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卷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卷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卷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

1. (2分) (2016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能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纯净物

②过量铁粉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

③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④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医疗上用的“钡餐”其成分是亚硫酸钡

⑤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可做航标灯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2. (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某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86,若该分子中仅含有3个甲基(—CH3),则其一氯取代物最多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 . 7

B . 8

C . 9

D . 10

3. (2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过程中,科学家先后使用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观测仪器

B . “纳米铜”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它比铜片更易失去电子

C . 室温离子液体是指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呈现的完全由阴、阳离子所组成的盐,(C2H5NH3)NO3可能是其中一种

D . 肼、氨、甲醇燃料电池的热值远高于燃料普通燃烧的热值

4. (2分) (2017高二下·和平期中) A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 . 乙基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的活性变弱,电离H+的能力不及H2O

C .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 甲苯、苯与硝酸作用得到一硝基取代物的反应条件分别为30℃、50﹣60℃

5.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6. (2分)(2018·长宁模拟) 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 . 升华

B . 萃取

C . 纸层析法

D . 蒸发结晶

7. (2分) (2016高二下·张掖期中) 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 ,则该烃不可能是()

A . 2﹣甲基﹣2﹣丁烯

B . 3﹣甲基﹣1﹣丁烯

C . 2,3﹣二甲基﹣1﹣丁烯

D . 2﹣甲基﹣1,3﹣丁二烯

8. (2分) (2017高一上·汕头期中) 设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B . 1 mol/L的CaCl2溶液中含有的Cl﹣为2 NA

C . 2.4 g镁变成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 NA

D . 标准状况下,2 g氢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9. (2分) (2018高三上·浙江月考) 某工厂用六水合氯化镁和粗石灰制取的氢氧化镁含有少量氢氧化铁杂质,通过如下流程进行提纯精制,获得阻燃剂氢氧化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步骤②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过滤,Mg(OH)2可以作阻燃剂是因为它分解需要吸热大量的热

B . 步骤①中的反应式:3Fe(OH)3 +S2O42-+2OH- =3Fe(OH)2 +2SO42-+4H2O

C . 步骤①中保险粉是作还原剂

D . 从步骤② 中可知OH- 和EDTA共存时,Fe2+更易和EDTA结合,生成可溶性化合物

10. (2分)(2017·金华模拟) 常温下,向25mL 0.1mol?L﹣1弱碱MOH溶液中逐滴滴加0.2mol?L﹣1的HCl,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MOH电离方程式为:MOH═M++OH﹣

B . 在b点,离子浓度大小为c(OH﹣)>c(H+)>c(M+)>c(Cl﹣)

C . 在c点,滴加的V(HCl)>12.5mL

D . 在d点,c(Cl﹣)=2c(MOH)+2c(M+)=0.1mol?L﹣1

11. (2分) (2016高二上·安庆期中) 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 . 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

C .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D . 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 molNaOH反应

12. (2分) (2016高二上·徐州期末) 已知:Pb元素在化合物中有+4和+2两种价态:PbO2受热分解可生成Pb3O4、PbO和O2:+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 PbO能与浓盐酸反应但不能将其氧化.现将1.4mol PbO2加热一段时间分解得到O2和固体甲,向甲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 .反应生成的O2和Cl2的物质的盘之比为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可能是Pb3O4和PbO的混合物

B . 整个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总量为2.1mol

C . 若甲与浓盐酸充分反应,则需要消耗HCl的总量为2.8 mol

D . 甲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n(PbO2):n(Pb3O4):n(PbO)=3:3:2

13. (2分) (2016高二下·庄浪期中) 可以将六种无色液体:C2H5OH、AgNO3溶液,C2H5Br、KI溶液,C6H5OH 溶液,C6H6一一区分开的试剂是()

A . HCl溶液

B . 溴水

C . 酸性KMnO4溶液

D . NaOH溶液

14. (2分) (2016高二上·衡阳期中)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 . 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 . 由苯硝化制硝基苯;由苯与氢气反应制环己烷

C . 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甲酸乙酯水解制甲酸和乙醇

D . 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与溴反应制1,2﹣二溴丙烷

15. (2分) (2016高二下·娄底期末) 已知HCN的电离常数K=6.2×10﹣10 .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HCN和NaCN混合后配成1L溶液,经测定溶液呈碱性.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 c(CN﹣)>c(Na+)

B . c(CN﹣)>c(HCN)

