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第11课《田园诗情》主备人:陈松梅分析

四年级(上)第11课《田园诗情》主备人:陈松梅分析
四年级(上)第11课《田园诗情》主备人:陈松梅分析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田园诗情读后感

田园诗情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田园诗情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我知道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我还知道荷兰有一条美丽的运河。荷兰那里有许多动物,还有许多花草树木,有美丽富饶的草原,那里盛产牛奶,晚上的荷兰很安静。 读完课文后,我心想:荷兰真美呀,可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包括我国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很糟糕,那里已看不见蓝天白云,溪水清流,我想,如果人们再乱砍乱伐、乱丢乱扔,再不好好保护环境,再不醒悟,那人类总有一天会毁在自己的手上,到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让我知道荷兰的美,荷兰的草原,荷兰的牛奶,也让我想更好的保护环境,让我们周围的环境都像荷兰那么美丽! 田园风光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但田园风光的四季也各有千秋,溪水潺潺的春天,声声蛙鸣的夏天,如诗如画的秋天,还有白雪茫茫的冬天。是它们描绘出田园风光的四季景色。 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几场春雨过后,在田原的空地上常会冒出一些又鲜又嫩的笋,用它们来煮汤,胜过四大美味,春天还是一个忙碌的节日,就像《乡村四月》中的一句话: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天气变化无常,常常是早上大晴天,而下午下大雨,因而草地上常会长出一些小蘑菇来,真是可爱!夏天还是一个富有生气的季节,在湖边时常会耳闻几声蛙鸣,如果不小心还会被吓到呢! 秋,是一个大雁南飞的季节,是一个凉爽的季节,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天还真是凉过了头,除此之外天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站在麦田里,仿佛进入了金色的海洋。 冬,是一个雪白的世界,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季节,孩子们一个个面红耳赤,还边追狍子边打雪仗,有的捉野鸡有的堆雪人,玩儿得不亦乐乎。 田园的四季风光真令人流连往返! 田园诗情读后感(二) 读完文章后,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荷兰的气息,是那么的原始、宁静、舒心。 这种自然的气息,是我所向往的,是所有生活在闹事,处理世事的人们所向往的。在品读文章时,我的眼前会出现一幅幅的清晰醉人的画面:“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圆柱,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乌德列支或兹伏勒。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乡下人家》说课稿

2 乡下人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乡下人家》。本次的说课我设计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一、说教材: 《乡下人家》编排在第一组,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乡下人家》文章语言质朴,采用白描和勾画的写法,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美画,读之,正如作者所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二、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指名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配乐朗诵,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本文的特点及本组的编排目的,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知识目标: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好句,培养语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情感目标:在读文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引导生随文章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

