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南省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

2020届河南省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
2020届河南省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

2020届河南省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网络文学日渐繁荣,彰显时代风采、洋溢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持续深耕,日益向着精细化、多方位、纵深化方向发展,极大丰富了当代大众文学。

网络文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切渊源,自其发轫,一些作品就是模仿文学经典而作,一些作者也是在文学经典指引下一步步走进网络文学园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众多典范之作既是文学创作技巧的取法宝库,也是作家灵感的不竭源泉。综观中国文学史,对经典作品的深度揣摩是成功创作的宝贵经验之一,如陆机等人的“拟古”作品就被《文选》列为经典。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作品,是网络文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连青漪的《狼毫小笔》,模仿唐诗宋词情韵兼备,描绘名胜古迹形神俱足,演绎历史传说袭故弥新,广受读者喜爱。这类清新雅丽、古意悠悠的作品,大都直接受益于经典的熏陶或名作的浸染。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境,也是网络文学的典型创作模式。当红的网络文学作品,往往营造一种古雅、精致的意境,表现出对民族审美传统的追慕和认同。如《琅琊榜》《鹤唳华亭》等作品,从网络小说文本到影视改编都表现突出,其成功固然各有原因,但有一点大致相同,那就是原作者对《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宋诗词中经典意境的巧妙借用和转化,让雅好此道的读者爱不释手。此外,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则着力发掘中国传统哲学、传统神话的现代价值,以全新网络文学形态进行演绎创新。本着古为今用的思路,一大批网络作家逐步建构出较有规模、较成系统的创作谱系。

网络文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方面优势,比如网络时代,在数据库帮助下,作家能够更快更便捷地调用旧体诗词、典章制度、文史资料等资源。除此之外,网络文学自身题材和类型的丰富,也使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掘更为全面。许多网络作家想方设法吸收传统文学创作经验,希望能更具中国风格地表现当下中国人的处世方式、生活理念和美学追求,更充分地展现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更深刻地容纳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可以说,网络文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已经从写作技巧和语言修辞等相对表浅的层面,朝着文化内涵和精神内里更为纵深地开掘。例如,在众多网络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得以更充分、更精彩、更接近青年读者阅读心理的阐发与呈现。另外,网络文学庞大的作家队伍和海量的读者群体可谓史无前例,作品数量之巨更是难以估算,这使其在传播上具有巨大优势,更有利于传承

试卷第1页,总11页

普通高考(天津卷)适应性测试数学试题

2020年普通高考(天津卷)适应性测试 数学 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I 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P AB P A P B = 棱柱的体积公式V Sh =,其中S 表示棱柱的底面面积,h 表示棱柱的高 棱锥的体积公式1 3 V Sh =,其中S 表示棱锥的底面面积h 表示棱锥的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2,1,0,1,2}U =--,集合{2,0,1,2}=-A ,{1,0,1}B =-,则U A C B =I ( ) A. {0,1} B. {2,2}- C. {2,1}-- D. {2,0,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利用补集的定义求出U C B ,再利用交集的定义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全集{2,1,0,1,2}U =--, {1,0,1}B =-,

