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属学及热处理》第二章复习题

2、《金属学及热处理》第二章复习题
2、《金属学及热处理》第二章复习题

第二章合金的二元相图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组元:

2.相:

3.组织:

4.枝晶偏析:

5.组织组成物:

6.固溶体:

7.中间相:

8.固溶强化:

9.弥散强化:

10.脱溶反应:

11.包晶偏析:

二、填空题:

1.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比溶剂的强度和硬度。

2.Cu-Ni合金进行塑性变形时,其滑移面为。

3.固溶体出现枝晶偏析后,可用加以消除。

4.以电子浓度因素起主导作用而生成的化合物称。5.共晶反应式为,共晶反应的特点是

三、判断题:

1.间隙固溶体一定是无限固溶体。()

2.间隙相不是一种固溶体,而是一种金属间化合物。()

3.平衡结晶获得的20%Ni的Cu-Ni合金比40%的Cu-Ni合金的硬度

和强度要高。()

4.在共晶相图中,从L中结晶出来的β晶粒与从α中析出的βⅡ晶粒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5.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Ⅱ+(α+β),它由三相组成。()6.共析反应是在固态下进行的,所以共析产物比共晶产物要细密得多。()

四、选择题:

1.在发生L→α+β共晶反应时,三相的成分:()

a.相同;b.确定;c.不定。

2.共析成分的合金在共析反应γ→α+β刚结束时,其组成相为:()a.γ+α+β;b.γ+α;c.γ+β;d.α+β

3.一个合金的组织为α+βⅡ+(α+β),其组织组成物为:()a.α、β;b.α、βⅡ、(α+β);c.α、β、βⅡ。4.具有匀晶型相图的单相固溶体合金:()

a.铸造性能好;b.锻压性能好;

c.热处理性能好;d.切削性能好

5.二元合金中,共晶成分的合金:()

a.铸造性能好;b.锻造性能好;

c.焊接性能好;d.热处理性能好

五、问答题:

1.熟悉Pb-Sn二元合金相图,

1)分析几类成分的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画出室温平衡组织式意图;标上各组织组成物。

2)熟悉杠杠定律在合金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计算中的运用。2.画出过共晶合金的结晶过程示意图,分析其结晶过程;写出室温

