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对药汇总精修订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精修订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精修订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

中药知识

数以万计的方剂,其中均包涵着药物配伍的妙用,配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方剂,故精用于方,必精用于药物的配伍。方剂学虽然是专门讨论用药配伍规律的,但要短时记忆也难得要领,如何应用,甚是茫然,笔者初步尝试,将脏腑治法及选药配方之间建立一个桥

梁,即“药对”配伍。

药对配伍能体现一个方剂组成的框架,若干个不同的药对框架组合在一起,可构成不同功效的诸类经方。加深对药物的理解,对方剂的记忆和加减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总结常用药对于后,

供读者参考。

一、用于心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心清心泻火药物配对:石膏—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竹叶—石膏,如竹

叶石膏汤;栀子—知母,如消黄散。

1清心解毒药物配对:黄连—黄芩、栀子,如黄连解毒汤;连翘—木通、大黄,如洗心汤;大黄—黄芩、黄连,如泻心汤;连翘—牛蒡子、玄参,如普济消毒饮。

2清心凉血药物配对:犀角—生地、玄参,如清营汤;赤芍—牡丹皮,如犀角地黄

汤。

3清心利尿药物配对:栀子—木通,如洗心汤;滑石—栀子、车前子,如八正散;木

通—竹叶、生地。

4?清心止血药物配对:车前子—栀子、蒲黄,如秦艽散;生地—犀角,如犀角地黄

汤。

5?清心镇惊药物配对:黄连—朱砂,如朱砂散。

6?清心祛暑药物配对:香薷—柴胡、黄连,如香薷散;滑石—甘草,如六一散。7清心洗痰药物配对:黄连—胆南星、竹茹,如消黄益心汤;黄连—天竺黄,如天

竺黄散。

8交通心肾药物配对:黄连—桂心,如交泰丸。

(二)温心

1温心壮阳药物配对:附子—肉桂,如回阳救急汤。

2温心通脉药物配对:附子—干姜,如四逆汤。

3温心止痛药物配对:附子—玄胡索。

4?和阳益阴药物配对:桂枝—白芍,如桂枝汤。

5温通开窍药物配对:细辛—牙皂,如吹鼻散。

(三)补心

1益气回阳药物配对:人参—附子,如参附汤;黄芪—附子,如芪附汤。 2补气养血药物配对:黄芪—当归,如当归补血汤;党参—黄芪、当归,如通乳散。

3益气止血药物配对:黄芪—地榆,如地榆合剂。

4益气复脉药物配对:炙甘草—桂枝,如炙甘草汤。

5益气止汗药物配对:黄芪—麻黄根、浮小麦,如牡蛎散。

6益气敛阴药物配对:人参—麦冬、五味子,如清暑益气汤。

7和营补血药物配对:熟地—当归,如四物汤;白芍—熟地,如胶艾汤。 8滋阴养血药物配对:干地黄—阿胶,如黄土汤;麦冬—生地,如炙甘草汤。

9滋阴安神药物配对:生地—酸枣仁、麦冬,如天王补心丹;五味子—苻神、远志,

如养心汤。

10滋阴降火药物配对:生地—熟地、黄连,如当归六黄汤。

二、用于肺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肺

1?清肺泻火药物配对:石膏—知母,如白虎汤;黄芩—栀子,如润肺汤。

2清肺止咳药物配对:石膏—麻黄、杏仁,如麻杏石甘汤;石膏—杏仁,如麻杏石甘汤;银花—款冬花、桔梗,如款冬花散;前胡—紫苑,如滋阴定喘汤。

3清肺祛痰药物配对:黄连—贝母、白矾,如白矾散;知母—贝母,如二母散。

4清肺解毒药物配对:板蓝根—马勃、玄参,如普济消毒饮;银花—连翘、大黄,如消黄清凉散;黄连—黄芩、栀子,如消黄散。

5清肺解表药物配对:银花—连翘、荆芥,如银翘散;桑叶—杏仁,如桑杏汤。

6清肺利咽药物配对:牛蒡子—桔梗、甘草,如银翘散。

7清肺止血药物配对:知母—侧柏叶、栀子,如十黑散;黄连—白芨、阿胶,如白芨

散。

8清肺止痒药物配对:玄参—紫参、苦参,如五参散。

9清肺排脓药物配对:苇茎—苡仁、桃仁。

10泻肺行水药物配对:葶苈子—大枣。

(二)温肺

1?温肺发表药物配对:细辛—麻黄、干姜,如麻黄桂枝汤;荆芥—防风,如荆防败毒

散。

2温肺止咳药物配对:麻黄—杏仁,如厚朴麻黄汤;杏仁—桔梗,如发表青龙汤。

3温肺化痰药物配对:干姜—细辛、半夏,如小青龙汤;紫苑—苏子。

4燥湿化痰物配对:半夏—陈皮、茯苓,如二陈汤;半夏—枯矾,如半夏散。

5化痰降气药物配对: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如三子下气汤;半夏—苏子,

6如苏子降气汤;紫苑—白部、白前,如止嗽散。

7宣肺利气药物配对:桔梗—帜壳,如荆防败毒散;杏仁—陈皮,如发表青龙汤。

8宣肺行水药物配对:麻黄—白术;桂枝—防己。

(三)润肺

1润肺清热药物配对:知母—贝母、玄参,如知母散;沙参—麦冬、天花粉,如沙参

麦冬汤。

2润肺生津药物配对:麦冬—生地、知母,如清肺润肠散;麦冬—沙参、玉竹,如沙

参麦冬汤。

3润肺止咳药物配对:麦冬—杏仁、枇杷叶,如清燥救肺汤;款冬花—紫苑,如黄柏

散。

4润肺化痰药物配对:百合—贝母、麦冬,如百合固金汤;天冬—麦冬、瓜蒌壳,如

理肺散。

5?润肺滋肾药物配对:生地—熟地、玄参,如百合固合汤。

(四)补肺

1?益气敛肺药物配对:人参—五味子,如虚劳补阳散;