C . c(HCN)+c(CN﹣)=0.2mol?L﹣1

D . c(CN﹣)+c(OH﹣)=0.1 mol?L﹣1

16. (2分) (2016高二上·安庆期中) 屠呦呦因对青蒿素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可以青蒿酸(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为原料合成,下列关于青蒿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分子式为C15H24O2

B . 属子芳香族化合物

C .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 .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17.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Cl﹣、OH﹣、NH4+、H+ ,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Cl﹣)>c(NH4+)>c(OH﹣)>c(H+)

B . 0.1 mol?L﹣1 HA(一元酸)溶液与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H+)+c(Na+)=c(OH﹣)+c(A﹣)

C . 常温下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②NH4Cl、③NH3?H2O、④CH3COONH4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D . 常温下0.4 mol/L HA溶液和0.2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假设溶液体积可以相加,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A﹣)>c(H+)>c(Na+)>c(OH﹣)

18. (2分)已知难溶性的硫酸铅与醋酸铵溶液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PbSO4+2CH3COO -=(CH3COO)2Pb+SO42- ,据此判断醋酸铅是()

A . 易溶强电解质

B . 易溶弱电解质

C . 难溶强电解质

D . 难溶弱电解质

19. (2分)已知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 Ag+ + Cl- ,25℃时氯化银的KSP=1.8×10-10。现将足量的氯化银分别放入下列选项的溶液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A . 100mL蒸馏水中

B . 50mL0.1mol·L-1的氯化镁溶液

C . 100mL0.1mol·L-1的氯化钠溶液

D . 50mL0.1mol·L-1的氯化铝溶液

20. (2分) (2017高二上·包头期末) 下列基团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 乙基 CH2CH3

B . 硝基﹣NO3

C . 苯基

D . 羟基

21. (2分) (2018高一上·宝坻期末) 将镁铝合金溶于100mL稀硝酸中,产生1.12LNO气体(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可以求出合金中镁的质量

B .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3mol/L

C . 可以求出沉淀的最大质量

D . 不能求出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2.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组是()

A . H和D互为同位素

B . 丁烯和环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C . 碳链与的烃为同系物

D . 金刚石、石墨和C60为同素异形体

23. (2分) (2017高二上·衡阳期末) 2011年9月12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拉斯克一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发现了一种药物﹣﹣青蒿素,它是由菊科植物在低温条件下提炼出来的一种化合物,是治疗疟疾的

特效药,其结构筒式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青蒿素耐高温且易溶于水不易溶于乙醚、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B . 青蒿素分子内的1个过氧基团是对付疟原虫的核心基团

C . 1mol青蒿素分子在碱性条件下彻底水解需消耗1mol分子水

D . 药效比青蒿素高10倍的双氢青蒿素(见图2)化学式为C15H24O5

24. (2分) (2018高一上·南宁月考) 由CO2、H2、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CO的体积比可为()

A . 29∶8∶20

B . 22∶1∶15

C . 13∶8∶29

D . 13∶16∶5

二、解答题 (共5题;共36分)

25. (4分) (2016高二下·平安月考)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可能是相同的物质、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等,请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

(1) 2﹣甲基丁烷和丁烷________;

(2)正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________;

(3)间二甲苯和乙苯________;

(4) 1﹣已烯和环已烷________.

26. (6分)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

步骤1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 mol·L-1 H2SO4溶液,在60 ℃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____(填仪器编号);

①铁架台②燃烧匙③锥形瓶④广口瓶⑤研钵⑥玻璃棒⑦酒精灯

(2)

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

(3)

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

(4)

本实验制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检验Fe3+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7. (11分)(2017·通化模拟) 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 ,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图1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你一起参与实验并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的NH3,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选填字母):a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h;用A装置制取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用图2所示装置也可以制取NH3,则圆底烧瓶中的固体可以选用(选填字母编号).

A . 碱石灰

B . 生石灰

C . 无水氯化钙

D . 无水硫酸铜

E . 烧碱

(3)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气体制纳米级碳酸钙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________;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式________.

(4)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________.

28. (8分) (2018高三上·临川期末) 益康唑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化合物B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类型是________反应

(2)反应④中加入的试剂X 分子式为C7H6Cl2,则X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一共有________种;请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的结构简式:________。

I.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II.分子中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C 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根据本题的相关信并结合已有知识,写出以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乙醇和无机试剂任用)________。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Br CH3CH2OH

CH3COOCH2CH3。

29. (7分)(2016·内江模拟)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10H10O5 ,能发生如下变化.

