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题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题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题库

期末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对外贸易制度的性质是由它所依附的( A )的性质所决

定。

A 社会经济制度

B 社会政治制度

C 社会民主制度

D 社会法制制度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政策是( B )。

A.利

B.没收

C.改

D.限制

3、我国对外开放是向(B )开放。

A.发达国家

B.所有国家和地区

C.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D.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4、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B )。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B、发展出口贸易

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D、利用外资

5、( C )年,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初步形

成。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92年

D 1991年

6、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B )。

A、服务出口

B、货物出口

C、对外承包工程

D、对外劳务合作

7、完善售后服务对我国下列哪种产品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扩大最为重要( C )。

A、农产品

B、矿产品

C、机电产品

D、纺织品

8、现阶段,我国出口市场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出口市场格局的( A )。

A、多元化

B、集中化

C、细分化

D、平衡化

9、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原苏联引进的技术有(C)。

A.200多项

B.300多项

C.156项

D.84项

10、以下不属于技术贸易的方式的是( A )

A、商品出口

B、许可证贸易

C、直接投资

D、工程承包

11、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于什么时候( D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2、中美是什么时候建交的( D )

A、1972年 B 、1973年

C、1974年

D、1979年

13、履行国际间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的基础是实行( D )。

A、对外贸易垄断制

B、自由贸易制度

C、保护贸易制度

D、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14、我国现行海关税则中所采用的商品分类目录是( D )。

A、联合国标准商品分类目录

B、我国自定的商品分类目录

C、布鲁塞尔税则商品目录

D、国际商品编码协调制度

15、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 B )。

A、所得税与消费税

B、增值税与消费税

C、关税与增值税

D、消费税与关税

16、按照效益、公正、公开的原则,从1994年起我国对部分出口商品配额采取了( B )分配。

A、行政

B、招标

C、计划

D、平均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A )。

A、1994年7月1日

B、1994年5月12日

C、1992年7月1日

D、1992年5月12日

18、中国的外汇管理(A )

A、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方针

B、对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

C、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D、最终目标是实现外汇收入结汇制,银行售汇制

19、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是适应(C )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A 资本主义制度 B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

C 新民主主义制度

D 产品经济制

20、以下不属于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是( C )。

A、综合保险

B、统保保险

C、出口买方信贷保险

D、买方违约保险

21、在中美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贸易方式是(A)

A、加工贸易

B、一般贸易

C、补偿贸易

D、对等贸易

22、欧共体对中国最为苛刻和最具歧视性的限制措施是(B)

A 反倾销限制

B 单边配额限制

C 普惠制待遇

D 毕业制度

23、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经历了几次大的跨越升级,第一次是1986年,表现为( B )

A.中国机电产品超越了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的出口

B.纺织服装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

C.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

D.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逐步减少

24、影响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B )

A.各国自然条件的差异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加深

D.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

2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是( D )

A、政治

B、文化

C、科技

D、经济

26、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层次(起点)是(D )。

A.沿海开放城市

B.沿江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

27、目前,我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市场是( C )。

A、香港地区

B、日本

C、美国

D、欧盟

28、为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保持对外贸易发展后劲,我国应大力发展的出口产品是( C )。

A、创汇农产品

B、矿产品

C、高科技产品

D、轻纺产品

29、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中,重点开拓的市场是( B )

A 发达国家市场

B 独联体市场

C 利用外资

D 美国市场

30、我国已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引进技术的重点应放在( C )上。

A、成套设备

B、关键设备

C、软件技术

D、组装散件

31、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是( A )

A、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

B、服务贸易加速发展

C、出口商品的高附加值化

D、资源贸易加速发展

32、哪个国家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B

A、美国

B、中国香港

C、欧盟

D、日本

33、20世纪70年代中日贸易的是典型的什么模式( B )

A、水平型分工模型

B、垂直分工模型

C、直线型分工模型

D、混合分工模型

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我国对国际服务贸易实行( C )原则。

A、全面开放

B、禁止开放

C、逐步开放

D、自由开放

35、根据《海关法》与《进出口关税条例》进行的关税减免为( B )。

A、特定减免

B、法定减免

C、临时减免

D、行政减免

36、原产地原则被称为国际贸易中货物的( A )

A、经济国籍

B、政治国籍

C、文化国际

D、社会国籍

37、我国实行被动配额管理的主要是(B )

A、农产品

B、纺织品

C、矿产品

D、机电产品

38、我国对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 B )。

A、银行售汇制

B、银行结汇制

C、银行核销制

D、银行监管制

39、在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外贸企业凭(C )开展进出口业务。

A、进出口许可证

B、进出口配

C、货单通知

D、进出口商品检验

40、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贸易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B )。

A、以垂直型分工为主

B、以水平型分工为主

C、以初级产品为主

D、以机电产品为主

41、中国出口产品最大的转口市场是( A )。

A、香港地区

B、澳门地区

C、新加坡

D、台湾地区

42、新中国成立后,中日贸易逐步发展的基础是( A )

A.民间贸易

B.政府间贸易

C.外交手段

D.相互援助经济发展

43、邓小平于什么时候在接见外宾的时候,第一次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公诸于世。 D

A、1981年6月

B、1981年7月

C、1980年7月

D、1980年6月

44、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 C )

A.调剂余缺的辅助地位

B.重要地位

C.特定的中介地位

D.一般的流通地位

45、“六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发展了( C )的出口。

A.石油

B.煤炭

C.轻纺产品

D.机电产品

46、对外开放政策作为我国基本国策最终得到确立是其被写入( C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

B、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

C、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

D、中共十四大报告

47、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C )。

A、浦东

B、深圳

C、海南

D、珠海

48、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已达( B )。

A、75%以上

B、90%以上

C、85%以上

D、60%以上

49、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是在( B )。

A、八五计划末

B、七五计划末

C、九五计划末

D、六五计划末

50、当今国际贸易中对企业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认证最具权威性的标准是( D )。

A、《ISO14000系列标准》

B、《CAC标准》

C、《CEN标准》

D、《ISO9000系列标准》

51、以下不属于外贸法的立法宗旨的是(D )

A、扩大对外开放

B、发展对外贸易

C、维护对外贸易程序

D、维护国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52、根据《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要》,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重将达到(B )A.40% B.30% C.45% D.35%

53、以下不属于我国进出口技术三大分类的是( C )

A、禁止

B、限制

C、许可

D、自由

54、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平衡关系,不仅在价值形态上要求平衡,在( B )上也要求平衡。