2益气平喘药物配对:人参—麻黄、杏仁。

3益气化痰药物配对:人参—贝母。

4益气固表药物配对:黄芪—白术、防风。

5补肺润燥药物配对:党参—沙参、制首乌,如五参散。

三、用于脾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温脾

1?温中祛寒药物配对:干姜—厚朴,如健脾散;官桂—砂仁,如益智散。

2温中行气药物配对:厚朴—青皮、陈皮,如厚朴散;桂心—砂仁、陈皮,如桂心

散。

3温中止痛药物配对:丁香—吴萸,如丁萸理中汤;砂仁—木香,如香砂散。

4?温脾止泻药物配对:肉豆蔻—诃子,如养脏汤。

5温脾止血药物配对:附子—白术、灶心土,如黄土汤;附子—炮姜炭。 6温脾攻下

药物配对:附子—大黄,如温脾汤。

7?温脾助阳药物配对:干姜—草果仁、附子,如实脾汤;白术—附子,如术附汤。

(二)清脾

1清热解毒药物配对:石膏—黄连、黄芩;升麻—玄参。

2清热祛湿药物配对:黄连—黄芩、黄柏,如黄连解毒汤;栀子—藿香;黄柏—苍术,如除湿壮筋汤;石膏—苍术,如湿热吐草方。

(三)健脾

1?健脾除湿药物配对:苡仁—防已、陈皮,如滋补散;茯苓—苡仁、大腹皮,如消肿

利水散;白术—茯苓,如四君子汤。

2?燥湿健脾药物配对:苍术—厚朴、陈皮,如平胃散;槟榔—苍术,如麻3黄桂枝

汤;苍术—神曲,如加味平胃散。

4?健脾行气药物配对:陈皮—青皮,如曲蘖散;茯苓—枳壳,如和胃消食汤。健脾破满药物配对:白术—莪术,如导水散;白术—枳实,如枳实导滞丸。

5健脾利水药物配对:黄芪—茯苓、防己,如防己散;白术—茯苓、猪苓,如五苓

散。

(四)补脾

1?补脾益气药物配对:党参—黄芪、白术,如扶脾散;人参—白术,如四君子汤。2?补中健脾药物配对:人参—白术、陈皮,如异功散;白术—山药,如完带汤。

3益气升阳药物配对:黄芪—升麻、柴胡,如补中益气汤。

4益气温中药物配对:黄芪—桂枝;人参—白术、干姜,如理中汤。

5补中和胃药物配对:白术—砂仁、陈皮,如香砂六君子汤。

6益气涩肠药物配对:人参—肉豆蔻、诃子,如养脏汤。

四、用于肝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肝

1清肝泻火药物配对:黄芩—栀子,如龙胆泻肝汤;黄芩—生地、黄连,如黄芩散;

大黄—菊花、黄芩,如大黄当归散;栀子—牡丹皮,如丹栀逍遥散。

2?清肝明目药物配对:菊花—木、车前子,如洗肝散;青葙子—草决明、石决明,如

青葙子散。

3?清肝利湿药物配对:栀子—茵陈;龙胆草—木通、车前子。

4清肝熄风药物配对:羚羊角—钩藤,如羚羊钩藤汤;全蝎—僵蚕、蝉蜕,如千金

散;蝉蜕—蚯蚓。

5清肝止血药物配对:黄芩—大黄、栀子,如大黄当归汤。

6平肝潜阳药物配对:钩藤—石决明、天麻;白芍—龙骨、牡蛎。

(二)温肝

1?温肝散寒药物配对:吴萸—生姜,如四神丸。

2?温肝行气药物配对:吴萸—小茴香,如木瓜散;高良姜—香附。

3温肝清胃药物配对:吴萸—黄连,如木瓜散。

4温肝舒筋药物配对:木瓜—苡仁、桂枝,如舒筋散。

(三)疏肝

1?疏肝清热药物配对:川楝子—玄胡索。

2疏肝解郁药物配对:柴胡—白芍,如逍遥散;柴胡—麦芽、陈皮,如和气饮;枳壳

—郁金;柴胡—香附,如柴胡疏肝散。

3疏肝行气药物配对:香附—枳壳,如柴胡疏肝散;川楝子—小茴香,如金铃散;川楝子—乌药、青皮;白芍—陈皮、青皮。

4疏肝利胆药物配对:柴胡—龙胆草,如龙胆泻肝汤;柴胡—大黄、黄芩,如柴胡清

凉汤。

5疏肝理脾药物配对:柴胡—枳实、甘草,如四逆散;柴胡—木香、陈皮,如和气

饮;香附—苍术。

6疏肝和胃药物配对:柴胡—陈皮、半夏,如柴芍六君子汤。

7?疏肝养血药物配对:川楝子—地黄;柴胡—当地如逍遥散。

8疏肝活血药物配对:柴胡—桃仁,如血府逐淤汤;川楝子—郁金。(四)补肝1补血养肝药物配对:当归—白芍,如四物汤;当归—枸杞子,如滋肾补肝散。

2滋肝明目药物配对:山茱萸—枸杞子、菊花,如枸菊地黄丸。

3养肝滋肾药物配对:枸杞子—生地、菟丝子,如滋肾补肝散。

4强筋健骨药物配对:杜仲—续断、桑寄生,如独活寄生汤。

5和营缓急药物配对:白芍—甘草,如香连散。

五、用于肾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温肾

1温肾壮阳药物配对:肉桂—附子、熟地,如桂附八味散;补骨脂—巴戟天、葫芦

巴,如血竭散。

2回阳救逆药物配对:附子—干姜、炙草,如四逆汤。

3?温肾强腰药物配对:肉桂—怀牛膝、杜仲;补骨脂—葫芦巴,如血竭散。

4温肾纳气药物配对:附子—苏子,如三子下气汤。

5?补肾催情药物配对:菟丝子—淫羊藿、阳起石,如催情散。

6温肾缩尿药物配对:益智仁—山药、乌药。

7温肾利水药物配对:附子—茯苓,如真武汤;怀牛膝—车前子。

8温阳发表药物配对:附子—麻黄、细辛,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9?温肾暖脾药物配对:补骨脂—肉豆蔻,如四神丸。

10温肾暖胃药物配对:益智仁—官桂、砂仁,如益智散。

(二)补肾

1?滋肾清热药物配对:熟地—地骨皮、柴胡,如熟地黄散。

2滋肾益精药物配对:枸杞子—生地、菟丝子,

3如滋肾补肝散;熟地—生地、山萸肉;夏盆子—菟丝子、枸杞子。

4补肾健骨药物配对:怀牛膝—熟地、巴戟天,如滋肾补肝散;续断—巴戟天、杜

仲。

5补肾涩精药物配对:菟丝子—龙骨、牡蛎;沙苑蒺藜—芡实、莲子,如金锁固精

丸。

6滋肾泻浊药物配对:熟地—泽泻,如六味地黄丸。

7?滋肾润燥药物配对:肉苁蓉—当归、麻油,如当归苁蓉汤;生地—玄参、麦冬,如

增液汤。

六、用于胃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胃

1清胃泻火药物配对:石膏—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石膏—知母,如白虎汤。2清胃解毒药物配对:升麻—黄连,如普济消毒饮;大黄—黄连,如泻心汤;石膏

