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学案

生物: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学案
生物: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学案

第2节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学习目标】

1、评述生态工程发展前景,分析“生物圈2号”的实验及启示

2、能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3、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

4、尝试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学习重点】生态工程的实例。

【学习难点】应用生态工程的原理,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学习过程】

一、“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示

【基础知识梳理】

(1)设计目的: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_____________系统,以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_____________,仅仅依靠_____________,能否维持生存。

(2)失败原因:___________失调;__________比例与地球相差甚远,导致空气中___________的含量猛增;_____________量减少,不足以维持人及动物的生存。

(3)经验教训: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对_____________的认识,尽管科学技术已很发达了,但人类仍没有能力完全模拟出_____________。

二、生态工程的实例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基础知识梳理】

(1)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出不足。

(2)对策: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生态工程,实现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案例:北京窦店村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

【思考与讨论】

(1)这一生态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2)该生态系统往往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

(3)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基础知识梳理】

(1)问题及危害:_____________比较严重,给下游地区带来严重_____________,流失土壤中含大量的_____________等植物所需养分。

(2)对策:通过_____________、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_____________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

(3)成效:已从开始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思考与讨论】

(1)这一生态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2)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拓展:

“工程学原理”不是所谓的“系统学工程学原理”,而是指的水土保持工程:○1山坡水土保持工程○2山沟治理工程○3山洪排导工程○4小型蓄水工程

(3)这一模式在其他小流域能够照搬吗?

3.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基础知识梳理】

(1)问题及原因

①问题:土地_____________严重。

②原因:过度_____________(32%),过度_____________(30%),盲目_____________ (27%),不合理利用_____________(9.6%),其他_____________(1.4%)。

(2)对策:实施一系列森林或草原_____________的生态工程、_____________的生态工程等,如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防沙治沙生态工程、“三北”(_____________北部、_____________大部和_____________大部)防护林生态工程等。

(3)成果及意义:一些区域在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减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农作物的危害,改善了_____________条件,加快了

地方经济发展和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4.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1)湿地的生态功能:被誉为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__,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_____________,为迁飞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_____________,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

(2)问题及危害

①问题:人们对湿地进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已经破坏了地球上_____________的湿地资源。

②危害:导致_____________变劣、_____________下降、_____________降低、迁飞鸟类绝迹等。

(3)对策

①采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②在湿地周围建立_____________,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_____________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4)案例:鄱阳湖的生态恢复工程

①治理方针:平堤行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注意问题:对湿地的恢复不是简单的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能奏效的,还要解决湿地上、中游的_____________情况,以及迁出农民的生计问题。

5.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1)问题及危害:矿藏开采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破坏,矿区极端恶劣的土地条件,阻碍__________的生长,还会产生严重的________污染。

(2)对策

①采取的措施包括人工制造_____________、多层覆盖、______________(如围栏)、土壤_____________控制、_____________工程等,其中关键是_______________及其所必需的土壤_____________的重建。

②恢复过程:机械方法_____________土地→人工制造_____________→植树种草。

6.城市环境生态工程

(1)问题:_____________污染、_____________污染、_____________污染等方面。

(2)对策: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①在城市规划和布局方面,要进行城市__________,合理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推广“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以减少污染的产出。

③采用各种手段治理污染,进行废弃物的_____________利用。

④建立健全法制进行监督。

(3)案例:我国科技人员创造了_____________来净化污水。

①做法:在浮床上种植特殊的_____________植物以吸收水中的化学元素,植物有的可以直接用作_____________,有的在大量干燥处理后可以用来提取铜、锌、汞等金属。

②成效:这种方法一般在1~2年内就能使水体由原来的________类标准净化为_______标准,并能使沉水植物和底栖生物等水生生物得到自然恢复。

二、对生态工程的认识

1.首先肯定生态工程的作用,特别是对_____________受损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2.不忘大自然固有的强大的_____________力量,不能误认为只要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走发达国家“_____________”的老路。

三、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

2.对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

(1)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工程特点:目标是治理_____________,集中于对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_____________,生态工程应用范围小,不太强调_____________。

(2)我国生态危机:不是单纯的_____________问题,而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坏、_____________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

(3)我国生态工程特点:不但重视对_____________的保护,更注重与_____________的结合,遵循_____________的基本原理,建立适合中国农业和农村的特点的生态工程。

(4)我国生态工程不足之处:缺乏_____________指导,难以设计出____________的生态工程样板。设计缺乏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调控缺乏及时准确的_____________支持,缺乏_____________指导等。

特别提醒

人为过度砍伐森林,使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所以大力植树造林,能避免温室效应。

B、质疑讨论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案例】

1、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提示: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2、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提示:这个案例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案例】