已知:①A、C、D均能与NaHC03反应;

②只有A、D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A苯环上只有两个对位的取代基;

④F能使溴水褪色;

⑤H能发生银镜反

应.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 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F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加成,生成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该有机物的名称为________.

(3) 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写出A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 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要求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水解

③苯环上的一卤代物只有2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二、解答题 (共5题;共36分) 25-1、

25-2、

25-3、

25-4、

26-1、

26-2、

26-3、

26-4、

27-1、27-2、27-3、27-4、28-1、28-2、28-3、28-4、

28-5、29-1、

29-2、

29-3、29-4、29-5、

(完整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一)

高二上期期末复习化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或中和热的是() mol–1 A.2H+(aq) +SO42–(aq)+Ba2+(aq)+2OH–(aq)=BaSO4(s)+2H2O(1);△H=-57.3 kJ· mol–1 B.KOH(aq)+ HAc(aq) =KAc (aq)+H2O(l);△H=-57.3 kJ· mol–1 C.C8H18(l)+ 12.5O2 (g) =8CO2 (g)+ 9H2O(l);△H=-5518 kJ· D.CH4(g) + 2O2(g) == C O2(g) + 2H2O(g);ΔH== -533KJ·mol—1 2.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 B.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但溶解的氢氧化钙全部电离,所以氢氧化钙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非电解质 3.氨水有下列平衡:NH3·H2O NH4+ + OH–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 c(NH4+)增大的是() A.加NaOH B.加盐酸C.加NH4Cl D.加热 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A.NH4++2H2O NH3·H2O+H3O+B.HCO3–+ H2O H3O+ + CO32– C.NH3 +H2O NH4+ +OH–D.Cl2+H2O H++Cl–+HClO NH)分别5.在25℃时,1 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的溶液中,测得各溶液的c(4 为a、b、c(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a>b>c C.a>c>b D.c>a>b 6.下列溶液中不能发生水解的离子是() A.NaClO的ClO–B.碳酸氢钡溶液中的CO32– C.氯化钡溶液中的Ba2+D.氟化钠溶液中的F– 7.在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A.室温时,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7 B.25度时测得0.1mol/L的稀醋酸PH值大于 1 C.10mL 1mol/L的醋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 D.将Vml pH=4的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所需加入的水量大于10Vml 8.反应m A(固)+n B(气) e C(气)+f 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后,加催化剂,C%不变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右移 C.化学方程式中m+n>e+f D.达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9.已知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 mol·L–1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原子量:H-1 C-12 O-16 N-14 S-32 Fe-56 Al-27 Mn-55 第Ⅰ卷(45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分,共45分)。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2、纯水在10℃和100℃时的pH,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A、前者大 B、前者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3、中和滴定开始后应注视:①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②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③滴定管 溶液流出的速率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只有② 4、改变下列哪个条件,一定会引起平衡的移动 A、温度 B、浓度 C、压强 D、催化剂 5、下列式子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2O+H2O H3O++OH― B、HCO3—+OH―H2O+CO32― C、CO2+H2O H2CO3 D、CO32―+H2O HCO3―+OH― 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L—1·s—1 B、v(B)=·L—1·s—1 C、v(C)=·L—1·s—1 D、v(D)=1mol·L—1·s—1 7、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2B(g) 3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2nmolB C、A、B、C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2:3 8、高温下,反应2HBr(g) H2(g) + Br2(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达到化学平衡时,要使混 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A、减小压强 B、缩小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大氢气的浓度 9、从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物,可简化表示为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电离平衡, 故可用做酸、碱指示剂: HIn(红色溶液)H+(溶液)+In—(黄色溶液)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最终能使指示剂显黄色的是: A、盐酸 B、NaHCO3溶液 C、NaHSO4溶液 D、Na2O2固体 10.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钢铁腐蚀B.食物腐败C.炼钢D.塑料老化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 1.下列过程中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的是: ① 电离 ② 电解 ③ 电镀 ④ 电化学腐蚀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全部 2.在蒸发皿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不能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 .Fe 2(SO 4)3 B .MgCl 2 C .K 2CO 3 D .NaCl 3.为了除去MgCl 2酸性溶液中的Fe 3+ ,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HCl ,这种试剂是: A .NH 3·H 2O B .NaOH C .Na 2CO 3 D .MgCO 3 4.能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而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____________ A .将水加热到100℃时,水的pH=6 B . 向水中加入少量明矾晶体 C .向水中滴加少量NaHCO 3 D .向水中滴加少量稀硫酸 5.A 、B 、C 、D 4种金属,将A 与B 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 不易腐蚀,将A 、D 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 比A 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 盐溶液里,有金属C 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A .D>C>A>B B .D>A>B>C C .D>B>A>C D .B>A>D>C 6.下列各图的水槽中盛装的是海水,其中铁被腐蚀的得最慢的是: 7.25℃时,某NH 3·H 2O 与HCl 溶液混合后,测得溶液的pH=7,则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 (NH 4+ )>c (Cl ˉ) B .c (NH 4+ )=c (Cl ˉ) C .c (NH 4+ )

