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疫情和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监测防控解决方案

植物疫情和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监测防控解决方案
植物疫情和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监测防控解决方案

植物疫情和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监测防控解决方案

为督促依法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和植物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以下监督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监督检查内容

检查各地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植物疫情防控中制度是否完善、措施是否到位、工作是否规范、保障条件是否完备,并对其工作成效以及遵守相关植保、植检法律、法规等情况进行检查。主要包括;

(一)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植物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工作部署和防控效果等情况;

(二)农作物病、虫、草、鼠害调查、监测、预报以及病虫信息发布的规范情况;

(三)植物疫情监测普查、疫情报送情况;

(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植物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制定情况;

(五)组织、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防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和疫情封锁控制以及联防联控情况;

(六)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响应时各项措施落实情况;

(七)指导、督促农药使用者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并制定农药轮换使用规划(计划)情况;

(八)违规宣传、推介、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产品、技术行为;

(九)其它需要监督检查的事项。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定期检查。一般为一年一次,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采取抽查方式进行。

(二)不定期查。根据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和植物疫情情况,组织全县性、或重点区域的监督检查。

(三)开展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责任制考核。

(四)根据投诉举报,开展监督检查。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四、监督检查程序

(一)制定督查方案。明确检查范围、检查内容、检查安排、工作要求等。

(二)组织开展督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现场勘察等形式进行检查。

(三)检查情况反馈。总结汇总检查情况,通过情况通报等形式反馈检查意见,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四)组织整改落实。督促各地在规定时间内整改落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并反馈整改落实情况。

五、监督检查措施

在实施监督检查中发现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和植物疫情防控工作不力,或有违法情形的,分别采取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或按照相应法规规定处置等措施。

六、监督检查

(一)发现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植物疫情防控工作不力,或防控效果不理想的,责令限期改正、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进一步落实防控措施,加大科学防控力度。

(二)按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的《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书》,公布植物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制考核结果,考核优秀的给予表扬;不合格的给予全县通报批评。

(三)因工作不力导致病虫害和疫情扩流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将依照《湖南省农业植物重大生物灾害防控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四)发现违反《植物检疫条例》、《农药管理条例》、《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规定的,督促当地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根据农作物病虫基数、品种布局、栽培管理以及未来气侯趋势,结合历年病虫发生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形势严峻,发生程度将重于2014年,其中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玉米铁甲虫、地老虎、粘虫、小麦白粉病、锈病、油菜跳甲、蚜虫,蔬菜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果树上梨小食心虫、桃蛀螟等在局部仍有重发态势;植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稻水象甲、菜豆象等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着调运进行传播与扩散的风险仍较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菜豆象、柑桔黄龙病、柑桔溃疡病等检疫性病虫害依然存在危害,对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构成较大威胁。为有效控制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和植物疫情危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点防控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玉米铁甲虫、地老虎、粘虫、小麦白粉病、锈病、油菜跳甲、蚜虫,蔬菜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果树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菜豆象等植物疫情。重大病虫防控

处置率95%以上,植物疫情处置率100%,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10万亩次以上,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5%,单个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粮食作物病虫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经济作物、蔬菜病虫危害损失分别控制在10%以下,植物疫情不恶性扩散。

二、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突出重点作物和重大病虫及植物疫情,以防病治虫、保产增收、减损增效为目标,以关键防治技术推广为载体,采取核心措施与配套措施相结合,检疫措施和综合措施相结合,绿色防控与应急防控相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四结合”防控策略,注重安全、科学用药,提高防控效果,保障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双安全。

三、防控技术措施

(一)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措施

1、水稻飞虱。一是适期防治。掌握在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二是选对路药。选用烯啶虫胺、吡蚜酮、醚菊酯、毒死蜱、异丙威等高效低毒单剂或其复配剂;交替使用农药,每种药剂水稻全生育期使用次数不得超过2次;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菊酯类农药,注意保护水生生物、蜜蜂、家蚕等生物安全。三是科学施药。水稻生长中后期,使用大容量高压动力施药器械,对茎基部粗水喷施。

2、稻纵卷叶螟。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辅助,化学防治为关键”防治策略。一是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浅水勤灌,适时搁田。二是生物防治。偏轻发生年份在水稻拔节前,施用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施药时间掌握在卵孵高峰期,于傍晚施用。三是化学防治。坚持“治早治小、达标防治”的策略,在卵孵化高峰期至1~2龄幼虫高峰期用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茚虫威、毒死蜱、丙溴磷、稻丰散、阿维菌素、甲维盐、虫酰肼等药剂。

3、水稻大螟、二化螟、三化螟。坚持“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关键”防治策略。一是农业防治。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虫卵;避免不同生育期水稻混栽。二是化学防治。掌握在卵孵高峰期用药开展针对性防治,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隔5天左右还需再次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醚菊酯、阿维?二嗪磷、阿维?三唑磷、阿维?毒、阿维?双酰胺等药剂。

4、稻瘟病。一是选用良种,种植抗病品种,多组合合理搭配。二是进行种子消毒杀菌。三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科学排灌。四是化学防治。叶瘟初期或始穗期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稻瘟灵、春雷霉素、多菌灵、40%克瘟散等药剂防治。

(二)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措施

1、玉米铁甲虫。坚持以药剂防治越冬成虫为主,挑治幼虫(卵)和人工捕杀成虫为辅的技术策略和措施,主要做好前期消灭成虫,中期适期施药(氰戊菊酯或其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幼虫(卵),后期割叶消除残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2、地老虎。一是药剂拌种:用辛硫磷乳油拌种或用毒死蜱颗粒剂播种时沟施。二是用乐斯本或辛硫磷兑水灌根或傍晚茎叶喷雾。三是毒土、毒铒诱杀:用辛硫磷乳油或敌百虫拌炒过麸的麦麸、玉米面、梧桐树叶于傍晚撒在作物行间诱杀。四是诱杀成虫: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