分析甘肃省陇南县的“九子登科”模式,在说明“九子”措施含义的基础上,谈谈你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理解。

补充资料──“九子登科”措施的具体意义

●山顶戴帽子:山头实行封禁管理、营造水土保持林,保护和恢复植被;

●山腰系带子:半山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发挥林草拦蓄作用,减少径流;

●坡地修台子:坡耕地以坡改梯田为突破口,建设基本农田,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条件;

●地埂锁边子:充分利用地埂种植经济作物,既获得经济效益,又保护地埂;

●荒地荒沟栽苗子:在荒山、荒沟、荒坡地建设薪炭林;

●山脚种果子:山脚发展经济林果园,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沟底穿靴子:在干、支、毛沟沟底修建谷坊、拦挡坝,建设沟坝地,拦蓄泥沙,防止沟壑被水冲蚀而导致其不断扩张;

●见缝插针钉扣子:利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栽植林果,发挥零星作用,提高治理程度;

●秋田盖罩子:在缓坡耕地改顺坡种植为横坡等高种植、实行地膜覆盖等保土耕作措施。

1、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综合”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综合”表现在它一改以前的单纯造林和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考虑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但注重通过还林、还草、筑坝等措施达到蓄水、降低土壤侵蚀的生态效果;还考虑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例如,不但种植农作物,还同时种植经济作物来提高人们的收入;考虑到了种植薪柴林解决人们的燃料来源问题。各种措施的结果是建立一个稳定、持久、高效的生态系统。

2、为什么要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提示:山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恶劣,不宜蓄水,交通不便,改造成本高,适宜封山,依靠自然恢复力来恢复植被;山腰、荒地等土壤,虽然水分条件较好,但是仍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对于这样的地方可以自然恢复,也可以人为种植适宜的林木、草或果树等,加快植被恢复速度,这样既能降低土壤侵蚀,又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沟底而言,应建设堤坝系统,它可以蓄水和淤积土地,还能够减少山体的崩塌和滑坡,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坡地和山脚农田来说,土壤、水分条件良好,交通也较方便,土地生产力高,适宜种植农作物来解决人们的粮食和收入等问题,但是在坡地上要水平梯田种植,以减少水土流失。根据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既要考虑到生态效益,又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和收入问题,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协调与平衡、因地制宜的原理和思想。

3、从这一案例看,当地是怎么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这一模式在其他小流域能够照搬吗?

提示:上题分析中已解答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问题。这种模式在其他小流域不能

照搬,还是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工程建设,不同气候带、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其生态工程的模式应各具特色。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三北”防护林案例】

1、国家为什么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兴建三北防护林工程?这一工程为什么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

提示:三北防护林跨越中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环境的质量关系到这一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下游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如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容易导致下游地区的洪水泛滥,而危害巨大的沙尘暴的发生也与这一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关系密切;同时这里自然矿产资源丰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这一地区区域广阔,气候、自然条件复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情况也决定了这个工程需要较长的时间,非一朝一夕之功。

2、这一工程横跨多个省区,根据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理,不同地区在造林设计上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首先应考虑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种植适宜品种,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其次要考虑树种的多样性,保证防护林体系的稳定性;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条件恶劣的地区应该结合自然恢复力,而农区的防护林中农田防护林网可能占较大比重。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案例】

1、当初人们为什么要围湖造田?

提示:主要原因:我国历来人多地少,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围湖造田,种植农作物,以生产更多的粮食;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没有认识到湖泊的巨大生态调节功能也是重要原因。

2、为什么说“退耕还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提示:退耕还湖不仅包括退耕地为湖区,还包括退耕后湖区上游以及湖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重要的是原耕地上居民的迁移,要解决迁出居民的生活和就业等问题,这是退耕还湖工程的主要困难。

3、地处湖区上游的人们对湿地恢复生态工程负有什么责任?

提示: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例如,减少工厂、生活污水往水体中的排放,农田中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等。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案例】

1、在这一案例中,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

提示: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代之以适应性强,耐旱的灌木、草

和树。

2、怎样合理地筹划养殖肉牛的数量?

提示:首先要考虑到牧草的产量,以草定畜;从外地调运饲料要考虑饲养成本;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土地对粪肥的承载力,以及对粪肥的加工或利用情况,要保持在承载力范围以内,以免养殖规模过大,粪肥数量巨大而造成新的污染。

3、除煤矿外,你知道还有哪些矿区吗?这些矿区的恢复工程与煤矿是否有不同之处?

提示:除煤矿外,还有金矿、铁矿等。这些生态恢复工程最重要的是改良表土,恢复植被,但要因地制宜。

【城市生态工程】

1、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噪声又是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你认为应当限制城市居民购买汽车吗?为什么?如果不限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由汽车造成的污染?