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理)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理)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通过燃烧植物的方式开始利用生物质能 B . 氢能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人们只能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 . 煤中含有硫元素,大量的直接燃烧煤会引起酸雨等环境问题 D . 太阳能以光和热的形式传送到地面,人们可以直接利用这些光和热 2.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能量 B . 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 . 由C=C Δ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3. 把下列4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 mL 2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此时X与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 20 mL 3 mol·L-1的X溶液 B . 20 mL 2 mol·L-1的X溶液 C . 10 mL 4 mol·L-1的X溶液 D . 10 mL 2 mol·L-1的X溶液 4. 对于反应A+2B 2C,在压强相同的条件下,若生成物C的含量w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T1>T2,正反应放热 B . T1<T2,正反应放热 C . T1>T2,正反应吸热 D .

T1<T2,正反应吸热 5. 25℃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4NO2+O2 ΔH=+5 6.76 kJ·mol-1,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 . 吸热反应 B . 放热反应 C . 熵减少的反应 D . 熵增大效应大于热效应 6. 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 . 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 . 1 mol·L-1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 . 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D . 0.1 mol·L-1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7. 将①H+②Cl-③Al3+④K+⑤S2-⑥OH-⑦NO3-⑧NH4+分别加入H2O中,基本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 ①③⑤⑦⑧ B . ①⑥ C . ②④⑦ D . ②④⑥⑧ 8.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 .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 .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鸡蛋味 9.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储备电源-锂水电池,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下列关于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高硅铸铁发生氧化反应 B . OH-向高硅铸铁电极移动 C .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 D . 电流的方向:锂电极→导线→高硅铸铁电极 10. 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第10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熵增的化学反应一定自发进行 B . 反应物分子碰撞频率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C . 减小某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其溶液中离子浓度不一定减小 D . 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正极反应一般是:4OH﹣﹣4e﹣═O2↑+2H2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强酸跟强碱的反应热一定是中和热 B . 1molC完全燃烧放热383.3kJ,其热化学方程为:C+O2═CO2 △H=﹣383.3kJ?mol﹣1 C .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 . 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H+(aq)+OH﹣(aq)═H2O(l);△H=57.3KJ?mol﹣1 3.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 的是() A . 2H2(g)+O2(g)═2H2O(g)△H12H2(g)+O2(g)═2H2O(l)△H2 B . S(g)+O2(g)═SO2(g)△H1S(s)+O2(g)═SO2(g)△H2 C . C(s)+ O2(g)═CO(g)△H1C(s)+O2(g)═CO2(g)△H2 D . 2HCl(g)═H2(g)+Cl2(g)△H1H2(g)+Cl2(g)═2HCl(g)△H2 4. 下列做法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是() A . 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B .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碳铵混合使用 C . 厨房中常用碳酸钠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 . 配制FeCl2溶液时常常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二年级期末考化学试题(有答案)

2019~2020年度(上)高二年级期末考化学试题 命题人:王骊龙 审题人:陈焕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 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 .港珠澳大桥钢筋表面的环氧树脂涂层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B .氨基酸残基在蛋白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C .“碳海绵”吸收泄露的原油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D .纤维素与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硝化纤维 2.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乙醇、苯酚中都有羟基,推测两种有机物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 B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推测甲苯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 .Cl 2与NaOH 常温下反应得到NaClO ,推测F 2与NaOH 常温下反应得到NaFO D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在加热时反应可以生成乙烯,推测溴丙烷可以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在加热时能生成丙烯。 3.有机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和b 均属于苯的同系物 B .a 和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 .a 和b 均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D .1mol a 物质与足量氢气加成,消耗的氢气为5mol 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将3.4g H 2S 全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HS -和S 2-离子数之和为0.1N A B .常温下1LpH=2的H 3PO 4溶液中含有的H +数目为0.01N A C .将含有0.1molFeCl 3的饱和溶液制成Fe (OH )3胶体,胶粒的数目小于0.1N A D .400℃,1.01×105Pa ,密闭容器中64gSO 2与16g O 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N A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AlO 2-+2H 2O B .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2222445SO 2H O 2MnO 2Mn 5SO 4H -+-+++=++ C .223Na S O 溶液与稀24H S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32S O 6H 2S 3H O -++=↓+ D .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233Cu 2Fe 2Fe 3Cu +++=+ 6. 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 —与Ne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 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Y 与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原子半径:X>Y>Z>W B .W 的单质可以与水反应产生氧气