组成物和室温组成相,分别计算他们的相对含量(提示:注意两次运用杠杆定律)。

第二章试题与参考答案

1、业务专用章的使用范围有哪些? 1、答:(1)签发单位定期存款存单、单位定期存款证实书、协议存款凭证等;(2)现金调拨单、假币收缴凭证、挂失止付通知书、拒绝受理(退票理由)书、对账等业务及传票封皮和各类手工登记薄账首等;(3)办理资信证明、委托调查、反馈征询以及有权机关查询、冻结、扣划函件等;(4)涉及会计业务的各类申请书、账户管理协议、理财协议、代理业务协议及委托书等。 2、什么情况下需要办理印章停用手续? 因机构拆并、机构更名或印章损毁、印章规格内容变更等导致会计业务类印章停用的,应当及时办理印章停用手续,并登记《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会计业务印章停用清册》,印章实物及时封存入金库或保险箱(柜)保管。 3、会计业务类印章或个人名章遗失后如何处理? 会计业务类印章或个人名章遗失后,当事人应当于遗失印章的当日以书面形式报告本机构印章管理部门,报告中应当记载遗失业务印章的名称、数量、遗失时间等信息,并从预留印模中复印所遗失业务印章的印模。本机构印章管理部门接到遗失业务印章的报告后,应当于当日逐级上报至印章制发机构。印章制发机构接到遗失印章报告后,应当立即向有关单位发出遗失印章通知,并附上印模,明 确注明停用日期。需要重新 刻制会计业务类用章时,应 当使用新的序号,不得与遗 失印章的编号相同。 4、印章、密押、压数机的 作用分别是什么? 印章是信用社受理业务的 证明,是信用社对外承担责 任、对内划分职责的重要依 据;密押则是按特定法则编 制而成的密码,是辨别异地 资金汇划凭证真伪的主要 技术措施,是保证结算资金 安全的重要工具;压数机则 是在银行票据上压印小写 金额数字的一种防伪工具。 印章、密押及压数机共同构 成了信用社辨别会计单证 真伪的核心要素。 5、为什么不允许使用字迹 不清的印章办理业务? 产生纠纷后,由于磨损或字 迹不清的印章易形成责任 不清等问题,所以要及时更 换,旧章按规定上缴联社统 一销毁。 6、为什么不能在重要空白 凭证上预先加盖印章备 用?重要空白凭证是指已 经预先印制格式但尚未填 写凭证要素、经信用社或客 户按规定要求填写并签章 后即具有支付效力或公证 效力的空白会计凭证,它是 信用社业务活动中资金和 权利的载体,是凭以办理收 付款项的重要书面依据。印 章则是信用社受理业务的 证明,是对外承担责任和对 内划分职责的重要依据。二 者是构成信用社对外承担 责任的两大文义性要素,所 以从加强内控管理的角度 出发,要求必须分管分用。 而在重要空白凭证上预先 加盖印章后,印、证之间的 岗位制约就会失效,会给信 用社的日常经营造成极大 的风险隐患。 7、非重要空白凭证上能否 预先加盖印章备用? 不能。因为印章是信用社受 理业务的证明,是对外承担 责任和对内划分职责的重 要依据,必须在业务办理完 毕之后,方可加盖相应的印 章。预先加盖印章后的会计 凭证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 信用社必然要承担由此带 来的一切责任,会给信用社 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尤其 是客户回单类凭证,在资金 实际划转之前要绝对禁止 加盖业务办讫章。 8、为什么不同柜员间不能 混用、共用或乱用会计业务 类印章和个人名章? 印章启用后,在领用、保管、 使用、交接等环节都有明确 的记载,目的就是为了让信 用社在办理日常业务的同 时,便于明确每笔业务的责 任人,有利于加强内控管 理。若混用、共用或乱用上 述印章,就会造成管理混 乱、责任不明,给不法分子 留下可趁之机。而且从发生 的实际案例中不难看出,偷 盖别人会计业务类印章或 个人名章以嫁祸他人是大 多数不法分子用于作案的 惯用伎俩,必须引起所有员 工的高度警惕。 9、为什么会计业务类印章 作废后要及时销毁? 由于社会公众对信用社会 计业务类印章当前是处于 正在使用状态还是处于停 止使用状态没有鉴别力,如 不及时销毁,已经作废的会 计业务类印章极易被不法 分子用来出具虚假债权债 务证明、签订虚假合同等来 侵占客户或信用社资金、套 取信用社信用。因此,对已 经作废的会计业务类印章 必须交旧换新,及时清理销 毁。 10、业务办讫章和储蓄专 用章中嵌套的个人名章有 何规定? 在“综合柜员制”劳动组合 模式下,业务办讫章和储蓄 专用章中嵌套的个人名章 为本柜员名章;在“复核制” 劳动组合模式下,上述印章 中嵌套的个人名章为本柜 组柜员B名章。 11、在会计单证上加盖个 人名章有何规定? 在会计单证上加盖个人名 章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 综合业务系统在各类会 计单证上打印的柜员号和 柜员姓名与单独加盖的个 人名章具有同等效力,会计 单证上已经打印柜员号和 柜员姓名的,可不再单独加 盖同一柜员名章; 2) 随业务办讫章和储蓄专 用章同时加盖的内嵌个人 名章与单独加盖的个人名 章具有同等效力,会计单证 上加盖的办讫章和储蓄专 用章中同时嵌套个人名章 的,可不再单独加盖同一柜 员名章; 3) 除上述2、3两种情形外, 所有会计单证上需加盖个 人名章的位置,均必须单独 加盖相应柜员名章;

