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 Microsoft Word 文档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 Microsoft Word 文档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 Microsoft Word 文档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以 P1 为现今物价平均水平 P0 为去年的物价水平,年度通货膨胀率可测量如下:通货膨胀率 = (P1 - P0)/P0, 以百分比表示计算通货膨胀率有其他方法,如以P1的自然对数减去

P0的自然对数,同样以百分比表示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所谓货币贬值率,是指由于货币的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后和贬值前相比所存在的比率,我们称为货币贬值率。货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为:

货币贬值率=(现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已发行的货币量。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都是物价上涨了,计算方法却是不一样的,为什么?

假设A国通货膨胀率为10%,意味着商品价格上涨10%,即(1+10%)。由于一国商品价值总量不会因为币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有:

1件×1单位A国货币(上涨前的价格)= X 件(现在可购买的商品数量)×(1+10%)(上涨后的价格),

得X = 1/(1+10%)件。

根据推理一的结论,这意味着货币贬值了1-[1/(1+10%)],即10%/(1+10%)。

即:如果通货膨胀率为X,则货币贬值率为X/(1+X)。

反之,如果货币贬值率为10%,即意味着购买力为(1-10%)件,

得:1件×1单位A国货币=(1-10%)件(现在可购买的商品数量)×X(现在的价格)。所以:X = 1/(1-10%)。

现在的价格相比于原来的价格上涨[1/(1-10%)]-1 = 10%/(1-10%)。

即:如果货币贬值率为X,则通货膨胀率为X/(1-X)。

例1. 2009年,某国待售商品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15元,该年度货币流通次数为3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国政府多投入2500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当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分别是()

A.20% 25% B.20% 20%

C.80% 75% D.25% 25%

解析:在此题中,可先算物价涨幅,再算币值。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为:

2000亿*15元/3=10000亿,而实际多发行了2500亿,共发行了12500亿,这12500亿货币全部用来购买了价值10000亿元的商品,也就是说价值10000亿元的商品是以12500亿的价格实现的,现在发行了12500亿货币,则商品价格指数为:12500/10000*100%=125%(注:物价指数=现期价格/基期价格),物价上涨了125%-100%=25%;而物价与币值成反比(反比用除,上涨用加),现在的币值是原来的1/1+25%=80%,现在的货币贬值了1-80%=20%

例2.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09年M国流通领域中货币平均流通次数比上年减少了50%,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使流通领域中货币量增加了6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08年售价10元的商品,在09的售价应该是( B ):

A.6元

B.8元

C.10元

D.12元

解题思路:

(1)先考虑货币流通变化情况,因为价格与流通次数成正比。所以:x=10×(1

-50%)=5元。

(2)再考虑货币变化情况。因为货币数量与价格成正比。所以x=5×(1+60%)=8元。

例3. 1件商品原价15元劳动效率提高50% 市场货币贬值20% 问现在商品多少价格?

解:1件商品原价15元劳动效率提高50%,现价格:15÷1.5=10元;

市场货币贬值20%:10元=0.8件商品,1件=12.5元

2007年我国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在国际市场上用美元表示为84美元(假设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为1:7)。假设2008年我国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且2008年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变为1:6.8。假设国际市场上M商品的价格始终与其价值相符,其他条件忽略不计,那么2008年我国单位M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A.约为72美元B.为105美元C.为69美元D.约为108美元

解析:2008年M商品的价值=84×7÷(1+20%)=490元人民币;汇率为6.8,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用美元表示为490÷6.8≈72美元。

如何理解与区别国家经济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那么,如何区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呢?

(1)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而不是靠行政审批管理经济,更不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2)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加强安全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摆

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4)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近年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

请交电子版,发到我邮箱: 近年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 (2007年以后的数据开始分析) 2011秋季班赵思怡 关于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认识一直是货币政策选择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调节利率真的能抑制通胀吗?自2010年以来,为应对通货膨胀,银行利息率也在不断上调,但我国的CPI还是在不断上涨,这是为什么? 相关概念 名义利率,又称货币利率,它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银行挂牌执行的存、贷款利率。在我国现行利率政策中,名义利率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法定存、贷款利率和符合规定的浮动利率。名义利率虽然是资金提供者或使用者现金收取或支付的利率,但人们应当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例如,张某在银行存入100元的一年期存款,一年到期时获得5元利息,利率则为5%,这个利率就是名义利率。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是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

