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古城发展经验调研

台儿庄古城发展经验调研
台儿庄古城发展经验调研

台儿庄古城发展经验调研

窗主按:调研报告如何写?窗主亲自撰写的调研报告是什么样?根据部分网友要求,现将笔者2012年起草的关于台儿庄的调研报告原汁原味分享给大家,顺便为天下第一庄免费做次推广。因为多年以前材料,其中内容距离现在情况可能有新变化,请读者鉴之。

借鉴台儿庄古城发展经验推动我市旅游业转型升级

山东省枣庄市属于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该市将重建台儿庄古城,发展文化旅游作为城市转型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不仅实现了城市形象面貌的华丽转身,而且为20万面临转岗的煤矿工人找到了就业出路。台儿庄古城目前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成功造就了业界瞩目的“枣庄奇迹”。年前,市政府办公室组织人员到枣庄市考察台儿庄古城、微山湖湿地,实地感受枣庄建设古城、发展文化旅游的浓厚氛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该市发展旅游业、特别是重建台儿庄古城的成功实践,对于促进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实现新的跃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现将相关思考整理如下,供领导参考。

一、枣庄市打造台儿庄古城、发展旅游业的主要经验

枣庄市台儿庄是明清时期繁荣的运河古城之一,当年商贾

云集,建筑风格汇集东西南北,运河文化融贯古今中外,曾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庄”。抗日战争时期的台儿庄大捷更让台儿庄扬名天下,现在尚有保存完好的53处战争遗迹。台儿庄古城得以重建源于一个偶然的机遇。2006年,枣庄市政府发现台儿庄一个投资6亿元的房地产项目需要破坏抗战遗迹,认为不能毁了遗产搞房产,当即叫停。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枣庄市委、市政府认为古城重建要充分考虑台儿庄厚重的历史及其承载的精神价值,并从规划建设、经营管理、设施配套和市场推介等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枣庄实践”,初步实现了打造二战纪念城、运河文化城和东方古水城的愿景。该市规划建设和运作管理古城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益求精规划建设百年文化遗产。台儿庄古城重建特别注重传承城市记忆。为了做到和史料记载、历史影像记录、老人记忆一致,该市遍访台儿庄80岁以上的老人,查阅大量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典籍资料,搜集了380多张台儿庄老照片,深入挖掘历史基因,弄清每栋建筑的前世今生、主人身份、家族故事以及当年用途,最后绘制出经过老人认可、专家考证的4000多栋古建筑素描图以及古城复原图。在大量调研和考察论证的基础上,他们委托同济大学制订台儿庄运河古城修建性详细规划,前后历时三年,召开上百次规划论证会,聚集各方面智慧,最终清

晰勾画出古城古貌。例如,京杭运河在台儿庄段留有3公里明清风貌保存完好的古河道、驳岸、古码头以及古民居等遗迹。该市原封不动保留古驳岸、古码头、古船闸、古民居、古店铺、清真寺、抗战遗址以及95%的道路肌理和水系框架,还将河流引入古城作为道路的功能。游客摇曳舟楫就可遍游全城。街面设计流水沟,傍水而筑大量风格各异的古建筑,集中体现台儿庄水城一体的城市格局。

台儿庄古城建设坚持精雕细刻。为了保证建筑风格的原汁原味,该市坚持聘请原地工匠,采购原地材料,运用古代工艺在原址按原样重建各地风格的古建筑,同时按现代城市功能的要求建设和配置地下管沟、给排水系统、强弱电等隐蔽工程,确保古城建筑豪华和精美程度不亚于当年,建筑风格与技艺契合各地传统特色。为此,他们面向全国招标挑选了30多支优秀的古建公司同时施工,只让每个队承包一个院或一座楼。例如,考虑到天后宫是当年福建客商从泉州运来材料历时几十年才建成的,就专门请来泉州的古建队伍,仍然从泉州采购原材料,按原样还原;对当年平遥商人集资建设的关帝庙,仍然请平遥古建队伍施工,保证建筑风格的一致性。这种文化与技术原产地承袭的古城重建模式保证了建筑风格的一致性、文化基因的传承性以及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二)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如何让游客快来慢走,增加综合收益一直是困扰各地旅游业界的难题。该市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百庙、百馆,引进百业、百艺,丰富古城的游览内容,努力促使游客放慢游览脚步,比较有效解决了这个难题。百庙就是在古城内原址原地建设不同建筑风格的72座庙宇。百馆就是围绕大战文化、运河文化、鲁南文化建设100多个国家级、专业化、大众性的博物馆,现在已建成30个。百业就是要求古城内所有商店一店一品,不搞机械加工及现代工艺,只做传统的、民族的、手工的,不卖一般商店能买到的东西。古城管委会负责审核每个商铺的业态方案,确保业态内容符合要求、种类丰富,实现错位经营。百艺就是展示10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引进了柳琴戏、运河大鼓、鲁南皮影、伏里土陶、曹县面人等数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建设非物质文化博览园。与之配套的就是强化旅游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目前景区招收的导游都是大学以上学历,连游船上划橹唱歌的船妹子都是音乐专业的科班出身。

