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风扇 毕业设计

电风扇 毕业设计
电风扇 毕业设计

JIU JIANG UNIVERSITY

毕业设计

题目风扇叶片塑料模设计院系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姓名王瑞生

年级2012

指导教师李永志

2014 年 12 月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

1.1研究的意义 (1)

1.2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

第二章风扇造型和材料选择 (2)

2.1风扇造型 (2)

2.2材料选择 (3)

第三章工艺分析 (4)

3.1总体分析 (4)

3.2 拔模检测 (4)

3.3厚度检测 (4)

3.4浇口分析 (5)

3.5注射机选择 (6)

第四章成型系统设计 (8)

4.1 装配参照模型 (8)

4.2设置收缩率 (8)

4.3创建工件 (8)

4.4创建分型曲面 (9)

4.5 创建模具体积块 (10)

4.6拉杆设计 (10)

第五章浇注系统设计 (11)

5.1 主流道设计 (11)

5.2 分流道设计 (12)

5.3浇口设计 (12)

5.4 冷料穴设计 (13)

第六章冷却系统设计 (14)

第七章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15)

7.1导柱的设计………………………………1 5

7.2导柱的布置 (16)

7.3导套的设计 (16)

7.4导柱与导套的配合 (17)

第八章推出机构设计 (18)

8.1设计原则 (18)

8.2 推出力的计算 (19)

8.3 推杆设计 (19)

8.4复位杆设计 (20)

8.5推出机构导向系统设计 (20)

第九章其他辅助设计 (21)

9.1标准模架与选择原则 (21)

9.2支撑零部件的设计 (21)

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22)

10.1总结 (22)

10.2展望 (22)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第一章概论

1.1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模具工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模具

的需求量也成倍增加,其生产周期愈来愈短。而模具生产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乃至单件生产。其特点为:品种多样化;生产过程多样化;生产能力复杂化。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普及CAD 技术,利用现代的CAD/CAM/CAE 技术,才是经济、快捷的模具开发设计制造手段,也是其今后的发展方向。CATIA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CAD系统软件之一,它已在不同的领域被普及,被众多的用户所青睐。CATIA 是法国Dassault System公司的CAD/CAE/CAM一体化软件,居世界CAD/CAE/CAM 领域的领导地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消费品行业,它的集成解决方案覆盖所有的产品设计与制造领域,其特有的DMU

电子样机模块功能及混合建模技术更是推动着企业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提高。CATIA在塑料模具设计和分析阶段充分应用了参数化特征造型技术和数据库技

术以及自由形式特征技术,为模具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塑料模具中的标准件,如标准模具架、顶出机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都采用基于数据库管理的参数化特征造型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或建立标准件库以实现数据共享,同时满足用户对设计的随时修改,使模具的设计分析快速、准确、高效。参数化特征造型不仅可以完整地描述产品的几何图形信息,而且可以获得产品的精度、材料及装配等信息,其所建立的产品模型是一种易于处理、能反映设计意图和加工特征的模型[1]。

当然对于我本身,选择注塑模具作为毕业设计题目,也有很多积极的意义。首先模具设计还是属于机械学科领域,完成一整套的注塑模具设计必然能够巩固并且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如工程图学材料力学等。第二的话,对于熟练应用各类工程软件有着莫大的帮助,像AUTOCAD和PROE等。第三,毕业设计是相对独立的一次任务,对于自我各个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因为一切都要靠自己。第四,毕业之际,也就是事业生涯的开始,有利于开阔工作视野,了解生产实情。

1.2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主要任务为设计一套风扇模具,根据给出的题目参数要求,先设计产品造型,再选择材料,然后设计模具系统。大致流程如下:

(1)家用电风扇叶片造型设计;

(2)工艺分析及电风扇叶片材料选择;

(3)电风扇叶片三维CAD造型设计;

(4)电风扇注塑模具成型系统结构设计;

(5)电风扇注塑模具导向系统结构设计;

(6)电风扇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结构设计;

(7)电风扇注塑模具脱模系统结构设计。

上面几步中,成型系统与浇注系统的设计最为关键。第二步,工艺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章风扇造型和材料选择

2.1风扇造型

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一套用于加工家用电风扇叶片的注塑模具。

1. 自行设计或选择某种品牌电风扇叶片做设计对象,测绘并选择合适材料;

2. 电风扇叶片三维CAD造型;

3. 电风扇叶片注塑模具设计:包括成型系统、导向系统、冷却系统和脱模系统的结构设计;要求完成不少于总量3张0号图纸的装配图和零件图纸。设计参数:风扇直径30CM,风扇功率45W。在指导老师的帮助建议下,选择用Pro/E 软件进行风扇叶片造型以及后续模具设计一系列设计工作。下图零件在Pro/E “零件”模块下完成整体设计。

图2.1 风扇造型图中风扇各参数如下:

轮毂直径d=80mm;

叶片圆角R1=40mm;

叶片圆角R2=30mm;

叶片厚度=1;

轮毂中间螺钉孔直径d=2.5(后期加工);

要求塑件防有转角处都要以圆角(圆弧)过渡,因尖角容易应力集中。塑件有圆角,有利于塑料的流动充模及塑件的顶出,塑件的外观好,有利于模具的强度及寿命。所以在轮毂上部做R=8mm的圆角[3];

轮毂的高度无特殊要求,自行设定高度h=30mm;

由于考虑到后期生产,需要设置一定的拔模斜度,设定结果如图2.2设定后使轮毂曲面成一斜度,即下表面直径略大于上表面直径。

图 2.2 拔模斜度

2.2材料选择

风扇为人们日常生活常用品,需要大批量进行生产。又与人们紧密接触,所以必须是无毒害材料,有考虑到无很高的强度要求,收缩率等给方面也无特殊要求,故最后决定选择ABS材料进行注塑生产。

ABS具有良好的成型加工性,制品表面光洁度高,且具有良好的涂装性和染色性,可电镀成多种色泽[4]。

ABS尚具有良好的配混性,可与多种树脂配混成合金(共混物),如PC/ABS、ABS/PC、ABS/PVC、PA/ABS、PBT/ABS等,使之具有新的性能和新的应用领域,ABS若与MMA掺混可制成透明ABS,透光率可达80%。相比较其他的AS、PA等材料ABS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

选定ABS材料后,还需选择合适的型号,不同型号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根据市场与塑件所需性能,选用余姚中发生产的FR765型。

第三章工艺分析

3.1总体分析

(1)叶片最大直径为300mm,轮毂高度为30mm。

(2)根据前面得到分析结果,塑件采用ABS材料,收缩率为0.4%-0.6%,一般取中间值0.5%,流动性好,排气要求高,否则容易产生熔接痕、气泡,影响塑件强度。

(3)叶片侧面并无测孔,所以不需要做侧抽芯。

(4)塑件有中间轮毂和3个叶片组成,面积较大,且考虑叶片较薄,精度要求高,故采用一模一腔。

(5)生产上要明确塑件的体积,应用Pro/E输入材料密度分析得到此塑件的体积为1.2333422e+05 mm3。 3.2拔模检测塑件冷却时因收缩会包紧型芯或型腔的凸起部分,为保证塑件最终能顺利从型腔中脱出,故一般要设定一定的脱模斜度。

