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主题一都江堰水利工程重难点分析(精)

子主题一都江堰水利工程重难点分析(精)
子主题一都江堰水利工程重难点分析(精)

重难点分析

重点:都江堰的历史文化价值。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由都江堰而产生了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早期的祭祀十分隆重,有十分隆重的血祭遗风,现代代之以“清明放水节”庆典活动,已成为都江堰特有的风俗。悠久的历史,让学生自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神秘的水文化,能引起学生的向往,激发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因此而成为重点。

探究的主要问题是:都江堰的年龄大约是多少?它在工程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古代水利工程中硕果仅存的奇观?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历史上有何贡献?都江堰水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历史文化价值何在?

1.千年古堰——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历史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

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2.都江堰水文化

由都江堰而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诸如“二王庙”、“伏龙观”、“观景台”等处的人文景观;改建鱼嘴挖掘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和“饮水思源”石刻;歌颂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间传说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学色彩的祭祀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诗、词、书画的水文学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

可资借鉴的治水哲学思想和管理经验。都江堰源远流长,惠泽后代,其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

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卧铁展示淘滩标准,以及“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和“深淘滩,低作堰”等遗迹构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功能显著,显示出都江堰水文化特征,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至于降伏孽龙的传说、望娘滩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文化内涵深刻,体现了人们对都江堰的爱护和依恋之情。至于宝瓶口的水尺和古水则,更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指导着灌区人民正确运用都江堰

水资源,使灌区工农业生产能够乘势利导,驱利避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政府每天在《川西日报》公布都江堰宝瓶口水位,让灌区人民及时掌握都江堰水情,安排生产和防洪抗旱等工作。宝瓶口水则,至今仍具有指导灌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意义。至于李冰神像的出土,“卧铁”的发现,更展示了都江堰水文化,引起人们对建设都江堰先行者的缅怀和崇敬。

都江堰放水节于每年的清明节举行。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使长期苦于水旱灾害的川西平原一下子成为富庶的、世人瞩目的“天府之国”,人民对他的感戴之情是没齿难忘的。两千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一直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庙从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历史上一直既有官方主持的祭奠活动,也有老百姓的民间祭祀活动,官方的祭祀活动更为隆重。据史料记载,官方的祭祀活动正式颁定,是在宋开宝七年(929年),初定为每年祭祀一次,后改为每年春秋祭祀两次。早期的祭祀十分隆重,有十分隆重的血祭遗风。现代代之以“清明放水节”庆典活动,已成为都江堰特有的风俗。

难点:都江堰的科学价值以及如何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都江堰,因涉及到地理学、物理学、工程学等的基本原理,而限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

知水平,从而构成探究的难点。主要探讨的问

题是:该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与其它

水利工程相比较,在结构上有何差异?这种差异

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何科学上的联系?体现了怎样

的人地关系?其科学价值何在?这一古老的工程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如何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呢?我们能够为之作些什么?具体分析如下:

1.都江堰的科学价值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6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具体地说,都江堰位于长江支流岷江的上游。岷江流至都江堰,地势由高山峡谷突变为平原,河床陡然开阔,水势趋缓,为都江堰渠首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此处位于呈扇形伸展的成都平原的顶部,海拔739m,是整个都江堰灌区的制高点。良好的地理位置,使都江堰既可扼制住刚出峡谷的岷江水势,使其不能直泻成都平原,又可因地势高而控灌整个都江堰灌区,是设置渠首枢纽的最佳位置。

都江堰早期以航运为主,兼有灌溉的效益。至迟到魏晋时,已具备分水、溢洪、引水三大主要工程设施的雏形。都江堰的水沙控制原理有三点:第一是水分四六。岷江在关口段江面狭窄,起到控制江水流向的作用。小水

时,天然江心洲韩家坝露出水面,主流在关口节点的控制下被挑向左岸而进入韩家坝左汊,沿百丈堤下泄并直趋内江,形成枯水季节内江分六成、外江分四成的天然倒四、六分流。大水时,韩家坝淹没过流,主流取直,过韩家坝顶后趋向外江,形成洪水季节内江分四成、外江分六成的天然四、六分流。第二是弯道环流。在都江堰河段,悬移质基本属于冲泻质的范围,泥沙淤积问题主要是在洪水季节运动的卵石推移质。在小水时段,卵石难以起动,推移质泥沙很少,所以内江分水六成并无多少泥沙。洪水时主流从外江宣泄,自然也挟带了大部分运动的卵石推移质。此外,内江进口处于微弯河段的凹岸,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卵石推移质沿凸岸一侧输移而进入外江,根据实测资料分析,进入内江的卵石输移量只占岷江总量的26%左右。第三是泄流飞沙。水流进入内江以后,局部河势仍属于微弯河段,飞沙堰位于内江弯道的下段。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底部水流的流向指向飞沙堰,底流横切越过堰顶,卵石和高浓度的近底悬沙能有效地排向外江,表层水流则基本与堰顶平行而流向下游,形成堰顶溢流时底部的单宽流量大、上部的单宽流量小的特殊流态,在中等流量的需水季节,用较少的水量排走进入内江的大部分卵石和泥沙。飞沙堰的排沙作用则随泄洪量的增加而增强。洪水越大,飞沙堰的分流比越高,排沙效果越显著。