该市还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引进了酒店、餐饮、演艺等方面的知名休闲文化品牌企业,直接推动台儿庄古城的休闲文化产业接轨时尚前沿。古城内现在不仅有茶楼、戏台、药铺、客栈等传统店铺,还有酒吧、演

艺厅、湿地、影院、大战主题公园、大型实景演出等数十种经营业态。与之配套的是规划发展温泉休闲、健康以及会议产业。古城400多个大院院院都有会议室。

(三)建设无缝对接的快速运输系统有效疏散客流。该市高度重视建设快捷的旅游运输系统,提出对外同城化、对内同城化两个概念。对外同城化就是利用京沪高铁沟通京沪沿线地区及国际旅游市场的客源地。枣庄通过高铁到达京沪都只要两个半小时,到济南、南京时间更短。枣庄人现在把北京、上海两地机场作为自己的“国际机场”,把济南、南京、徐州等地机场当作自己的“境内机场”,目前正在规划修建六个直升飞机场。这样通过高铁及机场实现枣庄市与国内外联系的“对外同城化”。对内同城化就是通过建设BRT(快速公交)系统,实现枣庄五区一市同城快捷交通。枣庄市BRT从2009年底开始建设,2010年8月份开始运行,目前已经从高铁站连到了五个区,实现了零换乘、无缝对接。这种BRT快速交通网使得游客从高铁下来,坐上BRT就能直接到达各个景区游览。值得一提的是,枣庄与我市一样,也是组团型城市,新老城区相距较远,人口规模相对都不大。BRT 的开通对于缩短新老城区之间时空距离、激活商业聚集效应、建立景区之间快速通道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强压猛推拓展市场兼收人气财气。枣庄市的资源禀赋

并不突出,长期停留在卖资源的低级开发阶段。境内微山湖湿地公园、冠世榴园、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等景点接待的大多是周边游客。2009年前该市没有一家像样的地接旅行社。台儿庄古城对外开放之后,该市举全市之力强压猛推,迅速拓展台儿庄古城的市场空间。最为突出的是将主要景区整体打包销售“一日游”与“二日游”两个主导产品,以统一价格推向全国市场,“一日游赚人气,二日游赚财气”。为了迅速打开局面,该市推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联动机制,举全市之力推销旅游,在全国选择66个客源城市,安排全市51个市直部门和各区分头挂钩推介,倒逼各单位南下北上、东进西出,搞推介、打广告,做对接,引客源,最终打开了以台儿庄古城为核心的“枣庄二日游”市场空间。

二、我市旅游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连云港市拥有花果山、连岛等山海旅游资源,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几年来,全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围绕景区建设提档升级、市场拓展精根细作、品牌建设特色鲜明、旅游服务规范完善等方面,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是囿于各种因素,全市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大旅游观念不强、配套服务欠缺、市场开拓手段单一、开发层次较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大旅游观念不强的局面亟需改变。旅游业是一个大产业,包括吃、住、行、购、游、娱六大要素,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旅游部门、景区、旅行社和宾馆饭店的事情。城市建设、文化产业、特色街区、艺术馆所、餐饮娱乐、路牌指引等等方面,既要考虑本地居民的需求,又要充分考虑游客的感受与需求。例如,我市上世纪90年代改建的海州古城,虽然坐落于得天独厚的原址,但是限于资金、技术、眼界等因素,效果并不明显,加之后续经营理念的滞后,长期以来既不能引领全市旅游业发展,又难以充分弘扬光大千年文化的历史风采,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老城区生存状态,现在基本沦落为服务本地居民的普通街区。水晶、海产品是我市的特色产品,但是分散在大街小巷,没有形成地方旅游特产一条街的规模效应。游客到我市旅游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景区,到了市区除住宿吃饭之外,基本难以发现值得转转逛逛的特色街区,也没有充分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娱活动,当然影响了购物、娱乐等环节的综合效益。