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的下降速度。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经济学上,以P1为现今物价平均水平P0为去年的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 (P1 - P0)/P0。 在这还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回报的真实利率。简单的说,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利率水平。 由此从以上对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和含义,可以得出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即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费雪效应(费雪效应是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假设一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为3%,而CPI通胀率为2%,则储户实际拿到的利息回报率只有1%。 但流行的观点认为二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加息是一种有效的抑制通货膨胀或经济过热的措施。例如,由于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很容易引发较高的通胀,而名义利率的提升在多数时间都慢于通胀率的增长,因此时常处于实际利率为负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考虑通胀因素,储户将钱存入银行最终得到的负回报-亏损,既负利率。负利率环境将诱使储蓄从银行体系流出,刺激投资和消费,很容易引起资产价格的泡沫并有可能进一步推升通胀,央行一般都会通过持续加息的方式来改变经济体的负利率运行状态,抑制通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计算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区别 在经济分析中,复利计算通常以年为计息周期。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计息周期有半年、季、月、周、日等多种。当利率的时间单位与计息期不一致时,就出现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 ①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 计算利息时实际采用的有效利率; ②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计息周期的利率乘以每年计息周期数。 按月计算利息,且其月利率为1%,通常也称为“年利率12%,每月计息一次”。则1% 是月实际利率;1%×12=12% 即为年名义利率;(1+1%)12 - 1=12.68% 为年实际利率。 注:通常所说的年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如果不对计息期加以说明,则表示1年计息1次。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 设r 为年名义利率,i 表示年实际利率,m 表示一年中的计息次数,P为本金。 则计息周期的实际利率为r/m;一年后本利和为: 利息为: 例1:某人存款2500元,年利率为8%,半年按复利计息一次,试求8年后的本利和。 或F = 2500(1 + 8%/2)16 = 4682.45(元)

例2:某人用1000元进行投资,时间为10年,年利率为6%,每季计息一次,求年实际利率和10年末的本利和。 6.14% 1814.02(元) 例3:本金1000元,投资5年,利率8%,每年复利一次,其复利利息为: I=P[(1+i)n-1] =1000[(1+8%)5-1] =1000×(1.469-1) =469(元) 例4:本金1000元,投资5年,年利率8%,每季度复利一次,则: 每季度利率=8%÷4=2% 复利次数=5×4=20 F=1000(1+2%)20 =1000×1.486 =1486(元) I=1486-1000 =486(元) 当一年内复利几次时,实际得到的利息要比名义利率计算利息高。 例3的利息486元,比前例要高17元(486-469)。例4的实际利率高于8%。 例4:如果一张信用卡收费的月利率是3%,问这张信用卡的实际年利率是多少?名义年利率是多少? 计算出实际年利率为42.576%: 计算出名义年利率为36%: 例5:在银行存款1000元,存期5年,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的本利和: (1)单利,年利率7%; (2)复利,年利率5%。 解: (1)单利计息本利为 F=P(1+i.n)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率例题!

一、和商品价格有关的计算题 1、例题1:(2008四川卷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lO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lO亿元和121亿元D.12l亿元和121亿元 例题2:(2008宁夏卷12).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B.120亿元 C.130亿元D.132亿元 例题3:(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例题4:(2008四川延考卷24).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其价值等于10元;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今年销售一件M商品的价格是A.6元B.8元C.10元D.12元 例题5:(2008北京文综3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B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例题6 :(2007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 小时,那么,A 在4 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例题7 :(05广东大综合卷第13题).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 A.30元B.60元C.90元D.120元 例题2.(200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C.增加10单位D.减少10单位 例题1、(2008全国卷Ⅰ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摘要:一直以来利率都是最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在对抗通货膨胀的时候。但是调节利率真的能抑制通胀?银行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什么关系。本文将以宏观条件下的费雪方程式作为基础建立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二者的关系,然后根据对中国近二十年的数据回归分析的结果,从实证角度进行分析验证。最后根据探讨的结果,对中国现在通胀原因和解决办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名义利率,利率,通货膨胀、货币供给 0引言 1、相关概念回顾: 利率:利率是货币时间价值的相对数表现形式,是货币资金的价格; 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是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和。即r=p+i【1】。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货币数量增速大于实物数量增速,普遍物价水平上涨,于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一般用CPI来表示。通货膨胀的原因【2】: 1)货币说: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多造成; 2)需求说:认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3)成本说:认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而物价是商品的价格,物价密切相关的一个变量是利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一般认为,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既提高利率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实际真是这样吗? 1关于名义利率与CPI关系的理论逻辑模型 1.1模型的建立 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MV=Py 【3】○1 P为价格指数,M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为一国实际国民收入,V为货币流通速度; 将上式的变量动态化: ㏑P+㏑y=㏑M+㏑V; ○2 求导可得:π= m’ + v’- y’; ○3 π为通货膨胀率,m’为货币增长率,v’是流通速度变化率,y’是产量增长率。 根据此模型:当存款利率提高以后,人们更愿意把钱存到银行,提高利率可以减少货币量,从而可以是货币增长率下降或为负,即△m’变小,CPI下降,从而抑制通胀;这是一方面;另外贷款利率提高,贷款的成本提高,原来想贷款的人可能不贷款了,这样也减少了货币需求。所以提高利率(存/贷)可以减少货币量,△m’减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从以上这个角度分析,的确可以得出提高利率可以抑制通胀的结论,但是从

