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常规血液标本检查项目采集简要指南

检验科常规血液标本检查项目采集简要指南
检验科常规血液标本检查项目采集简要指南

检验科血液标本常规检查项目采集指南

推荐采血顺序: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及注意事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问题已普遍引起了人们得重视、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每年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得室间质评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为做到临床检验质量保证,必须做到对实验检查得全过程进行全面得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与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得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分析前质量管理就是一个最薄弱得环节,试验误差中60~70%来自实验前,而且实验前误差就是仪器、试剂、质控品与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得。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⑴病人准备⑵标本采集⑶标本保存与运送⑷标本处理等。 一、病人准备 1.患者得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运动后,由于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剧烈呼吸,可造成许多检验结果得变化,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得变化。 2. 患者得饮食: 2.1多数试验要求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最好就是早晨空腹采血。研究表明,餐后血液中GLU、TG、ALT、ALP、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尿素(Urea)及尿酸(UA)得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可引起TG得大幅度增高。餐后采集得血液样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影响到许多检验测定得正确性、一些饮料如咖啡,也可使淀粉酶(AMY)、促甲状腺素(TSH)等升高。 2、2 禁食过久也会影响检测结果、通常血糖浓度呈下降趋势;胆红素清除速率降低,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绝食状态下脂肪酸与酮酸成为肌肉能量来源,因此血清中酮体、脂肪酸与甘油得浓度会显著增加、禁食48小时后,血清甘油三酯增加20%,此后又会下降。绝食使血清尿酸盐浓度显著上升。身体饥饿时醛固酮分泌增加,尿排钾增加引起血清钾降低。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及血液领发的核对制度

XX市人民医院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及血液领发的核对制度 为了加强和规范输血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和输血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确定输血后,由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血型和诊断,核对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采集血样时禁止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 2、输血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得同时使用一个血液标本。应先进行血型鉴定,需要输血时再另外采集血样。紧急输血患者采集血样时医护人员要两人核对相关信息,并在病程记录上双签名。 3、血样采集后,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样和临床输血申请单在输血前一天(紧急输血除外)送交输血科,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双签名,核对有误时应退回样本并与有关科室联系。 4、择期手术应至少提前一天,并于上午十点之前提交《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样,以便血库备足所需血液及血液制品。

5、取血时,由医护人员携带运血箱,凭医嘱和取血单到输血科取血,按规定取血与发血双方共同核对、检查从输血科领出的血液及输血记录单,核对以下内容: (1)核对血袋标签标记的血型与患者的血型是否相符; (2)核对领取血液的条码、血液有效期、品种、剂量与输血记录单是否相符; (3)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科室、床号,确认患者是否正确; (4)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取血。 6、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领回: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手册

检验标本的采集运输指南 一、医生申请 ?遵循有效性、时效性、经济性的原则正确填写相应的检验申请单?申请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标本种类、申请医师姓名、日期、检验项目 ?临床医生正确填写申请单,字迹清晰 二、患者采集前准备 ?患者状态:一般要求处于安静、休息状态,晨起是大部分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 ?饮食:多数试验要求采血前禁食8-12h ,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餐后血液中ALT、GLU、BUN、Na+等均可升高 ?药物:化学影响和物理影响 三、标本采集 1血液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 ?尽量采集早晨7-9时的空腹血。 ?采血管上正确标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科别等信息,切勿混淆。?采静脉血避免止血带结扎过久,结扎时间过久可导致某些指标产生变化,如血浆总蛋白、胆固醇、胆红素等