所以{2,2}U C B =-, 又因 集合{2,0,1,2}=-A , 所以U A C B =I {2,2}-. 故选:B. 【点睛】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元素,看元素应满足的属性.研究两集合的关系时,关键是将两集合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本题实质求满足属于集合A 且不属于集合B 的元素的集合. 2.设a R ∈,则“2a ≥”是“2320-+≥a a ”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化简2320-+≥a a ,再由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可得结果. 【详解】“2320-+≥a a ”等价于 “1a ≤或2a ≥”, “2a ≥”能推出“1a ≤或2a ≥”,而“1a ≤或2a ≥”不能推出“2a ≥”, 所以“2a ≥”是“2320-+≥a a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应注意:首先弄清条件p 和结论q 分别是什么,然后直接依据定义、定理、性质尝试,p q q p ??.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的命题,除借助集合思想化抽象为直观外,还可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它的等价命题;对于范围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包含关系来处理. 3.函数2 =x x y e 的图象大致是( )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语文】2009年高考试题天津卷2009年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揩.(kāi)油痉.(jīng)挛笑靥.(ya) 物阜.(fù)民安 B.泥.(ní)古诤.(zhang)友蹊.(qī)跷羽扇纶.(guān)巾 C.滂.(pāng)沱摈.(bìng)弃聒.(guō)噪悄.(qiǎo)然无声 D.洞穴.(xu?) 糟粕.(p?) 酝酿.(niàng) 心广体胖.(p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 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 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 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 4.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B.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所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实施基于居民健康的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促进全社会的参与,统筹优先配置社会资源,而且可以协调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只见的责任与发展目标,还可以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从分体现了与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互补性。 基于个人健康——健康社会——健康城市——健康国家的理念,建立由“个人健康”发展到“健康国家”的战略思想,这不仅构建了新的社会健康价值理念,而且立足于国家层面,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也使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传统模式得以创新。 基于居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是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这一战略是一个跨部门、与各项社会政策相关的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将健康决定因素与其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战略。它不仅建立了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体系,而且具有比较准确可信的实证数据支持,并有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与监督指标体系,这样不仅能够随时了解战略的实际进程,也能够不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 每个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结合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特点,以及居民健康状况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其战略,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各国的“健康国家”战略计划均为分阶段,逐步提升的发展进程,一般以10年为一个阶段。 “健康国家”战略是一个具有坚实科学背景的发展战略,它是基于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卫生经济与卫生政策的学科,针对居民健康问题进行广泛研究,对居民健康发展高度关注的发展战略,也是不同政府部门和不同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合作实施的高层次社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以其充分的协调潜力而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

2020届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0届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在复平面内,复数(2)i i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A .(1,2) B .(2,1) C .(1,2)- D .(2,1)- 【答案】C 【解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即可得出. 【详解】 解:复数i (2+i )=2i ﹣1对应的点的坐标为(﹣1,2),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已知集合{} 2A x x =<,{}1,0,1,2,3B =-,则A B =I ( ) A .{}0,1 B .{}0,1,2 C .{}1,0,1- D .{}1,0,1,2- 【答案】C 【解析】根据交集的定义可求得集合A B I . 【详解】 {}2A x x =

对于A 选项,函数y = ()0,∞+上为增函数; 对于B 选项,函数2 1y x =-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 对于C 选项,函数12x y ??= ??? 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 对于D 选项,函数2log y x =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性的判断,熟悉一些常见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是判断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4.函数()f x = ) A .{2x x ≤或}3x ≥ B .{ 3x x ≤-或}2x ≥- C .{}23x x ≤≤ D .{} 32x x -≤≤- 【答案】A 【解析】根据偶次根式被开方数非负可得出关于x 的不等式,即可解得函数()y f x =的定义域. 【详解】 由题意可得2560x x -+≥,解得2x ≤或3x ≥. 因此,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 2x x ≤或}3x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具体函数定义域的求解,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5.圆心为()2,1且和x 轴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A .()()2 2 211x y -+-= B .()()22 211x y +++= C .()()22 215x y -+-= D .()()2 2 215x y +++= 【答案】A 【解析】求出所求圆的半径,可得出所求圆的标准方程. 【详解】 圆心为()2,1且和x 轴相切的圆的半径为1,因此,所求圆的方程为()()2 2 211x y -+-=.

2017全国高考语文病句题汇总

2017全国高考语文病句题汇总 1.(新课标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作为古希腊哲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广泛载人中国文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答案】D 【试题解析】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相搭配。B项语序不当,应把“希望该过程中”放到“不仅”之前;“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交换;C项句式杂糅,“但就其……方面”句式杂糅,应改为“但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方面……”或“但就其……来说”。 2.(新课标卷II)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答案】C 【解析】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A句成分残缺。B句偷换主语。D句句是杂糅。 3.(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答案]C. [解析]A项,否定不当,“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一句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的人或单位”。 4.(重庆卷)下边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 ①现在的重庆夜景,随着光彩工程的实施,现代技的运用,更加璀璨夺目,已进人世界四大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 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眷顾伺.候(cì)怯.生生(què)不揣.冒昧(chuǎi) B.糅合愠.色(yùn)闹别.扭(biè)闭目塞.听(sè) C.遴选舛.误(chuǎn)煞.风景(shā)飞扬跋扈.(hù) D.做梗咋.舌(zé)处.方药(chǔ)唧唧喳.喳(chā)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卷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 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 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 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 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 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 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