3、粘虫。一是强化测报工作,准确掌握在卵孵高峰期和1-2龄幼虫期展针对性防治;二是麦茬地要在玉米出苗前消灭地面和麦茬上的害虫。三是化学防治:在早晨或傍晚喷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啶虫脒等杀虫剂防治。三是利用粮醋液、黑光灯或杨树枝把等诱杀成虫。

(三)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措施

1、小麦白粉病。一是选用抗、耐病品种。二是农业防治:越夏区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铲除自生麦苗;合理密植和施用氮肥,适时增施磷、钾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植株抗病性。三是化学防治:一般在早春病株率达5%时选用三唑酮(粉锈宁)、多菌灵、禾果利可湿性粉等药剂喷雾防治,喷雾时注意打透植株下部叶片,时隔7~10天再喷一次,以增强防治效果。

2、小麦锈病。一是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兴义市推广的主要小麦良种有丰优3号、丰优5号、吉麦1号等。二是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03%的立克秀(有效成份戊唑醇)或用种子量0.02%的粉锈宁或禾果利拌种。三是大田防治: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进行集中防治,切实控制其传播蔓延,大田病叶率达0.5%--1%时立即进行普治,用禾果利、粉锈宁等药剂喷雾防治,一般使用二次。

(四)油菜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措施

1、黄曲跳甲。一是根据黄曲跳甲的趋光性利用黑光灯、杀虫灯进行诱杀。二是在成虫盛发期用敌百虫、功夫菊脂、丙溴磷乳油、阿维*高氯乳油、鱼藤精等药剂喷雾防治。

2、油菜蚜虫。在油菜抽薹开化期,当10%的花蕾上有蚜虫,平均单蕾有蚜虫3-5头时每亩用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乳油等药剂喷雾防治。

(五)蔬菜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措施

1、烟粉虱。一是农业防治。早春人工摘除蔬菜基部老叶,降低虫源基数;收获后,及时清理销毁残枝落叶,防除农田及周边适生杂草,减少桥梁寄主;种植葱蒜韭菜等非嗜好寄主,四周种植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二是物理防治。利用黄板、杀虫灯诱杀成虫。三是化学防治。坚持“治前期压基数、治后期控危

害”的策略,重点把握好春季繁殖期、春末夏初扩散期、夏秋季辐射爆发期三个阶段。选择在早晨或傍晚对叶片背面喷药;交替选用阿维菌素、氟虫腈、吡虫啉、噻嗪酮、噻虫嗪、苦参碱等单剂及其混配剂。

2、蔬菜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坚持“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控制种群数量,减轻危害”的防治策略。一是在成虫高峰期和产卵期,通过杀虫灯诱杀成虫、性诱捕器诱杀雄虫、防虫网隔阻产卵以及人工捏杀卵块、虫窝等物理防治措施减少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发生基数。二是在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使用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多角体病毒、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控制种群发生数量。三是在低龄幼虫高峰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虫酰肼、甲氧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对环境友好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控制危害,达到保证蔬菜生产安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和蔬菜生产环境安全的目标。

(六)果树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措施

梨小食心虫、桃蛀螟。坚持“控前压后,打准主害代”的防控策略。一是农业防治。冬春季清理果树枝干分叉处、根颈裂缝处的粗翘皮并集中销毁,以消灭越冬成虫;要及时清除萎蔫折梢和虫果。二是物理防治。采用性诱剂或糖醋液诱杀成虫,每亩悬挂3-5个诱捕器,诱芯每月更换一次,糖醋液根据诱虫量适时更换;要适时进行果实套袋。三是化学防治。越冬代至2代,结合花前、套袋前的果园用药兼治;傍晚前后施药,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等单剂及其复配剂,最后一次用药应选用生物农药。

(七)植物疫情防控技术措施

1、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采取“强化检疫措施、全面药剂浸种、加强健身栽培、封锁发病中心”的防控技术。一是加强检疫。严格按照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开展检疫,严禁发病田留种;对调运的杂交稻种严格检疫,特别是对来自发生区的稻种,加强复检。二是种子处理。发生区全面推行药剂浸种,将稻种用清水预浸12-24小时,再使用40%强氯精(三氯异氰脲酸)200倍液浸种12小时,清水洗净,再用清水浸种12小时后催芽播种。三是农业防治。加强健身栽培、配方施肥、浅水勤灌,避免病田水流向非病田。四是药剂防治。在分蘖盛期、孕穗-抽穗期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唑锌、噻菌铜、叶枯唑等。对发病中心由外而内进行喷药;暴雨后及时补治。

2、菜豆象。一是加强检疫。严格按照植物产地检疫规程开展检疫,严禁发病田留种;对调运的豆子严格检疫,特别是对来自发生区的豆种,加强复检。二是种子处理。对播种的豆子进行筛选、药剂浸种,消灭豆子上隐藏的菜豆象,确保不带菜豆象进入田间。三是在豆荚开始成熟时用杀螟松等内吸剂农药喷施2

次可有效防治田间菜豆象。四是贮藏时用磷化铝熏蒸、虫螨磷(安得利)或马拉硫磷拌匀贮藏效果较好。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要强化监测预警,确保科学用药到位。要严格按照测报规范要求,规范性做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植物疫情的系统监测和大面积普查工作,及时准确掌握重大病虫和植物疫情发生动态。要通过病虫情报、手机短信、明白纸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及时将监测预警与防治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指导农民适时开展防治。执行好联系汇报制度,及时将病虫发生防治信息上报到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

二、要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宣传引导到位。要结合本地实际,紧扣重大病虫防控目标,及早制订工作计划,细化技术方案。关键时期,要及时向农业主管部门及政府部门汇报重大病虫发生情况和植物疫情,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发动,进行舆论造势和气氛宣染,引起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基层干群的关注,将防病治虫工作提升为政府行为。

