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详解

合集下载

景观植物配置

景观植物配置

一.填空1.园林树木依照观赏特性分为:观形植物,取色植物,观花植物,闻香植物,听声植物,观果植物,生姿植物,反光植物落叶植物从休眠转入生长的标志是: 萌芽2.园林植物根据大小特性分为哪六类:乔木,灌木,藤本,竹类,花卉,草坪3.南京地区行道树绿化中常用的常绿树种:香樟,女贞,广玉兰,雪松,棕榈落叶树种:银杏,水杉,鹅掌楸,枫香,悬铃木4.公园绿地规则式配置手法有哪些:对植,列植,片植,孤植几何栽植5.金银花观赏特性:枝细长中空,皮棕褐色6.花境,根据观赏面形式不同,可分为哪两种:单面观赏花境,双面观赏花境7.花坛,根据空间位置分类成哪三种:平面花坛,斜面花坛,立体花坛8.草坪按布局形式不同分为:不规则草坪,规则草坪9.由于太阳辐射与地理纬度植物类型由南到北依次分为哪几带: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荒漠草原带,亚热带森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10.道路绿化配置原则:系统性原则,序列性原则,综合性原则11.南京地区春天开花的木本植物:樱花,白玉兰,杜鹃,迎春,海棠草本植物:(矮牵牛),二月花,紫罗兰,三色堇,金盏花12.城市绿地设计师以什么为主导元素:植物13.梁希广场绿地属于什么类型的绿地:纪念性广场14.公路保护环境绿化主要通过植物栽培达到什么功效:1,保持水土,稳定路基2,吸尘防噪,净化空气3,封闭隔离4,防眩5,引导视线6,降低地面温度7,改善道路景观15.校园主干道上的绿化以什么为主要目的:遮阴小路,支路以什么为主要目的:美化16.藤本攀爬类植物:常春藤,金银花,五叶地锦,铁线莲根据其攀爬的方式,缠绕藤本(如牵牛),吸附藤本(如常春藤),卷须藤本(如葡萄)和蔓生藤本(如藤棕)。

二.问答1.花境如何进行花境(单面花境)背景设计,应注意哪些方面?单面观花境需要背景。

(1)绿色的高篱是较理想的背景,易于表现花卉的色彩美感。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1.色调对比法色调对比法是通过不同植物的颜色和色调在空间中形成对比,以达到植物配置的目的。

比如可以选择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叶子进行搭配,或者选择冷色调和暖色调的植物进行搭配。

这样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生动和鲜明。

2.高低错落法高低错落法是通过选择不同高度和层次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

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和矮小的灌木进行搭配,或者选择高大的花卉和矮小的地被植物进行搭配。

这样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3.构架法构架法是通过选择不同形态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形成园林中的构架结构。

比如选择藤本植物和树木进行搭配,藤本植物可以爬上树木形成绿色的墙壁,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立体感,还能够形成阴凉的环境。

4.季节性交替法季节性交替法是通过选择不同季节盛开的植物进行配置,使整个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比如选择春天开花的植物和夏天开花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四季有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

5.装饰性特点法装饰性特点法是通过选择具有装饰性特点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

比如选择有花果实和彩叶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还可以选择具有香气的植物进行配置,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6.生态环境法生态环境法是通过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比如选择耐旱的植物和适水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还能够减少园林的维护成本。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美化园林,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总结起来,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园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配置。

无论是色调对比法、高低错落法还是构架法,都能够为园林增添美丽和生机。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环境和季节性交替等因素,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和宜人。

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中文名园林植物配置外文名LandscapePlantingArrangement类型材料作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材料配置分类植物间配置;园林其他要素间配置园林植物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园林植物、建筑、水的搭配: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

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

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

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

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

1、孤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

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

景观植物参数

景观植物参数

景观植物参数景观植物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生活品质。

在景观植物参数方面,包括种类选择、植物配置、生长需求、管理要点等内容,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景观植物种类选择1. 外观特点:景观植物的外观特点是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植株形态、叶型、花色、果实等。