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 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 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也是在这个意义 上,欧洲开启 ..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 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 ..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 ..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 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 ....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字形题汇编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字形题汇编新高考新题目 2009-06-13 2209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字形 (2009年湖北卷)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 B.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置腹. C.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 D.张灯结彩休威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 答案C (2009年天津卷)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答案B (2009年重庆卷)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愧疚必须品防微杜渐额手称庆 B、搜寻吊胃口炙手可热按捺不住

C、剽悍金刚钻始作俑者不明就理 D、撮合板着脸破涕为笑奉为圭臬 答案C (2009年安徽卷)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术讷寡言不黯世事。 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们激情飞扬。 答案D (2009年浙江卷)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片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兴趣。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潮迭起的电视连续剧。 答案C (2009年四川卷)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2020北京市高考数学适应性测试卷含答案

数学 第 1 页(共 6 页) 2020年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 数 学 本试卷共6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1)在复平面内,复数i (i +2)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A )(1,2) (B )(1,2)? (C )(2,1) (D )(2,1)? (2)已知集合{2}A x x =<,{1,0,1,2,3}B =?,则A B = (A ){0,1} (B ){0,1,2} (C ){1,0,1}? (D ){1,0,1,2}? (3)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的是 (A )y = (B )21y x =? (C )1 ()2 x y = (D )2log y x = (4 )函数()f x = (A ){|2x x ≤或3}x ≥ (B ){|3x x ?≤或2}x ?≥ (C ){|23}x x ≤≤ (D ){|32}x x ??≤≤ (5)圆心为(2,1)且和x 轴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A )22(2)(1)1x y ?+?= (B )22(2)(1)1x y +++= (C )22(2)(1)5x y ?+?= (D )22(2)(1)5x y +++= (6)要得到函数π sin(2)3 y x =?的图象,只需要将函数sin 2y x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π3个单位 (B )向左平移π 6个单位 (C )向右平移π3 个单位 (D )向右平移π 6个单位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 语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 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 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 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 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 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 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 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 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 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 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 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

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试题(及解析)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庇护(bì)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 【答案】DA.菁华(jīng);B.吐蕃(bō);C.梵文(fàn)。【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答案】B A.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与语境义相符合。 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使用对象错误。(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 C.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与语境义相符合。(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宏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用法示例鲁迅《彷徨?高老夫子》:“但高老夫子却不很能发表什么~。”) D.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语文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09年全国卷Ⅰ)(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①②姜夔次石湖书扇韵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自石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湖居士。:字尧章,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1155②姜夔(—1221 )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1 答: 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人”(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浮萍、村庄、绿岸、)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答案:(1 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2)( “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 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度相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 “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09(年全国卷Ⅱ)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2(][注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严武(726-765 [注] )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二年(764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1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4答案:(1)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5(2)第四局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情怀。心。年北京卷)09(分)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12. (又题阻风三峰下)西江月黄陵庙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岳阳楼上。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③准拟:准定。②波神:水神。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数学解析2020年北京市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2020年高考不再分文理,数学学科的难度将会发生哪些变化?2020年北京高考适应性测试数学试题到底释放哪些信号? 2020年是首次没有考试说明的高考,因此此次适应性测试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我们可通过适应性测试试题来把握今年新高考的变化动向。今年高考适应性测试的数学学科,在试题题量、分值、考查内容、题型和难度等5个方面都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 据介绍,相比往年的高考题,这次测试数学试题的总题量从原来20道题(包括8道选择、6道填空、6道解答题)变为21道题(包括10道选择、5道填空、6道解答题)。除了解答题,选择题增加2题,填空题减少1题。 题目数量的变化,相应导致分值有所变化。原来的分值分布,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8道,客观题总分是40分。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6道,总分30分。现在的分值分布,选择题变为10道题,总分值不变,也就意味着,每道选择题的分值变为4分。填空题每道题的分值不变,但由于题目数量少了1题,因此总分值少了5分,由原来的30分降至现在的25分。 “最大的变化,体现在解答题上。从题量上看没有变化,依旧是6道题,但总分值从原来的80分改为现在的85分,这意味着解答题每道题的分值相应上升。”郭丽梅老师表示,总体来看,此次适应性考试分值如下:选择每题4分,填空每题5分,解答题包括两种分值:一种为每题14分,共计5题;另一种为每题15分,共计1题。 今年高考第一次文理不分科,从主干知识的考查上。相对于之前的理科生来说,考查内容有所减少,对于文科生来说,考查内容有所增加,不过也有同理科一样减少的部分。文科增加部分,如原来理科要求学的分布列、期望等内容,文科之前是不学的,但现在对该部分考查内容有所要求,因此就增加。不过,这对于复读考生会有这种“理少文多”的感觉,而应届考生学的都是高考的考察内容。 据介绍,这次数学测试出现的新题型,并非是第一次出现,结合最近几年会考及此次适应性考试可以发现,考试中会出现开放式设问、创新式的题目,并把这类题目放在中档题中,也就是解答题的前几道。同时解答题的顺序和过去不完全一样,比如此次适应性考试第一道解答题,以往大多数是三角函数,偶尔会出数列,但是这次第一道题就是立体几何,难度有所下降,设问的数量也少了。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成语题(有详解)(最新整理)