最新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u-64,Na-23 ,S-32,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4分) 的是() 1.下列说法正确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2.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温度控制在500℃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B. 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C. 打开碳酸饮料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D. 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钾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 2O 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 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B. 向水中加入Al2(SO4)3溶液 C. 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 将水加热到100℃,

使pH =6 4.右图用交叉分类法表示了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 5.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 是 ( ) A .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 反应 B .等体积等浓度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质量的Na 2CO 3粉末反应 C .等体积0.1 mol/L HCl 和0.05 mol/L H 2SO 4分别与等体积0.2 mol/L NaOH 液反应 D .等体积0.2 mol/L HCl 和0.1 mol/L H 2SO 4与等质量、等品质的石灰石反应 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 3 + 2H +==Ca 2+ + H 2O + CO 2↑ B .氯气与水反应:Cl 2+H 2O =2H ++Cl -+ClO - C .氨水中滴加盐酸:H + + NH 3·H 2O = NH 4+ + H 2O X Y Z 例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A 硫酸铜 盐 纯净物 B 盐酸 电解质溶液 分散系 C 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 化合物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1分) 1. (2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 A . 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B . S2﹣的结构示意图: C . 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R原子符号为: R D . 次氯酸的电子式: 2. (2分)(2015·潮州模拟)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A . 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H2的反应速率 B . 用CO2做喷泉实验

C . 验证NH3易溶于水 D . 比较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 3. (2分)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 塑料直尺 B . 尼龙提包 C . 纯羊毛手套 D . 塑胶地垫 4. (2分) (2018高二下·鞍山开学考) 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M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M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 . M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 M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 M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 5. (2分)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 . 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 苯酚苯环上的氢比苯分子中的氢更容易被卤原子取代 6. (2分) (2018高二上·田阳月考) 由溴乙烷合成乙二醇依次发生的反应为() A .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B . 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 C . 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D . 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7. (2分) (2015高二下·大名期中) 满足分子式为C4H8ClBr的有机物共有() A . 11种 B . 12种 C . 13种 D . 14种 8. (2分) (2016高二下·宿迁期末)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6 g O2中含有的氧分子数为NA B . 1 mol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A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选修4期末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部分原子量:H—1 C—12 O—16 S—32 Na—23 第I卷(共36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石油⑤煤⑥生物质能⑦核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B.②③⑥⑧ C.①②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 2、氨水有下列平衡:NH3·H2O NH4+ + OH–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c(NH4+)增大的是 A.加NaOH B.加盐酸C.加NH4Cl D.加热 3、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为:Cu2++2e–= Cu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4、在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Ba2+、Cl–、NO3–B.Na+、Ca2+、I–、NO3– C.NH4+、Al3+、Br–、SO42–D.K+、Na+、HCO3–、SO42– 5、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5×10—16 ,K sp(AgBr)=7.7×10—13,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AgCl>AgI> AgBr B.AgCl> AgBr>AgI C.AgBr >AgCl>AgI D.AgBr >AgI>AgCl 6、已知:△G=△H-T△S,△H为焓变,T为热力学温度,△S熵变,当△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据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熵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B.焓变小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A

