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教学案例(点浇口、侧浇口知识点讲解)(学习分享)

塑料模具设计教学案例(点浇口、侧浇口知识点讲解)(学习分享)
塑料模具设计教学案例(点浇口、侧浇口知识点讲解)(学习分享)

教学案例:点浇口、侧浇口知识点讲解

这三类产品模具浇口类型都属于典型的点浇口、侧浇口:

侧浇口侧浇口

侧浇口侧浇口

侧浇口

一、点浇口

点浇口又称针点浇口,是一种在塑件中央开设浇口时使用的圆形限制浇口。

适用场合:常用于成型各种壳类、盒类塑件。

优点:浇口位置灵活,浇口附近变形小,多型腔时采用点浇口容易平衡浇注系统。

缺点:由于浇口的截面积小,流动阻力大,需提高注射压力,宜用于成型流动性好的热塑性

塑料。采用点浇口时,为了能取出流道凝料,必须使用三板式双分型面模具费用较高。 点浇口直径可以按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d ——浇口直径为 (mm);

δ——塑件壁厚,mm ;

A ——型腔面积,mm2。

42)20.014.0(A d δ-=

书籍装帧艺术教案

书籍装帧艺术 一、课型:设计与生活 二、授课对象:八年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分类,掌握封面设计三要素,在欣赏作品中通过了解书籍的分类,分析设计的三要素,初步掌握封面的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由古到今的一个书籍装帧的演变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书籍设计领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提高艺术设计方面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难点:封面设计的三要素,书籍的名词术语,书籍种类的已知知识与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重点:书籍设计的设计流程,包括制作书的手工能力和绘画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导入:当我们走进书店选择图书的时候,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各式各样书籍的封面,封面是书籍设计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多媒体播放书籍装帧概述,以及由古到今,由竹简到册页到如今的平装精装书籍的演变。 3、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学生分组讨论整理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概括,完成基本概念教学。) 4、让学生快速浏览本课课本上的文字内容,结合多媒体总结出书籍设计的各部分名称。 5、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图形的有机装饰设计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后有一种气氛、意境或者格调。 6、展示一些有意思的书籍的封面设计

(新)橡胶与塑料模具设计教案_

橡胶与塑料模具设计教案 橡胶模具设计 第一节绪论 随着我国橡胶制品工业的发展,橡胶制品的种类日益增多,产量日益扩大,促使着橡胶模具设计与制造由传统的经验设计到理论计算设计。尤其是橡胶生产设备的不断提高与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橡胶模具越来越多,模具的制造水平与模具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越精致。高效率、自动化、精密、长寿命已经成为橡胶模具发展的趋势。 一、橡胶模具的分类 橡胶模具根据模具结构和制品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压制成型模具、压铸成型模具、注射成型模具、挤出成型模具四大常用模具,以及一些生产特种橡胶制品的特种橡胶模具,如充气模具、浸胶模具等。 1.压制成型模具 又称为普通压模。它是将混炼过的、经加工成一定形状和称量过的半成品胶料直接放入模具中,而后送入平板硫化机中加压、加热。胶料在加压、加热作用下硫化成型。 特点:模具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使用面广、操作方便,故在橡胶模压制品中占有较大比例。 2.压铸成型模具 又称传递式模具或挤胶法模具。它是将混炼过的、形状简单的、限量一定的胶料或胶块半成品放入压铸模料腔中,通过压铸塞的压力挤压胶料,并使胶料通过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中硫化定型。 特点:比普通压模复杂,适用于制作普通模压不能压制或勉强压制的薄壁、细长易弯曲的制品,以及形状复杂、难以加料的橡胶制品。采用这种模具生产的制品致密性好、质量优越。 3.注射成型模具 它是将预加热成塑性状态的胶料经注射模的浇注系统注入模具中定型硫化。 特点:结构复杂、适用于大型、厚壁、薄壁、形状复杂的制品。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能实现自动化生产。 4.挤出成型模具 通过机头的成型模具制成各种截面形状的橡胶型材半成品,达到初步造型的目的,而后经过冷却定型输送到硫化罐内进行硫化或用作压模法所需要的预成型半成品胶料。 特点: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能实现自动化生产。 二、成型设备 模压法模具使用平板硫化机。(蒸汽硫化机:一般饱和蒸汽的最高压力可达0.6~0.8Mpa,硫化温度在158~168范围内。电阻丝加热平板、油压平板硫化机) 压铸法模具使用压铸机。