三、要强化服务指导,确保技术落实到位。要创新技术推广方式,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农民培训工程项目等,加大重大病虫防控技术的普及。要通过广泛建立综合防治示范区、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等形式,“面对面”、“手把手”培训基层干部、种田大户和科技带头人。防控关键时期,派指导组深入生产第一线检查指导,对防控工作不力地区,及时通报批评并督促当地及时采取措施,促进防治工作平衡发展,确保防治工作沉边盖底,不留死角。

四、要强化统防统治,确保防效。积极引导、培育和扶持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增加数量、提升能力;要多方争取扶持,中央一喷三防补助资金、省级专业化统防统治专项、重大病虫防治补助等项目资金,优先用于重大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要实施好农业部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千万”行动,落实好统防统治药剂补助、用工补助。要加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服务组织”、“示范组织”、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力度,扩大示范效应,增强辐射功能,提高重大病虫的防控效果和效率。

农作物病虫防治总结

创先争优促业绩 示范推广求实效 2010年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工作总结

2010年我站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我站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坚决为植保科学发展创先进,为服务“三农”争先锋。为此,我站党组织对党员履行职责进行评议,要求明岗责、创佳绩、争先锋,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使党员真正成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杠杆和引擎。在“争创”活动中,各位党员根据自身的岗位职责和年度工作任务安排等具体情况向党组织作了郑重承诺。我站党组织领导要求各位党员要将承诺书的每一字句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以实际行动争先创优,带动全站上下一致向上,全面推进我市植保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向日葵螟与番茄晚疫病成为影响我市向日葵和番茄两大支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生产风险,暴发年份可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局地绝收的现象。对此,我站谨慎对待,严加防控。2010年,我站组织协调全市植保系统自觉响应“争优创优”活动,依托所承担的农综开发植保科技项目,大力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示范园区建设,集中推广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无害化”综防措施,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园区,成效显著。2010年全市共建“番茄早晚疫病、向日葵螟”防治示范片20个,示范面积8020亩,辐射面积37.3万亩,向日葵示范区和辐射区共增加产量10934吨,增加效益6998万元;番茄示范区和辐射区增加

产量3.33万吨,增加效益1334.3万元。 向日葵病螟防治采用农艺、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杜绝高残毒农药的使用,保证园区产品达到绿色产品标准。在具体措施上,一是调节播期,在适播期内晚播,避开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高峰期;二是调节株行距,控制密度,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能力,降低病害的发生;三是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拔除,在田外深埋或焚烧,减少病原菌数量,避免二次感染;四是在园区内安装200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每盏灯可控制面积30-50亩;五是针对向日葵螟的发生危害规律及其生物学特性,大面积使用性诱剂诱杀雄性成虫,降低雌雄交尾量,减少幼虫的出生数量,减轻危害。 晚疫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在做好监测预报的基础上,通过示范展示行动,以加快引进和推广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苗为基础,并结合进行消灭中心病株、无公害药剂防治和改进栽培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综合措施的集成创新和协调使用。目标是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培育良好生态环境、提高安全防控水平。 以此“一病一虫”为主,我站针对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重点示范,加强培训,狠抓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示范推广农业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及高效低毒新农药、新型药械等植保新技术,科学指导农民开展大面积统防统治。每个示范片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1、水稻虫害我国已知的水稻虫害有35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20余种,常见的水稻虫害有以下几种: (1)水稻螟虫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主要有三化螟和二化螟,部分地区还有大螟等。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用药1~2次;②每亩用杀虫双大粒剂1千克拌细土30千克制成毒土撒施;③每亩用40%的水胺硫磷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粘由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又称”行军虫”,一般每小时飞行速度为20~40公里。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危害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水稻减产10%—20%,大发生时,其幼虫不仅吃光叶片:还咬断穗茎,造成颗粒无收,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剃枝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辛硫磷O.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80%敌敌畏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③每亩用2.5%的敌杀死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3)稻飞虱和稻叶蝉这两种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繁殖量大,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它们都具有暴发性,还传播病毒病,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害虫。防治方法:①每亩用30%甲胺磷0.15- 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40%的叶蝉散0.15~0.2千克对水喷洒:③每亩用50%的杀螟松0.1-0.15千克对水喷洒。(4)负泥虫负泥虫又称“背屎虫”,负泥虫的成虫、幼虫都可以危害水稻,但以幼虫为,主,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留下透明的表皮,形成纵行的白色条纹,叶尖逐渐枯萎,危害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全株死亡,一旦发生,常减产10%左右。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结晶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接近傍晚时用药为好。 2、水稻病害 (1)稻瘟病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群众称它为”火风”、烂颈瘟。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几种主要稻瘟病的识别如下。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 叶瘟:从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有少数发生在叶鞘上,其病斑有好几种类型,但主要是慢性型奉。急性型两种。慢性型病斑在田间最常见,其形状有点像织布的梭子,两头尖中间大,病班的最外层为深褐色,中间为灰白色。急性型病斑呈灰绿色或暗绿色水浸状,一般为圆形、椭圆性或不规则形。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部,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干枯腐烂。发病早的使水稻变成白穗,发病迟的使谷粒不饱满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高产良种;②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一般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天;③药剂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40%富士1号乳油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30%稻瘟灵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分为叶枯型和凋枯型两种。其中叶枯型占65%左右,凋枯型占35%左右。叶枯型病害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黄绿色斑点,斑点迅速扩展成条斑,受害严重时条斑可延伸至叶片基部,宽达叶片两侧。凋枯型病害大多在秧苗移栽后15~30天出现一次发病高峰,病株心叶首先发病,出现失水青枯,随后其它叶片相继青萎,最后出现死苗、缺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有哪些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有哪些 绿色防控,是在2006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上,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现阶段植物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可采用的技术措施,形成的一个技术性概念。病虫害绿色防控是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措施: 一、农业防控技术 1、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布局作物品种、合理轮作。 2、加强水肥管理,清洁田园。 3、提高生物多样性,推广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 二、物理防控技术 1、色板诱杀 粘虫板诱杀是利用害虫的趋色习性来诱杀害虫。如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有翅蚜、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的成虫,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每亩用15-30块黄蓝板,安装在蔬菜、蓝莓、玫瑰等作物时要高于作物15-20厘米,并随着植株生长不断调整;果园可挂在果树中部。 佳多粘虫板分黄、绿、红、蓝、白、黑、紫、青、粉、灰十种颜色1、打开即用,使用方便2、特殊色谱,双面诱捕,防治效果显著。3、特定板质,平整不卷曲,防水高粘度胶,抗晒、耐雨淋,高温不老化,持久耐用。在温度10℃~70℃的环境中基板无明显变形,胶体不流化,遇水不溶解。在使用中,色泽一致,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向光面与背光面无明显色差。粘虫板材质:PP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硬度、耐湿,双面涂胶、板面不卷曲。 2、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频振式杀虫灯由佳多公司1991年研发生产,频振诱控技术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波、色、味的特性诱集害虫。高压电网将鳞翅目(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小菜蛾、螟虫、粘虫、地老虎等)、鞘翅目(金龟子等)1327种成虫击晕后落入接虫袋,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可在粮食、蔬菜、果树等作物上使用。一般30-50亩左右安装1盏杀虫灯。 3、性诱剂诱杀 性诱剂(性信息素诱导剂)诱杀是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引诱异性昆虫达到诱杀或迷向的作用,影响正常害虫的繁殖,从而减少其后代种群的数量,达到控制的效果。目前,使用性诱剂诱杀可有效控制玉米螟、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的成虫。一般每亩使用3个诱捕器。 4、避雨控病技术 葡萄生产上,雨季开始之前,在葡萄树冠顶部搭建简易避雨的拱棚,使葡萄植株、枝蔓、花、果能人为地避开自然雨淋,截断引起葡萄病害发生流行的环境因子,达到控制或减轻如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的发生,提高葡萄产量、质量。 5、果实套袋技术 果实套袋技术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其最大的好处是保护果实免遭农药污染,生产绿色果品。同时套袋后果实与外界隔离,病虫难以侵害果实,可有效降低病虫发生危害。 三、生物防控技术 利用微生物源、植物、动物源农药、抗生素等生物制剂防治农作物病虫,可选用天然除虫菊素、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绿僵菌、阿维菌素、捕食螨、烟碱、苦参碱、宁南霉素等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叶螨、斑潜蝇、夜蛾类害虫、病毒病、霜霉病等。 四、科学用药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与防治