—黄芩、黄连,如石膏竹沥汤。

3?清胃生津药物配对:石膏—麦冬,如竹叶石膏汤;升麻—生地。

4清胃降浊药物配对:黄连—水竹茹,如连茹二陈汤;黄连—半夏,如消黄益心汤。

(二)温胃

1?温胃散寒药物配对:砂仁—草豆蔻,如益胃散;桂心—砂仁,如桂心散。

2温胃行气药物配对:桂心—茴香、陈皮,如通灵散;丁香—木香,如丁香散。

3温胃和中药物配对:干姜—甘草,如理中汤。

4温胃止吐药物配对:陈皮—生姜,如香砂平胃散;干姜—半夏;砂仁—陈皮、半

夏,如香砂六君子汤。

5?温胃活血药物配对:厚朴—当归,如温脾汤。

6温胃攻下药物配对:桂枝—大黄,如透肠散。

(三)和胃

1和胃降逆药物配对:半夏—黄连、竹茹,如连茹二陈汤;木瓜—吴萸,如木瓜散。

2消食导滞药物配对:山楂—神曲、麦芽,如曲蘖散;半夏—神曲,如保和丸;神曲—山楂、槟榔,如和胃消食散;神曲—大黄,如三仙汤。

3和胃止吐药物配对:陈皮—半夏,如二陈汤;藿香—半夏。

4和胃解表药物配对:藿香—苏叶

5行气导滞药物配对:木香—槟榔,如木香槟榔丸;陈皮—厚朴,如平胃散;枳壳

—神曲,如枳壳散。

(四)补胃

1益气清胃药物配对:人参—石膏、竹叶,竹叶石膏汤。

2生津养胃药物配对:沙参—麦冬、玉竹,沙参麦冬汤。

3益气和胃药物配对:人参—白术、砂仁,参苓白术散;人参—陈皮、半夏,如六君

子汤。

七、用于胆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胆

1清胆泻热药物配对:柴胡—龙胆草,如龙胆泻肝汤;柴胡—黄芩、大黄,如柴胡清

凉散;赤小豆—连翘。

2和解少阳药物配对:柴胡—黄芩,如小柴胡汤。

3和解发表药物配对:柴胡—桂枝、白芍,如柴胡桂枝汤。

4?和解攻下药物配对:柴胡—白芍、大黄,如大柴胡汤。

5?清胆退黄药物配对:茵陈—泽泻、猪苓,如茵陈五苓散;栀子—茵陈、木通。

6清胆和胃药物配对:竹茹—半夏、枳实,如温胆汤;柴胡—半夏、生姜,如小柴胡

汤。

7利胆排石药物配对:茵陈—四川大金钱草、大黄。

(二)温胆

1温胆退黄药物配对:附子—茵陈,如茵陈四逆汤;白术—附子、茵陈,如茵陈术附

汤。

八、用于大肠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肠

1清肠祛湿药物配对:大黄—黄连、黄芩,如芍药汤;黄连—黄芩、黄柏,如黄连解

毒汤。

2清肠止泻药物配对:黄连—木香,如香连散;白头翁—苦参、黄柏,如白苦汤;黄

连—葛根、黄芩。

3清肠行气药物配对:黄连—枳壳,如加味郁金散;大黄—木香,如通肠芍药汤。

4清肠攻下药物配对:芒硝—大黄,如大承气汤。

5清肠止血药物配对:黄芩—地榆、槐花,如清肠饮;槐角—生地、黄芩,如槐角

丸;槐花—地榆,如槐花散。

6清肠活血药物配对:黄连—当归、白芍,如芍药汤;大黄—桃仁,如通关散;地榆

—赤芍,如血痢方。

(二)温肠

1温肠行气药物配对:官桂—木香、砂仁,如香砂散;小茴香—青皮、陈皮,如橘皮

散。

2涩肠止泻药物配对:罂粟壳—煨诃子,如诃子散;乌梅—煨诃子,如乌梅散。

(三)攻下

1?润下滑肠药物配对:火麻仁—当归、桃仁,如通关散;火麻仁—杏仁、大黄,如麻子

仁丸;郁李仁—火麻仁。

2攻肠逐水药物配对:大戟—甘遂、大枣,如十枣汤;大黄—牵牛子,如大戟散。

攻下和营药物配对:大黄—白芍,如郁金散。

3行气破满药物配对:木香—槟榔、山棱,如马价丸;厚朴—枳实,如大承气汤;乌

药—大腹皮、枳实,如消胀汤。

润肠祛风药物配对:火麻仁—桃仁、防风,如通关散。

九、用于膀胱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热

1清热利尿药物配对:竹叶—木通、生地;滑石—甘草、泽泻,如止淋通关散;栀子

—大黄,如八正散。

2渗湿利水药物配对:猪苓—茯苓、泽泻,如五苓散。

3利水通淋药物配对:木通—车前子、滑石,如八正散;石苇—灯草心、瞿麦,如利

尿散。

4清热止血药物配对:栀子—小蓟、大黄;生地—炒蒲黄、栀子。

5利水坚阳药物配对:滑石—知母、黄柏如猪苓散。

6通淋排石药物配对:海金沙—石苇、四川大金钱草。

(二)温补

1?温阳化气药物配对:桂枝—泽泻,如五苓散。

2?化气坚阳药物配对:肉桂—知母、黄柏。

3滋肾固浮药物配对:益智仁—乌药、桑螵蛸。

常用中药消炎药

常用中药消炎药 1.板兰根主治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等。它对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2.鱼腥草主治肺炎、肺脓肿、泌尿系感染、痢疾、乳腺炎肾炎、蜂窝组织炎、中耳炎、外用毒蛇咬伤和疖、痈等。它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镇痛、止血、止咳、利尿等作用。 3.金银花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脓肿、急性阑尾炎,钩端螺旋体病、细菌性痢疾、疖、痈、丹毒、子宫糜烂等。 4.黄连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结肠炎、急性结膜炎、口疮、疖、痈、吐血、消渴和烧伤等。对一些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和滴虫有杀灭作用,此外还有降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功效是清热去湿、泻火解毒。 5.黄芩主治急性和慢性肝炎、痢疾、急慢性肠炎、疖、痈、烧烫伤、上呼吸道感染和预防猩红热等。有解热、镇静、降压、利尿、利胆和保肝等作用。 6.蒲公英实验证明蒲公英煎液有广谱抗菌和明显杀菌功效。它对急性扁桃体炎、结膜炎、尿路感染、乳腺炎气管炎、胃炎等均有显著疗效,生食效果更佳。 7.马齿苋凉拌生吃马齿苋或煎水服用,对急性肠炎、乳腺炎肾炎水肿、痔疮出血等均有治疗效果。特别是治疗细菌性痢疾,用大量鲜马齿苋捣汁冲服,效果极佳。

8.山楂药理研究证明,山楂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经常食用能防治由这些致病菌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及其它器官组织的感染性疾病。 9.大青叶主治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肠胃炎、急性肺炎、丹毒、黄疸、痢疾、口疮等。它对多种痢疾杆菌、脑膜炎球菌有杀灭作用。 10.连翘主治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等症。可抑制伤寒等多种细菌。 11.菌陈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症。 12.穿心莲治急性痢疾、肠胃炎、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 13.柴胡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肝炎、胆囊炎,脱肛等,有解热、镇静、降压、镇咳的作用。

常用中药药对

南医大中医学常用中药组合 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麻黄、桂枝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麻黄、杏仁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桔梗、杏仁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生姜、大枣透达疹毒的常用组合:升麻、葛根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羌活、独活畅通气机、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川芎、柴胡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麻黄、附子治疗寒邪伏于阴分的常用组合:附子、细辛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附子、干姜开窍化痰,交通心肾的常用组合:石菖蒲与远志、茯苓合用益气固表、敛阴潜阳:煅牡蛎、生黄芪补肾固精的常用组:沙苑蒺藜、芡实滋阴清热止血的常用组合:龟板、黄芩、白芍清心开窍、凉血解毒的常用组合:牛黄、水牛角、麝香清心凉肝,开窍熄风的常用组合:犀角、羚羊角、麝香化瘀散结止痛的常用组合:五灵脂、蒲黄清宣润肺的常用组合: 石膏、麦冬、桑叶润肺滋肾,金水并补的常用组合: 百合、生地、熟地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茯苓、桂枝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茯苓、白术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桂枝、白术祛痰剂中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橘红、茯苓清热化痰,散结开痞的常用组合:半夏、瓜蒌润肺清热化痰的常用组合:瓜蒌、贝母温肺化饮的常用组合:五味子、干姜、细辛