A 进出口贸易

B 实物形态

C 财政收支

D 国际收支

55、我国的现行汇率制度是( B )。

A、有管理的、单一固定汇率制

B、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制

C、有管理的、双轨浮动汇率制

D、有管理的、自由浮动汇率制

56、根据我国现行进口货物国内税征税制度,我国对进口产品实行与国内产品( B )原则。

A、差别纳税

B、同等纳税

C、共同纳税

D、互惠纳税

57、进出口配额管理主要是指国家对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实行( C )限制。

A、金额

B、价格

C、数量

D、品种

58、以下不属于海关监管对象的是( A )

A、船只

B、货物

C、物品

D、运输工具

59、我国的原外贸体制的核心是(A )

A.外贸计划体制

B.外贸财务体制

C.外贸定价体制

D.贸易外汇体制

60、我国外贸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是实行( B )

A、规模经营

B、资产经营

C、多种经营

D、集约经营

61、中美贸易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B )。

A、以一般贸易为主

B、以加工贸易为主

C、以服务贸易为主

D、以技术贸易为主

62、我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地是( D )。

A、香港

B、韩国

C、东盟

D、台湾

63、早在实行对外开放初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就确定了( C )经济发展战略。

A.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B.开放陆地边境市、镇

C.重点开放沿海城市、逐步向内地开放

D.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64、以下不属于我国六五计划期间的出口商品战略的是( C )。

A、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矿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的出口

B、发挥我国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产品的出口

C、实现由粗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向精加工制成品出口的转变

D、发挥现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

65、以下不属于中国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组成部分的是( C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约定俗成

D、部门规章

66、旧中国对外贸易是(B )性质的。

A.半封建

B.半殖民地

C.资本主义

D.半封建、半殖民地

67、以下不属于“以质取胜”战略内涵的是(D )

A.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声誉

B.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C.创名牌出口商品

D.加强商品的出口数量

68、以下不属于“科技兴贸”战略的内容的是( D )。

A、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B、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

C、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D、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69、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行全方位开放,1999年我国提出实施( C )。

A、科技兴贸战略

B、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走出去战略

70 、出口商品战略就是一国根据自己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对( A )做出的战略性安排。

A 出口商品构成

B 出口市场构成

C 出口国家构成

D 出口地区构成

71、“九五”至“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出口商品战略的核心是( B )。

A、以量取胜

B、以质取胜

C、以结构多元化取胜

D、以价廉取胜

72、为了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于1999年提出实施

( C )。

A、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B、大经贸战略

C、科技兴贸战略

D、走出去战略

73、以下不属于技术贸易内容的是( B )

A、工程可行性研究

B、人员外调

C、聘请专家任职

D、工程培训

74、哪个国家是中国和欧盟进出口贸易的最大伙伴国( D )

A、葡萄牙

B、波兰

C、比利时

D、德国

75、《对外贸易法》规定的首要原则是( A )。

A、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原则

B、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原则

C、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的原则

D、对外贸易促进原则

76、被世贸组织视为透明度最高的对外贸易调节工具是( B )。

A、价格

B、关税

C、配额

D、汇率

77、出口退税是指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与流通中所缴纳的( C )退还给出口企业,以增强出口竞争力。

A、企业与职工个人所得税

B、进口关税与企业所得税

C、增值税与消费税

D、进口关税与增值税

78、我国对加工贸易和补偿贸易货物实行( A )。

A、保税监管制度

B、报关监管制度

C、征税放行制度

D、监督审查制度

79、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核心是(D )

A、实行规模经营

B、实现自负盈亏

C、实行多种经营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0、1949—1956年的对外贸易管理的总的特点是(D)

A.比较宽松

B.严格而复杂

C.宽松而简单

D.严格而简单

81、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的对象是( C )。

A、出口商品

B、出口货物

C、出口企业的应收帐款

D、出口原料

82、西方发达国家中首先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是:( B )

A 美国

B 欧盟 C日本 D 西方国家

83、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别地区政策是实行( C )

A 有重点的发展

B 单一化发展

C 全方位协调发展

D 全面化发展

8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主要任务是( D )

A.有计划地组织有关物资的出口

B.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C.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集中建设由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

85、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B )。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B、发展出口贸易

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D、利用外资

86、以下不属于经济调控手段特点的是( B )

A.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

B.强制性

C.间接性

D.非歧视性

参考答案:1、A 2、B 3、B 4、B 5、C 6、B 7、C 8、A 9、C 10、A 11、D 12、D 13、D 14、D 15、B 16、B 17、A 18、A 19、C 20、C 21、A 22、B 23、B 24、B 25、D 26、D 27、C 28、C 29、B 30、C 31、A 32、B 33、B 34、C 35、B 36、A 37、B 38、B 39、C 40、B 41、A 42、A 43、D 44、C 45、C 46、C 47、

C 48、B 49、 B 50、

D 51、D 52、B 53、C 54、B 55、B 56、B 57、C 58、A 59、A 60、B 61、B 62、

D 63、C 64、C 65、C 66、B 67、D 68、D 69、C 70、A 71、B 72、C 73、B 74、D 75、A 76、B 77、C 78、A 79、D 80、D 81、C 82、B 83、C 84、D 85、B 86、B

二.判断题

1、对外开放的最根本内容是引进外资。

2、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改革模式,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关税贸易措施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4、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层次是沿海开放城市。

5、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我国于1987年开始开展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战略主要是:吸引外商投资;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6、为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1991年国务院提出当年为“质量、品种、效益年”,以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

7、出口贸易是我国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的物质基础,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规模和进程。

8、“十五”期间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领域由加工工业向服务领域推进。

9、后发优势是指后进国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的先进技术,可以迅速提高本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实现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大幅提高,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10、我国从“八五”计划提出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并于“九五”计划正是启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11、加工贸易是利用国外资源、发挥国内劳动力优势,创汇增收的贸易模式,也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市场体系的主要渠道。

12、新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原来33%的所得税税率下调20%。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宗旨是保证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

14、配额管理是我国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最主要的手段

15、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银行是我国提供进出口信贷的主渠道。

16、自1985年起经贸部不再编制下达外贸收购计划和调拨计划。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范围,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17、1949—1956年的对外贸易管理的总的特点是目标明确,严格而简单。

18、我国与独联体国家经济贸易上没有互补性。

19、台湾是我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

20、纳税义务人应该从海关填发税款缴纳凭证之日起10天内,向指定银行缴纳税款。

21、当前国际反倾销、反补贴频繁出现,可以看出产品价格是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产品质量不需要太重视。

22、中国对欧盟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和化工原料等技术密集型产品,而欧盟对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

23、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表明经济开放度提高,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24、中国对外贸易法律调控手段中包括《外汇管理法》。

25、我国管理对外贸易就是对外贸易的领导权、经营权、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26、旧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和等价交换。

27、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政策实际上是国内经济政策的外延,必然受到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经济运行机制的制约。