《田园诗情》课文读后感

《田园诗情》课文读后感 《田园诗情》课文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我知道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我还知道荷兰有一条美丽的运河。荷兰那里有许多动物,还有许多花草树木,有美丽富饶的草原,那里盛产牛奶,晚上的荷兰很安静。 读完课文后,我心想:荷兰真美呀,可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包括我国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很糟糕,那里已看不见蓝天白云,溪水清流,我想,如果人们再乱砍乱伐、乱丢乱扔,再不好好保护环境,再不醒悟,那人类总有一天会毁在自己的手上,到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让我知道荷兰的美,荷兰的草原,荷兰的牛奶,也让我想更好的保护环境,让我们周围的环境都像荷兰那么美丽! 田园风光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但田园风光的四季也各有千秋,溪水潺潺的春天,声声蛙鸣的夏天,如诗如画的秋天,还有白雪茫茫的冬天。是它们描绘出田园风光的四季景色。 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几场春雨过后,在田原的空地上常会冒出一些又鲜又嫩的笋,用它们来煮汤,胜过四大美味,春天还是一个忙碌的节日,就像《乡村四月》中的一句话: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天气变化无常,常常是早上大 晴天,而下午下大雨,因而草地上常会长出一些小蘑菇来,真是 可爱!夏天还是一个富有生气的季节,在湖边时常会耳闻几声蛙鸣,如果不小心还会被吓到呢! 秋,是一个大雁南飞的季节,是一个凉爽的季节,俗话说: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天还真是凉过了头,除此 之外天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站在麦田里,仿佛进入了金色的海洋。 冬,是一个雪白的世界,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季节,孩子们 一个个面红耳赤,还边追狍子边打雪仗,有的捉野鸡有的堆雪人,玩儿得不亦乐乎。 田园的四季风光真令人流连往返! 《田园诗情》课文读后感二 读完文章后,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荷兰的气息,是那么的原始、宁静、舒心。 这种自然的气息,是我所向往的,是所有生活在闹事,处理 世事的人们所向往的。在品读文章时,我的眼前会出现一幅幅的 清晰醉人的画面: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 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圆柱,鬃毛随风飞扬。除了 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乌德列 支或兹伏勒。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展示。 1.看拼音,写词语。 duò jiǎo() yán sù() cāng kù() 冰chá()儿tuì suō() dǎo yǔ() jìng dì() yè mù() jiān chí() mí màn() wéi kàng() gǎng wèi() yǔ zhòng xīn cháng() 2.照样子,写词语。 规规矩矩(AABB式) 徐徐下沉(AABC式) 3.按要求写句子。 (1)面对死亡的考验,谁能说他不是一名英雄!(改成陈述句) (2)人们一窝蜂涌了上去,你推我搡争着往外跑。(仿写比喻句) 二、开心阅读。 (一)课内阅读。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下沉。人们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犹如铁铸: 纹丝不动: 2.把省略号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3.读了短文之后,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点什么? (二)课外阅读。 冬泳 我是一个非常乐观开朗的人,无论什么困难都难不倒我,因此,我 很喜欢学习,直到有一次,我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 作为一名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的我,在期末考出了异常差的成绩,紧接着,老师批评我,家人责备我,同学们瞧不起我,我深受打击,开始 讨厌学习。 一天,寒冬,飘雪,我站在窗边,爸爸说带我出去散散心,我便同意了。车上,爸爸什么都没说,我也保持着沉默。过了一会儿,到了,是江边,我看了一会儿说:“挺漂亮的!”回头一看,爸爸竟换上了泳衣,直走 到江边,纵身一跃,水花四溅,我顿时惊呆了,这么冷的天,爸爸竟然 会来这儿游泳。我站在那儿待了一会儿,爸爸打了个手势要我也

乡下人家说课稿原稿讲课讲稿

《乡下人家》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该文是新课标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作者抓住乡下人家最普通的事物和场景,展现了恬静祥和的农家田园生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歌颂了乡下人家的勤劳淳朴、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二、说目标 根据四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语文课标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习生字新词,感知课文内容,在初步了解文章描写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结构,了解并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2、联系课文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所描绘的各处景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味、感悟语言文字的使用,描写用词的精当。背诵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语言文字描绘意境、表达情感。 3、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结合理解、感悟,提高学生朗读和理解能力。 4、领略文中所描绘的美景,发现家乡的美,自然的美,由衷地喜爱家乡,喜爱乡村生活。 基于以上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抓重点——拟人句来在品味文字,展开想象,发现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和迷人,体味乡里人家的和谐、自然美。 学生阅读没方法,面对一篇文章不知从何下手,针对这一实情,通过指导方法,引领学生尝试、使用方法来在课堂实践中提升能力。为此,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抓住重点词句,发现重点词句与文章主题联系的方法,体味作者如何用朴素的语言来描写乡村景象中独特的美。 三、说策略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直观的,他们对色彩和音画比较敏感,认识事物时,其形象思维要远远优于其它思维;元认知的特点又告诉我们,儿童对学习活动的自我观察与监控,只是针对学习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某一侧面或某一学科内容进行的。随着儿童在这些领域的成功及元认知知识和体验的增加,他们的自我观察、自我监控才不断从某一环节扩展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从局部到整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导学案Word版

11、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相关词语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 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学习重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学法提示: 1、课前充分自读课文,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达 到正确流利,能正确的识写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与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飞机 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图文对照,自己组织语言,说清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工作的原理,或者 课上向同学介绍在课下搜集的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学习准备: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通过正确的读课文3至5遍,我能独立的完成下列任务: ①、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②、我能抄写下列词语并能听写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 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③、下列形近字,我能注音组词。 骗()饿()绳()