附件: 青海省2015年科技需求表(农村领域)推荐单位(盖章):同仁县农牧局 填表人王辉成职务/职称兽医师申报单位 性质 行政 联系电话8723240 传真8723240 Email: trxnmj2007sina,com 申报单位地址德合隆中路1号 项目基本信息 技术需求主题 (技术名称) 动植物疫情监测与防治 征集领域与方向□生物种业□农牧业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畜产品及食品加工、储藏与物流□农用物资□农机装备及农业设施□林木资源培育及产品加工□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农业生态及农村环保□√动植物疫病防控及防灾减灾 技术需求基本情况(各项限填200-300 字)1、该项技术特征描述及创新点 加强对重大病虫鼠害和动植物疫情的监测预警能力。提高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及动植物疫情预报准确率,加强对重大动植物疫情的封锁控制和扑灭能力,降低农牧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 2、该项技术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我省具有的优势 开展动植物疫情监测,收集、整理、分析、上报监测动态信息,为及时掌握情况、判断形势、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进行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增强对农畜产品疫情监测、防治形势研判的主动性,建设完善农牧业信息采集体系、农牧业监测预警系统、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为宏观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提升农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工作水平。 3、该项技术实施的方式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独立研发□产学研合作 情 况 介 绍 紧紧围绕“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突出动植物疫病统防统治工作,加强防控技术培训,积极统筹防控经费,实行技术服务与物资供应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动植物疫病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4、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防治重点:除抓好普遍发生病虫鼠害的防治以外,重点是重大动植物疫病的防治。(2)预测预报工作。测报是防治的前提。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防治效果的好坏,重点做好迁飞性、流行性、传播力强,危害严重的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以及动物疫病的监测,为此需建动植物疫病监测点。(3)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兽)药,以利于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4)扩大现有服务组织,并从技术力量上给予加强,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技术培训,针对确定的重点疫病统防统治并兼治地方性疫病。 5、预计实施年限:2015年 6、经费情况:经费总额100万元。申请资助经费60万元。 7、预期目标(包括达到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取得的知识产权、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进一步提高重大病虫鼠害和动植物疫情的监测预警能力,提高重大病虫害及动植物疫情长期、中期和短期预报准确率,建立健全重大病虫鼠害和动植物疫情应急防控机制,提升对重大动植物疫情的封锁控制和扑灭能力,降低农牧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同时,降低防治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团 队及专家 牵头单位同仁县农牧局 参与单位同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同仁县兽医站 项目主要负责人情况卓尕才让、扎西 团队基本情况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有职工17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 名,中级农艺师11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5名,都具有 大中专以上文凭,大部分年龄在27---42岁之间,是一支 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的年轻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每年担负 着全县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试验与示范工作。 县兽医站现有职工14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名,中级农 艺师9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3名,都具有大中专以上学 历,大部分年龄在30---45岁之间,是一支技术力量较为 雄厚的年轻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每年担负着全县畜牧业 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试验与示范以及动物防疫和疫病监 测等工作。 其它建议或说明 * 该表填报内容将作为《2015年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中项目编写的重要依据。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在病虫害监控上的应用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在病虫害监控上的应用 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而开展农作物病虫害测控预警是有效应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因此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农作物病虫害测控预警上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成为现代农业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的决策依据,为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做出重要的贡献。 以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替代人工监测,不仅可以有效确保监测的效果和实时性,而且大大减轻了植保工作的压力,降低了植保工作的成本。而且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的应用,更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是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利器。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提供的植保信息化服务,有效确保了农作物生长安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产业化及组织化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是现代农业为了应对重大农 业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而研发的一套智能化病虫害检测预警系统,云飞科技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除了具备传统仪器病虫测 报的基础功能之外,还充分运用了当前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进行了联

