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轻型汽车排放控制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早已经走进了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成为普遍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

我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已经逼近两亿辆,其中私家车的数量占了一半以上,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汽车的尾气排放量激增,对我国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如果不对尾气的排放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会让我国的环境持续的恶化。

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对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的经验入手,着重的讨论其中的对策。

关键词: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对策1.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的现状根据数据显示,2022—2022年期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增加了4.7倍,平均每年的汽车增加数量超过1100多万辆。

到2022年为止,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将近1.4亿辆,汽车在全部机动车数量中约占54.9%,较之2022年增长了29.9%。

而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汽车在带给大家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有害的物质。

汽车尾气排放物中,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对大气的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某城市对该市内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曾经做过如下统计,該市拥有13万辆机动车,并且机动车的数量还在以每年15%的增长率增加。

机动车一年内排放的一氧化碳的量为4.4万t,是该市当年工业和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46倍。

而根据监测点的检测数值,市区内主要道路交通点有65%的地方一氧化碳超标两倍以上,尤其在高峰期,有些监测点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了70kg/m³,超标了6倍。

在车流量较大的火车站,氮氧化合物的检测值为0.059kg/m³,超标了0.18倍。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空气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其中污染最大的当属汽车尾气。

资料显示我国大中型城市中的汽车尾气污染,占污染总数的50%以上,且根据检测,尾气排放不合格车辆占了50%~60%。

2.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科学研究表明,汽车尾气中包含上百种化合物,其中污染物包括固体悬浮微粒、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铅、二氧化碳及硫氧化合物等。

汽车尾气的污染现状与应对措施

汽车尾气的污染现状与应对措施

汽车尾气的污染现状与应对措施1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与对策汽车污染排放及控制措施,从汽车研发,到现在已经普及了汽车,人类已经跨入了汽车的时代。

汽车作为人们的步伐工具,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当人们在享受汽车的舒适,方便的时候,汽车同时也给我们人类、自然、大气、噪音等严重严重的污染。

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活与发展。

为了防止汽车的污染,人类已经开始了开发与研究了新能源来替代汽车的污染与破坏。

我国并且对汽车的污染中专门设立了法律法规来控制汽车的污染。

在这些污染中,尾气污染是最严重的,对生态环境平衡及人类身体健康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人体患病率的增加以及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我们应及时对汽车尾气的污染重视起来并加强汽车尾气控制和治理。

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不但增加了大气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平衡,更重要的是这些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会生成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光化学烟雾是机动车排出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在静风,湿度底,温度高,特定的气温条件下,并在阳光长时间照射时会产生一种复杂的烟雾,这种烟雾叫“光化学烟雾”。

早在上世纪初,“光化学烟雾”就给许多发达国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洛杉矶首先发现了“光化学烟雾”。

每到秋冬季节,许多人的眼睛轻度红肿,嗓子疼痛,甚至还有人皮肤出现程度不等的潮红,丘斑疹等;人们还常会呼吸困难和疲乏的感觉。

1955年九月,严重的汽车尾气加上气温偏高,洛杉矶再次出现了光化学烟雾,而且浓度非常高,光化学烟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呼吸道功能,心、等症状,导致了几千人受害,两天之内就有400多名65岁的老人死亡,生发胸痛、恶吃,水果和农作物减产,大批树木落叶发黄,几万公顷的森林有四分之一以上干枯而死,继1943年,洛杉矶发生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之后,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一些地区也先后出现了这种烟雾现象,目前,世界上汽车危害被列为“世界八大公害”和“二十世纪十大公害”之一,同时汽车尾气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虽然只在少数地区发现光化学烟雾,但随着城长在郊区的蔬菜全部由绿变褐,无人敢特别是损伤儿童的肺功能,引市汽车的急剧增加,我国很多城市也都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探究汽车尾气污染状况及其控制对策

