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学考研试题

木材学考研试题
木材学考研试题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木材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26分)

1.华山松的学名是Pinus armandii Franch,学名中的Pinus是。

A. 科名

B. 属名

C. 种名

D. 命名人

2.木材的结构是指木材中细胞的。

A. 排列方向

B. 早晚材

C. 尺寸大小

D. 纹孔类型

3.下列树种中,早晚材急变的是。

A. 华山松

B. 马尾松

C. 杉木

D. 红松

4.用于要求尺寸稳定性较好的场合,最好选。

A. 径切板

B. 弦切板

C. 半径切板

D. 半弦切板

5.在木材细胞壁中起到骨架物质作用的是。

A. 纤维素

B. 半纤维素

C. 木质素

D. 抽提物

6.同一块木材中,密度最小的是。

A. 实质密度

B. 气干密度

C. 基本密度

D. 绝干密度

7.下列化学成分中吸湿能力最大的是。

A. 纤维素

B. 半纤维素

C. 木质素

D. 内含物

8. 苯丙烷作为木质素的主体结构单元,共有三种基本结构,针叶树材中的结构单元比例最高。

A. 愈创木基丙烷

B. 紫丁香基丙烷

C. 对羟苯基丙烷

D. 苯基香豆满

9.纤维饱和点为木材的各类性质的转折点,通常认为木材的纤维饱和点的含水率范围为。

A. 8-12%

B. 12-18%

C. 18-23%

D. 23-33%

10. 木材的各导热系数在三个方向上最大的是。

A. 纵向

B. 径向

C. 弦向

D. 不确定

11.我国木材顺纹抗弯强度的平均值MPa。

A. 45

B. 90

C. 120-150

D.180

12.下列木材力学性能中,施加载荷产生破坏的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三段式应力-应变曲线的

是。

A. 顺纹抗拉

B. 抗弯

C. 顺纹抗压

D. 横纹抗压

13. 毛竹的节间生长,是靠来实现的。

A. 形成层

B. 顶端分生组织

C. 侧生分生组织

D. 居间分生组织

二、填空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24分)

1.木材的三切面是、和。

2.阔叶材管孔的内含物主要有和两大类。

3.具有正常树脂道的国产针叶材,多见于松属、落叶松属、银杉属、、、和油杉属。

4. 交叉场(井字区)是指在径切面上,与相交的区域。

5. 根据纹孔的结构,可以将纹孔分为纹孔和纹孔。

6.根据管孔在横切面上一个生长轮内的分布和大小情况可分为环孔材、和

三种类型

7. 气干木材试件,其质量为10g,体积为20cm3, 烘至绝干后重8g,浸水中充分饱和后体

积为21cm3,则此木材气干的绝对含水率为,木材的气干密度为,基本密度

为。

8.木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主要通过和的方式连接。

9.已知某种木材的绝干密度为0.60g/cm3,该木材的体积空隙度约。

10.竹壁在宏观构造下由外向内可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竹肉和。

11.纤维素大分子链间在结晶区的联结力主要为。

12.应力木指的是在倾斜树干或者树干的夹角超过正常范围的树枝中出现的畸形结构,针叶材和阔叶材所产生的应力木类型不同,针叶材中的称为,阔叶材中的称为。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木材的实质密度

2.纤维素的结晶区

3.导管分子的穿孔

4.环孔材

5.平衡含水率

6. 介电常数

7.导热系数

8.弹性模量

9.木材的蠕变10. 纤维饱和点

四、问答题:(共70分)

1. 用简图画出木材细胞壁的壁层结构,并说明各层微纤丝排列方向对木材性质的影响。(10分)

2.简述木材纤维素的吸湿机理及吸湿滞后现象。(12分)

3.简述针叶树材、阔叶树材解剖构造的差异?(12分)

4.木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是什么?不同的水分对木材的物理力学等材性有何影响。(12分)

5.何谓木材缺陷?木材的天然、生物危害和加工缺陷各有什么?描述节子、腐朽对木材材质的影响。(12分)

6.木材的主要力学指标有哪些?简述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因素。(12分)

