铺路搭桥的作用,因而本课承上启下,在中国古代史上占重要地位。 二、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鼑新,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齐、晋争霸。 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知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导致了什么后果? 播放动画视频《烽火戏诸侯》 教师: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演出“烽火戏诸侯” 的闹剧,结果,等戎族真的来攻打西周时,诸侯没有再来救援,周幽王被杀, 西周灭亡。随后,东周建立,东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今天 我们来学习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展示: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看千金一笑叹周王衰落 二、观春秋烽火展霸主风采 三、谈七雄兼并解战国风云 四、说天下大势悟分久必合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岳麓版七上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word教案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春秋的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 能力目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亡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重点、难点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策略和方法学科渗透语文(成语)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 板书春秋战国的纷争 . 强调;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霸(前770——前476) 分析: 1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 a政治上:号令诸侯 b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 2著名霸主: a齐桓公首先称霸(任用管仲为相) b晋文公称霸 c楚庄王称霸 d吴越称霸 c宋襄公和秦穆公 二战国七雄(前475年——前221年) 分析: 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1三家分晋(韩、赵、魏) 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3主要战役: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小结,强化训练: 1本课内容 2巩固练习1教师活动 2课前导学:学生预习,熟悉课文有关的成语: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朝秦暮楚等 3指导讨论 你认为那个成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补充课外知识管鲍之交和一箭之仇等 4提问:晋国争霸战争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分析) 5学生补充成语: 围魏救赵、增灶减灶

介绍: 孙膑与庞涓; 廉颇蔺相如; 赵括与白起。 6组织讨论 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历史发展的趋势又是怎样?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及补充成语 回忆: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前771---前770) 思考: 回答: 1课文中的成语 2齐桓公为什么先称霸 要点:归纳 a自然条件 b雄厚实力 c高明手段 3学生讲:成语故事 成濮之战,退避三舍 4想一想: 什么时件事魏国的原气大伤? 5可考虑表演“纸上谈兵”小话剧 6小结: 要求学生回答本课你学到那些知识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1、指导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对历史零散知识的整合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启发、讨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与老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综合实践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考察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按历史发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指出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导入。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或者大屏幕出示对联:(齐读) 由此导入:对联中有两个成语,同学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成语各讲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吗? 生答后指出“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其中春秋为公元前770年----476年,它是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相同而得名。战国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诸侯国连年战争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二、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先请学生快速跳读课本黑体字部分内容,然后每大组请一位同学根据这部分内容出一道简明扼要的题目,我们就用它作为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第二个目标。 目标一:春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霸主?他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 目标二:战国时的七雄指的是哪七国?这个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战例?) 然后由老师给出第三个目标:“比较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与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的不同点?并因此总结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让学生再详细地把全书看一遍,黑体字部分仔细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针对三个目标一边看一边把要点圈出来。允许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自己阅读或小组讨论。 四、师生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 1、请同学自己回答解决第一个目标。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历史地图

道德与法治教案公开课

第1课我更了解自己了 教学目标: 1.知识: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长处,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使自己的长处更长,短处更短。 2.情感: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挖掘发挥潜能,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3.能力:培养学生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会使自己长处更长的方法,使自己不断进步。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挖掘发挥潜能,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2.培养学生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会使自己长处更长的方法,使自己不断进步。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新学期的第一天,老师看见几位同学在一起聊天,可热闹

了,也加入了进去。原来他们正在为自己成为五年级学生而自豪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2.课件展示根据课文拍摄的小品。 老师解说:王路同学发言后,大家也纷纷回答起来。老师还要求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把自己的优点说具体些。第二天,华震宇同学就交来了一篇自我介绍。请同学读一读华震宇自我介绍的内容。 3.分析交流:王路和华震宇是不是挺不错的?能说一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吗? 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小结,教师帮助总结:看一个人是不是不错,除了学习成绩,我们还可以看品质、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等好多方面。 二、自我审视,学会欣赏 1.同学们一定也感到自己挺不错的吧!千万别错过那么好的机会,说说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挺不错呢。 2.以一小组作示范,请其中一名学生说说自己的优点,小组 讨论:怎样对待这些缺点? 小结: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正视缺点,不敢去克服它,只要敢走出第一

步,你将会更棒。 故事补充名人克服先天不足的感人故事。 2.学习第3部分:结合自身,不断完善自我 (1)听故事《与自己较量》 学生谈感受(学生自由读故事,并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小结: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假如轻率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产生自卑心是不能成功的。 (2)认识自我,挖掘潜力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变得更好的潜能,想一想,你在哪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更出色?(学生思考)你准备怎么做? 请大家拿出表格,在表格中写下自己想做得更好的方面,并在下面写下自己的方法,制定一个使自己变得更好的计划。 我相信自己能变得更好 班级姓名 大家完成得真快,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你的计划吗? 那么,你们都想在哪些方面使自己变得更好?并说说你的理由。

七年级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1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能力方面: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教法设计: 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 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二)、春秋五霸: 1、诸侯争霸的实质: 教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教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教案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教学设计思路】 1、指导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对历史零散知识的整合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启发、讨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与老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综合实践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考察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按历史发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指出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导入。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或者大屏幕出示对联:(齐读)

由此导入:对联中有两个成语,同学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成语各讲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吗 生答后指出“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其中春秋为公元前770年----476年,它是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相同而得名。战国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诸侯国连年战争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二、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先请学生快速跳读课本黑体字部分内容,然后每大组请一位同学根据这部分内容出一道简明扼要的题目,我们就用它作为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第二个目标。 目标一:春秋时期有哪些着名的霸主他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 目标二:战国时的七雄指的是哪七国这个时期有哪些着名的战例)然后由老师给出第三个目标:“比较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与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的不同点并因此总结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让学生再详细地把全书看一遍,黑体字部分仔细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针对三个目标一边看一边把要点圈出来。允许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自己阅读或小组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