?避免溶血,溶血影响多项检测项目的结果,会使血清中钾、ALT、AST、LDH等升高,钠、氯、钙等降低。 ?要特别注意不能在输液的同侧采血,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输注脂肪乳,6小时内影响检验结果。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2、常规尿液标本的采集 ?晨尿:即清晨第一次尿,适合住院病人,较浓缩、条件恒定,能真实地反映肾脏病情况。 ?随机尿:适于门诊、急诊病人,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形成分的浓度较低。 ?24h尿:适于代谢产物24h定量测定,如尿蛋白、钠、钾、等。应准确的收集24h尿液送检,根据检验目的加入适当防腐剂。 尿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注意事项 ?在容器上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收集尿标本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混入异物 ?尿常规与一般定性检查留取量至少要在尿标本收集管的中间刻度线以上。 ?尿常规标本应尽量在1小时内送检;尿液红细胞形态标本尽量在2小时内送检;其它项目标本应在留取后尽快送检,不能超过4小时。 3、粪便标本的采集 ?在容器上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精编WORD版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及注意事项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问题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每年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为做到临床检验质量保证,必须做到对实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分析前质量管理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试验误差中60~70%来自实验前,而且实验前误差是仪器、试剂、质控品和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的。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⑴病人准备⑵标本采集⑶标本保存和运送⑷标本处理等。 一、病人准备 1.患者的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运动后,由于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剧烈呼吸,可造成许多检验结果的变化,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变化。 2. 患者的饮食: 2.1 多数试验要求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最好是早晨空腹采血。研究表明,餐后血液中GLU、TG、ALT、ALP、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尿素(Urea)及尿酸(UA)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可引起TG的大幅度增高。餐后

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影响到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一些饮料如咖啡,也可使淀粉酶(AMY)、促甲状腺素(TSH)等升高。 2.2 禁食过久也会影响检测结果。通常血糖浓度呈下降趋势;胆红素清除速率降低,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绝食状态下脂肪酸和酮酸成为肌肉能量来源,因此血清中酮体、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会显着增加。禁食48小时后,血清甘油三酯增加20%,此后又会下降。绝食使血清尿酸盐浓度显着上升。身体饥饿时醛固酮分泌增加,尿排钾增加引起血清钾降低。 2.3 素食者:长期素食者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都会偏低,总脂质和磷脂浓度也会减少,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浓度可能只有杂食个体的三分之二。 2.4 咖啡因:咖啡、可乐、茶、以及多种药物都含有咖啡因,它是一种温和的刺激物和微弱的利尿剂。能刺激肾上腺髓质,促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轻微上升、甘油三脂上升;但是血清胆固醇浓度会下降。 2.5 乙醇: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会上升,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中度酒精量会伤害骨骼肌细微结构,因此会使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上升。有报道喝酒会使ALT和AST测定值上升,不过少量饮酒的影响效应很低。 2.6 吸烟:吸烟者会引起白细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增加、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抽烟者血浆β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浓度高于未抽烟者,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未抽烟者。 3.药物的影响:

尿液标本采集标准程序

尿液标本采集标准程序 1. 目的 采集尿液标本以做尿液常规、生化检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尿液常规、生化项目所需尿液标本的采集。 3. 物品准备:专用一次性尿杯、编号笔。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化验单编号、临床诊断、送 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标本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5.操作步骤: 5.1 查对检验申请单、姓名,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5.2 发一次性尿杯一个给受检者,嘱受检者留取新鲜尿立即送检,以清晨第 一次中间段尿为宜。 5.3 受检者按要求自己用一次性尿杯留取半杯尿标本交检验科编号待检。 6. 注意事项 6.1 根据采集时间,可分为晨尿、随机尿、空腹尿、餐后尿、计时尿(2h、 3h、12h、24h)等。一般定性分析测定,可在任意时间留取标本。常规定性分析,多采用晨尿。计时尿多用于肾功能和有形成分排出率的估计。许多定量分析需收集24小时尿液。微生物检验的标本应取尿道排出的中段尿并立即送检。一般尿液检查应留取新鲜尿液置清净、干燥容器中立即送检。(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VitC时可影响尿蛋白、尿糖及尿隐血结果,应尽量避免)。 6.2 特殊检验如尿妊娠试验、尿糖定性试验一般应取空腹晨尿送检。 6.3 标本应避免污染。一般定性分析标本,应在留取后马上检测。若需保存、 或收集24小时尿液,原则上应首选0~4℃冷藏,必要时可添加化学防腐剂。常用的化学防腐剂有: a. 甲苯(或二甲苯):较常用,如24h尿糖定量、尿蛋白定量测定。100ml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 则标本量为2 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和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检验科样本采集手册