木材学--北京林业大学--《木材》考研真题2000-2006

北京林业大学木材学2006 年 一、名词解释(3×15=45) 生长轮、早材、晚材、侵填体、穿孔、闭塞纹孔、结晶区、纤维饱和点、应力木、实质比重、弹性模量、蠕变、松弛、容许应力、介电常数 二、简述(65) 1、什么是幼龄材?什么是成熟材?画出它们在树干中的大概部位?二者有何区别?(7) 2、什么是树脂道?我国针叶树材中哪些属具有正常树脂道,它们的树脂道各有何特点?(7) 3、用对分检索表的方法区分下列树种。(7)红松、落叶松、柏木、水曲柳、核桃楸、红桦 4、在实际利用中,木材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材料,试问木材的优缺点有哪些?(7) 5、简述并画出针叶树材管胞胞壁的壁层构造。(6) 6、纹孔对的类型有哪些?分别存在于什么细胞之间?(5) 7、木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什么?针、阔叶树材木质素有哪些区别?(6) 8、什么是木材的吸着滞后现象?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木材的滞后率受哪些因素影响?滞后率在什么条件下会降低?(7) 9、我们在寒冷的冬天接触木材时,总觉得纵切面较横切面温暖,为什么?分析其原因。(5) 三、论述题(40) 1、木材是一种变异性非常大的材料,木材构造及木材细胞壁的特点使木材的力学性质具各向异性,同时有很多因素影响木材的力学性质,请你 写出这些因素,并分析它们对木材的力学性质有何影响。(15) 2、以针叶树材管胞为例谈谈木材的形成过程。(15) 3、比较针、阔叶树木材宏观构造的差异。(10) 北京林业大学木材学2005 年 一、名词解释(3×15=45) 年轮、熟材、心材树种、木射线、环孔材、纹孔、侵填体、纤维饱和点、基本密度、平衡含水率、吸湿、解吸、热扩散率、蠕变、松弛 二、判断并改正(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并改正。4×5=20) 1、木材的木质部包括初生木质部与次生木质部,它们之间有很多不同,但它们的构成细胞的起源是相同的。() 2、幼龄材是幼树所形成的木材。() 3、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中,径切面上管胞与射线薄壁细胞相交叉的平面称为交叉场。() 4、木材细胞壁中的木质素有三种基本结构单元,在针叶树材与阔叶树材中,这三种结构单元的比例是不相同的,其中阔叶树材中的紫丁香基丙 烷的含量比针叶树材中的多。() 5、木材的实质比重是指木材物质或胞壁物质的比重,不包括木材的胞腔等空隙。 三、简答题(30) 1、在一些木材(例桑木、马尾松等)中,心边材区别明显,请问心材是由什么转变成的?在心材形成时有什么变化产生?(6) 2、冷杉和云杉十分相似的木材,你有几种方法将它们区分开?(至少两种)(4) 3、在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中,如何区分轴向管胞、轴向薄壁细胞与索状管胞?(5) 4、木材密度对木材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影响木材密度的因素有哪些?(5) 5、什么是木材的介电常数?影响介电常数的因素有哪些?木材的介电特性在木材工业中有何实际应用?(10) 四、论述题(55) 1、什么是木材的干缩湿胀,它的特点是什么,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样才能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15) 2、木材干燥过程中,自由水主要通过哪些途径移动?木材构造方面的哪些因素可能显著增大自由水的移动阻力?请分别针对针叶树材和阔叶树

考试大纲-2020中科院考研-动物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动物学》考试大纲 本《动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动物学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动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和有关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覆盖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动物生态学、动物生理学、动物地理与动物进化等多个分支学科。《动物学》的硕士研究生考试,要求考生对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动物学研究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和动物分类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不同动物类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生命起源、动物进化、动物地理和动物生态等重要科学领域有深刻的理解,熟练掌握动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化过程,并对各个过程中不同典型动物类群的分类地位、主要特征和代表性种类、代表性结构和功能及其适应性有深入了解,掌握动物学的新内涵和发展方向。要求考生通过普通动物学的学习,具有运用进化论思想解释动物进化等生命现象的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动物学基本知识 包括动物在生物界的分类与进化地位、动物学的研究内容、动物学的发展历史、动物学的研究方法和动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关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基本概念;胚胎发育、个体发育、行为功能的基本概念等。 二)代表性动物类群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原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等主要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重要分类单元和代表性种类的特征及其在动物进化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脊椎动物中的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类群、重要分类单元和代表性种类,各类群的原始性特征、进步性特征和适应性进化特征及其在动物进化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重要动物类群的利用、控制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三)动物的起源与进化

木材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名称:木材学考试类别:考试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为了在树种间进行气干密度比较,我国现规定气干材含水率为(B) A、8% B、12% C、15% D、30% 2.由树木活的枝条形成,节子与周围木材紧密连生,质地坚硬,构造正常,这种节子称(D)。 A、腐朽 B、漏节 C、健全节 D、活节 3.用于要求尺寸稳定性较好的场合,最好选(A)。 A、径切板 B、弦切板 C、半径切板 D、半弦切板 4.吸湿和解吸是指(B )水的吸收和排除。 A、自由水 B、吸着水 C、化合水 D、游离水 5. 树脂管胞内的树脂纵切面看呈H型,它是(C)科(科名)木材的特征。 A、松科 B、蝶形花科 C、南洋杉科 D、柏科 6.木材变形后,能随时间推移而回复的那部分变形称为(C)。 A.弹性变形B瞬间弹性变形C.弹性后效变形 D 塑性变形 7.木材的滋味主要取决于木材中的(D)。 A.纤维素B.半纤维素 C 木素D、内含物 8.下列树种中无孔材者为(B)。 A、香樟 B、银杏 C 、苦槠 D、枫香 9.针叶材木射线根据其在弦切面上的形态,可分为(D) ①单列木射线②多列木射线③纺锤形木射线④聚合木射线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③ 10.阔叶材中以下属于薄壁细胞的有(D) ①导管②木射线③泌胶细胞④管胞⑤木纤维 A.①②⑤ B.①⑤ C.①④⑤ D、②③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木材的命名常用的有学名和俗名,学名是由属名、种名(或种加词)、命名人组成的。2.在针叶材中,具有正常树脂道的树种有松属、云杉属落叶松属、油杉属、和银杉属等。3.我国竹子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可分为黄河-长江竹区、长江-南岭竹区、华南竹区和西南高山竹区四大竹区。 4.纤维素大分子链间在结晶区的联接力主要为氢键。 5.竹秆的节间多数中空,周围的竹材称为竹壁,生产上将竹壁从外向内分为竹青、竹肉和竹黄