利用宝瓶口引水口控制进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都江堰能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成为天府粮仓。都江堰是成功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自动引水、泄洪、排沙的典范。建堰时,李冰还在江中埋石马作淘滩标志,立“三石人”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总结历史上和现代人们治水的经验,都江堰成功运行两千年的科学基础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遵循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即“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原理,布设都江堰无坝引水枢纽。

第二,三大工程保证,即调节水流的“鱼嘴”分流工程,控制流量的“宝瓶口”引水工程及泄洪排沙的“飞沙堰”工程。

第三,可持续的管理措施,坚持岁修制度,按照治水“三字经”、“六字诀”、“八字格言”科学措施来进行维修。上述的原理、工程及维持措施在都江堰的运行中一体化体现出来。

2.如何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都江堰

历代对都江堰水利工程都非常重视,逐步完善了管理机构,建立了岁修、防洪等维护制度,积累和总结了“六字诀”、“三字经”、“八字格言”等宝贵的治水经验,使古堰持续发展,相沿不废。2000年底,都江堰与青城山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是巧夺天工、造福当代、惠泽未来的水利工程,是区域水利网络化的典范。后来的灵渠、它山堰、渔梁坝、戴村坝一批历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记。其工程结构主要由渠首工程、附属工程和灌渠系统工程组成。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附属工程由百丈堤、人字溢洪堰组成;渠系工程主要由内江总干渠、沙黑总干渠、金马河干渠等组成。建国后,为解决都江堰工程维修期间的城市供水问题,又特别设计增建了工业引水暗渠。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奥妙之处,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形成无坝限量引水并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况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解放后,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经济内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勤劳智慧的川西人民,在发展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事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分水泄洪、引水灌溉、低堰排沙、运行维修等各种矛盾关系,紧紧依托自然条件,充分运用工程技术解决了各种问题,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治水经验。“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新、旧两个版本的“三字经”,留下了系统、完整而又非常具体的治水经验。认真学习研究和推广都江堰经验,对人类的治水问题,加快水利网络化建设,发挥四川省乃至全国自然地理优势,优化生态环境仍然意义重大。

今后对都江堰继续进行科学的管理,使之持续地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对都江堰的定位

都江堰具有2260年的悠久历史。都江堰市旁岷江河床中的都江堰渠首工程,积淀着历代“治水兴蜀”的文化;两岸草木葱茏,山川秀丽,其间伏龙观、南桥等古建筑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从历史、科学、艺术或自然角度审视,都江堰载誉“双遗产”的殊荣。都江堰不同于其他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它是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水文化遗产,是中国农业文明遗产。

它是古代水利工程遗址,供观赏,供研究;它也是当今四川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基础设施,防洪减灾离不了它,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不能缺少它。

古与今,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扬,传统与现代化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上超时空地完美结合着、体现着。

人类历史上,许多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早已埋废了,而都江堰两千多年来却历久不衰,不仅继续使用,而且所发挥的功能及社会效益远超往古。如此工程,世界上唯此一处!

都江堰是科技含量极高的卓绝的水利工程,生命力极强,正为着科技兴国、兴省、兴市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不是停止在历史进程中的那种“遗产”。或许,这种认识应该成为今后科学地管理、保护、发展都江堰的一个必须把握的原则。

(2)科学地保护都江堰,方能经久不衰

都江堰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受到了历代的保护。历代的保护是多方面的:维护工程设施的完整性,使之不受损坏;遵照前人遗留下的“六字诀’、“八字格言”、“三字经”等经验进行着日常的管理与维修;凡遇洪水损坏,兵灾荒弃,事后立即修复或疏浚,使其恢复功能,或者进一步提高效能。

都江古堰需要保护什么?主要是保护古堰的基本格局和科学思想,保护各种设施、布局和效能不被损毁或减弱。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对都江堰的保护,比之于历代,更为得力,更为科学,因而更牢固和完善。

