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3.02 m3= dm3 90020 cm3= L

2.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而且是偶数,这个两位数最小是,最大是。

3.既是42的因数,又是7的倍数的数有。

4.一个数只有和两个因数,这个数是质数。

5.已知A=2×3×3×5,B=2×2×5,C=2×3×5,那么A,B,C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6.20以内的质数有。

7.在里填上合适的体积或容积单位。

8.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 cm,宽和高都是4 cm,它的棱长总和是cm,它的表面

积是cm2,它的体积是cm3。

二、判断。

1.和之间没有分数。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3.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分母大的分数单位就大。

4.一个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相同,意义也相同。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 cm,它的体积是1 cm3。

三、选择。

1.下面各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

A.19

B.91

C.90

D.23

2.下面各数中,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是。

A.405

B.340

C.240

D.80

3.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左面看到的是,这个立

体图形是由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A.3

B.4

C.5

D.6

4.一个盒子有8个顶点,如右图所示沿对角线切成两半,如果分开摆放,那么这两半一共有个顶点。

A.6

B.8

C.12

D.16

5.东东早上喝了一杯牛奶,约240 。

A.L

B.mL

C.dm3

D.m3

四、实践与操作。

1.下面是丁红画的一个长方体展开图的一部分,请你把没画的部分画出来。

2.从下面4张数字卡片中选出3张,按要求组成三位数。每小题至少写出2个

5 0

6 1

1奇数:2偶数:

33的倍数:

45的倍数:

5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五、分别计算下列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

六、解决问题。

1.丁丁先用橡皮泥做了一个长12 cm、宽10 cm、高8 cm的长方体,然后在下面和上面各挖去一个棱长为3 cm的正方体,并把它们粘在长方体的两边如下图,你能求出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吗?

2.下图是一个长方体容器,容器中的水有多少升?

3.五1班男生有14人,女生有21人,现在要把男、女生分别排队,并且每排的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有多少人?这时男、女生各有多少排?

一、1.3020 90.02 2.30 90 3.7,14,21,42

4.1 它本身

5.10 180

6.2,3,5,7,11,13,17,19

7.cm3 mL dm3 m3 8.52 112 80

二、1.× 2. × 3. × 4. × 5.√

三、1.B 2.C 3.C 4.C 5.B

四、1.画法不唯一

2.答案不唯一1561 165 2510 156 3165 516 4160 165 5610 560

五、1.表面积:52 cm2 体积:24 cm3

2.表面积:54 cm2 体积:27 cm3

六、1.12×10+12×8+10×8×2=592cm2

3×3×4×4+592=736cm2

2.40×20×20÷2=8000cm3

8000 cm3=8 L

3.每排最多有7人。男生:14÷7=2排

女生:21÷7=3排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 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 G、作答。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 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y)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 第几行(y),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 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 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y)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5、将某个点向上下平移几格,只是行(y)上的数字发生 加减变化,向上减,向下加,列(x)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5),行3+2=5;将点(6,3)的位置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1),列3-2=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测试卷

7 6 5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快乐填空。(第3题15分,其余每空2分,共25分) 1.条形统计图用长方形的()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表 示数量越多,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少。 2.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画出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基准线,水平方向的叫 (),竖直方向的叫()。 3.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某校足球、篮球、体操、游泳队男、女生人数统计图 2017年6月 男生女生 足球队篮球队 游泳队 (1轴上每个单位长度 表示()人。 (2个学校()队 最多,() (3)()队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 (4)从这张统计图,你还发现了()。 二、快乐判断。(10分) 1.长的直条一定比短的直条表示的数量大。() 2.画条形统计图时,注意直条的宽窄要一样,间距也要一样。() 3.在统计图的竖轴上,2小格表示10天,4小格就表示40天。() 4.要直观地比较数量的多少,选择复式统计表比复式统计图更合适。() 5.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直条涂上不同的颜色是为了更美观。() 三、快乐计算。(共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5×= = 6÷= ×= ÷= 40×= += =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6分) ×19× ×+×[]5.0 4 6.2 - 6.3 8? ÷ -) ( 四、小红调查了一些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她把收集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6分) 下面哪幅图是小红调查的结果 男、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人数统计图男、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人数统 计图 2016年9月 2016 年9月 数量/人女生数量 女生 7 6 5 4 3 2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复习资料

