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射频传输的大型车辆智能辅助倒车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射频传输的大型车辆智能辅助倒车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射频传输的大型车辆智能辅助倒车系统设计

智能车辆管理系统方案说明

目录 FJ-2010J智能停车场系统功能 (2) 1、设计总则 (4) 1.1系统设计原则 (4) 1.2系统设计依据 (4) 2、系统功能优势 (5) 3、结构图 (6) 4、现场说明: (7) 5、系统工作基本流程 (8) 5.1、车辆进场流程 (8) 6、系统设备 (10) 6.1、详细设备配置参见设备清单 (10) 6.2主要设备介绍 (11) 6、软件性能特点 (13) 7、工程施工人员组成 (19) 8、工程施工流程 (19)

FJ-2010J智能停车场系统功能 FJ-2010J系统是一套以非接触式智能卡作为车辆出入停车场凭证,通过读IC卡(ID卡)来识别车辆进出场的权限,同时融合了图像对比管理、字符叠加、语音提示、万能查询打印等多种先进技术为一身的多媒体综合车辆收费管理系统。该系统既可以应用于小型的一进一出停车场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大型的多进多出车场系统,其数据存储于后台服务器,并使用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在具备了该网络数据库本身所特有的强大数据管理功能的同时又给用户提供了较为人性化的易于使用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于任意一台终端较为方便的查询车辆的进出资料、收费资料以及各种统计报表等,可以按照任意范围、任意顺序、任意规格进行打印输出,而且其报表格式采用了标准的超文本格式,可以方便的转换存储(IE、Word、Excel均可以直接打开此种格式)。 ★充分发挥IC卡的优势,系统脱机脱网收费 系统充分发挥IC卡的优势,以IC卡中写入了客户的信息,在交易过程中,IC 卡和控制机之间直接完成,不受电脑,网络的限制和影响,收费可以做到脱机脱网,保证了在电脑、网络、通讯出故障或不能使用的情况下的交易收费的连续性。 ★吸纳ID远距离的优势,更可将IC或ID系统轻松升级为IC/ID兼容系统 IC卡脱机收费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有些环境下,长期用户(月卡车)对读卡距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J-2010J停车场,可以直接将各种基于WG26、W G34的远距离读卡器兼容进系统,不但可以发挥IC卡脱机脱网收费的优势,有可以让长期用户享受到远距离卡带来的轻松读卡的洒脱,IC/ID兼容为一体,也可以灵活配置为全IC卡系统或全ID系统,更可以随时轻松升级为IC/ID兼容的系统。 ★脱机语音和中文显示,人机交流不受电脑状态限制 FJ-2010J停车场系统,语音和中文显示,完全由主板控制,淘汰了电脑声卡语音,显示屏提示内容,同样由主板控制,在电脑、通讯出问题或被占用的情况下,控制机的人机交流,交易不受任何影响。 ★防丢卡措施 车主读卡或出卡机出卡读卡后,此时若重复读卡,系统将自动上锁,后续追尾车辆此时若读启系统,系统自动检测到前一车辆驱离道闸后自动解锁,等待下一车主读卡或出卡机出卡。这样不但杜绝了汽车追尾抢位的混乱也杜绝了月卡、储值卡车主盗走临时卡的弊端,真正实现了一车一卡的功能。

声音信息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声源定位)

摘要 关键词:声源定位;传感器阵列;无线数传;串行通信接口 声源定位就是利用声波的传输特性,来确定发声对象的空间位置的技术。被动声源定位一般采用声传感器阵列来探测声信号达到各阵元的时间差,由此推算出声源距坐标基点的距离和方向角。本文介绍了声源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传感器阵列与微机无线通信的实现,设计了传声器阵列模块(包括时延差计算系统)、无线传输模块及微机通信模块,并完成了相关的电路设计和连接。

ABSTRACT Keyword: Acoustic Emission Source Location;sensors’ array;wireless transmission;serial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Acoustic Emission Source Location (AESL) is a technology which uses th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of sound wave to locate the space position of acoustic emission source. Passive AESL generally uses acoustic sensors’array to detect the time difference of acoustic signal arrive each array element, then calculate the distance and direction angle from acoustic emission source to origin of coordinat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operational theory and the composition of AESL system, then realiz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acoustic sensors’array and the microcomputer. Acoustic sensors’array module (including the time difference computing system),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microcomputer communication module are designed. The circuit designing and connecting have also been accomplished.