不同的外观特点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挺拔的乔木可以增加垂直感,宽阔的灌木可营造丰富的植被层次。

2. 生长习性:在选择景观植物时要考虑其生长习性,包括耐寒性、耐旱性、耐湿性、耐盐碱性等,要根据具体的景观环境和气候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3. 生长速度:景观植物的生长速度也是影响选择的因素之一,有些植物生长迅速,可以快速形成景观效果,而有些植物生长缓慢,适合用于长期观赏。

4. 生态效益:景观植物的选择还应考虑其生态效益,包括对土壤的改良、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吸附和氧气释放等方面的功能。

二、植物配置1. 空间布局:在景观设计中,要考虑植物的空间布局,包括植物的密度、间距和高低错落的搭配,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 色彩搭配:在植物配置中,要考虑不同植物的叶色、花色和果实颜色的搭配,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色彩效果。

3. 层次结构:合理的植物配置应当考虑到植物的层次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植物层,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效果。

三、生长需求1. 光照条件: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要根据植物的光照需求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有些植物喜阴,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2. 土壤环境:不同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同,包括土壤质地、排水性、肥力等方面,要根据植物的土壤需求选择合适的生长土壤。

3. 水分条件:景观植物的生长对水分条件也有要求,一些植物耐干旱,一些植物喜湿润,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水分管理。

四、管理要点1. 植物保养:景观植物需要定期修剪、疏除杂草、施肥、喷洒杀虫剂等保养工作,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管理。

苏州园林拙政园植物配置介绍

苏州园林拙政园植物配置介绍

3.2.2 花木與山石的配置
土山或“土包石”假山的花木配 置多採取複層混交方式,旨在形成山 林景觀,如東部“放眼亭”土山·中部 山島等。“石包土”假山,種植觀賞 價值高的花木,並注意不使之過分濃 密。靠駁岸或擋土牆一邊,為顯示假 山的陡峭峻拔,選擇枝幹彎曲的花木, 或將花木修剪成半懸崖形,使紙條斜 出假山之外,以與假山相呼應。
拙政園利用園地多積水的優勢,疏浚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彌的個性和特色。拙政園 中部現有水面近六畝,約占園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凡諸亭檻臺榭,皆因水為面勢”,用大面積 水面造成園林空間的開朗氣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廣林茂”的特點。
荷花是園子主人喜愛的植物,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北宋周敦頤:“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来自 3.2.3 花木与水体的配置
池邊若是土岸,則採取淺沼的處理方法,由池岸向池中做成斜坡,岸邊種植水菖 蒲·蘆葦·慈菇·茭白·水葫蘆等沼生植物,或者是草坡一直到水;池邊若是假山駁岸或條石 駁岸,則在駁岸以內種植一些不阻擋視線的花木,如迎春·探春等,垂掛於駁岸上,或在 假山石上爬植物更顯古樸。還可以在岸邊種植碧桃·梅花·梨花·杏花·玉蘭·海棠·夾竹桃·山 竹·松樹·垂柳·楓楊·榔榆·樸樹等花木,使枝條伸向水面,形成柔條拂水,低枝寫境的畫 面。
在配置中選擇一些當 地的吉祥植物
例如園中“梧竹 幽居”一景,種植梧 桐樹和竹子,民間把 梧桐樹看作鳳凰棲息 之樹“家有梧桐樹, 何愁鳳不至”,白居 易也有“棲鳳安於梧 ”的詩句,相信家種 植梧桐,引鳳來棲, 可以給家帶來吉祥, 而竹子象徵高風亮節 的品格,希望居者也 有此君的風範。
2.2 體現文人精神
植物的利用更是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選擇植物題材上,則採取了許多傳統的手法. 總的來說,蘇州古典園林的植物配置,並無固定 模式,但總是取法自然,因地制宜進行,做到"雖 有人作,宛自天開".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花境设计要点解析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花境设计要点解析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花境设计要点解析摘要:现阶段,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单一的园林植物配置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此背景下,充满艺术气息的花境,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自然的环境,具有多姿多彩的视觉效果,能够满足人们的多种审美需要。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将花境植物充分运用起来,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魅力,营造出一种自然式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花镜设计;要点1花境的概念与类型花境是一种以球根花卉、低矮花灌木、露地宿根花卉、一年生花卉和两年生花卉等植物种类为依据,通过模仿天然生态林区边界区域中的各种花卉,交织成长的一种景观。