提示:减少污染的措施:制定法律法规,禁止市区内鸣笛,禁止使用含铅汽油,鼓励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无污染能源的新型汽车,以及对其的研究和应用等。

2、城市的水污染问题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每一个城市居民应当在这方面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

提示:减少或禁止工厂的污水排放;进行污水净化回收利用;实行雨水和污水分流。

每一个城市居民都应该树立节水意识、宣传节水的意义,家庭生活中应该使用无磷洗衣粉和洗涤剂,制止或减少生活中的水污染行为。

【旁栏思考题】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为什么?

提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土地、水等资源占有量较多,所以这些国家的生态工程往往注重生态恢复,而较少注重经济效益。而我国人口较多,人均土地、水资源和能源占有量少,所以在进行生态工程时,一定要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C、重难点突破

2、生态农业的设计

(1)设计方案的原则:

a.应当能够体现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b.应当能够构成一个合理的生产结构;

c.应当体现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资源;

d.应当体现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

e.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

f.所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从理论上看应当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2)对设计方案的分析: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所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进行预测性的分析,如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农产品增产情况、农药和化肥使用的减少情况等。

D、反馈矫正

1.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2.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 A.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 B.恢复植被

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 D.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

3.西部生态问题中最本质、最突出的矛盾是() A.植被减少 B.地力减退

C.水土流失 D.光、热等资源缺乏

4.为配合西部大开发,国家林业局目前计划在西部地区实施三大重点生态工程,以下不属于这三大工程的是()

A.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实施造林绿化工程

B.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风沙干旱地区实施防沙治沙工程

C.在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D.在沿海实施植树造林工程

5.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 B.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C.湿地生态净化工程 D.草原植被恢复生态工程

6.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被誉为() A.“鸟类天堂” B.地球的“肾脏”

C.地球的“心脏” D.“污水净化器”

7.我国湿地面积位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8.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

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因根据实际,因地制宜

C.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完全相同

D.生态工程建设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

9.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①能量的多级利用②物质循环再生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0.下列引起荒漠化的因素中,按其影响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①不合理利用水资源②过度樵采③过度放牧④盲目开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11.下列哪些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①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②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

③鸟类的栖息地④工业用水的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13.下列有关矿区废弃地的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造成了土地、土壤的破坏

B.阻碍植被的生长

C.可能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D.对现今生存的生物无多大影响

14.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A.人工制造表土 B.特殊隔离

C.土壤侵蚀控制 D.植被恢复

15.城市环境问题不包括()

A.过量的垃圾 B.噪声污染

C.城市绿化 D.大气污染

16.城市环境生态工程中,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注意城市规划和布局

B.推广“环境友好技术”

C.禁止燃烧含硫燃料

D.进行废弃物的资源利用

17.农村地区常出现“三料”的缺乏,下列不属于“三料”的是 ( ) A.饲料 B.燃料 C.石料 D.肥料

18.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下列哪些措施 ( )

A.从现在起,严禁砍伐森林

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生产,提高综合国力

C.保护与人类共存的生物

D.各国独立处理酸雨、气候变暖等问题

19.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战略和保护措施的三个层次是指 ( )

①基因②细胞③组织④物种⑤生态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④

20.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中没有体现下列哪种生态工程原理()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工程学原理

C.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发展原理

21.(多选)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产养殖中,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营养级高的鱼类为养殖对象B.“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循环系统

C.为保护草原,应做到适当放牧

D.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用“退耕还林”的措施

22.(多选)下列措施中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

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23.(多选)“生物圈2号”的失败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

A.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B.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

C.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最终还是可以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

D.人类没用能力去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

24.(多选)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需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结合

B.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效益结合

C.加大投资力度,把生态建设工程放在首位

D.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应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25.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不危及后人发展为前提,在人类生产活动干预下,用科学的发展观,获取生物群体共生,生态和谐,质量安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载体,也可称为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增效。面对整个国土进行科学规划;协调农业各业并使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整合、生产与加工并重,销售与市场对接;循环是投人与产出及生产过程中物质、能量的良性利用;再生是向附加值递进;增效是指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应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农业以________________理论为依据,以_____________协调发展为前提,在一定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开展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生产。生态农业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的______________为主导思想,促进物质在系统内循环和重复使用,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生态工程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并达到预期目标。

26.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闻材料一:“黄龙”再降西安。据新华社讯:3月27日,西安市区黄尘弥漫,这是继3月22日西安一场泥雨后,“黄龙”再次降临西安。