(一)认知基础: 从四年级开始,已经学习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的规律、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和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同时已经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基本经验和方法。 (二)主要内容: 1.把图形沿一个方向平移,根据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像覆盖的总次数; 2.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平移,根据这两个方向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像覆盖的总次数。 (三)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像覆盖的总次数,并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3.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学习方法: 1.利用已有的经验,学习找规律的知识。包括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2.采用作图、列举等方法,确定被该图像覆盖的总次数。 (五)学习重点: 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有序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规律的发现过程。 (六)难点点拨: 1、被该图像覆盖的总次数比平移的次数要多1 因为第一次被覆盖的图像并不是通过平移得到的,所以被该图像覆盖的总次数比平移的次数要多1。 2、一些不规则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平移,被图像覆盖的总次数的计算 遇到不规则图形时,我们要考虑图形是整体移动的。看它每一次整体向右或向下平移时,每次覆盖的个数。如: 这个图形整体在向右平移时,每次覆盖3格,所以被覆盖的次数是16-3+1=14(次);向下平移时,每次覆盖4格,所以被覆盖的次数是7-4+1=4(次),被覆盖的总次数就是14×4=56(次)。 3、在月历卡中用一些图形框数,框出不同和的个数的计算 因为月历卡中的日期组成的图形往往不是一个长方形,而是某一行只有几个日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办法来解决。如: 日一二三四五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新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试卷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12分) 70+2= 15-9= 2+64= 18-7= 6+17= 29-9= 13+4= 39+60= 80-20= 98+8= 85+3= 6+70= 5+53= 40+8= 58-8= 18-9-3= 8+7-8= 13-7+8= 10-6+6= 4+3+9= 50-20+9= 62+7-60= 10+9-8= 66-6-20= 二、填一填(33分) 1、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 第二位是()位。 2、46里有()个十和()个一。 3、从大到小写出四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 4、20里面有()个十。10个10 是()。 5、30比()大1,比()小1。 6、十位是1,个位是9,这个数是()。 7、和7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8、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一位数合起来是()。 9、在○里填上“<”、“>”“=” 99○100 17-8○8 13+6○20 30+8○44-4

40+54○54+40 9+70○7+90 58-5○58-50 10、在5、10、100、80、60中,最接近50的数是( ) 最小的整十数是( );最大的整十数是( )。 11、比68大比72小的数有( )、( )、( )、 12、 ( )-40=30 ( )-10 = 28 45-( )=15 39-( )=33 三、数一数、填一填(10分) 四、按要求把下列各数填入方框里(6分) 15、78、43、9、53、85、7、42、100、25. 一位数 比50大的数 个位是5的数

五、按要求将你认为合适的答案圈起来(10分) 1、书包的价钱比80元少一些。(90元、78元、82元) 2、玩具小汽车的价钱比60元贵多了!(68元、95元、48元) 3、和60最接近的数。(100、45、70、56 ) 4、54+3的和是(四十多、五十、五十多) 5、得数比50大的算式(59-9、59-10、59-8 ) 六、填表(8分) 52根 七、解决实际问题(21分)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 数 学 教 案 缑氏镇中心小学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2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 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标数;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也可以先画虚线的统计图)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 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4、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举例:3×5=15,15是合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举例:[6,8]=24,(6,8)=2,2 4是2的倍数。 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举例:15和5,[15,5]=15,(15,5)=5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重点中学五年级期中检测卷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8分) 1.张老师在银行存入100元,记作+100元,取出148元记作()元。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与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由5个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4.一个数的百分位和百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5.用1、2、3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小数。 6.如右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米。 7.一个平行四边形苗圃的底是50米,高是90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公顷。 二、按要求先改写下面各数,再保留两位小数。(8分) 294321=()万≈()万 90020008=()万≈()万 29987200=()亿≈()亿 356870000=()亿≈()亿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 A.相同 B.不相同 C.不一定相同 D.都是直角三角形 2.大于0.3,小于0.5的两位小数有()。 A.19个 B.9个 C.20个 D.无数个 3.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2.4,那么它们的差()。 A.增加2.4 B.不变 C.减少2.4 D.增加4.8 4.某市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2月份的平均气温比1月份升高了6℃,该市2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A.2℃ B.4℃ C.6℃ D.8℃ 5.一个由木条钉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10 B.20 C.40 D.80 四、 (4分)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最新)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学习目标: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学习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引: 教师谈话说明学习内容。 二、议: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