28、我国对外开放首先开放的领域是经济

29、1987年底中央制定的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全国经济发展以沿海地区为中心,内地的原料、市场要充分共沿海地区调拨使用。

30、出口贸易是我国外汇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31、从1991年起,“以质取胜”战略成为外经贸领域贯彻实施《质量振兴纲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转换增长模式的核心战略之一。

32、由于纺织品频频遭遇反倾销,因此我国已不再支持纺织品出口。

33、引进技术一定要保证是国际先进水平技术。

34、引进先进技术是对外贸易政策的最根本内容

35、香港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重要的转口市场。

36、1978年,以给广东、福建两省灵活经贸政策为起点,对外贸易体制拉开改革序幕。

37、一国可以通过进口劣势产品,出口优势产品获得国际价值增值。

38、行政命令管理对外贸易,立竿见影,容易控制因此,我们应该坚持用行政命令对对外贸易进行宏观管理。

39、《对外贸易法》的首要原则是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原则。

40、除少数原材料和重要物资外,我国对大多数商品都征出口税。

41、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部分出口商品实行配额管理。

42、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只会妨碍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因此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放弃这种管理模式。

43、1988年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深化对外贸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其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44、我国出口到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国家的纺织品实行配额管理。

45、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改革模式,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4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极为迅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对外投资起步比较晚,大大滞后于我国吸收外商投资。

4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包含“合作企业应该自行解决外汇收支平衡,合作企业不能自行解决外汇收支平衡的,可以依照国家规定申请有关机关给予协助”

48、自从2004年开始,欧盟已经连续4年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第四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

地。

49、对外贸易统治是社会主义的首创,是苏联将其发挥到极点。

50、我国的对外贸易性质是社会主义的。

5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

52、行业集中度是衡量行业垄断程度的重要指标。

53、外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指主要依靠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商品结构,实现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54、到“九五”期末,我国已经实现了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的历史性转变。

55、科技兴贸战略是科教兴国基本国策在外经贸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对我国外经贸跨世纪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

56、90年代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

57、我国借用的国外资金主要用于中小型企业的扩建和改造。

58、现阶段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商品结构的重点仍旧是引进技术和关键设备。

59、自2006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60、我国对进口商品实行于国内产品同等征税原则。

61、我国出口产品的应退税品种为增值税和营业税

62、中国的外汇管制正由过去的以法制管制为主变为以行政管制为主。

63、我国对出口商品实行“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和“彻底退税”的原则。

64、我国加入WTO后,已实现了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可兑换。

65、我国国家的外汇管理职能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行使。

66、1997年1月1日起我国的外贸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取消汇率双轨制,实行汇率并轨。

67、日本是西方发达国家中首先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案的。

68、国家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原产地管理。

69、目前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规定,外资企业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需要的原材料、燃料等物资,在同等的条件下,应当尽先在中国购买。

70、1978年,以给广东、福建两省灵活经贸政策为起点,对外贸易体制拉开改革序幕。

71、我国与独联体国家经济贸易上没有互补性。

72、台湾虽然是中国的一个单独关税区,但是适用《外贸法》。

7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调剂余缺的辅助地位。

74、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一个单纯的贸易自由化问题,而不用顺应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次序和步骤。

75、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南。

76、“八五”计划时期我国制定了“以质取胜”战略。

77、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目的是减少于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

78、当前国际反倾销、反补贴频繁出现,可以看出产品价格是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产品质量不需要太重视。

79、目前我国引进技术的重点是重要原材料。

80、影响一国投资环境最重要的是自然资源条件。

81、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也可以表述为通过对外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所节约的社会劳动。

8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关税事实上是名义上的高关税,并不能起到调节进出口的作用。

83、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直接形成于国内外市场价格差。

84、出口退税是指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与流通中所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退还给出口企业,以增强出口竞争力。

85、《外贸法》确立了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在处理对外贸易关系方面的基本原则,即平等互利原则和公平原则。

86、1994年出台的《反倾销法》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根本大法,它标志着我国外贸的发展进入法制轨道。

87、保税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不许缴纳关税就可以出口的货物。

88、我国直至1992年十四大召开后,才打破了原来以单一的计划管理为核心的外贸管理模式。

89、从新中国建立初期至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以行政命令和计划管理为主。

90、美国是我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

91、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政策实际上是国内经济政策的外延,必然受到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经济运行机制的制约。

92、根据一般规律,一项较重大的基础科研成果,从研究、试验、设计到投入生产,技术创新国,需要5~10年。

93、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具有二重性的特

点。

94、1988年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深化对外贸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其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9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以法律手段为基础,以经济手段为主、必要的行政手段为辅的对外贸易间接调控手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 57、×58、√59、×60、√61、×62、×63、√ 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 88、×89、√90、×91、√92、×93、√94、√95、√

《中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 1.中药药性五味中的酸味体现为(B) 2.相畏是指(A) 3.对证用药是(B) 4.中药配伍禁忌是指(A) 5.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属于沉降的药物是(B) 6.金银花是:(C) 7.红花属于:(B) 8.桔梗属于:(B) 9.供中医临床调配汤剂处方用和生产中成药的原料药是(B) 10.能与动物药中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成分结合成盐,达到矫臭矫味的辅料是(C) 11.为减少成分的流失,中药材在切制前水处理软化时需遵循的原则是(A) 12.质地致密坚实,不易破碎的药材适宜切制的饮片规格是(E) 13.干燥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超过的温度是(B) 14.将药物煅至红透后,趁热迅速投人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炮制方法是(D) 15.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炮制方法是(E) 16.将药物同数种辅料混合,或浸泡,或加热,反复处理的炮制方法是(C) 17.国家中医药局发布“中医药行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其中:中药饮片炮制的关键技术属机密级)的时间是(A) 18.适宜以甘草汁为辅料炮制的药物是(A) 19.宜采用制霜法炮制后供临床应用的药物是(E) 20.蒸制后结合型蒽醌显著减少,泻下作用更为缓和,并增强活血祛瘀之功的是(C) 21.目前中药饮片监督管理标准是(E) 22.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供检验用样品时,总包件在100~1000件的( C ) 23.取样时所取的平均样品量一般不少于检验所需样品量的( B )倍 24.防风根头部具明显的密集环纹,习称( C ) 25.《中国药典》规定,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贵重中药测定水分的方法是( C ) 26.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时,常用的酸为( D ) 27.描述防己药材断面特征的术语是( E ) 28.如需观察细胞的完整形态,尤其是纤维、导管、石细胞等不易分离的组织时,常用的显微制片方法是( C )29.目前中药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是( C ) 30.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黄色的药材是( D ) 31.加间苯三酚试液1~2滴,稍放置后加盐酸1滴,显红色或紫红色的是( A ) 32.下列具有强列蒜样臭气的药材是( B ) 33.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表明,我国现有药材( E ) 34. 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一般用( C ) 35. 属于分子筛原理分离中药成分的色谱方法是( C ) 36. 下列生物碱属于苯丙胺类生物碱的是 ( B ) 37. 能够使α-葡萄糖苷键水解的酶是( A ) 38. 地奥心血康胶囊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B ) 39. 大黄酸结构母核属于 ( A ) 40. 下列具有抗疟作用的萜类化合物是 ( B ) 41. 与锆盐-枸橼酸反应后褪色的化合物是 ( C ) 42. 膜分离法中的纳滤适用于分离中药化学成分的分子量为小于 ( B ) 43. 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44. 高分辨质谱法可用于确定化合物的( C ) 45. Molish反应阳性的中药化学成分是 ( A ) 46. 下列哪项是咸味药主要的化学成分( D ) 47. 中药配伍关系中属于协同作用的配伍是( C ) 48. 兼有利尿作用的泻下药是( A ) 49. 芳香化湿药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的主要成分是( C ) 50. 茯苓素的利尿作用机制是( C ) 51. 肉桂的强心作用与下列哪项有关( D ) 52. 理气药对消化系统没有下列哪项作用( A ) 53. 三七的止血机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D ) 54. 具有加强子宫收缩的活血化瘀药是( B ) 55. 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是( D )

