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8年重庆大学804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1~2018年重庆大学804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1~2018年重庆大学804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1年重庆大学804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在稳定器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在稳 定器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不知不觉,又一年的考研向我们徐徐走来。中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结构,“万众创业”、进民企、考公务员、靠研究生各占相当比例。对不少大学生而言,与其说考研是追随兴趣增长学识,毋宁说是一种“特殊的就业手段”。特别是有些人,试图在所从事的领域建功立业,那么报考研究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内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是指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自动减轻其程度,而不需要政府专门制定政策以调节经济。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机制是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轻微的经济波动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于较大的经济波动则效果不大。 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下降,在税率不变时,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从而使得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少下降。累进所得税下,经济衰退使得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可以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经济繁荣时,税收随着个人收入增加而增加;累进税率使得政府税收幅度超过收入增长幅度。其次,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包括政府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经济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可以抑制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等福利支出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最后,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支持,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减少了总需求。 举例来说,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75,这使自发消费增加1美元时消费需求一上来就会增加0.75美元,通过乘数作用,收入最终可增加4美元(因为乘数K1=KG=1/(1-0.75)=4),而有了税率为0.2的比例所得税,则自发支出(比方说投资或政府支出)增加1美联社元时,消费需求一上来只增加0.6美元[0.75×(1美元-02美元)],通过乘数作用,收入最终可增加2.5美元{因为乘数K1=KG=1/[1-0.75×(1-0.2)]=2.5}。可见,增加1美元自发支出时,有了比例所得税,总需求增加幅度变小了,从4美元变为2.5美元。 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但要消除经济波动,仅靠自动稳定器不够,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密切注视经济的变动趋势,审时度势,主动采取变革收入或支出的财政政策。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低,即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经济;反之,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高,,即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