探究汽车尾气污染状况及其控制对策

探究汽车尾气污染状况及其控制对策近年来,汽车尾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尾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本文将探究汽车尾气污染的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一、汽车尾气污染的现状汽车尾气污染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尾气排放出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尾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包括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和二氧化碳等。

据统计,当前全球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其中以汽车尾气污染为主的污染源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汽车尾气污染还会导致光化学烟雾、酸雨、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

在我国,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数据,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中80%以上的污染物来自移动源,其中以汽车尾气为主。

此外,我国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尾气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

1. 政策控制政策控制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采取限制汽车使用、提高燃油税等措施来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此外,政府还可以出台各项环保政策,鼓励企业研发环保型汽车。

2. 排放治理技术排放治理技术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运用三元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装置、氮氧化物降解器等技术,可有效降低尾气污染。

3. 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广新能源汽车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相比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其排放量更低,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

4.改变交通方式改变交通方式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像骑自行车、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等交通方式,可以减少汽车的使用,从而降低尾气排放。

综上所述,汽车尾气污染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环保问题之一。

政府、企业、个人都应发挥各自的作用,采取相应的对策,共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

现代汽车污染及控制措施

现代汽车污染及控制措施

现代汽车污染及控制措施汽车的发明和普及为人类的交通方式带来了重大的变革,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现代汽车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控制措施。

污染物排放情况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碳(CO2)和颗粒物(PM)。

其中,NOx和颗粒物是较为严重的污染物。

NOx是由汽车发动机燃烧时产生的一种氧化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危害。

同时,NOx也是臭氧和酸雨等污染物的前体物质之一。

颗粒物是机动车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污染物之一,由于其粒径小且容易悬浮在空气中,对空气质量和健康的影响非常大。

控制措施为了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控制措施。

1.发动机技术改进改进发动机设计和调整燃烧过程可以降低其污染物排放。

如采用先进的喷油系统,优化进气和排气系统等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排放。

2.使用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燃料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措施。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汽车等汽车类型都可以降低尾气排放的污染物。

3.行驶限制和收费措施一些城市采取了行驶限制和收费措施来控制汽车污染。

例如,限制某些车辆在重污染天气时行驶或者对某些车型开征拥堵费等措施。

4.提高废气处理效率废气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常见的处理技术包括三元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等。

结论面对汽车尾气排放的严峻局面,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汽车污染。

无论是改进发动机技术、使用清洁燃料、行驶限制和收费或提高废气处理效率,都是有效的控制措施。

减少尾气排放保护措施

减少尾气排放保护措施

减少尾气排放保护措施尾气排放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环境与健康难题之一。

车辆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对大气污染、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系统稳定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减少尾气排放保护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政府政策、科技创新、车辆检测和驾驶技巧几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加强政府政策政府在减少尾气排放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并推行严格的排放标准。

政府可以定期更新车辆排放标准,推动汽车行业生产更加环保的汽车。

此外,政府还可以对高排放车辆进行限制和淘汰,推广绿色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

2. 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

政府可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并逐步建设完善非机动车道。

这样可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频率,从而有效减少尾气排放。

3. 税收与奖励政策。

政府可以出台税收政策,对高排放车辆征收高额环境税,激励市民购买低排放车辆,并给予购买新能源车辆的消费者补贴、减税或免税的优惠政策。

二、科技创新减少排放科技创新是减少尾气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创新措施:1. 研发燃料技术。

研究并推广更加环保的燃料技术,如生物燃料、氢气燃料等,以替代传统的高污染燃料。

同时,加强对燃油燃烧过程的控制和优化,减少有害物质产生。

2. 发展汽车节能技术。

采用更加高效的发动机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尾气排放。

例如,研究和使用混合动力、纯电动以及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技术。

3. 推动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现车辆流量的优化调度,减少拥堵,缩短路程时间,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排放。