动物学考研复习笔记

1.侧线:鱼类身体两侧由皮肤的许多感觉囊排列而成的特殊感受器,能感知水流、压力,低频振动等 2.韦伯氏器:由三脚骨、间插骨、舟骨连接而成,能感受到声波及气体压力,水压的变化‘并引起与此相应的运动。 3.咽喉齿:硬骨鱼中鲤形目鱼第5对鳃弓上特化为3咽喉持,具有研磨能力,其形状与食性有关,靠咽喉齿和基枕骨腹面的角质垫相研磨,可以压碎通过咀嚼的食物,其形状、数目排列方式是鲤形目鱼分类的依据。 4.逆转变态:由于幼体与成体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幼体在变态发育过程

中失去一些重要构造而成为行为简单的成体。 5.鳍脚:雄性软骨鱼的交配器,位于腹鳍之间的基鳍软骨特化而来 6.洄游:某些鱼类在生命运动过程中,会周期性群体性方向性的迁徙运动,为满足等饵,繁殖,越冬等条件,这种运动特性称为洄游 洄游的意义:鱼类的洄游是一种适应,鱼类凭借这一运动可以满足在生活的某一时期所要求生殖,等饵,越冬的条件,是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可靠的保证。 7.初生颌:软骨鱼最早出现和原始型的颌,1对

8.次生颌:硬骨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上下颌分别被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等,膜骨构成的次生颌所代替,5对 9.耳后腺:由括液腺转变而来,能分泌毒浆,是50-60个椭圆形小毒腺的集合体,每个小毒腺内充满嗜酸性物质,以一短管开口于皮肤表面,腺体的基部有一束平滑肌包裹,控制分泌物的排出。 10.泄殖腔: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的单孔目背后有一开口作为肠道,尿道,产道的出口相较于脊椎动物相对较大,同时成为了动物排尿,排粪及产卵的出口

11.毕氏器:蟾蜍和短头蟾的生殖腺前缘附生形状各异由蝌蚪生殖腺 12.精尿管:雄性肾脏前端由肾小管与精巢伸出的精细管相通,并借输尿管运送精子,故其输尿管兼有输尿和输精两种功能 13.固胸型肩带:左右两侧的上乌喙骨在腹中线相互平行固着在一起,如青蛙 弧胸型肩带:左右两侧的上乌喙骨均为弧形,并重叠,如蟾蜍 14婚垫:蛙蟾类雄性前肢内侧第一第二指的基部隆起,垫上富有粘液腺活角质刺,用于加固抱对的作用 15.冬眠:环境温度是两栖类生存的重

木材学(附答案)

1、径切面是通过髓心与木射线平行锯切的平面。 2、弦切面是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相垂直的平面。 3、胞间层和相邻细胞的初生壁合起来,统称为复合胞间层。 4、管胞壁上纹孔的排列形式有梯状,对列和互列三种类型。 7、木材中的水分有三种状态存在着:化合水,自由水和吸着水。 9、根据管孔式的不同可以将木材分为环孔材,散孔材和半环孔材。 10、细胞次生壁中S2层最厚,对某些木材物理性质有决定性影响。 11、轴向管胞上的纹孔都是具缘纹孔。 12、在针叶树材中,正常的树脂道仅存在于松科的云杉属,黄杉属,银杉属,松属,落叶松属和油杉属。 13、同形木射线全由横卧细胞组成。 14、交叉场纹孔的类型主要有窗格状,云杉型,柏型,杉型和松型。 17、径切面是通过髓心与木射线平行锯切的平面。 18、木材细胞壁上的特征主要有纹孔,螺纹加厚,锯齿状加厚,径列(横)条和分隔,瘤层和侵填体。 19、异形木射线由横卧细胞和直立细胞组成。 1、一个年轮靠近树皮方向一侧的是[ D ]A.边材B.心材C.早材D.晚材 2、构成微纤丝结晶区的化学成分是[ A ] A.纤维素 B.半纤维素 C.木素 D.少量成分 3、下列细胞中,具单纹孔的是[ C ] A. 管胞 B. 射线管胞 C. 韧型纤维 D. 纤维状管胞 4、在显微镜下观察木射线的宽度,最好在[ A D ] A. 横切面 B. 纵切面 C. 径切面 D. 弦切面 5、由直立射线细胞和横卧射线细胞共同组成的木射线称为[ B ] A.同型射线 B.异型射线 C.聚合射线 D. 纺锤形射线 6、赋于木材顺纹抗拉强度的化学成分是[ A ] A.纤维素 B.半纤维素 C.木素 D.少量成分