2008全国外贸跟单员考试-实务操作试题(A卷)及答案

2008 外贸跟单操作实务试卷A 卷(含英语) 一、出口跟单操作题(共计80分) 根据以下业务背景资料,回答(一)~(五)题的相关问题。 福建明宇鞋帽进出口公司(简称“明宇公司”,下同),于2008年8月10日收到日本SOVSYOKU CO.,LTD.以E-MAIL 形式发来的采购拖鞋(slipper )订单,交货期为2008年9月25日前。明宇公司于8月12日将该订单安排给长期协作单位泉州荣达制鞋厂(简称“荣达制鞋”,下同)生产,要求其在9月12日完成生产。为了能在订单要求时间内出运,明宇公司与荣达制鞋制定详细的生产进度计划,确定具体的生产周期为30天。同时,指派外贸跟单员刘方具体负责该订单的跟进。 SOVSYOKU CO.,LTD. PURCHASE ORDER TEL :0081-0120-489-709 FAX :0081-025-248-6620 No balance payment will be made unless this purchase order number appears on invoice and packing list. DATE AUG-10-2008 We hereby agree to buy and the seller agrees to sell and / or manufacture the following merchandise(s) on the 2.表格中的A 为鞋帮帮面材料;B 为鞋帮帮里材料;C 为鞋中底材料;D 为鞋大底材料。] REMARKS : 1. Payment will be delayed if this purchase order is not signed & returned to us by Fax/E-mail before shipment. 2. Samples: pre-production sample:two pairs per style must be submitted before production. shipment sample:five pairs per style must be submitted 10 days before shipment by OCS.

医院药学概论医院药学考试试题

第1章医院药学概论 单选题: 1、关于药学服务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C) A.向患者提供用药知识 B.向患者提供所有药品知识 C.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技术服务 D.向医师和护士提供临床用药指导 E.向公众提供其需要的所有知识 2、实施药学服务的内容不包括(B) A.向患者介绍药品相关信息 B.向患者推销药品 C.开展药品知识宣传 D.开展药物咨询 E.填写药历 3、医院药学与工业药学、基础药学的区别是(B) A.直接面向医师

B.直接面向患者 C.直接面向药品销售人员 D.直接面向药品研发部门 E.直接面向药政管理部门 4、传统医院药学的主要工作内容是(B) A.医院药事管理 B.医院药品供应保障 C.临床药学 D.药学服务 E.治疗药物监测 5、21世纪医院药学的使命是(A) A.药学服务 B.自主研发新药 C.临床药学 D.医院药品保障 E.降低药价

6、关于药学服务目的,叙述最贴切的是(C) A.提供患者安全用药意思 B.降低用药隐患 C.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依从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D.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 E.降低药物使用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7、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不包括(C) A.有效性 B.经济性 C.最佳化 D.安全性 E.适当性 8、根据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医院药学部门应建立的药学管理模式是(C) A.“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 B.“以药物为中心” C.“以患者为中心”

D.“以保证调配药品正确性为中心” E.“操作型药品调剂” 9、我国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颁布的年份是(C) 10、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进一步确立临床药学德威和作用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年份是(E) 11、关于临床药师的主要职责含义,叙述错误的是(E)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应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的出口市场是()。 A.西方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C.港、澳地区 D.俄罗斯、东欧国家 2. 商品的国际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国际价值是由()决定的。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比较差异 C.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3.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A.服务出口 B.货物出口 C.对外承包工程 D.对外劳务合作 4.自1995年以来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是()。 A.轻纺产品 B.机电产品 C.石油 D.农副产品 5.当今国际贸易中对企业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认证最具权威性的标准是()。 A.《ISO14000系列标准》 B.《CAC标准》 C.《CEN标准》 D.《ISO9000系列标准》6.我国的现行汇率制度是()。 A.有管理的、单一固定汇率制 B.有管理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 C.有管理的、双轨浮动汇率制 D.有管理的、自由浮动汇率制 7.出口退税是指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与流通中所缴纳的()退还给出口企业,以增强出口竞争力。 A.企业与职工个人所得税 B.进口关税与企业所得税