花界能够生动地重现各种花卉的混杂状况,反映出花卉花园的艺术特征。

花境的种类很多,按照观赏的视角可以划分成单一的花境、双面花境和对应型花境;根据所选择的材料,可将花境划分为“宿根花境”、“混合式花境”和“专类花境”。

中国的花卉园林景观还处于初级状态,有待进一步发展。

1.1按观赏角度分类根据观景角度的不同,可将花境划分为单侧观景、双面观景和对应型观景。

一般情况下,单向的观赏花境都是依靠绿篱、房屋、树丛或矮墙等,以此为背景,将其种植在前面,从而形成一道前低后高的带状花墙。

两个方向都能欣赏,没有背景,大部分都是在灌木丛和草地上,形成一个高低不一的格局。

对应式花境,一般出现在高速公路、花园、路边等场所,采用对称的手法,在建筑周围或高速公路两边,栽种两个花境,使花境形成一左一右两排的形态。

1.2按植物选材分类从选择的材料上可以把花境划分为宿根型花境、杂交型花境和专门型花境。

宿根型花圃,选用的植株均为宿根型花圃,可在冬季赤裸越冬;复合型花境,以培育抗寒性强的宿根型花卉为主,并与少数一二年生花卉、球根型花卉或花灌木等花卉相结合,构成一条色彩斑斓的花带;对于专类花卉花境,花境材料需要选择相对丰富的花卉,因此,花卉的花色、花期和株形都要有较为显著的差异。

2园林景观花境的主要配置模式2.1根据花境立地环境配置按照花境的立地环境来配置,主要有:路缘花境、林缘花境、草坪中央花境、临水花境等。

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原则及配置分析

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原则及配置分析

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原则及配置分析在设计园林风景时,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因为植物不仅是园林构成要素的一部分,还能为人们营造良好的视觉体验、呼吸空气、心理健康等方面带来积极效应。

因此,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合理配置,能为园林带来自然、舒适的感觉,同时满足景观、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需求。

下文将就风景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原则进行分析。

一、选择原则:1.生态性原则植物的选择应当遵循生态性原则,即依据不同的植被类型、功能和环境条件进行筛选,尽量选择适应环境、不影响生态平衡的植物。

例如,海滨地区应该选择耐盐碱、耐风砂的植物;山地地区应该选择耐寒、适应海拔高度的植物。

2.景观美学原则园林植物的选择也要考虑美学原则,即其观赏性和景观效果。

植物的颜色、大小、形态、层次、季节性等因素,都会影响景观的美感。

应根据园林景观风格、设计意图和人们的审美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和配置植物。

3.经济性原则植物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均对园林建设的投资和运营管理造成影响。

为了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应当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并且按照植物生长规律进行管理,以最大化地保证园林的经济效益。

4.安全性原则一些植物具有毒性、过敏性等毛病,需要注意不能选用或者合理安排。

特别是在人群密集的区域,如幼儿园、学校、公园的游乐设施周围等地方,更要注意植物选择的安全性。

5.景观生态配套原则景观的功能需要植物的生态支撑。

因此在选择和配置植物时,需要考虑它对于园林景观生态运行的作用。

如栽种一些能够净化空气、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促进生态平衡的植物。

二、配置分析:1.层次性配置根据植物的形态、生长状态和生态环境,以及园林景观各个功能区的要求,应当根据层次性原则进行植物配置。

如大中小型植物的搭配配置,主次色彩的应用等,都能提高景观的层次感。

2.习惯性配置植物各自在生态环境下的生长习惯不同,有局限性。

因此在园林配置中,应当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惯进行配置,避免造成植物成长发育障碍,降低其生长效益和景观效果。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杭州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其园林植物配置不仅是美学和文化的展现,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原理。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杭州西湖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植物群落的功能、种类组成以及具体的案例分析。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揭示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内在规律,为未来的园林设计和生态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概述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整体情况,包括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植物群落的功能,包括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

