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 乙二醇市场分析报告

EG 乙二醇市场分析报告
EG 乙二醇市场分析报告

2.5乙二醇

乙二醇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俗名甘醇,分子式为C

2H

6

O

2

,CAS号为

107-21-1。乙二醇可用于制造PET、增塑剂、化妆品和炸药等,并可用于配制发动机的防冻剂以及用作溶剂。中国乙二醇消费量中95%以上用于生产PET,约3%用于生产防冻剂,还有少量作为溶剂或应用于精细化工领域。

2.5.1世界供需分析及预测

从全球范围的生产来看,乙二醇产能明显过剩。目前全球乙二醇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亚洲、中东及北美地区,这3个地区乙二醇产能分别占全部产能的45%、31%和15%。由于中东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乙二醇原料乙烯价格便宜,因此,其乙二醇产能增长迅速,未来扩产能力亦较大;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聚酯工业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对乙二醇的需求量都非常大,因此,拟建的乙二醇产能很大;而世界其他地区的新增乙二醇产能均不大。

全球乙二醇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和北美地区,这两个地区消费乙二醇的数量分别占全部消费量的75%和11%。预计未来5年全球乙二醇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5%,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速率。但是,世界各地乙二醇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中国由于聚酯工业的稳步发展以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未来5年中对乙二醇的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 5.1%;中东地区由于原料价格低廉,目前其乙二醇主要用来出口,未来该地区有许多聚酯扩建计划,因此,其生产和和消费均有较快增长;而世界其他地区乙二醇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则较小,甚至增长率为负数。

2013年世界各地区乙二醇供需状况见表2.5-1。

表2.5-1 2013年世界各地区乙二醇供需状况

2.5.1.1世界供应状况分析及预测

2013年全球乙二醇生产能力为2665万吨/年,产量约为2310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约为87%。但世界各地区的供求情况不完全一致,北美2013年乙二醇生产能力约为402万吨/年,产量约为306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约为76%,产能略显过剩;2013年中东乙二醇生产能力为824万吨/年,产量约为863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约为105%,超负荷运行;2013年亚洲乙二醇生产能力为1210

万吨/年,产量约为970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0%。

伴随中东石化业的崛起,沙特沙比克公司成为世界乙二醇生产商中的新贵,以319万吨/年的乙二醇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中石化在世界乙二醇生产企业中的排名居第二位,目前产能为257万吨/年;壳牌公司为世界第三大乙二醇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为199万吨/年;台塑公司以198万吨/年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居全球第四位;陶氏化学公司在2009~2010年分别关闭了在美国和英国的乙二醇装置,目前以124万吨/年的产能位居世界第五位。

在生产工艺方面,环氧乙烷水合法是当今世界乙二醇的主要生产方法,该技术的专利持有公司有3家,分别是英荷Shell公司、美国Halcon-SD公司以及美国Dow化学公司。这3家工艺供应商的专利技术也是目前全球主要的乙二醇生产技术。

世界前十位乙二醇生产企业见表2.5-2。

表2.5-2 2013年乙二醇世界主要生产企业概况

受亚洲PET生产能力及产量大幅增长的拉动,未来全球乙二醇产能有明显增长。表2.5-3列出了2014-2025年全球(不包括中国)主要的乙二醇新建拟建项目情况。

表2.5-3 2014-2025年国外主要的乙二醇拟在建和扩建项目

2.5.1.2世界需求状况分析及预测

全球乙二醇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2013年亚洲消费乙二醇约为1720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75%,北美消费乙二醇约为240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0%,全球其他地区消费乙二醇合计为339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5%。

从消费结构来看,2013年乙二醇的下游消费领域中PET占比约为86%,防冻剂占7%,其余7%用于生产其他中间体及用作溶剂。

2013年世界乙二醇各地区消费量占比和消费结构分别见图2.5-1和图2.5-2。

图2.5-1 2013年世界乙二醇各地区消费量占比

图2.5-2 2013年世界乙二醇消费结构

2.5.1.

3.世界供需预测

由于PET在纺织行业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因此,未来PET的生产仍将以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的速度发展;而世界汽车工业亦会以较高速度发展,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而汽车防冻液的消费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发展。乙二醇作为PET和防冻液的原材料未来生产和消费均将保持4%-5%的年均增长率。

中东具有丰富且廉价的石油资源,所产乙烯成本低,联产的乙二醇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因此,未来该地区的乙二醇生产将保持较高增速;而该地区未来将配套建设较大规模的PET产能,该地区乙二醇的消费也将以较快速度增长。

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是世界PET的生产重心,对乙二醇的需求长期存在,加之中国正在大规模新建拟建煤制乙二醇装置,因此,未来亚太地区乙二醇的生产和消费增长速率均较高。

除了中东和亚太地区以外,世界其他地区由于乙二醇生产成本和产业链配套等方面无优势可言,因此,未来在乙二醇的生产和消费方面均无亮点。

2013-2025年世界乙二醇供需预测见表2.5-4。

表2.5-4 2013-2025年世界乙二醇供需预测

2.5.2国内供需分析及预测

2013年我国乙二醇的主要生产企业为22家,生产能力为489.2万吨/年,较上年增长45.5%;产量为320万吨,较上年增长16.4%;装置平均开工率为65.4%,较上年明显降低;我国长期大量进口乙二醇,2013年中国进口乙二醇824.6万吨,较上年增长3.5%,为历史最高水平,出口量只有0.5万吨,与进口数量相

比可以忽略不计;2013年中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为1144.1万吨,较上年增长6.9%;2013年我国乙二醇的自给率为28%,较往年略有提高。

2005-2013年我国乙二醇供需状况见表2.5-5。

表2.5-5 2005-2013年我国乙二醇供需状况

2.5.2.1产品供应分析

(1)国内生产状况分析

2013年我国乙二醇生产装置中大部分为石油乙烯法,这部分产能运行稳定。而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方面,截至2013年底,已经投产的项目有5个,分别为新乡永金化工有限公司、安阳永金化工有限公司和濮阳永金化工有限公司的3套煤制乙二醇装置,生产能力均为20万吨/年;另外还有两个项目分别为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的装置,产能均为5万吨/年。上述2013年新投产的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中,只有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以电石尾气为原料制乙二醇的装置运行最为稳定,且产品可应用于纤维级聚酯的生产,其他装置均处于试运行阶段,运行不够稳定,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未来合成气制乙二醇与石油乙烯法乙二醇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生产成本上。通辽金煤的15万吨/年煤制乙二醇的生产成本大约在6000元/吨;而国内厂商以石油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成本较高,按照原油价格80美元/桶计算,乙二醇成本为7000多元/吨,但这个成本价格并不适用于地处石油资源丰富地区的中东厂商,如沙比克生产乙二醇的原料乙烯来自轻烃乙烷,属于天然气回收利用的副产品,由沙特政府免费向该公司提供,因此,中东的乙二醇生产成本极低,产品运到中国依然很有竞争力;另,美国页岩气的成本相当低,因此,以页岩气副产生产的乙二醇成本也会很低。未来乙二醇的生产竞争将更加激烈和复杂。