网。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等重要作物重大病虫害的数字化检测预警,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防控能力,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它通过广泛收集农业生产地的实时空气、土壤、病虫害等数据并将采集来的数据上传到智慧农业云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识别模型、数据库和信息处理设备,来帮助农技人员实现对农业病虫害的实时监控与有效控制。当前,在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监控行业内,由云飞科技供应的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长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因其准确的害虫识别、预警等技术,已在众多水稻田、玉米地中得到广泛运用。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田间监测点仪器设备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田间监测点仪器设备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田间监测点仪器设备配置清单包含远程拍照式 虫情测报灯、远程病害监测仪、植物环境信息监测设备以及预警预报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组成。2018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建设陆续开展。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全套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配置清单供新老客户参考方案。 1、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动态监测田间作物的病虫情、墒情、苗情、及灾情的监测预警系统。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由远程虫情分析测报仪、无线自动气象监测站、苗情灾情监控摄像头、预警预报系统、专家咨询系统、用户管理平台等组成。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和PC端随时随地登陆自己专属的网络客户端,访问田间的实时数据并进行系统管理,对每个监测点的环境、气象、病虫状况、作物生长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结合系统预警模型,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并获得智能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精准管理,保证农作物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2、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 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是新一代的虫情测报工具,该灯采用不锈钢材料,利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实现虫体远红外自动处理、接虫袋自动转换、整灯自动运行等功能,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能自动完成诱虫、杀虫、收集、分装、排水等系统作业。 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可对昆虫的发生、发展进行实时自动拍照、实现图像采集和监测分析,自动上传到远端的云飞物联网监控服务平台,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服务,满足虫情预测预报、采集标本的需要。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牧业、蔬菜、烟草、茶叶、药材、园林、果园、城镇绿化、检疫等领域。

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导意见 - 全国农技推广网

附件 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 技术指导意见 为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植保防灾减灾科学化水平,特制定该意见。 一、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更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重发频发,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现有监测预警能力难以适应病虫害重发频发的新形势,测报信息服务水平难以适应病虫害防控工作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设完善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植保防灾减灾水平。 (一)加强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四化同步”战略,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现代植保体系和信息化手段作支撑。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加强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升级改造田间监测网点,提升现代新型测报工具装备水平,加快建设重大病虫害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平台,是建设现代植保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是提升病虫害监控能力的重要手段。农作物病虫害此起彼伏、暴发区域千变万化、防控措施日新月异,只有全面准确地对其发生发展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度,才能进行科学决策和组

织有效防控。加强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对于增强监测预警能力和防控决策的科学性、时效性,迅速组织和指挥防控行动,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是增强病虫测报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措施。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始终是农业发展中急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通过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建立面向政府和广大农业生产者的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可使农业生产者及时、方便、快捷地获取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信息和防控技术,提高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覆盖面和到位率,增强植保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建设思路、原则与目标 (一)建设思路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共享共建、分级管理”的原则,升级改造现有国家系统,开发建设上下贯通、左右相连、行业适用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平台。其中,省级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平台的建设以国家系统为基础,根据本省作物布局、监测对象和工作需要,重点增加相应功能模块,开发建设具有本省特色、与国家系统对接共享的省级系统,实现共建共享。县级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以国家和省级系统应用、监测网点管理等为重点,有条件的市县可以县级植保信息化通用平台为基础,开发建设县级植保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同步提升信息化水平。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在现有建设基础上,统一规划、共建共享,既立足需求,又保持前瞻性,逐步开发、完善和推广应用病虫测报信息系统。 2.需求导向、面向应用。从工作实际需求出发,突出核心业务,服务病虫测报工作。坚持建设与应用同步,推动信息技术与病虫测报有机结合,促进病虫测报事业发展。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方案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建立核心示范区 ①示范作物为连片种植的露地栽培单一蔬菜,其环境条件,田间栽培管理等措施均一致。 ②面积200 亩以上。 ③减少农药使用次数3—5 次,亩增收效益8%以上。 2、设立常规防治对照区 ①除防治病虫害措施不同外,示范作物种类,环境条件,田间栽培管理等措施同核心示范区。 ②面积50 亩以上。 3、带动辐射推广 ①作物种类、品种不限,要求连片种植的露地栽培蔬菜。 ②辐射推广面积 1 万亩以上。 ③减少农药使用次数1—3 次,亩增收效益5%以上。 二、实施内容 1、核心示范区设立标示牌 在核心示范区显著位置设立“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标志牌,注明示范内容和关键技术要点,技术依托单位及实施单位。 牌子大小:3.0米(长)X1.8米(宽)。 2、实施绿色控害技术 ①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蛾类等具飞翔能力害虫应用技术。 ②黄板诱杀蚜虫、粉虱、斑潜蝇等害虫技术。 ③篮板诱杀蓟马、种蝇等害虫技术。 ④性诱剂诱杀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姜螟等害虫技术。 ⑤天然除虫菊素防治蚜虫、菜青虫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 3、建立示范档案 在核心示范区、辐射推广区、常规防治区分别建立田间病虫防治档案,详细记载各项病虫草害防治措施和投入情况,并注意积累有关图片资料,对示范工作的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和关键场面进行拍照、录像。 三、调查内容 1 、记载主要病虫发生种类、发生规律、发生特点,主要天敌发生动态,并拍摄鉴别图片。 2、核心示范区、辐射推广区、常规防治区分别建立田间病虫防治档案,详细记载各项病虫草害防治措施和投入情 况,分别记入附表1,包括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均要记载。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乐东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是我国重要的南繁育种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香蕉之乡”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县年种植水稻40万亩,蔬菜30万亩,香蕉12万亩,橡胶16万亩,芒果9万亩,玉米5万亩,龙眼2万亩,荔枝1万亩,还有槟榔、番薯和花生等作物,是海南省的农业的生产大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增多,发生危害严重,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把病虫害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的危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根据历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与农业界同行进行农业技术交流,以相互切磋学习,共同提高绿色防控技术水平,为农作物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1、农业防治技术 1.1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布局。 1.2栽培管理。精耕细作,适时抢墒播种或覆膜,促进早出苗、出壮苗。加强水肥管理,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采取微灌、滴灌并注意田间排水,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 1.3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侵染源;秋耕深翻,降低越冬虫源;结合中耕除草,及时清除田间、地埂等杂草,减少虫卵。