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A (化学反应原理) (90分钟,10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体 ???? ???? ???? ????? ????? ???? ??? ?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的选择填在答题卡上,每小题 分,共 ?分) .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 溶液 ?. ?溶液 ?. ?●??? ? 溶液 ?.???溶液 ?对? 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在阴极式,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 ?-= ??-+? ↑ .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浓度增大,使平衡 ??? -+ ?+ ? -+? 向右移动 .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 ? ? + ???+ ? ↑+ ↑ .测定阳极液中 和 ?的含量,若 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 -(???) .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在含有 ??? 沉淀的溶液中加入?? ? 固体,???? ??增大 .含●??● ???的溶液与●??● ?? 完全反应后,溶液中??? ?=????? -? .在 ? ????溶液中加入适量 ? ???,可使???? ?=???? ??-? .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 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电子沿??→?→?→ ◆路径流动 ?片刻后甲池中???? ??增大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点变红色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完整版)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 命题钱承之审核陈雪泥考试时间120分钟共8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r(Cu)=64 Ar(Al)=27 Ar(Fe)=56 Ar(Mg)=24 Ar(K)=39 Ar(H)=1 Ar(O)=16 第Ⅰ卷(选择题共7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铁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不放出气体且“铁片”质量减少的是 A. CuSO4溶液 B. H2SO4溶液 C. AgNO3溶液 D. FeCl3溶液 2.下列各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O+H23O++OH-. A.H -+H22CO3+OH- B.HCO 2-+H3O+ C.HS-+H D.H CO3-+H+ 3.铜制品上的铝质铆钉,在潮湿空气中易腐蚀的原因可描述为 A.形成原电池时,铝作负极 B.形成原电池时,铜作负极 C.形成原电池时,电流是由铝经导线流向铜 D.铝铆钉发生了化学腐蚀 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达到平衡时,测得Y的转化率为20%, X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开始时,充入容器中X和Y物质的量之比为 A.1∶5 B.1∶4 C.1∶3 D.1∶2 5.某无色溶液pH=1,投入铝片有氢气放出,则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Al3+、SO42—、Br— B.K+、Na+、Cl—、NO3— C.Mg2+、Na+、OH-、Cl— D.K+、NH4+、SO42—、HCO3— 6.在含0.01mol的明矾[KAl(SO4)2·12H2O]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有0.02mol的Ba(OH)2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先出现沉淀,后来全部溶解 B、最终得到的沉淀只有硫酸钡 C、当Al3+、SO42-全部沉淀时,得到的沉淀质量最大 D、当SO42-完全沉淀时,得到的沉淀物质的量最大 (g)+5O2+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 7.反应4NH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v(NH3)=0.010 mol·L-1·s-1 B.v(O2)=0.0010 mol·L-1·s-1 C.v(NO)=0.0010 mol·L-1·s-1 D.v(H2O)=0.045 mol·L-1·s-1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碘酸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HI+Ag+=AgI↓+H+ B.氨气通入氢氟酸溶液中:NH3+H+=NH4+ C.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Mg2++2HCO3-+4OH-=Mg(OH)2↓+2CO32-+

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 1.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危机,用光催化分解代替电解水制氢气可实现节能环保 B . 我国油品从国IV汽油升级到国V汽油,有助于减少酸雨、雾霾,提高空气质量 C . 普通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 D . 用于3D打印材料的光敏树脂是纯净物 2.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含NA个CO32-的Na2CO3溶液中,Na+数目小于2 NA B . 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氧原子数为4NA C . 常温下,1L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10 L 时,溶液中H+的数目大于0.01NA D . 用惰性电极电解KOH溶液,若阳极产生5.6 L 气体,则电路中通过0.5NA电子 3. 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聚维酮的单体是 B . 聚维酮分子由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 . 图1中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2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B . 用0.0100 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 0.1000 mol/L 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2曲线,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Cl- C . 图3表示在N2+3H2 2NH3达到平衡后,减小NH3浓度时速率的变化 D . 图4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c>c>c>c>c 5.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 . 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 ̄、S2 ̄ B . 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 ̄、SO42 ̄、I ̄ C . 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 ̄、HCO3 ̄ D . 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 ̄、SO42 ̄ 6. 下列事实中,不能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的是() ①可用浓氨水和NaOH固体快速制氨气②700K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③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④温度升高水的KW增大 ⑤对于反应2HI H2+I2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A . ②③⑤ B . ②⑤ C . ④⑤ D . ①②③ 7. 三位分别来自法国、美国、荷兰的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纳米分子机器日益受到关注,机器的“车轮”常用组件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郑州市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郑州市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2016·沧州模拟) 25℃时,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1.75×10﹣5 ,该温度下,用0.01mol?L ﹣1盐酸滴定10mLamol?L﹣1氨水,盐酸的体积V(HCl)与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点溶液中加少量水,减小 B . 原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006×10﹣2mol?L﹣1 C . B,D两点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B<0 D . C点溶液中的H2O不发生电离 2. (2分) (2016高二下·淄川月考) 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为阳极 B . 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C . 电解时电解池的阳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 D . 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 3. (2分) (2018高二下·六安开学考) 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B . 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 C . 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 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mol气体 4. (2分)(2017·大连会考) 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不必加热即可反应 B . X能量一定高于M C .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 Y能量一定高于N 5. (2分)(2016·上栗模拟)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 一种标志.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接触氧化反应2SO2+O2 2SO3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 . 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 . 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 ,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 . 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 6. (2分) (2016高一下·大庆期中)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实验班)