3.2拔模检测

塑件冷却时因收缩会包紧型芯或型腔的凸起部分,为保证塑件最终能顺利从型腔中脱出,故一般要设定一定的脱模斜度。

图3.1拔模检测

设置脱模斜度需注意(1)斜度不能太大,应使塑件整体无太大变化;(2)斜度方向:如果方向设置反了,则塑件一定不能脱模。综上各因素考虑:有必要对塑件进行彻底的拔模检测。用Pro/E检测结果如下图3.1,检测时,注意拔模方向设定与检测对象选择。

3.3厚度检测

任何塑料制品都需要一定的壁厚。厚度既不能太薄,不能保证足够大强度,

也不能太厚,应力过大,容易产生气泡,成型时间也会加长。产品的各分部的厚度也应保持均匀,不能有突变,否则会产生缺水现象。同样Pro/E自带了厚度检测功能,为确保避免以上问题,故作厚度检测如图3.2所示。

图3.2 厚度检测

设定允许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然后选择两个点,连接这两个点应能贯穿整个零件,设定检测偏距,预览可见右边检测结果:是否超过规定厚度,图中均显示否,即厚度满足要求。

3.4浇口分析

浇口是指塑料熔体从分流道进入型腔的一段通道,其尺寸狭小且短,目的是使塑料熔体进入型腔前产生加速度,便于充满型腔,且有利于封闭型腔口,防止熔体倒流[5]。

浇口位置并不能任意选择,首先应位于塑件背面,其次浇口设置应能保证塑料熔体能快速充满型腔,并保证足够的注塑压力,以上各种需求,Pro/E均能智能分析并给出分析结果。对风扇叶片浇口分析结果如下:右边参照栏从红色逐渐过渡到蓝色,即从最差到最好效果过渡。由图可见,叶片浇口位置越靠近中间轴,效果越佳,又考虑塑件表面美观,所以将浇口设置在背面靠近中心处。但还不能确定浇口数量。

先选定一个浇口,并把位置设置在靠中心5mm处,用塑料顾问进行模拟填充过程。自动分析结果如图:叶片的每一个点均显示为绿色,即表明填充可行,且质量为high标志。所以采用单个浇口即可。

图3.3为浇口位置分析图,3.4为模拟注塑结果图。

图3.3浇口分析图3.4模拟注塑

3.5注射机选择

按外形分有:立式的,卧式的。

按注塑量分有:超小型注塑机,小型注塑机,中型注塑机,大型注塑机,超大型注塑机。也就是注塑量从几毫克到几十千克不等。

按合模力分有:几吨到几千吨不等。

注射机的选择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选对型:由于注塑机有非常多的种类,因此一开始要先正确判断此产品应由哪一种注塑机,或是哪一个系列来生产。

2.放得下:由模具尺寸判定机台的“大柱内距”、“模厚”、“模具最小尺寸”及“模盘尺寸”是否适当,以确认模具是否放得下。

3.拿得出:由模具及成品判定“开模行程”及“托模行程”是否足以让成品取出。开模行程至少需大于成品在开关模方向的高度的两倍以上,且需含竖浇道(sprue)的长度;托模行程需足够将成品顶出。

4.锁得住:由产品及塑料决定“锁模力”吨数。当原料以高压注入模穴内时会产生一个撑模的力量,因此注塑机的锁模单元必须提供足够的“锁模力”使模具不至于被撑开。锁模力需求的计算如下:由成品外观尺寸求出成品在开关模方向的投影面积;撑模力量=成品在开关模方向的投影面积(cm2)×模穴数×模内压力(kg/cm2);模内压力随原料而不同, 一般原料取350~400kg/cm2;机器锁模

力需大于撑模力量,且为了保险起见,机器锁模力通常需大于撑模力量的1.17倍以上。至此已初步决定夹模单元的规格,并大致确定机种吨数,接着必须再进

行下列步骤,以确认哪一个射出单元的螺杆直径比较符合所需。

5.射得饱:由成品重量及模穴数判定所需“射出量”并选择合适的“螺杆直径”。计算成品重量需考虑模穴数(一模几穴);为了稳定性起见,射出量需为成品重量的1.35倍以上,亦即成品重量需为射出量的75%以内。

6.射得好:由塑料判定“螺杆压缩比”及“射出压力”等条件。有些工程塑料需要较高的射出压力及合适的螺杆压缩比设计,才有较好的成型效果,因此为了使成品射得更好,在选择螺杆时亦需考虑射压的需求及压缩比的问题。一般而言,直径较小的螺杆可提供较高的射出压力。

7.射得快:及“射出速度”的确认。有些成品需要高射出率速射出才能稳定成型,如超薄类成品,在此情况下,可能需要确认机器的射出率及射速是否足够,是否需搭配蓄压器、闭回路控制等装置。一般而言,在相同条件下,可提供较高射压的螺杆通常射速较低,相反的,可提供较低射压的螺杆通常射速较高。因此,选择螺杆直径时,射出量、射出压力及射出率(射出速度),需交叉考量及取舍。

根据塑件的体积,质量,塑料材料以及型腔总体尺寸,选定用卧式注塑机,产品重量选择从150吨到300吨之间,价格从3万到40万。

第四章成型系统设计

做完了上述一系列前期工作之后,现在正式开始进入模具设计版块,即分模阶段。将现有的风扇叶片3D造型通过Pro/E模具设计版块,制作出整套模具的成型系统与浇注、冷却系统。

4.1装配参照模型

进入Pro/E模具设计版块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是为什么塑件设计整套模具,故需要调入先前制作的风扇叶片造型。并调整塑件坐标中心和模具设计坐标中心重合,同时还应确认拔模方向。使图中拔模方向pull direction 和实际设计的拔模方向保持一致,调入后经调整结果如图4.1所示。

4.2设置收缩率

塑料从注塑机到型腔再到形成塑件的过程是逐渐冷却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塑料会“缩小”。并且因此,塑件会停留在有凸起部分的型芯或型腔上。此处风扇叶片会停留在定模处,故需设计一拉杆机构将塑件拉像动模处。设置收缩率时应注意不仅仅设置整个塑件,还应包括各类参考平面,故设置时点选坐标系。收缩率大小应根据所选塑料相应的收缩系数。

图4.2工件设计

4.3创建工件

模具成型部件主要由型芯和型腔组成。型芯与型腔闭合时组成的空心腔体

即塑件实体;闭合时两两接触的表面即分型面。在这里,先要创建一个毛胚工件包住塑件,经后续分割形成型芯和型腔。创建后结果如图4.2:绿色毛胚工件包住风扇叶片。

4.4创建分型曲面

分型面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塑件质量跟模具结构,是模具设计的中心环节。当然分型面的选择并不单一固定。但一定要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1)分型面应设在塑件延拔模方向投影的最大轮廓处;