2、生态控制技术 大力开展植树种草,绿化荒山荒坡,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宜于蝗虫等害虫栖息、繁殖的生境。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建设,将分散的小块耕地连结成大面积农田或退耕还林还草,最大限度地减少田埂、夹荒、地边、地角等适宜蝗虫、草地螟产卵场所。在准确预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因地、因时制宜,种植宜发害虫非喜食的作物,如木薯、小杂粮等,以避害或减轻危害。推广采用覆膜起垄或搭架栽培,提高垄间通风透光,采用微灌、膜下滴灌,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雨后及时排涝,降低田间湿度,保护地并加强通风、透光、降湿,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3、物理防治技术 3.1黄色粘虫板诱杀 主要利用害虫的趋黄性,在温室大棚内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可用于防治蚜虫、粉虱、斑潜蝇等。作物定植后在温室大棚内选用0.25m×0.2m或0.4m×0.25m的黄色粘虫板悬挂在蔬菜大棚的行间、株间,高出植株顶部,随植株生长的高度及时调整黄板的高度,每亩地挂黄板20-30块。当板上粘满虫子时及时清除或更换。设置黄板以预防为主,主要在害虫发生初期使用。 3.2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频振式杀虫灯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引诱害虫,并通过高压电网将害虫击晕后落入接虫袋,然后用人工方法或生物防治或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将害虫消灭,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可在玉米、蔬

农作物病虫害疫情预防实施办法范文

农作物病虫害疫情预防实施办法范文 当前,全县农作物病虫陆续进入危害盛期,为了有效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产量损失,确保农业生产目标的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提高防效、减少用药、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保障丰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植保抗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在做好大面积病虫草鼠防治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土蝗、草地螟、小菜蛾、地下害虫、马铃薯病害和农田鼠害等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控,达到重大疫情不蔓延危害,重大病虫害不爆发成灾,安全用药水平显著提升,农药使用量逐步降低。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主要病虫的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病虫害防治责任制 今年我县多种病虫预计为偏重发生,土蝗、地下害虫、小菜蛾、马铃薯病害较重,防控任务艰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植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要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强化各项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控”,将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要按照上级要求,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和联防联控”的长效机制,加大重大病虫防治指挥和组织协调力度,确保“防治责任、虫情监测、防治经费、应急物资、监控技术”五到位。为保证防虫工作顺利实施,成立武川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一、目标 示范区总体防控效果达8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将防控关口迁移,空出预防性。优先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非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养活病虫害发生基数,突出种子处理、带药移栽、破口抽穗期保护等预防性措施,协调应用高效、环保药剂防治技术。保障水稻产量、质量和稻田生态安全。 三、主要技术措施 (一)防控重点 重点预防稻瘟病、稻曲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纹枯病,注意防治粘虫。 (二)非药剂预防技术 1、农艺措施。(1)选用抗(耐)病虫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2)健身栽培。加强水肥管理,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3)清洁田园。在秧田期以前彻

底处理田间及周边的病稻草,不能用病稻草做盖种、催芽、保温的覆盖物,养活病原菌。 2、生态调控。采用生态调控和农艺措施提高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发挥自然控制作用。(1)示范区田边和田埂不使用除草剂,也不进行人工除草,保留禾本科杂草和显花植物,为天敌提供过渡寄主和栖息地,可以显著提高寄生蜂等天敌的控害能力。(2)示范区田埂种植万寿菊、凤仙花、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和提高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天敌的控害能力。(3)示范区田边种植诱集植物香根草,间隔3-4米种植1丛,诱集二化螟和大螟产卵,在香根草上的卵可以孵化,但不能完成幼虫历期,这样可逐步减少螟虫的种群基数。 3、生物防治。因地制宜。选择稻蛙共生、稻鸭共育、稻鱼共生、人工释放天敌等生物防治技术。 (1)稻蛙共生。建立稻蛙共生生态系统,稻田为蛙提供生存场所,蛙通过捕食水稻害虫减少虫口基数,通过活动实现抑草控草,改善稻田小气候,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形成食物链的良性循环。①蛙苗投放时间及数量:选择在插秧结束秧苗返青成活后进行。放养密度10000只/亩左右;②蛙池建设:蛙池根据稻田的形状来建设,宽80-100厘米,深20-50厘米,安好围网、天网、进出水管,注意防范蛇、鼠、鸟的攻击,勤换水,保持蛙池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当前,我国蔬菜种植业高度重视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随着人们对于蔬菜的无公害要求越来越高,就要求蔬菜在栽培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对于病虫害的全面控制,使得其处于最小的范围内,且能控制成本的投入,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以及蔬菜的品质,实现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1 “三诱一生”绿色防控技术 1.1 黄板诱杀技术采用此种绿色防控技术是利用蔬菜中的蚜虫以及粉虱等对黄色趋向性的特点,在蚜虫发生时便防止诱虫黄板,并将其以棋盘式的布局状况插置在田间。需要注意的是,要将黄板的底部比植株的顶端高出20 cm左右,在黄板上沾满了蔬菜虫害后及时地进行更换。 1.2 灯光诱杀害虫多数情况下存在驱光、波、色和性的特点。简单来讲,其在接受光波色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度,可以利用这样的特点,实现对于害虫的捕杀。具体来讲,主要采用以下的几种方式:近距离的使用光;远距离的使用波;或者引诱害虫去扑灯。通过上述的方式方法,不仅仅可以实现对于害虫的扑杀,还可以在降低害虫数量,保证健康的蔬菜成长环境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1.3 利用性外激素诱杀采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或者将活雌虫作为诱饵,实现对于雌活体的捕杀。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简单易操作,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成本,可以在蔬菜害虫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使用,往往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来讲,其操作步骤如下:首先,使用防