无线微波图象传输系统

无线微波图象传输系统 说 明 书

西安神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一.系统概述:……………………………………………………3页二.系统组成及设备介绍:………………………………………3页1发送端设备介绍:………………………………………………4页2接收端设备介绍:………………………………………………5页3SM2000L系列型微波图像传输系统的综合指标:…………………6页三.安装调试:……………………………………………………6页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6页2施工安装:……………………………………………………9页 3注意事项:…………………………………………………9页

一.系统概述: 西安神明电子SM2000L系列型微波图像传输系统是专门针对远距离或不具备有线传输条件的环境而设计的高性能高质量的无线图像、伴音传输系统。本系统的调制和解调性能稳定,传输图像色彩鲜艳、清晰,伴音宏亮、逼真,微波图像传输系统体积小,重量轻,能够无失真的实时传送高质量的图像,并且安装方便、调试简单。广泛用于公安、安防、武警、消防、部队、金融、、油田、城市交通、高速公路、森林防火、广播电视系统和大型企业等领域。 SM2000L系列型包括SM2000L型,SM2000S型。三大型的主要区别在功率和传输距离上。工作频段950MHZ——2000MHZ,可以同步传输一路图像信号和一路声音信号。信号传输连续,无延时,无失真。实际传输距离,在无遮挡条件下最远可达50余公里。 中继传输:利用中继传输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图像和指令的越障碍传输问题,扩大传输距离。 指令传输: 利用SM2000L系列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和无线遥控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使用场合的远距离监控需要。 二.系统组成及设备介绍: SM2000L系列型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可以单独成为系统进行图像和声音的远距离无线传输。也可以配套本公司的SM2000YT型和SM2000YR型无线遥控系统进行远距离的监看和控制。 SM2000L系列型微波图像传输系统由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两部分组成。采用点对点的传输方式。 发送端设备:影音信号源(例如:VCD、DVD、摄像头、监听器)、图像发射

c语言车辆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3 /*车库容量*/ #define price /*每车每分钟费用*/ typedef struct time { int hour; int min; }Time; /*时间结点*/ typedef struct node { char num[10]; Time reach; Time leave; }CarNode;/*车辆信息结点*/ typedef struct NODE { CarNode *stack[MAX + 1]; int top; }Moni_Cheku;

typedef struct car { CarNode *data; struct car *next; }QueueNode; typedef struct Node { QueueNode *head; QueueNode *rear; }Moni_Biandao; void InitStack(Moni_Cheku *); /*初始化车库*/ int InitQueue(Moni_Biandao *); /*初始化便道*/ int Arrival(Moni_Cheku *, Moni_Biandao *); /*车辆到达*/void Leave(Moni_Cheku *, Moni_Cheku *, Moni_Biandao *); /*车辆离开*/ void List(Moni_Cheku, Moni_Biandao); /*显示车库和便道的存车信息*/ int main() { Moni_Cheku Enter, Temp; Moni_Biandao Wait; int ch; InitStack(&Enter); /*初始化车站*/

