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真精准模拟理科综合之物理选择题专练第02周 第2练(解析word版)

2020年高考全真精准模拟理科综合之物理选择题专练第02周 第2练(解析word版)
2020年高考全真精准模拟理科综合之物理选择题专练第02周 第2练(解析word版)

2020年高考全真精准模拟理科综合之物理选择题专练

第2周第2练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8~22 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 m

B.18 s时质点速度反向

C.整个过程中,E点处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D.整个过程中,CE段的加速度最大

【答案】D

【解析】

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位移,下方表示负位移,所以18s~22s面积和为零,即位移为零,A错误;18s质点的速度仍为正,即仍朝着正方向运动,B错误;当正面积最大时,离出发点最远,即在20s时最远,C错误;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CE段的加速度最大,D正确.

15.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用力F拉小球b,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θ=30°,则F达到最小值时Oa绳上的拉力为()

A B.mg C mg D.1

2 mg

【答案】A 【解析】

将a 、b 两小球视为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合成:

可知当外力F 垂直绳子时有最小值,则Oa 绳子的拉力:

2cos30T mg ==o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16.如图所示,回路中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为R 0,滑动片P 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R 1=R 0、R 2=02R ,电源内阻014

r R =,电源电动势为E ,电容器的电容为C ,闭合开关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为58

E B .电容器的带电量为14

CE C .滑动变阻器R 的热功率为电阻R 2的5倍

D .电源内阻消耗的热功率和电阻R 2的相等

【答案】 C

【解析】

A .R 2先与滑动变阻器右半部分并联,后与左半部分串联,再与R 1串联,外电路的总电阻为074

R ,电压表

的示数为外电路消耗的电压,为78

E ,A 错误; B .电容器两端的压为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8E ,因此电容器的带电量为18

CE ,B 错误; C .通过R 2的电流与通过滑动变阻器右半部分的电流相等,故通过滑动变阻器左半部分的电流是通过R 2的电流的2倍,其热功率是R 2的4倍,滑动变阻器右半部分又与R 2的热功率相等,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热功率是R 2的5倍,C 正确;

D .通过电源的电流为通过电阻R 2的电流的2倍,由

2P I R =

得电源内阻消耗的热功率为电阻R 2的2倍,D 错误;

故选C 。

17.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垂直纸面的磁感应强度为0.5T 的匀强磁场,一足够长的绝缘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木板左端放置滑块,已知木块与滑块质量均为0.2kg ,滑块所带电荷量q =+0.4C ,滑块与绝缘木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t =0时对木板施加方向水平向左的力作用,使木板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力F 的大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g 取10m/s 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木板的加速度为2m/s 2,滑块离开木板时速度为16m/s

B .t =3s 后滑块和木块有相对运动

C .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最后做速度为10m/s 的匀速运动

D .滑块离开木板时,力F 的大小为1.4N

【答案】 A

【解析】

B .根据题意可知木板始终做匀加速运动,且t =0时滑块不受洛伦兹力作用,则对整体有:

22F mg ma μ-?=

由图像可知此时拉力为2.8N ,代入可得:a =2m/s 2,根据题意可知,当滑块与木板恰好发生相对运动时: ()mg qvB ma μ-=

解得:

v =6m/s

由v =at ,可知t =3s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AC .此后速度继续增加,摩擦力继续减小,则加速度减小,当二者分离时有:

'mg qv B =

解得

10v '=m/s

C 正确,不符合题意,A 错误,符合题意;

D .由于木板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故滑块离开木板后,对木板有:

F mg ma μ-'=

解得

1.4F mg ma μ=+='N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如图所示,小物块套在固定竖直杆上,用轻绳连接后跨过小定滑轮与小球相连.开始时物块与定滑轮等高.已知小球的质量是物块质量的两倍,杆与滑轮间的距离为d ,重力加速度为g ,绳及杆足够长,不计一切摩擦.现将物块由静止释放,在物块向下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刚释放时物块的加速度为g

B .物块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C

D .物块速度最大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物块的重力

【答案】 C

【解析】

A .刚开始释放时,物块水平方向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只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为g ,故A 正确;

