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说课教案 人教版(优秀篇)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说课教案 人教版(优秀篇)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说课教案 人教版(优秀篇)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说课教案

一、教材内容: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二、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启全面内战的爆发,对于学生深刻理解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彻底实现党的“七大”的政治路线进行的不懈的斗争和蒋介石与美帝国主义勾结,阴谋发动内战,把中国引向黑暗的事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后面全面分析国民党政权崩溃、灭亡,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埋下了伏笔。

1、本章知识点包括:

(1)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

(2)重庆谈判

(3)政治协商会议(自学内容)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罪恶阴谋和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飞赴重庆参加谈判的目的。

(2)让学生知道重庆谈判的时间、“双十协定”的内容。

(3)理解中国出现严重内战危机的原因和中国共产党反内战的方针

3、教学要求:

(1)能力要求:通过引导学生对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和毛泽东为什么毅然飞赴重庆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思想教育要求:讲述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毅然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的伟大胸怀。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严重内战危机的原因,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和目的,毛泽东飞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双十协定”

难点: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和目的,毛泽东飞赴重庆谈判的目的,重庆谈判的焦点

5、本章教材的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法设计: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四、学法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学、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首先是引入新课,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展示一副中共七大会场图,熟悉的画面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画面我巧妙设问:“找出该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会议,会议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抗战胜利后存在哪两种前途和命运?”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国民党坚持独裁、反共和内战的反动政策,抗战胜利后,依靠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加紧准备反革命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彻底实现党的七大的政治路线进行了不懈的斗争,首先就是在谈判桌上的斗争。”这样既达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党的认识的效果,又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关于正文的学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先采用整体教学法,引导学生带着“导学目标”中的问题自读本课,让学生结合书中图文,自读自悟,自主发展,学生自读完毕,找出本课

的内容要点,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构,同时,用精炼的过渡语,顺利进入重点内容的深入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思维,教给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本章内容的第一个子目的学习中,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中共和谈代表和国民党代表及美国驻华大使在延安机场”的插图,根据该图设问:“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局势?”自然导入第一个子目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讨论“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严重的内战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面对中国严重的内战危机,采取了什么政策?”学生经过讨论回答后,进一步明确了国民党的阶级本质,加深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党的认识。然后我通过承上启下的过渡语,自然进入重庆谈判这一重点内容的讲解,由于它最能体现出国共两党对内战与和平的态度,因此,为了让同学们正确认识这一个问题,我通过诱思导学法,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使学生明确了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和目的以及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飞赴重庆谈判的目的,从而培养了学生初步学习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学习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的伟大胸怀。对于谈判中的焦点问题,我要求学生首先找出谈判的焦点所在,然后分组叫同学们进行讨论“为什么焦点会集中在这两个方面?”,从而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对于重庆谈判的结果,我采用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回忆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谈判中的焦点问题,学生自然很容易得出谈判的结果,从而培养了学生透过事件全过程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谈判桌上国共两党有尖锐的斗争,那么在谈判桌外,国共两党有没有斗争呢”,在老师的启发设问下,学生自然会带着问题继续思考,从而学习内容自然过渡到了中共加紧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经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回答,从而结束重庆谈判的学习。

关于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虽然属于学生自读内容,但对于帮助学生认清国民党的假和平阴谋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我要求学生讨论重庆谈判结束以后国民党是否落实了《双十协定》的内容,提高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的兴趣。

深入学习后,为了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安排了回顾全文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教学回到整体,师生根据整课板书总结全文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设计出比老师的板书更美观,更有创新的板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为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我再提出一个探究性课题,“现在台湾与大陆还没有完成统一,国共两党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祖国统一大业的谈判,但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湾当局又在玩弄欺骗手段,抛出所谓的“一中一台”的政策,请思考一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自由交谈,主动发言,大胆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思维碰撞,相互启发。

根据以上学习过程,我设计了这样简明的板书,充分体现了各知识点之间层层深入又紧密相关的内在联系。

六、作业布置:综合训练题中的思考题(实际上已经在教学中处理了)

七、板书设计:内战危机——中共反内战方针——重庆谈判——自卫准备——政协召开

、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永远都不要放弃自己,勇往直前,直至成功!

、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

、蝴蝶如要在百花园里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

、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磨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坚强的信念。

、对坚强的人来说,不幸就像铁犁一样开垦着他内心的大地,虽然痛,却可以播种。

、想而奋进的过程,其意义远大于未知的结果。

10、上有天,下有地,中间站着你自己,做一天人,尽一天人事儿。

11、努力向上的开拓,才使弯曲的竹鞭化作了笔直的毛竹。

12、只要你确信自己正确就去做。做了有人说不好,不做还是有人说不好,不要逃避批判。

13、对没志气的人,路程显得远;对没有银钱的人,城镇显得远。

14、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拼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15、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16、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17、泉水,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18、人的一生,可以有所作为的时机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

19、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

20、生命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脚踏实地走下去。

21、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22、一个人,只要知道付出爱与关心,她内心自然会被爱与关心充满。

23、你要求的次数愈多,你就越容易得到你要的东西,而且连带地也会得到更多乐趣。

24、有大快乐的人,必有大哀痛;有大成功的人,必有大孤独。

25、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

26、生命之长短殊不重要,只要你活得快乐,在有生之年做些有意义的事,便已足够。

27、路在自己脚下,没有人可以决定我的方向。

28、命运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失败者拿来逃避现实的借口。

29、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30、改变自我,挑战自我,从现在开始。

31、沉湎于希望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

32、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33、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

34、不会生气的人是愚者,不生气的人乃真正的智者。

35、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36、能克服困难的人,可使困难化为良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