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公式总结

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公式总结 1、关于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相关计算: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 (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品数量 (3)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4)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的幅度) (5)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CPI) (6)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货币贬值的幅度)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 (8)增长率=增长量/原来产量(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 (2)纸币购买力=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超发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100% (4)货币贬值率=(超发货币量∕实际纸币发行量)×100% (5)物价上涨幅度=(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00% 注意:通常通货膨胀率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一致的。 3、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的计算 必须明确几种收入的范围,再总合相加。 (1)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劳动力分配、管理劳动(经理)等。其中按劳分配包括:公有制中的工资、奖金、岗位津贴等 (2)非劳动收入:包括利息收入、红利、风险收入、租金(财产收入)、福利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

(3)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 (1)经济效益= 生产总值/ 生产成本= 1 + (利润/ 生产成本) (2)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价值总量(c+v+m)-资本(c+v) (3)利润率=利润/资本×100% 5、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 股票价格变化= 预期股息/ 银行利率 股票收入=预期股息/ 银行利率×股票票面金额×股数 6、关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 生产资料的价值 (2)人均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 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总人口数 (3)社会总产值= C + V + P(利润) + 税(上缴税金) 7、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的计算 (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本月收入总额- 个人所得税起征额)在相应税率级数中超出部分×对应的税率(分档累进计算)其他所得税=所得×20% (2)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 ①企业商品销售额×税率- 上一环节已纳税金;②本环节增值额×税率 (3)营业税=营业额×5% 8、银行利润和存款利息的计算 (1)银行利润= 贷款利息- 存款利息- 费用(各种耗费和员工工资) (2)存(贷)款利息= 本金×存款年限×年利率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计算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区别 2007-06-03 09:21:14| 分类:小知识| 标签:资料|字号大中小订阅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在经济分析中,复利计算通常以年为计息周期。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计息周期有半年、季、月、周、日等多种。当利率的时间单位与计息期不一致时,就出现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 ①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 计算利息时实际采用的有效利率; ②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计息周期的利率乘以每年计息周期数。 按月计算利息,且其月利率为1%,通常也称为“年利率12%,每月计息一次”。则1% 是月实际利率;1%×12=12% 即为年名义利率;(1+1%)12 - 1=12.68% 为年实际利率。 注:通常所说的年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如果不对计息期加以说明,则表示1年计息1次。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 设r 为年名义利率,i 表示年实际利率,m 表示一年中的计息次数,P为本金。 则计息周期的实际利率为r/m;一年后本利和为: 利息为: 例1:某人存款2500元,年利率为8%,半年按复利计息一次,试求8年后的本利和。

或F = 2500(1 + 8%/2)16 = 4682.45(元) 例2:某人用1000元进行投资,时间为10年,年利率为6%,每季计息一次,求年实际利率和10年末的本利和。 6.14% 1814.02(元) 例3:本金1000元,投资5年,利率8%,每年复利一次,其复利利息为: I=P[(1+i)n-1] =1000[(1+8%)5-1] =1000×(1.469-1) =469(元) 例4:本金1000元,投资5年,年利率8%,每季度复利一次,则: 每季度利率=8%÷4=2% 复利次数=5×4=20 F=1000(1+2%)20 =1000×1.486 =1486(元) I=1486-1000 =486(元) 当一年内复利几次时,实际得到的利息要比名义利率计算利息高。 例3的利息486元,比前例要高17元(486-469)。例4的实际利率高于8%。 例4:如果一张信用卡收费的月利率是3%,问这张信用卡的实际年利率是多少?名义年利率是多少? 计算出实际年利率为42.576%: 计算出名义年利率为36%: 例5:在银行存款1000元,存期5年,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的本利和: (1)单利,年利率7%; (2)复利,年利率5%。 解: (1)单利计息本利为