智能车辆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智能车辆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第一章系统概述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要求的不断提高,减少环境污染和缓解能源短缺两大问题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压缩天然气(简称CNG)汽车在降低大气污染、调整能源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的CNG汽车总数约10万辆,且据专家预测CNG汽车在5-10年内更有猛增10-15倍的趋势,预计在15年内将达到国内汽车数量的50%。随着使用CNG气瓶的汽车迅猛增长,废气瓶冒充新气瓶装上私家车、私自改装气瓶,加气站对报废气瓶或过期未检气瓶加气等等现象越来越多,大大增加CNG加气站的车辆安全管理难度,这些不合格车辆也成为引发CNG加气站爆炸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 为有效地管理加气车辆,提高CNG加气站的安全管理水平,使加气人员快速判别不合格车辆,及时处理安全隐患。我公司在基于对数码相机和视频摄像机的充分了解下,经过对数码相机控制和视频控制的巧妙技术融合,采用一体化高清抓拍设备构建CNG智能车辆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系统对每个进入加气站的车辆的车牌号码进行拍摄,通过网络传输到后台计算机中的数据库,和数据库中存放的合格车辆的车牌号码进行比对。比对成功,证明该车辆为安全合格车辆,可以加气,并把该车辆加气的时间存储到计算机中,便于车辆管理查询。比对不成功,则视为不合格车辆,系统通过设置在加气站的显示屏显示该车的车牌号码,并报警通知加气人员不予加气。 系统采用先进光电技术,数字高清晰成像技术,高性能DSP处理技术、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对通过机动车进行图像采集,获取机动车的号牌等要素,号牌自动识别、记录以及车辆号牌不合格时报警和显示功能,并满足CNG加气站对于通过的机动车实时捕捉、存储,查询等管理功能,对加强加气站安全防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设计原则 系统具有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开放性、安全性、兼容性、可维护性、可拓展性。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容量,为保持系统的先进性留下充分的发展余地。 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系统的实用性和实战性,合理配置资源,服务、服从于业务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89C51)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完成人: 班级:11 学制: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总体设计 (2) 1.1设计技术背景 (2) 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 (2) 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 (2) 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 (3) 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 (3) 1.2.2 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 (3) 1.2.3 无线数据传输解码 (5) 1.2.4 无线数据传输调制和解调 (6) 2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7)

2.1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简介 (7) 2.2 nRF905无线模块特点 (7) 2.3 工作模式及芯片结构 (7) 3系统软硬件设计 (8) 3.1 硬件设计 (8) 3.1.1 概述 (8) 3.1.2 电路原理 (9) 3.1.3 SPI接口配置 (9) 3.2 软件设计 (12) 3.2.1 概述 (12) 3.2.2 发射程序 (13) 3.2.3 接收程序 (17) 4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Abstract (23)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 指导教师: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迫切的期望能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互。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也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是区别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的新型传输方式,系统不需要传输线缆、成本低廉、施工简单。现在,有很多的电器产品(如一些家用电器)的操作控制也都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一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相对简单的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识别往往采用与编码调制芯片配套的译码芯片。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比较复杂的一些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识别与译码多采用单片机,其编码调制方法也有多种。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以及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以及用单片机对其进行识别的程序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nRF905模块,无线数据传输; 引言 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比如智能化小区部的无线抄表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安全防火系统等,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可以说,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当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在一些单片机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装置是安装在环境条件恶劣的现场或野外。采集到的数据通信传输到手持终端, 然后通过手持终端送到后台机(PC机)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这样,数据采集装置与手持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解决通信问题。若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相比于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可以不考虑传输线缆的安装问题,从而节省大量电线电缆,并且降低施工难度和系统成本,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研究课题。无线数据传输因其传输距离远和受障碍影响小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各种专用无线数据传输集成电路和无线数据传输发射和接收专用集成电路的不断涌现,使许多复杂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变得愈来愈简单,而且工作稳定性可靠。本文介绍利用单片机以及发射/接收

基于CDD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基于CDPD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 上海邮电移动数据通信有限公司 黄平郑武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智能车辆管理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结构并分析了各部分的原理,结合实际的车辆管理系统,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对系统中的不足及其进一步修改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智能车辆管理系统、TOC、CDPD、GPS Abstract: Each subsystem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Intelligent Vehicle Information System is described. According to practical system, its working principle is introduced and some suggestion is given for the fault of the system. Key Word: Intelligent Vehicle Information System, TOC (Traffic Operation Center), CDPD (Cellular Digital Packet Data), 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 一、引言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人们对车辆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公交、出租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加强管理也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随之一系列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二、系统体系结构及功能 智能车辆管理系统集成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GPS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系统由交通操作中心(TOC)、移动终端以及选择的移动通信网络三部分组成。 1.TOC是整个智能车辆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操作中心的功能达到的程度就决定了TOC 系统设计的复杂度。 TOC可以归纳为4个主要的子系统(子系统间关系如图1所示): 数据库系统:用于存储从多个信息源接收到的数据; 用户接口:该模块提供给操作者执行管理和控制功能,例如监视网络的当前状态、 管理用户帐户等。显然,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就是快的系统响应速度和刷新速率;另 外还要求交互的友好以减少操作失败的可能; 与交通管理相关的功能(TRF):该模块执行所有的计算为车辆提供相关的交通信 息,其利用来自于数据源的实时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并采用预测模型来进行交通管 理;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车辆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ALKMANS 指导教师 2014年 5 月 11 日