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兽医基础-考试大纲

华南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 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兽医基础》考试大纲 一、适用范围:兽医硕士 二、考试范围包括五个部分(每个部分75分):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临床诊断。考生任选两个部分作答。 动物学 第一部分:参考书目 《普通动物学》(第二版),张训蒲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06。 其它《动物学》或《普通动物学》教参也可。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 绪论 了解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命世界中的地位、动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动物学基本分类知识;掌握生物多样性、物种及动物学基本概念。 1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了解生命有机体的构成,掌握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重要概念。 2 原生动物门 掌握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四个主要纲的主要区别;掌握主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特征,了解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与人类的关系。 3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与个体发育 理解多细胞动物的起源、证据及主要学说;了解生物个体发育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掌握生物发生律的概念。 4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掌握体型、骨针、水沟系、胚层逆转等多孔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多孔动物的类群及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与地位。 5 腔肠动物门 掌握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其三个纲的主要区别,以水螅为代表,掌握腔肠动物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了解两胚层、原始消化腔及神经网出现的生物学意义。 6 扁形动物门 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了解两侧对称、中胚层的形成等重要机能结构出现对动物进化的意义;以涡虫为代表,掌握扁形动物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了解扁形动物的系统分类及演化;了解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表现,初步理解寄生虫与寄主的关系及防治原则。 7 原腔动物

已整理植物学考研题试题库_重要

名词解释 种子休眠有些植物的种子形成后,即使在适宜环境下也不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种子休眠。 上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并子叶相连的短轴称为胚轴,子叶以上的胚轴称为上胚轴。 下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并子叶相连的短轴称为胚轴,子叶以下的胚轴称为下胚轴。 有胚乳种子种子成熟后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由于养分主要储存在胚乳中,这类种子的子叶相对较薄。例如:蓖麻、小麦等。 无胚乳种子种子成熟后仅有种皮、胚二部分,营养物质主要储存于子叶中。例如:豆类植物。 子叶出土幼苗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伸入土中形成主根,然后下胚轴迅速伸长而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如:大豆、花生、油菜等。 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而是上胚轴伸长,所以子叶留在土中,并不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直到养料耗尽死亡。如:豌豆、玉米、大麦等。 细胞器细胞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微小结构。原生质是指细胞有生命的物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是指细胞中细胞壁以各种结构的总称,它是细胞各类代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 胞基质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在电子显微镜下看不出特殊结构的细胞质部分,含有与糖酵解、氨基酸合成和分解有关的酶类等重要物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中,把第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结束之间的过程(即一个间期和一个分裂期)称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和M期。 纹孔植物细胞壁上的结构单位,植物细胞在形成次生壁的时候,有一些不为不沉积壁物质,因此形成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胞间连丝相邻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而彼此相互联系,这种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丝称胞间连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是细胞间物质、信息传输的通道。 后含物是植物细胞在代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些非原生质物质,它包括植物细胞储藏物质和新代废弃物,如淀粉、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等。 细胞分化同源细胞逐渐变成形态、结构、功能不相同的几类细胞群的过程。 细胞全能性生物体,每个生活的体细胞都具有像胚性细胞那样,经过诱导能分化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的潜在能力,并且具有母体的全部的遗传信息。 组织是由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以输导为主的复合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或加上形成层共同构成的束状结构。 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复合组织。 维管系统植物体各器官中的由维管束构成的一个连续统一的系统,主要行使输导水分、矿质和同化产物的功能。包括了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木质部和输导有机养料的韧皮部初生生长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 熟的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 初生结构在植物体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 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初生结构。 次生生长在植物体初生生长结束后,发生了次生分生组织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其分裂、分化形成各种成熟组织的生长过程称为次生生长。次生生长的结果是使根茎等器官加粗。 次生结构在植物体的次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 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次生结构。包括了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心逐渐分化成熟的,外方先成熟的部分为原生木质部,方后成熟的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 起源侧根起源于根尖成熟区中柱鞘的一定部位,这种起源于组织部的方式称为起源。 根瘤豆科植物根上,常形成各种形状的瘤状突起,称为根瘤。是根与土壤中的根瘤菌所形成的共生体。具有固氮的功能。 菌根有些植物根常与土壤中的真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真菌与根的共生体,称为菌根。 定根发生位置固定的根。包括主根和侧根。 不定根发生位置不固定的根,如在茎、叶、老根或胚轴上不定部位上产生的根。 凯氏带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在根的皮层细胞处于初生 状态时,其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形成木栓质的带状增厚。对根水分吸收和运输具有控制作用。这种带状结构是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的,因而称为凯氏带。 外起源茎上的叶和芽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层或第二、三层细胞,这种起源于组织表面的方式称为外起源。 树皮树皮是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维管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在较老的木质茎上,树皮包括了木栓层和它外方的死组织(统称外树皮或硬树皮或落皮层),以及木栓形成层、栓层、韧皮部(统称树皮或软树皮)。 年轮年轮是由于维管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季节的影 响的生长轮。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所现出的若干同心轮纹。每一轮代表着一年中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由春材(早材)和秋材(晚材)组成。 髓射线茎的初生结构中,由薄壁组织构成的中心部分称为髓。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称为髓射线,也称初生射线,连接皮层和髓,具有横向运输和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维管射线在次生维管组织中,还能分别地产生新的维管射线,它是次生维管组织的横向运输系统。维管射线为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在木质部的称木射线;在韧皮部的称韧皮射线。 叶痕叶子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 叶迹是指由茎进入叶的维管束痕迹,从茎中分枝起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止的这一部分。 定芽生在枝顶或叶腋的芽。 不定芽不是生在枝顶或叶腋的芽。 鳞芽在外面有芽鳞包被的芽。芽鳞具有保护芽的作用。如:等的芽。 裸芽在外面没有芽鳞,只被幼叶包着的芽。如:棉、油菜、枫等 边材靠近树皮部分的木材,是近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色泽较淡,具有输导和贮藏的作用,边材可以逐年向转变为心材,因此,心材可逐年增加,而边材的厚度却相对比较稳定。 心材靠近中央部分的木材,是次生木质部的层,近中心部分,颜色较深,导管和管胞已失去输导的功能,但管腔充填了物质,使其支持能力加强。 春材春夏季形成层活动旺盛,细胞分裂快,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大,管壁较薄木纤维数目少,细胞排列疏松,这部分次生木质部的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 秋材夏末秋初气候条件渐不适宜树木生长,形成层活动减弱,细胞分裂慢,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较小且数量少,木纤维和管胞较多,管壁较厚,细胞排列紧密,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 本门课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考试内容-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本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第一部分为主体,分值在90分左右(主要考查对生物学一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生态学部分不在本课程考查范围之内),后两部分分值各占30分左右(主要考查考生对动植物结构、功能和主要分类群典型特征的掌握程度)。 第一部分普通生物学 (一)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 生物的特征 2.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 3. 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 4. 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5. 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6. 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7. 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细胞 1.生命的化学基础 1)原子和分子 2)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3)糖类 4)脂质 5)蛋白质 6)核酸 2.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1)细胞的结构 2)真核细胞的结构 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4)细胞通讯 3. 细胞代谢 1)能与细胞 2)酶