2013年我国乙二醇主要生产企业概况见表2.5-6。

表2.5-6 2013年我国乙二醇主要生产企业概况

(2)产品进口分析

2013年,我国第一大乙二醇进口来源地是沙特阿拉伯,全年从沙特进口乙

二醇378万吨,占全部进口数量的46%;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是中国台湾,来自台湾的乙二醇数量为126万吨,占全年进口数量的15%;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是加拿大,全年从加拿大进口乙二醇71万吨,占全部进口数量的9%。

表2.5-7为2005-2013年乙二醇进口来源状况。

由表2.5-7可以看出,中东国家尤其是沙特阿拉伯每年出口到我国的乙二醇数量快速增加,在我国进口乙二醇中的数量占比也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东石化业快速发展,其廉价的石油成本为乙二醇提供了卓越的竞争力;与之相反,加拿大每年向我国出口的乙二醇数量逐年减少,在我国乙二醇全部进口产品中的占比逐年下降;来自中国台湾的乙二醇数量逐年增长,在全部进口乙二醇中的数量占比基本稳定,来自台湾的乙二醇主要是为国内的台资聚酯项目提供原料。

表2.5-7 2005-2013年乙二醇进口来源状况

2013年我国乙二醇进口数量最大的地区分别为江苏省和浙江省,这两个地区进口乙二醇数量合计达到710万吨,占到全年进口总量的86%。纵观近几年的进口地区可以看出,江苏省和浙江省始终都是我国进口乙二醇数量最大的两个地区,主要原因是这两个省是我国纺织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乙二醇下游的聚酯产能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地方。

2005-2013年我国乙二醇进口地区分析见表2.5-8。

表2.5-8 2005-2013年乙二醇进口省市

2013年我国乙二醇进口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数量达到409万吨,约占全部进口数量的50%。但近年来我国乙二醇以一般贸易方式

进口的数量占比在逐年下降。

2005-2013年我国乙二醇进口贸易方式分析见表2.5-9。

表2.5-9 2005-2013年乙二醇进口贸易方式

表2.5-10为2009-2013年我国乙二醇进口平均价格,总体来看,我国进口乙二醇的平均价格呈上升趋势。

表2.5-10 近5年我国乙二醇进口平均价格

2.5.2.2国内消费市场分析

国内95%以上的乙二醇用于生产PET,约3%用于配制防冻剂,还有少量应用于精细化工领域和作为溶剂使用。2013年我国乙二醇消费量约为1144.1万吨,较上年增长6.9%。

(1)细分市场分析

1)PET

我国是世界上PET生产能力最大的国家,在PET生产和消费方面占有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国PET的主要商品形式是聚酯纤维和瓶级聚酯切片。聚

酯纤维主要用于生产涤纶,然后用于制造纺织品、服装;我国是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出口大国,加之国内人口基数庞大,对纺织品需求强劲,因此,对聚酯纤维的需求量非常大。瓶级聚酯切片主要用于各种包装容器,如饮料瓶、油桶、调料盒、药品包装盒等,近几年我国饮料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矿泉水和茶饮料增长速度非常快,因此,对瓶级聚酯切片的需求增长也非常快。

2013年我国PET产量达到3200万吨,按生产1吨PET需要0.34吨乙二醇计算,2013年我国PET行业消费乙二醇1088万吨,约占国内乙二醇总消费量的95.1%。

2)汽车防冻剂

乙二醇是国内应用最普遍的汽车防冻剂,由于国内汽车工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因此,该领域对乙二醇的需求增长也很快,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37亿辆,用于生产汽车防冻液的乙二醇约为34.5万吨。

2013年我国乙二醇全国消费结构见表2.5-11。

表2.5-11 2013年乙二醇全国消费结构

(2)替代产品分析

乙二醇是生产PET的必须原料,而PET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聚酯纤维作为我国化学纤维的重要品种在近30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聚酯纤维具有其他化纤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其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因此,无论是乙二醇还是PET,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均不存在被替代的可能。

2.5.2.3国内市场供需预测

本报告的供应预测根据是目前新建拟建的项目情况,需求预测主要根据是下游聚酯行业的发展前景。

(1)供应预测

未来几年,石油乙烯法乙二醇新建项目只有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南亚塑胶工业(香港)有限公司、中科合资广东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外合资浙江东海炼化一体化项目等5个,合计产能约为252万吨/年;而合成气制乙二醇的在建拟建项目非常之多,合计产能超过700万吨/年。

表2.5-12为未来中国乙二醇主要的新建拟建项目情况。关于合成气制乙二醇的项目太多,且许多只是处于项目前期规划阶段,所以,在表2.5-12中只列出一些典型的、实现可能性比较大的项目。

表2.5-12 乙二醇拟在建和扩建项目(2014-2025年)

全球乙二醇市场已经呈现产能过剩、需求增长缓慢的局面,而具有资源优势的中东地区正在规划和建设大批石化装置,其中包括大型乙二醇装置和聚酯装置,世界乙二醇生产重心正在向东部地区转移,特别是中东地区。中东仍然是未来中国乙二醇的主要进口来源地。

中国乙二醇产能短期内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近期还将主要依赖进口。随着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工艺的逐步成熟,中国乙二醇消费主要依赖进口的格局或将改变。

(2)需求预测

我国是世界PET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生产技术水平、上下游产业配套以及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我国这种PET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不会改变;而聚酯纤维由于其本身的优异性能将促使其在未来继续增长,所以,预计未来我国PET的生产和消费仍将保持5%左右的年均增长率。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汽车大国,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同时,随着汽车防冻剂行业的规范,乙二醇在汽车防冻剂中的应用比例将提高。预计我国汽车防冻剂用乙二醇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将高于乙二醇消费的年均增长水平。

综合来看,预计2013-2015年我国乙二醇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 5.9%,2015-2020年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5.1%,2020-2025年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4.7%。

2015-2025年我国乙二醇消费结构预测见表2.5-13。

表2.5-13 2015-2025年乙二醇全国消费结构预测

乙二醇主要应用于PET生产,这部分用途约占总消费量的95%,目前暂时未发现乙二醇有其他重要的、能够极大拉动其消费量的新用途。我国乙二醇长期对外依存度超过70%,而且石油资源短缺,即便未来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逐步完善后国内乙二醇产能会迅速增长,但因我国本身是乙二醇消费大国,且人口多、资源紧张,预计2025年之前我国乙二醇不会大量出口。

(3)供需平衡预测

目前国内大宗石化产品大多供大于求,乙二醇却长期短缺,这一点已经足够吸引资本的眼球。预计未来我国乙二醇产能、产量、需求量均将持续增长,但增长幅度逐年减小;与此同时,国内进口乙二醇数量预计将逐渐减少。

2013-2025年我国乙二醇供需平衡预测见表2.5-14。

表2.5-14 2013-2025年乙二醇全国供需平衡预测

由表2.5-14可见,2025年之前我国乙二醇仍属于进口型产品。

2.5.3区域市场分析

我国乙二醇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2013年该地区乙二醇生产能力约为223.5万吨/年,产量约为171.5万吨,分别占全国总产能和产量的45.7%和53.6%;华东地区也是我国乙二醇进口数量最大的地区,2013年该地区进口乙二醇783.2万吨,占全部进口数量的95.0%;2013年华东地区消费乙二醇约954.4万吨,占全国消费总量的83.4%,在全国各地区消费排名中居第一位。