(1)从生态因素分析,导致“黄龙”再降西安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西北地区植被___________;引起“黄龙”再降的人为因素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材料二:专家调查表明:黑土地土壤严重恶化。据《华北信息报》1月27日报道,黑龙江省一些专家、学者日前根据新近的调查结果发出警告:黑土地已严重恶化。分布在松嫩平原的10.8万km2的东北黑土地,是世界著名的高产土壤。然而,这片黑土地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土壤生产能力正呈下降趋势。黑土层已由50年前平均厚度40-100 cm,下降到如今的20-40 cm,有的地方已经裸露出有机质含量极低的泛黄母质层。专家们的调查显示: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3以上,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黑土地土壤流失严重,说明森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新闻材料三:我国西部174个县在2000年先行退耕34.33万公顷。

(3)科学家研究认为,沙尘暴的发生必须具有风和沙源两个条件,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生态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从治理沙尘暴的角度思考,“还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还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新闻材料四:我国将实施6大林业重点工程:①天然林保护,②“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的建设,③退耕还林、还草,④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⑥速生丰产材林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4)从根本上说,我国实施六大林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要提高________,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高二年级生物导学提纲选修3(十六)选修班参考答案

A、自主学习

一、1.(1)资源有限;人多地少(2)综合发展型(3)沼气工程

2.(1)集水区域(2)水土流失;水患;氮、磷、钾(3)①整体;协调与平衡;工程学②保土蓄水;生物(4)单纯造林;减水、减沙;稳定、持久、高效

3.(1)①荒漠化②樵采;放牧;开垦;水资源

(2)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华北;东北;西北

(3)造林、治沙;农田林网化;风沙、干热风、寒露风、昆虫、农业生产

4.(1)地球的“肾脏”;蓄洪防旱;区域气候;污水;栖息地(2)①排水;围垦;

80%

②局部气候;地下水位;生物多样性(3)①工程;生物②缓冲带;自然演替(4)①退田还湖;移民建镇②水土保持

5:(1)土体;土壤;植被;植被;重金属

(2)①表土;特殊隔离;侵蚀;植被恢复;植被恢复;微生物群落②平整压实;表土6.(1)垃圾;大气;噪声(2)生态工程①生态分区;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②环境友好技术;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③资源化

(3)浮床生态工艺法①水生、半水生;饲料②劣V;Ⅲ类

二、1.恢复和重建 2.生态恢复;先污染、破坏,后治理

三、1.(1)生命支持;人工生态工程;太阳能(2)温度;大气和海洋;C0

2;0

2

(3)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系统

2.(1)环境污染;生态恢复;经济效益(2)环境污染;人口激增;环境与资源;能源短缺;(3)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整体、协调、再生、循环

(4)定量化模型;标准化、易操作;高科技含量;监测技术;理论性

D、反馈矫正

1.C

2.B

3.C

4.D

5.B

6.B

7.C

8.B

9.C 10.B 11.C 12.C 13.D 14.D 15.C 16.C 17.C 18.C 19.C 20.A 21.BCD 22.ABC 23.ABD 24.AB

25.(1)生态学、环境与经济、生态平衡(2)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26.(1)覆盖率低,植被破坏,地表裸露等不合理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放牧(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3)防风固沙(4)森林覆盖率

什么叫精确农业?

精确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PA),或称精细农业、精准农业,是大约20年前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土壤学者倡导下开始探索的环境保护型农业的通称。作为基于信息高科技的集约农业,PA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与作物生长模型、作物—土壤养分动态等农学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电脑控制喷洒施肥装置等农业机械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地、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进行因地(土地空间分布)制宜地精确施肥和用药,做到增产、节肥(药)、节水和减少农业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次的单元设计是为初二结业考服务,考虑到参加结业考的学生要复习八个单元的内容,而每个星期只有两节生物课且有些单元的重点知识都很多,在这种内容多时间少的情况下,本人采用的是抓主干去枝叶的复习思想。知识点的确定参考《生物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对本单元的要求(见附件1、2)。题目来源于《中考总复习》及历年的初一测试试卷,在题目的选取上以精简、典型及涵盖主要考点相对多为原则。复习策略先复习各知识点,然后再构建整个单元的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分两章,其中有两个对照实验。由于对照实验既是生物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故本人将这两个实验放到对照实验专题复习课,这样处理,使本单元的复习时间为两节课。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二、本课时的复习知识点: 1.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2.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4.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5.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6.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7.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8.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9.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0.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1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13.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三、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和复习建议

建议:(1)复习方式 先复习此知识块。边提问复习边由教师构建此知识框架。或给出框架的局部(组成学案的一部分),在教师引领下,红色部分学生完成。 (2)此知识框架操作的顺序 先复习生物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生存所需条件。 接着指出生物所需要条件由生物圈提供,再进入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的复习。 第三步引导学生分析几种常见的现象,进入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复习,明确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第四步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最大的生态系统)及组成。 第五步由生物的捕食关系引出食物链和食物网,让学生加强对食物链的数法和写法、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捕食过程中能量的流动的掌握,其中还贯穿着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这种理念,让学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 相应练习: 1、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土壤 2、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鸭、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另一类。请问:这是按照什么标准归类的() A、按照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 C、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 D、按照这些生物的数量 3、在我省红树林保护区生长的红树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地防止海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的根系发达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4、历史上西汉武帝修筑扶荔宫,把本来应该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的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并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其施以极刑。你知道荔枝没被栽活的原因吗() A、阳光不充足 B、水土不适 C、人工养护不当 D、温度不适宜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作出。(2)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