3)物质的跨膜转运 4)细胞呼吸 5)光合作用 5.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 3)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三)动物的形态与功能(重点参阅动物生物学部分) 1.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1)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 2)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3)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2. 营养与消化 1)营养 2)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3)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4)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3. 血液与循环 1)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2)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3)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4. 气体交换与呼吸 1)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3)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5. 内环境的控制 1)体温调节 2)渗透调节与排泄 6.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2)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7.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的性质

最新中科院-植物学(621)考研真题(个人整理版)

1998-2013年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真题 (621)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8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无限维管束同源器官颈卵器心皮聚合果无融合生殖核型胚乳花程式孢蒴内始式 二、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在那些方面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三、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异同点。 四、何谓木材的三切面?它们的概念怎样?以双子叶禾本植物为例,写出三切面的特征。 五、以水稻为例,叙述禾本科植物花序及花的详细组成。 六、试述被子植物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为花粉粒的全过程。 七、写出图中数字所指花序类型和胎座类型的名称。……(图略)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9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有丝分裂次生结构形成层侵填体花程式和花图解真核生物颈卵器世代交替孢子和种子 C3和C4植物 二、试举例说明高等植物根的变态及其主要功能。 三、何谓光合作用,简述提高光合作用的几种途径。 四、试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五、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0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管胞凯氏带居间生长合轴分枝孢子、合子与种子平行进化景天酸代谢双名法 石松类植物单性结实 二、简述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特征与主要特征与主要功能。 三、何谓次生生长?分别以根和茎为例简要说明之。 四、试说明苔藓植物的主要进化特征。 五、白果(银杏)和苹果两种“果”的用法各指什么,试分辨之。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所在的科 betula eucalyptus ficus ginkgo mangnolia populus quercus rhododendron salix ulmus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1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细胞器减数分裂心皮管胞有限花序子实体世代交替地衣楔叶植物通道细胞 二、植物有哪些主要的组织,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三、简述茎尖的结构及其进一把发育形成的结构或组织。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完整版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 考试大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 本门课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考试内容-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本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第一部分为主体,分值在90分左右(主要考查对生物学一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生态学部分不在本课程考查范围之内),后两部分分值各占30分左右(主要考查考生对动植物结构、功能和主要分类群典型特征的掌握程度)。 第一部分普通生物学 (一)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生物的特征 2.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 3.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 4.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5.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6.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7.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细胞 1.生命的化学基础 1)原子和分子 2)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3)糖类 4)脂质 5)蛋白质 6)核酸 2.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1)细胞的结构 2)真核细胞的结构 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4)细胞通讯 3.细胞代谢 1)能与细胞 2)酶 3)物质的跨膜转运 4)细胞呼吸