蝙()蛾()蝇() 2、通过预习,我要 4、我把几点疑问批注在课文中。 【挑战自我】:我想仔细读课文圈点批注,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二)、学习探究 1、读文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①通过默读四、五、六自然段,我能填写下表。 ②读七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我能说一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 2、我要做好准备在小组中交流或表演。 3、这篇课文真有意思,我能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 “响尾蛇”导弹 响尾蛇是一种蛇的名字。然而,导弹怎么会和响尾蛇连在一起了呢? 这是因为,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个很特殊的本领: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准确无误地捕捉到小动物;用布蒙上它的双眼,响尾蛇照样能捕到食物。原来,在响尾蛇两只眼睛的前下方,各有一个漏斗状的小窝。这个小窝是一个极强的“热感受器”,科学家称它为“热眼”。这种“热眼”能看见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热的,看不见的光线,很多

四年级语文上第9-11课课外练习及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yùn shū mù sèsè sè jiàng luò 二、xiáng jiàng 三、残阳、江水、露珠、新月 四、1.苏轼写景对庐山景色的描绘 2.卢钺雪梅花白香 五、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3.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六、略 七、略

1.从语段中给下面的词语找出反义词。 爬山虎的脚像___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的脚长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说说爬山虎是如何爬的?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请你观察身边的植物,说说它们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操场枯萎叶柄瞧见 二、站着粘贴嫩绿洗漱瞧见焦急 三、牢固舒服观察 四、1.嫩绿嫩红灰色 2.红色的玫瑰花香味四溢。 五、爬山虎;爬山虎;小;大;嫩红;嫩绿 六、1.蜗牛的触角;蛟龙的爪子 2.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3.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七、略

《田园诗情》课文读后感学习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 《田园诗情》课文读后感 《田园诗情》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第10课。下面是风林网络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田园诗情》课文读后感,更多课文读后感请关注风林网络读后感栏目! 《田园诗情》课文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我知道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我还知道荷兰有一条美丽的运河。荷兰那里有许多动物,还有许多花草树木,有美丽富饶的草原,那里盛产牛奶,晚上的荷兰很安静。 读完课文后,我心想:荷兰真美呀,可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包括我国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很糟糕,那里已看不见蓝天白云,溪水清流,我想,如果人们再乱砍乱伐、乱丢乱扔,再不好好保护环境,再不醒悟,那人类总有一天会毁在自己的手上,到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让我知道荷兰的美,荷兰的草原,荷兰的牛奶,也让我想更好的保护环境,让我们周围的环境都像荷兰那么美丽! 田园风光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但田园风光的四季也各有千秋,溪水潺潺的春天,声声蛙鸣的夏天,如诗如画的秋天,还有白雪茫茫的冬天。是它们描绘出田园风光的四季景色。 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几场春雨过后,在田原的空地上常会冒出一些又鲜又嫩的笋,用它们来煮汤,胜过四大美味,春天还是一个忙碌的节日,就像《乡村四月》中的一句话: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天气变化无常,常常是早上大晴天,而下午下大雨,因而草地上常会长出一些小蘑菇来,真是可爱!夏天还是一个富有生气的季节,在湖边时常会耳闻几声蛙鸣,如果不小心还会被吓到呢! 秋,是一个大雁南飞的季节,是一个凉爽的季节,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天还真是凉过了头,除此之外天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站在麦田里,仿佛进入了金色的海洋。 冬,是一个雪白的世界,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季节,孩子们一个个面红耳赤,还边追狍子边打雪仗,有的捉野鸡有的堆雪人,玩儿得不亦乐乎。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白桦》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白桦》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白桦》课文原文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__________ 本诗作者是苏联的叶赛宁,译者顾蕴璞。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白桦》知识点