古人修建都江堰,注意“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其中之“势”,最为关键。这就是岷江水流之“势”。都江堰水利工程各设施皆因“势”而设,因时制宜,适合于岷江水量,一年中枯水期、洪水期的变化,以及沙石推移量。近几十年来,由于上游森林遭到滥伐,植被破坏,大气环境变化,从而使得岷江水量逐年趋减,而沙石日增。倘若如此恶化下去,都江堰就有报废的一天。幸好,都江堰市政府1999年已采取果断措施,在岷江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这就是当今科学保护都江堰的有力措施之一。在岷江上游建筑大型蓄水工程,也是为着维持都江堰需要的岷江水势和灌区扩大之后所需要的水量。

历史经验证明:何时放松对都江堰的保护,何时就会带来灾难;反过来,一旦灾难发生,及时对都江堰进行抢修、保护,人民就会早日脱离灾情;对都江堰保护的措施愈科学愈得力,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愈有保障,兴市、兴省就愈有希望。

(3)科学的发展都江堰,永葆古堰青春

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在使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保护措施所能办到的。况且,现在的都江堰发挥着比之于历代更大的效益。古代“溉田万顷”,新中国成立之初达280余万亩,而今扩大到1006万亩,从原来的成都平原扩大到川中丘陵地区,供应37个县市3000多万人生活与经济发展的用水。这是新中国对古代科学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的丰硕成果。

自都江堰兴建后,历代都为经济发展而实行着“古为今用”的保护与发展。鱼嘴在江中的位置,曾多次上下移动,现在的位置是1936年定下的。鱼嘴建造的材料,也因时代条件和材料更新而不同:李冰时“壅江作堋”,以土石堆积,竹笼杩槎;1226年李秉舞以石条建造;1335年吉当普铸6万斤大铁龟;1550年施千祥铸7万斤一首二身大铁牛;1877年丁宝帧以大石、铁件、油灰造鱼嘴;1960年用混凝土砌卵石造鱼嘴。历代改变鱼嘴的位置,在于寻求更为合理;改变构件材料,在于求得永固。历代数变,但始终有鱼嘴,其功能也未改变,而有所提高,仍是古人设计的科学思想。

又如,飞沙堰的基本功能与形状,两千多年来没有改变,但是它因洪水冲毁而修复过多次,因灌区面积扩大需水量增加而略有增高或增添附属设施。历史上,飞沙堰拦水进宝瓶口的水位为9划(3米),后来变为11划,而今为13划;坝宽原为210米,今为240米。为了当今成都工业用水,1992年在飞沙堰尾端修建

临时工业用水引水拦水闸。尽管历经岁月变迁,飞沙堰始终存在,功能未变,仍然是古人设计的科学思想。

由此可见,都江堰能遗存至今,是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更完善的保护而获得的。倘一说保护就要“复古”,秦汉唐宋元明清,复于何朝何代?难道鱼嘴重移至李冰修建处的白沙邮“壅江作堋”,才是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倘若说保护遗产就得用传统文化中的材料和方式来修复,那么宝瓶口两岸在1965年和1970年就不得用混凝土进行凹崖填充加固。果真如此,伏龙观山崖不早就坍塌埋废了伏龙潭宝瓶口了吗?“遗产”焉能永久存在?1973年修建外江电动节制闸,比之于古代在鱼嘴前设置人字形拦河杩槎调流更为科学,更为方便。古今这些发展变化,始终没有改变古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基本科学原理和工程格局,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是古代水利工程,是人类文化遗产。历代的发展,使古人想办到但限制于历史条件而未办到的理想得以逐步实现,工程日臻完善。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000多年,经受住了2008年5月12日8级的汶川地震。汶川地震不仅危及震区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也严重威胁着包括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内的世界遗产地及1000多处文物的安全。重灾地区都江堰水利工程完好,而处于都江堰市西门外岷江右岸的山坡上的二王庙是国内最大一处纪念李冰父子的祀庙,二王庙在地震中已经垮塌。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处的青城山属于道教胜地。山上分布大小道观约百余座,有数座道观出现垮塌,而一些大型道观寺庙,也出现墙体裂缝等多处受损迹象。

都江堰的历史遗迹丰富而厚重,主要有伏龙观、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自然灾害、现代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历史遗迹或多

或少遭到了破坏。因此,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不仅是当地人的责任,也是当代中学生有必要进行思考的长远问题。在处理这一难点问题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个典型案例,精心组织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探讨活动,通过彼此心灵和思想的碰撞交流,最终达成合理的共识。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 1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2200多年来,至今仍在发挥它的巨大效益 Dujiangyan Dam was built in 256 B.C. amazingly it is still in operation after 2200 years 介绍来自网络资料: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建过程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