2012年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2012年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微观经济学部分(75分) 一、画图说明题(20分) 1.请画出柯布-道格拉斯偏好下的收入提供曲线,并简要说明该扩展线的典型特征及原因。 【分析】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和柯布-道格拉斯偏好等特例对应的收入提供曲线、价格提供曲线,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包括画图)。另外,柯布-道格拉斯偏好这个知识点经常出考题,一定要掌握其特征:柯布-道格拉斯偏好会将固定比例收入用在两种商品上,比率取决于效用函数()1212c d U x x x x =,上的参数c 、d ,且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无关,仅与收入和参数有关。 【答案】 令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为()1212,a b u x x x x =,则该消费者的最优消费决策为: 11a I x a b p = ?+ 22 b I x a b p =?+ 据此可知,在两种商品的价格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收入如何变化,消费者的最优消费决策()12,x x 总是满足下列条件: 2112 x bp x ap = 可见,收入提供曲线必定是一条从原点出发,斜率为12 bp ap 的射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 2.请画图说明一个借款者当利率上升以后是否一定还是一个借款者,并简要说明原因。 【分析】跨期消费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八版)教材第十章有相关介绍,考生可查看相关知识点予以掌握。 【答案】 当利率上升以后,一个借款者可能仍然做一个借款者,也有可能使借款者变成一个贷款者。理由如下: 图1-2 利率上升对借款者的影响 如图1-2所示,11c m ,表明消费者是一个借款者。原有的跨期预算约束线为AB ,利 率的上升会使得跨期预算约束线围绕初始禀赋点(12m m ,)点顺时针旋转到EF ,变得更陡 峭。当利率上升后,消费者可以选择新的最优消费束为1E ,表明消费者从一个借款者变成 一个贷款者;消费者可以选择新的最优消费束为2E ,表明消费者仍然是一个借款者。 3.请画出完全替代情况下的价格提供曲线和需求曲线。 【分析】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和柯布-道格拉斯偏好等特例对应的收入提供曲线、价格提供曲线,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包括画图)。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四大目标关系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四大目 标关系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要实现充分就业,必须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会增加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量,从而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反之,要实现物价稳定,就必须运用紧缩性经济政策,但这些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和总需求,从而导致较高的失业率。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在价格和工资由自由市场决定的经济社会中,减少通货膨胀的政策必然要在高失业和大的GNP缺口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具有一致性的一面。这是因为,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但是,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的一面。要提高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需要向知识和资本投资,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这会导致资本特别是机器对劳动的替代,从而相对减少对劳动的需求,使部分工人,尤其是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 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的实现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会引起进口增加,从而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此外,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往往需要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这也会妨碍国际收支平衡和对国外质优价廉商品的进口,降低本国居民的效用水平。为了享受国外的低价商品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增加进口,往往引起相关行业的工人失业。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一个国家要抑制通货膨胀、维护物价稳定,需要实行紧缩性经济政策,必要时,还要实行工资和价格管制。这势必会恶化投资环境,造成价格扭曲,滞缓经济增长,降低经济效率。反之,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这样,出现通货膨胀也就在所难免。 以上四大目标的关系如表16.1所示。 表4-1 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0 - * + 充分就业- 0 + - 经济增长* + 0 - 国际收支平衡+ - - 0 注:表中“+”表示目标关系一致;“-”表示目标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6章 通货膨胀)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第16章 通货膨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通货膨胀()11100t t t P P t P π---=?[Inflation ()11 100t t t P P t P π---=?] 答: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人们一般采用价格指数来计算通货膨胀率,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价格指数和GDP 紧缩指数。通货膨胀率即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100%1t t t t --?-年的价格水平年的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年年的价格水平 2。通货膨胀的类型: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strains of inflation :low ,galloping ,hyperinflation ) 答:按照严重程度不同,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三类: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 (1)低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为一位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愿意签订以货币形式表示的长期合同。 (2)急剧通货膨胀是指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二位数或三位数的速率上涨时的通货膨胀。这种急剧的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扭曲。其特点为:一般地说,大多数经济合同都会实行指数化;货币贬值非常迅速,人们仅在手中保留最低限度的货币以应付日常交易所需;金融市场逐渐消亡,资本逃向国外;人们囤积商品,购置房产,而且绝对不会按照很低的名义利率出借货币。 (3)恶性通货膨胀是指各种价格以每年百分之一百万,甚至百分之万亿的惊人速率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影响(再分配,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impacts of inflation (redistributive ,on output and employment )] 答:(1)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再分配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们手中财富的实际价值来实现。一般说来,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再分配给债务人,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往往有利于债务人而有害于债权人。如果通货膨胀率出现不可预期的下降,那么所产生的效应就正好相反。但在更多时候,通货膨胀只是将收入和资产搅合在一起,随机地在全体居民中进行重新

2019-2019东南大学建筑学考研试题共10页word资料

1990中外建筑史 一、解释名词(15分) 1、 CIAM——现代建筑师国际会议,现代主义建筑师自发成立的以反折衷主义推广现代建筑理念的国际性民间组织。1928年成立于瑞士拉萨尔查兹,1959年解散,1933年提出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四大功能:居住、游憩、交通、工作。 2、哥特式——12世纪形成于法国,使用了尖券、尖拱、骨架券、飞扶壁、束柱、花窗 棂等,典型实例是巴黎圣母院。 3、风格派——1917年形成于荷兰,先出现于绘画,后影响建筑,或称新造型派,或新要素派,强调体形分解、线条、板面与色彩,强调构图韵律。 4、有机建筑——赖特把自己的建筑称做有机的建筑,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标是整体性,强调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在布局、材料、造型上与环境有机结合,在结构与材料上要表现自然本色充分利用质感。 5、隐喻主义建筑——体现象征主义,强调艺术造型和象征含义的建筑,产生于50年代。 二、试绘图说明西方古典柱式的特征、比例及对后来建筑设计有何影响?(15分)