虫网制造一个圆形的笼子;其次,在每个笼子里面放置1~2头没有交配的雌虫;接着笼子掉在水盆上,水盆中最好加入适量的煤油,在每天黄昏的时候放到菜地中去,可以有效地诱杀众多雄蛾。 1.4 生物农药预防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在施加有机肥的时候,应该充分考量不同素材养分多样化的特点,坚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实现蔬菜抵抗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增加蔬菜的数量和质量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更能减少对蔬菜施药次数和剂量,实现无公害蔬菜的目标。 2 生物防治技术 2.1 利用虫害天敌在预防蔬菜虫害上,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去保护瓢虫的成长环境,借助瓢虫捕杀害虫的自然规律,实现对于蔬菜病虫害的控制和管理。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高效,经济。从理论上来讲,会对于害虫进行扑杀的主要有瓢虫,蜘蛛,扑食螨等,他们的扑杀对象都是捕食性害虫;而对于寄生性天敌主要会对于菜青虫、棉铃虫以及小菜蛾幼虫等展开捕杀,由此实现良好蔬菜生长环境的营造。 2.2 利用细菌、病毒以及抗生素 2.2.1 死虫治活虫在菜地中找到感染白僵菌死亡的菜青虫,拾取110 g,将其进行捣碎,加入260 mg的水,60 g的洗衣粉,在此基础上再次加入50 kg的水液中去,形成菜青虫体液。以喷雾的方式,将其喷洒到菜地中去,这可以规避菜青虫的再生,效果明显。可放置虫害在90%以上。 2.2.2 以菌治虫培养繁殖的座壳孢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温室的白粉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有效途径.绿色防控的内涵是按照"绿色植保"的理念,以保护农作物,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标,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手段,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义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推进绿色防控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实施绿色植保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绿色防控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而且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保障粮食丰收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绿色防控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既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也不能满足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大规模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绿色防控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还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作业风险,避免人畜中毒事故。同时,还显著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有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一)生态调控技术 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1)水稻田翻耕深水灭蛹,在完成田土翻耕和灌水(深度以淹没稻桩为度),持续时间3-4天,可杀死越冬螟虫60-70%。同时在翻耕犁耙时打捞浪渣销毁,可减轻纹枯病、菌核病等病虫杂草。 (2)果园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树上病虫枝、病虫干僵果。彻底刮除主干、大枝上的老皮,带出园销毁。 (3)蔬菜田合理轮作,清除前茬作物的病枝烂叶及病虫残体,施足基肥。 (4)果树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控制病虫危害。 (5)科学肥水管理。搞好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合理施用氮肥,科学管水,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 (二)生物防治技术 重点推广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加大赤眼蜂、捕食螨、绿僵菌、白僵菌、微孢子虫、苏云金杆菌(BT)、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一、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简介概述: 在我们的农业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无疑是农业工作者以及相关研究部门最为头疼的一个部分。同时,若程度较小的病虫害未经良好处理,极有可能会演变成重大病虫灾害。其中,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出现,无疑为重大病虫灾害的预防做好技术方面的支持。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在病虫灾害处理领域,可有效进行病虫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等方面的提升。其中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是无疑是实现病虫综合治理、农药减量控害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深入开展“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重要抓手,其中最为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提质增效的重大举措。其中,相关部门为确保融合示范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取得实效,特此制定该方案。 由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生产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在进行使用过程中,用户可随时进行园区数据查看。其中,系统可通过提前的设定,将检测的参数进行远程传输。用户可通过对设备自动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进行后续计划的制定。 那么什么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呢?托普云农农作物重