最新-高中政治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题 新人教版必修1 精品

【2018全国卷Ⅰ文综25题】假设2018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答案:B。该题考查两层关系,第一层是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反比关系;第二层是纸币贬值率和价格的反比关系。根据第一层关系可以计算出2018年单位M价值量15/(1+50%)=10元,根据第二次关系可以计算出2018年单位M的价格10/(1-20%)=12.5元。 【2018全国卷Ⅰ文综24题】假设某国2018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8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8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6元 B.10元12元 C.20元24元 D.8元16元 [2018年江西省九校联考第24题]某国2018年生产M商品20亿件,价格总额为460亿元,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当年该国通货膨胀率为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M商品价格总额为(D) A、728亿元 B、460亿元 C、552亿元 D、828亿元 纸币贬值率和通货膨胀率在高考计算题中的运用 【2018全国卷Ⅰ文综25题】假设2018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公式关系

1、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纸币(货币)升值贬值率的计算 (1)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商品的价格与通货膨胀率成正比。若通货膨胀率为X%,现在商品的价格=商品的原价格(1+X%) (2)纸币(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纸币(货币)升值,物价下跌。商品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格成反比。若货币(纸币)贬值X%,现在 商品的价格=原来商品的价格 1-X% 。若货币(纸币)升值X%,现在商品 的价格=原来商品的价格 1+X% 2、关于汇率的计算 (1)通货膨胀率与汇率变化 假设M与N国的汇率为m:n,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现在M国(1+X%)m与原来1m货币的购买力相同,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若M国币值不变,N国通货膨胀率为Y%,现在N国(1+Y%)n与原来1n货币的购买力相同, 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Y%)。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 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 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1+Y%)。 (2)纸币升值、贬值与汇率变化 假设M与N国原来的汇率为m:n。若M国货币升值X%,N国货币币值不变,M国货币兑换的N国货币就会增加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X%)。若M国货币贬值X%,N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兑换的N国货币就会减少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X%)。 假设M与N国原来的汇率为m:n。若N国货币升值X%,M国货币

币值不变,N国货币兑换的M国货币就会增加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若N国货币贬值X%,M国币值不变,N国货币兑换的M国货币就会减少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区别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在经济分析中,复利计算通常以年为计息周期。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计息周期有半年、季、月、周、日等多种。当利率的时间单位与计息期不一致时,就出现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 ①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 计算利息时实际采用的有效利率; ②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计息周期的利率乘以每年计息周期数。 按月计算利息,且其月利率为1%,通常也称为“年利率12%,每月计息一次”。则 1% 是月实际利率;1%×12=12% 即为年名义利率; (1+1%)12 - 1=12.68% 为年实际利率。 注:通常所说的年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如果不对计息期加以说明,则表示1年计息1次。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 设 r 为年名义利率,i 表示年实际利率,m 表示一年中的计息次数,P 为本金。 则计息周期的实际利率为 r/m;一年后本利和为: 利息为: 例1:某人存款2500元,年利率为8%,半年按复利计息一次,试求8年后的本利和。