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练: 完成练一练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4.完成练习一第2题 5.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6.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最新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期末试卷 姓名 班别: 成绩: 一、我会填。 1、 小鸭在小鸟的( )面,小马在小鸟的( )面。 2、一个三位数百位是1,个位和十位都是0,这个数是( ),读作( )。 3、在正确答案下面打“√” △ ○的上面是(□ ☆ ) ○的左面是(□ ) ○的下面是(□ ☆) ○的右边是( ) □ ○ ☆ 4、 5角 ( )元( )角 ( )元( )角 5、18个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左数起,小芳排在第9位,从右数起,她排在第( )位。 6、写出78后面连续的四个数:( )、( )、( )、( )。 7、1张100元可以换( )张50元,或( )张10元,或( ) 张20元。 8、写出4个十位上是5的两位数: 、 、 、 。 9、我们上一节课要用( )分钟,课间休息( )分钟,再加上( )分钟 就是1小时,也就是说:1时=( )分.

二、看图列式。 1、 20个 = (个) ?个 2、 3、 3、 4、 36棵 20只 = (棵)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小林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自行车的辆数:正 正 正 正 一,结果是( ) A 、20辆 B 、5辆 C 、21辆 2、一个数比80少5,这个数是( )。 A 、85 B 、75 C 、70 3、比36多50的数是( )。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d7671746.html,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A 、86 B 、14 C 、24 = = )

四、写出下面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五、 1、34+30+9 = 18-9-3= 46-8+7= 26-3+8= 86+6-52= 73+20-60= 2、46角=( )元( )角 7元+5元=( )元 3元4角=( )角 6角+8角=( )元( )角 六、连一连。 后面的面 左边的面 下面的面 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 一盒笔多少钱? = ( ) 2、原来有35个桃子, 找你5元。 我有40元, 买一盒笔。 我们开开心心做计算 还剩几个桃? 大约是几时: 过5分是: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 如果向东走了200米,记作+200米,那么走了-340米,表示向()走了()米。 2. 一个数由10个0.1、5个0.01、9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3. 把9580006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保留整数是()万;如果把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亿。 4. 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的面积大50平方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 .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去掉后,比原数大79.2,这个小数是( )。 6.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篮球场的面积是450() 一种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是80() 学校占地面积大约是3() 我国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7. 甲袋大米重38.5千克,乙袋大米是甲袋的2倍,乙袋大米重()千克。 8. 用细木条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框,长边24厘米,短边14厘米,如果把它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厘米。