三、加强车辆检测与监管车辆排放的控制需要加强对车辆的检测和监管,以确保汽车真正达到排放标准:1. 加强尾气排放检测。

建立完善的尾气排放检测机制,对每辆车进行定期的尾气排放检测。

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必须进行及时的整改或淘汰。

2. 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

加大对车辆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排放标准。

中国在用轻型汽油车排放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国在用轻型汽油车排放现状调查与分析

1 前 言
随着 我 国排 放标 准 的 日益 严 格 , 其 是 北 京 市 尤
2 调查 方案与试验结果处理
2 1 样本 来 源 .
可能提前实施 G 1323 _o 5 轻型汽车污染物 B 85, _20 《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 中国 Ⅲ、 Ⅳ阶段 ) , 》 将进一步 促 进 国外 的低 排 放 车辆 进 入 中 国市 场 , 车 核 准 时 新 车辆的合格率也将会越来越高。近年来 , 欧美等汽 车发 达 国家 和地 区对 车辆排 放 的控 制 已经 由新 生 产 车阶段过渡到在用 车阶段 , 政府有非常完善 的排放 缺 陷车辆 召 回和 经济 制裁 制度 来保 证 用户 的利 益 和

20 . L排 量 以下为 主 , 基本 上 覆 盖 了我 国 目前 阶段 在
用 车市 场上 的主流 车型 。
2 2 抽 样 方法 .
0 0
. .
.— . .. .
: 0 0
O O

在 用 车 排 放 调 查 主 要 对 象 是 出 厂 时 满 足
[ btat T eivsgtnadaa s ntee si vl f 3 nuelh-uygsl efee e A s c] h et ao n nl io mi o l e o 3i—s gt t aon- ldv- r n i i ys h sn e 1 i d i ul
原稿收到 日期为 20 0 5年 6月 2 9日, 修改稿收到 日期 为 2 0 0 5年 8月 1 8日。
维普资讯
20 ( o.8 N . 0 6 V 1 ) o7 2
王建海 , : 等 中国在用轻型汽油 车排 放现状调查 与分析
0 0 o o

我国汽车排放控制水平现状及综合对策探析

我国汽车排放控制水平现状及综合对策探析

内燃机与配件1汽车的增长趋势近些年来,汽车工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汽车数量也一直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我国在汽车量方面一直在增加,在2013-2018年之间,我国汽车保有量由之前的12572.4逐渐增至23121.8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在2018年汽车保有量当中,新能源车是比较少的,仅仅占据1.1%,而柴油车以及汽油车的占比更是多达97.8%,在大气污染当中,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这些数据都可以清晰的表明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一直呈现出非常快速的增长趋势。

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汽车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浓度也在逐渐的增加,这样以来会对城市的空气质量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由于汽车排放造成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变得非常的严重。

2车辆排放的主要成分及危害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含燃料以及不完全燃烧等有害产物,主要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颗粒等有害氧化物,汽车排放的污染物种类与燃烧、发动机机理以及燃油蒸发等情况有非常大的关系。

由于汽油机以及柴油机的燃烧机理存在不同性,它们排放的污染物产生的机理也具备不同性。

汽油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含: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以及氮氧化物。

柴油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含:微粒以及氮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将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对人类健康以及植物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2.1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是利用不燃以及不完全燃烧的燃料与润滑油、燃料以及润滑的热解而形成的一种产物。

一些碳氢化合物主要来自于曲轴箱窜气以及燃油系统的蒸发。

汽车尾气排放之后,会导致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大大的增加,因此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

排放碳氢化合物当中包含:醛以及多环芳香烃,醛类主要包含的有甲醛以及丙烯醛等,多环芳香烃主要包含苯并芘等。

醛属于刺激性的气体,可能会对人的眼睛、鼻子粘膜,皮肤以及呼吸道等造成非常严重的刺激。

当醛达到一定的高浓度时,会造成呕吐、恶心、咳嗽、头晕以及其他的症状等。

汽车排气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分析

汽车排气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分析

汽车排气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接着分析了汽车排气污染防治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汽车;排气;污染防治;现状;对策分析引言: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有毒和副作用的化学物质,甚至还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致癌物。