C.增值税与消费税 D.进口关税与增值税 8.进出口商品价格是指()。 A.进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 B.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价格 C.进出口商品的国外价格 D.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价格之差 9.下列不属于我国出口商品对外作价原则的是()。 A.按照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 B.符合国别地区政策 C.要体现销售意图 D.低价倾销,占领市场 10.《对外贸易法》规定的首要原则是()。 A.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原则 B.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原则 C.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的原则 D.对外贸易促进原则 11.对外开放政策作为我国基本国策最终得到确立并被写入()。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 B.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 C.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 D.中共十四大报告12.我国对外开放的起点是()。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B.建立经济特区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放陆地边境城镇13.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是在()。 A.“六五”计划末 B.“七五”计划末C.“八五”计划末 D.“九五”计划末14.为了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于1999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对外贸易试题 课程代码:0009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苏联 2.我国的外商独资企业的性质是() A.混合所有制 B.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 D.公有制 3.根据马克思关于国际交换的理论,对外贸易可能使一国的价值总量()地增加。 A.直接或间接 B.直接但不能间接 C.间接但不能直接 D.按一定倍数 4.对外开放政策写入我国宪法,成为我国基本国策是在() A.1979年 B.1980年 C.1981年 D.1982年 5.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精加工制成品 B.粗加工制成品 C.农副产品 D.矿产品 6.为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我国于1992年3月开始实施() A.《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B.《商品检验法》 C.《出口商品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评审管理办法》 D.《产品质量法》 7.我国于()对外商企业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 A.1996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8.由外国特许商建造全部或部分工程,建成后一定期限内有经营管理的权利,经营期结束后 再将该工程移交或转让给东道国政府。这种方式称作() A.交钥匙工程 B.合作开发方式 C.合作经营方式 D.BOT方式 9.卖方信贷是指贷款对象为()的信贷。 A.贷款国的进口商 B.贷款国的出口商 C.借款国的进口商 D.借款国的出口商 10.中国企业发行的H股是指()的股票。 A.在境内市场发行的外币标价 B.在境外市场发行的外币标价 C.在境内市场发行的本币标价 D.在境外市场发行的本币标价 11.我国出口商品代理结算价格是按()计算的。 A.结构成本法 B.成本顺推法 C.销差倒推法 D.协议定价法 12.“官民并举”曾是我国与()贸易关系的重要特色。 A.香港 B.美国 C.日本 D.欧共体

药学概论各章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与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剂量和毒性相关的主要专业课程是(D) A.药物化学 B.药物分析 C.药剂学 D.药理学 E.生药学 2.与药物的质量控制相关的主要专业课程是(C ) A.药物化学 B.药物分析 C.药剂学 D.药理学 E.生药学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属于药学活动的基本环节(ABCDE ) A.药学基础研究工作 B.药品的研究开发 C.药品生产 D.药品流通 E.药品使用 2.根据药品注册的管理将药品分(ABC )类 A.中药与天然药物 B.化学药物 C.生物药物 D. 新药 E.仿制药 3.下列哪些课程在药物的发现和发明中起了主导性作用(ABC ) A.药物化学 B.生药学 C.微生物和生化制药学 D.药事管理学 E.药剂学 4.药学学科的特点包括(CDE ) A.专属性B两重性C.综合性D.前沿性 E.实践性 三、填空题 1.根据临床用药将药品分为(处方药)药和(非处方药)药。 2.特殊管理的药品包括(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药品。 四、判断题 1.药学专业的学位可以是医学也可以是理学学位(T ) 2.处方药可以开架自选(F ) 3.根据药品监督管理需要分类可将药品分为特殊管理药品和国家基本药物(T ) 五、简答题 简述药品研究开发的基本过程?P15 第二章药事活动的管理 一、单选题 1.负责制定食品行政许可的实施办法并监督实施的是下列哪个部门?(A) 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B.省级以下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C.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 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E.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为确定和达到药品质量要求所必需的全部职能和活动作为对象而进行的管理是(A ) A. GMP B.GSP C. GAP D. GLP E. GDP 3.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药称为(A ) A.假药 B. 劣药 C.差药 D. 合格药 E. 未审批药 二、多选题 1.药品的特殊性在于() A.专属性强 B.时效性强 C.选择代理性强 D.作用两重性 E.法制性强 2. 下列属于药学教育或药学社会团体的组织有(ABCE ) A. 医药高等院校 B.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 C.中国执业药师协会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电大作业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形成性考核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一、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量 2.专门贸易体系: 二、判断 ()1、我国的对外贸易性质是社会主义的。 ()2、对外开放的最根本内容是引进外资。 ()3、旧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和等价交换。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调剂余缺的辅助地位。()5、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 ()6、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从价值形态上论证我国发展经贸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7、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中的“绝对差异”是指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国际贸易模型中,两国中有一国两种商品的国内价值均绝对低于国际价值 ()8、无论是存在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必须同时进行进出口双向循环一国才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益。 ()9、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实现对外事物形态的转换,满足扩大再生产的要素比例要求,实现高水平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0、按照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如果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则必是因为其在某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高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劳动生产率。 三、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不是按企业管理形式分类的外贸企业?() A、总经理负责制 B、书记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 C、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 D、生产企业经理负责制 2、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对象国分类的国外对华贸易摩擦?() A、隐蔽性贸易摩擦 B、制度性贸易摩擦 C、遏制型贸易摩擦 D、连琐反应性贸易摩擦 3、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商业信用?() A、出口商对进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 B、保险公司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 C、进口商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 D、经纪人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 4、下列哪一个不是我国对外贸易宏观调控的依据?() A、根据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管理对外贸易活动 B、依照国际惯例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国际经贸协议要求,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控 C、依据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外交利益需要,调控对外贸易活动 D、依据我国外交政策,调控对外贸易活动 5、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外汇收入结汇制内容?() A、结汇范围 B、出口贸易外汇收入的结汇 C、出口收汇核销规定 D、出口分红 四、简答题 1.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 2.服务贸易的特点。

2020年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对外开放的基本含义 2.对外贸易管理 3.出口生产体系 4.市场调节价格 5.反向工程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6.对外贸易的核心和物质基础是( ) A.出口贸易 B.进口贸易 C.竞争 D.经济效益 7.旧中国对外贸易的性质是( )。 A.资本主义性质 B.封建主义性质 C.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 D.帝国主义的性质 8.我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全面确立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 C.文革以后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 ) A.辅助地位 B.重要的战略地位 C.主要地位 D.关键地位