三、试简要说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20分) 四、试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变化与特征,并举出其不同典型实例。(20分)答:中国古代城市的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居民区。城市形态随三者的发展不断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各种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中间并有大片空白地段相隔,说明此时的城市还处于初始阶段。典型实例为河南偃师二里头的宫殿遗址。 第二个阶段是里坊制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城市总体布局还比较自由,形式较为多样,有的是大城包小城,如曲阜鲁故都及苏州吴王阖闾故城,有的是二城东西并列,如易县燕下都故城。 第三个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三国时的曹魏都城——邺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这是前一阶段较自由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结果,这样,不仅各种功能要素区划明确,城内交通方便,而且城市面貌也更为壮观,唐长安城堪称是这类城市的典范。 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里坊制的城市模式宣告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开放式的城市布局,典型实例为汴梁。 五、独乐寺观音阁在建筑和结构上有何特点,请予以介绍。(10分)

宏观经济学考研专题考题精编及详解 (经济周期)【圣才出品】

专题七 经济周期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假设经济行为人面临跨期约束,其效用函数为: ()11121212211,ln ln 11L L U L L C C W ηηβηη--??--=-+- ?--? ? 其中C 1,C 2分别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消费,L 1,L 2分别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劳动投入,行为人第一期的单位工资为W 1,第二期的单位工资为W 2,第一期储蓄S ,利率为r ,β为第二期效用贴现值,η<0。现在假设行为人没有初始财富,所有消费均来自劳动所得,并且两期内消费完所有收入。试问行为人最大化其效用的两期劳动投入比L 2/L 1为多少?( ) A .()1 1211W r W ηηβ-??+?? ????? B .()11121W r W ηηβ-??+?? ????? C .()1121W r W ηβ-??+?? ????? D .()1 121W r W ηβ??+?? ?????

【答案】A 【解析】将目标函数关于L 1求导,得:-L 1-η-βL 2-η(?L 2/?L 1)=0。由题意可知约束条件为:C 1+S =W 1L 1,C 2=(1+r )S +W 2L 2,整理得:L 2=[C 2-(1+r )(W 1L 1-C 1)]/W 2,将其对L 1求导得:?L 2/?L 1=-(1+r )W 1/W 2,代入-L 1-η-βL 2-η(?L 2/?L 1)=0,得: ()1122111L W r L W ηηβ-??=+?? ????? 2.根据经济统计资料,经济周期性波动最大的一般是( )。 A .日用消费品的生产 B .农产品的生产 C .资本品的生产 D .没有一定的规律 【答案】C 【解析】投资过度理论认为,经济衰退的原因不是投资过少,而是投资过多。投资过多是指生产资本品(和耐用品)部门的发展超过了生产消费品部门的发展。经济扩张时,资本品(和耐用品)增长的速度比消费品快;经济衰退时,资本品(和耐用品)下降的速度也比消费品快。因此,资本品(和耐用品)投资的波动造成了经济的波动。 3.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总供给曲线具有正的斜率是因为( )。 A .技术的变化

2021年宏观经济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与考研真题解析

2021年宏观经济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与真题解析 宏观经济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如果一个经济体出现投资不足,则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会出现?() A.政府失业救济金增加 B.税收减少 C.出口增加 D.以上都是 2下列最符合持久收入假说的说法是()。 A.人们在收入减少时要维持其生活水平 B.人们有了暂时收入就购买耐用消费品 C.暂时收入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 D.收入的暂时增加被全部消费掉 3在IS曲线上,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以上都不正确 4假定经济处于长期均衡,部分投资者持悲观态度使得总需求曲线左移500亿元,政府想增加支出以避免出现衰退,如果挤出效应永远是乘数效应的一半,MPC等于0.9,政府支出应该增加()。

A.100亿元 B.500亿元 C.900亿元 D.1000亿元 5当一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时,货币当局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控制货币供给量()。A.降低贴现率 B.降低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 D.以上方法都可以 6关于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的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凯恩斯主义强调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息率而是货币数量,即货币量→物价;与此相反,货币主义强调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来影响总需求,即货币量→利息率→总需求 B.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能够使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以及法定准备金率政策;货币主义主张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力主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 C.在政策目标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利用利息率调节消费和投资,进而改变社会总需求;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刺激总需求,而应该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D.在货币政策的具体运用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在萧条时期实行货币扩张政策,而在繁荣时期实行货币紧缩政策;货币主义主张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货币供给量