我们还将详细分析西湖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组成,包括各类植物的分布、数量以及它们对园林景观的贡献。

案例分析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将选择西湖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配置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设计思路、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效果。

通过这些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精髓和特色。

我们将总结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教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杭州西湖的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杭州西湖园林植物群落功能研究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群落不仅丰富了景区的视觉效果,更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植物群落作为西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改善和调节功能显著。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助于调节局部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植物群落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维护土壤的健康状态。

植物群落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群落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包括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

这些生物与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详解、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二、季相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

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

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

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

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正常与否,也常影响季相出现的时间和色彩。

低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花;红叶一般需日夜温差大时才能变红,如果霜期出现过早,则叶未变红而先落,不能产生美丽的秋色。

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季相的变化,因此季相变化可以人工控制。

为了展览的需要,甚至可以对盆栽植物采用特殊处理来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

如春季山花烂慢,夏季荷花映日, 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

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

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

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期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

如无锡梅园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天还可看到桂叶常青。

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三、草坪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人工修剪成平整的人工草地称为草坪,不经修剪的长草地域称为草地。

用于城市和园林草坪的草本植物主要有结缕草、野牛草、狗牙根草、地毯草、钝叶草、假俭草、黑麦草、早熟禾、剪股颖等。

草坪一般设置在房屋前面,大型建筑物周围,广场或林间空地,供观赏、游憩或作为运动场地之用。

西方古代园林中已有规则式草地。

18世纪中叶,英国自然风景园出现后, 园林中开始大面积使用自然式草坪。

中国古代苑、囿有大片疏林草地,近代园林才有草坪。

分类草坪有下述分类方法: 按植物材料的组合分可分为: 1纯一草坪。

用一种植物材料的草坪。

2、混合草坪。

由多种植物材料组成的草坪。

3、缀花草坪。

以多年生矮小禾草或拟禾草为主,混有少量草本花卉的草坪。

按草坪的用途可分为: 1游憩草坪。

可开放供人入内休息、散步、游戏等户外活动之用。

一般选用叶细、韧性较大、较耐踩踏的草种。

2、观赏草坪。

不开放,不能入内游憩。

一般选用颜色碧绿均一,绿色期较长,能耐炎热、又能抗寒的草种。

3、运动场草坪。

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要求选用不同草种,有的要选用草叶细软的草种, 有的要选用草叶坚韧的草种,有的要选用地下茎发达的草种。

4、交通安全草坪。

主要设置在陆路交通沿线,尤其是高速公路两旁,以及飞机场的停机坪上。

5、保土护坡的草坪。

用以防止水土被冲刷,防止尘土飞扬。

主要选用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或具有匍匐性的草种。

应用草坪主要用于下述几个方面: 1环境保护方面。

在园林绿地中草坪和树木都起着净化空气、防暑降温、吸附尘土、减弱噪声的作用,能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草坪的草个体小,数量多,占据空间小, 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容易成活,绿化效果快。