5)光合作用 5.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 3)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三)动物的形态与功能(重点参阅动物生物学部分)1.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1)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 2)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3)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2.营养与消化 1)营养 2)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3)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4)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3.血液与循环 1)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2)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3)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4.气体交换与呼吸 1)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3)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5.内环境的控制 1)体温调节 2)渗透调节与排泄 6.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2)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7.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的性质 2)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 3)激素与稳态 8.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整理)北林考研大纲-普通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考试大纲 (2016年) 一、大纲综述 动物学是研究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系统演化等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及林学和农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也是报考动物学类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动物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绪论 了解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动物学发展的几个阶段、动物学的基本内容与任务;掌握动物的分类与命名方法等。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掌握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分裂方式、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与功能以及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等。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 掌握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及其系统分类与各类动物在科学或实践中的意义。了解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等各类原生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了解多细胞起源于单细胞的证据,理解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及生物发生规律。掌握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共同特征即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与体腔形成、胚层分化等。生物发生规律。 第四章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了解海绵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原始性及其在动物系统进化上的意义。 第五章腔肠动物门 掌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及其形态结构、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辐射对称;两胚层和原始消化腔即消化循环腔等基本概念。了解腔肠动物分类;水螅纲、钵水母和珊瑚纲的主要特征及其意义与起源。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 掌握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及其形态结构、分类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与起源。理解两侧对称(或左右对称);皮肤肌肉囊;原肾管系统;梯型神经系统;扁形动物的分类;涡虫纲、吸虫纲和绦虫纲的主要特征。了解寄生动物的生活史及其对人与动物造成危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学考研试题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8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无限维管束同源器官颈卵器心皮聚合果无融合生殖核型胚乳花程式孢蒴内始式 二、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在那些方面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三、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异同点。 四、何谓木材的三切面?它们的概念怎样?以双子叶禾本植物为例,写出三切面的特征。 五、以水稻为例,叙述禾本科植物花序及花的详细组成。 六、试述被子植物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为花粉粒的全过程。 七、写出图中数字所指花序类型和胎座类型的名称。……(图略)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9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有丝分裂次生结构形成层侵填体花程式和花图解真核生物颈卵器世代交替孢子和种子 C3和C4植物 二、试举例说明高等植物根的变态及其主要功能。 三、何谓光合作用,简述提高光合作用的几种途径。 四、试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五、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0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管胞凯氏带居间生长合轴分枝孢子、合子与种子平行进化景天酸代谢双名法 石松类植物单性结实 二、简述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特征与主要特征与主要功能。 三、何谓次生生长?分别以根和茎为例简要说明之。 四、试说明苔藓植物的主要进化特征。 五、白果(银杏)和苹果两种“果”的用法各指什么,试分辨之。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所在的科betula eucalyptus ficus ginkgo mangnolia populus quercus rhododendron salix ulmus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1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细胞器减数分裂心皮管胞有限花序子实体世代交替地衣楔叶植物通道细胞 二、植物有那些主要的组织,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三、简述茎尖的结构及其进一把发育形成的结构或组织。 四、简述花在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主要进化方向。 五、试以海带为例,说明褐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六、请写出下列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其所在的科名。Vitex stipa eucalypms syringe carex poa quercus ligustcum camellia pinus

2015中国林科院考研真题-木材学

共5 页第1 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木材学试题注:1.全部试题均答在答题纸上,请正确标出题号(包括大题、小题以及“填空题”部分的每个空的题号),不用抄题。2.没作答题目也请写明题号。 一、判断题(正确者在括号中打“√”,错误者打“×”,每题1分,共18分) 1、木材对生物体有调节作用。在木质饲养箱中的小白鼠比在铝皮箱中的成活率高,体重也高。() 2、木材的环境学特性包括木材的视觉特性、触觉特性、调湿特性和空间声学特性。() 3、水青冈和水青树是无孔材树种。() 4、绝干的木材是优良的绝缘体,而湿木材可以导电。() 5、木材的基本密度是绝干材重量与气干材的体积之比。() 6、木材的主要组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灰分。() 7、针叶材中,所有树种具有轴向薄壁细胞。() 8、世界上只有极少数木材呈弱酸性,绝大多数木材呈弱碱性。() 9、边材变色菌只改变了材色,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无大影响。() 10、只有导管分子才具有穿孔。() 11、softwoods都是软材,hardwoods都是硬材。() 12、薄壁细胞壁上纹孔均为单纹孔,而厚壁细胞胞壁均为具缘纹孔。() 13、杉木、马尾松、杨木木材的木素的基本组成单元相同。() 14、应压木中,通常因含有胶质木纤维,而在锯刨时板面易起毛。() 15、松科中松属、云杉属、落叶松属、黄杉属和油杉属这五个属中具有正常纵向树脂道。() 16、木材腐朽是由变色菌起的,它破坏木材细胞壁物质中的纤维素或木素。() 17、髓心位于髓的中心。() 18、木材的介电常数在纤维饱和点以上,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大致呈线性递增。 ()