B .刚释放时物块的速度为零,小球重力的功率为零.物块下降到最低点时小球的速度为零,小球重力的功率又为零,所以小球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B 正确;

C .物块下降的最大距离为S ,物块的质量为m .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0mgS mg d -=解得:43

S d =,故C 错误; D .物块的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则绳子拉力的竖直向上的分力一定等于物块的重力,所以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物块的重力,故D 正确;

19.如图所示,ABC 三颗行星组成一个独立的三星系统,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一个共同的圆心O

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题一 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中! 1、下列说确的是 A .行星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 B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的作用 C .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 .物体在转弯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天文学家发现了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周期。由此可推算出 A .恒星的质量 B .行星的质量 C .行星的半径 D .恒星的 密度 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 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确的是 A .在0-10 s 两车逐渐靠近 B .在2-18 s 两车的位移相等 C .在t =10 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D .在10-20 s 两车逐渐靠近 4、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u =100sin(25t)V B .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 C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 Hz D .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R =200 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时50 W 5、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带正电、小球2带负电,电荷量大小分别为q 1和q 2(q 1>q 2)。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力T 为(不计重力及两小球间的库仑力) A .121()2T q q E =- B . 121()2T q q E =+ C .12()T q q E =- D .12()T q q E =+ - 2 s E 球1 球2

最新高考物理选择题的五种类型

最新高考物理选择题的五种类型 物理选择题类型分为五种 1.定性判断型 考查考生对物理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而设定。同学们要从物理规律的表达方式、规律中涉及的物理概念、规律的成立或适用条件、与规律有关的物理模型等方面把规律、概念、模型串联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并将物理规律之间作横向比较,形成合理、最优的解题模式。这就需要同学们对基本概念、规律等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喽。 2.函数图象型 以函数图象的形式给出物理信息处理物理问题的试题。物理图象选择题是以解析几何中的坐标为基础,借助数和行的结合,来表现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规律。图象法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答物理问题(特别是选择题)的有效方法。在图象类选择题中使用排除法的频次较高。

例如:如图甲所示,导体框架abcd放置于水平面内,ab平行于cd,导体棒MN与两导轨垂直并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置于垂直于框架平面的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MN始终保持静止。规定竖直向上为磁场正方向,沿导体棒由M到N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为导体棒所受安培力F的正方向,水平向左为导体棒所受摩擦力f的正方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快解秘诀:分析0~t1时间内可知磁通量无变化,导体棒不受安培力,可排除C选项;A、B选项中肯定有一个是错误的,分析t2~t3时间内可知电流方向为正,可排除A选项;然后多选题可轻松判断B、D正确。 3.定量计算型 考查考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规律的掌握和思维敏捷性而设置,对考生来说一方面要有坚实的基础,更主要的是考生的悟性、平时积累的速解方法加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来迅速解题。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夯实基础,总结和掌握解题方法、归纳物理推论,这样才能在考场内得心应手。 其中一些量化明显的题,往往不是简单机械计算,而蕴涵了对概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课标最新年上海市高考理综(物理) 综合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理规律中不能直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 (B )机械能守恒定律 (C )欧姆定律 (D )玻意耳定律 2.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的基本假设是( ) (A )只考虑气体分子间的引力作用 (B )只考虑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作用 (C )既考虑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又考虑分子间的斥力作用 (D )不考虑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和相互作用力 3.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布朗运动是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表现 (C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4.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室外气温:-2℃<-5℃ (B )重力对某物体做功:-2J <-12J (C )物体的重力势能:-2 J <-12J (D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2V <-5V 5.竖直放置的铁丝框中的肥皂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形成() (A )黑白相间的水平干涉条纹(B )黑白相间的竖直干涉条纹 (C )彩色的水平干涉条纹(D )彩色的竖直干涉条纹 6.一个做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周期为T ,振幅为A ,已知振子从平衡位置第一次运动到x =A 2处所用 的最短时间为t 1,从最大的正位移处第一次运动到x =A 2处所用的最短时间为t 2,那么t 1与t 2的大小关系正 确的是() (A )t 1=t 2 (B )t 1<t 2 (C )t 1>t 2 (D )无法判断 7.一个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如果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为原来的一半,则单摆的( ) (A )频率不变,振幅不变 (B )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C )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D )频率改变,振幅改变