注塑模具_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赵蓓蓓. 初探塑料模具材料现状及发展方向[J]. 科技资讯, 2009, (34). [2] 孙安垣, 闫烨, 杨超谈, 桂春.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前景[M].《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社, 2010, 11(2):83-87. [3] 伍先明,王群. 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4] 朱光力, 万金保. 塑料模具设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 杨明锦, 陆长征. 结构型与复合型导电塑料研究进展[J]. 塑料, 2005, 34(3); 15-18. [6] 陈勇, 官建国, 谢洪泉. 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J]. 弹性体, 2008, 18(2). [7] 彭竹琴. 塑料导电改性原理及应用[J]. 绝缘材料, 2004(06). [8] 赵幸, 王立新. 复合型导电塑料的发展[J]. 塑料科技, 2002(2). [9] 韩小雪, 季静. 纤维增强塑料(FRP)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FRP材料性能与发展[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0(2). [10] 田水, 朱墩. 纤维增强塑料(FRP)在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 建筑结构, 2000(03). [11] 金秀莲. 浅谈注塑工艺的影响因素[J]. 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 2010, (2). [12] 刘松年, 崔怡. 水辅助注塑工艺介绍[J]. 模具技术, 2009, (2). [13] 马俊彪. 微发泡注塑成型设备的改造[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9, (3). [14] 几种新型注塑设备的简单介绍[J]. 中国液压机械网, 2009. [15] 刘钵, 陈利民. 热塑性塑料注塑工艺参数优化设计[J]. 工程塑料应用, 2005,36(4): 8-11. [16] 翁其金. 塑料模塑成型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17] 许发樾. 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8] 申树义. 塑料模具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9] 盛晓敏, 邓朝晖主编. 先进制造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0] 唐志玉主编. 注塑模具设计师指南[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6 [21] 华希俊, 张培耘. 模具工业先进制造技术特点及发展概况[J]. 金属成形工艺,2001, 18(2): 3-5.

圆盖注塑模设计

圆盖注塑模设计 摘要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圆盖的注塑模具设计,该圆盖材料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保护盖产品。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侧抽机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圆盖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针对塑件的具体结构,该模具是轮辐式浇口的单分型面注射模具。 关键词:注塑模、圆盖。

Yen to build injection mold design Abstract The main topic covered for a round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the materials for the acrylic dome clear - butadiene - styrene (ABS), is commonly foun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a protective cover product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lastic parts fo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final design of an injection mold. The product mix from technology issues, and specific mold structure of the casting mold system, mold forming part of the structure, side pumped body, top of the system, cooling system, the choice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related calibration parameters are detailed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and developed a simple process dies. Through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that the mold can be achieved by the plastic parts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ubject's main task is to build a round plastic injection mold design, that is, the design of an injection mold to produce plastic products in order to achieve automation to increase production. Plastic parts for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the mold is the spokes-style single-gate injection mold surface. Key words: Injection mold, round cap.

八年级美术-第三课-《书籍装帧设计》教案

《书籍装帧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分类,掌握封面设计的三要素。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书籍的分类,分析封面设计的三要素,通过尝试简单的封面设计,初步掌握封面设计的方法,提高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书籍设计领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提高艺术设计方面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封面设计三要素。 难点:封面设计的构思与构图。 三、教学资源 学生方面:铅画纸各种绘画用彩色笔。 教师方面: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明:当我们走进书店选择图书的时候,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各种书籍的封面,封面是书籍设计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导入时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 1、同学们,当我们来到书店选择购买图书的时候,你最先看到书的那一部分呢? 2、学生回答的同时,逐渐说明“书籍封面”这一概念。 3、浏览各类型封面设计,引出新课。 (二)授新

1、书籍装帧简介 说明:本环节以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图例的方式进行,简要说明书籍装帧及各部位名称。如装订、开本、书脊、封面、封底、衬页、扉页、目录、正文、插图等等。 1) 同学们我们天天看书,知不知道书都是由那些部分组成的呢? 2) 课件播放、学生讨论。 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书籍分类 说明: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的方式,将学生课前找来的各种类型的中外书籍进行分类借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书籍分为三大类:儿童读物类、文学类、科技类。 儿童读物类书籍封面设计常采用一些精美、有趣、生动、漂亮的儿童画来吸引小读者,封面上的文字较为活跃、夸张。文学类书籍封面设计通常采用插图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文学类书籍内容很广,作品的风格、年代、背景对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科技类书籍包括各种专业书籍,科普读物等等。设计时通常要求在符合专业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处理,常采用抽象图形,也可用真实的图片材料。 1) 以小组的形式,将各自收集的图书从封面设计的内容、形式上加以分析。 2) 小组之间相互交换图书继续分析。 3) 概括分析结果,将图书分类。 4) 教师总结以明确结果。 3、封面设计三要素 说明: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要素与封面设计的关系。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案资料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外壳注塑成型模具设计 姓名: 施春猛 班级: 11级模具(1)班 学号: 2011061486 设计时间: 指导教师: 尹甜甜 目录