2016年广州大学建筑学考研真题

一、说出下列建筑的设计者 1、日本东京代代木体育馆:丹下健三 2、德国斯图加特新美术馆:詹姆斯·斯特林 3、香港汇丰银行新楼:诺曼·福斯特 4、美国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空站:沙里宁 5、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伍重 6、美国纽约古根汉姆博物馆:赖特 7、美国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密斯凡德罗 8、美国洛杉矶格蒂中心:迈耶 9、中国南京中山陵:吕彦直 10、中国北京香山饭店:贝聿铭 二、填空 1、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2、古希腊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形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决定了庙宇的面貌 3、作为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的比萨主教堂,属于罗曼风格。由比萨主教堂、钟塔和洗礼堂组成。 4、威尼斯总督府是欧洲中世纪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其主要成就在于南立面和西立面的构图,其墙面处理显然受到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影响 5、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纪念性风格的典型代表是罗马的坦比哀多,设计者是伯拉孟特。这是一座集中式的圆形建筑物,周围有一圈多立克式的柱廊。 6、15到16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成就最高,在西欧占据了主导地位,16世纪后半逐渐衰落,转向一个天主教反改革运动的时期,产生了巴洛克建筑。法国的宫廷文化也于此时形成,为军权服务的古典主义建筑成为欧洲新教国家的正宗,严谨的古典柱式重新成为控制建筑布局和构图的基本因素。 7、柯布西耶所说的居住的机器,其追求的并非机器般的功能与效率,而是机器般的造型,这种艺术趋向被称为机器美学。 8、中国最早使用榫卯结构的实例可以追溯到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9、陵邑制出现在我国的汉代。 10、周礼考工记中的营国制度对都城的要求是: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11、清代宫廷工匠中专门制作模型的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12、明十三陵最大陵是永乐帝长陵 13、用四个字概括中国古代造园选石之法:瘦、透、漏、皱。 14、我国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是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三、绘图题 1.宋式单勾栏立面 2.穿斗式木构架 3.天坛祈年殿 4.六分拱顶(仰视) 5.帕拉迪奥母题 6.朗香教堂平面

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概念题 1.宏观经济学(杭州大学 ) 2.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政法大学) 3.名义GDP和实际GDP(武大) 4.潜在的GDP(人大;北师大) 5.国民生产净值 (武大) 6.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人行) 二、筒答题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 2.为什么说GD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3.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东南,北大)4.写出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北大 ) 5.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届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人GDP之 中?(武大 ) 6.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天津财大) 7.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人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人GDP?(北方交大) 8.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 (1)转移支付; (2)购买一辆旧车; (3)购买普通股票。(复旦大学1995研) 9."GNP=C+I+G+(X-M)"的内涵。(武大 )

lo.简要评述国民收人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浙大 ) 11.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人行 ) 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浙大 ) 三、计算题 1.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GDP60%的部分存起来,并且不用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今年该地区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外省,这对高地区的GDP产生影响,请回答:(武大) (1)该地区的GDP增加了多少? (2)假如该地政府增加同样2000万元购买本地汽车,是否会产生与(1)相同的结果?为什么? (3)假如该地政府将2000万元以补贴的方式发给居民,该地GDP是否会增加?为什么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人决定理论 一、概念题 1.均衡产出(武大 ) 2.加速原理(北方交大 )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武大 )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中南财大 ) 5.边际消费倾向(武大;中南财大) 6.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武大 ) 7.边际储蓄倾向(上海财大 ) 8.持久收入假说(武大 ) 9.税收乘数(武大 ) 10.投资乘数(首都经贸大学) 1I.平衡预算乘数(华中科大 ) 12.相对收人假说(武大 ) 二、简答题 1.相对收入假说是如何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北大 ) 2.试述相对收人假说中的"棘轮效应",分析这种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武大)