中南地区乙二醇产能、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分别为133.5万吨/年、50.5万吨、19.9万吨和70.4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7.3%、15.8%、2.4%和6.2%,均居全国第二位。

华北地区乙二醇产能、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分别为65.3万吨/年、47万吨、0.1万吨和4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3.3%、14.7%、<1%和4.1%。

东北地区乙二醇产能、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分别为56.9万吨/年、44.5万吨、<0.1万吨和44.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1.6%、13.9%、<1%和3.9%。

西南地区没有乙二醇产能,2013年进口乙二醇为7.3万吨,消费量也为7.3万吨,在全国进口量和消费量中的占比均<1%。

西北地区乙二醇产能、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分别为10万吨/年、6.5万吨、14.1万吨和20.6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0%、2.0%、1.7%和1.8%。

2013年我国乙二醇全年出口量只有0.5万吨,因此,在分析各地区供需平衡时,基本可以忽略出口数量。

2013年我国乙二醇区域市场供需状况见表2.5-15。

表2.5-15 2013年我国乙二醇区域市场供需状况

2.5.

3.1区域市场供应状况

我国乙二醇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2013年该地区产能约为223.5万吨/年,产量约为171.5万吨,分别占全国总产能和产量的45.7%和53.6%,在全国各地区排名中均居第一位;中南地区乙二醇产能、产量分别为133.5万吨/年

和50.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7.3%和15.8%,均居全国第二位;华北地区乙二醇产能和产量分别为65.3万吨/年和4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3.3%和14.7%;东北地区乙二醇产能和产量分别为56.9万吨/年和44.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1.6%和13.9%;西南地区没有乙二醇产能;西北地区乙二醇产能和产量分别为10万吨/年和6.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0%和2.0%。

2013年我国各地区市场供应状况见表2.5-16。

表2.5-16 2013年区域市场供应状况

2.5.

3.2区域市场消费状况

乙二醇最大的应用领域是生产PET,而华东地区是我国纺织行业的聚集地,全国95%的涤纶纤维生产集中于此,因此,华东是我国PET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地区。乙二醇另外一个用途是作为汽车防冻液,该领域对乙二醇的消费量与当地的气候和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在北方地区,防冻液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冬季发动机冷却系统内液体冻结,因此,冬季北方地区的汽车必须添加防冻液才能正常工作,而南方地区冬季一般在0℃以上,防冻液的主要功能是夏季防沸,因此,经济条件好的地区会在水箱中添加防冻液来防止水箱爆沸,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则可能只是以自来水来代替防冻液的功能,我国乙二醇在防冻液方面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

综合来看,华东地区是我国乙二醇最大的消费地区,2013年该地区消费乙二醇约1053万吨,占全国总消费量的92%;而全国其他地区合计消费乙二醇的量才占到全国消费总量的8%。

2013年乙二醇区域市场消费结构见表2.5-17。

表2.5-17 2013年乙二醇区域市场消费结构

万吨,%

2.5.

3.3区域市场供需预测

(1)供应预测

目前我国乙二醇生产仍然以石油乙烯法为主,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华东和中南地区;未来随着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工艺的突破,合成气制乙二醇的生产能力有望快速增长,该种工艺产能则主要集中在华北、中南和西北地区。

2014-2025年我国乙二醇区域市场产能预测见表2.5-18。

表2.5-18 2014-2025年乙二醇区域市场产能预测

(2)需求预测

我国纺织工业在华东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该地区在纺织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因此,预计未来新增PET生产能力也主要集中于该地区。2014-2025年我国乙二醇区域市场需求预测见表2.5-19。

表2.5-19 2014-2025年乙二醇区域市场需求预测

(3)供需预测

综上所述,2015-2025年我国乙二醇区域市场供需预测见表2.5-20。

表2.5-20 2015年、2020年和2025年区域市场供需预测

(4)消费结构预测

华东地区在纺织行业中超强的竞争力决定了近期新增的PET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该地区,除此以外,广东和重庆也有少量新增PET生产能力;而乙二醇作为防冻剂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预计未来全国各地区的使用比例变化不会太大。

煤制乙二醇项目解决方案介绍

Technology 技术纵横 摘要:为了推广一体化解决方案在煤制乙二醇装置上的应用,提高国产自控系统的竞争力,降低国内同类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和利时HOLLiAS 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了覆盖用户工厂全部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工艺控制、安全管理、资产管理、控制优化、生产管理等方面为用户提供增值的解决方案,使生产运营逐步实现精益化、智能化,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企业运营最优化。一体化方案在乙二醇装置上的优势和实力,可为今后国内同行业自控装置的选型与配置提供借鉴和支撑。关键词:K 系列DCS ;乙二醇;一体化方案;控制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application in the Coal-to-ethylene Glycol plant,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in China, and reduce the cost of whole life cycle of similar projects, HOLLiAS integration solution provides all customers'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plant, and provides customers with value-added solutions for process control, safety management, asset management, control optimization, production management, etc., which make the operation gradually realize the streamline and intelligent, and its ultimate goal is to realize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 optimization. Integration in the ethylene glycol plant's advantage and strength, is a reference and support for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selection and con?guration for the future plant in China. Key words: K series DCS; Ethylene glycol; Integration solution; Control 目前,和利时已成功实施多个煤制乙二醇项目,为用户提供了DCS 与SIS 系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对氧煤比等主要回路进行 优化控制,实现安全稳定、优化控制与操作方便的统一。 1 行业简述 乙二醇(EG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和防冻剂,此外还可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用途十分广泛。 截至2015年底,中国已投产运行和试车成功的煤(合成气)制乙二醇(CTMEG )项目共10个,总产能170万吨。早期投产的示范项目运行渐入佳境。 2016年将是中国煤制乙二醇产能爆发的开端之年,将新建10个项目,总计乙二醇产能166万吨/年。草酸酯路线煤制乙二醇的技术研发正在向低成本、高选择性、长催化剂寿命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由于产品质量不断优化,煤制乙二醇已经开始被大规模应用于聚酯化纤行业。来自亚化咨询的消息称,至2020年中国将总计建成41个煤制乙二醇项目,总产能将达到1026万吨。煤制乙二醇将成为中国聚酯化纤行业的重要原料来源。 2 主要工艺介绍 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技术主要有两种路线。一种是以乙烯为原料经环氧乙烷(EO )非催化液相水合法生产乙二醇的石化路线。这种工艺存在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选择性较低、环氧乙烷水合副产物多(主要为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分离精制工艺复杂、能耗大等问题,生产乙烯的原料是石油产品,原油来源受控因素较多。