2017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二卷)(含超级详细解答)

2017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二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 第1题第3题第4题第5题 1.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2.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 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3.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2﹣B.C.D. 4.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 A. B.C.D. 5.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

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点,在纸面内沿不同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的速率为v1,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率为v2,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v2:v1为() A.:2 B.:1 C.:1 D.3: 二.多选题(共5小题) 6.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7.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边长为0.1m、总电阻为0.005Ω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位于纸面内,cd边与磁场边界平行,如图(a)所示.已知导线框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d边于t=0时刻进入磁场.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时,感应电动势取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第7题 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5 T B.导线框运动速度的大小为0.5m/s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D.在t=0.4s至t=0.6s这段时间内,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0.1N 8.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示意图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由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从线圈的一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作为线圈的转轴.将线圈架在两个金属支架之间,线圈平面位于竖直面内,永磁铁置于线圈下方.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

高考物理万能答题模板汇总

2019高考物理万能答题模板汇总 高考物理万能答题模板(一) 题型1〓直线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题型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题型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4〓抛体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思维模板:(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 vx=v0,vy=gt;(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题型5〓圆周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

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题(全套)

2018届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1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相连,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 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2 A.2 B.2 C.1 D. 2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绕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18.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 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2013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一

2013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8页,第II 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 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学历史上许多规律的发现或学说的建立,是在科学家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印证的过程中应用物理学研究方法逐步完成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BD A.伽利略在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等科学家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理想实验和归谬法得出了惯性定律 B.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和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 C.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成功测出了静电力常量的数值 D.牛顿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半球形物体A 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光滑球B .则AC A .A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 +m )g B .A 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 .B 对A 的压力大小为 mg R r R D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 R r 16.如图甲所示,AB 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质子以某一初速度从A 点出发,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经位置的电势随距A 点的距离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高考理综物理大题

高考理综物理大题 2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部分为一顺时针匀速转动的传送带,其中E点为AB的中点,BCD部分为一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直径BD恰好竖直,并与传送带相切于B点.现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A点上,经过一段时间,小滑块恰能经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D,并落到BE的中点F〔F点未画出〕.若将此小滑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E点上,经过一段时间,小滑块经过D 点,仍然落回到F点.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1〕试判定第一次当小滑块向右运动到E点时,是否和皮带共速?请利用相关物理量说明理由; 〔2〕若半圆形轨道BCD的轨道半径为R,求皮带AB的长度,并讨论小滑块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素μ需满足的条件. (1)共速.小滑块两次滑到B点的速度相同,说明滑到B之前已经和皮带共速,所以加速位移小于等于BE. (2) gR v D = ;;; g R t 4 = R t v S D BF 2 = =R S S BF AB 8 4= = gR v B 5 = ;; R g v B4 2 2 ≤ μ8 5 ≥ μ

24.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三物块A 、B 、C 放在倾角为300、长L=2m 的固定光滑斜面上,A 与B 紧靠在一起放在斜面的顶端,C 紧靠挡板固定.mA =1.0kg ,mB =0.2kg ,其中A 不带电,B 、C 的带电量分别为qB =+4.0×10-5C 、qC =+2.0×10-5C 且保持不变,某时刻静止释放AB ,两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且最多能滑到距离C 点0.6m 的D 点〔图中未画出〕.已知静电力常量k =9.0×109N ·m2/C2,g =10m/s2. 〔1〕在AB 下滑过程中,当下滑距离为多少时,B 物体速度达到最大? 〔2〕当AB 下滑至斜面中点时,求A 对B 的压力? 〔3〕若将一质量为1.8kg 的不带电的小物块M 替换物块A ,仍然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求它们下滑至D 点时B 物体的速度大小. 〔1〕 θsin )()(2g m m x L q q k B A B c +=- 5302-=x 〔2〕 θsin )()2 ()(2g m m L q q k a m m B A B c B A +-=+2/1s m a = 对A a m g m F A A N =-θsin N F N 6= 〔3〕电势能的变化量与第一次相同 2)(21sin )(v m M L g m M B AD A += ?-θ 3552=v 25.如图所示,在一平面直角坐标系所确定的平面内存在着两个匀强磁场区域,以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为界,分界线为MN .MN 上方区域存在匀强磁场B1,垂直纸面向里,下方区城存在匀强磁场B2,也垂直纸面向里,且有B2 =2B1=0.2T ,x 正半轴与ON 之间的区域没有磁场.在边界线MN 上有坐标为〔2、2〕的一粒子发射源S ,不断向Y 轴负方向发射各种速率的带电粒子.所有粒子带电量均为-q ,质量均为m 〔重力不计〕,其荷质比为c/kg.试问:

高考物理选择题选考模块--3-3

选考题保分练(一) 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1.(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Ⅱ卷)(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温度每升高1 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B.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减小 D.PM2.5的运动轨迹只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的运动决定 E.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2)内壁光滑且厚度不计的汽缸通过活塞封闭有压强为1.0×105 Pa、温度为27 ℃的气体,初始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离为50 cm,现对汽缸加热,气体膨胀而活塞右移。已知汽缸横截面积为200 cm2,总长为100 cm,大气压强为1.0×105 Pa。 (ⅰ)当温度升高到927 ℃时,求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ⅱ)若在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共吸收了800 J的热量,试计算气体增加的内能。 解析:(1)气体温度升高过程吸收的热量要根据气体升温过程是否伴随做功来决定,选项A对;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少,就越不容易平衡,选项B

错;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选项C 错;PM2.5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受到气体分子无规则撞击和气流影响而运动,选项D 对;热传递具有方向性,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选项E 对。 (2)(ⅰ)由题意可知,在活塞移动到汽缸口的过程中,气体发生的是等压变化。设活塞未移动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 1,当活塞恰好移动到汽缸口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 2,则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 L 1S T 1=L 2S T 2 ,又T 1=300 K 解得:T 2=600 K ,即327 ℃,因为327 ℃<927 ℃,所以气体接着发生等容变化, 设当气体温度达到927 ℃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由查理定律可以得到: 1.0×105 Pa T 2=p (927+273)K , 解得:p =2×105 Pa 。 (ⅱ)由题意可知,气体膨胀过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Δx =L 2-L 1=0.5 m , 故大气压力对封闭气体所做的功为W =-p 0S Δx , 解得:W =-1 000 J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 解得:ΔU =-200 J 。 答案:(1)ADE (2)(ⅰ)2×105 Pa (ⅱ)-200 J 2.(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Ⅱ卷)(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 B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不一定变小 C .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D .两个铁块用力挤压不能粘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E .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收缩 (2)如图所示汽缸内壁光滑,敞口端通过一个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S 的活塞密闭一定质量气体,通电后汽缸内的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由于汽