生物的生物圈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生物圈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生物圈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特征: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020中考《生物》各章节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020中考《生物》各章节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能够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空气等 2、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 圈内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1)捕食关系:例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2)合作关系:例如蜜蜂大“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3)竞争关系:例如到田里的杂草和水稻 (4)寄生关系:例如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 (5)共生关系:例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二、探究实验: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5)得出结 论(6)表达和交流 2、设计对照实验: 在研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所实行的除了 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3、变量: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都应相同。 4、对照组和实验组:

一般来说,对照组要确保实验对象的某种生命活动正常实行,满足实验对象所需要的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处理)。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则缺少一个适宜的条件(接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处理)。 三、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方法步骤: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取10只鼠妇放在铁盘中央。然后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一段时间后观察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 4、注意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光 (2)本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是无光的一侧;实验组是有光的一侧。 (3)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确定的变量引起的? 采用对照实验,可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4)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用一只? 防止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 (5)所用鼠妇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不是,所用鼠妇的数量越多,实验的难度也就越大。 (6)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小组的平均值?

初中生物总复习教学案

毕(结)业总复习知识纲要一(人教版七年级上)探究水、光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灌丛哪儿湿度大?生物既能环境,又能环境。生物的是普遍存在的。 试举例:

完善为一个生态系统,在图中还必须添加的成份 和。 兔、鼠与草,兔、蛇与鹰是关系。 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角度来看,鹰的数 浮萍 虾 鱼 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连线) (1)动物细胞是图,与植物细胞相比其不 具有的结构包括。

细胞的生活需要和。 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它能让 进入细胞,把挡在细胞外面。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 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 细胞中被称为遗传信息库的是。 染色体是由和共同组成的。 决定性状的小的DNA片段叫做。 细胞是、和的统一体。 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若a是供卵 细胞的母羊,b是供细胞核的母羊,c是代孕母羊, 3.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4.组织形成器官 5.器官构成系统 1.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开始的。 2.分生组织的细胞,细胞壁,细胞核, 细胞质,具有。

2.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运动、呼吸、摄食、排泄、应激性等 (手足口、猪流感等热点问题)用才能观察到病毒。 根据病毒寄主的不同,可以将病毒 、、三大类。

在标注线旁写出所示结构的名称。 3.种子萌发的过程(动态) 胚根→根 (动态)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的生长要靠 (动态)

1.植物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成熟区 壁薄、质少、液泡大、有根毛 2.水分由导管自下而上运输 三部分组成,不能加粗的茎没有 ,运输有机物的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植物的蒸腾作用大量失水 1)观察叶片的结构 练习徒手切片、叶片的结构 2)蒸腾失水的途径 3)蒸腾作用的意义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重要实验】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结论是。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 课 件www.5y https://www.360docs.net/doc/ae18440999.html,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各种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探究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在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

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统组成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 6、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学案及习题

第1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1章 认识生物 复习指要: 生物: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观察法 认识生物的方法 调查法 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生物归类法 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典例解析: 例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D ) A 、机器人弹钢琴 B 、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 、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 、馒头上长出“白毛” 解析: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关键是看有无生命现象。机器人的行为受人的操纵,它无生命现象;火山喷发和钟乳石长大是自然现象;馒头上本来无“白毛”,后来长出了“白毛”,说明是长出来的,有生命现象,实际是霉菌。 答案:D 例2、下列生物按形态特征划分的一组是(A ) A 、牛和草 B 、鱼和河水 C 、空气和阳光 D 、猫头鹰和鼠 解析:生物的归类,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本题是按形态结构分的。A 中牛是动物,草是植物;B 中河水、C 中空气和阳光都属于非生物; D 中猫头鹰和鼠都是动物。 答案:A 基础训练: 1、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以下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 ) A 、感冒病毒 B 、变形虫 认识生物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