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能很强大,所以它的构建也并非只是一件简单的仪器,而是由孢子信息自动捕捉培养系统、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虫情信息自动采集分析系统、远程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等设备组成,不仅可以做到病害状况的监测,还可以采集虫情信息、农林气象信息,并可以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用户通过网页、手机即可联合作物管理知识、作物图库、灾害指标等模块,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决策,帮助农业工作者智能管理农田。 我们都知道,像气候变化等现象都会对农作物病害的发生有影响,特别是在秋冬季节,秋冬季气温较常年略高、降水偏少,则有利于蚜虫、红蜘蛛、地下害虫越冬。反之,冬季要是较往年的平均气温偏低时,不利于大部分病虫害越冬,可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基数。而通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配套的远程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对气候状况进行监测,就可以预测病害虫的发生趋势,对作物病虫害防治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托普云农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有着多大的作用,它的出现和应用可以让农业少受或免受病虫害的侵袭,有利于农业高产和优产。 托普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由虫情信息自动采集分析系统、孢子信息自动捕捉培养系统、远程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等设备组成,可自动完成虫情信息、病菌孢子、农林气象信息的图像及数据采集,并自动上传至云服务器,用户通过网页、手机即可联合作物管理知识、作物图库、灾害指标等模块,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决策,是农业技术人员管理农业生产的“千里眼”和“听诊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常识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常识 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要提出正确的害虫防治途径,必须弄清楚虫害发生的原因,造成虫害的条件有三条:第一,有适宜的环境条件,这种环境条件主要指温湿度和其他生物因子;第二,有大量的害虫来源,而且必须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害虫种群数量发展到足以造成为害农作物产量或质量的虫口密度时,才能造成虫害;第三,有适宜的寄主作物,且寄主作物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发生为害的盛期吻合。 针对以上害虫发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 第一,恶化害虫的环境条件。在研究清楚农业生态系的基础上,实施两个改变:一是改变非生物环境,使农田环境有利于作物,不利于害虫。二是改变农田生物群落,通过人为控制,引进或保护天敌,从而增加天敌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减少害虫。 第二,控制害虫来源及其种群数量。害虫的来源不外有两种:一是本地虫源,二是外地虫源。首先应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害虫的传入和蔓延。其次,对本地虫源,主要是通过越冬防治压低虫源基数,加强虫源基地内的防治工作,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在造成经济损害的数量水平之下。 第三,调整作物品种及其生育期,实施“一选一调”。一选是选用非寄主作物或抗虫品种,以达到抗虫免害;一调是调节播、植期,使作物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错开,以减轻或避免作物受害。 怎样全面理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首先,应以“预防为主”是我国植保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理解。害虫防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各类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害虫防治技术水平的衡量,从预防作用体现的程度来作出评价。要判断“预防为主”体现程度,先要弄清“防”与“治”的区别界限:“防”就是在害虫大量发生为害以前采取措施,使害虫种群数量较稳定地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物损害的数量水平之下,体现在稳定、持久、经济、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以及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而“治”仅是要求做到在短期内控制害虫的为害,指采取措施控制害虫大量发生为害之前。其次,应从综合防治的具体内容和所包含的主要观点来全面理解。所谓“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病虫害农业综合防治主要措施 农业防治就是综合运用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定向改变某些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的生存繁殖,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直接或间接消灭或抑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达到保证作物丰产的目的,称为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包括的主要措施: 1、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这些措施往往影响农田生态系的改变,引起害虫种类、数量发生深刻的变化,减少或消除害虫的滋生基地。 2、轮作:正确的轮作,可提高地力,给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使食性较狭窄的害虫营养条件恶化。 3、耕犁:对地下害虫或以作物遗株越冬的害虫有直接杀伤,或使害虫翻出土面被捕食或捕杀。 4、调节作物的播、植期:使作物容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严重为害的盛发期错开,减轻或避免受害。 5、清除杂草和清洁田园:杂草常常是害虫的越冬场所或寄主,从而成为害虫为害农作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b9012676.html,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作者:叶文男 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31期 [摘要] 水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的重要作物之一,加强水稻种植对于推动当地农业 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玉林市大力推广绿色水稻种植,特别是玉林市北流石窝镇,病虫害绿色防治已成为重中之重,更是保证水稻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旨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31-75-2 玉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西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90 km,是玉林市人民政府驻地。东连广东省茂名市,西接钦州市,南邻北海市,北毗贵港市,全市总面积12 838 km2。玉林市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22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 650 mm;光热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1 795 h,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天数为346 d。极端最低温-2 ℃,极端最高温38.4 ℃。全年降水天数在160 d以上。各月平均风速适宜,为1.3~1.8 m/s。玉林市广阔的面积及适宜的环境,为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玉林市北流市石窝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了能够贯彻国家提出的绿色环保要求,大力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并在近些年实践当中取得了应有成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了水稻种植的绿色化发展。 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理念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推进绿色防控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实施绿色植保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的有效途径。具体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时,需要加强病虫害预防工作,全面调查病虫害各类资料信息和防治成功案例,对种植区域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结合农保部门最新的研究成果,构建全面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从而实现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保障水稻种植效益。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1 农业措施 2.1.1 降低虫源基数。为了能够降低虫害对水稻的影响,就必须控制害虫的基数。例如, 由于三化螟通常在稻桩中越冬,因此控制越冬的三化螟数量对水稻种植十分有益。通常可以采用翻耕等手段,这样既可在冬季将虫卵消除,又可以让种植土地保持一段时间干旱而消除害

农作物常见病害有哪些

农作物常见病害有哪些 叶绿素形成不均匀,叶片上出现深绿与淡绿相互间杂的现象称为花叶,有的褪绿部分形成环纹状或水纹状,也是病毒病害的一种症状类型,如月季花叶病和郁金香碎色病,那植物病害的种类有哪些呢?植物病害的种类很多,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非侵染性病害包括由非生物引起,例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另一类是侵染性病害,包括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多种,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等,最初病小穗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成熟后破裂,散出黑粉(病菌的厚垣孢子),黑粉吹散后,只残留裸露的穗轴。病穗上的小穗全部被毁或部分被毁,仅上部残留阔数健穗。一般主茎、分蘖都出现病穗,但在抗病品种上有的分蘖不发病。小麦同时受腥黑穗病菌和散黑穗病菌侵染时,病穗上部表出腥黑穗,下部为散黑穗。散黑穗病菌偶尔也侵害叶片和茎秆,在其上长出条状黑色孢子堆。 2、黄瓜细菌性缘枯病 叶部发病,最初在水孔附近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淡褐色不规则病斑,并沿叶脉向叶片扩大呈现V字形,病斑似水烫过。

叶柄、茎卷须上的病斑也为水渍状呈褐色。瓜条从尖端开始软化。湿度大时,病部溢出大量乳白色菌脓,严重时瓜条会软化。 病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病菌由叶缘水孔等自然孔侵入,在棚室靠气流,灌水等田间作业传播和重复发生需要高湿,降雨、叶面结露,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病斑出现多。黄瓜叶缘吐水有种于病菌活动侵入,黄瓜长势弱,病害发生严重。 3、辣椒枯萎病 发病症状全株性病害。发病初期茎基部皮层出现水浸状腐烂,叶片迅速凋萎并脱落;有时症状只一侧发展,后期全株枯死。根系发病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木质部暗褐色。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或蓝绿色霉状物。 发病特点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辣椒镰孢霉(Fusarium oxysporium f.sp vasinfectum)。病原菌在土中越冬,营腐生生活。通过灌溉水传播或随病土借风吹往远处。病原菌发育适宜温度24-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