(2)尽量选择平直分型面以保证塑件精度与质量;

(3)应使制件全部或大部位于同一型芯内;

(4)分型面的选择应不影响制件外观要求;

(5)分型面的选择还应利于排气;

(6)分型面选择应便于模具加工制造[7]。

当然,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各方原则,不一定要满足全部原则要求。在Pro/E 软件中有多种方法可以创建分型面。考虑风扇叶片分型面比较复杂,首先画出分型线,再利用分型线延伸至工件表面最后形成分型面。形成的分型面如图 4.3所示。

图4.3分型面

4.5创建模具体积快

在完成工件分型面的创建后,就可以把工件分割成型芯和型腔来组成整套模具的成型系统。通过分割、抽取后,即可形成型芯和型腔。在界面左边模型树上也新加了两个制件标志。抽取的体积快分别就是型芯和型腔。所以到这一步成型系统就基本完成了。完成的型腔和型芯如图4.4所示。

图4.4成型零件

4.6拉杆设计

考虑塑件冷却成型后会收缩,又因为凸模在定模一侧,所以需要加设一拉杆机构。这样就能拉向动模,然后通过推出机构脱模。这里采用球形头拉杆,即可将塑件带同凝料一起拉回。

第五章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是指熔体塑料从注塑机嘴进入模具型腔所通过的通道。浇注系统可分为热流道浇注系统和普通浇注系统。风扇设计用普通浇注系统即可。普通浇注系统分为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四部分。浇注系统设计也是模具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的好坏对塑件的性能和塑料袋利用率等有直接的影响。浇注系统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了解塑料的各种性能,流动特性、剪切速率、粘度等;

(2)尽量避免减少产生熔接痕;

(3)浇注系统通道应有利于气体的排出;

(4)防止型芯的变形和嵌件的偏移;

(5)尽量选用较短的路径设计流道;

(6)需做流动距离比的校核工作,防止出现填充不足的现象[8]。

5.1主流道设计

主流道是指注塑机嘴和分流道之间的通道,是熔料最先进入模具的部分。主流道的设计主要考虑减少熔体温度降低和注塑压力损失。一般来说,主流道垂直于分型面,且设置在浇口套中。为了后续脱模方便,主流道也应当设置一定的拔模斜度,通常设成圆锥台状。可先草绘成半个梯形状,再通过旋转成主流道。设计的主流道如图5.2所示。

图5.2浇口套(内含主流道)

(1)便于流道凝料从主流道衬套中拔出,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锥角 =2°~ 4°,粗糙度Ra≤0.63 与喷嘴对接处设计成半球形凹坑,球半径略大于喷嘴头半经。

(2)主流道要求耐高温和摩擦,要求设计成可拆卸的衬套,以便选用优质材料单独加工和热处理。

(3)衬套大端高出定模端面 5~10mm ,并与注射机定模板的定位孔成间隙配

合,起定位隙作用。

(4)主流道衬套与塑料接触面较大时,由于腔体内反压力的作用使衬套易从模具中退出,可设计定住。

(5)直角式注射机中,主流道设计在分型面上,不需沿轴线上拔出凝料可设计成粗的圆柱形[9]。

5.2分流道设计

分流道指塑料熔体从主流道进入多腔模各个型腔的通道,对熔体流动起分流转向作用,要求熔体压力和热量在分流道中损失小。

(1)分流道的截面形式:

a、图形断面:比表面积小(流道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热损失小,但加工制造难,直径 5~10mm

b、梯形:加工较方便,其中h/D = 2/3 ~ 4/5 边斜度 5~15°;

c、 u形:加工方便,h/R=5/4;

d、半圆形:h/R=0.9 。

(2)分流道的断面尺寸要视塑件的大小,品种注射速度及分流道的长度而定。一般分流道直经在5~6mm以下时,对流动性影响较大,当直经大于8mm 时,对流动性影响较小。

(3)多腔模中,分流道的排布:平衡式和非平衡式:

平衡式:分流道的形状尺寸一致。非平衡式:靠近主流道浇口尺寸设计得大于远离主流道的浇口尺寸。分流道不能太细长,太细长,温度,压加体大会使离主流道较远的型腔难以充满。一般需要多次修复,调理达到平衡。即使达到料流和填充平衡,但材料时间不相同,制品出来的尺寸和性能有差别,对要求高的制品不宜采用。非平衡式分布,分流道长度短。

如果分流道较长,可将分流道的尺寸头沿熔体前进方向稍征长作冷料穴,使冷料不致于进入型腔。分流道和型腔布置时,要使用塑件投影面积总重心与注塑机锁模力的作用线重合。

5.3浇口设计

浇口是指流道末端与型腔之间的细小通道。形状一般为圆形或矩形,面积与分流道比为0.03~0.09,长度一般0.5~2.0mm。浇口的作用主要是冷却材料和使熔体快速进入型腔,按顺序填充。此塑件如果在叶片处作侧浇口进浇,由于叶片壁薄,且到另一侧叶片末端行程相对较长,易产生缺料充不满现象,故采用在塑件顶部作点浇口,这既可缩短流程,又可均衡进料,而且可以减少熔接痕,有利于排气,点浇口还可采用自动脱料系统,提高生产率。为了点浇口的自动脱

落,主流道应尽量短,为此采用了加深型浇口套,由于此模具为一模一腔,拉料杆的位置受到模具结构的限制,所以将拉料部位直接设置在浇口套上,浇口套端部做成倒扣,利用浇口套进行拉料[12]。

为保证注射过程平衡均匀,三张叶片处能够同时填充完成,又风扇轮毂为圆筒式结构所以浇口分布形式选用轮辐式浇口,也称圆环式。其主流道在中心位置,通常设置四条分流道,成十字分布,联通末端浇口,从内环处注塑进模具型腔。

图5.3 轮辐式浇口设计

5.4冷料穴设计

冷料穴一般位于主流道的下方,其作用是容纳注塑进来的先锋冷料,设计师需结合拉料杆进行整体考虑。其形式有Z字形和球形,配合前面拉杆设计,选用球形头状。

第六章冷却系统设计

为了防止塑件变形和提高生产率,模具就应该充分冷却,为此模具要设置几条冷却水道组成模具的冷却系统。

冷却水道的设计原则:

1.冷却水孔数量尽量多,尺寸适当大;

2.冷却水孔距型腔表面距离要适当,太近型腔表面温度不均匀;太远热阻大;

3.水料并进,强化浇口处的冷却;

4.入水与出水的温差不宜过大;

5.冷却水孔应便于加工装配。

相对于其他系统,冷却系统较为简单,只需在距塑件表面一定距离处开设水路即可。不过应注意不要与其他杆件重合,以免漏水;在进出水口要用管螺纹接头,加强其密封性;在两块板接触时,水道间应加设密封圈;在出二维图时,水道间的相贯线应为虚线。设计的冷却水道如图6.1。