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1、宝瓶口的修建过程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 叫“离堆”。 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2、分水鱼嘴的修建过程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

堤坝洪涝防洪区景观改造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其解决方案

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一、清淤整治重点难点分析与对策 1、清淤整治重点难点分析: 原始数据、测量放线、施工三检制、施工排水及橡胶坝袋安装。 2、清淤整治重点难点对策: (1)施工过程中,应当按照施工蓝图(或设计交底)等,加强监理控制工作,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记录,整理和总结的建设工作。(2)为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出现重大偏差,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橡胶坝测量结果应及时报送监理单位(必要时施工、监理、建设等单位对测量进行联合测量验收)。 (3)施工单位每完成一道工序,必须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并填写“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标准”中有关表格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资料,通知监理单位验收(重要隐蔽工程,施工单位通知监理验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由监理单位通知建设单位等进行联合验收,形成联合验收记录)。 (4)施工排水 开挖前的初期排水采用固定式水泵抽排,根据围堰条件及基坑内水深确定排水速度,避免水位骤降,影响围堰的边坡稳定。施工过程中的经常性排水采用挖排水沟和集水井,水泵抽水的明排型式。待基坑内明水排除完毕,在围堰与基坑建筑物开挖边线之间开挖排水沟,在基坑四角处设集水井,配备离心泵将积水排出。

(5)基坑开挖及回填 (1)基坑开挖 根据地质条件,基坑开挖主要采用1.0m3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基坑底层清基、保护层及边角等部位辅以人工配合完成,开挖料可以利用的就近临时堆放,多余弃料自卸车外运至弃料场。开挖随高程下降,及时对开挖断面进行测量检查,以防止超出设计开挖线。 (2)基础回填 回填土料优先选用开挖可利用料,不足部分从外部取土。回填采用推土机平料,铺土厚度30~50cm,采用振动碾碾压,碾压时沿轴线方向进退,碾压由中心向两边错轮套碾,保证填筑的压实度不小于设计标准。工作面狭窄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压实至设计和规范要求。分段施工时,各段土层之间应设立标志。每层土方碾压完毕,取样检验合格、验收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填筑作业。 3、橡胶坝袋安装 (1)坝袋安装工艺顺序 安装前准备→坝袋锚固槽清理、锚固螺栓检查→安装下压板→铺设底垫片→坝袋运送及展开就位→安装海绵止水胶→安装坝袋→安装垫平补强片、上压板、薄型螺母和螺栓固定坝袋→坝袋充水试验→锚固槽水泥砂浆封闭、砖砌体砌筑及砂浆抹面→检查验收。(2)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坝袋安装前,应清理坝袋底板、锚固槽、岸墙及安装场地表面的杂物,检查坝袋接触面的平整度和锚固预埋件的位置尺寸,对不能满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作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都江堰水利岷江排沙洪灌溉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都江堰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构造原理,浅析了修建都江堰的重大意义。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区以西的岷江上游。是在战国末年,由时任秦国蜀郡郡守的李冰及其子主持建造的。它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唯一以无坝引水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具有引水灌溉、防洪排沙以及水运、城市供水的多重效用。整个工程可分为渠首和灌溉水网两大系统,渠首又由鱼嘴(分水堤坝)、飞沙堰(泄洪排沙道)和宝瓶口(引水口)等三项主体工程以及金刚堤、人字堤等附属建筑组成。两千多年来,由于都江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为什么称都江堰,都江是哪条江呢?《蜀水考》说:“府合,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为什么要修宝瓶口? 只要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这样既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玉垒山山石坚硬,民工们用铁具凿、挖、撬,工程进度极其缓慢。后来,一个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应当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草,点火燃烧,岩石在柴草的燃烧下就会暴裂,可以加快挖的速度。实践证明这个办法非常有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在玉垒山开凿了一个20米宽、40米高、80米长的口子,因形状很像瓶口,因此叫“宝瓶口”。奔流不息的岷江水通过宝瓶口源源不断地流向东部旱区,这样,东部的农田得到了灌溉。都江堰的第一大工程终于完成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室瓶口,怎样才能让水更多地往东流入宝瓶口呢?从而引出要修分水鱼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探讨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解决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逐渐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大大 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高标准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开 始兴起,并且受到了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水利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 重要环节,可以说水利是农业发展的血液,没有水利,农业就无从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二、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分析 (1)地质条件。通常情况下,施工农田水利工程都在地质比较软的软土地基上 进行的,这种软土地基的地质情况将决定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在这种比较 潮湿的软土地基上,要是整个地基在渗水方面做的不好的话,后面的施工过程中,就容易产生沉降甚至是变形的情况,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大打折扣。所以说,地 质环境对于整个农田水利工程来说非常重要,相关工程人员就必须做好准备,提 前进行相关勘测,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2)基坑施工难点。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整个施工途中,最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过程就是基坑的施工,这方面施工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施工能否 顺利实施。而对于基坑的施工来说,基坑的变形以及基坑中存在积水甚至是基坑 局部的塌方是最多的问题情况。既然基坑的施工如此重要,所以这就给工程人员 非常高的要求。工程人员必须提前进行规划与风险评估,严格按照农田水利工程 相关标准。同时,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随时做好监督,确保尽早发现问题,尽快排 除问题。 (3)缺乏科学的筹划和施工。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科 学合理的规划,不能严格安排管理单项作业,没有明确的施工方法与计划,这就 容易导致整个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比较松散和随意,问题百出,甚至导致 严重的安全事故,使得施工质量低下,进度迟缓。 (4)管理力度不足。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具有战线长,设备多,施工人员 多的特点,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能有比较严格的管理规范,不然就很容易造成 工人偷懒,劳力甚至财力损失,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 (5)分项施工中存在难题。在斗渠和农渠的垫层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把回填土 分布在 U 型槽的两边,不过在边墙的外侧如果没有依托物,就会导致垫层不容易 成型进而达不到图纸中的弧形标准,比较容易产生蜂窝状的现象,影响施工质量。(6)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素质不够高。施工人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最基本、最灵活、最核心的动态要素。要想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水利贡献就必须要有很专业 的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同时参建的所有人员都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 素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积极上进的工作热情。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水 利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的素质还远远不够。 三、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管理的对策探讨 在当前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由于其涉及面较为宽泛,难度较大,为此,要注重对新时期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难点问题思考,要从制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目前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1998年超过一千万亩。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当于现在的专员,或大于专员,小于省长),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协助下,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涨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低水位每秒流速3公尺,高水位每秒流速6公尺)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率众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如鱼嘴,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外江仍循原流,内江经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让人们知道“枯水(低水位)不淹足,洪水(高水位)不过肩”。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有些是水利专家。有的水利专有他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 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体工程: 鱼嘴分水工程