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

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下列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核糖体 B.颤藻中核糖体的形成离不开核仁 C.浆细胞中参与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一条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肽链 2.癌细胞分化程度可反映癌细胞接近于正常细胞的程度,癌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就越接近相应的正常细胞,肿瘤的恶性程度也相对较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其与正常细胞的形态结构差异越大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导致癌细胞出现 C.低分化癌细胞分裂速度较快 D.医学上可通过改变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来治疗癌症 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和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其中的Na+和Cl-可以进入组织液 B.肾衰竭导致尿毒症,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器官的参与 C.肌肉细胞和某些腺体细胞表面可能有识别和结合神经递质的受体 D.缺碘可导致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 4.木糖(C5H10O5)是一种不能被细胞吸收的单糖,现将某植物的根细胞放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的木糖溶液中进行实验。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木糖不能被根毛细胞吸收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B.若木糖溶液的渗透压等与细胞液,则没有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C.若木塘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若细胞在木糖溶液中发生渗透失水,则该细胞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的蔗糖溶液中可能发生渗透吸水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内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则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不会发生改变 B.细菌在未接触抗生素前是不会产生抗药性突变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 6.将大肠杆菌的DNA 两条链都用15N 标记,然后将该大肠杆菌移入14N 培养基上,连续培 养4代,此时,15N 标记的DNA 分子占大肠杆菌DNA 分子总量的 A . 1/2 B . 1/4 C . 1/8 D . 1/16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SO 2和NO 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B .大气中的SO 2和CO 2溶于水形成酸雨 C .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 .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 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NO 和11.2LO 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N A B.25℃1L 的水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14 N A C.100mL 112mol ·L -1浓盐酸与足量的MnO 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6N A D.化合物AB 2的结构如图a (网状),0.1mol AB 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9.下列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不考虑立体异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②①③④ B A B B B B A B B B A B B B A B A B A A A A B 图a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 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在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 用所辐射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25eV ,则 氢原子辐射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种数为 A .2 B .3 C .4 D .5 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x-t 图 像),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4s 时刻图像乙的切线交时间轴t=1.5s 点处,由此判断质点乙在t=0时刻的速度是质点甲速度的 A .15倍 B .25倍 C .38倍 D .58倍16.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两根长直导线A 、B 垂直于纸面水平放置,两导线中通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恒定电流,a 点为A 、B 连线的中点,a 、b 两点关于B 对称,若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 1、B 2,方向均竖直向下,则撤去匀强磁场和长直导线B 以后,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 A .102 B B -,120232 B B B -+B . 102B B +,120232B B B +-C .102B B -,120232B B B +-D .102B B +,120232B B B -+17.如图所示,小球B 用细线悬挂静止,将小球A 从图示位置斜向上抛出的同时将细线剪断,不计空气阻力,结果两个球在空中相遇,已知两球开始时的位置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A 抛出时的初速度与水 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θ >B .αθ

高考理综物理大题

5 8 月考大题: 2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AB 部分为一顺时针匀速转动的传 送带,其中E 点为AB 的中点,BCD 部分为一竖直放置的光 滑半圆形轨道,直径BD 恰好竖直,并与传送带相切于 B 点。 现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 A 点 上,经过一段时间,小滑块恰能经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D , 并落到BE 的中点F ( F 点未画出)。若将此小滑块无初速地 放在传送带的E 点上,经过一段时间, 小滑块经过D 点,仍 然落回到F 点。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o (1) 试判定第一次当小滑块向右运动到 E 点时,是否和皮 带共速?请利用相关物理量说明理由; (2) 若半圆形轨道 BCD 的轨道半径为 R 求皮带AB 的长 度,并讨论小滑块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素 μ需满足的条件。 (1) 共速。小滑块两次滑到 B 点的速度相同,说明滑到 B 之前已经和皮带共速,所以加 速位移 小于等于 B 巳 —— 4R (2) V D = gR ; t ; S BF =V D t= 2R ; S AB =4S BF =8R V g V B = ?5gR ; 2 V B —4R ; ^I g

24. 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三物块A、B、C放在倾角为30°、长L=2m的固定光滑斜面上, A与B紧靠在一起放在斜面的顶端,C紧靠挡板固定。m A= 1.0kg , m B= 0.2kg ,其中A不带 电,B、C的带电量分别为 q B=+ 4.0 × 10-5C q c=+ 2.0× 10-5C且保持不变,某时刻静止释放AB,两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且最多能滑到距离C点0.6m的D点(图中未画出).已知 静电力常量k= 9.0× 109Nm2/C2, g= 10m∕s2。 (1)在AB下滑过程中,当下滑距离为多少时, B 物体速度达到最大? (2)当AB下滑至斜面中点时,求 A对B的压力? (3)若将一质量为1.8kg的不带电的小 物块 M替换物块A,仍然从斜面顶端静止 (1) 释放,求 它们下滑至D点时B物体的速度大小。 k q c q B 2 = (m A m B)gs命(L -x) F N -m A gsin J - m A a F N =6N (m A m∣B)a =k -(m A m B)gsin ^a=1m∕s2 (3)电势能的变化量与第一次相同 2

高考物理选择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基本规律专项辅...