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这些检验结果及病人的临床情况来区分疾病的不同阶段,观察疾病的变化,判断预后或观察疗效。所以分析前阶段样本的质量保证是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能否真实客观地反应患者当前病情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病人准备 1.病人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由于劳累或受冷等刺激、也可见白细胞的增高。运动能影响许多项目的测定结果。运动的影响可分暂时和持续性两类。暂时性影响如使血浆脂肪酸含量减少;丙氨酸、乳酸含量增高。持续性影响,如激烈运动后使CK、LDH、ALT、AST和GLU等的测定值升高,有些恢复较慢,如ALT在停止运动1h后测定,其值仍可偏高30%~50%。 2.饮食 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h,因为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1) 餐后血液中TG、ALT、GLU、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以引起血中的尿素氮(BUN)和尿酸(UA)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后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清会出现浑浊,可影响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甚至喝代咖啡的饮料,可引起淀粉酶(AMY)、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等升高。但空腹时间过长,会使GLU,蛋白质降

低,而胆红素升高。 (2) 高脂餐后2~4h采血,多数人ALP含量增高,主要来自肠源性同工酶,且与血型有密切关系,O型或B型兼为Le+分泌型者增高更为明显。 (3) 高蛋白质餐使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响肌酐含量。 (4) 高比例不饱脂肪酸食物,可减低胆固醇含量;香蕉、菠萝、番茄可使尿液5-羟色胺增加数倍。 (5) 含咖啡因饮料,可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 (6) 饮酒后使血浆乳酸、尿酸盐、乙醛、乙酸等增加,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亦较不饮酒的病人为高,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 吸烟:儿茶酚胺、血清可的松亦较不吸烟者为高,血液学方面亦有变化,白细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偏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 3.药物 药物对检验的影响非常复杂,在采样检查之前,以暂停各种药物为宜,如某种药物不可停用,则应了解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庆大毒素、氨苄青毒素可使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咖啡因可使胆红素增加、维生素C 可使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尿酸严重降低。 4.体位 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衡改变,则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ALB、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 来源:检验医学专题网加入日期:2008-09-23 1.目的: 为保障送检标本质量,使送检标本具有代表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标本采集的准备 3.责任人: 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 4.程序:标本采集,这是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关键的一步。要重视下列环节的控制: 4.1采样时间的控制,选择最佳采样时间的原则是: 4.1.1最具“代表性”的时间:原则上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其主要原因有: 4.1.1.1尽可能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许多血液成分昼夜间变换很大,如血钾数值,在高峰值期比低值期增加5%~10%,血红蛋白增加8%~15%,促甲状腺素增加5%~15%血管紧张素可增加120%~140%。为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使不同患者间,或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之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早晨空腹时采集标本; 4.1.1.2病人处于平静状态,减少病人由于运动带来的影响;并减少饮食的影响; 4.1.1.3易于与正常参考范围作比较;