水利工程特点、难点、重点及监理监控要点

第三讲工程特点、难点、重点及监理监控要点 61.1施工测量控制 16.1.1重点难点分析 1、测量放样是本工程外观质量控制重点。根据水库除险加固结合坝体整形这一特点,为突现工程实施后的综合效果,工程的外观质量必须按优良标准控制,而测量放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 2、测量本工程计量的重点。因除险加固目地形均较复杂,土方石方开挖单价差别大,施工中要对界进行测量,故要确保工程计量必须的采集原始数据。 16.1.2监控要点 1、要求配置先进的仪器进行精确测量并利用地形测绘软件(CASS2008)进行计算分析,(在配置测量监理工程师已考虑,所配测量工程师能熟练使用且站仪,运用CAD、CASS、EXCEL进行计算)。尽早为业主方案决策提供参考,同是也提高了计量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2、审查承包单位的测量组织机构和施工测量方法,查验测量人员的岗位资格,检查使用的测量仪器的性能和精度是否满足施工测量的要求,督促承包单位按照国家计量法规的有关规定对测量仪器或设备进行定期校验。 3、向承包单位移交施工测量的控制网点的原始基准点

和基准线。 4、如果施工测量控制网由业主提供,监理工程师应在向承包单位移交原始数据后监督承包单位进行复测校核,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业主进行处理。 5、如果施工控制网由承包单位自行建立,监理工程师应审查并批准单位的控制网的总体布置、施工控制网建立所使用的测量设备和施测方法,通过现场踏勘后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并监督承包单位进行标点埋设的施工,跟踪检查承包单位的测量,审查其测量资料和平差计算成果。 6、每年的雨季结束后,或洪水过后成测量控制网点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核测量。 7、复核承包单位对建筑的定位放线资料,在满足要求时予以书面确认。 8跟踪监督承包单位的计量测量,审查确认施工计量测量资料和工程计算成果。 9、跟踪监督承包单位的完工测量,审查其测量成果,并签署确定认意见。 16.2大坝防渗工程 16.2.1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类似工程经验,目前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大坝防渗主要采要的方案有坝体冲抓套井回填、高喷灌浆、复合土工膜防渗、砼防渗墙等直接影响大坝的安全与稳定,属重要隐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意义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意义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这项工程要紧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操纵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36县(市、区)1003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进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修建在岷江出山口处。那个地方群山环抱,大江中流,气势恢宏,景色绝佳。堰功人物,代代相济;文人墨客,多会与此。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要紧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人民渠 都江堰灌区是四川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历史上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灌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市华彩及城镇风光,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灌区水利,星罗密布,各展风韵,各具特色,令人赏心悦目,“人民渠、东风渠、三合堰、通济堰,碧水荡伯;黑龙滩、三岔湖、鲁班水库,湖光涟滟;龙泉洞穿,天工开物,灵水泉涌”。全灌区呈现出“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图景。 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文化的杰作。