草紧贴地面生长,其防止尘土飞扬和水土流失功能显著。

草坪在绿地中形成通风道,可以改善热带地区生活环境。

2、园林艺术方面。

草坪空间同水域空间、广场空间等相似,能开辟宽广的视线,弓I导视线,增加景深和层次,并能充分表现地形美。

3、城市建设方面。

草坪常用于现代化城市需要低矮的绿地的地方,如道路沿线,强电力网线下方,地下设施上面土层较薄的地方等。

建造草坪建造主要有四种方法: 1直接播种草籽。

一般在春、秋季进行。

冷地型草多用此法。

2、直接栽草。

一般在春、夏季进行。

中国北方地区多用此法。

3、用茎枝段繁殖。

一般在夏季或多雨季节进行。

暖地型草坪多用此法。

4、直接铺砌草块。

温暖地区四季都能进行,中国北方夏、秋季用此法铺砌运动场草坪。

当前广泛采用直接播种建造草坪的方法。

可用喷浆播种法把草籽、粘胶、肥料混合物喷到岩坡上强制种草,也可以把草籽预先放到无纺布上发芽、生长成草坪植生带,然后铺到地上形成草坪。

直接播种法的优点是:草籽用量少,分布均匀,出苗整齐,能够防止杂草滋生,种在坡地上不致被水冲走,可以组成各种图案。

此外用种子或茎枝段预先在无土或薄土的情况下生产出草块,或是把带状草块卷成草卷,可供室内、室外随时铺设草坪,铺好后可立即成形。

草坪建造目前趋向于工厂化育苗。

维护草坪维护要点是: 1第一年要不断清除杂草。

2、要及时修剪。

草长到4-10厘米高时进行修剪,每次修剪量不宜超过草高的一半。

草坪一般保持2-5厘米咼。

3、生长季节宜施氮、磷、钾颗粒状混合肥料。

一般在修剪后、喷灌前施用。

4、草坪不宜使用过度。

应规定使用期,保养期,定期分区轮流开放使用。

5、注意草坪病虫害防治。

及时补种,更换坏死的部分。

四、花坛在一定范围的畦地上按照整形式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

分类有几种分类方法: 1、按其形态可分为立体花坛和平面花坛两类。

平面花坛又可按构图形式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种。

2、按观赏季节可分为春花坛、夏花坛、秋花坛和冬花坛。

3、按栽植材料可分为一、二年生草花坛、球根花坛、水生花坛、专类花坛(如菊花坛、翠菊花坛)等。

4、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花丛花坛,是用中央高、边缘低的花丛组成色块图案,以表现花卉的色彩美;绣花式花坛或模纹花坛,以花纹图案取胜,通常是以矮小的具有色彩的观叶植物为主要材料,不受花期的限制,并适当搭配些花朵小而密集的矮生草花,观赏期特别长。

5,按花坛的运用方式可分为单体花坛、连续花坛和组群花坛。

现代又出现移动花坛,由许多盆花组成,适用于铺装地面和装饰室内。

设计首先必须从周围的整体环境来考虑所要表现的园景主题、位置、形式、色彩组合等因素。

具体设计时可用方格纸,按1:20至1:100的比例,将图案、配置的花卉种类或品种、株数、高度、栽植距离等详细绘出,并附实施的说明书。

设计者必须对园林艺术理论以及植物材料的生长开花习性、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等有充分的了解。

好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由春到秋开花不断,作出在不同季节中花卉种类的换植计划以及图案的变化。

花坛用草花宜选择株形整齐、具有多花性、开花齐整而花期长、花色鲜明、能耐干燥、抗病虫害和矮生性的品种。

常用的有金鱼草、雏菊、金盏菊、翠菊、鸡冠花、石竹、矮牵牛、一串红、万寿菊、三色堇、百日草等(见园林植物)花坛主要用在规则式园林的建筑物前、入口、广场、道路旁或自然式园林的草坪上。

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形式是花台,多从地面抬高数十厘米,以砖或石砌边框,中间填土种植花草。