4.1.1.4便于组织日常工作。 4.1.2检出阳性最高的时间:如细菌培养应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尿常规检查应采集早晨第一次尿;早孕试验应在孕后35天后送检,此时阳性率达高峰。 4.1.3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时间:如急性心肌梗死时,cTnL或cTcT的测定在发病后4~6小时采样较好:病毒性感染抗体检查,在急性期及恢复期,采取双份血清检察对诊断意义较大;药物监测应根据药物峰值效应,在药物分布结束后监测(通常在药物输液结束后2~4小时进行,而地高辛、毛地黄毒甙在输液后6~8小时进行)。 4.2采取具代表性的标本如大便检查应取脓、血部分:脊髓穿刺、脑脊液穿刺应防止外伤性血液的进入;留取痰标本应防止唾液的混入,静脉采血时,患者的姿势(卧位、坐位或立位)及止血带的松紧都可影响某些监测结果,通常规定患者卧位或是坐位采血,止血带使用后1分钟内采血,见回血后立即松开,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血标本的质量。 4.3采取最合乎要求的标本主要控制下列三点: 4.3.1抗凝剂的正确应用:血标本如需抗凝,究竟用何种抗凝剂(EDTA)、草酸钠、拘橼酸钠、肝素等),根据监测要求而选定。抗凝剂的用量与血标本的比例必须准确无误; 4.3.2防溶血、防污染要防止由于容器不洁、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细菌培养时,非病原菌的污染。有时还需防止标本接触空气(如血气分析、厌氧菌培养等)在生化测定中溶血、乳靡及黄疸是影响准确性三个常见的主要因素。其中尤以溶血最为常见,许多物质在红细胞内和血浆中的含量不一样,某些物质,如钾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注意事项: 1、 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 管,并通知患者准备。 2、 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 床号、姓名、年齡、住院号。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 核对试管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试管准备 査对 1、 核对医嘱/执行本,检验单、患者。 2、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试管、检查试管质量并贴好试管上的标 签,不能遮挡试管中的刻度。 1、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載口罩,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 2、 操作用物准备齐全,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1、 查对床号、姓名。 2、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 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4、 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 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需求等。 1、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需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 者,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 采血 査对 ^=> 1、 核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检验项目、采血量、试管。 2、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 拳。 3、載手套T 穿刺T 固定头皮针T 接采血真空试管T 根据目的采集 所需血量T 反折针头,拔 /换采血管T 松止血带、松拳T 迅速拔 出头皮针T 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1?2mi n. T 脱手套。 整理送注意事项: 1、 再次认真查对,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2、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 3、 标本及时送检。

3、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异常反应。 4、因右旋糖酐对配血有干扰,故应在病院输注前进行采血。 5、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超过3天的标本不能代表当前病人的免疫学状态。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病人血管条件差、采血困难者) 也可例外,适当延长到5天。 6、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T凝血标本管T其他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7、采血后知道患者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 当延长按压时间。 8不合格标本拒收的条件:血量过少、溶血、非EDTA抗凝的血标本, 标签模糊、字迹不清、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不符或对患者身份有怀疑等有输血安全隐患的情形。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124.236.7.* 质量手册目录 01质量手册说明 02质量手册版本控制 03科室简介 04授权书 05批准令 06公正性申明 07修改记录 08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09组织和管理 10投诉地解决 11不符合项地识别和控制 12纠正措施 13预防措施 14内部审核 15管理评审 16人员 17设施和环境 18检验前程序 19检验程序 程序文件目录 001 程序文件目录 002 批准令 003修改爷 01 文件控制程序 02计算机管理程序 03 合同评审程序 04 医疗咨询控制程序