方中药对的作用 麻黄汤中麻黄配杏仁的作用是 : 宣肺平喘 桂枝汤中桂枝配白芍的作用是 : 调和营卫 小青龙汤中细辛 干姜 五味子相配的作用是 :温肺化饮 ,敛肺平喘止咳 桑菊饮中中桔梗配杏仁的作用是 : 宣肺止咳 大承气汤中大黄配芒硝的作用是 : 峻下热结 小柴胡汤中柴胡 配黄芩的作用是 : 和解少阳 四逆散中柴胡配枳实的作用是 : 疏肝理脾 逍遥散中柴胡配当归 白芍的作用是 : 疏肝养血 半夏泻心汤中半夏 干姜 黄芩 黄连相配的作用是 : 调 和寒热 辛开苦降 散结除痞 白虎汤中石膏配知母的作用是 : 清热生津 清营汤中银花 连翘 黄连 竹叶相配的作用是 : 透热转气 清胃散中黄连配升麻的作用是 : 清散胃热 玉女煎中石膏配熟地的作用是 : 清胃滋阴 青蒿鳖甲汤中青蒿配鳖甲的作用是 : 养阴透热 理中丸中干姜配人参的作用是 : 温中补虚 . 四逆汤中附子配干姜的作用是 : 回阳救逆 当归四逆汤中当归配桂枝的作用是 :温经散寒 , 养血通脉 . 补中益气汤中黄芪配柴胡 升麻的作用是 : 补气升阳 四物汤中当归配熟地的作用是 : 补血和血 当归补血汤中黄芪配当归的作用是 朱砂安神丸中朱砂配黄连的作用是 酸枣仁汤中酸枣仁配川芎的作用是 半夏厚朴汤中半夏配厚朴的作用是 旋复代赭汤中旋复花配代赭石的作用是 血府逐瘀汤中柴胡 桔梗 枳壳相配的作用 黄土汤中灶心黄土配白术的作用是:温补脾阳,止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补气生血 : 清心镇惊安神 :养血调肝安神 :化痰行气散结 : 化痰降逆止噫 . 是 :调畅气机 , 促进血行

五脏常用中草药 几种特效药 中药的命名 常用于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

五脏常用中草药+几种特效药+中药的命名+常用于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 五脏常用中草药+几种特效药+中药的命名+常用于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 2011-05-24 13:53:38|分类: 药.方 |举报 |字号订阅五脏常用中草药一肺脏 (1)肺气不足: 人参、黄芪、太子参、蛤蚧、五味子、胎盘。 (2)肺阴不足: 人参、西洋参、沙参、百合、生地、天门冬、麦冬、玉竹、阿胶、鳖甲。 (3)风寒束肺: 紫苏、荆芥、防风、苍耳、辛夷、细辛、杏仁、麻黄、。 (4)风热犯肺: 连翘、牛蒡子、浙贝、前胡、银花、菊花、桑叶。 (5)肺寒咳喘: 干姜、肉桂、细辛、半夏、紫苑、款冬花、白芥子、苏子、陈皮。(6)肺热咳喘: 贝母、石膏、葶苈子、黄芩、知母、桑白皮、竹茹、鱼腥草。

二心脏 (1)心气不足: 1 / 5 五味子,浮小麦、人参、党参、茯苓、甘草、桂圆。 (2)心xx: 大枣,人参、肉桂、桂枝、薤白、干姜、附子。 (3) 心血不足: 当归,白芍、熟地、阿胶、胎盘、制首乌。 (4)心阴不足: 枣仁,麦冬、生地、玉竹、百合、龟板、白芍、柏子仁、枸杞子。 (5)心神不安: 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龙齿、磁石、琥珀。 (6)心血淤阻: 丹皮,桃仁、红花、银杏、元胡、毛冬青、郁金、川芎。 (7)痰迷心窍: 郁金,远志、石菖蒲、冰片、麝香、苏合香、竹沥、牛黄。(8)心火亢盛: 黄连,麦冬、莲心、栀子、竹叶、牛黄、木通。三肝脏 (1)肝气郁结: xx,青皮、香附子、白蒺藜。

(2)肝xx: 石决明,珍珠母、龙骨、牡蛎、天麻、白芍、鳖甲、钩藤。 (3)肝火上炎: 2 / 5 xx,夏枯草、xx箱子。 (4)肝风内动: 钩藤,羚羊角、僵蚕、蚯蚓、天麻、全虫、蜈蚣。 (5)肝血虚弱: 白芍,当归、熟地、阿胶、枸杞子、制首乌。四脾脏 (1)脾胃湿热: 大黄、栀子、黄连、茯苓、白术、苦参、滑石、白鲜皮。 (2)脾胃虚寒: 干姜、肉桂、附子、良姜、吴茱萸、薯蓣、黄芪、人参、白术。(3)寒湿困脾: 半夏、陈皮、厚朴、白豆蔻、佩兰、藿香、砂仁、苍术。 (4)脾气下陷: 人参、黄芪、白术、补骨脂、升麻、诃子、柴胡。五肾脏 (1)肾阳虚: 破故纸、肉桂、附子、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仙茅、鹿茸。(2)肾阴虚: 山萸肉、玄参、熟地、旱莲草、女贞子、枸杞子、龟板、制首乌。

常用中药要药集锦

常用中药要药集锦 1.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为用于肺气壅遏喘 咳的要药。 2.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3.辛夷:为治疗鼻渊的要药。 4.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5.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6.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7.防风:为治风通用药。 8.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 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9.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10.柴胡: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为治疗少阳证 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11.石膏: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为 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2.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 之要药。 13.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 药。 14.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5.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16.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17.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18.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19.龙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20.连翘:为“疮家圣药”。 21.大青叶: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22.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23.白头翁:为治疗热毒血痢之良药。 24.芒硝:为治疗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 要药。 25.大黄: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26.威灵仙:为治疗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 药 27.徐长卿:为治风痹或痹症痛重之要药。 28.木瓜:为治疗风湿痹证酸重拘急麻木及吐泻转 筋常用药。(为治疗风湿痹痛、经脉拘急之要 药。) 29.桑寄生: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30.苍术: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 31.厚朴: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为消除胀 满之要药。) 32.砂仁:为治疗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为 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之佳品。: 33.滑石:为治湿热淋痛之良药;为治暑湿诸证之 佳品;为治湿疮湿疹及痱毒之要药。 34.木通:为治湿热淋痛及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 口舌生疮、心烦尿赤之要药;为治乳汁不下及 热痹之要药。 35.金钱草:为治砂淋、石淋之要药;为治湿热黄 疸、肝胆结石之佳品。 36.茵陈: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为治疗黄疸要 药。) 37.附子: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为“回 阳救逆第一品药”。) 38.干姜:温中散寒之要药。(为温暖中焦之主药。)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 中药知识 数以万计的方剂,其中均包涵着药物配伍的妙用,配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方剂,故精用于方,必精用于药物的配伍。方剂学虽然是专门讨论用药配伍规律的,但要短时记忆也难得要领,如何应用,甚是茫然,笔者初步尝试,将脏腑治法及选药配方之间建立一个桥梁,即 (一)清心 1 2 3清心利尿药物配对:栀子—木通,如洗心汤;滑石—栀子、车前子,如八正散;木 通—竹叶、生地。 4 清心止血药物配对:车前子—栀子、蒲黄,如秦艽散;生地—犀角,如犀角地黄汤。 5 清心镇惊药物配对:黄连—朱砂,如朱砂散。 6 清心祛暑药物配对:香薷—柴胡、黄连,如香薷散;滑石—甘草,如六一散。