有时在花坛边上围以矮栏,如牡丹台、芍药栏等。

五、花缘一种花坛,用比较自然的方式种植灌木及观花草本植物,呈长带状,主要是供从一侧观赏之用。

英语flowerborder 一词,也译作花境或花径。

花缘按所种植物分为一年生植物花缘、多年生植物花缘和混合栽植的花缘,而以后者为多。

在设计上,花缘宜以宿根花卉为主体,适当配植一些一、二年生草花和球根花卉或者经过整形修剪的低矮灌木。

一般将较高的种类种在后面,矮的种在前面,但要避免呆板的高矮前后列队,偶尔可将少量高株略向前突出,形成错落有致的自然趣味。

为了加强色彩效果,各种花卉应成团成丛种植;并注意各丛团间花色、花期的配合,要求在整体上有自然的调和美。

常以植篱、墙垣或灌木丛作背景。

花缘的宽度一般为1-2米,如果地面较宽,最好在花缘与作背景的植篱之间留 1.2-1.3 米空地种上草皮或铺上卵石作为隔离带,以免树根影响花缘植物的生长,又便于对花缘后方植物和绿篱的养护管理。

由于宿根花卉会逐年扩大生长面积,所以在最初栽植时,各团丛之间应留有适当空间, 并种植一、二年生或球根花卉填空。

对宿根花卉可每三、四年换植一次,也可每年更换部分植株,以利植物的更新和复壮。

平日应注意浇水和清除杂草和枯花败叶,保持花缘的优美秀丽和生机盎然的状态。

初冬应对半耐寒的种类,用落叶、蒿草加土覆盖以便安全越冬。

六、植篱用乔木或灌木密植成行而形成的篱垣,又称绿篱、生篱。

植篱在园林中的主要用途是:围定场地,戈U分空间,屏障或引导视线于景物焦点,作为雕像、喷泉、小型园林设施物等的背景,采取特殊的种植方式构成专门的景区(如迷园)。

近代又有植篱造景,是结合园景主题,运用灵活的种植方式和整形修剪技巧,构成有如奇岩巨石绵延起伏的园林景观。

中国在数千年前就已应用植篱,《诗经》中有折柳樊圃。

后来植篱大都用作宅院菜圃的外围护栏,在庭园中未得到充分利用。

植篱在欧洲的庭园中应用广泛,16-17世纪时常用作道路和花坛的镶边。

17-18世纪时,雕塑式的植篱盛行,将植篱顶部或首尾部加工成为鸟兽形状;在帝王的和大庄园主的整形式花园中常把常绿植物如黄杨等修剪成低矮的窄篱, 布置成各种几何形状。

中国在20世纪初以来新建的公园和城市绿地中已较普遍地利用植篱。

植篱按其高度可分为矮篱(0.5米以下)、中篱(0.5-1.5米)、高篱(1.5米以上)。

矮篱的主要用途是围定园地和作为装饰;高篱的用途是划分不同的空间,屏障景物。

用高篱形成封闭式的透视线,远比用墙垣等有生气。

高篱作为雕像、喷泉和艺术设施景物的背景,尤能造成美好的气氛。

植篱按种植方式可分为单行式和双行式,中国园林中一般为了见效快而采用品字形的双行式,有些园林师主张采用单行式,理由是单行式有利于植物的均衡生长,双行式不但不利于均衡生长,而且费用高,又容易滋生杂草。

植篱按养护管理方式可分为自然式和整形式,前者一般只施加少量的调节生长势的修剪, 后者则需要定期进行整形修剪,以保持体形外貌。

在同一景区,自然式植篱和整形式植篱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景观,必须善于运用。

植篱按植物种类及其观赏特性可分为绿篱、彩叶篱、花篱、果篱、枝篱、刺篱等,必须根据园景主题和环境条件精心选择筹划。

例如同为针叶树种绿篱,有的树叶具有金丝绒的质感,给人以平和、轻柔、舒畅的感觉;有的树叶颜色暗绿,质地坚硬,就形成严肃静穆的气氛;阔叶常绿树种种类众多,则更有不同的效果。

又如花篱,不但花色、花期不同,而且还有花的大小、形状、有无香气等的差异而形成情调各异的景色;至于果篱, 除了大小、形状色彩各异以外,还可招引不同种类的鸟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