我会写: 桦:白桦黑桦红桦桦树 涂:涂色涂抹涂改涂鸦生灵涂炭 茸:茸毛鹿茸毛茸茸绿茸茸 绣:绣花绣字刺绣锦绣苏绣湘绣 潇:潇洒风雨潇潇 穗:花穗麦穗谷穗穗子高粱穗 朦:朦胧 胧:朦胧 寂:寂静寂寞寂寥沉寂寂然无声 霞:朝霞晚霞云霞彩霞霞光 抹:涂抹抹零抹杀抹黑抹眼泪 生字视频 形近字: 桦(桦树)哗(喧哗)涂(涂色)途(路途) 绣(绣花)秀(秀丽)潇(潇洒)萧(萧条) 胧(朦胧)拢(聚拢)抹(涂抹)沫(泡沫) 多音字: 佛:fú仿佛fó佛像 抹:mǒ抹杀mò转弯抹角mā抹布 近义词: 仿佛——好像朦胧——模糊 寂静——安静徜徉——徘徊 反义词: 洁白——乌黑朦胧——清晰 寂静——喧闹 理解词语: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流苏】装在车马、楼台、帐幕、锦旗等上面的穗状饰物。【齐绽】一同绽放。 【皑皑】形容霜、雪洁白。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写白桦的外在形象美。 第二部分(3~4):写白桦的内在气质美。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练习试题11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练习试题11 一、日积月累 1、看拼音写汉字(8) jǔ juékāng kǎi jǐn shèn fánɡài ( ) ( ) ( ) ( ) tiān fùxiū sèxuàn rǎn yòu huò ( ) ( ) ( ) ( ) 2、比一比,组词。(3) 剔()渲()眷() 惕()喧()誊()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2) 玫瑰(guì guī)运载(zǎi zài)脊(jíjǐ)背肆虐(nuènüè) 4、按要求写词语(8) (1)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 (2)隔着门缝吹喇叭------()。 (3)把湖里的水抽干了,来捉鱼。形容有的人做事只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 (4)照样子写词语:念念不忘、、、 5、积累运用。(10分) (1)我们周围有个别同学不太喜欢读书,你想用哪句读书名言来鼓励他们? (2)在吕岩的《牧童》中从“,。”一句中体会到

牧童悠闲自得的生活。 (3)小明虽然不是很聪明可是非常用功,总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你想用那句名言来夸夸他? 。 (4)我们的童年已经一去不回了,现在我们应该像《偶成》中说到的 “。” 那样珍惜时间,努力学习。(5)山洪、地震、泥石流、沙尘暴等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面对这样的灾难你想说些什么? 。 6、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3) (1)今天,我看了一场非常精彩好看的表演。(运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 改) (2)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缩写句 子: (3)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住呢?改为肯定 句: 二、快乐阅读。 (一)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排列成通顺的一段话,序号写在()里。(5) ()可一位老人平静的望着我,是那个清晨我唯一的听众。 ()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一天早晨,我走出家门来到树林里。 ()但我很沮丧,琴声似乎像锯木头的声音。 ()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小提琴。 (二)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田园诗情》详细教案

【教学过程】 一、激发引入、整体感知 1、昨天,我们一起去了欧洲西部的荷兰,观赏了那里的田园风光,现在还能不能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的田园风光呢? (让学生简要地说一说,并简要板书) 2、(指板书)去过荷兰的人都说这些田园风光很富有诗情画意,那这节课我们再来细细地,美美地欣赏品味荷兰的田园风光。 二、走进牧场,细细欣赏 (二)、品味,诗情在哪里 师:题目中“田园”一词,你们懂吗?“诗情”呢? 师:所以好多同学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只能读出课文的“田园” 里的东西,发现不了“诗情”。猜猜看,“诗情”是什么意思? 生自由谈理解。 师:你们说的有点接近。“诗情”,就是像诗歌一样的美好,充满美好的意境。有一词语叫“诗情画意”,像诗和画一样有着美好的意境。 (一)、读懂,读出意蕴来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生抢着读,读的字音正确。 师:(摇摇头)看似简单,其实没有读出真正的意思来。 一生又读。

2、课文读懂了吗?主要写了什么?谁再读第一段? 生:(若有所悟)荷兰是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有意思强调了“牧场”一词) 师: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因为课文主要写的是牧场,所以强调“牧场”一词。 3、这段话可不可以这样说“荷兰是牧场之国,水之国,也是花之国。 生:不可以,那就变成是主要写荷兰的花了。 师小结:对!你们看,同样是这几个内容,最想说什么,就是需要强调的,就需要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第二自然段 1、现在请你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主要写了什么? 2、你能读出“诗情”来吗?说一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诗情”。 生: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3、你见过郁金香吗?什么样? 生: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叶子很绿。 4、而且大片大片的,看上去有什么感受?(太美了)谁再读一读? 5、渲染:“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绸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郁金香和绿色的大草原在一起,那该是什么景象啊!还有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练习