设计任务书……………………………………………………………………………………..…… 1. 工艺分析……………………………………………………………………………………........ 1.1 塑件材料分析…………………………………………………………………………… 1.2 注射工艺规程编制…………………………………………………………………… 1.2.1 工艺过程…………………………………………………………………………… 1.2.2 确定型腔数目…………………………………………………………………… 1.2.3 塑件体积计算…………………………………………………………………… 1.2.4 型腔型芯尺寸确定…………………………………………………………… 1.2.5 初选设备及工艺参数确定…………………………………………….…2.塑件在型腔中的位置确定…………………………………………………………. 2.1分型面设计……………………………………………………………………………… 2.2 型腔排布…………………………………………………………………………………. 3.浇注系统设计……………………………………………………………………………… 3.1 主流道设计……………………………………………………………………………... 3.1.1 浇口套的结构设计……………………………………………………….. 3.1.2 浇口套的尺寸确定…………………………………………………..……. 3.2 分流道设计……………………………………………………………………………… 3.3 浇口设计…………………………………………………………………………………… 3.4 流动距离比校核……………………………………………………………….………4.模架选用………………………………………………………………………………………… 4.1 模具整体结构分析…………………………………………………………………… 4.2 模架确定……………………………………………………………………………..………

塑料模具设计精品教案

NO1. 第七章塑料成形概述 §7.1 塑料及塑料模的基本概念 塑料的概念: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制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如图1所示,这些产品是什么材料制做的?你是否拥有这种材料的产品?举出2-3个例子。(设问引入新课) 图1 塑料制品 一、塑料的分类和工艺特性 1、分类(理解两个概念) (1)热固性塑料:将塑料升温熔融为粘稠液体后施加高压,可以充满的型腔而后使其冷却固化定型成为制品,如果在将其加热不再溶解。在成型过程中,该塑料是发生化学变化,其变化过程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常见的塑料有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环氧树脂、脲醛塑料和不饱和聚脂。 (2)热塑性塑料:将该类塑料升温熔融为粘稠液体后施加高压,便可以充

满一定形状的型腔而后使其冷却固化定型成为制品.如果在将其加热又可进行另一次塑料成型,如此可反复地进行多次.在成型过程中,该塑料主要是发生物理变化,仅有少量化学变化,其变化过程基本上是可逆的常见的塑料有聚乙烯、聚酰胺、聚丙烯、聚苯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物)。 注意:热塑性塑料与热固性塑料有关成型方面的区别 2、塑料成形工艺特性 概念:塑料在成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有性质。 (1)流动性 遇到成型形状复杂、壁薄或尺寸较大的制品时,产品设计者应考虑在满足制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流动性好的塑料来成型。 1)流动性对成形的影响 A、流动性好:易充满型腔,压力小; B、流动性差:不易充满型腔,压力大; 2)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3)比较塑料的流动性 (2)收缩性 由于收缩率与塑件结构有关,所以设计模具时,需根据模塑收缩率来计算型腔的尺寸。 1)收缩率的定义。 2)影响的因素。 (3)结晶性 (4)硬化特性 (5)吸湿性与热敏性

塑料模具设计盒盖课程设计

1塑料PE分析 1.1基本特性 PE塑料名称:聚乙烯塑料是塑料工业中产量最1大品种。按聚合时采用的压力不同可分高压、中压和低压三种。低压聚乙烯的分子链上支链较少,相对分 子质量、结晶度和密度较高,所以低压聚乙烯比较硬,耐磨、耐蚀、耐热及绝缘 性较好。高压聚乙烯分子带有许多支链,因而相对分子质量较低,且具有较好的 有软性、耐冲击性及透明性 1.2成型特性 聚乙烯成型时,在流动方向与垂直方向的收缩差异较大。注射方向的收缩大 于垂直方向的收缩率,易产生变形,聚乙烯收缩率的绝对值较大成型收缩率也 较大,易产生缩孔,冷却速度慢,必须充分冷却,且冷却速度要均匀;质软易脱 模,塑件有浅的侧凹时可强行脱模 1.3PE的注射工艺参数 查文献[2]表6-5得: 塑化形式:螺杆式 螺杆转数/(r/min):20~40 喷嘴形式:直通式 喷嘴温度/℃:220~230 料筒温度/℃:①前段:230~250 ②中段:240~260 ③后端:220~240 模具温度/℃:80~100