10.《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的最重要的条款,而且是两国经贸关系的基石的是( ) A.普遍优惠制待遇 B.关于中国的台湾问题 C.中美双方的反倾销问题 D.中美双方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问题 11.我国外贸体制的主体是( ) A.政府 B.外贸机构 C.外贸管理委员会 D.外贸公司 12.我国的原外贸体制的核心是( )。 A.外贸计划体制 B.外贸财务体制 C.外贸定价体制 D.贸易外汇体制 13.1949—1956年的对外贸易管理的总的特点是( ) A.比较宽松 B.严格而复杂 C.宽松而简单 D.严格而简单 14.计划管理与行政命令成为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在哪一个时期( )。 A.1949—1956年 B.1957—1978年 C.1979—1992年 D.1993—现在 15.在“六五”计划期间的出口商品战略方针中,我国提倡发展()产品的出口。 A.资本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药学概论线上测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1805年人们第一次成功的从植物中提取出第一个活性成分是(B ) A.可待因 B.吗啡 C.奎宁 D.阿托品 E.番木鳖碱 2.研究药学要以(E )为基础,研究药物应以医学为指导。 A.物理 B.数学 C.生物学 D.医学 E.化学 3.化学和医学的桥梁学科是(A ) A.药学 B.药物分析 C.药剂学 D.药物化学 E.药理学 4.挥发性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是 E A.煎煮法 B.浸渍法 C.回流法 D.渗漉法 E.水蒸气蒸馏法 5.遇热被破坏的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采用 C A.连续回流法 B.回流法 C.浸渍法 D.煎煮法 E.水蒸气蒸馏法 6.下面哪一类中药有效成分的水溶液振摇起泡沫的苷类D 。 A.蒽醌类 B.强心苷类 C.黄酮类 D.皂苷类 E.香豆素类 7.下面哪一类中药有效成分是具有C6—C3—C6的基本结构E 。 A.蒽醌类 B.强心苷类 C.皂苷类 D.生物碱 E.黄酮类 8.新药研究中临床前研究应遵照B A.GLP B.GCP C.GMP D.GSP E.GAP 9.由偶氮染料“百浪多息”研究,发现了化学治疗药物 C A.阿司匹林 B.激素药物 C.磺胺类药物 D.抗生素 E.组胺H2受体抑制药 10.制剂质量要求中需检查热原的剂型是 A A.输液 B.片剂 C.颗粒剂 D.栓剂 E.散剂 11.常采用指纹图谱控制质量的药物是 E A.药物制剂 B.生化药物 C.原料 D.化学药物 E.中药制剂 12.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A A.溶剂 B.温度 C.空气中的氧 D.金属离子 E.光线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为 C A.2009 B.2008 C.2010 D.2005 E.2000 14. 以下属于固体剂型的是D A.维生素C针 B.鱼肝油乳剂 C.氨基酸输液 D.康泰克胶囊 E.皮炎平软膏 15.药剂学研究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 E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考题.docx

一、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规模:通常用一定时期一国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来表示。 2、贸易救济措施:主要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在我国简称为“两反一补”。P85 3、海关估价:是指海关为征收关税,确定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程序。P120 4、经常项目:是指国际收支中经常发生的交易项目,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单方面转移等。 5、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的一种优惠特权,又称“无歧视待遇”。P10 6、关税配额:是指将关税与配额结合起来实行进口限制的一种方法。P83 7、卖方信贷:是指贸易中常用的延期付款方式下由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P153 8、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9、产业内贸易:也称为水平贸易(Horizontal Trade)或双向贸易(Two-Way Trade),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

10、国营贸易:是指国家通过授予对外贸易经营者在特定贸易领域从事贸易的专营权或特许权的方式,对特定产品的进出口实施的管理。P170 11、保障措施:是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在进口激增并对其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12、海关税则:是一国根据国家的关税政策制定的、通过立法程序公布实施的、按货物的不同类别排列的关税税率表。P116 二、单选 1、实行对外贸易垄断政策、奖出限入政策、保护关税政策属于 指导下的对外贸易政策。 2、一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的现象,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难以解释,对此做出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3、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在进口激增并对其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应采取 4、1994年,全国财税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由包干制改为分税制,对国有外贸企业实行统一上缴所得税但是定下来上缴现在是。 5、研究拟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是国家的主要职责。 6、是全国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工作的主管部门? 7、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8、我国对外汇的管理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实行

药学概论试题概要

绪论 1.古以为五药。B A.草、叶、虫、石、谷 B 草、木、土、石、谷 C.草、木、食、石、谷 D 草、木、虫、石、谷2.药学是以为主要理论指导。A A.现代化学、医学 B 生物学、医学C.现代化学、生物学 D 生物学、生理学 3.世界上第一个私人药店是于8世纪开设的,开创了医药的分家。B A.罗马人 B 阿拉伯人 C.埃及人 D 西班牙人4. 19世纪初,的分离成功是现代药学开始的一个里程碑。D A.奎宁 B 阿托品 C.阿司匹林 D 吗啡

5. 世界上合成的第一个对任何全身细菌感染真正有效的化学治疗剂是C A.链霉素 B 606 C.百浪多息 D 奎宁 7.下列不是药学的任务。C A.研究新药 B 阐明药物的作用机理C.发现新的疾病 D 研制新制剂 8.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是专业的研究内容。C A.药物分析 B 药物制剂 C.药事管理 D 药物化学 9.药品具有两重性质。A A.有效性、安全性 B 商品性、社会性C.安全性、商品性 D 社会性、有效性10.现代药学的发展分为个阶段C。 A.两 B 三 C.四 D 五

10.以生产为主开设的药厂是现代制药工业的鼻祖B。 A.吗啡 B 奎宁 C.番木鳖碱 D 可卡因 二、判断正误 1、吗啡长期大量使用就会造成躯体和心理的依赖性时是一种强 效镇痛药。(√) 2、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的保持和病理状态的产生都是有其物质 基础的,即是机体内化学反应的不断持续或失去平衡的结果。药物就是通过维持或干预这些化学反应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 3、有了人类就有了医疗活动,医学的历史是从有文字记载开始 的。( X ) 4、药学起源于原始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 5、巴拉塞尔苏斯反对使用草药,敦促炼丹术士们停止炼制毫无 作用的长生不老药,而应该把他们的技术和知识应用到从矿物提炼化学药品,以满足病人的需要。( x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试卷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对外贸易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第一次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公之于世的是( C )。A. B. C. D.周恩来 2、我国在哪个计划中提出了以实现“两个转变”为核心容的出口商品战略( B )。A.“六五”计划 B.“七五”计划 C.“八五”计划 D.“九五”计划 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主体是( A )。 A.公有制 B.私有制 C.公有制、私有制并存 D.多种所有制 4、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 B) A.有管理的单一固定汇率制 B.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制 C.有管理的双轨浮动汇率制 D.有管理的自由浮动汇率制 5、(A)位于服务贸易立法的最高层次。 A.《外贸法》 B.《服务贸易总协定》 C.《反不正当竞争法》 D.《中国人民银行法》 6、从1979~1991年,这一时期我国的关税政策是( B)。 A.全面保护关税 B.由“全面保护”向“有区别的保护”转变C.适度开放与适度保护相结合1992年以后 D.适度保护关税1985年实行的7、出口退税适用的货物必须是( C ) A.营业税征收围的货物 B.非贸易性的出口货物 C.贸易性的出口货物 D.理论上做出口销售的产品 8、法制社会行政管理的在要( A ) A.政府依法行政 B.行政管理符合国际规外部约束 C.行政管理具有公开性 CD 公平、高效的必要条件 D.行政管理具有稳定性 9、我国进口许可证的归口管理部门是( C ) A.外交部 B.财政部 C.商务部 D.财经委员会 10、出口许可证的发放必须讲求(A) A.时效性 B.规性 C.谨慎性 D.统一性 11、专利权与( A )合称工业产权。 A.商标专用权 B.专有技术 C.商业秘密 D.技术服务 12、近年来,在我国引进技术的各类企业中,引进额最多的一类企业是( D )。A.集体企业 B.国有企业 C.民营企业 D.外资企业 13、世界组织第一个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性文件是(A)。 A.《服务贸易总协定》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WTO与中国对外贸易