或 F = 2500(1 + 8%/2)16 = 4682.45(元) 例2:某人用1000元进行投资,时间为10年,年利率为6%,每季计息一次,求年实际利率和10年末的本利和。 6.14% 1814.02(元) 例3:本金1000元,投资5年,利率8%,每年复利一次,其复利利息为: I=P[(1+i)n-1] =1000[(1+8%)5-1] =1000×(1.469-1) =469(元) 例4:本金1000元,投资5年,年利率8%,每季度复利一次,则: 每季度利率=8%÷4=2% 复利次数=5×4=20 F=1000(1+2%)20 =1000×1.486 =1486(元) I=1486-1000 =486(元) 当一年内复利几次时,实际得到的利息要比名义利率计算利息高。 例3的利息486元,比前例要高17元(486-469)。例4的实际利率高于8%。 例4:如果一张信用卡收费的月利率是3%,问这张信用卡的实际年利率是多少?名义年利率是多少? 计算出实际年利率为42.576%: 计算出名义年利率为36%: 例5:在银行存款1000元,存期5年,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的本利和: (1)单利,年利率7%;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计算公式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 某时期某国待售商品为8万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6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随着生产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实际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2万亿元。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时货币的贬值率为,物价上涨率为。 A.25% 33.3% B.25% 25% C.33.3% 33.3% D.33.3% 25% 解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两个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而目前福建省的新教材中均未涉及,故此题有“超纲”之嫌。 2.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所谓货币贬值率,是指由于货币的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后和贬值前相比所存在的比率,我们称为货币贬值率。货币贬值,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物价上涨。二者有密切关切,很难区分。因此,解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3.二者的计算公式不同,关键是要明确基数是什么。 (1)通货膨胀率/价格上涨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00% 在物价不明的情况下,其公式表现为: 通货膨胀率/价格上涨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注: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或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基数) (2)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00% 在物价不明的情况下,其公式表现为: 纸币贬值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注:贬值是由高到低,以现期物价水平或现已发行的货币量为基数) 因此,结合货币流通公式,市场中实际所需要货币量=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①求出实际所需要货币量=8*6/8*(1+50%)*100%=9万亿元。 ②在此基础上,求出货币贬值率=(12万亿-9万亿)/12万亿*100%=25% 物价上涨率=(12万亿-9万亿)/9万亿*100%=33.3% 例题1.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通货膨胀率为_____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4000、0.25、100% B.2000、0.5、100% C.2000、2、50% D.2000、 0.5、50%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ⅹ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ⅹ10)/5=2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

如何区分货币贬值率和通货膨胀率

如何区分货币贬值率和通货膨胀率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一些经济学计算题的练习时,常常遇到通货膨胀率类和货币贬值率类的计算题,学生往往将这两者混为一谈,以为是一回事,导致计算错误,但又不理解自己错在哪里。 这两个概念的是有密切联系的。当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时,肯定意味着该国货币的贬值,物价的上涨。这是学生容易将这两者混为一谈的原因。但是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通货膨胀率是指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其往往根据物价水平的变化来衡量。用公式表示为: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而货币贬值在现代纸币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所需要的货币需求量即货币膨胀时,纸币价值下降,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率用公式表示为:货币贬值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量。其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直接根据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来衡量。 为便于学生理解,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举一反三用典型的相关计算题来教会学生将这两者分清。如下题: 1、假设2010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45元。如果201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67.5元 B、60元 C、45元 D、15元 根据此题,帮助学生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首先,由于2011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意味着2010年生产一单位M商品的时间2011年可以生产出1单位×(1+50%)的商品数量,那平均一个单位的M商品其价值量就应该是45元÷1.5单位=30元。其次,2011年该国货币贬值50%,价值30元的商品肯定会涨价,那么价格到底是多少呢,可以设为x,由于贬值因素,这个x的(1-50%)的购买力才相当于30元,所以,列式为:x×(1-50%)=30元,则x=60元。在次可以看出货币贬值率是根据货币购买力的变化的衡量的。 为了让学生将货币贬值率和通货膨胀率区分开来,将此题变通一下。如下题: 2、假设2010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45元。如果201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为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67.5元 B、60元 C、45元 D、15元 根据此题,帮助学生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第一步,要计算出2011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的情况下,一单位M商品价值量的变化,这和前面第一题的第一步分析是一样的,仍然是30元。但是,由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是根据物价的变化来直接衡量的,所以,2011年该国通货膨胀率为50%的情况下,意味着原来30元的商品,价格会直接上涨50%,列式为:30元×(1+50%)=45元。 由分析过程和列式计算的过程就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不等于货币贬值率。前者是根据物价的变化来直接衡量的,后者是根据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来衡量的。在教学中可以用这种典型计算题的方式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分清这两个概念,效果还是不错的。