第二章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4、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和记录,并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鱼儿离不开水,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若让他们对调,结果会怎样? (从而引出“环境”的概念。) 列举常见生物生活的环境。指出这些环境是由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决定的。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自学P17“探究” 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2、阅读教材P18,小组探讨“对照实验”的概念以及“变量”的含义。 3、 探究实验设计。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各组讨论并制定探究方案,注意方案中实验变量的探制。 4、分组进行探究,注意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实验结论的总结。 5、 问题探讨:⑴怎样确定试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光”引起的? ⑵只用一只鼠妇行吗?为什么? 6、试验拓展: 探究湿度对鼠妇的影响。 7、除光外还有哪些环境因素,学生举例并谈及认识。 学习任务二: 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形象说明了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呢? 2.学生阅读教材总结生物之间的三种常见关系。 三、归纳总结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_______和 _______。 生物因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非生物因素是指____________. ★(2)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有: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________、_________开始的,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 ★(4)对照实验:在研究____________时,所进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叫做_______________。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做完实验后,应把鼠妇 _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为了降低鼠妇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在盘内______________; 怎样处理才能在盘内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此时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 (7)两侧______放_______ 数目的鼠妇,____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_____次。 ★(8)要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不是用1只鼠妇做实验,而是用10只鼠妇做实验,目的是______ 五、学习检测 (一) 1.乳山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海洋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A .温度 B .阳光 C .盐分 D .气体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关系。 A .合作 B .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3.在探究“鼠妇的生活是否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A .光照 B .土壤湿度 C .土壤温度 D .土壤中的无机盐 4、荔枝不能在北方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温度较低 B.北方降雨量少 C.北方光照不足 D.北方土壤贫瘠 5、在稻田中,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蚜虫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6、天空中,越是高处,鸟的种类和数量越少。决定此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7、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水稻和稗草 B .猫和老鼠 C .人和猪 D .蚂蚁和蚱蜢 8、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阳光照射,天冷了还要把花搬进室内,而且一个花盆中要栽种适量的花卉,这都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请选出正确的对应顺序( )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温度 ⑤生存空间 ⑥水分 A .⑥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⑤⑥① D .⑥②③④⑤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一、选择题 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对叶片的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A.被遮光的部分B.见光的部分 C.只是叶片的边缘变蓝D.整个叶片都变蓝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 实验前经过暗处理的植物叶片内已经没有淀粉。叶片见光部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遮光部位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还是黄白色。所以,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实验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见光的部位”。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2.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能生长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繁殖 D.要呼吸 【答案】B 【解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B正确。 3.冬天到了,杨树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杨树不适应环境B.松树适应环境 C.它们都适应环境D.它们都不适应环境 【答案】C 【解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能力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目标: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 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知识链接: A复习前面内容:1、生物的特征 2、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为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法指导: 实验分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学习内容: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的。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等,另一类是。 3、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开始的。得出结论后,还需进行。 4、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和来进行。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需要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 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

5、在捕捉鼠妇时会发现鼠妇通常躲在的环境中。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 6、在设计实验时,注意要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______________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________两种环境的对照。 7、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除了光,还有、、等。 二、合作探究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 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做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盒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和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5)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6)表达和交流。 三、拓展创新 1.下列生物现象,主要受阳光因素影响的是() A.鱼类的季节洄游 B.仙人掌的叶刺 C.变温动物的冬眠 D.人参在密林下才能生长好 2.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比较,血液中含的红细胞数目多。与此有关的环境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讲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学案苏教版必修3

第3讲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1.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能保持相对稳定。(生命观念) 2.比较生产者与消费者、分解者的异同;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构建食物 链和食物网模型。(科学思维)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态因子 (1)概念: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 (2)分类 ?? ? ?? 非生物因子: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子: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 竞争等 (3)特点(耐受性定律):生态因子在低于或超过生物体的耐受极限时均可成为限制因子,但在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内,每种生物都具有一个最适区。 2.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态系统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 类型 ?? ? ??自然生态系统 ?? ? ??水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3)生物圈 ①概念: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②组成:岩石圈上层、水圈和大气圈下层。 3 .生态系统的组成 (1)非生物成分(又称无机环境):光、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物成分(又称生物群落): 比较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 生物类型 ①光合自养生物:绿色植物 和蓝藻等; ②化能合成生物:硝化细菌 等 大多数动物;寄生的 植物(如菟丝子)、某 些微生物 腐生细菌、真菌 和少数动物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成分 生态系统最活跃的部 分 生态系统物质 循环的关键成 分作用 ①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 学能; ②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 场所 ①加速物质循环; ②帮助植物传粉和传 播种子 将动植物遗体 和动物的排泄 物分解成无机 物,供生产者重 新利用 1.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提示]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 2.生产者一定是绿色植物。(×) [提示]生产者是自养生物,而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化能合成细菌等。 3.分解者是联系外界环境与生物群落的桥梁,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处于主导地位。(×) [提示]消费者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非占主导地位。 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oc