注射压力/MPa:80~120 保压力/MPa:40~50 注射时间/s:0~5 保压时间/s:20~80 冷却时间/s:20~50 成型周期/s:50~14 2塑料模的总体设计 2.1塑件的形状尺寸 塑件名称:盒盖 材料:PE 产量:中等批量生产 根据实物在PROE环境内进行三维造型。 图2.1 塑件 塑件的工作条件对精度要求一般,因为塑件图中未注公差,所以根据PE能可选择其塑件的精度等级为7级精度。

2.2型腔数目的决定及排布 已知的体积V 塑或质量W 塑 ,又因为此产品属大批量生产的小型塑件,但制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一般,综合考虑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及产品质量等各种因素,以及注射机的型号选择,初步确定采用一模二腔对称性排布。分流道直径可选1.5~9.5mm 。本设计取值4mm 。由塑件的外形尺寸和机械加工的因素,确定采用潜浇口,排布图如下图示: 图2.2型腔数目及排 2.3注射机的选择 由于采取的是一模二腔的方案,故其注射总体积及质量就是塑件的体积及质量的二倍: 假设:g G 8=废,由注射机最大注射量公式得: 废件公利G G G K +≥ (2.1) 其中: 公G —注射机的公称质量注射量; K —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取0.3; 件G —塑件的总质量; 废G —浇注系统废料的质量。 因此: g G G 933.587467.23.0≥+?≥公公 由《塑料模具技术手册》查得注射机的型号为XS-ZY-125国产注塑机,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结构型式:卧式

圆盖形注塑成型模具课程设计分解

目录 1 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1) 1.1塑件分析 (1) 1.2聚丙烯的性能分析 (1) 1.3 PP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2) 2 拟定模具的机构形式 (3) 2.1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3) 2.2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确定 (3) 2.3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4) 3 浇注系统的设计 (5) 3.1主流道的设计 (5) 3.2 浇口的设计 (6) 3.3 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6) 3.4冷料穴的设计及计算 (7) 4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8) 4.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8) 4.2成型两件钢材的选用 (8) 4.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8) 4.4 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板垫板厚度的计算 (9) 5 模架的确定 (10) 5.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10) 5.2模架各尺寸的校核 (10) 5.3排气槽的设计 (10) 6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11) 6.1推出方式的确定 (11) 6.2脱模力的计算 (11) 6.3校核推出机构作用在塑件上的单位压应力 (11) 6.4推杆直径的计算 (11) 7 冷却系统的设计 (12) 7.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12) 7.2冷却系统的简单计算 (13) 8 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14) 9 小结 (14) 装配图和零件图 (15) 参考文献 (15) 1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1.1 塑件分析 (1) 外形尺寸 该塑件壁厚为2mm,塑件壁厚不大,适合于注射成型。 (2)精度等级 根据零件所标注选取,未标注尺寸公差为自由尺寸,可按MT6等级精度查取公差。 基本尺寸偏差 120 ±1.00 Φ250 ±1.75 Φ20 ±0.31 Φ15 ±0.27 Φ246 ±1.60 30 ±0.40 10 ±0.23 (3) 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该零件外形与内形都没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4)脱模斜度 PP属于结晶性聚合物,成型收缩率较大,而外形要求精度较高,综合考虑并查表选择凹模斜度为40′,凸模斜度为35′。 1.2 聚丙烯的性能分析 (1)使用性能 无毒、无味,容易加工成型,综合性能优良,化学稳定性好,良好的耐热性,优良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且不受湿度影响,但在低温时变脆,不耐热、易老化。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材料。 (2) 成型性能 聚丙烯属于结晶性材料,吸湿性小,易发生融体破裂,长期与热金属接触会分解,流动性好,但收缩率偏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形、冷却速度快、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应缓慢散热,并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料温低方向性明显,低温高压时尤其显著。模具温度低于50度时塑件不光滑,易产生熔接不良,留痕,90度以上易发生翘曲变形。 (3) PP的性能指标 密度/g?cm-30.9-0.91 屈服强度/MPa 37 ?g-1 1.10-1.11 拉伸强度/MPa 35-40 比体积/cm3 吸水率(%)0.01-0.03 拉伸弹性模量/MPa 1.1?103-1.6?103熔点/℃164-170 抗弯强度/MPa 67 计算收缩率(%)1-3 抗压强度/MPa 56 比热容/J?(kg?℃-1)1930 弯曲弹性模量/MPa 1.45?103 1.3 PP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1) 注射成型过程准备 1)成型前的准备对PP的色泽、粒度和均匀度等进行检验,料筒清洗,由于PP 着色性不好,特别要注意色泽检验。 2)注射过程塑件在注射机料筒内经过加热、塑化达到流动状态后,由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成型,其过程可分为冲模、压实、保压、倒流和冷却五个阶段。 3)塑件的后处理放在100℃-120℃的热水中进行调湿处理。