经济学考研2021年《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真题

经济学考研2021年《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真题 宏观经济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如果一个经济体出现投资不足,则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会出现?() A.政府失业救济金增加 B.税收减少 C.出口增加 D.以上都是 2下列最符合持久收入假说的说法是()。 A.人们在收入减少时要维持其生活水平 B.人们有了暂时收入就购买耐用消费品 C.暂时收入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 D.收入的暂时增加被全部消费掉 3在IS曲线上,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以上都不正确 4假定经济处于长期均衡,部分投资者持悲观态度使得总需求曲线左移500亿元,政府想增加支出以避免出现衰退,如果挤出效应永远是乘数效应的一半,MPC 等于0.9,政府支出应该增加()。 A.100亿元 B.500亿元 C.900亿元 D.1000亿元 5当一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时,货币当局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控制货币供给量()。 A.降低贴现率 B.降低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

D.以上方法都可以 6关于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的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凯恩斯主义强调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息率而是货币数量,即货币量→物价;与此相反,货币主义强调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来影响总需求,即货币量→利息率→总需求 B.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能够使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以及法定准备金率政策;货币主义主张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力主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 C.在政策目标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利用利息率调节消费和投资,进而改变社会总需求;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刺激总需求,而应该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D.在货币政策的具体运用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在萧条时期实行货币扩张政策,而在繁荣时期实行货币紧缩政策;货币主义主张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货币供给量 7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当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下列哪一项时,人均消费将达到极大?() A.sy/(n+δ) B.sy-(n+δ) C.s-(n+δ)

西方经济学宏观考研真题

国民收入核算 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中南财大2003); 国内生产总值(GDP)(北交大2005,华中科技大学2005,上海交大2006,四川大学2006); 名义GDP和实际GDP(武大2000); 潜在产出(北航2006), 国民生产净值(NNP)(武大2001);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厦门大学2006); 消费物价指数(武大2006,南开大学2006); 国民生产总值(GNP)(南开大学2005); 简答题: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2001) 2、为什么说GN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1998) 3、单纯用GNP作为经济活动衡量标准有何不足(南京大学2006) 4、请分析GNP与GDP的不同。(南开大雪005,武汉理工大学2006) 5、写出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北大2001) 6、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 而不属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入GDP直中(武大2002) 7、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天津财大1999) 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北 方交大2000) 9、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为什么(复旦大学1995) (1)转移支付; (2)购买一辆旧车; (3)购买普通股票; 10、“GNP=C+I+G+(X-M)”的内涵。(武大2002) 11、简要评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浙大1998) 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人行1998) 13、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说明“GDP快速增长,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却增长缓慢”的可能

东南大学建筑学考研试题(DOC)

一、解释名词(15分) 1、CIAM——现代建筑师国际会议,现代主义建筑师自发成立的以反折衷主义推广现代建筑理念的国际性民间组织。1928年成立于瑞士拉萨尔查兹,1959年解散,1933年提出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四大功能:居住、游憩、交通、工作。 2、哥特式——12世纪形成于法国,使用了尖券、尖拱、骨架券、飞扶壁、束柱、花窗 棂等,典型实例是巴黎圣母院。 3、风格派——1917年形成于荷兰,先出现于绘画,后影响建筑,或称新造型派,或新要素派,强调体形分解、线条、板面与色彩,强调构图韵律。 4、有机建筑——赖特把自己的建筑称做有机的建筑,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标是整体性,强调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在布局、材料、造型上与环境有机结合,在结构与材料上要表现自然本色充分利用质感。 5、隐喻主义建筑——体现象征主义,强调艺术造型和象征含义的建筑,产生于50年代。 二、试绘图说明西方古典柱式的特征、比例及对后来建筑设计有何影响?(15分) 三、试简要说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20分) 四、试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变化与特征,并举出其不同典型实例。(20分) 答:中国古代城市的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居民区。 城市形态随三者的发展不断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各种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中间并有大片空白地段相隔,说明此时的城市还处于初始阶段。典型实例为河南偃师二里头的宫殿遗址。 第二个阶段是里坊制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城市总体布局还比较自由,形式较为多样,有的是大城包小城,如曲阜鲁故都及苏州吴王阖闾故城,有的是二城东西并列,如易县燕下都故城。 第三个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三国时的曹魏都城——邺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这是前一阶段较自由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结果,这样,不仅各种功能要素区划明确,城内交通方便,而且城市面貌也更为壮观,唐长安城堪称是这类城市的典范。 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里坊制的城市模式宣告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开放式的城市布局,典型实例为汴梁。 五、独乐寺观音阁在建筑和结构上有何特点,请予以介绍。(10分) 答:①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八椽,外观两层,有腰檐、平坐,内部三层,屋顶用九脊殿式样。 ②台基为石建,低矮且前附月台,平面仍为“金厢斗底槽”式样。