9.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9.88,则这些数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10.如右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2平方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面的数与0最接近的一个数是()。 A. -10 B. -2 C.+3 D. +1 2. 某市十二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十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比十二月份的高了8℃,该市二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A. 8℃ B. 6℃ C. 10℃ D.-8℃ 3. 一个三角形,底扩大6倍,高缩小2倍,三角形的面积() A.扩大6倍 B.缩小2倍 C.扩大3倍 D.扩大4倍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 B.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 C.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 D.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计数单位不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安排八个单元:《简易方程》、《折线统计图》、《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圆》、《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 二、教材简析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有第一单元的“方程”,第三个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是第六单元的“圆”图形的认识。“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二单元的“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三次。“积与积的奇偶性”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进行交流;“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各中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是否相同。“蒜叶的生长”让学生围绕身边的事物,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观察、记录数据。进一步熟悉统计的方法与过程。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会解一些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答相关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学会求两个数得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加深对自然数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理解;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意义、性质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数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丰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在分析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探索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归纳分数基本性质等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进一步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材过关卷(1) 一、我会填。(3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28分) 1.+20读作( ),-7读作( ),正二十九记作( ),负八记作( )。 2.如果汽车向南行驶20千米记作+20千米,那么汽车向北行驶18千米记作 ( )千米。-9千米表示汽车向( )行驶( )千米。 3.先读一读,再把下面各数填入合适的圈里。 -4,+32,0,27,-5,-32,1 3 4.零上5 ℃记作( ),零下5 ℃记作( );如果盈利700元记作+700元, 那么亏损200元记作( )元;比海拔-100米低10米可记作( )米,比海拔-70米高15米可记作( )米。 二、我会辨。(每题3分,共12分) 1.0 ℃表示没有温度。 ( ) 2.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 3.电梯上升5层可记作+5层,也可记作5层。 ( ) 4.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 ) 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不是负数 B .0是正数 C .0比-1小 D .0最接近-1 2.在-5,21,-7,0,45,-100中,一共有( )个正数。

A.3B.2C.4D.5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号可以省略不写 B.气温从-2℃到-4℃,上升了2℃ C.如果上升记为正,那么下降就记为负 D.0是正数 4.A地海拔100米,B地海拔75米,C地海拔-30米,()海拔最高。 A.A地B.B地 C.C地D.无法比较 5.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吨记为-8吨B.15吨记为+5吨 C.6吨记为-4吨D.+3吨表示13吨 四、我会操作。(1题17分,2题10分,共27分) 1.五年级一班去植树,五个小组植树情况如下表。(单位:棵) (1)根据第一组的记录情况,你能把其他各组记录下来吗?请记录在表格里。 (2)五年级一班共植了多少棵树?(可以用简便的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XX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蒜叶的生长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和与积的奇偶性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球的反弹高度 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六单元圆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 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 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 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 x+50>100 x+50=150

五年级下册数学书苏教版答案

苏教版五下数学期中检测卷(一) 姓名 得分 等第 一、仔细填空。(29分) 1、 ( )36 = 12 5=( )÷( )=()10 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 3、如果a 、b 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a 、b 都不为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如果a 、b 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且a 是b 的倍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 )( ) 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 ) 。 11、如果 6 A 是假分数,那么A 最大是( );如果 6 A 是真分数,那么A 最小 是( )。 5、填出最简分数。 45千克= ()()吨 15分=()()时 20公顷=( )() 平方千米 6、方程2y=x 中,如果y=9,那么,x=( ),x+4=( )。 7、 5a (a 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 )时,5a 是真分数,当a ( ) 时,5a 是假分数,当a ( )时,5 a 等于4。 8、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9、在0.75、87、4 3 、0.8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相等的数是( )和( )。 10、27 1 的分数单位是( ),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1。 11、小芳卧室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中间的6块组成了一个图案。在保持组合图案不变的情况下,有( )种不同的贴法。 12、4 3 的分母加上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 加上( )。 13、一个数除以8余1,除以6也余1 ,这个数最小

是( )。 二、认真判断。(5分)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 2、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3、把一根电线分成4段,每段是1 4 米。……………………………………( ) 4、假分数都比1大。…………………………………………………… ( ) 5、大于73 而小于 7 5 的最简分数只有一个………………………………… ( ) 三、慎重选择。(5分) 1、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 )。 A. 12个 B.15个 C. 9个 D.6个 2、在73、129、87、3625、91 13中,最简分数有( )个。 A 、4 B 、3 C 、2 3、X 5 是真分数,x 的值有( )种可能。 A. 3 B. 4 C. 5 D. 6 4、因为68=3 4 ,所以这两个分数的( )。 A 大小相等 B 分数单位相同 C 分数单位和大小都相同 5、做10道数学题,小明用了8分钟,小华用了11分钟,小强用了9分钟,( )做得快。 A. 小明 B. 小华 C. 小强 四、认真计算。(36分) 1、约分。(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分) 129 85 34 3272 2、 把下列各小数化成分数。(6分) 0.85= 4.4= 3.375= 3、把下列各分数化成小数。(6分) 36 27 = 2416= 189= 4、求X 的值:(18分) X ÷2.4=4 210+X=640 0.7X=0.56 X ÷4=160 X +0.35=7.25 2X=10.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测试题【2020新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一、直接写出得数。 13-9= 7+5= 40+9= 13-6= 17-4= 15-8= 75-70= 12-9= 18-10= 8+9= 63-3= 14-5= 14-8= 16-7= 7+80= 11-3= 11-6= 11+4= 9+9= 8+4= 15-7+5= 12-6+8= 14-5+80= 12+4-9= 4+9+6= 67-60+9= 二、细心填一填。 1. 看图写数和读数。 写作( ) 写作( ) 读作( ) 读作( ) 2. 10个十是( ), 8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 3.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5,这个数是( ),和它相邻的 两个数分别是( )和( )。 4. 按数的顺序填空。 38 39 5. 把89、28、45、69、76、5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十位 个位 52 51