中科院621植物学考研真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621植物学真题汇总 (整理:JZ)2016年中科院621植物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3’*10=30’) 1.实生苗 2.种子的生活力 3.趋同进化 4.年轮 5.物候期 6.单系类群 7.假果 8.系统发育 9.生态位 10.表型可塑性 二、填空(1’*40=40’) 1.地衣是()和()复合体,分为(),(),()三个纲。 2.蓝藻中能够固氮的是()属和()属。 3.营养组织分为(),(),(),()和()。维管组织分为()和()。 4.国际上植物命名法是(),由()和()构成,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提出的。 5.根尖从前往后依次是(),(),()和()。 6.植物的繁殖方式(),(),()。 7.核酸存在于(),()和()等细胞器中。 8.胚乳有(),()和()型,胚乳是从()来的,且它的染色体数为()。 三、简答题(6’*8=48’) 1.列举植物激素,至少6种。 2.举例说明性状与性状状态的联系(至少三例)。 3.简述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植物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4.简述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类型及其在植物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5.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6.写出拉丁学名和果实类型:大白杨,拟南芥,番茄,大豆,棉花,水稻 7. 8. 四、论述题(10’*2=20’) 1.与裸子植物相比,被子植物有哪些更适合陆地环境的特征。 2.自然进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五、分析题(12’) 已知物种A的变异基因w有特定的表型特征,其近缘物种B的w基因有三个等位基因x.y.z,分别位于三条不同的染色体上,A与B均为二倍体生物。给出分析研究方案,x.y.z中哪个基因是w的直系同源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木材学考研真题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木材学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6分) 1、木材的纹理是指木材中轴向细胞的。() A. 排列方向 B. 均匀程度 C. 尺寸大小 D. 纹孔类型 2、木材细胞的成熟依顺序经历阶段。() A. 分生、胞壁增厚、木素沉积、形体增大 B. 分生、形体增大、木素沉积、胞壁增厚 C. 分生、胞壁增厚、形体增大、木素沉积 D. 分生、形体增大、胞壁增厚、木素沉积 3、下列树种中可能有正常树脂道的是。() A. 杉木 B. 冷杉 C. 柏木 D. 马尾松 4、全由横卧细胞组成的木射线称为。() A. 同形射线 B. 异形Ⅰ型 C. 异形Ⅱ型 D. 异形Ⅲ型 5、以下木材力学强度中,最大的是。() A. 顺纹抗拉强度 B. 顺纹抗压强度 C. 抗弯强度 D. 横纹抗拉强度 6、同一块木材中,密度最小的是。() A. 实质密度 B. 气干密度 C. 基本密度 D. 绝干密度 7、下列化学成分中吸湿能力最大的是() A. 纤维素 B. 半纤维素 C. 木质素 D. 内含物 8、纤维素大分子中的D-葡萄糖基上包含三个醇羟基,其中位于第个碳原子上的是伯醇羟基。() A. 2 B. 3 C. 5 D. 6

9、纤维饱和点为木材的各类性质的转折点,通常认为木材的纤维饱和点的含水率范围为。() A. 8—12% B. 12—18% C. 18—23% D.23-33% 10、白腐主要破坏木材的成分为。() A. 纤维素 B. 半纤维素 C. 木质素 D. 抽提物 11、木材变形后,能随时间推移而回复的那部分变形称为。() A. 弹性变形 B. 瞬间弹性变形 C. 弹性后效变形 D. 塑性变形 12、下列木材力学性能中,施加载荷产生破坏的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三段式应力-应变曲线的是。() A. 顺纹抗拉 B. 抗弯 C. 顺纹抗压 D. 横纹抗压 13、维管束是竹子的疏导组织和强固组织的综合体,毛竹横断面上从竹青到竹黄维管束数量的分布表现出的梯度变异。()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均匀分布 D.不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木材的学名是由(1)、(2)和(3)组成的。 2、根据纹孔的结构,可以将纹孔分为(4)纹孔和(5)纹孔。 3、木材纤维的种类有(6)、(7)、分隔木纤维和胶质木纤维。 4、根据轴向薄壁组织与管孔连生与否,将阔叶树材分为 (8) 和 (9) 薄壁组织两大类。 5、树木是一个有生命的生活体,由(10)、(11)和树冠三部分组成。 6、根据管孔在横切面上一个生长轮内的分布和大小情况可分为(12)、 (13) 、散孔材三种类型 7、木材从含水率为30%干燥到绝干,其体积从1cm3变化为0.85cm3,木材的体积干缩率为