【课题】第七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课时)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了解—使学生了解生态学的概念; 理解—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理解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掌握—掌握生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自然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能力 〖思想情感〗 帮助学生树立辨证统一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使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掌握生态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教学重点】 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 生物的种间关系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 【教学过程】 1.介绍什么是生态学?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问: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边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动植物入手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关系进行归类,边板书)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 阳光 非生物因素:温度 水 互助 种类关系斗争 共生 生物因素:寄生 种间关系竞争 捕食 今天我们来学习各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 阳光: 问:同学们知道阳光对生物有哪些影响吗? 阳光对生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文化大革命中曾流行过一首歌—…万物生长靠太阳…) 光的强与弱对植物:如松、杉、柳、小麦、玉米等在强光下生长好;人参、三七在弱光下生长

光的有与无对植物:海面200米以下,植物就难于生长 光照时间的长短:菊花秋季短日照下开花;菠菜、鸢尾在长日照下开花 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鱼的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 光照长短与动物的生殖: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使家鸡多产蛋 4.温度:动物生活的温度一般在-2℃~50℃ 植物的南北栽种: 对动物形成的影响: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生长在寒冷地带,则体大,肢体伸展较小; 对动物习性的影响:冬眠—蛇、蛙等变温动物;夏眠—蜗牛; 洄游: 迁徙; 季节性换羽: 5.水分: 6.其它:如土壤的理化特性 7.生物因素 自然界的生物,不仅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来自周围生物对他的影响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社会性昆虫的群居性生活:成群的麝牛围成一圈保护雌牛和小牛 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鲈鱼的成鱼在食物缺乏时,就会以本种幼鱼为食;蝌蚪过于密集时就会使肠道排出的一种有毒物质来限制幼小或弱小个体的生长 种间关系: 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互惠互利或对一方有利但对另外一方也无害;分开后至少有一种不能正常生活,两种生物间的这种关系叫~。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表或体内,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有限的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的争斗]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8、生存斗争、种内斗争、竞争的关系 生存斗争—达尔文解释生物进化的一种理论。指的是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为了生存的争斗。 竞争—不同物种之间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斗争。 9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复习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复习 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黄麓中心学校谢玉荣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各种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探究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在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 6、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

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理解,不识记) 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黄麓中心学校谢玉荣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了解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重大问题的最终解决都离不开生态学;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种类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2.通过了解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树立整体的、生态的生命科学观点;通过了解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重大问题的解决与生态学的关系,使学生不断关注社会、关注生态环境,从而增强改变现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生态学的概念以及生态学对解决世界性问题的重要作用是本课题的重点。因为生态学属于宏观生物学,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树立起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适应的观点;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以及为将来关注、解决世界性问题所产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积极性。 2.生态因素的概念和类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为生态因素是直接影响生物分布、形态、生理的环境因素,正是本课题学习的核心内容,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是如何受环境影响的。此部分内容所以是难点,主要是因为学生容易把一些间接影响生物的因素,如水域的深度、海拔的高度、纬度的高低等,也当作生态因素。实际上这些因素是通过阳光、温

度、空气、水分等生态因素间接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不属于生态因素。此外,生态因素对生物具有综合性的作用或有某一因素的主导作用,这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3.在本课题的教学中对某些内容要组织讨论。讨论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就成为难点。 例如,组织学生对共生、寄生、竞争、捕食这几种种间关系讨论时,就要引导学生从两种生物间的利害关系上去分析,使学生的讨论能集中在实质的问题上,使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能在老师主导作用下有序地进行。?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 1.通过实例讨论生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绿色植物与环境是什么关系”“蚯蚓与土壤是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讨论或介绍全球所面临的五大社会问题:人口膨胀、粮食不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的现状。从所在地区谈到全国和全世界;从学生已知的谈到未知的;从过去谈到现在;要抓住我国这五大社会问题的典型事例,论述其长远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 3.讨论和分析小麦的生长发育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然后概括出生态因素的概念和种类。 4.重点讨论或讲述阳光、温度和水这三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 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次的单元设计是为初二结业考服务,考虑到参加结业考的学生要复习八个单元的内容,而每个星期只有两节生物课且有些单元的重点知识都很多,在这种内容多时间少的情况下,本人采用的是抓主干去枝叶的复习思想。知识点的确定参考《生物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对本单元的要求(见附件1、2)。题目来源于《中考总复习》及历年的初一测试试卷,在题目的选取上以精简、典型及涵盖主要考点相对多为原则。复习策略先复习各知识点,然后再构建整个单元的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分两章,其中有两个对照实验。由于对照实验既是生物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故本人将这两个实验放到对照实验专题复习课,这样处理,使本单元的复习时间为两节课。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二、本课时的复习知识点: 1.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2.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4.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5.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6.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7.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8.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9.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0.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1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13.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三、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先复习此知识块。边提问复习边由教师构建此知识框架。或给出框架的局部(组成学案的一部分),在教师引领下,红色部分学生完成。 (2)此知识框架操作的顺序 先复习生物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生存所需条件。 接着指出生物所需要条件由生物圈提供,再进入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的复习。 第三步引导学生分析几种常见的现象,进入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复习,明确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第四步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最大的生态系统)及组成。 第五步由生物的捕食关系引出食物链和食物网,让学生加强对食物链的数法和写法、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捕食过程中能量的流动的掌握,其中还贯穿着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这种理念,让学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 相应练习: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资料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有不同的类型,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称之为污染源。污染源又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其中工业污染源是指在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燃烧过程、燃烧过程、加热冷却等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设备都有可能成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农田和各种农业设施。交通运输污染源是指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交通运输设施和设备。这类污染源是运行中发出噪声引起振动、运载的有害物的泄露、汽油柴油煤油燃料燃烧等。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化造成的,由于城市人口密集,是人类消费活动集中地。消费能源排出废气可以造成大气污染,排出的生活污水(包括粪便)可以造成水体污染,城市排出的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金属、煤灰可以造成环境污染。 污染物排入环境后经过环境的迁移、分布、扩散、转化,并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生物机体。污染物进入生物机体后,经过生物体内的代谢,一些污染物被代谢成无毒的物质排出体外,另一些污染物或一些污染物的代谢产物通过在生物体内浓缩积累和放大,对生物产生不利影响。污染物对生物机体的最早作用是从生物大分子开始的,然后逐步在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各个水平上反