7清心洗痰药物配对:黄连—胆南星、竹茹,如消黄益心汤;黄连—天竺黄,如天竺 黄散。 8交通心肾药物配对:黄连—桂心,如交泰丸。 (二)温心 1温心壮阳药物配对:附子—肉桂,如回阳救急汤。 1补气养血药 6益气敛阴药物配对:人参—麦冬、五味子,如清暑益气汤。 7和营补血药物配对:熟地—当归,如四物汤;白芍—熟地,如胶艾汤。8滋阴养血药物配对:干地黄—阿胶,如黄土汤;麦冬—生地,如炙甘草汤。 9滋阴安神药物配对:生地—酸枣仁、麦冬,如天王补心丹;五味子—苻神、远志, 如养心汤。 10滋阴降火药物配对:生地—熟地、黄连,如当归六黄汤。

二、用于肺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肺 1 清肺泻火药物配对:石膏—知母,如白虎汤;黄芩—栀子,如润肺汤。 2清肺止咳药物配对:石膏—麻黄、杏仁,如麻杏石甘汤;石膏—杏仁,如麻杏石甘汤;银花—款冬花、桔梗,如款冬花散;前胡—紫苑,如滋阴定喘汤。 3 4 5 7 (二)温肺 1 温肺发表药物配对:细辛—麻黄、干姜,如麻黄桂枝汤;荆芥—防风,如荆防败毒 散。 2温肺止咳药物配对:麻黄—杏仁,如厚朴麻黄汤;杏仁—桔梗,如发表青龙汤。 3温肺化痰药物配对:干姜—细辛、半夏,如小青龙汤;紫苑—苏子。

必记中药用法用量

中药服用方法及剂量中药服用方法及剂量 细辛外用1~3g石膏内服15~60g 牛黄内服0.2~0.5g青黛散剂或作丸服1.5~3g 山豆根煎汤或磨汁服或含漱3~6g土茯苓煎服15~60g 熊胆内服丸散剂1~2.5g芦荟丸散剂1~2g 鸦胆子疟疾10~15粒,治痢10~30粒番泻叶缓下1.5~3g攻下5~9g 甘遂丸散剂每次0.5~1g巴豆丸散剂0.1~0.3g 京大戟煎服1.5~3g,散剂1g红大戟煎服1.5~3g,散剂1g 牵牛子煎服3~9g,散剂1.5~3g芫花煎服1.5~3g,散剂0.6g 威灵仙治骨鲠30g雷公藤煎服3~9g,研粉0.5~1g 香加皮煎服3~6g金钱草30~60g煎服,鲜者加倍 灯芯草煎服1~3g肉桂2~5g煎服,1~2个冲服或丸散剂;沉香研末、磨汁服1~1.5g青木香煎服3~10g,散剂1~2g 山楂煎服30g鸡内金研末服每次1.5~3g 麦芽煎服30~120g谷芽大剂量煎服30g 使君子小儿每岁每天1~1.5粒,每日小于20粒苦楝皮6~15g煎服 槟榔煎服6~15g,绦虫姜片虫60~120g贯众煎服9~15g 南瓜子口服60~120g雷丸研粉或丸剂5~7g 鹤芽草研粉30~50g仙鹤草大剂量30~60g 白茅根30~60g鲜品藕节大剂量30g,鲜品30~60g 益母草大剂量30g西红花1~3g煎服 血竭丸散剂1~1.5g干漆醋淬细沫入丸散剂0.06~0.1g 礞石煎服6~9g,丸散剂1.5~3g朱砂研末、丸散剂0.3~1g 磁石煎服9~30g,丸散剂1~3g琥珀研末冲服1.5~3g 石决明15~30g煎服代赭石煎服9~30g 羚羊角兑服1~3g,磨汁或锉服0.3~0.5g全蝎煎服2~5g,研末吞服0.6~1g 蜈蚣煎服1~3g,研末吞服0.6~1g麝香丸散剂0.06~0.1g 冰片丸散剂0.15~0.3g苏合香丸散剂0.3~1g 安息香丸散剂0.3~1.5人参煎服5~9g,大剂量15~30g 山药煎服9~30g甘草3~9g煎服 西洋参3~6g兑服大枣3~12枚,或9~30g 太子参9~30g煎服白扁豆9~20g煎服 蜂蜜冲服,或丸剂、膏剂15~30g鹿茸1~3g冲服 益智仁煎服3~6g蛤蚧煎服6~9g,冲服1~2g,浸酒1~2对;紫河车研末装胶囊1~3g或丸散剂海马研末1~1.5g 何首乌煎服9~30g白芍煎服5~9g 阿胶5~9g开水或黄酒化服,入汤剂烊化南沙参9~15g煎服,鲜品15~30g 麦冬9~15g煎服石斛6~15g煎服,鲜品15~30g 罂粟壳煎服3~6g常山煎服5~9g 瓜蒂煎服2~5g,入丸散剂0.3~1g雄黄丸散剂0.05~1g 轻粉丸散剂或胶囊0.1~0.2g明矾丸散剂0.6~1.5g 斑蝥丸散剂0.03~0.06g蟾蜍丸散剂0.015~0.03g 马钱子丸散剂0.3~0.9g儿茶丸散剂或包煎1~3g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常用中药名大全

常用中药名大全 两字: 人参人发卜芥儿茶八角丁香刀豆三七三棱干姜干漆广白广角广丹大黄大戟大枣大蒜大蓟小蓟小麦小蘖山丹山茶山奈山香山枣山栀山姜山药山楂川羌川军川连川朴川乌川柏川谷川断川椒川贝川芎马兰马辛马菜马莲马宝马勃马蔺卫茅子苓天冬天虫天龙天雄天麻元胡元参木瓜木耳木莲木香木通木贼木豆木笔木蓝牙皂瓦松瓦韦贝子贝母贝齿牛至牛黄牛膝牛蒡见愁手参毛鸡毛茛毛姜升麻升登丹砂丹皮丹参乌茜乌韭乌药乌头乌桕乌梅方海六曲文元文蛤仁杞双花双皮水花水萍水韭水莽水蛭巴豆玉桂玉竹玉金甘松甘草甘遂艾叶艾片艾蒿石韦石耳石灰石斛石膏石榴石燕石竹石蜜龙胆龙齿龙骨龙葵龙脑龙眼归尾田螺申姜生地生姜生军仙茅及巳片苓白及白芨白求白术白芍白芷白英白矾白果白前白丑白参白苏白降白蜜白蔻白蔹白微玄参半夏地龙地黄地椒地榆地笋地锦杞子朴硝芒硝朴硝西瓜西羌列当百合百部当归当药中草曲莲肉桂肉果朱砂向前竹叶竹苓竹沥竹菇竹黄血余血蝎全蝎全参全草合欢合萌守宫冰片决明米仁羊角羊乳羊蹄灯草防己防风红花红根红粉红参红糖红藤红升豆豉麦冬麦芽赤芍赤药赤箭芫花芫荽苁蓉砂仁花椒芥子苍术芜荑芹菜芡实芦荟芦根芦丁苏子苏木苏叶杏仁杠板杜仲杜衡杜松 辰砂园参旱芹旱莲岗松岗梅牡蛎杜桂皂角佛手佛片条苓龟甲龟板忘忧辛夷良姜谷芽羌活远志连翘沙参沙棘沉香没药诃子没石陆英灵芝鸡头阿胶阿魏陈皮附子青皮青果青蒿青黛苦木苦参苦菜苦酒茄根苡仁茅莓茅根枇杷松节松音松脂松塔松醇郁金虎仗虎刺虎骨果导昆布岩陀知母侧柏乳香灸草佩兰狗宝狗脊迭达夜合京墨官桂空青卷柏卷丹油葱法夏泽兰泽泻泡参降香饴糖细辛玳瑁珍珠荆芥茜草荜拔草乌草果茶油茵陈茯苓茯神荠菜荠草莎草莽草药芹茴香胡桃胡椒南星南藤枯矾枯草枯苓柳叶柳芽柳枝枳壳枳实桅子枸杞柿蒂柿霜厚朴砂仁砂糖砒石砒霜轻粉虻虫胎盘将军钩藤钩吻香附香橼香嵩香茹香薷重楼胆木胆矾胆星脉通独活信石鬼珠鬼白鬼刺鬼针食盐炮姜姜黄姜汁姜皮前胡首乌洪连扁豆扁蓄扁蕾神曲蚤休贯众贯仲秦艽秦皮莲子莲肉莲房莲芯莲须莪术荷叶荷蒂荷梗桂心桂枝荸荠莎草恶实桔梗桃仁桃汁盐蛇柴胡崖香党参蚌花铁屑铝丹蚕砂射干