地图学试题4套集合(含答案)汇编

地图学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的点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3.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个微分圆在地图平面上的投影,是一种显示投影变形的几何图形。 4.视觉阈值:刚刚能引起视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5. SOM :空间斜轴墨卡托。 6.接图表:是表示各图幅间相互位置的图表。根据其用途和范围可分为图幅接图表和区域接图表。 7.图形开窗:在整个图形中选取需要处理的部分,称为图形的开窗。 8.编图任务书: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内容包括:地图名称、主题、区域范围、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有时还指出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对地图的基本要求、制图资料的保障情况以及成图周期和投入的资金等项目。 9.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0.GUASS-KRUAGER: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那一项可能是1:10万地形图的编号(B) A. I-48-A (1:50万) B. I-52-12 C. I-50-[8] (1:25万) D.J-50-148(没有这个编号) 3.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为三种,以下那项不属于这三种之一(B) A. 等积投影 B. 等距投影 C. 任意投影 D.等角投影 4.我国1:100万地形图使用的地图投影是(D) A. Gauss-Kruger B. UTM C. 斜轴等角方位投影 D.等角割圆锥投影 5.从几何意义上说,属于圆锥投影的是(C ) A. UTM (圆柱投影) B. Gauss-Kruger (圆柱投影) C. Lambert D. UPS(方位投影) //C. 古德投影 D.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7.地图数据中的属性数据是用量表系统来表示的,表示城市的等级,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所使用的量表应该是(B ) A. 定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 间隔量表 D.比率量表 9.在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是(C) A.首曲线 B. 计曲线 C. 间曲线 D. 助曲线 10.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有十种,能够表示面状地物数量特征的是(D) A. 范围法 B.质底法 C. 量底法 D. 定点符号法 10.下面哪种不属于栅格图象(C) A.数码像机拍摄的照片 B.卫星影像 C.冲洗出来的照片 D.扫描生成的地图 11.通过建立地图数据拓扑关系可以解决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如京九铁路经过哪些城市,它利用的拓扑关系是?

最新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分析

一、选择题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C)组成的。 A.硬件 B.软件 C. 硬件和软件 D.用户程序 2、操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A )。 A.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 B.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C.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 D.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 3、以下著名的操作系统中,属于多用户、分时系统的是(C )。 A. DOS系统 B. Windows NT系统 C. UNIX系统 D.OS/2系统 4、为了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该操作系统应该是(B )。 A.多道批处理系统B.分时系统C.实时系统D.网络系统 5、当操作系统退出执行,让用户执行时,系统会(C )。 A.继续保持管态B.继续保持目态 C.从管态变为目态D.从目态变为管态 6、下列进程状态的转换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D)。 A.就绪→运行 B.运行→就绪 C.阻塞→就绪 D.就绪→阻塞 7、某进程由于需要从磁盘上读入数据而处于阻塞状态。当系统完成了所需的读盘操作后,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D )。 A.从就绪变为运行B.从运行变为就绪 C.从运行变为阻塞D.从阻塞变为就绪 8、多个进程的实体能存在于同一内存中,在一段时间内都得到运行。这种性质称作进程的(B )。 A. 动态性 B. 并发性 C. 调度性 D. 异步性 9、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D)。 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 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 10、在大多数同步机构中,均用一个标志来代表某种资源的状态,该标志常被称为(C)。 A、公共变量 B、标志符 C、信号量 D、标志变量 11、如果进程PA对信号量S执行P操作,则信号量S的值应(B )。 A.加1 B.减1 C.等于0 D.小于0 12、进程状态从就绪态到运行态的转化工作是由(C)完成的。 A.作业调度B.中级调度C.进程调度D.设备调度 13、为了使系统中各部分资源得到均衡使用,就必须选择对资源需求不同的作业进行合理搭配。这项工作是由(A)完成的。 A.作业调度B.中级调度C.进程调度D.内存调度 14、通常,用户编写的程序中所使用的地址是(A )。