图6.1冷却水道示意图

第七章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7.1导柱的设计

在注塑时,为了保证动模成型零件和定模成型零件在合模时的正确定位,以确保塑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并避免模内各零件碰撞和干涉,必须设置开合模导向机构。开合模导向机构主要有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两种形式,有以下三点作用:

(1)定位作用合模和装配时避免动、定模的错位,保证塑件形状和尺寸精度。

(2)导向作用合模时导向零件先接触,引导动、定模准确闭合,避免型芯先进入型腔造成成型零件的损坏。

(3)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塑料熔体在在填充过程中可能产生侧向压力或由于注射机精度的影响,导柱也将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导柱导向机构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同样也很适合此风扇塑件,因此决定采用导柱导套导向机构。所以下面就导柱导套设计做一些注意说明[15]。

图7.1 带头导柱

图7.1为带头导柱,除安装部分的轴肩外,其余部分直径相同,这种导柱加工方便,较为常用。

图7.2为有肩导柱,柱身有两种直径,上部直径较大,且一般与导套外径相同。上部直径加大主要是为了加强强度考虑。

根据塑件电风扇特点,质量较轻,模具类型也不大,所以采用第一种带头导柱即可。

关于导柱技术处理:在不妨碍脱模的情况下,导柱通常设在型芯高出分型面较多的一侧。导柱导向部分长度应比凸模前端面的高度高出6~8mm,以免出现

图7.2 有肩导柱图 7.3 导柱布局形式

导柱未导正方向而型芯先进入型腔的情况。导柱前端应做成锥台形或半球形,以使导柱能顺利的进入导向孔。由于必须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内部坚韧。故一般多采用20号钢(表面渗碳淬火处理),硬度为HRC50-55。粗糙度一般取0.8um。

7.2导柱的布置

导柱一般均匀布置在分型面的四周,导柱中心与模具的边缘应该留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强度。最后应该注意:为确保合模时只能按一个方向合模,导柱的布置可采用如下几种形式。如图7.3

图a、d为不等直径对称布置,即导柱直径设成不同,图b、c为等直径不对称形式。两种形式可任意选用,在这里,风扇塑件我采用图c形式。

配合精度:一是导柱固定端与模版之间一般采用H7/m6或H7/k6过渡配合,二是导柱导向部分通常采用H7/f7或H8/f7间隙配合。

7.3导套的设计

导套是与导柱相配合的,因此其结构主要由导柱形式决定。导套结构确定之后,其生产形势也有多种。对于如题风扇的导向机构,为了方便更换,可以简化结构,采用导向孔直接开设在模板上的形势。

导套的技术要求:

电扇摇头装置课程设计

1 机 械 原 理 课 程 设 计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 起止日期: 2014 年 6 月 24日 至 2014 年 6 月 29日 学生姓名学号 11405701404 学生姓名学号 12405700302 学生姓名学号 12405700304 班级 机械1203班 成 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部) 2014年06 月 29 日

目录 一.设计要求 (3) 二设计任务 (3) 三.功能分解 (4) 四.选用机构 (4) 4-1.减速机构选用 (5) 4-2.离合器选用 (5) 4-3.摇头机构选用 (8) 4-4.机构组合 (9) 五.机构的设计 (10) 5-1.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 (10) 5-2.四杆位置和尺寸的确定 (11) 5-3.传动比的分配 (13) 六.摇头装置三维实体图 (15) 七.摆角调节 (17) 八.总结 (17) 九.参考文献 (19)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方案 一.设计要求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要求能左右旋转。以实现一个动力下扇叶旋转和摇头动作的联合运动效果。 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电扇摆动角度ψ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见表。 电扇摇摆转动 方案号 摆角ψ/(°)急回系数K 二. 设计任务 ⑴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⑵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⑶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他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⑷确定电扇摇摆转动的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应满足摆角Ψ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 最大。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的条件;

最新汽车转向机构设计(大学毕业设计)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 英文摘要、关键词 (2) 引言 (3) 第1章轿车转向系统总述 (4) 1.1轿车转向系统概述 (4) 1.1.1转向系统的结构简介 (4) 1.1.2轿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概况 (4) 1.2轿车转向系统的要求 (5) 第2章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 (7) 2.1转向系的效率 (7) 2.1.1转向器的正效率 (7) 2.1.2转向器的逆效率 (8) 2.2 传动比变化特性 (9) 2.2.1 转向系传动比 (9) 2.2.2 力传动比与转向系角传动比的关系 (9) 2.2.3 转向器角传动比的选择 (10) 2.3 转向器传动副的传动间隙 (10) 2.4 转向盘的总转动圈数 (11) 第3章轿车转向器设计 (12) 3.1 转向器的方案分析 (12) 3.1.1 机械转向器 (12) 3.1.2 转向控制阀 (12)

3.1.3 转向系压力流量类型选择 (13) 3.1.4 液压泵的选择 (14) 3.2 齿轮齿条式液压动力转向机构设计 (14) 3.2.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结构分析 (14) 3.2.3 参考数据的确定 (20) 3.2.4 转向轮侧偏角计算 (21) 3.2.5 转向器参数选取 (21) 3.2.6 选择齿轮齿条材料 (22) 3.2.7 强度校核 (22) 3.2.8 齿轮齿条的基本参数如下表所示 (23) 3.3 齿轮轴的结构设计 (23) 3.4 轴承的选择 (23) 3.5 转向器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类型的选择 (24) 3.6 动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24) 第4章转向传动机构设计 (26) 4.1 转向传动机构原理 (26) 4.2 转向传送机构的臂、杆与球销 (27) 4.3 转向横拉杆及其端部 (28) 第5章转向梯形机构优化 (30) 5.1 转向梯形机构概述 (30) 5.2整体式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 (30) 5.3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分析 (31) 5.4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 (34) 5.4.1 优化方法介绍 (34) 5.4.2 优化设计计算 (35)

多功能电风扇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就目前的电风扇结构,大部分只有手动调速,再加上一个定时器,功能比较单一。功能单一带来很多的隐患和不足。 本课题围绕原有电风扇的不足,想要能使电风扇具有对环境进行检测的功能,实现空调一样的功能,避免原有风扇的不足。 多功能电风扇的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用中规模数字集成电路实现电风扇控制器的控制功能,实现电风扇高中低3级调速;能够遥控开机,关机;能够遥控设定时间定时关闭电扇;设手动档和自动挡,自动档时由室温自动调速;液晶屏显示风扇运行状态。 关键词:电风扇,检测,遥控调速,单片机 Multi-function Eelectric Fan Design Abstract As the current electric fan structure, most of only have manual speed regulation and a timer structure, a single comparison function. Single function in a lot of hidden dangers and insufficient. This topic around the shortage of the original electric fan, wanted to be able to make electric fan has to the environment,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the detection of the same function, avoid air conditioning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original fan.