宏观经济学考研试题4

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4.1 概念题 1.“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武汉大学2004研;东北大学2004研;东北大学2003研;北方交大2001研;大连理工2005研;上海交大2005,2006研;华中科技大学2005,2006研;东华大学2006研) 2.凯恩斯极端(南京财经大学2004研) 3.经济政策(东北大学2004研) 4.财政政策(东北大学2004研;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 5.货币政策(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 6.财政政策乘数 7.货币政策乘数 8.古典主义极端 4.2 简答题 1.何谓“挤出”效应?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上海财大2003研;北方交大2003研) 2.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武大2001研;北方交大1999研) 3.对有顺差的过热经济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是否合适?为什么?(南京大学2005研)4.货币政策效果为什么会因LM斜率而异?(武大2002研) 5.请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作简要分析。(武大2000研) 6.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来解决“滞胀”问题?(上海财大1998研)7.什么是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对外经贸大学2003研) 8.试说明货币幻觉对消费支出的可能影响。(北大1999研) 9.试用IS-LM模型分析引起“完全挤出”的财政扩张政策的情况。 10.简要回答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说明为什么会产生乘数效应? 11.国家宏观调控应掌握哪些数量界限?(首都经贸大学2005研) 11. 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总产出为Y,总消费为C,政府一揽子税收为T,政府支出为G,消费边际倾向为MPC。考虑如下两种政策:(i)政府开支增加△G;(ii)政府一揽子税收减少△T。假设|△G|=|△T|。试分析如下观点:如果政府将提高总产出作为政策目标,政策(i)比政策(ii)更有效。(中央财大2007研) 12. 关于稳定性政策: (1)假设一个经济体处在充分就业的初始均衡之中,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其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各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没有差别? (2)在什么情况下,总需求管理政策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总需求管理政策?(武汉大学2006研) 4.3 计算题 ,税收T=100,1.假设货币需求L=0.2Y-5r,货币供给M=200,消费C=60+0.8Y d 投资I=150-5r,政府支出G=100。求: (1)IS和LM方程及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从100增加到120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变为多少?

东南大学2001-2010建筑学考研试题解读

2001年中外建筑史考研试卷 一、填空 1.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可分为抬梁、穿斗、井干三种类型 2.招工过的窑洞民居按其建造方法可分为靠崖窑、地坑院、锢窑三种3.汉传佛教的四大名山是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峨嵋山 4.排云殿在颐和园,八音涧在寄畅园,静心斋在北海,冠云峰在留园,雪香云蔚亭在拙政园,文津阁在避暑山庄 5.近代中国建筑史上传统复兴的三种形式是宫殿式、混合式、现代式6.杨廷宝的现代主义作品有、等。 二、画图 1.盝顶井亭2.鸱尾3.悬鱼4.清官式须弥座5.南京梁萧景墓墓表 三、画出北京北海平面简图,标出主要景点名称分析其造园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四、乡村民居的建成是完全不同于城市建筑的建成方式的,倘若要你承担我 国西南山区民居的更新的设计任务,降低木材使用量请叙述你如何从民居建造方法中获取借鉴,工作的切入点何在? 五、绘图并说明其特点 1.罗马五种古典柱式的柱头及柱子的柱径与柱高的比例 2.雅典卫城平面3.朗香教堂平面及外观4.帆拱透视图5.罗马泰塔斯凯旋门 六、试评述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成就及其代表性作品 七、试对赖特的建筑思想与代表性作品作一评述