11 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 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本课的词语。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尝试运用] 一、辨字组词。 蝙()捕()避()荧() 遍()哺()僻()萤() 二、同音字填空。 bì墙()()业()须逃() fú()晓埋()蝙()()号 三、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系()塞() ()() [巩固运用] 一、用上关联词,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蝙蝠夜里飞行,不靠眼睛。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的相互配合。 2.蝙蝠飞。蝙蝠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3.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二、选词填空。 灵巧机灵灵敏 1.狗的嗅觉很()。 2.妈妈用()的双手为全家人织了很多鞋垫子。 3.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的小燕子。 三、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至少扩两处) 1.飞机飞行。 2.夜空出现亮点。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1.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并用它说一句话。 2.从文中哪些句子能体会出蝙蝠飞行本领的高超用“”画出来。 五、读短文,完成练习。 白鳍豚 白鳍豚属于一种古老的鲸类,已存在有2500万年,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数量极为稀少,濒临绝迹。由于数量奇少,白鳍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又因为白鳍豚的外形漂亮,被誉为“长江女神”。从某种程度说,白鳍豚比大熊猫还要珍贵。 白鳍豚由于长期生活在浑浊的江水里,眼睛小得像两粒绿豆,耳孔小得像针孔似的。但是,它有像蝙蝠那样能独特发声和接收回声的器官。它发出去的声波是超声波,超声波遇到物体会被反射,当它接收到反射波就能够很准确地辨认出周围的东西,白鳍豚确实可称作“活雷达”。 1.判断,是比喻句的打上“√”。 A.白鳍豚的眼睛小得像两粒绿豆。() B.它有像蝙蝠那样能独特发声和接收回声的器官。() C.白鳍豚确实可称作“活雷达”。() 2.短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在写, 第二自然段主要在写。 3.短文的第一自然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4.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拓展运用] 人们从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了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下面的发明和哪些动物的特点有关,请连线。 潜艇蜻蜓船桨萤火虫 锯子青蛙迷彩服苍耳 直升机草叶人工冷光鱼鳍 电子蛙眼鱼类尼龙搭扣变色龙

小学语文课件:《田园诗情》

小学语文课件:《田园诗情》 【导语】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课件,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上课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语文课件:《田园诗情》,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学习有所帮助。小学语文课件篇一:《田园诗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一些优美词语和句子。 2、边读边想象画面,凭借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激发学生赞美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感受“真正的荷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漂洋过海,再次去享有“欧洲花园”美称的荷兰看看,去欣赏那里的田园风光,去感受那儿的(指读课题)——田园诗情。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荷兰,知道荷兰是——花之国,水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引读并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同时我们通过读书交流,知道课文向我们展示了5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图,分别是(根据生回答点出课件):奶牛图骏马图家畜图傍晚图夜晚图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这五幅田园风光图,感受这真正的荷兰!(板书:真正的荷兰) 二、品味荷兰 (一)指导奶牛图 1、荷兰作为牧场之国,代表性的,就是那草原上的奶牛。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课文那一小节描写了荷兰的奶牛?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段话,边听边在脑海中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师配乐朗读) 不着急,自己再默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想一想。(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1:(仿佛看到了碧绿的草原) 点出: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 请你读读这句话 “丝绒”是什么知道吗?(它是一种以蚕丝和人造丝为原料做成的丝织品,摸上去十分柔软、舒适)(出示草原图片)想象一下,躺在这如丝绒般的草原上,仰望着蓝天白云,你会有什么感受?先让学生交流让指导: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出示“极目远眺”,能换个词吗?(放眼远眺、放眼远望) 指名读(看得真远呀)齐读 远远望去,碧绿的草原、黑白两色的奶牛,构成了一幅色彩和谐的美丽图画,紧紧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一起读好这句话。 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预设2:(仿佛看到了正在吃草的牛群) 点出(1):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指名读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蝙蝠和雷达生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蝙蝠和雷达生字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蝙蝠和雷达》生字 1【蝙】 读音:biān 巧记:把“虫”子挤“扁”。 字义:[蝙蝠]哺乳动物,头和身体像老鼠,前后肢都有薄膜和身体连着,夜间在空中飞,捕食蚊、蛾等 组词:蝙蝠 造字:形声法 造句:一只蝙蝠在夜空中飞行。 笔顺:左窄右宽。“”内部的两竖左短右长。 字歌:虫来蝙蝠飞可用丝线编行骗露马脚为人莫心偏2【蝠】 读音:fú 巧记:“一”“口”“田”里闹“虫”灾。 字义:[蝙蝠]哺乳动物,头和身体像老鼠,前后肢都有薄膜和身体连着,夜间在空中飞,捕食蚊、蛾等 组词:蝙蝠 造字:形声法 造句:蝙蝠的视力很弱。