摘要 汽车的有这辉煌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工业革命历程的诞生,汽车的产业链在20世纪中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重要产业。发展至今,汽车的历史已经有百余年。在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当中,运输行业突显出汽车的灵活便利性,日常生活当中对汽车的时候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客观需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汽车的便利极大的影响的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汽车科技产业的进步,带动了汽车经济的发展。至今为止,汽车为人类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伴随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经济日益发展,生活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简便的办公方式。经济昌盛的时代,各家公司、各个单位所配备的车辆也越来越多,车辆管理系统就在此时诞生,为公司、单位对公车的分配问题做出规范化的管理。利用计算机庞大的信息存储空间,将各种车辆的车型,数量,使用情况,车况等信息,分类处理,记录到系统当中,使得车辆分配的历程管理更加的简便。利用计算机高性能的处理能力,清晰显示车辆信息的变化,用可视化数据来帮助对车辆的管理,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单位减少大量的资源与不必要的开支,并且提高了员工的办事效率,提升了对一对一配比的最大利用化,真正提高了办公质量。 车辆管理系统主要的用途是对单位、企业工作日程对车辆需求的合理化配比,例如单位中车辆信息(车牌,型号)、车辆驾驶人信息(姓名,年龄,身份证等)的记录,车辆使用登记管理,系统的数据运用及维护,登入权限的设置。 本文主要记录车辆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涵盖了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简要说明,详细设计,系统维护和改进等系统特点,重点详细介绍了设计系统的详细思路和自作过程,对系统的主要功能和部分重要代码的设计也有较为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车辆管理,信息管理,数据库,窗体,控件

简易无线通信系统[详细]

简易无线通信系统(T-1题)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无线通信系统.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发射频率在1~40米Hz 任选,调制方式A米/F米任选; (2)自制正弦波信号源,峰峰值1V ,频率400~600Hz可调; (3)输出功率小于20米W(在标准50Ω假负载上); (4)接收距离不小于5米(输入信号为1V、500Hz正弦波,输出信号无明显失真); 2、发挥部分: (1) 接收机能显示接收输出信号的频率; (2) 发射端可控制接收机输出直流电压变化(1~3V)及显示该电压值; (3) 增大接收距离大于10米(输入信号为1V、500Hz正弦波,输出信号无明显失真); (4) 其他的创新和发挥. 三、评分标准: 项目满分 基本要求 100 设计与总结报告: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 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 与测试结果的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50 发挥部分 50 完成第(1)项15 完成第(2)项15 完成第(3)项15 完成第(4)项 5 总分50 无线LED控制器的制作(T-2题)

一、 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采用无线控制方式(红外、超声波、射频等任一种)来实现控制8路LED 灯的无线控制器,系统如下图所示: 要求 (一)基本要求 (1)可实现无线控制八路LED 灯(键盘控制任意一路LED 灯的亮、灭、左循环、 右循环); (2)使该控制器具备密码保护功能,当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方能对键盘进行控制,反 之控制器发出报警; (3)设计控制距离以使用者为中心,圆半径距离设定在5米内均可接收. (二)发挥部分 (1)可实现LED 灯的分级亮度控制; (2)可实现测量无线LED 控制器的电源电压V,当V 下降到(7/8)V 时, 8路LED 有7个亮、满格电压V 时8路LED 全亮; (3)设计控制距离以使用者为中心,圆半径距离设定在1米内、5米内、10米内 三档可设置,且每档设计控制距离的实际测量不能超出所要求的距离; (4)有其他的创新和发挥. 三、评分标准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大学毕设论文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xxx 摘要:介绍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组成、AT89C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其与无线数字电台接口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 一般的数字采集系统,是通过传感器将捕捉的现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量化、编码后,为成数字信号,存入数据存储器,或送给微处理器,或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给接收端进行处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就是一套利用无线手段,将采集的数据由测量站发送到主控站的设备。 关键字:无线数据传输,A T89C51单片机,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采集,信号 【Abstract】: Introduction of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onents, AT89C51 Serial port works and wireless digital radio interface wi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Digital acquisition system in general, is to capture the scene through the sensor signal is converted to electrical signals by analog / digital converter ADC sampling, quantization, encoding, in order to digital signals into data memory, or sent to the microprocessor, or send the data wirelessly to the receiver for proces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is kind of a use of wireless means, to collect the data sent by the stations to the master control station equipment. 【Key words】: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AT89C51 Microcontroller,A / D converter,ADC sampling,Collection,Signal