2002年中外建筑史考研试卷 一、选择 1.纽约世贸中心设计者 2.密斯的设计思想哲学依据功能主义 3.悉尼歌剧院设计者 4.21届建协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主题是21世纪建筑学 5. 二、绘图 1.罗马四分拱顶2.巴黎圣母院立面3.罗马万神庙平立面4.圣马可广场5.巴塞罗那德国馆平面及外观 三、什么叫西方古典主义建筑?试举例说明希腊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其说出罗马五柱式比例 四、试分析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思想及代表作品 五、绘图 1.起始皇陵平面2.高颐墓阙西阙立面3.赵州桥立面4.正觉寺金刚宝座塔立面 5.天坛总平面6.清式歇山收山7.佛光寺大殿立面 六、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近代城市规划建设有什么差异?试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七、中国古代有许多与自然结合的很好的建筑,试举一例分析。从中我们可 以得到哪些对今天的建筑创作的可借鉴之处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考研必备

●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支出法:)(M X G I C GDP -+++= 收入法:T S C GDP ++= 2.国民收入恒等式: T S C M X G I C ++=-+++)( 消去C ,得到: T S M X G I +=-++)(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则: T S G I +=++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和政府活动: S I =——两部门经济中IS 均衡条件 二、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均衡:I=S (两部门)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以收入y 为自变量: ⑴消费函数:)(Y C C = 平均消费倾向:Y C APC = 边际消费倾向:Y C MPC ??=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⑵储蓄函数:)(Y S S = ※ 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 2.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⑴假定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Y C βα+= ⑵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S Y S C Y ++=+=βα ∵0I I S == (I 0为自主投资) 于是 0I Y Y ++=βα ? β α-+=10I Y ——(Ⅰ) ⑶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S C Y += ∴Y Y Y C Y S )1()(βαβα-+-=+-=-= Y C βα+=)]([Y C C =即S I =S I Y +=

又∵)(0I I S == ∴0)1(I Y =-+-βα β α-+=?10I Y ——(Ⅱ) 可见,用消费函数推倒国民收入和用储蓄函数推倒国民收入能得到相同的结果。(Ⅰ)式等于(Ⅱ)式。 ⑷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决定: 设G=G 0, T=T 0,则加入税收后,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变为Y d =Y=T 0,于是有: )(0T Y Y C d -+=+=βαβα 于是:0 00)(G I T Y Y G I C Y ++-+=++=βα β βα-++-=1000G I T Y ——很重要的推导基础 3.乘数理论——对“推导基础”中所求变量求导 ⑴投资乘数:对I 求导 β -=11dI dY ,即为投资乘数。 于是由于投资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 β-?=-??=?111I I Y ⑵政府购买乘数:对G 求导 β -=11dG dY ,即为政府购买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购买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β-?=-? ?=?111G G Y ⑶税收乘数:对T 求导 β β--=1dT dY ,即为税收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税收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 βββ -?-=--??=?11T T Y ⑷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支出同时变动。即,把⑵和⑶中乘数相加: 1)1(11=--+-β ββ,也就是说,平衡预算乘数为1。于是,政府支出及税收同时变动ΔG (或ΔT )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为:

郑炳:2015宏观经济学考研重点归纳

郑炳:2015宏观经济学考研重点归纳 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简单国 民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乘数论;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各种乘数;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要求:掌握各种乘数的理论及计算。 2.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对经济增长概念的概述;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增长因素分析;最 优增长路径;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要求:注重各个增长理论的假设及结论,通过对比加深对经济增长模型的理 解。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各个理论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3.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算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义GDP和实际GDP。 要求:重点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及计算。 4.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 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资本证券市场;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要求:掌握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原理及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 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要求:熟练掌握用财政货币政策进行分析的基本理论。