(完整版)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

乙二醇项目 “煤制乙二醇”即以煤代替石油乙烯生产乙二醇。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凭借20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企业联手合作,成功开发了“万吨级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简称“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 一、特点 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战略物资,用于制造聚酯(可进一步生产涤纶、饮料瓶、薄膜)、炸药、乙二醛,并可作防冻剂、增塑剂、水力流体和溶剂等。“煤制乙二醇”即以煤代替石油乙烯生产乙二醇。专家指出,此类技术路线符合我国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特点。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通过长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获得的该项成果,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该成套技术符合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其显著特点还在于全部采用工业级的CO、NO、H2、O2和醇类为原料,对形成规模化产业极为有利。鉴定委员会专家在现场考察后认为,万吨级工业试验装置运行稳定,具备了进一步建设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装置的条件。据专家测算,用石油乙烯路线每生产一吨乙二醇约耗2.5吨石油。全世界用石油乙烯生产的2000多万吨乙二醇,若都以煤为原料进行生产,那么,节省下来的石油相当于新开发一个年产5000万吨石油的大庆油田。 二、现状

煤制乙二醇技术是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科院福建物构所自1982年起经过多年前期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试技术和模试技术;江苏丹化集团技术团队拥有化工新技术产业化的长期积淀,曾在国内首创“碳化法制碳酸氢铵”、“羰基化合成醋酐”和“变压吸附分离CO”等多项化工新工艺。 三、技术工艺路线 目前国内以煤为原料制备乙二醇,主要有三条工艺路线: 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图 1、直接法:以煤气化制取合成气(CO+H2),再由合成气一步直接合成乙二醇。此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选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实现工业化。 2、烯烃法:以煤为原料,通过气化、变换、净化后得到合成气,经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MTO)得到乙烯,再经乙烯环氧化、环氧乙烷水合及产品精致最终得到乙二醇。该过程将煤制烯烃与传统石油路线乙二醇相结合,技术较为成熟,但成本相对较高。

义马年产30万吨煤制乙二醇方案

义马煤业综能煤制乙二醇项目 技术方案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5月于合肥

目录 1. 产品方案和产品规模 2. 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3. 工艺流程简述 4. 公用工程简述 5. 消耗 6. 投资估算 7. 技术经济分析

1.产品方案和产品规模 义马煤业综能有限责任公司现正在建设一套30万吨/年的甲醇项目,由于现在甲醇市场效益的降低,公司预以现有的流程生产乙二醇产品。原有的气化、变换、甲醇洗等装置不变,公用工程规模做相应大小的修改,增上H2/CO分离、草酸二甲酯合成、乙二醇合成和精馏等装置,达到生产乙二醇的要求。目前根据以前甲醇气化装置的能力,现在乙二醇正常操作的能力如下: 产品方案:乙二醇 产品规模: 31.2万吨/年 操作时间: 8000小时/年 2.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传统乙二醇生产技术路线主要为石油路线,采用乙烯为原料,通过环氧乙烷再生产乙二醇;由于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中国的石油缺口越来越大,使得采用以煤为原料,通过合成气生产乙二醇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使得以煤为原料代替石油路线生产乙二醇成为可能。 日本宇部兴产采用合成气(CO+H2)生产草酸二甲酯的工业化生产装置已经稳定运行了20多年,且宇部兴产也对草酸二甲酯加氢生产乙二醇进行了催化剂筛选和实验室试验,并获得了很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因此,本技术方案拟采用日本宇部的草酸二甲酯生产技术,以及宇部筛选的催化剂加氢生产乙二醇。 3.工艺流程简述 气化技术采用美国SES公司的U-gas气化工艺。 3.1 煤干燥 来自煤贮运的原料煤,通过皮带送入四齿辊破碎机,破碎到8mm后,去干燥窑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煤水分不超过6.87%。 3.2 气化 干燥后的煤粉通过管状皮带输送到气化框架上的缓冲煤斗,通过锁斗、加料罐把煤粉送入的气化炉,在蒸汽和纯氧的作用下,气化成粗煤气。气化压力

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生产装置建设

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生产装置建设 项目建议书 一、总论 1、项目名称: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生产装置建设 2、项目单位概况:需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建设 3、项目拟建地点: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 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四川省首批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中国西部化工城的重要组团。园区内环保容量大,已通过四川省环境保护局的环境影响评价。园区沿长江东岸纵向呈带状伸展,总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合(江)-渝(重庆)公路、“宜-泸-渝”高速路贯穿整个园区。园区功能分区为化工园区、物流园区、机械加工园区、综合工业园区。化工园区以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发展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等,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园区现有存量土地5000亩(已完成九通一平)可满足企业用地需求。 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占地约1000亩,建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5、项目建设年限:24月。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我国乙二醇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防冻液、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和聚酯多元醇等。其中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其消费量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94.0%,另外

约 6.0%用于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以及聚酯多元醇等。近年来,我国聚酯(包括聚酯纤维、聚酯树脂和薄膜等)的生产发展很快,2000年生产能力只有595万吨, 2008年我国聚酯的产量约1730万吨,对乙二醇的需求量约636万吨;2010年聚酯的产量将达到约1900万吨,届时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65万吨。加上在防冻剂以及其他方面的消费量,预计我国乙二醇的总需求量,2010年将达到约710万吨。 虽然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较快,但仍不能满足国内聚酯等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呈逐年增长态势。1995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只有20.54万吨,2000年进口量突破100万吨达到104.97万吨,2008年更是增加到486.72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72.26%。 2、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 合江县位于四川南部边缘,地处四川、贵州、重庆三省市的交界处,因长江和赤水河在此汇合而得名。合江是长江进出川的第一港口县,也是黔北物资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是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和物流中心。全县幅员面积2422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人口89万,县城人口超过12万,县城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全县地势较为低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合江距重庆120公里,距成都320公里,距泸州火车站50公里,距泸州蓝田机场49公里,正在修建的“宜-泸-渝高速公路”、“泸-遵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通车后到重庆外环线缩短到57公里,1小时内即可抵达重庆市区,将极大地缩短合江与成都、重庆、贵阳等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境内长江航道全年可通航3000吨级船舶,最高