电风扇设计说明文书

目录 引言 (1) 1.初步调研 (2) 1.1电风扇概述 (2) 1.1.1电风扇的概念及特点 (2) 1.1.2电风扇的发明 (2) 1.1.3电风扇的种类 (3) 1.1.4电风扇的构造 (6) 1.1.5电风扇的工作原理 (7) 1.1.6新颖独特的电风扇 (7) 1.2目前国电风扇的市场状况 (9) 1.2.1目前国知名的电风扇品牌 (9) 1.2.2国电风扇目前的发展状况 (9) 1.2.3电风扇的未来 (9) 1.3调研目的 (11) 1.4调研对象 (11)

1.5调研围及调查报告结果 (11) 1.5.1调研围 (11) 1.5.2调查报告 (11) 1.5.3调查报告结果 (12) 1.6分析与结论 (13) 2.电风扇的工作原理 (14) 2.1主要部件及工作基本原理 (14) 2.2转页扇的电气原理图 (14) 2.3电风扇的调速 (15) 2.4电风扇检修方法 (15) 3.设计方案初步确立 (17) 3.1确定主要改进容 (17) 3.2市场现有产品分析 (18) 4.建模及渲染过程 (19) 4.1底座及支撑建模过程 (19) 4.2扇叶及电机壳体建模过程 (21) 4.3扇叶罩的建模过程 (22)

4.4模型渲染 (22) 4.5作品三视图 (24) 5.推广设计 (25) 5.1最终方案 (25) 5.1.1方案设计说明 (26) 5.1.2色彩设计说明 (27) 5.2产品标志设计 (28) 5.3产品包装设计 (29) 6.设计总结 (32) 参考文献 (33)

引言 这次设计我选择的题目是电风扇设计。电风扇是一种很常见的家用电器类产品,其大类可分为落地扇、台式电风扇、吊扇、换气扇等,此外按用途分可以分为工业用电风扇和家用电风扇。电风扇家族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家族,然而其队伍依然在不断扩大,无叶风扇是最新出现的一种电风扇,它最大的特点是在其送风的地方看不到扇叶,而是镂空的圆筒状装置,这种风扇由于其本身的视觉吸引力已经在市场上掀起了风浪,相对于传统风扇,它更能减少人心理上的视觉焦虑感,这是由于高速旋转的扇叶没有直接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下。但是它也有其本身的不足,它的风量并不像它宣传的那样很足,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它的风量给消费者的感受仅为传统风扇的70%左右。而对于传统风扇,视觉上的焦虑感以及可能导致感冒等疾病的健康隐患是其不可忽视的重大弊端。 对于电风扇的市场而言,电风扇在国市场虽然受到了空调的严重冲击,但其市场依旧很广,不仅在经济较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而且就是较发达的城镇地区,电风扇依旧是炎热夏天里不可缺少的家用小电器,它相对于空调有价格便宜、便携、易于维修等先天优势,因此其前景依旧乐观。 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设计一款适用围广、成本低、且能够注意到传统产品缺点的电风扇。

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机械原理说明书样本

1. 设计题目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 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 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风扇的直径为300mm, 电扇电动机转速n =1450r/min, 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95°、俯仰角度φ=20°与急回系数K=1.025。风扇能够在一定周期下进行摆头运动, 使送风面积增大。 2. 设计要求 ⑴.电风扇摇头机构至少包括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三种机构。 ⑵.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拟订运动循环图时, 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 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 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⑶.设计连杆机构, 自行确定运动规律, 选择连杆机构类型, 校核最大压力角。 ⑷.设计计算齿轮机构, 确定传动比, 选择适当的摸数。 ⑸.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⑹.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机演示验证和凸轮的数控加工等。

3. 功能分解 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将电风扇的送风区域进行周期性变换, 达到增大送风区域的目的。显然, 为了完成电风扇的摆头动作, 需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 ⑴.风扇需要按运动规律做左右摆动, 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摆动机构。 ⑵.风扇需要按路径规律做上下俯仰, 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俯仰机构。 ⑶.风扇需要转换传动轴线和改变转速, 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齿轮系机构。 对这两个机构的运动功能作进一步分析, 可知它们分别应该实现下列基本运动: ⑴.左右摆动有三个基本运动: 运动轴线变换、传动比降低和周期性摆动。 ⑵.俯仰运动有两个基本运动: 运动方向变换和周期性俯仰。 ⑶.转换运动轴线和改变传动比有一个基本动作: 运动轴线变换。另外, 还要满足传动性能要求: 改变电风扇的送风区域时, 在急回系数K=1.025、摆动角度Ψ=95°的要求下, 尽量保持运动的平稳转换和减小机构间的摩擦。 图3.1 运动功能图

苹果大小分级机构设计-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1 前言 (2)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3) 1.2.1 国内研究概况 (3) 1.2.2 国外研究概况 (4) 1.3研究特色与创新 (5) 2 概述 (6) 2.1 气动水果分级传输装置原理简介 (6) 2.2传输分级机构工作原理 (6) 2.2.1 基本组成 (6) 2.3 设计任务 (7) 3 进料机构设计 (8) 3.1进料机架的设计 (8) 3.1.1加工工艺的选择 (8) 3.1.2材料的选择 (8) 3.1.3进料机架结构 (9) 3.2进料槽的设计 (9) 3.2.1 加工工艺的选择 (9) 3.2.2 材料的选择 (10) 3.2.3 进料槽的结构 (10) 3.3 进料筛选机构设计 (10) 3.3.1 方案的确定 (10) 3.3.2筛选机构结构 (10) 3.3.3 振动电机的选择 (11) 3.4 支撑结构的设计 (12) 3.4.1 进料支撑结构 (12)

3.5振动机架 (12) 4 主要技术参数和电机选择 (12) 5 传动系统设计 (14) 5.1链条和链轮的设计 (14) 5.1.1 链轮的设计 (14) 5.1.2链条的设计计算 (16) 5.2滚子设计 (17) 5.3 轴的设计及校核 (18) 5.3.1 主动轴设计及校核 (19) 5.3.2从动轴设计 (21) 5.4 同步带和同步带轮设计 (22) 5.4.1同步带选择 (23) 5.4.2 同步带带轮设计计算 (23) 5.5轴承的设计 (24) 5.5.1轴和轴承的安装方式 (24) 6 安装结构设计计算 (25) 6.1机架设计 (25) 6.1.1机架材料选择 (25) 6.1.2 机架连接方式 (25) 7 结论 (26)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电风扇设计报告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Proteus和Keil的使用 (5) 1.1 Proteus的使用 (5) 1.1.1软件打开 (5) 1.1.2工作界面 (5) 1.2 Keil C51 的使用 (6) 1.2.1软件的打开 (6) 1.2.2工作界面 (6) 1.2.3 电风扇实例程序设计 (7) 2.1设计方案特点 (11) 2.2关于AT89C51单片机的介绍 (11) 2.2.1主要特性: (12) 2.2.2管脚说明: (13) 2.2.3.振荡器特性: (14) 总结 (16) 结束语...................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8) 附录 (18)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课程设计评定意见 设计题目: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程浩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班级电力09-9(2)班评定意见: 评定成绩: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keilC软件和Proteus软件设计一个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基于AT89C51芯片实现了用四位数码管实时显示电风扇的工作状态,最高位显示风类:“自然风”显示“1”、“常风”显示“2”、“睡眠风”显示“3”。后3位显示定时时间:动态倒计时显示剩余的定时时间,无定时显示“000”。设计一个“定时”键,用于定时时间长短设置;设置一个“摇头”键用于控制电机摇头。设计过热检测与保护电路,若风扇电机过热,则电机停止转动,电机冷却后电机又恢复转动。最终完成了设计任务。 关键词:AT89C51 keilC软件 Proteus软件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风扇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风扇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 I 1.引言 .. (1) 1.1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作用 (1)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2.系统总体设计 (4) 2.1 本设计的任务要求 (4) 2.2系统的整体设计 (4) 3.系统硬件模块的设计 (4) 3.1 单片机系统模块的设计 (4) 3.1.1 STC89C52单片机的简介 (5) 3.1.2 单片机时钟电路的设计 (6) 3.1.3单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 (6) 3.2 液晶显示模块 (7) 3.2.1 LCD1602的简介 (7) 3.2.2 液晶显示模块的设计 (8) 3.3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 (9) 3.3.1 DS18B20简介 (9) 3.3.2 DS18B20的特点 (10) 3.4 继电器模块的设计 (10)