映出来。 (1)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 ①污染物对生物体酶的影响 ◆污染物对酶辅助因子的影响 一些污染物能与酶的辅助因子相互作用,从而使辅助因子失活,影响到酶的活性。例如氰化物等能与细胞色素酶中的铁离子相互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而抑制细胞色素的酶活性,使其不能传递电子,则细胞内的氧化代谢过程中断,使机体不能利用氧,出现窒息性缺氧。 ◆对酶活性中心的影响 污染物还能和酶的其他活性基团结合。例如,汞和砷与某些酶的活性基团结合就很牢固,从而使酶失去活性。 ◆破坏酶的结构 有些污染物能取代酶分子中的某些成分,从而使酶失去活性。 ◆与酶激活剂作用 有些酶需要激活剂才能表现出活性,酶激活剂往往是金属离子,凡是能与激活剂作用的污染物都能抑制酶的活性。 ◆污染物与基质竞争同种酶而抑制酶的作用 污染物与底物具有相似的结构,也能和酶形成复合物。从而与底物竞争没得活性中心。 ②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期末考知识点

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期末考知识点 一、选择题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流水潺潺B.春雨绵绵C.阳光灿烂D.绿草如茵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述的是春天植物生长旺盛的现象,具有生物的特征,流水潺潺、春雨绵绵、阳光灿烂不具有生物的现象;绿草如茵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D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从草开始的 B.鹰和蛇的生物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对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是兔 D.若大量捕杀狐,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增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图片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其中有草、兔、鼠、狐、蛇和鹰等生物。 【详解】 A.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提供给植物自身,也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其中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于阳光的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A不符合题意。 B. 由于鹰以蛇为食物,所以鹰和蛇的生物关系是捕食关系。同时由于鹰和蛇都以鼠为食物,因此鹰和蛇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综上所述,鹰和蛇的生物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B不符合题意。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练习题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练习题 1、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无二氧化碳 B.无阳光 C.无有机物 D.水温太低 2.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与此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A.水 B.温度 C.阳光 D.土壤 3.神农架生长着一种小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4.有一种鸟类的生活习惯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到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这两种习性的环境因素依次是() A.阳光、温度 B.温度、阳光 C.温度、水分 D.水分、温度 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A.朵朵葵花向太阳 B.树林能保持水土 C.候鸟迁徙 D.骆驼能生活在荒漠中 6.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烟台苹果”享誉全国,但出产它的烟台却不出产柑橘。造成此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土壤 8.地衣(一种植物)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又能使岩石不断风化,这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B.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C.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无关 D.生物的生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9.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对环境影响的实例() A.植物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B.蚯蚓的活动改良了土壤 C.浮萍的大量繁殖造成了水中鱼类的死亡 D.枫树在秋天落叶 10.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根深叶茂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大雁南飞 D.秋风扫落叶 11、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有光、无光 B.有光、无水 C.干燥、湿润 D.有空气、无空气 12、你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是由于光照的不同而引起的? A.实验中保证充足的光照B给以不同的光照和湿度 C.实验中只设定光照这一个变量 D.除了光照不同外,还要给以不同的营养 13.在做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会发现,它们经常躲在什么地方?。 (2)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 (3)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4)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需要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填序号) 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得出结论 (5)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两种环境的对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