【完整升级版】书籍装帧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案 第一部分书籍设计 一、书籍及其构成 书籍的定义 在一定媒体上经雕刻、抄写或印刷或光映的图文著作物。 书籍装帧:书,在一定媒体上按照一定的形式经过印刷、抄写、光映等传递文化信息的载体。籍,最早指的是户口簿,登记。现在泛指图书簿册。装,装订,包装。帧,其实是个量词,指书籍的一页,图片的一幅。书籍装帧就是对图书的装订、包装设计,设计过程包含了印前、印刷、印后对书的形态与传达效果的分析。 书籍设计具体是指对开本、字体、版面、插图、封面、护封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事先的艺术设计。 书籍的构成 封面护封腰封护页扉页前勒口后勒口 当护封与封面合二为一,称简精装。有些书有环扉页(或环衬),环扉之后,有一个护页,护页有时候不印东西或只染一个底色,护页之后是扉页,有些书还有书函(或叫书套)。 二、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演进 我们谈到书籍不能不谈到文字,文字是书籍的第一要素。中国自商代就已出现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从甲骨文的规模和分类上看,那时已出现了书籍的萌芽。到周代,中国文化进入第一次勃兴时期,各种流派和学说层出不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文字载体的书籍,已经

出现很多。周代时,甲骨文已经向金文、石鼓文发展,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逐步发展,后又完成了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文字体的演变,书籍的材质和形式也逐渐完善。 (一)甲骨 (二)玉版 (三)竹简木牍 (四)缣帛 (五)纸 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对书籍装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东汉纸的发明,确定了书籍的材质,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成了书籍的成型,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现代。印刷术替代了繁重的手工抄写方式,缩短了书籍的成书周期,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品质和数量,从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书籍的装帧形式也几经演进。先后出现过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简装和精装等形式。 (一)卷轴装 (二)经折装 (三)旋风装 (四)蝴蝶装 (五)包背装 (六)线装 (七)简装 (八)精装 三、书籍设计中设计的范围 1.开本大小及形态的选择。 2.外观、封面、护封、书脊、勒口、封套、腰封、顶头布、书签、书签布、书顶、书口的一系列设计。 3.版式编排(包括:字体、字号、字间距、行距、分栏、标题、正文、注释、书眉和页码设计)

(数控模具设计)圆盖塑料模具设计

(数控模具设计)圆盖塑料 模具设计 20XX年XX月 峯年的企业咨询咸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藩地执行的卓越萱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

绪论 绪论 1塑料成型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塑料成型所用的模具称为熟料成型模,是用于成型熟料制件的模具,它是型腔模的壹种类型。目前,熟料制件几乎已经进入了壹切工业部门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对塑料模具生产不断向前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现代塑料成型生产中,塑料制件的质量和塑料成型模具、塑料成型设备和塑料成型工艺密切相关。其中,整套图纸加完整说明书:扣扣849427068。塑料 成型模具的质量最为关键。要求塑料模具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方面均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优质制品。从模具使用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简易、成本低廉。模具是决定最终产品性能、规格、形状机尺寸精度的载体,塑料成型模具是使塑料成型生产过程顺利进行、保证塑料成型制件质量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是体现塑料成型设备高效率、高性能和合理先进塑料成型工艺的具体实施者,也是新产品开发的决定性环节。随着我国经济和国际的接轨和国家经济建设持续稳定的发展,塑料制件的应用快速上升,模具设计和制造和塑料成型的各类企业日益增多,塑料成型工业在基础工业中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重要。 2塑料模具的现状 从塑料模具的发展状况见,中国的模具产品的10大类46个小类中,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的40 %左右。整套图纸加完整说明书:扣扣849427068。如今,塑料在家电、汽车、电子、电器、通讯等产品中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应用,在此进程中,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产业中的比重将占到半壁江山,塑料模具在进出口中的比重更高达50?60 %。据专家预测分析,今年进口模具依然以和汽车和家电配套大型的注塑模具、为集成电路配套的塑封模具、为电子信息产业和机械包装 配套的多层、多腔、多材质、多色、精密度高的塑料模具为主;和此同时,中低档塑料模 -2 -