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实验班)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下列有关0.1mol/LNa2S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溶液中存在两个平衡、七种粒子 B . 该溶液中K+、NH4+、NO3﹣、Al3+可以大量共存 C . 滴加少量稀硫酸,充分振荡无现象 D . 通入足量SO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S2﹣+SO2+2H2O═3S↓+4OH﹣ 2. (2分)(2015·梁山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pH=7的溶液中:Fe3+、Mg2+、SO 、Cl﹣能大量共存 B .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lO﹣+CO2+H2O=HClO+HCO C . 一定温度下,1L0.5mol?L﹣1NH4Cl溶液中与2L0.25mol?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相同 D . 常温下水电离出c(H+)×c(OH﹣)=10﹣20的溶液中:Na+、ClO﹣、SO 、NH4+可能大量共存 3. (2分) (2019高一上·杭州期中) 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 A . 试管 B . 胶头滴管 C . 玻璃棒 D . 漏斗 4. (2分) (2018高三上·宝坻期末) 现有常温下0.1mol/L的Na2SO4溶液。欲使此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且pH<7,有下列措施:①给溶液加热;②加入少量稀硫酸;③加入NH4Cl晶体;④加入CH3COONa固体;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Zn 65 选择题(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月美国研究人员将CO 和O 附着在一种钌催化剂表面,用激光脉冲将其加热到K ,成功观察到CO 与O 形成化学键生成CO 2的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CO 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 .形成化学键时需吸收能量 C .钌催化剂可以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D .CO 与O 形成化学键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CHO 的电子式: B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C .2-乙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 D .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CH 3NO 2 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大量共存的是() A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K + 、Al 3+ 、SO 42- 、MnO 4- B .0.1mol·L -1 CH 3COONa 溶液中:H + 、Ca 2+ 、Cl -、NO 3- C .滴入KSCN 显血红色的溶液中:NH 4+ 、Mg 2+ 、S 2-、Cl - D .加入金属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a + 、NH 4+ 、SO 42- 、Cl - 4.右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 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MgCl 2制取Mg 是放热过程 B .热稳定性:MgI 2>MgBr 2>MgCl 2>MgF 2 C .常温下氧化性:F 2<Cl 2<Br 2<I 2 D .由图可知此温度下MgBr 2(s)与Cl 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MgBr 2(s)+Cl 2(g)=MgCl 2(s)+Br 2(g),ΔH =-117kJ·mol -1 5.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g 甲基(-CH 3)所含电子数目为N A B .标准状况下,11.2L 苯中含有1.5N A 个碳碳双键 C .常温常压下,14 g 乙烯和丙烯(C 3H 6)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N A D .4.6 g Na 与100 mL1.0 mol/L 醋酸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1N A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氨水通入足量SO 2:SO 2+2NH 3·H 2O =2NH 4++SO 32- +H 2O – 400 0 反应进程 E / k J ·m o l –1 – 800 – 1200 – 364 MgI 2(s) – 524 MgBr 2(s) – 641 MgCl 2(s) – 1124 MgF 2(s) Mg (s)+X 2(g) O .. ...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新课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Fe 56 S 32 O 16 C 12 Si 28 第I卷选择题(共49分) 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8分) 1.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A .橡胶B.蛋白质 C .尼龙 D .纤维素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论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生成H2O的量和消耗O2的量不变的是: A.C3H8.C4H6B.C3H6.C4H6O3C.C2H2.C6H6D.CH4O.C3H4O5 3.取少量某有机物分别进行如下实验,结果是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与水混合静置后分层;③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强碱共热后酚酞变无色。此有机物是 A.乙酸钠B.油酸甘油酯C.乙酸乙酯D.甲苯 4.三氧化二镍(Ni2O3)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用NaOH调NiCl2溶液pH至7.5,加入适量硫酸钠后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的Cl2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ClO-,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铁作阳极材料 B.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C.阳极反应方程式是:2Cl- —2e- =Cl2 D.生成1mol三氧化二镍时,外电路中通过了1mol电子 5.某有机物的氧化产物甲和还原产物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甲和乙反应生成有机物丙,甲和丙都能发生银镜反应,该有机物是: A. CH3CHO B.CH3COOH C.CH3OH D.HCHO 6.分子式为C5H12O的某醇与溴化钠.硫酸混合加热得卤代烃,该卤代烃与强碱醇溶液共热后,不发生消去反应,该醇可能是: A.1-戊醇B.3-戊醇C.2,2-二甲基-1-丙醇 D.2-甲基-2-丁醇 7.下列五种物质中:①水②乙醇③醋酸④苯酚⑤乙醚。氢原子的活性从大到小顺序是A.③④①②⑤ B.③④②①⑤ C.④①②⑤③ D.③②④①⑤8.某酯完全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和水,该酯水解可得羧酸B和醇C,把醇C氧化可得羧酸D,且B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由此酯可能是: A.CH3CH2COOCH(CH3)2 B.CH3CH2COOCH2CH=CH2 C.(CH3)2CHCOOCH2CH(CH3)2 D.CH3CH2CH2COOCH2CH(CH3)2 9.阿斯匹林的结构简式为:

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第1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 1.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寻找合适催化剂提高合成氨工业中原料的转化率 B . 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 C . 提高油品质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雾霾天气 D . 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 2. 下列离子在稳定人体血液的PH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 . HCO3﹣ B . HSO3﹣ C . Na+ D . Cl﹣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B . 即使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C . 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D . 物质的化学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变化方式转化为热能、电能等 4. 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是() A . 1×10﹣2mol/L B . 1×10﹣7mol/L C . 1×10﹣12mol/L D . 1×10﹣14mol/L 5.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 Na+、OH﹣、HS﹣NO3﹣ B . Al3+、Cl﹣、HCO3﹣、Na+ C . AlO2﹣、K+、CO32﹣、Na+ D . Fe2+、K+、H+、NO3﹣ 6. 关于A(g)+2B(g)═3C(g)的化学反应,下列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 v(A)=0.6mol/(L?min) B . v(B)=1.2mol/(L?min) C . v(C)=1.2mol/(L?min) D . v(B)=0.03mol/(L?s)

7. 下列事实可以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0.1mol/L的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②0.1mol/L的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 ③在相同条件下,氨水溶液的导电性比强碱溶液弱 ④铵盐受热易分解.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8.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则40g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即为57.3KJ B . 已知C(s)+O2(g)=CO2(g)△H1 C(s)+ (g)=CO(g)△H2 则△H1<△H2 C . 已知H2(g)+Cl2(g)=2HCl,△H=﹣184.6KJ/mol,则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D . 已知P(白磷,s)=P(红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9. 现用0.1mol/LHCl滴定10ml 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 A . 10mL B . 5mL C . 大于5Ml D . 小于5mL 10. 下列措施不能加快Zn与1mol/LH2SO4反应产生H2的速率的是() A . 升高温度 B . 用Zn粉代替Zn粒 C . 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 D . 改用 0.1mol/LH2SO4与Zn反应 二、选择题 11. 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2016-2017年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2016-2017年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命题人:高晶秀答卷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共4页可能用到的相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a:40 K:39 Cl:3 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烃类的是()A. 乙烷B. 苯C. 乙烯D. 乙醇 2、下列物质:①CH3(CH2)2CH3 ② CH3(CH2)3CH3 ③ (CH3)3CH ④ (CH3)2CHCH2CH3 ⑤ (CH3CH2)2CHCl 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 A.⑤②④①③ B.④②⑤①③ C.⑤④②①③ D.②④⑤③① 3、下列各有机物的名称肯定错误的是() A、3-甲基-2-戊烯 B、3-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丙烷 D、3-甲基-1-丁烯 4、下列各组中两个化学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一组足() A.由苯制溴苯;甲烷、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得到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 B.由乙烯制1,2-二溴乙烷:由乙烷制一氯乙烷 C.乙烯使溴水褪色;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由苯制硝基苯;由苯制环己烷 5、下列关系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35 Cl和37 Cl B.CH3CH2OH和CH3OCH3 C.CH3CH3和CH3CH2CH3 D.H2O 和H2O2 6. 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间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C4H10和C20H42 B.一溴乙烷和1,2―二溴乙烷 C.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 D .C4H 8和C3H6 7、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消去、加成、取代 B.加成、消去、取代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 8、有关溴乙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溴乙烷不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B.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乙醇 C.在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D.溴乙烷通常用乙烷与 液溴直接反应来制取 9.若下列对有机反应类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乙醇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 B .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