3.4.1 继电器简介 (10) 3.4.2 电磁式继电器工作原理 (11) 3.4.3 继电器电路的设计 (11) 3.5调速电路的设计 (11) 3.5.1 固态继电器简介 (11) 3.5.2 MGR-1 D4810型固态继电器特点 (12) 3.5.3 固态继电器调速原理 (13) 3.6 红外遥控模块的设计 (13) 3.6.1 红外遥控原理 (13) 3.6.2 红外发射端 (13) 3.6.3 MYS-1838红外接收端 (14) 3.7 实时时钟模块电路的设计 (15) 3.7.1 DS1302时钟芯片简介 (15) 3.7.2 DS1302工作原理 (16) 3.7.3 实时时钟模块电路的设计 (17) 3.8 报警提示电路的设计 (17) 3.8.1 蜂鸣器简介 (17) 3.8.2 有缘压电式蜂鸣器工作原理 (17) 3.8.3 电路的设计 (17) 3.9 感光模块的设计 (18) 3.9.1 光敏电阻简介 (18) 3.9.2 光敏电阻传感器模块 (18)

电风扇说明书

电风扇设计说明书 院系:机电信息系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班级:B130210 姓名:张腾 学号:B 指导老师:吴青山

一、电风扇的概述 电风扇又称风扇或者电扇,它可以通过扇叶的旋转带动空气流动,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常用于夏天解暑降温,还可用来促进室内的空气流通,驱散热气或潮气等,夏天的“纳凉”工具主要有:空调、普通电风扇、冷风扇以及蒲扇、纸扇等。空调使用方便,且越来越智能化,但它使用费用高,常常给人带来新的疾病——“空调病”;电风扇以其低廉的价格使它的使用极为普遍,人们常常通宵达旦的使用,冷风机能增强空气的湿度,但使用久了,家里电器会受潮,同时也会让使用者长期裸露在外的关节受到伤害;蒲扇和纸扇虽然价格低廉,但由于“不自动”性,目前使用者微乎其微。因此电风扇是一种很好的夏天“纳凉”工具。 常用的电风扇有吊扇、落地扇、壁扇。台扇、转页扇。其中吊扇、壁扇为固定安装式,落地扇、台扇、转页扇移动方便,送风广泛。家用电风扇主要包括台扇、落地扇、壁扇和顶扇等;台扇中又有摇头和不摇头之分,也有转页扇;落地扇中有摇头、转页的。还有一种微风小风扇,是专门吊在蚊帐里的。 二、电风扇的发展现状 我国风扇市场从80年代末开始形成规模,经过整个年代的迅猛发展,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就完成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电风扇产量从80年代的20万台增至08年的9000万台,增幅达450倍多,社会零售量从80年的100万台,达到目前的平均值每年一亿万台,增幅也在900倍以上。社会拥有量则从80年的3万台增至2008年的3000万台,增长近千倍。 近几年从外销的情况来看,电风扇的外销量一直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尤其在近几年电风扇的销量大幅上升,而且在销售数量上也成倍的超过了空调。有资料表明,目前农村市场电风扇使用率已经有%,所以,电风扇的主要市场是农村。电风扇具有价格便宜、便携、易于维修等优点,随着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电风扇自身设计也得到提升,比如更多的人性化设计,也使得电风扇一直受到市场的青睐。从目前电风扇行业的发展趋势看,今后电风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电风扇的建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风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设计者: 学号: 院系: 班级: 时间:

目录 一.设计题目……………………………………二.计划任务……………………………………三.设计提示……………………………………四.功能分解……………………………………五.机构的选用…………………………………六.机构组合设计与说明…………………………七.方案评价及相关计算…………………………八.三个方案的评价与择优………………九.设计体会……………………………………

一.设计题目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做摇头动作(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表2.11. 表2.11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 我选择方案D:摆角为ψ=95°,急回系数K=1.025。 二.计划任务 (1)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电风扇摇摆转动的屏幕、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

它应满足摆角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最大。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条件。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或模型试验验证。 三.设计提示 (1)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板式和揿拔式等。可以将电风扇的摇头动作分解为风扇左右摆动和风扇上下俯仰运动。风扇要摇摆转动克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以双摇杆机构的连杆作为主动件(即风扇转子通过蜗轮蜗杆带动连杆传动),则其中一个连架杆的摆动即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风扇安装在连架杆上)。机架可取80~90 mm。风扇的上下俯仰运动可采取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实现。(2)还可以采用空间连杆机构直接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和上下仰俯的复合运动。 四.功能分解 为完成风扇左右俯仰的吹风需要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在扇叶旋转的同时扇头能左右摆动一定的角度,因此,应设计设计相应的左右摆动机构完成风扇摇头或不摇头的吹风过程,所以必须设计相应的离合器机构。 扇头的仰俯角调节,这样可以增大风扇的吹风范围。因此需要设计扇头俯仰角调节机构(本方案设计为外置条件旋钮)。 五、机构的选用

机器人手臂机构毕业设计(论文)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机器人手臂机构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智能电风扇设计