操作系统复习题整理

第一章 1.说明分布式系统相对于集中式系统的优点和缺点。从长远的角度看,推动分布式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是什么? 答:相对于集中式系统,分布式系统的优点:1)从经济上,微处理机提供了比大型主机更好的性能价格比;2)从速度上,分布式系统总的计算能力比单个大型主机更强;3)从分布上,具有固定的分布性,一些应用涉及到空间上分散的机器;4)从可靠性上,具有极强的可靠性,如果一个极强崩溃,整个系统还可以继续运行;5)从前景上,分布式操作系统的计算能力可以逐渐有所增加。 分布式系统的缺点:1)软件问题,目前分布式操作系统开发的软件太少;2)通信网络问题,一旦一个系统依赖网络,那么网络的信息丢失或饱和将会抵消我们通过建立分布式系统所获得的大部分优势;3)安全问题,数据的易于共享也容易造成对保密数据的访问。 推动分布式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分布式系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足,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推动分布式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大量个人计算机的存在和人们共同工作于信息共享的需要,这种信息共享必须是以一种方便的形式进行。而不受地理或人员,数据以及机器的物理分布的影响 2.多处理机系统和多计算机系统有什么不同? 答:共享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叫多处理机系统,不共享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为多计算机系统。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在多处理机系统中,所有CPU共享统一的虚拟地址空间,在多计算机系统中,每个计算机有它自己的存储器。 多处理机系统分为基于总线的和基于交换的。基于总线的多处理机系统包含多个连接到一条公共总线的CPU以及一个存储器模块。基于交换的多处理机系统是把存储器划分为若干个模块,通过纵横式交换器将这些存储器模块连接到CPU上。 多计算机系统分为基于总线的和基于交换的系统。在基于总线的多计算机系统中,每个CPU都与他自身的存储器直接相连,处理器通过快速以太网这样的共享多重访问网络彼此相连。在基于交换的多计算机系统中,处理器之间消息通过互联网进行路由,而不是想基于总线的系统中那样通过广播来发送。 3.真正的分布式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必须有一个单一的、全局的进程间通信机制。进程管理必须处处相同。文件系统相同。使用相同的系统调用接口。 4.分布式系统的透明性包括哪几个方面,并解释透明性问题对系统和用户的重要性。 答:对于分布式系统而言,透明性是指它呈现给用户或应用程序时,就好像是一个单独是计算机系统。 具体说来,就是隐藏了多个计算机的处理过程,资源的物理分布。 具体类型: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A A.费用的增加 B.收入的增加 C.负债的减少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借,减少记贷;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B A.六类 B.五类 C.七类 D.三类 资产、负债、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3、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B A.无余额 B.借方 C.贷方 D.借方或贷方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 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5、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 A.重记经济业务 B.借贷方向相反 C.漏记经济业务 D.借贷金额不等 试算平衡的具体内容就是检查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 6、“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B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 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 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按照资产类账户计算期末余额。 7、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 C A.账户结构 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 C.会计等式 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 8、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D 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三个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D 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 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 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 10、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C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会计科目 D.会计方法 11、收到某单位的预付购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是() B 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得减少 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增加 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 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 借:银行存款(资产) 贷:预收账款(负债) 12、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C A.只能在借方 B.只能在贷方 C.只能在账户的一方 D.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某些账户的余额是只可能出现在借方的,比如现金账户。 13、一般来说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 )。C A.在借方 B.在贷方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5章死锁 1)选择题 (1)为多道程序提供的可共享资源不足时,可能出现死锁。但是,不适当的_C_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优先权 B. 资源的线性分配 C. 进程推进顺序 D. 分配队列优先权 (2)采用资源剥夺法可以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_B___ 方法解除死锁。 A. 执行并行操作 B. 撤消进程 C. 拒绝分配新资源 D. 修改信号量 (3)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四个,要防止死锁的发生,可以通过破坏这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来实现,但破坏_A__ 条件是不太实际的。 A. 互斥 B. 不可抢占 C. 部分分配 D. 循环等待 (4)为多道程序提供的资源分配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死锁。除此之外,采用不适当的_ D 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调度算法 B. 进程优先级 C. 资源分配方法 D. 进程推进次序 (5)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__D___ 条件。 A. 互斥使用资源 B. 占有且等待资源 C. 非抢夺资源 D. 循环等待资源 (6)在__C_ 的情况下,系统出现死锁。 A. 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B. 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C. 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相互等待他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D. 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7)银行家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_B__ 的。 A. 预防死锁 B. 避免死锁 C. 检测死锁 D. 解除死锁 (8)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试问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_C__ 。 A. 12 B. 11 C. 10 D. 9 (9)死锁与安全状态的关系是_A__ 。 A. 死锁状态一定是不安全状态 B. 安全状态有可能成为死锁状态 C. 不安全状态就是死锁状态 D. 死锁状态有可能是安全状态