[试题分类]:专科《WTO与中国对外贸易》_02005160 [题型]:单选 [分数]:2 1. WTO是()的缩写。 A.关税总协定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国际开发协会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D 2. 下列关于服务贸易的特点错误的是()。 A.服务贸易是有形的 B.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发生的 C.服务贸易更多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 D.服务贸易的对象主要是智力 答案:A 3. 关税的主要征收形式是()。 A.混合税 B.选择税 C.从价税 D.从量税 答案:C 入世后给中国带来的挑战不包括()。4. A.一些产业面对更激烈的竞争 B.更新观念势在必行 C.享受最惠国待遇 D.转变经营管理机制是当务之急 答案:C 5. 跨国保险公司的进入,会给我国保险业带来先进的组织和管理技能,以及先进的保险技术,这是()。 A.竞争激励效应 B.技术扩散、溢出效应和创新效应 C.示范效应

D.国际化规范效应 答案:B 6. 加入WTO对我国旅游相关产业的影响不包括()。 A.竞争减弱 B.所有制结构改变 C.市场客源增加 D.专业人才流失 答案:A 7. 关于非关税措施的谈判是在()进行的,是关贸总协定第7轮多边贸易谈判。 A.英国伦敦 B.日本东京 C.美国纽约 D.瑞士日内瓦 答案:B 8.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程序中的制裁阶段,报复规则首先选择()。 A.报复监视 B.并行报复 C.授权报复 D.交叉报复 答案:B 9. 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包括()。 A.环境污染问题 B.促进了资本形成 C.提升了出口规模 D.提供就业机会 答案:A 10. 在国际服务市场上()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 A.发达国家 B.欧美 C.中国 D.发展中国家 答案:A

药学概论模拟试卷一题目部分

药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5分) 1.中药的药性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四气 B.五味 C.收敛 D.归经 E. 升降沉浮 2.不属于药学教育中的四大专业课程的是() A药物化学B药物分析C药理学D生物制药E药剂学 3.新药研究不包括以下方法和技术() A. 合理药物设计 B. 生物技术 C. 临床研究 D. 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技术 E.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技术 4.表示治疗指数的是() A. LD95 B. LD50 /ED50 C. ED95 D. LD10 /ED90 E. ED95 / LD5 5.经加工炮制后的中药称为() A.中成药 B.中药制剂 C. 生药 D. 天然药物 E.中药饮片 6.具有某种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可作为进行结构修饰的模板为() A.先导化合物 B.生物技术 C.组合化学 D.药效团 E.合理药物设计 7.在片剂中可以作为润滑剂的是() A.糖粉 B.硫酸钙 C.淀粉浆 D.硬脂酸镁 E.乳糖 8.《中国药典》内容不包括()部分 A. 凡例 B.检索 C. 附录 D. 索引 E. 正文 9.注射剂处方设计一般不考虑以下哪项因素() A.药物溶解度 B.药物的稳定性 C. 注射剂的安全性 D.药物的粉碎度 E.药物的理化性质 10.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A.药品监督管理 B. 药品检验所 C.卫生厅 D.工商行政管理 E. 药物研究所 11.根据药典的标准,为适合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A.载体 B.药用辅料 C.抑菌剂 D.制剂 E.剂型 12.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是()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模拟试题13

一、选择题(前.10..道题为单项选择 ......,每题2分,少选、多 .......,每题1分。后.5.题为多项选择 选或选错皆不得分。本大题共20分。) 1. 以下()不是二战后国际贸易的显著特征。 A.“垂直分工型”的国际贸易趋于相对萎缩 B.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分工型”的国际贸易则迅速扩大 C.对外贸易以“国内生产—国际销售”的方式为主 D.“产业内贸易”成为发展最为迅猛的国际贸易领域 2.目前,中国进出口关税主要采取()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3.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入“加速转型”时期(即工业制成品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 主要地位)是在() A.1950-1957年 B.1958-1977年 C.1978-1988年 D.1988-1995年 4. 比较利益学说的科学基石是() A.劳动价值论 B.绝对成本论 C.机会成本论 D.国际大循环理论 5.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成本 B.供求关系 C.竞争机制 D.贸易政策

6.同种商品的国内价值高于或低于国际价值,称为( )。 A.绝对差异 B.比较差异 C.国别价格差异 D.国别价值差异 7.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瓶颈”是() A.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B.劳动生产率较低 C.资本要素稀缺 D.生产设备落后 8.欧盟对华贸易摩擦多数起因于() A.技术性贸易摩擦 B.制度性贸易摩擦 C.遏制型贸易摩擦 D.连锁反应性贸易摩擦 9.我国对外贸易的根本大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实施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D.《海关法》 1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我国要实现货物贸易总进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的战略目标。 A.2.0 万 B.2.1 万 C.2.2 万 D.2.3 万 1. 凯恩斯的“叹收法”(absorption approach)公式:Y=C+I+G+(X-M),其中(X-M)表示的是()

全国1、4、7、10月自考中国对外贸易必考试题答案

全国1、4、7、10月自考中国对外贸易必考试题答案

全国 1、4、7、10月自考中国对外贸易必考试题答案 课程代码:000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二个层次是( C )1-5 A.经济特区 B.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沿海开放城市 2.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中包括( D )1-26 A.韩国 B.日本 C.东盟 D.美国 3.科技高速发展时代的质量观已演化为( C )2-40 A.“事后检验” B.“事先控制” C.“全面质量观” D.“科技质量观” 4.科技兴贸的导向是( B )2-41 A.科技 B.市场 C.企业 D.政府 5.1997年,中国对经济特区的生产性企业试行( C )3-79 A.外贸经营权审批制 B.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C.自营进出口自动登记制度 D.外贸代理制 6.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成分和市场经济体制成分并存的“双重体制”的核心是( B )3-85 A.公有制 B.价格的“双轨制” C.外资与内资并存 D.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7.世贸组织主要规则的核心是( A ) 4-107 A.货物贸易 B.技术贸易 C.服务贸易 D.投资壁垒 8.中国第一部对外贸易基本法是( C )4-125 A.《海关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对外贸易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9.1992年以后,中国实行的关税政策是( C )5-157 A.全面保护政策 B.有区别的保护政策 C.开放与保护相结合政策 D.全面开放政策 10.下列不属于 ...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是( D )5-160 A.烟、酒及酒精 B.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C.小汽车 D.日光灯 11.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分为法定检验与( D )6-219 A.自愿检验 B.公证鉴定 C.申报检验 D.抽查检验 12.中国海关监管对象为货物、物品与( B )6-226 A.资金 B.运输工具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资料