智能电风扇设计 【摘要】 本设计以A T89S52单片机为控制中心,主要通过提取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应到的人体红外线信息和温度传感器DS18B20得到的温度以及内部定时器设定时间长短来控制电风扇的开关及转速的变化。 目录 引言 (3) 1、总体方案设计及功能描述 (4) 2、功能模块硬件简介与实现 (4) 2.1、键盘输入电路 (4) 2.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 (4) 2.2.1、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原理简介 (4) 2.2.2、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应用 (5) 2.3、温度传感器 (5) 2.3.1、温度传感器DS18B20简介 (5) 2.3.2、DS18B20读写及初始化时序 (5) 2.3.3、DS18B20的一般操作过程 (6) 2.3.4、DS18B20的温度存储方式即温度计算 (6) 2.4、数码管显示电路 (6) 2.4.1、74ls164简介 (6) 2.4.2、共阴极八段数码管简介 (6) 2.4.3、显示电路设计 (7) 2.5、发光二极管电路 (7) 2.6、蜂鸣器电路 (7) 2.7、继电器控制电路 (8) 2.7.1、继电器简介 (8) 2.7.2、继电器驱动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简介 (8) 2.8、整体电路硬件设计 (9) 3、AT89S52软件设计与实现 (10) 3.1、整体设计思路介绍 (10) 3.2、主要部分流程图 (10) 3.2.1、主程序流程图 (10) 3.2.2、外部中断流程图 (10) 3.2.3、定时器0中断流程图 (11) 3.2.4、定时器1中断流程图 (11) 4、总结 (11) 致谢词 (12) 参考文献 (12) 附页: (13) 引言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风扇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智能遥控电风扇 学生所在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14.1.6至2014.5.25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台式摇头风扇设计

目录 (1) 一:设计题目及其要求 (2) 二:设计任务 (3) 三:设计提示 (4) 四.设计分析 (4) 五,机构的选用 (4) 5.1减速机构的选用 (5) 5.2离合器的设计 (6) 53摇头机构的设计 (7) 5.4俯仰机构 (8) 六:传动方案的设计及计算 (9) 6.1根据速比系数K计算极位角9o (9) 6.2.四杆位置和尺寸的确定 (9) 6.3传动比的分配 (10) 七:设计成图 (11) 八:总结 (12) 九.参考资料 (13)

:设计题目及其要求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头摆动)。图1所示为电风扇的外形图。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风扇电动机转速n = 1450 r/min,电风扇摇头周期t = 10 s 。电风扇摆动角度、仰俯角度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见下表1

表1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 我选择方案E作为设计数据,摆角为书=100 :急回系数K为1.03 二:设计任务 (1)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电风扇摇摆转动的屏幕、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应满足摆角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最大。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条件。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或模型试验验证。三:设计提示 1)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板式和揿拔式等。可以将电风扇的摇头动作分解为风扇左右摆动和风扇上下俯仰运动。风扇要摇摆转动克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以双摇杆机构的连杆作为主动件(即风扇转子通过蜗轮蜗杆带动连杆传动),则其中一个连架杆的摆动即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风扇安装在连架杆上)机架可取80~90 mm风扇的上下俯仰运动可采取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实现。 (2)还可以采用空间连杆机构直接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和上下仰俯的复合运动。 四.设计分析 完成风扇左右俯仰的吹风过程需要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在扇叶旋转的同 时扇头能左右摆动一定的角度,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左右摆动机构即双摇杆机构。 为完成风扇可摇头,可不摇头的吹风过程。因此必须设计相应的撤销离合器机构。 扇头的俯仰角调节,这样可以增大风扇的吹风范围。因此,需要设计扇头俯仰角调节机构,即外置条件按钮。 五,机构的选用 驱动方式采用电动机驱动。为完成风扇左右俯仰的吹风过程,据上述功能分解,可以分别选用以下机构。机构选型表:

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一、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二、设计题目及任务 2.1设计题目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做摇头动作(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表2.11. 表2.11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 此次选择的是方案C:摆角为ψ=90°,急回系数K=1.02,仰角φ=15°。 2.2设计任务 (1)按给定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3)分配涡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电扇摇摆转动的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满足摆角ψ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比角γmin最大。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条件。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或模型试验验证。 2.3设计提示 (1)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板式和揿拔式等。可以将风扇的摇头动作分解为风扇的左右摆动和风扇的上下俯仰运动。风扇摇摆转动可以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以双摇杆机

构的连杆为主动件(即风扇转子通过涡轮蜗杆带动连杆传动),则其中一个连架杆的摆动即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风扇安装在连架杆上)。机架可选取80~90mm。风扇的上下仰俯运动可采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实现。 (2)还可以采用空间连杆机构直接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和上下仰俯的复合运动。 三、功能分解 现市售电风扇的机头一般只是做单一的左右摆头动作,可结合手动调节机头俯仰角度来改变受风区域,但正常工作时机头的俯仰角往往是固定的,只依靠机头自身左右摆动来送风,因此受风区域、面积有限。 本台式电风扇是立体送风电风扇,该电风扇有两种实现方式。即风扇左右摆动和风扇上下俯仰运动。 3.1风扇的左右摇摆运动 风扇在开启后,需要调整受风区域时,则自然希望风扇能摇头,增加、改变受风的区域。一般是风扇在启动摇头时,风扇是左右摇摆的。当然,风扇的左右摇摆一般是在一个平面内,并且是有范围限制的。但也有一些摆角是大于180°的,甚至更大的。 3.2风扇的上下俯仰运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风扇能在风扇左右摇摆的同时,能借助相应的构件作上下俯仰运动,实现立体宽区域送风。 四、机构的选用 根据前述设计要求,并且根据技术、经济及相容性要求,确定两种运动的执行元件——机头,选用相应的机构来实现各项运动的功能,见表4.1。 表4.1 台式电风扇的机构选型 仅对表4.1的基本结构进行组合,就可以得到2×2=4种运动方案。初步选出结构简单又较为可行的方案为:左右摇摆运动采用凸轮机构中带有凹槽的圆柱凸轮机构,上下俯仰运

毕业设计__配气机构的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配气机构的设计 姓名: 所属院校: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概述 1、配气机构的功用 (6) 2、配气机构的设计要求 (6) 3、配气机构计算参数的确定 (7) 一、凸轮轴的设计: 1、凸轮轴的设计要求 (7) 2、凸轮轴的结构 (7) 3、凸轮轴的选材 (7) 4、凸轮轴的支承轴颈轴承的材料 (7) 5、凸轮轴的定位方式 (7) 6、凸轮轴的最小尺寸定位方式 (7) 7、凸轮轴的热处理工艺 (8) 8、凸轮轴的损坏形式 (8) 9、凸轮轴的计算 (9) 二、凸轮的设计

1、凸轮设计的要求 (10) 2、凸轮基圆设计 (11) ①基圆半径的确定 (13) ②凸轮位置的确定 (13) ③配气相位与凸轮的作用角 (14) ④凸轮顶部的圆弧半径 (14) 三、挺柱的设计 1、挺柱的结构 (10) 2、挺柱的材料 (15) 3、平面挺柱导向面与导向孔之间挤压应力的计算 (16) 4、平面挺柱的最大速度 (16) 5、凸轮与挺柱间接触应力的计算 (17) 6、挺柱导向面直径r d与长度r L按照下面的公式确定 (18) 7、挺柱头部球面支座的设计 (19) 8、凸轮和挺柱的主要损坏形式及其预防 (19) 四、推杆的设计 1、推杆的功能 (20) 2、推杆的材料 (20)