05 客户投诉控制程序 06 不合格项控制程序 07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08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09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0 人员任用资质评定程序 11 仪器管理程序 12 仪器校准程序 13 样本管理程序 14 生物参考范围建立程序 15 实验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6、检测结果溯源程序 17、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8、室间质量评价程序 19、生物安全管理程序 20、需求地确定及实验室能力评审控制程序 21 新检测项目建立程序 22、满意度监测程序 23、标识控制程序 24、仪器标识控制程序 25、质量保证程序 26、检测申请单格式确定程序 27、检测结果报告控制程序 28、检测结果修改与变更程序 29、试剂管理程序 30、结果报告程序 作业指导书 临床检验作业指导书 01静脉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2末梢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3静脉血血沉样品采集手册 04血型鉴定血液标本的采集 05尿液常规标本采集手册 06一般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07特殊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临床标本采集指南资料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及注意事项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问题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做到临床检验质量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已将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的有关问题,列为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化文件,以达到对临床检验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225-220.WS/T229-202.WS/T223-2002.WS/T222-2002.WS/T230-200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9489-2004等,分别对临床化学检验标本、便携式血糖仪血标本、凝血因子测定标本、尿液标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免疫检测标本、临床酶活性浓度测定标本、临床诊断中聚合酶链反应标本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标本均提出了标准化的要求。实践证明,为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即对实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国内外均有报道,试验误差中60~70%来自实验前(分析前),而且实验前(分析前)误差是仪器、试剂、质控品和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的。因此,必须注意做好实验前质量管理。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 (1)病人准备(2)标本采集(3)标本运送(4)标本处理等 一、病人准备 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对检测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各种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有不同的要求。如血脂测定须病人禁食12~14h后采血(否则出现脂血);情绪紧张会使血糖升高;吗啡、可待因可使淀粉酶(AMS)升高;吃香蕉能使尿液5-羟吲哚乙酸升高等。所以,在病人要做某些化验检查之前,必须嘱咐病人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标本采集 1、血液标本 1.1防止干扰物污染(特别是定量分析标本) 1.2采血方法要正确。 1.3信息无误:标本采集后,必须在试管或容器上贴上检验申请单号码、住院病人应有床号、姓名,且应当场核对无误。 1.4叮嘱病人采血前4小时勿喝茶或咖啡、勿吸烟饮酒。尽量了解病人对刺激物和成瘾药物的接触史,供评价检验结果时参考。 1.5采血时间在上午7~9时进行,采血前病人应禁食12小时。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31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注意点: 1、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管,并通知患者准备。 2、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床号、姓名、年齡、 住院号。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核对试管。 3、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 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 4、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凝血标本管→其他 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5、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管后按压时间延长至10 min.。 1、 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 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需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者,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 1、 核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检验项目、采血量、试管。 2、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拳。 3、 載手套→穿刺→固定头皮针→接采血真空试管→根据目的采集所需血量→反折针头,拔/换采血管→松止血带、松拳→迅速拔出头皮针→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1~2min.→脱手套。 操作前准备 试管准备 1、 核对医嘱/执行本,检验单、患者。 2、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试管、检查试管质量并贴好试管上的标签,不能遮挡试管中的刻度。 1、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載口罩,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 2、 操作用物准备齐全,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1、 查对床号、姓名。 2、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 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4、 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 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需求等。 1、 再次认真查对,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2、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 3、 标本及时送检。 采血 评估 告知 整理送检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一医院资料)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一、检验申请 规范填写检验申请单 项目填写齐全,用词规范、字迹清楚、避免涂改。不同标本类型最好分开申请对于被检者的特殊情况,应当在申请单上注明,供检验人员判断结果参考。 检验科要求检验人员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及时解决检验项目申请和送检标本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对于不合格检验申请单和不合格送检标本按照“医学检验工作制度”进行登记、处理。对于漏填或错填申请科室的检验申请单,检验科一律禁止发送检验报告,必要时送交医务科处理。 二、病人准备 医护、检验人员指导病人做好准备 考虑饮食、运动、生理周期、疾病及药物等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采集标本。 (一) 控制饮食 (1)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要求在早晨空腹采血,咖啡、浓茶、高糖及可乐类饮料也应禁食。 (2)肝功、血脂、凝血等项目要求禁食12-16小时,且提前一天的晚餐应当避免饮酒、禁止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3)饮食对血脂检验影响重大,至少应当在抽血前的三天内注意保持正常饮食。

(4)在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之前,待检者应禁食肉类3天,不饮咖啡和茶,停用利尿剂,实验前避免剧烈运动,饮足量的水。(二)避免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如VitC、雌激素、降血脂药等)对检验结果尤其是血、尿、便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抗生素应用将对微生物培养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申请检验前医生应该了解待检者近期及当前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在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明显影响时,应当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或以电话或其他方式告知相关检验人员。 举例:降血脂、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它激素制剂等可影响血脂检验结果;应根据药物特性,在作血脂检验前停药数天至数周。如不能停药,应记录用药情况,恰当评估药物及检验结果的影响。(三)避免运动影响 (1)剧烈运动可以使许多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甚至持续24小时以上,因此剧烈运动之后不能立即抽血;快步行走之后至少应休息10-15分钟后再抽血。 (2)应在平静状态抽血,避免情绪激动。 (四)注意生理差异 临床医生申请检验项目及评估检验报告时,应考虑性别、年龄、昼夜节律、季节变动、生理周期(如怀孕、月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给与必要指导。