乙二醇

50 总第115期2002年第1期安徽化工 X1-等筹 式中:A.——标样溶液中甲基立枯磷峰面积的平均值; A2——试样溶液中甲基立枯磷峰面积的平均值; m1——甲基立枯磷标样质量,g; 吨——试样的质量,g; 卜_标样中甲基立枯磷的质量百分数。 4结果与讨论 4.1精密度试验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 定,求得其标准偏差为0.19,变异系数为0.94%。样品 的平均含量为20.40%。 4.2准确度(回收率)的测定 在已知准确含量的试样中定量加人已知含量的甲 基立枯磷标准品,然后按本文所述方法和条件测定。测 定结果是甲基立枯磷的回收率为99.50%~100.00%。 4.3线性关系的测定 将已知准确含量的甲基立枯磷标准品配制成一定 浓度的甲醇溶液,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分别进样1出、 2tA、3出、4皿、5肛l。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 作图,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62153X+851, 相关系数为r=0.9999。 4.4条件的选择 为了对产品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我们对色谱柱、 流动相、波长、流速等条件进行了选择,最终确定了本实 验的操作条件为最佳条件,使用其它仪器时应作适当调 整,以达到最佳效果。综上所述,该方法具有定量准确, 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等特点,是分析甲基立 枯磷较为理想的方法。口 乙二醇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 王跃志 (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132021) 摘要结合世界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及消费分布情况及近几年我国乙二醇产品的生产能力、产量及消费量变化情况对我国今后几年乙二醇的增长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充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乙二醇市场需求市场价格 乙二醇主要用于生产聚酯树脂和聚酯漆,由乙二醇和聚乙 二醇能衍生出多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自50年代发现它与对苯 二甲酸反应生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纤维和聚酯塑料的 原料)后,乙二醇的用量迅速增加。目前,乙二醇主要用于生产聚 酯、防冻剂及润滑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和炸药等。 1生产情况 1,1世界乙二醇生产情况 1992年世界上乙二醇总生产能力为866.9万吨/年。其中美 国有12套装置生产能力为292.2万吨/年,占34%,西欧14套装 置生产能力为128.5万吨/年,占15%,日本7套装置生产能力 88.6万吨/年,占10%,东亚(包括中国、中国的台湾)146.3万 吨,占14%,中东71.3万吨,占8.2%,世界乙二醇总生产量约为 780万吨/年。1999年世界乙二醇生产能力为1257.5万吨/年,其 中北美478.5万吨/年,占世界总能力的38%,欧洲184万吨/年, 占15%,亚洲388.5万吨/年,占3l%,中东175万吨/年,占14%。 1.2国内乙二醇生产情况 从70年代初开始,燕山石化和辽阳化纤公司分别从美国和 德国引进了两套大型环氧乙烷/乙二醇生产装置。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又相继引进了10套大型环氧乙烷/乙二醇生产装置, 到1993年国内拥有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的厂家约20家。1996 年5月北京东方、新疆独山子、天津联化相继引进三套环氧乙烷/ 乙二醇装置投产,1996年9~10月广东茂名乙烯、吉化公司引进 两套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投产。近年来北京燕山、上海石化、 表1近两年国内乙二醇生产企业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生产企业名称1999年产量2000年产量

完整版通辽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

【全析】通辽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 2014-03-28 化化网煤化工 ■通辽金煤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 【一】项目介绍及进展通辽金煤化工是一家由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金煤化工控股有限 公司共同投资,以褐煤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4.5亿元人民币。金煤化工以褐煤为原料,经羰化加氢生产乙二醇,主要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通辽金煤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装置是目前世界首套采用煤制草酸技术的生产线,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规划总体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在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百万吨级的乙二醇生产基地。一期20万t/a煤制乙二醇项目于 2007年8月开工,2009年底建成投产,2009年12月打通流程,产出合格产品。经过联动试车,于2010年5月3日试产出合格的草酸产品。2011年11月18 日成功达产。 金煤化工所采用的煤制草酸技术是在借鉴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在煤化工生产的后端将一部分中间产品草酸酯进行水解,生成草酸和甲醇。其中的甲醇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制作亚硝酸甲酯,亚硝酸甲酯用于制作草酸酯,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采用这种工艺制得的草酸除具有环保优势外,还具有成本低、纯度高等优点。 项目进展回顾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在1982 - 1995年研究并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及成果的基础上,2005年重新成立了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组,集中全所的技术力量和条件进一步协同攻关,进行CO 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草酸酯制备草酸和乙二醇工艺条件的试验。 2006 年开始联合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进行“年产300 吨草酸二甲酯及100 吨乙二醇”的中试和“万吨级煤制乙二醇”的工业化试验。至2008 年6 月,完成了全部的试验工作,实现了预期各项技术指标。

2018年中国乙二醇市场发展前景研究分析

2018年中国乙二醇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作者:————————————————————————————————日期:

2018年 中国乙二醇市场前景分析 一、乙二醇概述 1、产品性质 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 EG。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对动物人均有毒性。乙二醇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抗冻剂等。乙二醇是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化工品。全球一半(中国90%)以上的乙二醇都用于中国的聚酯生产。随着国内聚酯、化纤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国和最大消费国,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0%,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50%左右,然而国内乙二醇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需大量进口。 2、乙二醇上游产业链的分析 从目前全球商业化生产路线来看,根据主要使用原料不同,乙二醇合成工艺分为三大类:煤头,气头,油头。 ●气头:乙烷→乙烯→乙二醇 ●油头:石脑油→乙烯→乙二醇 ●煤头:煤→ CO →乙二醇

油头路线和气头路线的主要区别在于用于合成乙烯的原料是天然气还是原油(石脑油裂解)。从全球来看,油头的石脑油裂解路线依然占据主要位臵,占比 65%左右,气头乙二醇主要集中在中东,占比 25%左右,国内煤头乙二醇还在快速发展中,目前占比 5%,未来占比将会进一步提高。 3、乙二醇的主要用途: 乙二醇主要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以及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炸药等,用途十分广泛。 乙二醇生产的涤纶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化纤品种,占世界化纤产量的80%以上,而世界化纤产量中的67%来自于中国,其中绝大多数是涤纶。中国的涤纶产销大量用于衣料、床上用品、各种装饰布料、国防军工特殊织物等纺织品以及其他工业用纤维制品。

煤制乙二醇产业发展状况

煤制乙二醇产业发展状况

————————————————————————————————作者:————————————————————————————————日期:

煤制乙二醇产业发展状况-企业管理论文 煤制乙二醇产业发展状况 引言 乙二醇又名甘醇、乙撑二醇,是简单和最重要的脂肪族二元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PET)、塑料、橡胶、聚酯漆、胶粘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以及炸药。也大量用作溶剂、润滑剂、增塑剂和防冻剂等。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大宗基本化工原料,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多元醇。 1煤制乙二醇 煤制乙二醇“即以煤代替石油乙烯生产乙二醇,即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简称“煤制乙二醇”)。 我国乙二醇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防冻液、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和聚酯多元醇等[1]。聚酯系列产品耗用的乙二醇占世界产量的大部分。第二大用途是用于生产防冻液及化工中间产品的原料等,55%的乙二醇水溶液在-40℃时结冰。乙二醇的单甲醚或单乙醚是很好的溶剂,可溶解纤维、树脂、油漆和其他许多有机物。此外还可用于涂料、照相显影液、刹车液以及油墨等行业,用作过硼酸铵的溶剂和介质,用于生产特种溶剂乙二醇醚等。 2煤制乙二醇发展优势 2.1技术现状 目前国内以煤为原料制备乙二醇,主要有三条工艺路线: a、直接法:以煤气化制取合成气(CO+H2),再由合成气一步直接合成乙二醇。此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选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实现工业化。

b、烯烃法:以煤为原料,通过气化、变换、净化后得到合成气,经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MTO)得到乙烯,再经乙烯环氧化、环氧乙烷水合及产品精致最终得到乙二醇。该过程将煤制烯烃与传统石油路线乙二醇相结合,技术较为成熟,但成本相对较高。 c、草酸酯法:以煤为原料,通过气化、变换、净化及分离提纯后分别得到CO 和H2,其中CO通过催化偶联合成及精制生产草酸酯,再经与H2进行加氢反应并通过精制后获得聚酯级乙二醇的过程。该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是目前国内受到关注最高的煤制乙二醇技术,通常所说的“煤制乙二醇”就是特指该工艺。 2.2成本现状 由表可得,当原油价格降至20美元/桶时,“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生产乙二醇的成本与石油路线相当。 当前世界石油制乙二醇的生产企业依然占主流。2011年~2012年期间,国内乙二醇各种生产工艺产能占比如下:石油制法为83%,生物质制法为12%,煤制法为5%,但在国际油价长期上升、煤价下跌的情况下,煤制乙二醇的远景更好。2013年~2015年,随着煤制乙二醇技术的逐渐成熟,企业将更加青睐这种制法。 2.3宏观经济政策现状