一道关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综合题.doc

一道关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综合题 四川省广汉市金雁中学叶家模邮编:618300 一、【背景材料】2002年11月25日星期一编写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我国长江支流岷江上游,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古代水利系统工程。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1年,历经2250多年仍在发挥作用,被全球水利界誉为“人类水利史上的丰碑”。自2002年11月13日起,国家将对它的内江进行断流、维修,工期42天,耗资3000万 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8题 1、都江堰水利工程具有的功能有 ①灌溉②排沙③防洪④发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是 ①分水鱼嘴②宝瓶口③金刚堤④飞沙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位于四川岷江上游的都江堰市西北9公里处,是四 川省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标志性大型水利工程,是新 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建设的最大水利工程,也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区的重要水源工程。它是 A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B二滩水利枢纽工程 C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D关口水利枢纽工程 4、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战国末期秦国----主持修建的。 A史禄 B 李冰 C 郑国D白公 5、从经济常识看,对都江堰的内江进行断流、维修,耗资3000万元。这里的3000万元属于①非生产性基本建设资金②公共消费资金③扩大再生产资金④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从哲学上看,对这项工程进行断流、维修。表明了 A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紧密结合的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D整体决定部分,关键部分影响整体 7、从政治常识看,对这项工程进行断流、维修。体现了 A国家在行使搞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B党在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C国家在行使政治统治职能 D国家在行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 8、简述四川盆地成为“天府之国”的历史和地理原因? 二、【简析】 这是一道以“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断流、维修”为切入点而设计的综合题,考查地理、历史及政治的相关知识点。第1~3题考查地理知识,第4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的有关知识,第5、6、7题考查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有关知识。第8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 三、【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D 6、A 7、A 8、第一,人口稠密,开发较早,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加之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庞大的渠系工程,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历史)第二,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便于精耕细作。(地理)。第三,气候温和,雨热同季,降水较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地区。(地理)。 (本文于2003年1月8日发表于《考试报》第三期上。供同行们参考)

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

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水利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桥梁工程施工重难点分析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目录 施工难点和关键点分析 (2) 环境保护措施 (3) 文明施工 (3) 环境保护 (3) 安全防范及紧急救援预案 (5) 安全防范 (5) 紧急救援预案 (5) 重点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7) 外露面工程质量控制 (7) 膨胀土施工和消除滑坡灾害 (8) 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 (9) 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 (10) 防止通车后,桥梁梁体裂纹的措施 (10)

施工难点和关键点分析 1.工程重点 工程的重点主要是软基处理、灌注桩施工、桥涵梁板预制、安装或现浇、材料组织进场。 2.工程难点 桥施工、砼外观质量高标准控制、消除滑坡灾害、桥头跳车和梁体裂纹的防治,膨胀土施工、土壤含水量的控制及大体积土方如何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快速流水作业。 3. 如何保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全体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攻关,拿出有效的施工方案。针对施工中难点、关键点编制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及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认真的施工技术交底。

环境保护措施 文明施工 1、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的组织保证体系,做到有目标、有标准,责任到人,抓落实,目标为部级文明施工达标工地。 2、我局是贯标施工企业,按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施工现场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堆码、标识。临时道路专人保养,做到畅通、平坦、不积水、不扬尘,警示标志醒目、齐全。 3、施工划地,生活区和办公区分设,全封闭管理,醒目处设有工程公告、宣传教育栏,区域内整齐、清洁,彩旗招展,鼓舞励志,实行一证一牌制度,施工人员佩证上岗。 4、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刑法教育,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设专人协调与周边村落之间的关系,发生纠纷按程序逐级追究解决,杜绝打架斗殴。 5、职工住宿军事化,卫生、整洁;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堆放;厕所建成水冲式,缸体铺面,专人值班打扫;膳食区设有灭蝇灯,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定期检查,持证上岗;工地设有茶水桶,住宿处设有沐浴间和保健室。 6、实行“落手清”制度,杜绝随意堆放材料、设备,做到工完料清。施工人员不得在现场随处坐卧、光膀赤脚作业。 7、临时用水、用电等有专项施工方案及管理措施,做到无“长流水”、“常明灯”,电线架设整齐划一,场地整洁卫生。 8、施工作业区设有临时厕所,施工人员要尊重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和节日礼俗,不随便进村扰民及私拿群众物品。 环境保护 1、全体施工人员集中学习环保知识,依工程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专人负责落实、监督。 2、施工中产生的污水、泥浆、生活污水等按分类消毒处理,沉淀后排放。生活垃圾有专人保洁运至环保要求的地点,化学物品、油料等进行仓储、覆盖,防止随地下水污染附近区域。 3、机械、设备的尾气有消毒、净化设备,有毒、有害物质不得随便焚烧,并不得随便回填,应收集堆放交环卫部门集中处理。