常用中药药对.doc

xx医大中医学常用中药组合 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xx、xx 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xx、杏仁 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桔梗、杏仁 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生姜、大枣 透达疹毒的常用组合:升麻、xx 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羌活、独活 畅通气机、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川芎、柴胡 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xx、附子 治疗寒邪伏于阴分的常用组合:附子、细辛 xx救逆的常用组合:附子、干姜 开窍化痰,交通心肾的常用组合:石菖蒲与远志、茯苓合用益气固表、敛阴潜阳:煅牡蛎、生黄芪 补肾固精的常用组: xx 蒺藜、芡实 滋阴清热止血的常用组合:龟板、黄芩、白芍 清心开窍、凉血解毒的常用组合:牛黄、水牛角、麝香 清心凉肝,开窍熄风的常用组合:犀角、羚羊角、麝香 化瘀散结止痛的常用组合:xx、xx xx润肺的常用组合 :石膏、 xx、xx 润肺滋肾,金水并补的常用组合:百合、生地、熟地 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茯苓、桂枝

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茯苓、白术 xx健脾的常用组合: xx、白术 祛痰剂中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橘红、茯苓 清热化痰,散结开痞的常用组合:半夏、瓜蒌 润肺清热化痰的常用组合:瓜蒌、 xx 温肺化饮的常用组合:五味子、干姜、细辛 方中药对的作用 1.麻黄汤中麻黄配杏仁的作用是:宣肺平喘 2.桂枝汤中桂枝配白芍的作用是:调和营卫 3.小青龙汤中细辛干姜五味子相配的作用是:温肺化饮,敛肺平喘止咳 4.桑菊饮中中桔梗配杏仁的作用是:宣肺止咳 5.大承气汤中大黄配芒硝的作用是:峻下热结 6.小柴胡汤中柴胡配黄芩的作用是:和解少阳 7.四逆散中柴胡配枳实的作用是:疏肝理脾 8.逍遥散中柴胡配当归白芍的作用是:疏肝养血 9.半夏泻心汤中半夏干姜黄芩黄连相配的作用是 :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散结除痞 10.白虎汤中石膏配知母的作用是:清热生津 11.清营汤中银花连翘黄连竹叶相配的作用是:透热转气 12.清胃散中黄连配升麻的作用是:清散胃热 13.玉女煎中石膏配熟地的作用是:清胃滋阴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常用中藥用法用量 黃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內明顯,30克以上就趨向抑制;其對血壓影響,15克以內可升高血壓,35克以上反而降壓。有氣虛症狀時,用炙黃芪,無氣虛症狀,則用生黃芪。40克以上調節血壓の動態平衡.在王清任の補陽還五湯中重用至120g,有曰:黃芪治萎,四兩起步(16進制市斤秤四兩一錢是3克),佐以陳皮以防壅滯。 柴胡——在小柴胡湯中為君藥,用量大於其它藥一倍有餘(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遙散中為臣藥,用量與各藥相等(起疏肝解鬱作用),在補中益氣湯中為佐藥,用量極小(取其升舉清陽の功能,我の經驗是用3-6克)。 白術——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瀉,大劑量用至30~60克,則能益氣通便。 紅花——少用可養血,稍多則活血,再多則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達肝木,用至15克以發散風熱,清利頭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溫通陽氣,增加膀胱氣化功能の作用;用至10克,則溫經散寒,解肌發表,以祛除在表之風邪。 川芎——小劑量可使子宮收縮加強,大劑量反而麻庳子宮。 川芎外感頭痛,用量宜輕:最多不超過4克,高血壓肝陽頭痛,用量宜重:習用9~12克,瘀血頭痛,宜重劑量:可用至30~40克,曆代認為是治療頭痛之要藥。前人有謂“頭痛必用川芎”。然頭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溫,功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臨床常用以治療血瘀頭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湯治療血瘀頭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陳士鐸《百病辨證錄》散偏湯治偏頭痛,療效明顯,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達30g之多,若減少川芎の用量,則療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壓頭痛時,亦應大劑量使用,可用10~15g。無論高血壓或低血壓所引起の頭痛,只要是血中有滯,放膽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時對血壓也有相應の調節作用。 川芎引經少陽勝於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療頑固性頭痛時,劑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當立竿見影! 據近代藥理研究認為,大劑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壓,小劑量使用能使血壓上升。有人認為川芎辛溫香竄,上行頭目,高血壓患者宜慎用。但中醫認為本品有上行頭目,下行血海の雙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葉45克,這樣の劑量與配伍治療血管性頭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脫3兩(90克)見功,必與參附搭配. 穿山龍,味苦,性平,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均有調節作用,所以近年來成為治療風濕類疾病の妙藥。根據《中華本草》謂其幹品用量為6~9克,《中草藥手冊》多為15克,少數達30克,東北地區常用量也為15~30克。但根據朱良春經驗,若要取得較好の療效,其用

中药常用药

一中药常用-药引 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 中药处方讲究"药引"。药引有什么作用呢?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引:食盐 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生姜 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葱白 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效。治疗感冒风寒、小便寒闭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 灯心草 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清心除烦,利尿通淋。治疗心火元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 粳米 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治疗火热病证需用大剂量苦寒药物时,以防苦寒败胃,常取粳米一小撮为引,以顾护胃气。如清暑解热的白虎汤。

大枣 甘、温,归脾、胃经,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峻烈药物(如甘遂、芫花、大戟、葶苈)时,常取大枣10~15枚缓和药性,以防止中毒。 蜂蜜 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滋养、润燥、解毒。治疗肺虚燥热、肠燥便秘病证时,常用蜂蜜1~2汤匙为引。 食醋 酸、平,有散瘀止痛、收敛固涩之效。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证时,常取食醋1汤匙作药引。 红糖 甘、温,能补中、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少腹冷痛病证时,常取红糖20~30克为引。 二中药的药性之最 清热解毒之最—银花芳香化湿之最—藿香重镇安神之最—朱砂 利水渗湿之最—茯苓芳香开窍之最—麝香清热之最———石膏 泻火之最———黄连降气之最———沉香生津之最———石斛 温痰之最———半夏平肝之最——羚羊角辛凉之最———薄荷 止痛之最———元胡止血之最———三七补阳之最———鹿茸