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市场现状及预测 (一)市场状况 目前,我国乙二醇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防冻液、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和聚酯多元醇等。其中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其消费量约占国总消费量的94.0%,另外约6.0%用于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以及聚酯多元醇等。近年来,我国聚酯(包括聚酯纤维、聚酯树脂和薄膜等)的生产发展很快,2000年生产能力只有595万吨,2006年已经增加到约2150万吨。据中国聚酯协会预测,2008年我国聚酯的产量将达到约1730万吨,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05万吨;2010年聚酯的产量将达到约1900万吨,届时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65万吨。加上在防冻剂以及其他方面的消费量,预计我国乙二醇的总需求量,2008年将达约636万吨,2010年将达到约710万吨。 (二)进出口及表观消费量 1、表观消费量 近10年来,由于聚酯工业需求强劲,国市场对乙二醇的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995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只有65.69万吨,2000年达到195.71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24.40%。进入21世纪以来,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继续大幅增长,2002年突破300万吨大关,达到301.99万吨,成为超过美国的世界第

一大乙二醇消费国,2006年更是达到562.04万吨,2001~2006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8.53%。近年来我国乙二醇的供需情况见表1。 2、进出口 虽然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较快,但仍不能满足国聚酯等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呈逐年增长态势。1995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只有20.54万吨,2000年进口量突破100万吨达到104.97万吨,2006年更是增加到406.13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72.26%。 表1 近年来我国乙二醇的供需情况 单位:万吨/年 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 费量自给率/% 1997 70.74 19.93 2.36 88.31 80.10 1998 74.97 30.82 0.52 105.27 71.22 1999 84.38 56.69 0.013 141.06 59.82 2000 90.75 104.97 0.015 195.71 46.37 2001 80.75 159.71 0.23 240.23 33.61

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

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 一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世界上大规模生产乙二醇的方法有3种: 1)采用天然气为原料制乙二醇(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2009年产能620万T,占全球总产量的32%,预计2011年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 2)以石油为原料制乙二醇,2009年全球产能1300万T,占世界的68%; 3)采用褐煤做原料生产乙二醇。 目前中东地区天然气制乙二醇每吨成本约250美元。即便能以优惠的价格(130元/T)获得褐煤资源,煤制乙二醇生产成本依然高达2600元/T(约合380美元/T)。因此相比天然气制乙二醇,即使加上运费(从中东到中国最新报价20美元/T),煤制乙二醇也不具备竞争力。 与石油制乙二醇相比,煤制乙二醇是否具有成本优势,取决于国际油价和能否获得廉价煤炭资源。若煤价为750元/T,当石油价格跌到67美元/桶以下时,煤制乙二醇将不具备成本优势。 以天然气为原料制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具体工艺路线是:首先以天然气生产乙烯,然后乙烯生产乙二醇。采用该工艺路线,乙二醇的生产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1)原料成本约6300元(其中乙烯市场价格按照10000元/T计算,成本6000元); 2)其他成本约700元(其中固定成本约330元,动力成本约380元)。 以石油为原料制作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具体工艺路线是:首先石脑油生产乙烯,然后使用乙烯生产乙二醇。本工艺路线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工艺路线的区别在于获得乙烯的方式,前者通过石脑油制作乙烯,后者通过天然气制作乙烯。 目前全球乙烯总需求约1.12亿T,总产能约1.31亿T。其中约50%用石脑油制作,50%用天然气(乙烷、丙烷等)制作,两种不同工艺路线的生产成本存在巨大差异。用天然气生产乙烯的成本:中东乙烯装置以乙烷为原料生产成本最低达100美元/T,平均为240美元/T;美国墨西哥湾沿岸为250美元/T。用石脑油生产乙烯的成本:每生产一吨乙烯约需要2.5T 石脑油。因石脑油制乙烯会产生燃料油,汽油等副产品,考虑综合收益,乙烯成本约为石脑油成本的1.6~1.8倍之间,从原油到石脑油的加工费一般在50美元/T左右。因此石油路线制乙烯的成本可用如下公式推算:乙烯成本=(原油价格+50美元)×1.6~1.8。 以褐煤做原料生产乙二醇:具体工艺路线是:煤炭→羟化→加氢→乙二醇。煤制乙二醇项目成本构成如下表(表1)所示: 按此成本,当国际油价降到54美元以下时,煤制乙二醇不具备成本优势。 煤制乙二醇的生产成本构成如上表2所示。按此成本,当国际油价降到30美元以下时,煤制乙二醇相比石油制乙二醇不具备成本优势。如果按750元/T的煤炭价格,煤制乙二醇的生产成本将达到每吨约4485元/T。当国际油价下跌到67美元以下时,煤制乙二醇将不具备成本优势。在我国传统煤化工产业集聚地,甲醇、二甲醚、醋酸等产品呈现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富煤地区积极探索甲醇深加工和新型煤化工项目是煤化工发展的重要出路。相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项目,煤制乙二醇项目投资和资源需要量相对少一些,是目前许多煤化工企业非常关注的煤化工项目之一从煤炭资源保证的角度考虑,煤制乙二醇应该建设在富煤地区。但是,若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煤制乙二醇装置,产品再运往消费地区,物流成本和运输条件均有较大的风险。尤其是西北地区,虽有充足的煤炭资源保障,但产品需长距离运输才到达目标市场,产品运输成本大大增加。以鄂尔多斯为例,距离上海市约2000km,乙二醇铁路运输费用约增加334元/T。乙二醇公路运输成本分析见表2,铁路运输成本分析见表3。以西北某地拟建的煤制乙二醇项目为例,分析之。原料煤取20.9~25.1MJ

年产5万吨乙二醇工艺流程设计

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站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教学站 专业班级 内 容 与 要 求 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学生姓名教学站点 专业、班级 论文题目 序号评审项目指标分值评分1 工作态度 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学习态度端正。 2 能够正确处理工学矛盾,按照要求按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2 2 工作能力 与水平 能够综合和正确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获取新知识。 1 能够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 毕业设计(论文)所得结论具有应用或参考价值。 1 基本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1 3 论文质量论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文笔流畅,语言通顺。 2 方法科学、论证充分;专业名词术语使用准确。 2 设计类计算正确,工艺可行,设计图纸质量高,标准使用规范。 4 工作量论文正文字数达到8000及以上。不足8000字的,每少500字 扣2分。 8 5 论文格式论文正文字体字号使用正确,图表标注规范。 3 论文排版、打印、装订符合《西安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 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 6 6 创新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1 是否同意参加评阅(填写同意或者不同意): 总分30 说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毕业设计(论文)不得参加评阅: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或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相符的;2、毕业设计(论文)因1/2以上内容与他人论文或文献资料相同,被认定为雷同的;3、正文字数不足6000字的。 评语: 指导教师:年月日