高考物理选择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基本规律专项辅导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选择题是现代各种形式的考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题型,它分为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组合选择和排序选择(比如一些实验考查题)等形式.在江苏高考物理试卷中选择题分数占试卷总分的27%,在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占40%.所以,选择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试成绩. 从高考命题的趋势来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选择题中的计算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一、选择题的特点与功能 1.选择题的特点 (1)严谨性强.物理中的每一个概念、名词、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而又深刻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有很强的严谨性.所以,解题时对题中的一字一句都得认真推敲,严防产生思维定势,不能将物理语言与日常用语混淆.解答时切莫“望文生义”,误解题意. (2)信息量大.选择题对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考查考生对某个或多个物理概念的含义或物理规律的适应条件、运用范围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也可以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和物理图象的较浅层次上的应用等等.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往往较多,对所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也较大,它还可以对重点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 (3)有猜测性.众所周知,解选择题时,在分析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猜测和试探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就其本身而言,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没有猜想与预测,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对物理选择题的猜答,往往是在思索求解之后仍难以作出决断的时候,凭借一定的依据而选出的.多数考生的猜答并非盲目的,而是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决断能力,排除了某些项之后,才作出解答的.知识和经验不足、能力差的考生,猜错的机会较多;反之,知识和经验较多、能力较强的考生,猜错率较低. 2.选择题的功能 (1)选择题能在较大的知识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每道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一般有2~5个,以3~4个居多,因此,10道选择题构成的题组其考查点便可达到近30个之多,而一道计算或论述题,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对三、四十个知识点的考查. (2)选择题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对概念、规律、性质、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选择题严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好的诊断功能.它可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设置干扰选项,考查考生能否区别有关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以及能否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培养考生排除干扰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 (3)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但要求一般不会太高). (4)选择题还具有客观性强、检测的信息度高的优点. 二、选择题的主要类型 1.识记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主要题型有: (1)组合型 (2)填空型 以上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大致类似,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模拟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共108分) 宝鸡市斗鸡中学 刘佳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 . 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b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B .声波在空气中波长较大,b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C .水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D .空气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2 。如图2所示s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 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 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 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 .s -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 图2 C .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 D .两图象中,t 2、t 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3.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 .物体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则其运动状态一定在不断变化 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也可能不变 4 . 如图4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 、B 两物体,B 的质量是A 的2倍,B 受到向右的恒力F B =2 N ,A 受到的水平力F A =(9-2t ) N(t 的单位是s).从t =0开 始计时,则( ) A .A 物体在3 s 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511 倍 图4 B .t >4 s 后,B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t =4.5 s 时,A 物体的速度为零 D .t >4.5 s 后,A 、B 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整理版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景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 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 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 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 则 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 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8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 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N与直流电源 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则线框LMN受到的 安培力的大小为 A.2F B.1.5F C.0.5F D.0

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 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 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 2 1 t t 满足 A .1< 21t t <2 B .2<21t t <3 C .3<21t t <4 D .4<2 1 t t <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 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 ,直至悬挂N 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 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 .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 .M 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 .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 .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20.空间存在一方向与直面垂直、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其边界如图(a )中虚线MN 所示,一硬质 细导线的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 ,将该导线做成半径为r 的圆环固定在纸面内,圆心O 在MN 上。t =0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如图(a )所示: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b )所示,则在t =0到t =t 1的时间间隔内 A .圆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不变 B .圆环中的感应电流始终沿顺时针方向 C .圆环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 004B rS t D .圆环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2 00 π4B r t