嵌入式无线实时图像传输系统设计措施

嵌入式无线实时图像传输系统设计方案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S3C2440A 的无线实时图像传输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 S3C2440A 进行核心控制,通过USB2.0 控制器CY7C68013A 实现USB2.0 接口,通过nRF2401 实现无线数据收发。阐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及软件设计方案。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嵌入式系统技术也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嵌入式技术全面展开,目前已成为通信和消费类产品的共同发展方向。在通信领域,数字技术正在全面取代模拟技术。毫无疑问,模拟图像采集系统必将被数字图像采集系统所代替,其中的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在技术进步推动信息传递日趋无线化的背景下,无线图像传输也就成为了图像传输的前沿领域。对于边远的和可移动的系统,无线网络接入传输数据方式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采用nRF2401 作为传输手段的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该系统由无线照相机和图片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具有视频图像采集、压缩、传输和存储等功能。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整个图像传输系统包括无线照相机和图片接收器两大部分。无线照相机主要由CMOS 摄像头、JPEG压缩编码和无线发射部分组成,图像采集部分用嵌入式处理器控制CMOS 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并进行JPEG 压缩,再利用nRF2401 来传送处理过的图像信息。图片接收器接受完图片信息后,通过软件将图片文件存储在硬盘中,并将其显示在LCD 上。整个无线实时图像传输系统的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无线实时图像传输系统结构图 3 无线照相机的设计

数据库分析与设计报告(车辆管理系统)

1.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 4.物理结构设计 5.数据库的建立和测试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车辆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班级:11计算机转 学号:1116939040 姓名:王湘萍 一.需求分析 1.1可行性分析 现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车辆作为最为普遍的交通工具,在企业中已经不是单一的存在,由于单位车辆数目的急剧增加,与之相对应的问题随之而生,比如车辆的使用权问题,车辆的费用问题等,不再是简单的少量的数据。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必须借助于电脑的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如此可以减少人力财力来维护这些数据,可以用更少的投入来换取更佳的数据管理。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单位车辆管理系统是可行的,是必要的。如今,MIS开发已经慢慢的驱向成熟,车辆管理系统也有部分开发,但是都还不是十分完善。现今已经开发的车辆管理系统都是针对以运营为主的具有盈利目的的单位。比如,公交管理、出租车管理、运输公司管理、汽车站点的管理,而这些管理最主要是针对盈利的管理,很少有针对各种汽车使用权、车辆调配等各种普通单位,不是以车辆运营为盈利手段的车辆管理,针对这点,此系统就是适合如今大多数企业管理的车辆管理系统。 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学校进行全面的管理,满足了学校的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1)经济性 ①系统建设不需要很大的投入;

②可缩减人员编制,减少人力费用; ③人员利用率的改进; 2)技术性 ①处理速度快,准确; ②通过权限的设置,数据的安全性好; ③方便查询; ④控制精度或生产能力的提高 3)社会性 ①可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效率,会得到上下员工的一致同意的; ②可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1.2需求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管理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管理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模式,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通过调查,要求系统需要具有以下功能: 1)由于操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普遍较差,要求有良好的人机界面。 2)由于该系统的使用对象多,要求有较好的权限管理。 3)方便的数据查询,支持多条件查询。 4)基础信息管理与查询(包括车辆信息、用车记录、部门信息)。 5)通过计算机,能够直接“透视”仓库存储情况。 6)数据计算自动完成,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7)系统退出。

智慧景区综合车辆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景区综合车辆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按照功能模块可将景区综合车辆管理系统分成三大子系统:景区车辆调度系统、视频管理系统和电子站牌系统发布系统。 1.1.景区车辆调度系统 结合景区实际运营模式如下图,将景区车辆调度系统包括四大模块:基础信息管理模块、运营计划模块、运营调度模块、运营统计模块。 3.1.1、组织管理 景区公司的组织关系一般是管委会->景区车队->线路->车。 1)分组管理