2018年中国乙二醇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018年 中国乙二醇市场前景分析 一、乙二醇概述 1、产品性质 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 EG。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对动物人均有毒性。乙二醇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抗冻剂等。乙二醇是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化工品。全球一半(中国90%)以上的乙二醇都用于中国的聚酯生产。随着国内聚酯、化纤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国和最大消费国,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0%,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50%左右,然而国内乙二醇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需大量进口。 2、乙二醇上游产业链的分析 从目前全球商业化生产路线来看,根据主要使用原料不同,乙二醇合成工艺分为三大类:煤头,气头,油头。 ●气头:乙烷→乙烯→乙二醇 ●油头:石脑油→乙烯→乙二醇 ●煤头:煤→ CO →乙二醇

油头路线和气头路线的主要区别在于用于合成乙烯的原料是天然气还是原油(石脑油裂解)。从全球来看,油头的石脑油裂解路线依然占据主要位臵,占比 65%左右,气头乙二醇主要集中在中东,占比 25%左右,国内煤头乙二醇还在快速发展中,目前占比 5%,未来占比将会进一步提高。 3、乙二醇的主要用途: 乙二醇主要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以及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炸药等,用途十分广泛。 乙二醇生产的涤纶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化纤品种,占世界化纤产量的80%以上,而世界化纤产量中的67%来自于中国,其中绝大多数是涤纶。中国的涤纶产销大量用于衣料、床上用品、各种装饰布料、国防军工特殊织物等纺织品以及其他工业用纤维制品。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2) 1.1项目概况 (12) 1.2设计依据 (12) 1.3设计原则 (12) 1.4产品规模及方案 (13) 1.4.1项目规模 (13) 1.4.2产品方案 (13) 1.5原料来源 (14) 1.6辅助设计软件 (14) 第二章技术经济 (16) 2.1 工程概况 (16) 2.2 设计依据 (16) 2.3主要经济数据 (16) 2.4表格 (16) 第三章总图运输 (18) 3.1设计依据 (18) 3.1.1.设计法规和标准、规 (18) 3.2设计围 (20) 3.3厂区概况 (20) 3. 3.1厂址位置 (20) 3. 3.2厂址交通条件 (21) 3.3.3 环境治理条件 (24) 3.3.4 产业基础条件 (25) 3. 3.5 公用工程条件 (25) 3.3.6 人力资源条件 (26) 3.4总平面布置 (27) 3.4.1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28)

3.4.2 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1) 3.4.3 厂区总体布局概述 (32) 3.4.4 总平面布置的各项技术指标 (32) 3.4.5 工艺装置的布置 (33) 3.4.6 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 (33) 3.4.7 仓储设施的布置 (33) 3.4.8 运输设施的布置 (34) 3.4.9 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的设施 (34) 3.5 场运输设计 (36) 3.5.1 厂运输设计要求 (36) 3.5.2 本厂运输设计 (37) 第四章化工工艺及系统 (38) 4.1项目背景 (38) 4.2生产工艺的选择 (40) 4.2.1工艺方案的比较 (40) 4.2.2工艺方案的确定 (41) 4.3工艺简要流程图: (42) 4.3.1环氧乙烷生产 (42) 4.3.2乙二醇生产 (43) 4.4工艺路线简介 (43) 4.4.1环氧乙烷生产工段 (43) 4.4.2二氧化碳吸收工段 (49) 4.4.3乙二醇生产工段 (53) 4.4.4乙二醇精制工段 (63) 4.4.5乙二醇生产全流程 (65) 4.5催化剂的选择 (65) 4.5.1银催化剂的选择 (65) 4.5.2负载型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66) 4.5.3碳酸乙烯酯水解催化剂 (66)

乙二醇

【乙二醇】 1 产品简介 乙二醇 ethylene glycol,CAS No.107-21-1;结构式HOCH2 CH2OH。相对密度1.1132。折射率1.4306(25℃)。凝固点-12.6℃。沸点197.2℃。自燃温度400℃。闪点110℃。爆炸极限3.2%~15.3%。很易吸湿。能与水、乙醇和丙酮混溶。能大大降低水的冰点。微溶于乙醚。 乙二醇是无色、粘稠的亲水性液体。无气味,有甜味,稳定无腐蚀性。它可燃但不易燃。它被《欧洲委员会危险品导则》分类为“有害物质”。如果被误吞的话,二醇类化合物都是慢性毒物。过度暴露在它的蒸汽中,能对眼、鼻和咽喉产生刺激作用。 2 技术进展 工业上,现在唯一的大规模生产乙二醇的方法是环氧乙烷水解法。早期的环氧乙烷是通过氯乙醇制取的,而现在这种方法已被直接氧化法取代,即在空气或氧气存在条件下,通过氧化银催化剂对乙烯进行氧化,然后环氧乙烷水解分馏制得乙二醇。这一工艺的乙二醇选择性低,需要20倍于环氧乙烷摩尔数的水才能达到90%的乙二醇收率。 典型的水解工艺描述如下:将环氧乙烷和来自环氧乙烷装置的环氧乙烷水溶液送入氧化物——水混合器,使之与加入的补充水及循环水混合,使混合物中水和环氧乙烷的摩尔比达到22:1。从混合器流出的混合物首先用第四效蒸发器——再沸器出来的冷凝液加热,然后通过与蒸汽的热交换使其温度达到150℃。混合物进入乙二醇反应器,在150℃,1.38MPa压力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乙二醇和少量的二甘醇、三甘醇和聚乙二醇残渣。此工艺中乙二醇的选择性为88.4%,二甘醇为10.3%,三甘醇为0.5%。 为了克服上述工艺水与环氧乙烷摩尔比很高的缺点,许多石化公司力图开发出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的工艺。UCC公司着重进行这方面的开发工作。该公司开发了两种阴离子水合催化剂,主要是钼酸盐、钨酸盐、钒酸盐;另一种是三苯基膦络合催化剂。在两种催化剂的应用实例中:用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IRA904制备的钼酸盐催化剂,在水/EO摩尔比为4.9/1的条件下水合,乙二醇收率为97%;而应用双(三苯基膦)亚胺钼酸盐催化剂,在水/EO为6.1/1时可获得几乎100%乙二醇收率。虽各国石化研究人员一直从事多种努力,但仍未寻找到工业上可替代的新工艺。

