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汇总教学文稿

新人教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汇总教学文稿
新人教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汇总教学文稿

新人教高中生物科学研究方法汇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标准下各种版本的生物新教材,更注重

以各种科学研究方法,来展示知识和原理的发现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 模型方法(生物1§3-3(在必修生物①、第三章、第三节,以下同))人们

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形势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1.1 常用模型类型:

1.1.1物理模型:(生物1§3-3)以实物或图画直观地表达所认识对象的特征。最常见的莫过于我们教材上的生物结构图、示意图了,还有一些人工构建的实体模型。如: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生物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等。需要

注意的是: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生物照

片包括实物照片、显微照片等不是物理模型。

1.1.2概念模型:以抽象文字或化学方程式等形式来表达一个实体的功能,如光

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或以分枝状或圆圈来说明生物知识之间的关系。如每章自我检测题的画概念图部分。

1.1.3数学模型:(生物3§4-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数学形式。常见两种:①曲线图:如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DNA、RNA、染色体的数目变化的坐标曲线。优点:形象、直观。②数学公式:

如“J”型增长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λt 。优点:比较准确。

1.2 优点: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培养学生的直觉、形象

思维。

2 类比-推理(生物2§2-2)

2.1例如:19世纪美国遗传学家萨顿以蝗虫作为研究对象,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

得见的染色体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著名假说。但其正确与否,还需要做进一步验正。如在萨顿之后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将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与X染色体联系起来,用实验证明了萨顿假说的正确性。

2.2 优缺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还要注意: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

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3 假说-演绎法(生物2§1-1)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

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和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正确与否。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这种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例如: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

合定律的发现过程,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的实验证据。

3.1提出假说(生物1§4-2)不是通过观察试验直接证实的,而是根据试验现

象和有关知识,经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的一种假说。例如: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又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生物膜分子结构

模型。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膜的认识不断趋向全面和合理,说明科学的发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3.2 优缺点:使学生敢于向权威质疑,养成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能够辩证的

对待科学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但既然是假说,就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其中方法和技术的进步起着关键作用。

4实验法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自然学科。在各种科学研究方法中,实验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意味着精确的操作,而且是验证假说和解决问题的最

终途径。在新教材中,各种实验方法的单独或综合应用,使这一特点更明显。以

下是和高中生物实验密切相关的内容:

4.1控制变量(生物1§5-1)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分为三种:

①自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一般采用“单因子变量”的原则)。②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③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变量(宜采用“等量性”的原则)。而实验分析的关键是找到题干当中的自变量,分析好要测的因变量。

4.2预实验(生物3§3-2)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

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

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4.3对比实验(生物1§5-3)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

较和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4.4实验类型(根据实验目的不同)

4.4.1验证实验:实验成果前人已知,通过实验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如叶绿

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可验证叶绿体中色素的颜色和种类,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

4.4.2探究实验:在质疑中探究,在讨论中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观点。通过探究

活动,总结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实验证据。如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4.4.3还有一些是为了不同需要而做的实验。如:

①模拟实验:由于生物学中有很多研究对象直接用来进行实验非常困难,或者是不可能,通过模拟的方法制成研究对象的模型,模拟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

来进行实验研究。如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模拟基因的分离和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观察实验:一般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通过观察、识图,帮助学

生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更形象、直观的学习生物知识,领悟发生的原理,解决抽象的问题。如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

细胞的有丝分裂。

4.5优点: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仔细的态度。掌握生物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必修教材中用到的其他经典技术方法:

方法所在章节内容应用

差速离心法生物1

§3-2

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的匀浆放

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

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

心速度产生的离心力,就能将各种

细胞器分离开。

研究各种细胞器的

组成成分和功能。

荧光染料标记法生物1

§4-2

如用绿色和红色荧光的染料分

别标记两种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

证明细胞膜具有流

动性。

子,进行细胞融合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生物1

§5-4

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

物,弄清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①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

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18O和

C18O2。

②20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科学

家卡尔文等用14C标记的14CO2做小

球藻的光合作用实验。

③1952年,赫尔希和蔡森以T2

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分别用32P和

35S标记的噬菌体来侵染未被标记

的大肠杆菌。

用于追踪物质的运

动和变化规律。

①有力的证明了光

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

源于水。

②探明了CO2中的

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

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卡尔文循环。

③证明DNA是遗传

物质。

样方法生物3

§4-1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

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

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

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关键:随机取样)。

①用样方法调查草

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

的种群密度。

②调查某种昆虫卵

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

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

等。

标志重捕法生物3

§4-1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

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

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

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

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

计种群密度。

针对活动能力强,活

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

法来调查它们种群密

度的动物。

通过以上分析和解读,充分说明科学发现离不开科学技术方法的进步,明确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真理的活动。只有理解了生物学科的本质以后,才可能将注意力从单纯记忆转移到思考和创造上来。作为高考这支指挥棒,近几年全国各地考题,在题型设计上也非常注重考察学生的学科能力。因此新教材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所蕴含的思维方式,更要引起师生们的足够重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