各种常用中药材的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用法用量:~9g 玉竹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6~12g 莲子 功能与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6~15g 百合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6~12g 芡实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9~15g 薏苡仁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用法用量:9~30g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15~30g 红枣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用法用量:6~15g 枸杞子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用法用量:6~12g 龙眼肉 功能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用法用量:9 ~15g 党参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9~30g 当归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

毒性药品 1、硫磺:酸、温、有毒。 功能主治:壮阳,杀虫。治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外用适量。 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 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 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 6、细辛: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5—1克,外用适量。 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2.4——4.5克 9、冰片:辛、苦、凉 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0、雷公藤:苦、大毒。 功用主治:杀虫,消炎,解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使用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质部。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中药常用药对

中药常用药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麻黄桂枝:发表解肌散寒,风寒实证。相须。 麻黄杏仁:宣肺平喘,邪热雍肺,咳喘。相使。 麻黄石膏:清泻肺热平喘,邪热雍肺,咳喘。相使。 麻黄熟地:麻得地不躁,地得麻不腻,散寒通络治阴疽,滋阴平喘,治肺肾阴虚咳喘。相使。 麻黄附子:温经通络,助阳散寒,阳虚外感或风寒痹痛。相使。 麻黄白术:宣肺利水,健脾躁湿,水肿初起或风湿痹证。相须相使。 桂枝白芍: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外感风寒表虚证。相使。 桂枝甘草:辛甘化阳,益气同阳,气虚,心阳虚之心悸气短。相使。 桂枝吴萸:温经散寒,治疗冲任虚寒,少腹痛,月经痛。相使。 细辛五味子:一散一收,相反相成,治寒饮,喘咳。相使。 荆芥防风:发表散寒,治外感风寒或风疹瘙痒。相须。 辛夷苍耳子:疏风、宣肺、通鼻窍,治风寒鼻渊头痛。相须。 生姜半夏:温胃、化痰、止呕,治寒饮呕吐。相畏相使。 生姜大枣:养脾胃和营卫,入表药治风寒感冒,入健脾药治胃脘不舒呕吐。相使。 桑叶菊花:清肺止咳,疏风明目,治风热咳嗽,目赤肿痛。相须。 菊花枸杞:滋肝肾,清头目,治肝肾不足之头昏眼花。相使。 葛根升麻:升散透达,治疹出不畅,麻疹初起。相须. 葛根黄连:清热止泻,治湿热痢疾。相须。 升麻柴胡:升阳举陷,治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久痢。相须。 柴胡枳壳:升清降浊,调和肝脾,治胸闷腹痛,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相使。 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治疗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证。相须。 豨签草臭梧桐:清热活血,去风湿、治热痹。相须。 附子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治下焦命火衰,肾阳不足诸证。相须。 附子干姜: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治亡阳虚脱,脾肾阳虚泻泄。相须。 附子白术:温中散寒,健脾躁湿,暖中止痛,止吐泻、消痰饮,也可治疗风湿相搏之关节疼痛。相使。附子黄芪:温阳益气,固表止汗,治阳虚自汗畏冷。相使。 干姜黄连:辛开苦降,治寒热互结之胃脘痞满、泛酸、泻泄、痢疾。相使。 肉桂黄柏:温阳坚阴,肾虚小便不利,尿闭。相使。 黄连吴萸:清热躁湿,泻肝和胃,肝郁化火,横逆犯胃之呕吐吞酸。相使。 丁香柿蒂:温胃、降逆、止呕,治虚寒呃逆。相使。 良姜香附:温胃、理气、止痛,治肝郁、胃寒、脘腹冷痛。相使。 青蒿别甲:清虚热,除伏邪,治血虚热伏之骨蒸潮热。相使。 苍术黄柏:清湿热,治湿热痹证。相使。 厚朴杏仁:宣肺下气,气顺痰自消,消痰喘自平,痰去喘自止,治气逆喘咳。相使。 草果常山:除痰湿截疟,治疟疾反复发作。相使。 茯苓半夏:化痰止呕,治胃中停饮之呕吐。相须。 茯苓猪苓:治水湿内停之水肿。相须。 茵陈干姜:温脾胃,散寒湿,退黄,治阳黄。相须。 茵陈栀子:清热利湿,退黄,治阳黄。相须。 滑石甘草:清暑利湿,治伤暑身热等证。相使。 苡仁麻黄:去风除湿,治风湿身疼痛。相使。 扁蓄瞿麦:清热利湿通淋,治疗热淋,血淋。相须。 海金砂金钱草:清热利尿,通淋排石,治石淋、血淋。相须。 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治疗热结便秘。相使。 大黄附子:散寒通便,治寒积便秘。相使。 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治气分实热。相须。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96285.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穿山龙,味苦,性平,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所以近年来成为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妙药。根据《中华本草》谓其干品用量为6~9克,《中草药手册》多为15克,少数达30克,东北地区常用量也为15~30克。但根据朱良春经验,若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其用量须40~50克,30克以下收效不明显。 黄连最苦,然治糖尿病这一甜病特效,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30克是基本,配干姜以防伤胃),而治疗糖尿病酮症,每日剂量多达120克,降糖迅速. 益母草调经用10-15克,据朱良春观察,益母草的利尿作用,每日用到30~45克尚不见效,须加至60~75克,始奏明显之效。90~120克时其效更佳,常用以治疗急性肾炎之尿少、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修订稿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 中药知识 数以万计的方剂,其中均包涵着药物配伍的妙用,配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方剂,故精用于方,必精用于药物的配伍。方剂学虽然是专门讨论用药配伍规律的,但要短时记忆也难得要领,如何应用,甚是茫然,笔者初步尝试,将脏腑治法及选药配方之间建立一个桥 梁,即“药对”配伍。 药对配伍能体现一个方剂组成的框架,若干个不同的药对框架组合在一起,可构成不同功效的诸类经方。加深对药物的理解,对方剂的记忆和加减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总结常用药对于后, 供读者参考。 一、用于心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心清心泻火药物配对:石膏—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竹叶—石膏,如竹 叶石膏汤;栀子—知母,如消黄散。 1清心解毒药物配对:黄连—黄芩、栀子,如黄连解毒汤;连翘—木通、大黄,如洗心汤;大黄—黄芩、黄连,如泻心汤;连翘—牛蒡子、玄参,如普济消毒饮。 2清心凉血药物配对:犀角—生地、玄参,如清营汤;赤芍—牡丹皮,如犀角地黄 汤。 3清心利尿药物配对:栀子—木通,如洗心汤;滑石—栀子、车前子,如八正散;木 通—竹叶、生地。 4?清心止血药物配对:车前子—栀子、蒲黄,如秦艽散;生地—犀角,如犀角地黄 汤。

5?清心镇惊药物配对:黄连—朱砂,如朱砂散。 6?清心祛暑药物配对:香薷—柴胡、黄连,如香薷散;滑石—甘草,如六一散。7清心洗痰药物配对:黄连—胆南星、竹茹,如消黄益心汤;黄连—天竺黄,如天 竺黄散。 8交通心肾药物配对:黄连—桂心,如交泰丸。 (二)温心 1温心壮阳药物配对:附子—肉桂,如回阳救急汤。 2温心通脉药物配对:附子—干姜,如四逆汤。 3温心止痛药物配对:附子—玄胡索。 4?和阳益阴药物配对:桂枝—白芍,如桂枝汤。 5温通开窍药物配对:细辛—牙皂,如吹鼻散。 (三)补心 1益气回阳药物配对:人参—附子,如参附汤;黄芪—附子,如芪附汤。 2补气养血药物配对:黄芪—当归,如当归补血汤;党参—黄芪、当归,如通乳散。 3益气止血药物配对:黄芪—地榆,如地榆合剂。 4益气复脉药物配对:炙甘草—桂枝,如炙甘草汤。 5益气止汗药物配对:黄芪—麻黄根、浮小麦,如牡蛎散。 6益气敛阴药物配对:人参—麦冬、五味子,如清暑益气汤。