书籍装帧策划书讲课教案

书籍装帧策划书

在网络上寻找类似书籍的装帧方式,借鉴里面适合本书的元素,并加以修改和完善,对喜爱本书的读者进行调查,征询读者意见,选取主要的元素以作参考。 (3)策略确定 在综合了以上资料之后,整合并完善以上元素,对整个装帧的的设计风格进行确定,设计的项目涵盖开本,书脊,环衬,扉页以及页面版本。 首先是本书的开本,由于本书是古文,读者大多都是 对中国古代文学感兴趣的人,所以本书的开本我们选择选用比较庄重的元素进行设计,整个开本大方利落,简单得体,并配以中国古代元素。其次是封面和书脊。首先需要确定封面上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相关信息,并确定这些文字的风格,其次需要对封面的外观进行设计,整个封面色调确定为比较有历史感的土黄色,并辅以中国古代的画作,突出本书的古装主题。最后根据封面的设计风格,对本书的环衬,扉页以及排版方式进行设计。 三.设计制作阶段 (1)创意阶段 我们以古代元素为基础进行对本书设计的创意。以黄色为基调,并辅以古式的环衬,让读者仿佛在阅读一本古书,使本书的设计更加有代入感。 (2)设计完善

使用UG进行塑料模具设计

3.4使用UG进行塑料模具设计 一、建立塑料制件模型 1.双击UG图标,打开UG软件。 2.新建文件,选择模型模块,更改文件名称为sujian,并选择相应目录文件夹,点击确定按钮。 3.点击草图命令,弹出创建草图命令栏,默认选定的平面,单击确定按钮,进入草绘环境。 4.单击圆命令,以坐标系中心为原点,绘制直径为35的圆。 5.绘制草图后,选择完成草图命令。

6.在工具栏中点击拉伸命令,之后弹出拉伸命令工具栏,选择草绘的圆,设置拉伸高度为18,拔模角度为5,点击确定。 7.移动坐标系位置。点击WCS命令,在弹出命令栏中将ZC改为1.5,其余默认,点击确定。此时坐标系原点向上移动1.5mm。 8.选则平移后的XC-YC作为草绘平面,绘制直径为32的圆,点击完成草图。 9.点击拉伸按钮,原则上步草绘曲线作为拉伸曲线,在限制中将结束改为直至选定对象,选择实体上表面作为终止面,将布尔运算改为求差,拔模角度为5。

倒角大小为1.5,单击确定。完成零件体建立。 1.点击开始—所有应用模块—注塑模向导,进入模具设计。此时弹出注塑模工具条。

2.点击项目初始化项目,进行初始设计,将材料改为ABS,其余默认,点击确定。 Z轴改为向下,点击鼠标中键确定。

4.建立模具工作坐标。点击模具CSYS,弹出对话框,选择选定面的中心命令,选择口的圆环表面,单击确定,此时模具坐标就移到分模面了。 5.点击工件按钮,将开始设为15,结束设为25,单击确定。 6.点击分型工具按钮,弹出分型管理器,对工件进行分型,建立模具型芯和型腔。

7.选择编辑分型线按钮,创建分型线。弹出分型线对话框,选择自动搜索分型线,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点击选择体,选择零件,点击确定。完成分型线的建立。 8.建立分型面。点击创建/编辑分型面按钮,弹出创建分型面对话框,点击创建分型面,在

《塑料模具设计》的教学方案

《塑料模具设计》的教学方案 1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方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1.在模具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首先是塑料件制品的造型设计,再进行该塑件的模具设计,最后加 工该模具的核心零部件。<塑料模具设计>课程就是中间”模具设计”环节的培训,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2. 课程的任务 <塑料模具设计>主要学习塑料模具的结构、模具工作原理以及塑料材料的成型工艺,培养使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进行塑料模具分析、设计的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现代模具生产企业的模具设计职业能力和模具调配维修能力,同时为模具型腔数控加工方面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先修课程:<产品品造型技术>(基于Pro/E)、<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等机械基础课程,为下一步模具设计做准备。 二、本课程对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的作用 2

(1)以模具设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采用先进的模具设计工具,学习先进的模具设计方法,提高学生进入实践工作岗位的自信心; (2)在模具设计的工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设计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 (3)培养了学生探索发现,勇于创立的精神; (4)为模具加工及维修岗位训练提供知识准备。 三、课程设置 1、课程设计的理念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依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贯彻工学结合的理念,以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模拟与企业真实设计一致模具设计工作环境,以真实产品的真实模具设计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一幅幅模具设计的工作过程中,把专业培养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企业行业真实需求有机整合在一起,用企业的真实项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课程核心能力的训练。实现与就业岗位能力的无缝联接。 图1课程设计理念 3