3、推杆的结构形式 (20) 4、尺寸设计 (20) 5、推杆稳定性安全系数的确定 (20) 6、推杆球头与挺柱球面支座,推杆球头与摇臂调节螺钉球面支座间接触应力的计算..........................................................................................................................21五、摇臂的设计 1、摇臂的工作原理 (22) 2、摇臂的结构 (22) 3、摇臂比 (22) 4、摇臂润滑 (22) 5、摇臂的定位 (23) 6、摇臂的材料 (23) 7、摇臂与气门杆顶面间接触应力的计算 (23) 六、气门组的设计 1、气门的设计 (25) ?1)气门设计的基本要求 (25) ?2)气门的工作条件分

电风扇开关塑料模具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前言 1.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鉴于振兴我国模具工业的重要性,在1989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把模具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生产和基本建设序列的第二位。1997年以来,国家又相继把模具及其加工技术和设备列入了《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经国务院批准,从1997年到2002年,对全国部分重点专业模具厂实行增值税返还70%的优惠政策,以扶植模具工业的发展。1999年7月国家计委和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当前国家优先

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目录)》,把电子专用模具、塑料成形新技术与新设备、快速原型制造工艺及成套设备、激光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汽车关键零部件等等,都列进去了。1999年8月20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出:要在电子信息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网络及通讯、计算机及软件、数字化电子产品等方面,在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技术、新能源、航天航空、海洋等有一定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注重电子信息等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大幅度提高国产技术装备的水平。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发展模具工业的重视和支持。 从以下四个方面,可以看出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第一,模具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属于高新技术领域的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不能没有做引线框架的精密级进冲模和精密的集成电路塑封模;计算机的机壳、接插件和许多元器件的制造,也必须有精密塑料模具和精密冲压模具;数字化电子产品(包括通讯产品)的发展,没有精密模具也不行。不仅电子产品如此,在航天航空领域也离不开精密模具。例如:形状误差小于0.1~0.3μ的空空导弹红外线接收器的非球面反射镜,就必须用高精度的塑料模具成形。因此可以说,许多高精度模具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部分。有些生产高精度模具的企业,已经被命名为“高新技术企业”。第二,模具工业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制造技术水

(完整版)升降机构毕业设计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 辑。 1 绪论 1.1 设计的主要目的 本课题主要完成的是一放线机升降结构设计,包括线圈夹紧.升降机构,实现线圈的夹紧.装卸操作。该放线机用于计算机通讯线缆或类似线缆的裁切的自动供料,以保证线缆切线长度。 1.2 设计的主要思路 设计研究的主要思路就是想把传统的螺旋式升降改为液压升降,这样就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而且也能精准的完成机械的自由升降。以便更好的使用放线机。本人的想法是想用液压驱动不想用陈规的螺杆升降,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升降系统和驱动系统,在常规的螺杆升降的前提下,要提升很大重量到指定高度是非常困难的,这样会大大的降低工作效率,所以选用液压升降会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还有就是因为刚卷质量非常大,单靠钢丝绳的拉力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正常的自由旋转就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驱动系统,现在一般用的驱动系统都是电机驱动,因为它有许多优点,可以根据线卷的拉力大小来调节他的转速,还可以进行一般的正反转,还有就是在电机上安装一个变频器,可以无限调速,可以得到任何想要得转速。驱动装置则是用液压

驱动,它可以避免由于螺杆滑丝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工程事故,而且力大可以迅速提升到指定高度。 1.3 设计的要求 1.夹紧只限于轴向,线绕度不受限制,夹紧力不致使线轴破坏。 2.驱动力可采取外驱动力。 3升降过程要求平稳.快捷。 4.放线时线圈外径悬空高度200mm—400mm。 5.线圈形状尺寸示于图1.1 图1.1 线卷的零件图 1.4 放线机发展情况综述 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要求精确的技术,以此同时我们还不能以牺牲

效率为代价。现在线路的应用越来越多,相应各种线的切割,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设备既有很高的效率又能保证精度要求。所以我们来研究放线机有很好的经济很社会效益。 现阶段我国在各项技术中一直处于先进水平,在一些领域还保持着领先。一种应用于钢帘线及高精度、高性能金属线材生产的现代化关键设备——25模多功能智能化高速水箱拉丝机,由江苏泰隆机械集团研制成功,并于4月9日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设备的研制对推动我国高端金属线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扭转我国金属线材产量雄踞世界第一而装备技术却受制于发达国家的被动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这一技术成果的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科院院士吴宏鑫担任,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冶金设计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国家高科技领域的科研院所及高校的权威专家组成鉴定小组。专家组在认真审定江苏泰隆机械集团提供的设计方案、技术资料和制造工序的基础上,参照了国际、国内重点用户的应用结论,一致认定,该项成果采用集成化、立体式传动结构和单侧主动式25道次拉拔技术,钢丝拉拔直线性能好,模具消耗低,拉丝效率高;单台设备集拉丝机、收线机、张力柜、配电柜等多种设备功能于一体,结构紧凑,大大节省了金属材料、装配工序和使用空间;以变频技术为依托,采用智能化技术实施动态性集中控制,来进行各种放线机的升降运动。 江苏泰隆机械集团几年前开始金属线材设备的开发研制,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逐步形成从金属拉丝、高速层绕、重卷、外绕、放线、CO2气体保护焊丝及各类特种金属线材成套设备的开发与制造体系,不仅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而且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智能红外遥控电风扇系统的设计解析

泰山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智能红外遥控电风扇系统的设计 所在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工学 年级二〇一〇级 (3+2) 学生姓名、学号王晓彬 2010170018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张秀红讲师 完成日期二〇一二年五月

摘要 电风扇是一种传统的家用电器,但随着空调的普及,电风扇的市场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开/关、调速功能现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们希望电风扇能在体积小、操作方便等的基础上拥有更多的功能,而红外遥控的普遍应用及单片机的成熟,使得电风扇的发展趋向于智能红外遥控系统。 本设计方案为满足市场的需求,结合红外遥控系统设计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运用了51单片机作为遥控发射接收芯片,HS0038为红外一体化接收发射管,设计了一个简易的单片机红外遥控电风扇系统,系统包括接收和发射两大部分。该系统设计实现了几项电风扇的基本功能:开/关功能、多级调速功能、定时功能、自然、正常两种风类的选择功能,此外本系统有16个按键,可用于扩展控制其他电器。 关键字:红外遥控,信号调制,编码,解码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air conditioners, the market position of the electric fans which are the traditional household appliances will receive a huge impact, the traditional on / off and speed control function have been unfit for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It is hoped that the fans in small, easy to operate, and so on the basis can have more features. When the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becomes wilder and technologies of SCM become mature, the remote control system is the trend. The design was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Considering that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s simple, easy to operate, low-cost, I use a special launching and receiving chip which depends on remote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this chip a system of intelligent infrared remote-control was designed for the fan.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launching part and the receiving part. This system is designed to achieve some basic functions of fans: on / off function, three kinds of speed, the timing function which can be chosen at different times of 0.5-7.5 hours, and the function of two kinds of wind which are the natural wind and the normal wind. Key words: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ignal Modulation, Encoding, Decod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