分组管理是对景区内组织单位的管理,管委会、景区车队单位在本系统里都定义为分组。上下级单位以组织树形式层叠显示。,如下图所示。 平台支持分组的管理:查询、添加,删除,变更。 2)线路管理 车队下级为线路,线路涉及到站点、站间距和班次计划,路线管理功能是对线路的基本信息、站点、站间距等信息的管理,包括查询、添加、删除、变更等功能。 ●查询线路 弹出线路管理窗体,在线路输入框中输入线路名中包括的字段,点击“查询”按钮进行模糊查询,查询结果为包含此字段的所有线路;默认为空进行查询则查询的结果为所有的线路。 ●添加线路 在线路添加框中输入线路的基本信息,包括选择分组、线路名称,线路编码等关键信息,在上下行站点编辑框中双击对应位置进行编辑,更改站点名称与下一站距离,或者根据模板导入做好的文件。

变更线路 在线路信息编辑框中修改线路基本信息,其中分组、线路名、线路别名不允许修改。在站点编辑框中相应位置点击右键添加、删除站点,可实现对站点的插入、删除功能。

●删除线路 在查询结果输出框中选中要删除的线路。 ●车辆管理 车辆是系统管理的核心对象,平台支持对车辆的查询、添加、删除和变更操作。 ●添加和修改的车辆信息 包括:车牌号码、上线号(手机号),所属分组、自编号、所属线路、开始运营的日期、车辆型号、车辆颜色、车辆种类、购入的单位、限载人数等。

无线通信系统物理层的传输方案设计

(无线局域网场景) 一、PBL问题二: 试设计一个完整的无线通信系统物理层的传输方案,要求满足以下指标: 1. Data rate :54Mbps, Pe<=10-5 with Eb/N0 less than 25dB 2. 20 MHz bandwidth at 5 GHz frequency band 3. Channel model :设系统工作在室内环境,有4条径,无多普勒频移,各径的相对时延为:[0 2 4 6],单位为100ns ,多径系数服从瑞利衰落,其功率随时延变化呈指数衰减:[0 -8 -16 -24]。 请给出以下结果: A. 收发机结构框图,主要参数设定 B. 误比特率仿真曲线(可假定理想同步与信道估计) 二、系统选择及设计设计 1、系统要求 20MHz带宽实现5GHz频带上的无线通信系统; 速率要求: R=54Mbps; 误码率要求: Pe <=10^ (-5)。 2、方案选取 根据参数的要求,选择802.11a作为方案的基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使实际的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802.11a中对于数据速率、调制方式、编码码率及OFDM子载波数目的确定如表1 所示。

与时延扩展、保护间隔、循环前缀及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相关的参数如表2 所示。 关的参数 参考标准选择OFDM系统来实现,具体参数的选择如下述。 3、OFDM简介 OFDM的基本原理是将高速信息数据编码后分配到并行的N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每个载波上的调制速率很低(1/N),调制符号的持续间隔远大于信道的时间扩散,从而能够在具有较大失真和突发性脉冲干扰环境下对传输的数字信号提供有效的保护。OFDM系统对多径时延扩散不敏感,若信号占用带宽大于信道相干带宽,则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OFDM的频域编码和交织在分散并行的数据之间建立了联系,这样,由部分衰落或干扰而遭到破坏的数据,可以通过频率分量增强的部分的接收数据得以恢复,即实现频率分集。 OFDM克服了FDMA和TDMA的大多数问题。OFDM把可用信道分成了许多个窄带信号。

车辆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车辆智能识别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一概述 (3) 二系统设计目标 (3) 三系统简介 (5) 2.1工作原理 (5) 2.2系统组成 (6) 2.3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块简述 (6) 2.4系统功能简介 (9) 2.5系统工作流程 (12) 四质量保障与技术支援 (13)