文化与旅游的割裂也是一个问题。2010年我市苦心打造的大型舞台剧《梦幻西游》解决了长期以来吆喝《西游记》、没有舞台剧作为支撑的尴尬局面,在市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这个舞台剧从文化方面来看是成功了,从旅游角度来看并不圆满。该剧的演出地点放在市文化艺术中心,远离

花果山景区,不方便游客观赏,也没有挤进旅行社的线路安排。因此,我们自己看的热热闹闹,时间一长失去了新鲜劲就不得不停演。这个舞台剧如果放在花果山景区,则可以填补花果山西游记文化的空缺,增加花果山景区的文化魅力,并将拥有生生不息的观众资源,也将给花果山旅游添一亮点。由此,我们在制规划、搞建设、做产业、弄文化时都需要融入旅游理念,不能关门做自己的事情,而要在做事之前考虑一下这个事情从旅游业的角度应该怎么做。

(二)景区高品位、功能全的配套设施欠缺状况亟需改变。我市旅游业的综合设施配套服务水平整体不高。花果山景区现在是我市旅游业当之无愧的龙头景区,但是除了自然风光之外,规划建设水平以及设施配套完善程度并没有与之匹配。山门之外的花果山街区与其它一般乡镇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经营业态也是全部着眼本地居民日常消费需求,基本不是按照景区的街区规划建设,没有任何特色可言,不具有景区小街的可观赏性和可逗留性。山门之内、大圣湖四周也是杂乱无序、毫无品味特色的居民区。现在山门之内仍然有居民在建造民居,继续给未来的景区建设增加潜在矛盾和拆迁成本。整个景区除了部分设施简陋的饭店、纪念品店铺之外,基本没有能够特别吸引眼球、留住游客的配套设施。游客现在既不能留于山里,又不能宿于山外,只能匆匆而来,

再匆匆而去。由于没有高品位配套设施,景区旅游服务只能停留在较低水平。

连岛景区配套设施虽较花果山稍好,岛上也有不少海鲜酒店,但是主要集中在大沙湾以及环岛路附近,宾馆配套以及特色街区同样缺乏,也缺少有文化、有品位、有特色的配套设施。东西连岛的渔村文化主要体现在海边云集的各类渔船,岸上主要还是满足当地居民生活起居的常规设施,设计普通,做工粗糙,布局杂乱,缺乏按照旅游业的发展要求统一规划建设的建筑。渔湾、孔望山、桃花涧等景区除了售票处之外基本都没有设施配套。这种状况同样存在于城市建设之中。我市的城市建设主要偏重于本地居民的基本需要,较少考虑从旅游的角度建设城市,满眼都是雷同的建筑、雷同的业态,缺少特征鲜明的特色街区,难以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可以说,配套不全面、功能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我市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短板,全面降低了旅游景区的品味与魅力,降低了旅游业产业链条的综合效益,影响了全市旅游业配套业态的整体提升。

(三)市场开拓手段单一的局面亟需改变。我市拥有20多处景区、120余个景点,但是市场拓展手段基本处于各坐门口卖门票的状态,除了面向市民发行12个景区的年卡之外,基本上各自为战,没有统一协作的市场营销措施。全市旅游虽然主打花果

山的西游记文化、连岛的山海风光,但在市场营销层面则相互割裂。周边地区山东省日照市就在海水浴场自然条件优于我市的情况下实行免票策略,吸走了本属我市的大批客源,游客在连攀登花果山之后很多改到日照去看大海、吃海鲜、洗海水澡。日照市2011年旅游接待人数达2451.4万人次,旅游接待总收入达151.35亿元。我市2011年旅游接待人数1669.2万人次,旅游接待总收入达200.1亿元。日照市游客人数大大领先我市,旅游总收入却比我市低。究其原因:日照物价消费水平低,实行免票策略,住宿餐饮费用比我市低。这种综合成本低于我市的比较优势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影响我市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游客分散到日照等周边地区,孔望山、石棚山等次热点景区的客源自然同步受到影响。如果不改变各自为战的单一营销手段,这种局面将继续成为困扰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旅游开发层次不高的局面亟需改变。各地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并且直接将旅游业分出两个开发层次。第一层次是卖资源,主要依赖旅游自然资源的优势,吸引游客观赏原生态景点资源。第二层次是卖文化,主要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与开发相关历史文化的衍生资源,打造既有历史厚度、又有文化魅力的景区。没有文化底蕴的景区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必然缺少高附加值的低端景区。我市大多景区目前基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