笔顺:右部上横短,“口”小,“田”扁宽。 页 1 第 字歌:虫到是蝙蝠示到是享福宝盖来是富巾来挂条幅3【捕】 读音:bǔ 巧记:拍手(扌)迎诗圣(杜“甫”)。 字义:捉,逮 组词:追捕捕捉捕获捕食捕猎捕捞捕杀捕房 造字:形声法 造句:公安人员正在全力追捕犯罪嫌疑人。 笔顺:左窄右宽。右部竖起笔稍高于左部。 字歌:张口待哺乳开车需辅助伸手捕害虫重金开店铺(pù) 4【蛾】 读音:é 巧记:“我”家养了一条“虫”,夜间到处飞。 字义:昆虫,略像蝴蝶。静止时,翅左右平放 组词:蛾子飞蛾菜蛾枯叶蛾 造字:形声法 造句:蛾子是害虫,我们要消灭它们。 笔顺:左窄右宽。“我”竖钩挺拔流畅,斜钩伸展。 字歌:有虫成飞蛾鸟来是天鹅山高真巍峨月宫住嫦娥

页 2 第 5【蚊】 读音:wén 巧记:有“文”化的小昆“虫”。 字义:昆虫,幼虫叫孑孓,生活在水里。成虫身体细长,雄的吸植物汁液,雌的吸人畜的血 组词:蚊子蚊虫蚊蝇蚊香蚊帐 造字:形声法 造句:夏日里蚊子特别多。 笔顺:“虫”形体短,“口”上宽下窄;“文”撇捺伸展。字歌:祭祖拜土坟丝线织花纹汶川大地震叮咬是虫蚊6【避】 读音:bì 巧记:既然璧玉已失!(辟),不如一走(辶)了之。 字义:①躲,设法躲开②防止 组词:①避雨避让避风港避而不谈②避免 造字:形声法 造句:雷雨天不要到大树下避雨。 笔顺:“辟”写时稍窄;“辶”捺要长而平,托住“辟”。字歌:美玉和氏璧接过伸手臂取土砌墙壁急走忙躲页3 第 避

【精品】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末试卷3 人教新课标(2014秋)(含答案)

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用心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用9578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2.(2分)(a+b)+c=a+(b+c)表示的运算定律是;乘法的交换律用字母写出来是,乘法的分配律用字母写出来是. 3.(2分)3960÷18,可以把除数看成试商比较简便,商是位数. 4.(3分),要使商是两位数,□内最小可填;要使商是一位数,□内最大可填. 5.(2分)如图,淘气从家向(走米)到少年宫,再向(走米)到学 校. 6.(2分)如图所示,已知∠1=55°,∠2=,∠3=. 7.(1分)某地最高气温是零上5℃,记作+5℃;最低气温是零下2℃,记作℃,从温度计上看这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 8.(2分)小明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小红坐在第5列第6行,可以用数对(,)表示,小军的位置是(2,1),他在第列第行.9.(2分)如图的梯形中,线段AD和线段互相垂直;线段AD和线段互相平行. 10.(2分)转动如图的转盘,指针落在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落在色区域的可

能性最小. 二、准确判一判。(对的打“√”,错误的打“×”)(6分) 11.(1分)我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这里的960万是一个近似数.(判断对错) 12.(1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二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判断对错)13.(1分)600÷70=60÷7=8…4.. 14.(1分)不管用10倍或3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结果还是30°的角.(判断对错) 15.(1分)用三角板或量角器都能测量角的大小.(判断对错) 16.(1分)数对(5,x)和数对(x,5)表示的是同一位置.(判断对错) 三、精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7.(1分)甲÷乙=100,那么(甲÷5)÷乙=() A.20B.100C.500 18.(1分)两个数相加的和是226,如果其中一个加数增加10,另一个加数减少20,和是() A.196B.216C.236D.256 19.(1分)两个数相除商为15,同时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5,商为()A.75B.30C.15D.60 20.(1分)宝贵的课间10分钟.你知道分针从你下课到上课,旋转了()度.A.6B.10C.30D.60 21.(1分)如图,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可能摸到白球B.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C.一定摸到黑球D.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