模具设计试题教案资料

模具设计试题

模具设计试题 一、判断题(共15题。将判断结果填入答题卡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2分,满分30分。) 1、在相同齿数的情况下,直齿圆柱齿轮模数m越大,分度园直径越大。 2、塑料制品在充模流动方向上和垂直流动方向上的收缩率是一样的。 3、曲肘式注塑机和直压式注塑机相比较,前者提供的锁模力较大,后者防止动模板变形的能力较大。 4、成型薄型较宽的透明制品,常采用扇形浇口,可以减小制品的内应力。 5、潜伏式浇口应该设计成尖圆锥形。 6、热流道系统主要由热流道板、热嘴、温控器组成。 7、排气钢是一种新型的模具钢种,利用它可以改善模具困气的情况。 8、浇口应该设置在塑料制品比较薄的地方,这是为了便于补偿制品冷却收缩。 9、组合式型腔侧壁挠度与侧壁厚度的平次方成反比。 10、气体辅助注塑成型(GAIM)通常使用的气体是氮气。 11、有限元法是目前模具CAE中的基本方法。 12、使用液压抽芯机构,抽芯距离大,动作时间灵活。

13、电火花加工中,相同条件下,使用石墨电极的电极损耗大于紫铜电极。 14、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径向切削力,避免工件产生弯曲变形应减小车刀主偏角。 15、蚀纹(皮纹)加工是一种电化学加工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卡。每题2分,满分40分。) 1、关于零件标注,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尺寸不能多 B、尺寸可以封闭 C、尺寸不能少 D、表达清楚的情况下,视图数量尽量少 2、某模具流道凝料重20克,制品重15克,型腔数为8,优先选用以下哪种注塑量的注塑机??? A、50克 B、100克 C、200克 D、500克 3、一般地,比表面积最小的流道断面形状是??。 A、梯形 B、半园形 C、矩形 D、圆形 4、热塑性塑料熔体??。 A、是非牛顿流体 B、是牛顿流体 C、流动过程中表观粘度不变 D、流动过程中温度不变 5、对于气体辅助注塑成型(GAIM),不正确的是??。 A、制品残余应力降低 B、模具成本降低 C、制品综合性能提高 D、消除或减少缩痕 6、目前主流模流分析软件可以完成的分析是??。 A、压力降分析 B、温度降分析 C、困气分析 D、以上皆是

塑料模具设计教学案例(点浇口、侧浇口知识点讲解)1

塑料模具设计教学案例(点浇口、侧浇口知识 点讲解)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案例:点浇口、侧浇口知识点讲解 这三类产品模具浇口类型都属于典型的点浇口、侧浇口:侧浇口侧浇口 侧浇口侧浇口 侧浇口

一、点浇口 点浇口又称针点浇口,是一种在塑件中央开设浇口时使用的圆形限制浇口。 适用场合:常用于成型各种壳类、盒类塑件。 优点:浇口位置灵活,浇口附近变形小,多型腔时采用点浇口容易平衡浇注系统。 缺点:由于浇口的截面积小,流动阻力大,需提高注射压力,宜用于成型流动性好的热塑性塑料。采用点浇口时,为了能取出流道凝料,必须使用三板式双分型面模具费用较高。 点浇口直径可以按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d ——浇口直径为 (mm); δ——塑件壁厚,mm ; 42)20.014.0(A d δ-=

A——型腔面积,mm2。 二、侧浇口 国外又称标准浇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从制品的边缘进料。 侧浇口重叠浇口(搭接式浇口) 优点:易于加工、便于试模后修正,浇口去除方便。 缺点:在制品的外表面留有浇口痕迹。 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制品的多型腔注射模。 其侧浇口厚度t(mm)和测浇口宽度b(mm)的经验公式如下

δ——塑料厚度,mm ; A ——为塑件外表面面积,mm2。 对于中小型塑件深度t=0.5~2.0mm ,宽度b=1.5 ~5.0mm ,浇口长度L=0.8 ~2.0mm ; 重叠浇口(侧面进料的搭接式浇口),搭接部分长度l2-l1=(0.6 ~0.9)mm +b/2,浇口长度l2=2.0 ~3.0mm. δ)9.06.0(30 )9.06.0(-=-=t A b

POM盒盖塑料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10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POM盒盖塑料模具设计