6.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投资的决定;LS曲线、LM曲线;利率的决定;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要求:熟练使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及计算。 7.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起因及其影响;价格调整曲线;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的办法。 要求:重点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解决的对策,可结合国际金融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 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的一般说明;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凯恩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 数学小结。 要求: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和分析。

2013年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2013年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2013年中山大学8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 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 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微观经济学部分(75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题,每题2分) 1.当一个经济学家说“由于发生疯牛症,鸡肉的需求上升”,这意味着()。 A.鸡肉的需求曲线往左移动 B.鸡肉的价格下降 C.鸡肉的价格上升 D.鸡肉的需求曲线往右移动

【答案】D 【解析】发生疯牛症会使得消费者减少对牛肉的消费,由于牛肉和鸡肉互为替代品,人们会将原先对牛肉的需求转移到对鸡肉的需求上,从而使得鸡肉的需求曲线右移。BC两项,鸡肉的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还取决于鸡肉供给的变动。 2.下面哪些不是需求的影响因素?()A.品味与偏好 B.收入 C.对未来相对价格的预期变动 D.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 【答案】D 【解析】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D 项,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属于供给的影响因素。 3.假设电影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当电影票的需求突然下降时,下面哪种情况会发生?()

A.电影票的价格下降,需求数量上升 B.电影票的价格上升,需求数量上升 C.电影票的价格下降,需求数量下降 D.电影票的价格上升,需求数量下降 【答案】C 【解析】若电影票的需求突然下降,则会使得电影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当供给曲线保持不变时,会使得电影票的价格和需求量都下降。 4.当边际成本曲线处于下降,并且处于平均总成本曲线下方的时候,平均总成本曲线是()。 A.上升的 B.下降的 C.仅在短期中是下降的 D.除非给出固定成本,不然无法知道平均总成本曲线是下降还是上升 【答案】B 【解析】由于边际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根据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的关系可知,在最低点的左方,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

考研试题 355-建筑学基础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建筑学基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中国建筑史部分(4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梭柱 2、剔地起突 3、抬梁式 二、简答题(第一题7分,第二题9分,共16分) 1、魏晋时期,贵族住宅多“舍宅为寺”、“舍宅为观”,说明了当时一个怎样的建筑风尚? 2. 简述北魏洛阳城的规划特点? 三、作图题(第一题7分,第二题8分,共15分) 1、北京天坛平面图。 2、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建筑的剖面图。 外国建筑史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粗野主义 2、折中主义 3、古典建筑 二、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会馆平面。 2、帕提农神庙正立面。 三、简答题(第一小题7分,第二小题7分,共14分) 1、哥特教堂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 2、简述密斯的“少就是多”的含义。 四、论述题(14分) 1、柯布西耶的建筑观及其现代意义。

建筑构造(40分) 一、名词解释(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 无组织排水 2. 单独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构造柱,说法错误的是() A. 构造柱的作用是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B. 构造柱可以不与圈梁连接; C. 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是240mm、180mm; D. 构造柱处的墙体宜砌成马牙搓。 2、关于变形逢的构造做法,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A. 当建筑物的长度或宽度超过一定限度时,要设伸缩缝; B. 在沉降缝处应将基础以上的墙体、楼板全部分开,基础可不分开; C. 当建筑物竖向高度相差悬殊时,应设伸缩缝; D. 在防震缝处应将基础以上的墙体、楼板全部分开,基础可不分开。 3、一般民用建筑对隔墙的要求有() I坚固耐久 II隔声防潮Ⅲ隔热保温Ⅳ质轻壁薄 V便于拆卸 A. I、II、Ⅲ; B. I、Ⅳ、V; C. II、Ⅲ、Ⅳ; D. II、Ⅳ、V。 4、平屋顶坡度的形成方式有 ( ) A. 纵墙起坡、山墙起坡 B. 山墙起坡 C. 材料找坡、结构找坡 D. 结构找坡 5、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 A. 纵墙和横墙; B. 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C. 内墙和外墙; D. 空体墙和实体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