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资源配置现状探究

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资源配置现状探究
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资源配置现状探究

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资源配置现状探究

隐性德育资源作为德育不可或缺的载体,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轻视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严重阻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困境,寻求发展的新突破,必须注重学校隐性德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标签: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资源;现状

隐性德育资源是相对于显性资源而言的,以不被人注意的形式存在于校园环境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隐性德育资源的作用

1.教化功能。教育是最有效的培养人的力量。隐性德育通过隐蔽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寓于载体之中,使富有教育意义的道理通过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悄悄地润入受教育者的心田,使置身其中的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影响。譬如:和谐的校园格局、美观的学校建筑和校园的绿化环境能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收到陶情适性的良效;良好的校风、学风与友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更是巨大的、潜在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品德、兴趣爱好和身心素质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熏染作用。

2.导向功能。导向作用是指隐性德育资源可以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向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实验证明,灌输性或诱导性过于明显,会让人们感到自己的选择自由受到限制,容易激起对这种信息的抵抗。尤其对高职学生来说,自我意识较强,不愿意接受命令式、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而隐性德育资源不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在隐性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是被教育者,学生在学习、生活与活动中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情感,唤起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强烈愿望。

3.激励功能。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载体多种多样,无论是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还是制度文化,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塑造具有激励作用,多姿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尤为明显。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多数由学生自发组织、自主策划,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不但提高了对现实的认知能力,而且文化活动的参与和尝试能够加深学生对人生的体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关心他人与关爱社会,从而促使广大学生为把自己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不断进取。

4.约束功能。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规章制度以及学校在长期的传统文化生活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对学生的思想、言行有一定的约束力。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会受到周围环境和舆论的评价,以及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的检验。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时,会得到肯定和赞扬,使得这些良好的思想和行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