操作系统第二章复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二章复习题 一、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 用P、V 操作管理临界区时,信号量的初值一般应定义为( C )。 A.–1 B.0 C.1 D.任意值 2. 有m 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一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 A )。 A.1 至–(m-1) B.1 至m-1 C.1 至–m D.1 至m 3.在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临界资源是非共享资源 B.临界资源是任意共享资源 C.临界资源是互斥共享资源 D.临界资源是同时共享资源 4.对进程间互斥地使用临界资源,进程可以( D ) A.互斥地进入临界区 B.互斥地进入各自的临界区 C.互斥地进入同一临界区 D.互斥地进入各自的同类资源的临界区 5.设两个进程共用一个临界资源的互斥信号量mutex,当mutex=1 时表示( B )。 A.一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 B.没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C.两个进程都进入了临界区 D.两个进程都在等待 6.设两个进程共用一个临界资源的互斥信号量mutex,当mutex=-1 时表示( A )。 A.一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 B.没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C.两个进程都进入了临界区 D.两个进程都在等待 7.当一进程因在记录型信号量S 上执行P(S)操作而被阻塞后,S 的值为( B )。 A.>0 B.<0 C.≥0 D.≤0 8.当一进程因在记录型信号量S 上执行V(S)操作而导致唤醒另一进程后,S 的值为( D )。 A.>0 B.<0 C.≥0 D.≤0 9.如果信号量的当前值为-4,则表示系统中在该信号量上有( A )个进程等待。 A.4 B.3 C.5 D.0 10.若有 4 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而且每次最多允许 3 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则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

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二第二章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若直线a和b没有公共点,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平行C.异面D.平行或异面 2.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既与AB共面也与CC1共面的棱的条数为() A.3B.4C.5D.6 3.已知平面α和直线l,则α内至少有一条直线与l() A.平行B.相交C.垂直D.异面 4.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异面直线AB,A1D1所成的角等于() A.30°B.45°C.60°D.90° 5.对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与b,必存在平面α,使得() A.a?α,b?αB.a?α,b∥α C.a⊥α,b⊥αD.a?α,b⊥α 6.下面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若直线a,b异面,b,c异面,则a,c异面; ②若直线a,b相交,b,c相交,则a,c相交; ③若a∥b,则a,b与c所成的角相等; ④若a⊥b,b⊥c,则a∥c. A.4B.3C.2D.1 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线段A1B1,B1C1上的不与端点重合的动点,如果A1E=B1F,有下面四个结论: ①EF⊥AA1;②EF∥AC;③EF与AC异面;④EF∥平面ABCD. 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8.设a,b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若a,b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b B.若a∥α,b∥β,α∥β,则a∥b C.若a?α,b?β,a∥b,则α∥β D.若a⊥α,b⊥β,α⊥β,则a⊥b 9.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α,A?l,直线AB∥l,直线AC⊥l,直线m∥α,n∥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m B.AC⊥m C.AB∥βD.AC⊥β

地图学试题汇总

《地图学》试卷A 一、判断题(20’每题2’) 1、图号为K53E023006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 2、沈括最早提出了制图六体。() 3、海水深度是从平均海水面向下计算的。() 4、圆锥投影的等变形线是放射状的。() 5、我国1:2千的普通地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6、用比率符号表示数量时是根据符号的面积比计算的。() 7、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8、色光的混合是加色法混合。() 9、实地上河流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定的愈低。() 10、陆地上的等高线是封闭的连续曲线。() 二、名词解释(30’每题5’) 1、数字地图 2、变形椭圆 3、普通地图 4、范围法 5、量表系统 6、地图适宜载负量 三、问答题(40’)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3、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区别是什么? 5、图形视觉感受的认识过程? 6、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成图过程是什么? 7、当境界线以河流分界时其图形如何描绘? 8、制图数据的来源有哪些? 四、综述(10’)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地图学 A 卷标准答案 二、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数字地图: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标志的制图要素和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储介质上概括而有序的集合。具有计算机可识别性、可量算性、可分析性、可传输性及数字与模拟地图的互转性,是生产电子地图和纸基地图的基础。 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小到可忽略地球曲面的影响,把它当作平面看待),它投影到平面上通常会变为椭圆,通过对这个椭圆的研究,分析地图投影的变形状况。这种图解方法就叫变形椭圆。 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它们以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和各种独立目标为制图对象,随着地图比例尺的变化,其内容的详细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范围法:范围法表示呈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现象,如森林、沼泽、湿地、某种农作物的分布和动物分布等。范围法是用真实的或隐含的轮廓线(例如由颜色或网纹、符号排列构成的边线)表示现象的分布范围,在范围内再用颜色、网纹、符号乃至注记等手段区分其质量特征。根据所表示的专题现象的特征,范围法可以分为精确的和概略的两类。精确范围法表示有明确界线的现象,其轮廓用实在的线状符号表示。概略范围法表示没有固定界线或分布界线模糊、不易确定的现象,如动物分布。 量表系统:按数据的不同精确程度将它们分成有序排列的四种量表,称为量表系统。可以分为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隔量表和比率量表。 地图适宜载负量:我们不能使所有的地图图面上都达到极限载负量,那样也就没有地区对比可言了,因此就失去了地区特征。我们必须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景观条件确定该图适当的载负量。 三、问答题(40分,每题5分)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 ②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③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 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