考研科目代码

012学术型硕士考研初试科目及试题选用一览 2011年08月18日 15:10 新浪教育新浪教育讯 2012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及试题选用一览表公布。 门类代码 门类 名称 学科专业 第一单元科目 第二单元科目 第三单元科目 第四单元科目 01 哲学 各学科、专业 ▲101-思想政治理论,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其它语种、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第二外语、单独考试外语可由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240-289)(100分)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6××或7××)(150分)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8××或9××)(150分) 02 经济学 各学科、专业 ▲303-数学三(150分) 03 法学 各学科、专业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6××或7××) (150分) 04 教育学 教育学、心理学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或▲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体育学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6××或7××);可选用统考试题(300分) 05 文学 各学科、专业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6××或7××) (150分)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8××或9××)(150分) 06 历史学 中国史、世界史 ▲313-历史学基础(300分) 考古学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6××或7××);可选用统考试题(300分) 07 理学 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或▲303-数学三(150分)或招生单位自命题理学数学(科目代码使用601-609)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8××或9××) (150分) 其它学科、专业 招生单位自命题理学数学(科目代码使用601-609)或其它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6××或7××(601-609除外)),也可选用统考试题(150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150分) 08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 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其它语种、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第二外语、单独考试外语可由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240-289)(100分) ▲301-数学一(150分)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150分) 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8××或9××) (150分) 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302-数学二(150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木材学考研真题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木材学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6分) 1.在阔叶材中起机械支持功能的是。() A. 导管 B. 木纤维 C. 管胞 D.木射线 2.木材的纹理是指木材中轴向细胞的。() A. 排列方向 B. 均匀程度 C. 尺寸大小 D. 纹孔类型 3.木材细胞的成熟依顺序经历阶段。() A. 分生、胞壁增厚、木素沉积、形体增大 B. 分生、形体增大、木素沉积、胞壁增厚 C. 分生、胞壁增厚、形体增大、木素沉积 D. 分生、形体增大、胞壁增厚、木素沉积 4.下列树种中,在径切面针叶树材射线管胞内壁有锯齿状加厚的是。() A. 红松 B. 华山松 C. 白皮松 D. 马尾松 5.以下木材力学强度中,最大的是。() A. 顺纹抗拉强度 B. 顺纹抗压强度 C. 抗弯强度 D. 横纹抗拉强度 6.比较不同树种的材性时用的密度为。() A. 生材密度 B. 气干密度 C. 绝干密度 D. 基本密度

7.下列化学成分中吸湿能力最大的是。() A. 纤维素 B. 半纤维素 C. 木质素 D. 内含物 8.与木材颜色的产生和变化关系最大的木材成分是。() A. 纤维素 B. 半纤维素 C. 木质素 D. 综纤维素 9.含水率在范围木材在尺寸变化最大。() A. 90%~70% B. 70%~50% C. 50%~30% D. 30%~10% 10.白腐主要破坏木材的成分为。() A. 纤维素 B. 半纤维素 C. 木质素 D. 抽提物 11.木材变形后,能随时间推移而回复的那部分变形称为。() A. 弹性后效变形 B. 瞬间弹性变形 C. 弹性变形 D. 塑性变形 12.我国木材顺纹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MPa。() A. 45 B. 90 C. 120-150 D.180 13.毛竹的地下茎属于。() A. 合轴型 B. 单轴型 C. 复轴型 D. 混轴型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木材的学名是由、和变种名组成的。

普通动物学考研复习题教程文件

2011普通动物学考研 复习题

2011动物学复习题 一、简答(26分) 1.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7分) (1)体披骨质鳞片或骨板,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1分) (2)具真正的牙齿。 具次生颚,内鼻孔后移,口腔与鼻腔分开;(1分) (3)胸椎、肋骨与胸骨形成胸廓,可保护内脏和加强呼吸作用;(1分)(4)大、小肠交界处开始出现盲肠,可消化纤维;(1分) (5)具有羊膜动物式的排泄器官后肾;(1分) (6)大脑明显分为两半球,纹状体,表层出现神经细胞集中的新脑皮;(1分) (7)完全脱离水的束缚,在陆地繁殖, 体内受精。(1分) 2.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6分) (1)陆生的初步适应:基本解决了在陆地运动(1分)、呼吸空气(1分),同时发展了适于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1分)。 (2)不完善性:肺呼吸的功能不够强,尚需皮肤呼吸和鳃呼吸加以辅助(1分);皮肤裸露,保持体内水分的问题没有解决(1分);不能在陆地上繁殖,卵受精、卵发育、幼体发育均在水中进行(1分)。 3.举例说明鸟类是如何完成双重呼吸的。(8分) (1)肺:一个由各级支气管形成的彼此吻合的密网状管道系统。 当气管进入胸腔后分为左、右支气管,即初级支气管, 然后再分支为次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再分支出许多微支气管。(2分) (2)气囊:鸟类特有。是呼吸的辅助系统,由单层上皮细胞膜围成,无气体交换功能,共4对半,位于体壁与内脏之间。(1分) 后气囊:腹气囊一对和后胸气囊一对(1分) 前气囊:锁间气囊一个、颈气囊一对、前胸气囊一对(1分) (3)“dpv”系统、单向流、双重呼吸概念(3分) 4.学习行为及其类型?(5分) (1)学习行为是动物由经验得来的发生适应性改变的行为。(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