近年来,由于生态和环境问题而发生的许多事故,已经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城市交通或工作学习产生影响。

1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普通汽车中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关键燃料包括汽油和柴油,这也是各种炭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完全点燃时,一般的燃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系统氧气不足,它会趋向于气化,乙醇将被燃烧成一氧化碳(CO)。

因此,基本上一氧化碳的排放全部由空燃比控制。

碳氢化合物(HC)的产生和影响因素:碳氢化合物的产生也都是燃料的不充分燃烧引起的,这其中就包括没有完全燃烧的燃料以及一些燃烧的分解物。

另外,排放物蒸气浓度过高或过稀,雾化差,有机废气渗透过多,会导致部分未点燃的废气与汽车废气一起排出。

此外,车辆曲轴箱通风的窜气及其燃料的挥发会导致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氮氧化合物(NOX)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汽车尾气中的大多数氮氧化合物经常含有的化学物质都是一氧化氮(NO),其性能还取决于汽车燃料的温度和氧气的浓度值,在高温下也有停留时间。

此时,空燃比、点火时间和发动机压缩比以及最小进气口,管道的真空值,配气相位,燃料特性和发动机燃烧室的外观等这些方面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例如,在高原地区驾驶汽车的整个过程中,空气的工作压力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这将导致空气的密度进一步降低,并且氧含量低。

由汽车发动机提供的混合气体变得越来越浓,这进一步促进了从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气体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进一步提高。

2汽车排气污染防治对策分析2.1管理对策对于汽车的污染排放,需要不断加强对其各个方面的管理,具体的实施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第一,做好车辆的管理工作,有一些车辆的状况较差,对于环境会造成较大的污染,这些车辆应该限制其在城市一些路段的驾驶,避免造成路段的拥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轻型汽车排放控制现状及对策李孟良高继东方茂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162)【摘要】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车辆排放控制技术,我国汽车排放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达到欧2并部分达到欧3;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提高对油品质量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欧美的油品质量紧随着汽车排放标准变化。

我国逐步认识到了汽车排放与油品关系,一系列基础试验研究在石化行业和汽车行业展开和筹划中。

关键词:排放控制, 劣化系数, 燃油品质An Analysis On The Actuality OfLight-duty V ehicle Emission Control Level In ChinaLi Mengliang, Gaojidong Fangmaodong(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Tianjin 300162)Abstract: Zero Mile Level and Deterioration Factor are the two parameters for evaluating the level of vehicle emission. The variation of the parameters always come up the implement of advanced let control technology and strict emission regulation.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actuality of light-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level base on the statistic collecting from test. The forecast of the trend are discussed on paper.KeyWords:Emission Level, Deterioration-Factor, Fule quality1引言由于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排放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来源。

我国汽车工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维修服务体系不完善(无车辆I/M制度)、燃油质量水平低和机动车运行的工况条件较差,加大了车辆对城市的污染物。

受国家公众利益的要求,国家陆续出台了车辆排放法规。

为改善这种状况,必须提高车辆排放控制水平,改善燃油质量。

车辆开始采用满足法规的新技术(电喷+三元催化转化器),从根本上提高了我国车辆的排放水平。

由于新排放控制技术,我国修订了燃油质量标准GB17930,限制燃油中铅含量。

近几年来,通过8万公里耐久性试验(V型试验)检验污染控制装置,通过实际的劣化系数评价车辆排放控制水平的。

受财政部、环保总局减税政策激励,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厂家都进行了耐久性试验;我们随机采样70多辆新车型(通过了8万公里耐久性试验,达到GB18352.2标准)测试数据(均为轻型汽油车辆)。