1.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1题目背景、研究意义 在注塑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决定了塑料件的最终质量和成本。所以我国模具设计及制造发展方向上提到,积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模具CAD/CAM/CAE 技术,提高模具设计的效率和模具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加快研究和自主开发三维CAD/CAM/CAE软件,同时搞好引进软件的二次开发,提高软件智能化、集成化程度。 我在学习模具成型工艺知识的同时,也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由此看出本次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1.2国内外相关情况 1.2.1 我国模具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在注塑模技术开发研究与应用方面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部分大中型企业先后引进了一些国外知名度较高的注塑模系统。同时,某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也开始了注塑模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工作,我国注塑模CAD/CAE/CAM研究始于07年代末,发展较为迅速多年来,我国对注塑模设计制造技术及其开发应用十分重视,在“八五”期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四川联合大学等单位联合进行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注塑模CAD/CAE/CAM集成系统”,并于1996年通过鉴定,部分成果己投入实际应用,使我国的注塑模研究和应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目前拥有自主版权的软件有,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塑料注塑模CAD/CAE/CAM系统HscZ0,郑州工业大学研制的2一MOLD分析软件等.这些软件正在一些模具企业中推广和使用,有待在试用中逐步完善。这些项目的成果对促进我国注塑模技术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使我国注塑模技术及应用水平很快提高。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模具制造也逐渐向我国转移以及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采购趋向也十分明显。因此,放眼未来,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的方向发展,模具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断缩短,模具生产朝着信息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批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也是一次强大的挑战。 1.2.2国外模具工业的发展状况 近二十多年间,国外注塑模技术发展相当迅速。70年代许多研究者对一维流动进行了大量研究,由最初的CAD技术和CAM技术以图纸为媒介传递信息向CAD/CAM一体化方向发展。80年代初开展三维流动与冷却分析并把研究扩展到保压分子取向以及翘曲预测等领域。80年代中期注塑模进入实用阶段,出现了许多商品化注塑模CAD/CAE 软件,比较著名的有:1.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MOLDFLOW系统;2.美国PTC公司的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案例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美术设计模块教学内容,课时为1课时。本课教学以集体讨论、调查研究、设计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书籍装帧设计的认识和热爱,并通过主动参与书籍装帧作品设计,创作出精美的设计作品,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书籍装帧在书籍中的重要作用,各种题材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以及书籍装帧设计的要素和基本设计方法。 2、通过研讨、学习书籍装帧艺术,认识书籍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提高艺术鉴别能力与欣赏能力。 3、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初步掌握设计、制作书籍的方法,按照流程进行设计尝试;同时能用专业及自己的语言讲解设计意图与制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书籍的名词术语,书籍种类的已知知识与创造性思维 难点:书籍设计的设计流程,包括制作书的手工能力和绘画能力。 四、教法和学法 1、讲授法、演示法、设问法、练习法 2、以丰富的书籍装帧设计范例为依托,以学生分组合作、自主

操作为主,体现学生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具准备 优秀书籍装帧设计范画,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纸、笔、尺子等六、教学过程: ㈠、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㈡、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装帧设计范例,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㈢、讲授新课: 1、多媒体播放书籍装帧概述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学生分组讨论整理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概括,完成基本概念教学。) 2、让学生快速浏览本课课本上的文字内容,结合多媒体总结出书籍设计的各部分名称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

瓶盖注塑模具设计说明

1 塑件成型分析 1.1设计概述 随着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的高速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口号的倡引下,中国的制造业也蓬勃发展;而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工业能促进工业产品生产的发展和质量提高,并能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和赞赏。在日本,模具被誉为“进入富裕的原动力”,德国则冠之为“金属加工业的帝王”,在罗马尼亚则更为直接:“模具就是黄金”。可见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我国对模具工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视,早在1989年3月颁布的《关于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就把模具技术的发展作为机械行业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塑料模具的产量和水平发展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长寿命、精密模具在模具产量中所战比例越来越大。注塑成型模具就是将塑料先加在注塑机的加热料筒,塑料受热熔化后,在注塑机的螺杆或柱塞的推动下,经过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塑料在其中固化成型。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塑料圆盖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圆盖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针对圆盖的具体结构,通过此次设计,使我对轮辐式浇口单分型面模具的设计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手册、标准等,结合教材上的知识也对注塑模具的组成结构(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分、推出机构、侧抽机构、模温调节系统)有了系统的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为将来独立完成模具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2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1.2.1 塑件分析 塑件模型如图1-1所示(为计算需要仅标注几个重要尺寸本图见型中图) 图1-1 塑料盖子 1.2.2塑件的结构及成型工艺性分析 结构分析:该塑件为瓶子罐盖子,其结构应尽可能的简单且维度和钢管应满足需要,塑件的顶部没有两个对称的孔,用于安装提手,部有简单的螺纹,用于和罐子连接紧密。 线性工艺性分析: 1.精度等级:采用一班精度4级 2.脱模斜度:改塑件件壁厚1.5mm,其脱模斜度查表得到塑件材料为聚丙烯pp ,其型腔脱横斜度为:25~45.其型蕊脱横斜度为:20~45.由于该塑件没有狭小部位,所以脱横斜度取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