一概述 由于工厂车辆管理要求系统不仅要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而且更应当能够帮助更好的解决一般厂区大门车辆进出管理混乱的问题。故而本管理系统采用了国际最新车辆自动识别技术――微波射频识别技术RFID,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短程微波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实现车辆自动识别和信息化管理一体化,为进出车辆管理实现车辆信息数字化、车辆识别自动化和车辆管理智能化。 系统功能特点: 1)实现了进出车辆的提前预报和自动指示避让,避免出现车辆拥堵的状况出现; 2)整个系统具有远距离快速识别、智能控制、高可靠性、高保密性、易操作、易扩展等特点; 3)建立安全可靠的注册车辆档案,通过高新技术加强车辆监管防盗功能; 4)提供一个对进出车辆自动识别、智能管理的先进、可靠、适用的数字化平台,使对内部车辆出、入实时动态的管理能力得到质的提高; 5)能有效、准确、智能的对进出的车辆(装有车辆电子号牌的车辆)的数据信息识别、采集、记录、跟踪,保证车辆进出的安全管理。 二系统设计目标 为厂区内部车辆管理提供实时监控信息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安全保密。同时帮助解决目前由于通道狭窄可能出现进出车辆堵塞的现状,体现预告进

出车辆前方大门的通行情况,自动指示和调度,避免拥堵情况的发生。 ●系统功能齐全丰富 具有自动识别、智能控制、报警提示、信息记录、数据通讯等功能;同时具备扩展方便,升级容易等特性; ●系统性能稳定可靠 硬件严格筛选、严格试验,并留有适当备份;软件精心设计调试,并具有冗余容错性能;系统处理速度快,可靠性高,稳定性好,错漏率低,并具有数据备份、数据恢复能力; ●自动指示调度,疏导交通 帮助预告、提示大门车辆通行状况,自动进行调度疏导指示; ●提高车辆通行速度 运用微波射频识别(RFID)――远距离快速识别的技术优势,通过车辆自动识别、数据库资料比对,实现车辆通行控制,实现提前开门在车辆到达大门前把伸缩门打开,减少车辆等待时间。 ●操作使用方便简单 ●系统数据安全保密 在网络级、系统级、数据库级设有访问权限控制;具备检查用户合法身份和使用权限的能力;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无线通讯系统设计方案

无线通讯系统设计方案目录 1 概述 2 2 KT106系统技术优势 3 3 系统组成 4 4 传输平台 5 5 组网方式 6 6 设备部署 6 7 系统主要功能9

1概述 长久以来,国内外矿井的无线通讯技术一直停留在窄带低速范围内,普遍存在设备复杂、功能单一、无法复用通道,重复布线的问题。重庆分院在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资料收集、分析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国内外成熟的Wi-Fi 技术,结合广泛应用的RFID技术,通过技术改进、本质安全设计,开发出了适应煤矿特殊环境的KT106矿井无线通讯系统。 KT106矿井宽带无线通讯系统作为新一代的矿井无线传输系统,采用Wi-Fi 与RFID技术相结合,在煤矿井下实现了通过一套系统实现语音和人员定位数据传输。是我院最新研究的产品。突破传统系统结构模式,无线通讯及人员定位共用一套传输线路,具有很高的性价比。系统网络结构将采用以工业以太网为主干的星型结合总线型的网络结构方案,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星型的中心点,基站之间采用串行连接方式。基站同时具有语音通信和定位功能,定位终端包括带定位功能的手机和专用的定位卡两种。系统采用本质安全供电的方式,使设备达到在回风巷道和工作面使用的安全等级和技术要求。 本系统通过配套的管理软件、工业以太网、PBX网关等设备,形成一套完整的以矿井工业以太环网为传输主干,无线信号进行空间覆盖的矿井无线通讯系统,使煤矿无线通讯技术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并处于国内外技术领先水平。 本系统是重庆研究院历时5年,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为煤炭行业研制出了能够实现井下无线语音通话功能的最新技术装备,并能够24小时对煤矿出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定位,随时清楚掌握每个人员在矿井下活动轨迹,是煤矿最新一代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KT106无线通讯系统结构如下:

基于RFID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RFID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摘要: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可以为车辆的通行提供独立、不间断的系统设备,实现对车辆的方便管理,具有可靠性高、识别率高、安装维护简便等特点,合法车辆不须人工干预,自动完成一系列现场数据的采集、比较和开关控制等工作,减少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及违规放行。同时也为整个营区的安全保卫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高科技人性化管理“能手”。 一、概述: 车辆管理系统是现代化车辆管理(收费管理为选配)及设备自动化管理的统称,是将车场完全置于计算机管理下的高科技机电一体化产品。 旭展科技(扬州)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RFID技术停车场电脑管理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电脑收费管理系统之一,具有方便快捷、收费准确可靠、保密性好、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形式灵活、功能强大等众多优点,是磁卡、接触式ID卡所不能比拟的,它将取代磁卡、接触式ID卡而成为新一代停车场的主流。 当前车辆的管理通常采用人工管理和IC 卡近距离管理两种模式,均为将来反查带来极大的困难,且数据的精确性也非常有限,缺陷主要有: 1、对于人工管理方式,劳动强度大,审批手续繁杂,手工填写

的派车单漏洞多并不易查询,出入时间记录不准确,效率低,出错率高。对院内车辆或临时来访车辆真假难辩,即便有停车证有时也很难做出辨识。 2、对于IC 卡近距离管理方式,通过闸机过程中,驾驶员要完成一系列动作,如:“减速”、“停车”、“开车窗”、“区卡或刷卡”、“等待挡杆抬起”、“开车”等,显然,这是个虽能完成出入管理功能、但效率低下的管理方法,时常会招来业主或老板的抱怨,当保安人员更换,对老板或业主的车辆或人不熟悉,问题可想而知,放进来了,业主/厂区的安全又受到很大的风险,反之,又要承受业主和老板的抱怨等;物业管理受到了两难的境界; 针对上述等诸多问题,旭展科技(扬州)有限公司推出了最新一代的车辆自动出入管理系统,以超高频或有源RFID射频识别产品为核心,取代传统的管理办法,车辆在出入时无需停车,所有的识别、判断均由系统远距离自动实现,对属院内合法车辆无需人工干预,杜绝失误和作弊。车辆使用的申请和审批手续也通过小区物业等单位内部的流程完成并交系统自动执行。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可以为车辆的通行提供独立、不间断的系统设备,实现对车辆的方便管理,具有可靠性高、识别率高、安装维护简便等特点,合法车辆不须人工干预,自动完成一系列现场数据的采集、比较和开关控制等工作,减少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及违规放行。同时也为整个营区的安全保卫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高科技人性化管理“能手”。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短距离小功率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张军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陈昂学号20091526102 专业通信工程(无线移动通信方向) 班级2009级无线移动通信1班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完成时间2013年4月20日

中短距离小功率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设计 摘要 移动互联网的井喷式繁荣,移动互联设备(MID)层出不穷的涌现,电池技术瓶颈的限制已难以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物联网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广泛的网络节点能量供给等都要求更为先进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中短距离中小功率的无线电能传输的发展。两者共同昭示着无线电能传输光明的未来。 本文对无线电能传输(WPT)做出了简要但系统的介绍,并对其中的微波输能技术(MPT)做出了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中短距离中小功率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模型,即为MPT-MDSP式系统的模型。这种系统是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组成,发射部分用声表面波射频发生电路将DC转变成RF并通过特制天线辐射出去,接收部分再通过接收天线接收RF能量,用整流电路将RF转变成DC,供应用电设备。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WPT)/微波输能 (MPT) /天线

MIDDLE DISTANCE & SMALL POWER WIRELESS POWER TRANSPOTAION SYSTEM ABSTRACT The Wireless Power Transportation (WPT) shows a outstanding necessity in our today`s daily life .For one thing The Mobile Internet device (MID) comes out one after another because of The prosperity of Mobile Internet.The limitations of the technology bottleneck in battery capacity can not fit people`s requirement in these devises .For another the booming of Internet of Things brings large quantity of net nodes .These nodes cannot be charged easily.However,WPT will be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Especially,the Middle Distance & Small Power Wireless Power Transportation System(WPT-MDSP) will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se scopes. In this paper ,I made a brief but clear introduction of the WPT,and a thorough discussion in Microwave Power Transportation (MPT) ,which was used to leed to the applied system WPT-MDSP .This system contains two parts,the eradiation part and the Receive part .The first part works for changing Direct-current(DC)into R adiofrequency (RF),the other does the converse work.Both of them are designed for exclusive use. They works together to charge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Key words Wireless Power Transportation (WPT)/ Microwave Power Transportation (MPT)/Anten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