计算方法及公式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题 【总结】共用方法及规律 (1)直接推算法: 先判断二者关系,成正比用乘法,反比用除法,增加关系(升值等)用加法,减少关系(贬值等)用减法。 (2)解答方程法 将求知数设为未知数,借助数学思维,根据变量设方程 (3)设定数值法 对于数据整倍变化,或没有确切说明变化幅度时可以根据其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假设数值,进行模型化推算。 一、纸币的发行量的计算 例1.(2013海南1)2012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假设2013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 A 减少11.8% B 增加11.8% C 减少1 6.2 D 增加16.2% 【总结】(1)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2)纸币发行量规律:纸币发行量应该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二、通货膨胀率和纸币贬值率的计算 例2. (2015·衡水二校联考)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发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为________,纸币的贬值幅度为________。 A 33% 33% B 25% 25% C 33% 25% D 25% 33% 【总结】(1)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100%。 物价上涨率=(现期物价水平一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00%。 (2)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 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一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 【记忆方法】:通小贬大 三、商品价格和通货膨胀率、货币升值、贬值率 例3.(2017年广州模拟12)2016年某企业用20台机器人代替20位工人作业,生产单位价值量为5000元的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价值总量增加了7500万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台机器人生产该商品的平均产量及单位商品价值量分别是 A 2250件 2500元 B 1500件 5000元 C 2250件 5000元 D 1500件 2500元 请你填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的计算

第6讲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的计算 1、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指纸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 2、纸币贬值率:纸币超发部分与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之比。 3、计算方法: (1)方法一:利用基本概念推导计算 ①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100% =(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1)×100% 公式变形: 现在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通货膨胀率)。 ②纸币贬值率=(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已发行的货币量×100% =(1-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已发行的货币量)×100% 公式变形: 货币贬值,则有公式:现价格=原价格÷(1-货币贬值率); 货币升值,则公式为:现价格=原价格÷(1+货币升值率)。 【例】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通货膨胀率和纸币贬值率分别是多少? 通货膨胀率=(200-100)/100×100%=100% 纸币贬值率=(200-100)/200×100%=50% (2)方法二:通过价格指数变化计算 ①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 (物价涨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②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

=1--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 (贬值率是从高到低,以现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例】一个国家去年商品的平均价格为100元,今年商品的平均价格为150元,其通货膨胀率和纸币贬值率分别是多少? 通货膨胀率=(150-100)/100=50% 纸币贬值率=(150-100)/150≈33% 【训练1】2009年,某国待售商品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是15元,该年度货币流通次数为3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国政府多投入5000亿,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当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分别是 A、20% 20% B、33.3% 50% C、15% 15% D、20% 25% 【训练2】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程度为(),原来标价15元的M商品,现在价格是多少 A、28% 22元 B、25% 20元 C、22% 18元 D、25% 18.75元 第6讲训练题答案与解析 【训练1】2009年,某国待售商品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是15元,该年度货币流通次数为3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国政府多投入5000亿,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当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分别是 A、20% 20%

通货膨胀率相关公式及试题训练

一、关于通货膨胀率、纸币贬值率的计算题及相关公式 1、相关理论: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是纸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 要的货币量之比。 纸币贬值率则是纸币超发部分与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之比。 2、计算公式: (1)利用概念推出: 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100% 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 例1、一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该国的通货膨胀率和纸币贬值率分别是多少 该国的通货膨胀率是:200-100\100%=100% 纸币贬值率分别是:200-100\200%=50% (2)通过价格指数的变化计算

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现在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 原来物价水平 纸币贬值率=现在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 现在物价水平 例2、一国去年的商品平均价格是100元,今年是150元,该国的通货膨胀率和纸币贬值率分别是多少 该国的通货膨胀率:150-100\100=50% 纸币贬值率分别:150-100\150=1\3=% 例3、假设2010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现为45元。如果201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为 A 元 B 60元 C 45元 D 15元 解答: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M商品的价格是45元\1+50%=30元; 当该国的货币贬值50%时,假设现在M商品的价格为X,那么M商品的30元价格就变为,50%=X-30\X,50%X=X-30,X=60元,选择B 例4、假设2010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现为45元。如果201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计算公式