2009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成语题(有详解) 全国卷Ⅰ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 事化了吧。 B.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 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 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 明日黄花。 【答案】B 【答案解析】A.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与语境义相符合。 B.春秋鼎盛: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 等,使用对象错误。(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 加焉。”)C.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与语境义相符合。(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宏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用法示例鲁迅《彷徨·高老夫子》:“但高老夫子却不很能发表什么~。”) D.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 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全国卷I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 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 50%。 B.对手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 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 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 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答案】D 【解析】D、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出自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句中意思说电视剧加入太多现代元素,可用“洋腔怪调”。A、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出自《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B、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出自宋苏轼 《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C、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 强盛,声势浩大。出自《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

高考适应性测试(一)——数学(理)

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x |x ≥0},B ={x |y =lg (x 2-x )},则A ∩B = A .[0,+∞) B .(1,+∞) C .{0}∪[1,+∞) D .(-∞,0]∪(1,+∞) 2.已知复数()211z i =-(i 为虚数单位),则|z |= A .14 B .12 C .22 D .2 i 3.2019年,河南省郑州市的房价依旧是郑州市民关心的话题.总体来说,二手房房价有所 下降;相比二手房而言,新房市场依然强劲,价格持续升高.已知销售人员主要靠售房提成领取工资.现统计郑州市某新房销售人员一年的工资情况的结果如图所示,若近几年来该销售人员每年的工资总体情况基本稳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月工资增长率最高的为8月份 B .该销售人员一年有6个月的工资超过4000元 C .由此图可以估计,该销售人员2020年6,7,8月的平均工资将会超过5000元

D .该销售人员这一年中的最低月工资为1900元 4.已知()5 23450123451x a a x a x a x a x a x +=+++++,则a 2+a 4的值为 A .7 B .8 C .15 D .16 5.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a >0,b >0)的一个焦点为F ,过F 作x 轴的垂线分别交双曲线的两渐近线于A ,B 两点,若△AOB 的面积为2b 2,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A .2 B .3 C .223 D .233 6.九连环是我国古代至今广为流传的一种益智游戏,它由九个铁丝圆环相连成串,按一定 规则移动圆环的次数,决定解开圆环的个数.在某种玩法中,用n a 表示解下n (n ≤9,n N *∈)个圆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数列{n a }满足1a =1,且 112122n n n a n a a n ?????---,为偶数,=+,为奇数, 则解下5个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为 A .7 B .10 C .16 D .22 7.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 可得出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6 B .846+ C .426+ D .46+ 8.已知函数sin 3y x πω? ? ???=+(ω>0)在区间(-6π,3 π)上单调递增,则ω的取值范围是 A (0,12] B .[12,1] C .(13,23] D .[23 ,2] 9.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AD =2,∠DAB =60°,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 点M 是线段BC 上一点,则OM u u u u r ·CM u u u u r 的最小值为 A .- 916 B .916 C .-12 D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