我们选择的车辆包括:轿车有35种车型共48辆,客车有15种车型共22辆。

这些车辆基本覆盖了我国当前时市场上所有轻型车型,也代表了我国当前汽车水平,可以代表我国轻型汽车排放控制的总体情况。

本文介绍了我国汽车产品的排放水平现状和趋势的研究成果。

分析了影响先进排放技术应用的因素,并结合目前进行的研究情况提出了对应策略。

2 轻型汽车排放水平现状与预测基于工况法测试结果的试验数据库,我们按轿车、客车进行归类。

由于GB1835.2将HC+NOx作为总体评价,我们将CO指标作为图形的横坐标,HC+NOx视做一个指标作为图形的纵坐标,这样下列各散点图的一个点代表一个测试车辆的排放数据。

3000km左右的I型试验数据作为车辆ZML,一个数据点代表一个车辆,所有车辆的ZML排放数据见图1(轿车、客车)。

为了便于更直观地分析耐久性试验效果,将Ⅴ型试验8万km间隔的排放数据结果布置在图1中。

2.1 排放水平现状按照表2中限值范围在图1中划分了四个区域。

粗实线覆盖了EU I限值范围,双划线框A覆盖了EUⅡ,点划线框B覆盖了EUⅢ,和短划线框C覆盖了EUⅣ。

可以清楚看出,2000~2002年度轻型车辆V 型试验后排放水平已经完全且大大超过EUI水平、几乎全部达到EUⅡ,且绝大部分都处于限值下限。

2.2 排放水平预测假设不考虑EUⅢ的冷启动后前40S的采样,车辆几乎都能满足EUⅢ的CO限值,HC+NOx限值(为便于比较,EU-Ⅲ/Ⅳ车辆排放物HC和NOx限值权宜合并考虑)则不能完全达到。

考虑到图1结果尚未包含冷启动后前40S排气,而冷启动会使CO增加特别是HC的增量增加40%左右[3,4]。

图4是在图1中ZML基础上乘以[2]中劣化系数1.2后再乘以[3,4]中增量1.4系数后的排放水平预测结果,采用推荐的DEF也显示相似的结果:总体上接近34%的车辆不能达到EUⅢ,失败的原因在于HC+NOx主要是HC的排放控图2 I型试验排放水平EUⅢ预测制水平不足;大部分轿车和一半的客车可以达到EUⅢ。

实行新的法规已具有相当的基础,通过更严厉的法规(如EUⅢ)如可以推进HC+NOx排放控制技术的采用,全面提升轻型车辆排放控制水平。

采纳分析EU-Ⅲ的假设,已有少数车辆ZML达到EUⅣ,考虑劣化系数,差距则很大(图4短划线),而且是全方位的,采用EUⅢ的排放控制技术不能够实现EUⅣ,不具备EUⅣ基础。

汽车制造商必须选择全新的排放控制技术,控制CO、HC和NOx的排放。

3 劣化系数(DEF)耐久性排放试验数据又按不同的里程作为不同的系列,所有车辆的劣化进程的排放水平数据分别见图3 V型试验不同进程排放水平数据(轿车)一个数据点对应一个车辆在相应里程的排放水平。

横坐标为CO的DEF,纵坐标为HC+NOx的DEF。

用点化线按排放因子CO和HC+NOx的劣化系数1.0分割图3。

区域的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表明车辆的污染物排放量不仅未升高,而且得到降低;这种现象在各个不同进程的比例不同,在前4万km内比例较高,后前4万km内比例很少。

进一步观察发现,在前1~2万km内,CO排放DEF较多小于1;而3~4万km内HC+NOx排放DEF较多小于1。

从图3中我们还发现,V试验的劣化系数都比较高,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增大。

在整个耐久进程中,个别特例出现了高达10左右。

大部分的排放因子CO的DEF超过1.2,处于1.2~5之间,而排放因子HC+NOx的DEF达到5,大部分处于1.2~3之间。

GB18352.2中可选的劣化系数1.2(图3中粗实线方框内)的覆盖区域车辆很少,但是我们对照图1明显可以看到,总的排放水平并没有因此而出现对应的超标现象。

我们细致地分析发现,是由于这种较高的劣化系数往往对应着较低的ZML。

图3 车辆劣化系数分布图对于劣化系数高现象,我们深入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这种低ZML车辆采用的污染排放控制装置有关,如CCC(紧凑耦合催化转化器)、FLS(快速起燃氧传感器)和CFL(改变载体结构和贵金属含量)等更先进的综合排放控制技术。