最新操作系统期末试题及答案(2)

(答案在后面)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常见的I/O 控制方式有程序I/O 方式、 中断 I/O 控制方式、 DMA I/O 控 制方式和 通道 I/O 控制方式四种。 2. 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的两个基本接口是 程序 接口和 用户 接口。 3. 若在一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某作业的页表如下所示。已知页面大小为1024字节,逻辑地址 (3082)10转化得到的物理地址是 6154 。 4. 具有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和交互性特征的操作系统是 分时 操作系统。 5. 通道用于控制 设备控制器 与内存之间的信息交换。 6. 事务的最基本特性是 。 7. 若盘块大小为4KB ,每个盘块号占4字节,在采用两级索引时允许的最大文件长度为 4GB 。 二、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用磁带作为文件存贮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 )。 A. 顺序文件 B. 链接文件 C. 索引文件 D. 目录文件 2. 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则其响应比是

(C)。 A. 2 B. 1 C. 3 D. 0.5 3.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后,对于不同用户的文件,其文件名( C )。 A. 应该相同 B. 应该不同 C.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 受系统约束 4.死锁预防是保证系统不进入死锁状态的静态策略,其解决方法是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之一。下列方法中破坏了“循环等待”条件的是( D )。 A. 银行家算法 B. 一次性分配策略 C. 剥夺资源法 D. 资源有序分配法 5.进程状态从就绪态到运行态的转化工作是由( B )完成的。 A. 作业调度 B. 进程调度 C. 页面调度 D. 设备调度 6.采用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C )。 A. 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 提高CPU的处理速度 C. 提高CPU和设备间的并行程度 D. 实现与设备无关性 7.目录文件所存放的信息是( D )。 A. 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目录 B. 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 C. 某一个文件的文件目录 D. 该目录中所有文件的目录 8.最容易形成很多小碎片的可变分区分配算法是( D )。 A. 首次适应算法 B.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C. 最坏适应算法 D. 最佳适应算法 9.用户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是由(A )功能实现的。 A. 设备独立性 B. 设备驱动 C. 虚拟设备 D. 设备分配 10.下面关于顺序文件、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 显示链接文件是在每个盘块中设置一个链接指针,用于将该文件所属的所有盘块链接起来 B. 顺序文件必须采用连续分配方式,而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则都可采取离散分配方式 C. 顺序文件适用于对诸记录进行批量存取时 D. 在交互应用场合,需要经常查找访问单个记录时,更适合用顺序或索引文件

第二章:操作系统复习题(答案)

第二章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2、C 3、B 4、B 5、B 6、A 7、A 8、D 9、B 10、A 11、A 12、D 13、B 14、D 15、B 16、C 17、C 18、C 19、A 20、A 21、C 22、B 23、B 24、D 25、B 26、A 27、D 28、B 29、A 30、C 31、B 32、C 33、B 34、B 二、二、双选题: 1、BC 2、AC 3、AD 4、AC 5、AD 6、AD 7、AC 8、BC 9、AD 10、CD 11、BE 12、DE 13、BE 14、AD 15、AD 16、AB 17、BC 18、AB 19、AB 20、CD 21、CD 22、AD 23、CD 24、AC 25、BC 26、AB 27、BC 28、BD 三、是非题: 1、T 2、T 3、T 4、F 5、T 6、F 7、T 8、T 9、T 10、T 11、T 12、T 13、F 14、 F 15、T 16、F 17、F 18、T 19、F 20、F 21、T 22、F 23、F 24、F 25、F 26、F 27、T 28、T 29、T 30、T 31、T 32、F 33、T 34、T 35、T 36、T 37、T 38、F 39、T 40、T 41、F 42、F 43、T 44、T 45、F 46、F 47、F 48、T 49、F 四、填空: 1、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 2、名称、大小、日期、类型、自动 3、已经格式化过的磁盘、检查磁盘坏扇区 4、驱动器的容量、共享特性 5、PC 6、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7、每次只能调用一个用户作业程序进入内存并运行的操作系统。 8、内核、外壳、应用程序 9、https://www.360docs.net/doc/af3055591.html,、msdos.sys、io.sys 10、文件名和文件内容,后缀名 11、典型型、便携型、compact setup、定制型 12、我的公文包 13、各种应用程序 14、应用程序 15、启动 第二章:操作系统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对操作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按运行环境将操作系统分为实时操作系统和分时操作系统和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具有多个终端