中药常用药归类

中药常识归类 热解毒利咽:牛蒡子,板蓝根,射干 疏散风热利咽:牛蒡子,薄荷,蝉蜕 治梅毒之要药解汞毒:土茯苓 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肠痈腹痛之要药:败酱草 肠痈之要药:大血藤 治痢之良药:白头翁 乳痈之要药:蒲公英 既能治肺痈也能治肠痈:蒲公英、败酱草、薏苡仁、桃仁 毒蛇咬伤:蒲公英,半边莲,紫花地丁 疮家圣药:连翘 皮肤病之要药:苦参 紫苏(砂仁)行气安胎气滞胎动不安 白术补气健脾,脾虚胎动不安 黄芩清热安胎,胎热胎动不安 安胎桑寄生补肝肾养血安胎,崩漏经多,肝肾不足艾叶温经止血,下焦虚寒,胎动不安 杜仲肝肾不足,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菟丝子补肝肾,肾虚胎漏,胎动不安 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尤善治少阳头痛:细辛 尤善治阳明头痛:白芷 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鼻渊鼻鼽鼻塞流涕之要药:辛夷 鼻渊鼻鼽之良药:苍耳子 “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防风 祛风止痛:防风,羌活,大血藤 ”呕家圣药“:生姜 发汗解表之要药:麻黄 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菊花,牛蒡子,升麻,连翘,金银花 清肺胃热: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黄连、白茅根、知母 退虚热退黄疸:秦艽 疏散风热疏肝解郁:薄荷,柴胡 热毒痰火郁结所致的咽喉肿痛之要药:射干 热毒疮痈之要药:金银花 治无汗骨蒸之要药:牡丹皮 治有汗骨蒸之要药;地骨皮 金银花,连翘温病各个阶段都可以应用 凉血养阴:玄参,生地黄 凉血活血:牡丹皮,赤芍,大黄,小蓟,大蓟,郁金,丹参 清热解毒疮痈: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鱼腥草,大血藤 疏散风热清肝解郁:薄荷,柴胡 发散风寒去风湿:防风,羌活 苦温燥湿:苍术,厚朴 苦寒燥湿:黄芩,黄连,黄柏

葛根升阳止泻,用于脾虚泄泻 黄连(苦参)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泻痢 大黄泻下通便,湿热痢疾和内有食积者 金银花(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尤善治热毒血痢 茯苓(薏苡仁)健脾止泻,尤宜于脾胃虚寒之泄泻 车前子渗湿止泻,尤利于小便不利之水泻 泻痢砂仁温脾止泻,脾胃虚寒之泄泻 吴茱萸助阳止泻,脾肾阳虚五更泻 薤白行气导滞,用于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 木香行气止痛,湿热泻痢,里急后重 仙鹤草止痢,血痢、久泻久痢 补骨脂(益智仁)温脾止泻,脾肾阳虚之泄泻 温热病各阶段的用药及举例: 卫疏散风热药 气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 营血清热凉血药 如何选用去风湿的药物? 独活--下部痹痛 风寒湿痹 羌活--上部痹痛 威仙灵--行痹川乌--痛痹秦艽,防己--热痹湿痹--木瓜、苍术、薏苡仁麻黄:宣肺平喘,尤宜于风寒外束、肺气雍遏的喘咳实证 平喘厚朴: 消痰下气平喘。肺气不降、痰饮咳嗽 沉香:纳气平喘、肾虚气逆喘息 附子脾肾阳虚的阴寒水肿 麻黄发汗利水消肿; 风水水肿 水肿桂枝助阳化气,膀胱气化不行水肿 甘遂峻下逐水,主治水肿鼓胀正气未衰者 黄芪补气利水消肿,气虚水肿 茯苓利水消肿健脾,尤宜于脾虚水肿 猪苓(泻泽)水湿停止之水肿 防己利水消肿,尤宜于下肢水肿,小便不利 益母草利水消肿活血化瘀,尤宜于水瘀互结的水肿 黄芪补气利水消肿,用于气虚水肿 活血祛瘀:牡丹皮、赤芍、大黄、大蓟、小蓟、茜草 凉血又养阴:生地黄、玄参 降肺胃逆气:枇杷叶、旋覆花 补肾阳兼祛虚热:淫羊藿、巴戟天 重镇安神、平肝潜阳:磁石、龙骨、牡蛎 平抑肝阳、息风止痉:钩藤、天麻 安神止汗:酸枣仁、龙骨、柏子仁 既用于寒痹又用于热痹:冰片、麝香

各种常用中药材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各种常用中药材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北沙参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用法用量:~9g 玉竹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6~12g 莲子 功能与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6~15g 百合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6~12g 芡实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9~15g 薏苡仁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用法用量:9~30g 山药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 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15~30g 红枣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用法用量:6~15g 枸杞子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用法用量:6~12g 龙眼肉 功能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用法用量:9 ~15g 党参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9~30g 当归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复制)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复制)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 中药知识 数以万计的方剂,其中均包涵着药物配伍的妙用,配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方剂,故精用于方,必精用于药物的配伍。方剂学虽然是专门讨论用药配伍规律的,但要短时记忆也难得要领,如何应用,甚是茫然,笔者初步尝试,将脏腑治法及选药配方之间建立一个桥梁,即 “药对”配伍。 药对配伍能体现一个方剂组成的框架,若干个不同的药对框架组合在一起,可构成不同功效的诸类经方。加深对药物的理解,对方剂的记忆和加减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 总结常用药对于后, 供读者参考。 一、用于心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心 1清心泻火药物配对:石膏—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竹叶—石膏,如竹叶石膏汤;栀子—知母,如消黄散。 2清心解毒药物配对:黄连—黄芩、栀子,如黄连解毒汤;连翘—木通、大黄,如洗心

汤;大黄—黄芩、黄连,如泻心汤;连翘—牛蒡子、玄参,如普济消毒饮。 3清心凉血药物配对:犀角—生地、玄参,如清营汤;赤芍—牡丹皮,如犀角地黄汤。 4清心利尿药物配对:栀子—木通,如洗心汤;滑石—栀子、车前子,如八正散;木 通—竹叶、生地。 5 清心止血药物配对:车前子—栀子、蒲黄,如秦艽散;生地—犀角,如犀角地黄汤。 6 清心镇惊药物配对:黄连—朱砂,如朱砂散。7清心祛暑药物配对:香薷—柴胡、黄连,如香薷散;滑石—甘草,如六一散。 8清心洗痰药物配对:黄连—胆南星、竹茹,如消黄益心汤;黄连—天竺黄,如天竺黄散。9交通心肾药物配对:黄连—桂心,如交泰丸。(二)温心 1温心壮阳药物配对:附子—肉桂,如回阳救急汤。 2温心通脉药物配对:附子—干姜,如四逆汤。3温心止痛药物配对:附子—玄胡索。 4 和阳益阴药物配对:桂枝—白芍,如桂枝汤。 5温通开窍药物配对:细辛—牙皂,如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