( )<( )<( )<( )<( )<( ) 6. 15比8多( ), 比68少8的数是( )。 7. 在○里填上“>”、“<”或“=”。 76 ○ 59 16-8 ○ 9 84-4 ○ 70 46 ○ 54 14-5 ○ 7 70+6 ○ 89-9 8. 用5、60、65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 □-□=□ □+□=□ □-□=□ 三、数一数。 四、在正确的答案下面打“√”。 1. 2.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我采了50 个松子。 我采的比你 多得多 我写了65个生字。 我写的比你少一点。

采的可能是多少?可能写了多少个生字?30个55个70个 五、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下面的图可以怎样分。(填序号)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1. 分两类 2. 分三类 3. 分四类 五、看图列示: □○□=□□○□=□六、解决问题: 1. 两个人一共跳了多少下? 20 60 70 36条 ?条 14个我跳了9下。我跳了30下。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 第一二单元练习题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小强买来8瓶饮料记作+8瓶,那么喝了5瓶可记作( )。 2.向西南方向走300米记作+300米,那么记作-200米,表示向( )方向走( )米。 3.甲处海拔-180米,乙处海拔-160米,两处相比,( )处比较低一点。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米,底是6米,高是( )米。 5.一个长方形的长30米,宽16米,与它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0米,高是( )米。 6.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底是36厘米,高( )厘米。 7.用一块边长90厘米的正方形红纸,做底和高都是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小红旗,最多可以做( )面。 8.一个梯形的装饰板,上底6分米,下底10分米,高1米,两面都要涂油漆,涂油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9.一个梯形的面积是500平方厘米,它的上底是37厘米,下底是13厘米,则它的高是( )厘米。 10.右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图中未知的高是( )分米。 11.在三角形ABC 中,BD 的长度相当于CD 长度的3倍,那么三角形ABD 的面积是三角形ACD 面积的( )倍。 12.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平均长度是40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3.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8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厘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8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厘米。 14.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00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上底是60厘米,下底是( )。 15.在一个长8厘米,周长是22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6.一个梯形,如果上底增加2厘米,下底减少2厘米,就成为一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C 8dm ?dm 18dm 9dm

(完整版)苏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试卷

一年级数学练习卷姓名 一、(每题1分,共20分。) 40+27=79-5=13+60=50+30=43+5+20= 13-4=80+16=16-7=14-6=28-4+5= 32-20=9+6=18-9=7+8=16-7+30= 46+40=67-5=20+45=47+30=90-50+42=二、7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52分) 1、 ()()()() 2、 69 70 ()73 74()()77 ()79 (1)按顺序在括号里填数。 (2)比69大1的是(),79比()小1。 (3)7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70和77,()更接近 74。 3、写出4个十位上是5的两位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 4、奶奶的岁数比62大,比67小,奶奶最大是()岁。 5、按规律填空: (1)25、30、()、()、45、()。 (2)29、27、()、23、()、19。 (3)、()、()。(4))、()、()、()。