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1.图中() A. 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 B. 湖泊湿地,b能和缓的加热大气 C. 二氧化碳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 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2.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读下列图表,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 B.上海中雨,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C.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 D.西宁晴,外出应做好防晒、防中暑准备 4.该日上海与北京最高气温不同,下图中能正确解释其根本原因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左图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 某种辐射。回答5-6题。 5.乙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6.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据石家庄机场透露,7日,16时30分,受雾霾影响 石家庄机场能见度由1400米骤降至100米,导致55个

航班被迫取消。16时58分石家庄机场能见度提高,达到起飞标准,第一个离港航班NS3267石家庄至深圳顺利起飞,机场航班陆续恢复正常。下图为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回答7-8题。 7.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8.图中四地深秋初冬时节多雾,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火山冬天是指因一座较大的火山爆发,全球数年或者某年没有夏天而只有冬天。2014年9月2日冰岛东南部的巴达本加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的火山灰。下图为火山喷发对大气影响示意图。回答9-10题。 9.火山冬天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弥漫在对流层散射了太阳辐射 B.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到达平流层削弱了太阳辐射 C.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D.火山喷发形成酸雨削弱了太阳辐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爆发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B.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对航空运输不会产生影响 C.冰岛冬季受低压控制,天气晴朗 D.火山喷发可能会导致降雨量增大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实验(如下图)。完成11-12题。 1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 水循环 B. 温室效应 C. 热力环流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2.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回答13-14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一)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 号中。每小题 2分,共 20 分) 1、 文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 、文件控制块及文件 C 、系统文件及用户文件 2、 实现进程互斥可采用的方法( A 、中断 B 、查询 3、 某页式管理系统中,地址寄存器的低 A 、 1024字节 B 、 512 字节 4、 串联文件适合于( )存取 A 、直接 B 、顺序 5、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是由于程序的( A 、顺序执行 信号 量的值( A 、总是 为正 6、 7、 B 、长短不同 ) B 、总是为负 ) B 、文件及块设备文件 D 、文件及管理文件的软件 C 、开锁和关锁 9 位表示页内地址, C 、 1024K C 、索引 )引起的 C 、信号量 C 、总是为 D 、按键处理 则页面大小为( ) 512K D 、 D 、 D 、 D 、 随机 并发执行 可以为负整数 多道程序的实质是( A 、程序的顺序执行 C 、多个处理机同时执行 虚拟存储器最基本的特征是( A 、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 飞机定票系统是一个( A 、实时系统 10、操作系统中, A 、线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1.死锁 : 2.原子操作 : 3.临界区 : 4.虚拟存储器 : 5.文件系统 : 三、 判断改错题(判断正误,并改正错误,每小题 1、 通道是通过通道程序来对设备进行控制的。 2、 请求页式管理系统中, 既可以减少外零头, 3、 操作系统中系统调用越多, 4、 一个进程可以挂起自已, 5、 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磁盘空间决定的。 6、 单级文件目录可以解决文件的重名问题。 7、 进程调度只有一种方式: 剥夺方式。 8、 程序的顺度执行具有顺序性, 封闭性和不可再现性。 9、 并行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 同一时刻发生。 10、 进程控制一般都由操作系统内核来实现。 四、 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 25 分) 8、 9、 ) B 、提高内存利用率 ) B 、批处理系统 被调度和分派资源的基本单位, B 、程序 3 分,共 15 分) B 、程序的并发执行 D 、用户程序和系统程序交叉执行 C 、驻留性 D 、固定性 C 、通用系统 D 、 并可独立执行的实体是( C 、进程 D 、 2 分,共 20 分) 又可以减少内零头。 系统功能就越强, 用户使用越复杂。 也可以激活自已。 1、 简述死锁产生的原因及必要条件。 2、 什么是多道程序技术,它带来了什么好处? 3、 有结构文件可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 4、 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 分页系统与分段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哪些方面? 分时系统 指令 ( ( ( ( ( ( ( ( ) ) ) ) ) ) ) )