精品文档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1.(D)是消除成员国在贸易及生产要素等方面的障碍,实现商品、资本、劳动和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的一体化方式。P59 A.共同市场B.关税同盟 C.自由贸易区D.经济一体化 2. 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将(B)引入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一成员提供给第三方的优惠(优待、特权、豁免)均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方。P165 A.国民待遇原则 B 最惠国待遇原则 C.互惠互利原则 D.透明度原则 3.甲国生产手表需要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9个劳动日,乙国生产手表需要12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 ) A.甲国出口手表和自行车 B.乙国进口手表和自行车 C.甲国出口手表,乙国出口自行车 D.甲国出口自行车,乙国出口手表 4.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与地区间所组成的一体化是(B)。 A.垂直经济一体化 B.水平经济一体化 C.部门经济一体化 D.全盘经济一体化 5..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缔约国对方的特权、优惠及豁免待遇,应与缔约方给予( D )。 A.任何第三国的待遇相同 B.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 C.第三国或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 D.其参加的关税同盟的其他成员国的待遇相同 6.( B )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P45 A.技术差距理论B.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7.假定一国以2000年为基期,2004年出口价格指数为70,进口价格指数为120,那么该国2004年的贸易条件为( C )。 A.36 B.50 C.58.3 D.171.4 8.关税按照征税的目的可分为( A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A.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B.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C.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制 D.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和选择税 9. 外贸企业实施( D ),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外贸公司与外贸生产企业、供货基地之间存在的相互分离、信息隔绝状态,为寻求更为合理的外贸生产、营销组织形式而实行的战略。P111-124 A. “实业化”战略 B. “集团化”战略 C. “国际化”战略 D. “股份化”战略

(完整word版)《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试题(A)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试题(A)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对外贸易量:即提出了价格变动因素的贸易统计值。以固定年份危机起计算的进口货出口价格指数除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当年按不变价格得出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2.专门贸易体系:以关境为标准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3.国际租赁贸易:在技术及设备贸易中,租赁公司支付价款以后再与进口方签订租赁协议,进口方分期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合同完成以后获得设备的所有权。4.BOT:建设-经营-转让。建设某个项目,并在项目竣工后经营一定时期,期限届满将该项目转让给东道国。 二、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生;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 3)商人和商业资本的出现; 4)国家的形成。 2.服务贸易的特点。 1)交易基础是建立在服务生产与交易发生的方式和地点的基础上。 2)服务于服务贸易主体的不可分离性。 3)通常不涉及服务所有权的转让 4)通过国内立法来监管。 3.简述中国与GATT及WTO的渊源。 1)1947年10月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关 贸总协定的原始缔约国之一。 2)1950年台湾当局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决定退出,但我们未作反应。预示中国中 断了与其的关系。 3)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复关但未通过。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4)1996年中国提出入世。 5)2001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成为第143个成员方。 4.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形式。 1)产品移动壁垒。 2)资本移动壁垒。 3)人员移动壁垒。 4)信息移动壁垒 5)经营权限的限制。 三、论述(12分) 论述中国的引进外资政策,并分析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弥补资金不足,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引进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有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四、材料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回答问题) 1.分析反倾销的基本内涵(4分)

药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药理学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 A --基础学科。 A.医学 B 生物学 C.化学 D 药学 2.药理学包括-- B ---两方面研究内容。 A.药效学、药分学 B 药效学、药动学 C.药分学、药化学 D 药化学、药动学3.药理学的方法是-- C ---的。 A.理论性 B 基础性 C.实验性 D 探索性 4.药理学在-- A ---的迅速发展基础之上逐渐形成的。 A.化学、生理学 B 生物学、化学 C.生物学、生理学 D 医学、生理学 5.药物效应动力学是对-- B ---的研究。 A.药物作用与作用途径 B 药物作用与作用机制C.药物剂量与作用途径 D 药物剂量与作用机制6.下列-- A ---不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 A.治疗效应 B 副作用 C.变态反应 D 毒性反应 7.-- B ---是药理学的重要理论,它阐明了结构特异性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 A.锁钥学说 B 受体学说 C.理化条件改变 D 生理递质改变 8.药物体内过程包括--- B --

A.吸收、生物转化、排泄 B 吸收、分布、排泄C.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 D 吸收、代谢、排泄9.-- C ---给药途径与首过消除相关。 A.静注 B 直肠 C.口服 D 静滴 10. 药物毒理学起源于--- A -- A.中国 B 埃及 C.罗马 D 巴比伦 二、判断正误 1、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能否产生,关键取决于药物在靶器官部位 能否达到有效的浓度。(√) 2、药物的首过效应仅仅发生在肝脏(×) 3、实验药理学的创建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始。 4、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多数是均匀的,并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 (×) 5、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大多数药物的转运方式属于简单扩 散。(√) 6、补充治疗或称替代治疗也是治疗作用的一种。其用药的目的 在于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物质(如激素)的不足。(√) 7、实验药理学的创建标志着现代药理学阶段的开始。(×) 8、分子药理学是当代药理学理论研究的核心,许多药理学理论 都建立在分子水平上。(√)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考试复习题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考试复习题 本复习题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围。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五种:名词解释;单、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 2、国际价值; 5、非歧视原则、“绿箱”措施; 7、进出口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体系; 8、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9、经济调节手段、浮动汇率制度、进出口信贷、关税配额管理; 12、“以质取胜”战略 二、单、多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4、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B、发展出口贸易 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D、利用外资 5、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行全方位开放,1999年我国提出实施()。 A、科技兴贸战略 B、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走出去战略 6、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A、服务出口 B、货物出口 C、对外承包工程 D、对外劳务合作 8、为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保持对外贸易发展后劲,我国应大力发展的出口产品是()。 A、创汇农产品 B、矿产品 C、高科技产品 D、轻纺产品 10、为了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于1999年提出实施()。 A、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B、大经贸战略 C、科技兴贸战略 D、走出去战略 12、《对外贸易法》规定的首要原则是()。 A、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原则 B、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原则 C、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的原则 D、对外贸易促进原则 15、被世贸组织视为透明度最高的对外贸易调节工具是()。 A、价格 B、关税 C、配额 D、汇率 18、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 A、所得税与消费税 B、增值税与消费税 C、关税与增值税 D、消费税与关税 20、我国进出口商品对外作价的首要原则是()。 A、结合国别地区政策作价 B、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 C、结合购销意图作价 D、根据商品生产成本作价 (二)多项选择题 5、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有()。 A、发展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