标本采集手册

*****医院 *******附属医院 检验科 标本采集手册 编制人:*** 审核人:***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01日实施日期:2015年06月1日

【重要提示】 检验结果,至关重要的是必须依赖于检测标本的高质量。 所以我们要将每一份标本视为无法重新获得的唯一标本,必须小心细致地采集、保存、转运、检测。 依据医学实验室(ISO15189:2007)认可文件分析前程序定义:按照时间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申请单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开始前的全过程: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进行传输。从定义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工作都是患者、医生、护士、运输人员在实验室外完成的,对于分析前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为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控制。 获得高质量标本: 临床医生:主动明确告知患者如何进行配合。 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范采集标本。 运输人员:及时安全转运、送达标本。

前言 随着检验医学快速发展、检验方法的不断改进,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的针对性、可靠性、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从而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了临床诊断与治疗评估对检验的需要。同时检验分析前的各种影响或干扰因素相对增多,对检测标本的留取与收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向医护人员提供以下标本采集规范。而患者也必需了解留取标本的基本知识,遵照医嘱,配合医护人员,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有效地服务临床工作。我们真诚的希望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共同解决。同时我们也希望以此《手册》与临床交流沟通,不断地改进检验科各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使标本的采集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检验分析前各类影响因素的最小化,为临床医护人员、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医院 (*****附属**医院)检验科 2015年6月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 患者采血前的准备 1. 一般要求:病人在采血前24h内应避免运动和饮酒,不宜改变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静脉血标 本采集最好在起床后1h内进行。采血时间以上午7~9时较为适宜。门诊病人提倡静坐15分钟后再采血。 2. 采血时间: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因此应相对固定采血时间,一般以清晨 空腹抽血为宜〈急症项目除外〉。 3. 患者体位:有些血液成份存在立位与卧位之间的差异,为减少这种影响,取血病人的 体位应相对固定。一般采用坐位取血,而且取血前应让病人有10分钟的时间稳定自己 的体位。 4. 剧烈的运动:激动的情绪都会影响到一些血液成份浓度的变化,取血的当晨病人不宜 做剧烈的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取血前应有10分钟的休息。 5. 输液的影响:由于边输液边采血影响血液成份的测定!规定输液时应在输液的另一侧 手臂取血。 6. 生活方式的影响:烟、酒、咖啡及高脂、高糖饮食,可使血液中某些成份高于正常, 需与一般病理情况相区别,取血前几日应注意避免。 7. 生理差别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及妇女的妊娠期、月经期,血液成份有一定的生 理差异,应注意与病理情况区别。 8. 葡萄糖耐量测定:试验前三天正常饮食,试验当日清晨空腹抽血2ml,并同时留尿。 将100克葡萄糖溶于300ml温水中嘱病人一次服下,立即记录时间;然后分别在服糖后 60、120、180分钟,各抽血2ml,并每次同时留取尿液,注名管号和杯号,立即送检, 分别测定血糖及尿糖。

静脉血液采集作业流程 1. 目的 抽取静脉血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 3. 物品准备: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消毒液、一次性采血针、负压真空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等。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在采血管上贴好与检验申请单相对应的标签。 选择血管,常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小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脉。 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垫巾、止血带。 用复合碘棉签消毒穿刺部位。 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止血带,嘱受检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检验科标本核收、登记和保存程序