第2章练习题

一、是非题 1. 若一平面力系向A,B两点简化的结果相同,则其主矢为零主矩必定不为零。 2. 首尾相接构成一封闭力多边形的平面力系是平衡力系。 3. 力系的主矢和主矩都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 4. 当力系简化为合力偶时,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5.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力系的合力为零。 二、选择题 1.将平面力系向平面内任意两点简化,所得的主矢相等,主矩也相等,且主矩不为零,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①一个力②一个力偶③平衡 2.关于平面力系的主矢和主矩,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主矢的大小、方向与简化中心无关 ②主矩的大小、转向一定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③当平面力系对某点的主矩为零时,该力系向任何一点简化结果为一合力 ④当平面力系对某点的主矩不为零时,该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结果均不可能为一合力 3.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任何平面力系都具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式 ②任何平面力系只能列出三个平衡方程式 ③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式的基本形式中,两个投影轴必须相互垂直 ④平面力系如果平衡,该力系在任意选 取的投影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必为零 4. 图示的四个平面平衡结构中,属于静定 结构的是 三、填空

1. 图示桁架。已知力1p 、 和长度a 。 则杆1内力=_________; 杆2内力 =_________; 杆3内力 =_________。 2. 矩为M =10k N .m 的力偶作用在图示结构上。若 a =1m ,不计各杆自重,则支座D 的约束力= _________,图示方向。 3. 一平面汇交力系的汇交点为A ,B 为力系平面内的另一点,且满足方程 。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力 系简化为_________。 4.若一平面平行力系中的力与Y 轴不垂直,且满足方程0y F =∑。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力 系简化为_________。 答案:一、1、×2、×3、×4、√5、× 二、1、② 2、① 3、④ 4、③ 三、1、0、P 1、0 2、=10KN(--)(提示:先从CB 及绳处断开,以右部分为研究对象,以B 为矩心,列力 矩方程,则D 处竖直方向力为零,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以A 为矩心,列力矩方程可求出D 处) 3.过A 、B 两点的一个力 4、一个力偶 第三章 练习题 一、是非题 1.力对点之矩是定位矢量,力对轴之矩是代数量。 2.当力与轴共面时,力对该轴之矩等于零。 3.在空间问题中,力偶对刚体的作用完全由力偶矩矢决定。 4.将一空间力系向某点简化,若所得的主矢和主矩正交,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一合力。

《地图学》复习试题集解读

《地图学》试题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12.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4.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24. 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 30. 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2. 南京紫金山最高点对连云港云台山最高点的高差为正。 33.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最新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著名的操作系统中,属于多用户、分时系统的是( )。 A.DOS系统B.UNIX系统 C.Windows NT系统D.OS/2系统 2.在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动态性和并发性B.顺序性和可再现性 C.与程序的对应性D.执行过程的封闭性 3.操作系统中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 )。 A.只能实现进程的互斥B.只能实现进程的同步 C.可实现进程的互斥和同步D.可完成进程调度 4.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B.用户作业准备充分 C.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5.系统抖动是指( )。 A.使用机器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B.由于主存分配不当,偶然造成主存不够的现象 C.系统盘有问题,致使系统不稳定的现象 D.被调出的页面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现象 6.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是通过( )实现的。 A.段表B.页表 C. PCB D.JCB

7.在下述文件系统目录结构中,能够用多条路径访问同一文件(或目录)的目录结构是( ) A.单级目录B.二级目录 C.纯树型目录D.非循环图目录 8.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 )分配。 A.独占B.共享 C.虚拟D.物理 9.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 )。 A.先人先出算法B.优先级算法 C.银行家算法D.资源按序分配法 10.下列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进程只可拥有一个线程 B.一个线程只可拥有一个进程 C.一个进程可拥有若干个线程 D.一个线程可拥有若干个进程 二、判断题(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叙述划√,认为错误的划×并说明原因。每题2分,共10分) 1.简单地说,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因而,进程和程序是一一对应的。( ) 2.V操作是对信号量执行加1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资源,加l后如果信号量的值小于等于零,则从等待队列中唤醒一个进程,使该进程变为阻塞状态,而现进程继续进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