高考物理选择题和压轴题

2019高考物理选择题和压轴题 1.高考物理选择题 (1)高考物理单项选择题,解题策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高考物理单项选择题来说,如果你能确定某一项肯定是正确的,其余的选择项可以不去管它。这样就节省了时间,须知,高考考场上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 (2)高考物理多项选择题,解题策略:疑项不选,每题必做。疑项不选的意思是:有把握正确的选项你要选,没有把握(有怀疑、疑虑、疑惑)的选项不要选,因为多选题的判分方法是: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满分(例如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例如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 分.例如某题的有两个选项B、C你认为可选,但对C,你有把握,对B,你没有把握,你就宁愿只选C,可得2分,如果选了B、C,结果正确答案是CD,你则只能得0分,就连累C也不能得分。每题必做的意思是:如果有一个题很难,你没有有把握正确的选项,那么,你就在没有把握的选项中写一个,也有得2分的可能,如果不写,则为0分。 2. 高考物理压轴大题 高考物理力学综合题的解法常用的有三个,一个是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另一个是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解,第三个是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解,由于新课程高考把动量的内容作为选修和选考内容,所以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解的题目将会回避而不会出现在压轴大题中。在前两种解法中,前者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后者不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电磁学综合题高考的热点有两个,一个是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或电磁场中的运动,一个是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是高考的热点。 电磁感应题由于具有很大的综合空间,既可以与电路问题综合而成为电磁学内综合题,也可以与运动与力问题综合而成为物理学内综合题,因而常常为压轴题。

高三物理选择题精选(附答案)

高三物理选择题练习 1.如图示,斜面体P放在水平面上,物体Q放在斜面上,Q受到一个水平推力F,P、Q 都保持静止,Q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1,P受到的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2,当力F 变大而未破坏Q、P的静止状态时 A.f1 、f2都变大 B.f1变大,f2不一定变大 C.f2变大,f1不一定变大 D.f2与f1都不一定变大 2.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推力F的作用下匀速运动,则物体 所受摩擦力与F的合力方向为 A.向上偏右B.向上偏左 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的 A.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而它的速度却可能增加 B.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加,而它的速度却可能减小 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不变的物体,其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 4.从作匀加速直线上升的气球上释放一物,在释放后物体相对地面将做 A.加速度向上的匀减速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初速度向下,加速度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初速度向上,加速度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5.在高度为h的同一位置上向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小球A和B,若A球的初速度大于B球的初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落地时间小于B球落地时间 (B)在飞行过程中的任一段时间内,A球的水平位移总是大于B球的水平位移 (C)若两球在飞行中遇到一堵竖直的墙,A球击中墙的高度总是大于B球击中墙的高度 (D)在空中飞行的任意时刻A球的速率总是大于B球的速率 6.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是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 中,皮带不打滑。则 A.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7.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已知下面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 A.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 B.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及月球离地心的距离 C.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时的速度和运动周期 D.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2020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带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模拟(调研卷)试题(五)理综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正极板接地,静电计的金属球与电容器的负极板连接,外壳接地,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将平行板电容器的正极板向右移动,E变小,θ变大 B将平行板电容器的正极板向右移动,E不变,θ变小 C将平行板电容器的正极板向左移动,E变大,θ变大 D将平行板电容器的正极板向左移动,E变小,θ变小 2.某静电场中x轴上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设x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一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运动,结果了自刚好能运动到x=3x0处,,不计粒子所受重力, 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一定带负电 B.粒子初动能大小为 C.粒子沿x轴正方向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粒子沿x轴正方向运动过程中最大动能为 3.如图所示,一个“V”型槽的左侧挡板A竖直,右侧挡板B为斜面,槽内嵌有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球C,“V”型槽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设挡板A、B对球的弹力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逐渐增大 B.都逐渐减小 C.逐渐减小,逐渐增大 D.的合力逐渐减小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A球以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与原静止的质量为4m的B球碰撞,碰撞后 A球以(待定系数)的速率弹回,并与挡板P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若要使A球能追上B球再相 撞,则a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5.军用卫星指的是用于各种军事目的人造地球卫星,在现代战争中大显身手,作用越来越重要,一颗军事卫星在距离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侦察信息通过无线电传输方式发送到位于赤道上的地面接收站,已知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周期约为85mi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军事卫星的周期约480min B.该军事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7km/s C.该军事卫星连续两次通过接收站正上方的时间间隔约为576min D.地面接收站能连续接收的信息的时间约为96min 6.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圆盘发电机,如图乙所示为这个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铜圆盘安装在铜轴上,它的边缘正好在两磁极之间,两铜片C、D分别与转轴和 铜盘的边缘接触,使铜盘转动,电阻R中就有电流,设铜盘的半径为r,转动角速度为,转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从左向右看为顺时针方向),两磁极间磁场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