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张程农水03 1002040319 摘要: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这个“生态水利工程”对周边农业及农业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 关键字:都江堰,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生态水利工程,农业环境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1、岷江鱼嘴分水工程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 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鱼嘴是对水流季节性分配的重要部分。水量大的将大量水引入外江;水量少的时候就将大量水的引入内江。合理方便灌溉。 2、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3、宝瓶口引水工程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 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宝瓶口极大的利用当地的地势,对当地的环境,尤其是农业环境无太多负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探讨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探讨 发表时间:2019-08-27T16:53:50.57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冯志雄 [导读] 本文主要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广东金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逐渐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高标准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开始兴起,并且受到了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水利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水利是农业发展的血液,没有水利,农业就无从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二、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分析 (1)地质条件。通常情况下,施工农田水利工程都在地质比较软的软土地基上进行的,这种软土地基的地质情况将决定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在这种比较潮湿的软土地基上,要是整个地基在渗水方面做的不好的话,后面的施工过程中,就容易产生沉降甚至是变形的情况,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大打折扣。所以说,地质环境对于整个农田水利工程来说非常重要,相关工程人员就必须做好准备,提前进行相关勘测,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2)基坑施工难点。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整个施工途中,最基础也是最 为重要的过程就是基坑的施工,这方面施工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施工能否顺利实施。而对于基坑的施工来说,基坑的变形以及基坑中存在积水甚至是基坑局部的塌方是最多的问题情况。既然基坑的施工如此重要,所以这就给工程人员非常高的要求。工程人员必须提前进行规划与风险评估,严格按照农田水利工程相关标准。同时,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随时做好监督,确保尽早发现问题,尽快排除问题。(3)缺乏科学的筹划和施工。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不能严格安排管理单项作业,没有明确的施工方法与计划,这就容易导致整个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比较松散和随意,问题百出,甚至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使得施工质量低下,进度迟缓。 (4)管理力度不足。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具有战线长,设备多,施工人员多的特点,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能有比较严格的管理规范,不然就很容易造成工人偷懒,劳力甚至财力损失,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 (5)分项施工中存在难题。在斗渠和农渠的垫层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把回填土分布在 U 型槽的两边,不过在边墙的外侧如果没有依托物,就会导致垫层不容易成型进而达不到图纸中的弧形标准,比较容易产生蜂窝状的现象,影响施工质量。 (6)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素质不够高。施工人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最基本、最灵活、最核心的动态要素。要想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水利贡献就必须要有很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同时参建的所有人员都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积极上进的工作热情。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的素质还远远不够。 三、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管理的对策探讨 在当前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由于其涉及面较为宽泛,难度较大,为此,要注重对新时期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难点问题思考,要从制度体系、管理模式、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突破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难点问题,建构良好的水事秩序,减少水利河道工程管理单位、主管部门的工作难度,更好地保障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提升。(1)健全施工管理机制,强化施工质量监管力度。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有科学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作为保障。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强落实工作责任制,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工程的施工管理机制和监管工作要有目标、有计划、分重点、高标准地开展,坚决不能走流程、摆形势。要从上级到下级,从领导到施工人员,环环相扣地进行,使监管工作贯穿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保证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 (2)提前规划,提高施工规划管理效果。首先在工程施工前,要派专人进行详细的现场实地调查和考证,并由专人进行详细周密的施工方案设计。其次成立专门的规划小组按照设计好的方案进行细致严谨的规划,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然后做好合理的人员分工和准备好足够的施工所需要的一切物料和资金,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进度和计划,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3)重视高标准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加强科学技术指导。在高标准水利工程的建设前期,建设单位要进行前期的调研工作,收集相关的资料。通过和当地农业局进行农田资料收集,收集的内容包括建设覆盖的农田面积、交通条件、农田地质条件以及附近可利用水源点等资料,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邀请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工程图纸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其次是施工的人力资源安排,有多少施工人员进行怎样的施工项目负责。依据地势条件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施工,比如,水利工程中的排水渠道,要遵循从高到底的流水原则,进行渠道设计;灌溉设备上,利用以点划圆方式,合理安排两点之间的间距,尽量采用节水的设备;进行科学的底线管道、线路设计,使其合理科学,在后期检修时候快捷方便。 (4)将工程建设的责任落实到实处,不断推进管理机制的改革。应当建立长效的水利工程管理维护机制。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来说,相关部门理应强化对其的建设以及建成后的维护管理工作,对于政策应当加大执行力度和优惠,将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来深化,同时还应明确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理的主体、将管护责任进一步的落实、不断对管理措施进行深化,全面建立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长效机制。 (5)建设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在现代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科学技术和高素质学习型人才就是生产力。要想实现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因此,必须加强专业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培训和管理。加强施工队伍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所有参建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工作责任心以及工作热情,以确保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安全、顺利、高质量地开展。 (6)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强后期维护。水利工程和机械设备一样,也是需要检修和保养的。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以后,要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