由于他们的结构和化学特性,造成DEF的波动和劣化系数显著加大。

具体表现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上述现象:我们还可以欧美国家普遍实行的检查/维护(I/M)来理解这种现象。

那些更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其对行驶工况、气候温度和燃油质量等因素影响很敏感,污染控制装置性能产生波动和下降;在试验过程中,又禁止对车辆的排放控制装置进行调整和维护。

国外的研究证明,如新车的ZML较低,若I/M未起作用,则车辆随行驶里程的增加劣化明显[4]。

所以在车辆的生命周期内,对于车辆的排放水平的劣化系数的控制,需要采取正确的I/M。

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其对行驶工况、气候温度特别是燃油质量等因素影响很敏感,造成DEF的波动和劣化系数显著加大。

4 采取的对策及措施2002年通过低污染排放小汽车减征30%消费税的推动,新的车型达到欧II排放标准。

2003年北京、上海提前强制实施欧II排放标准,2004年全国范围实施第二阶段排放标准。

在此基础上,许多厂商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排放控制技术,在发动机设计、空燃比控制策略、燃油喷射技术以及后处理技术(改性CCC)等方面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使车辆达到了欧3排放要求。

我国第二阶段排放标准也正在制订过程中。

对于车辆使用中的特殊情况特别是3.1的现象,我国有关部门已开始采取对应措施,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4.1 燃油及清净添加剂国家标准GB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发布,满足三元催化器的要求,这个标准在三大城市先行,无铅汽油指标已经跟上汽车排放技术的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油品产业的特殊性(烯烃含量高和芳烃含量低),与世界汽车先进国家的燃油特性正好相反,而高含量的烯烃会堵塞电喷发动机的喷嘴。

针对这种特性,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已立项修订,年底征求意见;同时国家四部委资助了“车/油研究项目”,在国内首先将车和油结合起来,研究双方的要求和能力。

这个项目目前正由承担单位天津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和中石化、中石油开展;年底将得到“第二阶段汽车排放标准对无铅汽油的质量要求”的结果;进而,在2004年度得出“第三阶段汽车排放标准对无铅汽油的质量要求”的结论。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国内车用燃油质量仍在不断提高,铅含量完全得到控制和保障;硫含量降低明显;烯烃含量下降,见表1。

但是随着高标号油用量的猛增,为提高和保证辛烷值,添加了含锰化合物如MMT,导致油中锰含量上升。

国家环保总局委托我们正在组织十大城市在用车排放与市场汽油质量调查项目,希望汽车厂积极参加;表1 几种汽油主要指标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成果是,由于汽车、石化行业的共同努力,国家标准GB17930《车用无铅汽油》规定的油品添加有效的汽油清净剂的要求将得到确保。

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经贸委的《车用汽油清净剂》行业标准基础上制订其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标准主要制定了添加清净剂后的汽油指标,禁止加入任何金属添加剂到燃油中,以及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评价在进气阀和燃烧室里的积炭。

相关的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进气阀和燃烧室沉积物试验方法于年底发布。

从国外的车用汽油标准来看,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总体来说紧随车辆技术的进步而改善,但市售和标准汽油指标间仍有一定差距。

直到2000年(欧3实施年)市售汽油硫含量和铅含量才有突变提高,分别从1998年的0.05%和13mg/l降至0.015%和5mg/l;烯烃含量18%,低于欧2要求(10%)。

4.2 排放测试用运转循环运转循环是排放I型试验的主要依据,我国采用的是欧洲循环。

该循环是否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与我国实际行驶工况的相关性,也制约着我国制定排放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