检验科标本核收、登记和保存程序 1目的 规范临床标本的验收、登记和保存程序,及时发现标本采集、处理和送收过程中的不符合项,保证标本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受理的标本。 3职责 3.1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负责标本的接收、验收和登记。 3.2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组标本的处理和保存。 4工作程序 4.1标本的核收 4.1.1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必须明确本科室接收标本的范围,非本科室接收范围内的标本不予受理。 4.1.2标本接收人员将标本收集人员收集来的标本进行检查和验收,并仔细检查标本的标识、容器、抗凝剂、标本量、标本状态(如凝块、溶血等)是否符合有关检测要求,以及标本是否与检验申请相符。 4.1.3对标本信息不详,或标记错误,或使用抗凝剂和采血管不当,严重溶血或脂血,或与检验申请单不符的标本视为不合格标本。对不合格的标本,标本接收人员应填写《不合格标本记录表》,并录入l.IS系统中即可立即将此信息传给护士站,以便及时做出快速处理,必要时电话通知相关采样人员。必要时发回检验申请单,标本保留检验科,标本做好醒目的不符合标记。 4.1.4如果接收了不合格临床标本,应在检验报告中说明问题的性质,如果必要,在解释结果时也应说明。 4.1.5标本的核收登记 送到检验科的标本交给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接收人员进入l。IS系统标本接收模块,通过扫描送检清单上批次条码,l。IS系统列出本批次所有标本。接收人员再扫描每一个标本的条码,l。IS系统会自动与清单上的标本进行核对,当不一致时会给出提示。然后,点击确认,l。IS系统自动记录接收人和接收时间。如果是来自住院患者的标本同时传送记账信息给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护工需要将送来的急诊标本在《急诊标本核收登记表》上登记,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1、制定《标本采集手册》,对检验、医护、运送等相关人员 进行教育和培训,避免由于标本采集、运送、管理等因素而影响检 测质量及生物安全。 2、标本采集前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减少因运动、过度空腹、饮食、饮酒、吸烟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3、采集时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检验项目、标本类型、容器、抗凝剂选择、采集量等,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途径,规范的操作方法, 采集合格的标本。 4、标本采集后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检,避免因暂存环 境和时间延缓等因素,而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能及时送 检的标本,要按规定的贮存条件及方式妥善保管。 5、建立标本验收、登记、处理的工作程序。接收标本时须 认真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标本类型、标本量、容器、标识、检验目 的等,对不符合采集规范的标本应及时通报送检医师或其它相关人员,明确处理意见,做好记录。不合格标本不得上机检测,更不能 将明知是“失真的”检验结果签发报送临床,危及救治质量和患者 安全。 6、标本接收后应及时处理,防止标本中被测成分降解或破坏。缓检标本应核对后妥善保存。 7、向外单位送检或接收外单位送检的标本应专人负责并有

记录,医院其他科室使用检验标本从事科研时,必须征得专业主管、科主任同意,并作详细记录备案。 8、检验后的标本应按规定根据不同要求和条件限时保留备查,特殊标本特殊保存。 9、标本采集、运送及检验人员须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使用合格的标本输送箱,加盖封闭运送,检验申请单不得与标本容器卷裹混放。接触标本时须佩带防护手套,工作完毕后,按要求彻底清洗双手,防止感染。 10、废弃标本应严格按照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和废弃物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检验科标本采集指南

检验科标本采集指南 患者采血前的准备 一.一般要求:病人在采血前24h内应避免运动和饮酒,不宜改变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静脉血标本采集最好在起床后1h内进行。 采血时间以上午7~9时较为适宜。门诊病人提倡静坐15分钟后 再采血。 二.采血时间: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因此应相对固 定采血时间,一般以清晨空腹抽血为宜〈急症项目除外〉。 三.患者体位:有些血液成份存在立位与卧位之间的差异,为减 少这种影响,取血病人的体位应相对固定。一般采用坐位取血, 而且取血前应让病人有10分钟的时间稳定自己的体位。 四.剧烈的运动:激动的情绪都会影响到一些血液成份浓度的变化,取血的当晨病人不宜做剧烈的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取血前 应有10分钟的休息。 五.输液的影响:由于边输液边采血影响血液成份的测定!规定 输液时应在输液的另一侧手臂取血。 六.生活方式的影响:烟、酒、咖啡及高脂、高糖饮食,可使血 液中某些成份高于正常,需与一般病理情况相区别,取血前几日 应注意避免。 七.生理差别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及妇女的妊娠期、月经