一、关于货币流通公式中挖掘及运用 (一)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数量成正比,与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二)运用货币流通公式求纸币购买力 单位纸币的购买力,即单位纸币代表的货币价值量,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条件下,取决 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实际流通的纸币量,用公式表示为: (三)运用货币流通公式求纸币贬值率 纸币贬值率,即单位纸币代表的价值量的减少幅度。 即纸币贬值率=(1-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100%,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即单位纸币的购买力,即纸币贬值率=(1-单位纸币的购买力)×100% 可得 (四)运用货币流通公式求物价上涨率(通货膨胀率) 根据比率的定义,某一时期的(现期)物价上涨率是相对于前一时期的(基期)物价而言的,可推断:(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练习: 1、(2004年·广东政治卷·)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 ) A.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 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 2、(2007年·四川文综卷·26)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实际流通的纸币量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单位纸币的购买力 % 100 1 ? - = ) 实际流通的纸币量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纸币贬值率 %100%100?-=?-=变化后 变化前变化后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纸币贬值率P P P %100%100?-=?-=变化前 变化前变化后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物价上涨率P P P % 100 ? - =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实际流通的纸币量 物价上涨率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经济学上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以 P1 为现今物价平均水平 P0 为去年的物价水平,年度通货膨胀率可测量如下:通货膨胀率 = (P1 - P0)/P0, 以百分比表示计算通货膨胀率有其他方法,如以P1的自然对数减去 P0的自然对数,同样以百分比表示 目录 编辑本段 通货膨胀(Inflation Rate),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 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速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 胀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 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 增长率来间接表示。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 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 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计算通货膨胀率,价格指数可以分别采用消 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GNP折算价格指数。经常采用的是第一种,其公式如下: CPI=a1(P1t/P10)+a2(P2t/P20)+……+an(Pnt/Pn0)(注:式中 的数字和t、n均为下标,P为代表性消费品的价格,a为权重)通货膨胀率={(本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x100% 注意上式,通货膨胀率不是价格指数,即不是价格的上升率,而是价 格指数的上升率。 编辑本段 【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加以区分 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3%之内) 温和的通货膨胀(moderate inf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prices that rise slowly and predictably)(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 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50%以下) 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50%以上) 2、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3、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加以区分 平衡的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照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4、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加以区分 公开性通货膨胀 隐蔽性通货膨胀 抑制性通货膨胀

关于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升贬值计算

关于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升贬值等疑难计算 一、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 1.通货膨胀率(即物价上涨率) 根据通货膨胀定义,可以推知: 通货膨胀率=(实际发行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 例1:某国市场实际需要货币量100亿元,流通实际发行120亿元,则通货膨胀率多少? 解:通货膨胀率=(120-100)÷100=20% 意思物价上涨20%,原因是由于多发行货币20亿元导致。 2.通货紧缩率:实际可以认为是数量为负的物价上涨率,由此推知; 通货紧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发行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发行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 即通货紧缩率=(实际需要货币量—实发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 例2:某国市场实际需要货币量100亿元,流通实际发行50亿元,则通货紧缩率多少? 解:通货紧缩率=(100—50)÷100=50% 意思是由于少发行50亿元导致物价下降一半。注意;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是多发(或者少发)货币量与实际需要货币量对比比值(以实际需要货币量为分母参照物) 练习:(1)(10年江西省九校联考第24题某国2008年生产M商品20亿件,价格总额为460亿元,2009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当年该国通货膨胀率为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M商品价格总额为() A、728亿元 B、460亿元 C、552亿元 D、828亿元 (2)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 5元6元 B. 10元12元 C. 20元24元 D. 8元16元 二、货币贬值率、升值率 1.货币贬值率:货币贬值率,是指由于货币的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后和贬值前相比所存在的比率,我们称为货币贬值率。货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为: 货币贬值率=(现在已发的货币量—流通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的货币量。 例3某国市场实际需要货币量100亿元,流通实际发行200亿元,货币贬值率多少? 解:货币贬值率=(200—100)÷200=50%, 200亿元当100亿元花,贬值率50%。不能除以100,否则贬值100%,钱就一文不值了。 2.货币升值率 实际可以认为是数量为负的货币贬值率,由此推知: 升值率=—货币贬值率=—(现在已发的货币量—流通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的货币量 即升值率=(流通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的货币量)/现在已发的货币量 例4:某国市场实际需要货币量100亿元,流通实际发行50亿元,货币贬值率多少? 升值率=(100—50)÷50=100% 50亿当100亿,升值100%。 总结:货币贬值率、升值率是多发(或者少发货币)和实际发行货币之间比值关系。 可见,通货膨胀率≠货币贬值率,同样,货币升值率≠通货紧缩率 巩固练习: (1)09年,某国待售商品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15元,该年度货币流通次数为3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国政府多投入2500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当年货币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