煤制乙二醇项目投资计划书

煤制乙二醇项目 投资计划书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煤制乙二醇项目投资计划书说明 推进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煤化工产业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煤制乙 二醇。由于煤制乙二醇是我国五大现代煤化工路线中投资最少、路线最短、技术较成熟、发展势头最好的产业,因此备受煤化工业界青睐。 目前煤制乙二醇已具备较强的经济性,在原油价格处于50-60美元、 褐煤价格300-400元/吨的条件下,煤制乙二醇即可实现盈利。若油价持续 超过阀值,则盈利空间不断加大。 煤制乙二醇工艺主要包括直接合成路线、煤制甲醛路线和草酸酯路线。具体如下图所示。目前我国煤制乙二醇已经形成了包括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丹华—上海金煤、宇部兴产—高化学—东华工程等开发的六大类技术。 随着近几年煤制乙二醇技术的改进,加上价格较乙烯制乙二醇低150-250元/吨(生产1吨聚酯产品,将减少成本67元/吨),部分聚酯厂已掺混 使用煤制产品,但整体产业接受度仍有待提高。目前不同产品的煤制接受 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短纤>长丝(常规丝)>瓶片/长丝(细旦丝等非常规丝)。涉及到出口的聚酯产品不会使用煤制乙二醇,外商会对出口商品指标检测 严格。目前煤制乙二醇依然无法完全替代乙烯法乙二醇。 数据显示全国乙二醇现货价格已从2018年7月底的约7600元/吨跌至2019年7月底的约4500元/吨,跌幅40%。2019年10月乙二醇的现货价格

市场价仅在4600元/吨左右,与2018年8000元/吨的最高价相比几乎腰斩,导致大多数煤(合成气)制乙二醇企业出现亏损。以煤制乙二醇龙头丹化科 技为例,2019年上半年亏损1.1亿,2019年1-9月亏损继续扩大到2.25 亿元。 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刘延伟透露,2018-2020年,中国新增煤(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27个,合计产能1090万吨/年。到2020年,中国乙二醇总产能将达2881万吨/年,而届时需求量只有2050万吨,产能 过剩在所难免,乙二醇价格可能长期低位徘徊,企业要做好过“苦日子” 的打算”。 截至2019年3月,中国已投产运行和试车成功的煤(合成气)制乙二醇(CTMEG)项目共22个,形成总计448万吨/年乙二醇产能。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将新投产十大煤制乙二醇项目,新增264万吨CTMEG产能,2019年底CTMEG总产能将达712万吨。 2009年以后,煤制乙二醇工业化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对照新版工业用 乙二醇国家标准,煤制乙二醇已经大量地应用于PET聚酯行业,并且涌现 出了一批煤制乙二醇配套技术。不过,煤制乙二醇产业存在很多问题,如 产品价格不稳定;煤制乙二醇产能扩张速度非常快,而设备开工率相对较低;煤制乙二醇技术在下游聚酯产业的应用相对较少;上下游企业对新标准认知 度不同等问题。 煤制乙二醇产业该何去何从呢?建议如下:

30万吨煤制乙二醇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方案 目录 1. 产品方案和产品规模 2. 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3. 工艺流程简述 4. 公用工程简述 5. 消耗 6. 投资估算 7. 技术经济分析 1. 产品方案和产品规模 义马煤业综能有限责任公司现正在建设一套30 万吨/ 年的甲醇 项目,由于现在甲醇市场效益的降低,公司预以现有的流程生产乙二醇产品。原有的气化、变换、甲醇洗等装置不变,公用工程规模做相应大小的修改,增上H2/CC 分离、草酸二甲酯合成、乙二醇合成和精馏等装置,达到生产乙二醇的要求。目前根据以前甲醇气化装置的能力,现在乙二醇正常操作的能力如下:产品方案:乙二醇 产品规模:31.2 万吨/年 操作时间:8000小时/年 2. 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传统乙二醇生产技术路线主要为石油路线,采用乙烯为原料,通过环氧乙

烷再生产乙二醇;由于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中国的石油缺口越来越大,使得采用以煤为原料,通过合成气生产乙二醇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使得以煤为原料代替石油路线生产乙二醇成为可能。 日本宇部兴产采用合成气(CO+H)2 生产草酸二甲酯的工业化生产装置已经稳定运行了20 多年,且宇部兴产也对草酸二甲酯加氢生产乙二醇进行了催化剂筛选和实验室试验,并获得了很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因此,本技术方案拟采用日本宇部的草酸二甲酯生产技术,以及宇部筛选的催化剂加氢生产乙二醇。 工艺流程简述 气化技术采用美国SES公司的U-gas气化工艺。3.1 煤干燥来自煤贮运的原料煤,通过皮带送入四齿辊破碎机,破碎到8mn后, 去干燥窑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煤水分不超过6.87%。 3.2 气化 干燥后的煤粉通过管状皮带输送到气化框架上的缓冲煤斗,通过锁斗、加料罐把煤粉送入的气化炉,在蒸汽和纯氧的作用下,气化成粗煤气。气化压力1.2MPa温度1050C。未反应的煤粉通过第一旋分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后循环至气化炉。粗煤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后去高效旋风分离器。 3.3 除尘 除尘系统由高效旋风分离器、陶瓷过滤器及输粉装置以及湿法洗涤组成。3.4 变换 来自气化装置的合成气中,H2/CO比例不符合乙二醇合成的需要,需要设置变换工段,调整H2和CO的比例,使H2/CO 2。变换工艺采用国产耐硫变换催化

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工厂初步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工厂初 步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1 总论 (1) 1.1项目概述及背景资料 (1) 1.1.1背景简介 (1) 1.1.2乙二醇的理化性质 (4) 1.1.3乙二醇的用途 (5) 1.2项目市场分析 (5) 1.2.1乙二醇市场分析 (5) 1.2.2 乙二醇发展前景 (6) 2工艺设计方案 (7) 2.1设计目标 (7) 2.2工艺路线的选择 (7) 2.2.1 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 (7) 2.2.2 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 (8) 2.2.3碳酸乙烯酯法 (8) 2.2.4合成气直接法 (9) 2.2.5 草酸酯合成法 (10) 2.3技术方案 (11) 2.3.1亚硝酸甲酯再生 (11) 2.3.2 CO偶联技术 (15) 2.3.3 DMC-MeOH分离技术 (17) 2.3.4乙二醇精制 (21) 3 Aspen工艺流程模拟简述 (24) 3.1亚硝酸甲酯再生工段 (24)

3.1.1反应精馏 (24) 3.1.2双效精馏 (26) 3.2羰化偶联工段 (30) 3.3 DMO加氢工段 (35) 3.3.1加氢反应过程模拟 (35) 3.4乙二醇精制工段 (37) 4 物料衡算 (38) 4.1物料衡算的原理和准则 (38) 4.2酯化工段物料衡算 (39) 4.3羰化工段物料衡算 (39) 4.4 DMO加氢工段物料衡算 (41) 4.5乙二醇精制工段物料衡算 (43) 5 热量衡算 (44) 5.1概论 (44) 5.2热量衡算原则 (44) 5.3热量衡算 (45) 5.3.1酯化工段能量衡算 (45) 5.3.2 羰化偶联工段能量衡算 (45) 5.3.3DMO加氢工段 (45) 5.3.4乙二醇精制工段 (46) 5.4换热网络设计 (46) 5.4.1概述 (46) 5.4.2换热网络设计 (46) 6 设备选型 (52) 6.1化工设备选型的原则 (52) 6.2反应器设计 (52) 6.2.1羰化反应器设计 (52) 6.3塔设备设计 (67) 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