田园诗情(第一课时)教案

《田园诗情》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词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学习课文2至5自然段,通过语言文字欣赏荷兰安闲自得、美丽和谐的牧场风情。 4.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通过仔细观察及合理想象,描写一组奶牛栖息图。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荷兰牧场动物安闲自得的生活和美丽和谐的自然风光,读出文字表达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通过仔细观察及合理想象,描写一组奶牛栖息图。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揭示课题。 1.欣赏图片,初步领略荷兰风光。 介绍语:(配乐播放一组荷兰风光图片)这里是郁金香的王国,这里是风车的故乡,这里有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运河,这里绿草如茵,在广袤的草原上,栖息着成群的牛羊,飞奔着壮硕的骏马,这里的一切美得像一首诗,美得像一幅画,这里就是——荷兰。 2.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荷兰这个美丽的国家吗?(介绍荷兰的地理位置: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出示课文第一段:“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3.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景散文,作者是捷克作家卡尔·恰彼克,在他描绘了荷兰的田园风光之后,写下了这样一句结尾——“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今天我们就跟随这位捷克作家诗一般的语言文字,走进荷兰,领略“真正的荷兰”,领略荷兰浓浓的“田园诗情”。(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配乐范读课文,听完后请你用一句话谈谈第一次走进荷兰的感受。 2.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提示:用读诗歌的语速来读课文,就能读出意境来。) 3.检查字词读音。 多音字:满载牛圈吆喝 (1 什么时候读第四声?表示装东西的时候就读成第四声。 2 “圈”表示动物生活的地方。牛生活的地方叫——牛圈;羊生活的地方叫——羊圈。 3 轻声读得真好。) 前鼻音:舒缓平稳辽阔无垠(垠:界限,边际。能帮它找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后鼻音:自由驰骋牲畜(驰骋:骑马飞奔。) 读好这几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词语:骠悍强壮腿粗如桩绿意盎然悠然自得 (“骠悍强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形容马儿体魄强壮,跑得很快。所以这个字是“票”加“马”字旁。你能给“骠”换个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吗?(飘、漂、瞟、瓢、膘)“票”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后大部分还是读piào,偏旁跟这个字的意思有关 然:……的样子。这两个词写的是什么样子呢?本文指荷兰的村野乡间到处充满了绿色,洋溢着绿的气息。绵羊悠闲的样子) 读好这几个悄然无声的词语:严肃沉默一片寂静归于平静默默无言 下面我们把这两组词放在一起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4.诗往往离不开画,正所谓诗情画意,诗画一家。默读课文2-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读着文字,你们眼前仿佛呈现出了哪几幅画面? 奶牛图骏马图家畜图夜色图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11课《白桦》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11 白桦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绣.花(xiù)潇.洒(xiāo) B.绽.放(dìnɡ)白桦.(huà) C.金晖.(huī)徜.徉(chánɡ) 二、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白桦毛茸茸潇洒B.花穗朦胧寂静 C.朝霞涂色绣花D.抹黑金辉绽开 三、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B.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C.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 D.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四、对下列这节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A.这节诗是说,朝霞让白桦树显得更美,尤其是当树干上有了朝霞的光彩的时候。 B.这节诗中的“徜徉”“姗姗来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既让人感受到朝霞的动态美,又写出了白桦仿佛在等待朝霞来临的感觉。 C.这节诗中的“又”说明白桦原本就洁白光亮,如今更加容光焕发。 D.这节诗中的“抹”照应了第一节中的“涂”它们带给我们的感觉完全一样。 五、句子训练营。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①从“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与白桦之间 _的关系。 ②诗句中“”一词写出雪中白桦的颜色美,“”字把树当作人来写,把白桦落满雪花的样子写活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诗句中的白桦,最恰当的是()。 A.高洁 B.高傲 C.孤独 D.挺拔

2.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玉立”含义。(2)诗中的“玉立”写出了,“晶亮的雪花”写出了 _,表现了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3)“朦胧”“玉立”“晶亮”,表现白桦之美。 (4)这一小节总写白桦的气质美。() A.静态 B.动态 C.静中有动 六、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这两节诗主要突出了什么?() A.白桦的外在形象。B.白桦的内在气质。 2.第二小节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3.“”这个词语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这个词语突出了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了白桦的秀美。 4.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前一小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B.后一小节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衬托出白桦的秀美。 C.“寂静”用“朦胧”来修饰,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 D.“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表现朝霞比白桦更美的特点。 5.这两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乡下人家》名师教案