6、在里填上“=”“<”“>”。 87-5 87-50 76-6 16 60+30 90 73-40 74-30 40+7 74 75- 5 25 7、在下面每个图形中画一条线,把它们都分成两个三角形。 8、在合适的答案下面打“√”。 (1)排球25元,篮球比排球 贵多了,篮球可能多少元? 9、填表。 三、(第1题5分,第2题4分,共9分。)(1)数一数。 (2)在下面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30元60元10元 原有32个()个15个 卖出10个18个()个 还剩()个10个9个 被减数37 16 24 减数30 8 4 差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检验格式:60-4X=20解4X=60-20 4X=40 X=10 检验:把X=10代入原方程, 左边=60-4×10=20,右边=20,左边=右边,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 8、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9、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E、解方程 F、检验 G、作答。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 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 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连线、标数; 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 (也可以先画虚线的统计图) 第三单元:因数和公倍数 1、几个非零自然数相乘,每个自然数都叫它们积的因数,积是这几个自然数的倍数。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绝不能孤立的存在。 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找因数的方法:成对的找,一般从小到大排列。) 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从自然数1、2、3……分别乘这个数) 4、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5、按照一个数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成三类 ①只有自己本身一个因数的1 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素数) 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 71、73、79、83、89、97二十五个。 最小的质数是2。在所有的质数中,2是唯一的一个偶数。 ③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作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最小的合数是4。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测 试题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填一填。 1.4.6m2=()dm2 3200cm2=()dm2 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是1.6m,它的面积是() m2; 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m2。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cm和8cm,斜边长 10cm,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dm,它的边长是()dm,面积是()dm2。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m2,如果把它的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m2。 8.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8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厘米2。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面积也会扩大2倍。()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也一定相同。 () 4.梯形只有一条高,三角形有三条高。 () 5.周长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 () 三、选一选。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4cm2,高是2cm,底是()cm。 A.3.2 B.1.6 C.2 2.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空白部分的面积。 A.> B.= C.< 3.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6cm,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cm。 .6 C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一、我会算。(20分) 12+ 5=15- 8=8 + 5=11- 8= 6+5= 16- 8=12+ 4=14- 5= 16- 7= 9-7=18-10=9 + 8= 17- 3= 5 + 6=9+8= 4 +13= 15- 5=16- 9= 7 + 8=19- 7=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40分) 1、10个一是(),()个十是100。 2、一捆铅笔有10枝,5捆再加上8枝是()枝。 3、55这个数,左边的5在()位上,表示()个(),右边的5在()位上,表示()个()。 4、一个一个的数,与5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将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8 49 100 70 85 >>>> 6、按规律写数。 37、47、57、()、()、()。 54、56、58、()、()、()。 7、找规律接着画 □○△□○△______ ●○○●○○______ 8、看图写数(4分)

9、我会比。(在□里填数,在○里填<、>、=) 59○96 45○54 100○99 12+7○7+12 15- 8<□ 9+5>□ 14+5>□ 12-7<□ 三、你认识这些图形吗,数一数这些图形各有几个。(8分) (1)三角形有()个。(2)正方形有()个。(3)长方形有()个。(4)圆有()个。 四、有一辆小汽车,如下图。(6分) 小军从空中往下看,下面哪幅图是小军看到的?(用“√”表示)小红站在汽车的前面,下面哪幅图是小红看到的?(用“○”表示) 五、我能解决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熊猫大约有多少只?在下面画“○”。(3分)

2、 捡了39个贝壳, 捡的贝壳比 少一些。 捡了多少个贝壳?在下面画“ ○”。(3分) 3、学校组织跳绳比赛,小红跳了8下,小华跳了14下,小红比小华少跳多少下?(5分) = (个) 答:小红比小华少跳 下。 4、两只小兔一起去采蘑菇,大兔子采了13个蘑菇,小兔子采了6个蘑菇。 (1)大兔子和小兔子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5分) = (个) (2)小兔子比大兔子少采了多少个蘑菇?(5分) = (个) 5、停车场原有16辆车,开走了8辆,还剩几辆?(5分) 21只 66只 29只 48个 59个 35 个 我们有 24只, 多吧! 哈哈,我们可比你们多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