期,血液成份有一定的生理差异,应注意与病理情况区别。 静脉血液采集作业指导书 一. 目的 抽取静脉血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 三. 物品准备: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无菌棉签、爱尔碘消毒液、一次性采血针、负压真空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 四.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1.检验申请单用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2.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日期、申请医生。 五. 操作步骤: 1.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在采血管上贴好与检验申请单相对应的标签。 2.选择血管,常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小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脉。 3.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垫巾、止血带。 4.用爱尔碘棉签消毒穿刺部位。 5.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止血带,嘱受检者握紧拳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及注意事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问题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每年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为做到临床检验质量保证,必须做到对实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分析前质量管理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试验误差中60?70%来自实验前,而且实验前误差是仪器、试剂、质控品和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的。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⑴病人准备⑵标本采集⑶标本保存和运送⑷标本处理等。 一、病人准备 1.患者的状态: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运动后,由于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剧烈呼吸,可造成许多检验结果的变化,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变化。 2. 患者的饮食: 2.1 多数试验要求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最好是早晨空腹采血。研究表明,餐后血液中GLU TG ALT ALP BUN 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尿素(Urea)及尿酸(UA)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可引起TG的大幅度增高。餐后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影响到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一些饮料如咖 啡,也可使淀粉酶(AMY)促甲状腺素(TSH)等升高。 2.2 禁食过久也会影响检测结果。通常血糖浓度呈下降趋势;胆红素清除速率降低,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绝食状态下脂肪酸和酮酸成为肌肉能量来源,因此血清中酮 体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会显着增加。禁食48 小时后,血清甘油三酯增加20%,此后又会下降。绝食使血清尿酸盐浓度显着上升。身体饥饿时醛固酮分泌增加,尿排钾增加引起血清钾降低。 2.3 素食者:长期素食者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都会偏低,总脂质和磷脂浓度也会减少,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浓度可能只有杂食个体的三分之

采集血液标本流程

一、操作目的 本程序用于有效地保障临床输血相容性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接收、保存及销毁,使标本中的待检成分尽可能不受影响,保证临床输血相容性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 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特殊介质交叉配血(卡氏配血法)实验的血液标本采集。 三、操作步骤 (一)申请单的填写 1. 临床医生须熟知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症,剂量及用法。应完整填写输血申请单各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科别、床号、门诊/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孕产史、输血史、预定输血日期、预定输血成分、预定输血量、ABO血型、RH血型、血红蛋白值、HCT、血小板、采集标本者、采集标本日期和时间、送标本者、送标本时间、接收标本日期和时间及特殊说明,如应用的药物等。 2.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检验申请单所需检验项目,做好患者准备和标本采集。 3. 输血科人员必须等收到临床医生书面或电子检验申请单时,才可接收标本进行检验。特殊情况,在临床医生电话说明下,可在收到检验申请单之前先接受标本进行检验。 4. 输血申请单必须清洁、完整,不得被标本污染,重要信息不得涂改。

(二)患者准备 1.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输血目的,安慰患者,努力减轻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 2. 常见的引起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药物有: ①奎尼丁可与患者血清中抗(IgM)及补体形成免疫复合物附着于红细胞表面;②大剂量青霉素与血清抗体(IgG)结合附着于红细胞表面;③头孢菌素与抗体((IgG、IgA或其他非特异性抗体)反应,使红细胞膜变形,但不发生溶血;④α-甲基多巴所致自身免疫性反应。可引起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药物的有:解热镇痛剂、抗生素(头孢菌素、硫胺、四环素、链霉素、异烟肼)、心血管药物(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双氢克尿噻、甲基多巴),其他如氯丙嗪。 3. 交叉配血用血标本的采集时,前次输血3-14天,本次交叉配血标本应在输血前24h内采集;前次输血15天以上,本次配血标本应在72h内采集;长期重复性输血患者不要求每天采集血标本,但72h至少进行一次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 (三)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技术要点 1. 准备好标本采集所用的容器(枸橼酸钠抗凝真空管-蓝色帽管)、器材等,应在容器上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注意:标签粘贴不可将标本完全遮盖,应在容器上保留观察窗,以便检验人员对标本是否合格进行判断。 2. 采血时患者应松弛,环境温暖,防止静脉痉挛,止血带的压力应尽可能小,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应超过2min,否则可造成局部血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