都江堰水利工程双语简介中文+英文

都江堰水利工程双语简介中文+英文 The Dujiangyan Dam, 45km north of Chengdu, is an ancient technological wonder of the country. More than 2000 yers ago, Li Bing(250-200BC) ,as a local governor of the Shu State, designed this water control and irrigation dam and organized thousands of local people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to check the Mingjiang River.For many years the river,flooded the Chengdu agricultural area and local farmers suffered a lot from the water disaster. Due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the dam automatically diverts the Mingjiang River and channels it into irrigation canals. For many years the dam has continued to make the most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works 。 都江堰大坝45 公里,成都北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技术奇迹。超过2000 年前,李兵(250-200bc) ,为蜀国的地方总督,设计了水利工程和组织当地数千人完成项目检查闽江。多年的河流,淹没了成都的农业区,当地农民遭受水害。由于项目的成 功,大坝自动将岷江和渠道进入灌溉渠。多年来,大坝继续发挥水利工程。 Expansion has been undertaken since 1949 and at present the system does a good job of irrigating farming land across 33counties of the west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 Local people feel proud of the system becaude it has supported a large amount of people in their daily life 。 What makes this system so good? 膨胀已自1949,目前该系统很好地灌溉农业土地在四川省西部33counties 当地人觉 得它支持大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系统因为骄傲。 是什么让这个系统很好吗,

子主题一都江堰水利工程重难点分析(精)

重难点分析 重点:都江堰的历史文化价值。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由都江堰而产生了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早期的祭祀十分隆重,有十分隆重的血祭遗风,现代代之以“清明放水节”庆典活动,已成为都江堰特有的风俗。悠久的历史,让学生自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神秘的水文化,能引起学生的向往,激发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因此而成为重点。 探究的主要问题是:都江堰的年龄大约是多少?它在工程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古代水利工程中硕果仅存的奇观?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历史上有何贡献?都江堰水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历史文化价值何在? 1.千年古堰——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历史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

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2.都江堰水文化 由都江堰而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诸如“二王庙”、“伏龙观”、“观景台”等处的人文景观;改建鱼嘴挖掘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和“饮水思源”石刻;歌颂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间传说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学色彩的祭祀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诗、词、书画的水文学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 可资借鉴的治水哲学思想和管理经验。都江堰源远流长,惠泽后代,其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 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卧铁展示淘滩标准,以及“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和“深淘滩,低作堰”等遗迹构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功能显著,显示出都江堰水文化特征,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至于降伏孽龙的传说、望娘滩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文化内涵深刻,体现了人们对都江堰的爱护和依恋之情。至于宝瓶口的水尺和古水则,更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指导着灌区人民正确运用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双语简介 中文+英文

都江堰水利工程双语简介中文+英文The Dujiangyan Dam, 45km north of Chengdu, is an ancient technological wonder of the country. More than 2000 yers ago, Li Bing(250-200BC), as a local governor of the Shu State, designed this water control and irrigation dam and organized thousands of local people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to check the Mingjiang River.For many years the river,flooded the Chengdu agricultural area and local farmers suffered a lot from the water disaster. Due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the dam automatically diverts the Mingjiang River and channels it into irrigation canals. For many years the dam has continued to make the most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works。 都江堰大坝45公里,成都北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技术奇迹。超过2000年前,李 兵(250-200bc),为蜀国的地方总督,设计了水利工程和组织当地数千人完成项目 检查闽江。多年的河流,淹没了成都的农业区,当地农民遭受水害。由于项目的成 功,大坝自动将岷江和渠道进入灌溉渠。多年来,大坝继续发挥水利工程。 Expansion has been undertaken since 1949 and at present the system does a good job of irrigating farming land across 33counties of the west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 Local people feel proud of the system becaude it has supported a large amount of people in their daily life。 What makes this system so go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