《乡下人家》名师教案 《乡下人家》名师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下人家》名师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乡下人家》名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交流、再次朗读来理解乡下人家各组景色的特点,积累优美的语言,感受田园诗情,产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重点: 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乐情景体验导入音 【多媒体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拍掌。听过这首歌吧,这首歌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今天我们就踏上乡间小路,哼着乡间小曲,嗅着乡间花香,开始我们的乡间之旅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轻声读课文,长句子和生字一定要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另外,读的时候还要试着边读边想象画面。开始吧!(生读课文) 2、孩子们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可以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吗? (快活美好诗情画意独特迷人别有风趣) 3、作者的感受怎样你能找到么?一起读读这些句子吧。(生读) 三、品读语言感受美景 1、那我们沿着乡间小路去寻找你所喜欢的独特、迷人的风景吧。(先组内交流) 【多媒体出示:阅读1~6自然段。建议:①默读,想象你看到了那几处乡村风景。②自由轻声读,想象你最感兴趣的那一处乡村风景,把能表现这一处风景独特、迷人的语句勾画下来。】

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试题-第十一课 变废为宝有妙招 一课一练(含答案)人教新版

第十一课变废为宝有妙招 学习目标:了解垃圾暴增的现状及危害,懂得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能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知道垃圾的危害,懂得垃圾中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回收和再利用。 学习难点:懂得垃圾的分类及其意义,学会垃圾分类,发挥自己的创意使垃圾变废为宝。 知识窗: 分类收集集中收运积分激励 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采取“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及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的分类模式(简称“4+2”)。 采取了几种有效的分类投放模式,值得推广。一是全分类屋模式:适合物业小区或开放式小区。居民到全分类屋自行投放,小区内不再摆放垃圾桶,环境更加整洁。二是分类暂存点+分类桶模式:适合开放式小区或物业小区。在楼栋间合理摆放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两分类桶,在小区里合理放置有害垃圾及及可回收垃圾桶,或大件垃圾、装修垃圾一起到分类暂存点投放,集中进行收运。三是分类暂存点+分类箱模式:适合机关单位、学校等区域。在楼栋间合理摆放四分类箱,将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投放到暂存点,集中进行收运。 为了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为居民家庭建立“绿色账户”,根据投放的准确率、次数等给与一定积分奖励,可兑换相应奖品。 垃圾分类手册

厨余垃圾:剩余饭菜果皮菜梗菜叶动物骨骼鸡蛋壳 动物内脏米面残余动植物油过期食品零食类等 可回收物:玻璃金属纸张塑料纸盒纸壳子织物类 纸杯塑料桶纸质提袋旧家电 有害垃圾:温度计过期药品废电池杀虫剂废油漆桶废旧扥管硒鼓墨盒荧光灯过期药品染发剂 其他垃圾:污染纸制品陶瓷品一次性餐具宠物粪便 砧板烟蒂坚果壳保鲜膜一次性口罩海鲜贝壳 大件垃圾:废旧床架椅子木门桌子沙发衣柜 装修垃圾:碎石碎砖瓷砖木料装修废料混凝土 我能行: 一、填空题 1.生活垃圾、()垃圾、()垃圾、()垃圾正在挤占我们宝贵的生存空间。 2、目前,生活垃圾分为()、()、()、()四种。 二、判断: 1、东东认为各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真方便。() 2、深圳市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率先从学校开始,从娃娃抓起。() 3、要想对垃圾再利用,必须进行垃圾分类。() 4、垃圾分类并不难,关键在于提高每个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5、垃圾分类可以减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乡下人家》优质教案

2.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咱们都是农村乡下的孩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香味;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去看看作家陈醉云先生笔下的《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的风光呢?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生词。注意容易读错的字和多音字。

(2)指名部分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 4.找一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聚焦文眼 1.课文围绕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描写了哪些乡村风景,哪些画面? 2.抽读第二自然段后半段,指导学生概括描写的场景:雨后春笋(板书)(强调学生记笔记) 3.按照以上方法采用多种方式逐段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乡下人家的优美情景),思考:你看到什么画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给画面取名 指导读课文,概括。相机板书: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鸡鸭觅食院落晩餐月夜睡梦 4.读小诗:把几幅画面描写的景物编成一首小诗(课件),读小诗,想画面。 长藤绿叶瓜架, 春雨竹笋鲜花。 群鸡悠闲自在, 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 秋虫伴人入眠, 最美乡下人家。 5.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出示:乡下人家特点的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